光伏發電上不了網怎麼辦?與水電聯姻變身“優質電”

新能源 龍羊峽 投資 財經 索比光伏網 2017-06-23

“天邊飄過故鄉的雲……”當歌手帶著遊子的赤心歌唱時,曠野中的光伏電站可就高興不起來了,這一陣雲一陣雨的,光伏發電輸出將大幅波動,成為不可上網的“垃圾電”。6月17日,貴州象鼻嶺一期工程50兆瓦水光互補農業光伏電站項目成功併網發電,光伏與水電聯姻互補後一躍變身為“優質電”,這是我國在龍羊峽開展水光互補試驗後又一成功項目。

據該項目技術負責人、南端集團水利水電技術分公司王惠民副總工程師介紹,光伏發電受季節變化、晝夜交替、雲層厚度等因素影響,發電出力一天內變化幅度最高達60-70%。由於光伏發電具有隨機性、間歇性和週期性的特點,且無法準確預測。因此,光伏發電上網大大受限,也成為輿論關注焦點。如何讓清潔的光伏發電順利上網,成為新的研究方向。

2011年,南端集團承擔了龍羊峽水光互補協調運行的控制技術研究,這是我國首個水光互補發電項目。龍羊峽水電站由4臺320兆瓦水輪發電機組構成,光伏電站一期工程為320兆瓦。也就是說光伏電站相當於水電站的第五臺發電機組。當光伏電站發電時,水電讓出負荷;當雲層飄過時,光伏電站出力下降,水電的出力迅速增加,補充光伏發電減少造成的電力缺額。

此前,水光互補項目尚無先例。因此,系統研究水光互補聯合控制,既是工程的需要,也是理論發展的需要。科研人員研究水電機組對不同規模光伏發電中、長期及短期、超短期的調節能力,實現水力發電及光伏發電聯合控制,達到平滑光伏發電曲線、提高光伏發電電能質量的目的。

該項目投運以來,光伏發電年平均上網電量達4.82億度,所發電量均被青海電網、甚至西北電網全部利用,並且不改變龍羊峽水電站的出庫水量,對青海黃河梯級水電站的調峰能力影響也不大。

FR:科技日報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