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電調查|結果驚呆!開了電車後,63%的人不買燃油車了'

"

前幾日,在第一電動車友群裡,電動車主老朱聊到“自從開了電車,機智地把油車賣了、車牌租了”,字裡行間難掩自豪和興奮。緊接著群裡就炸開了鍋,有人質疑,“沒有出遠門的需求嗎?”;有人感慨,這是“有實力而非被迫的選擇”。

我們很好奇,在習慣了電動汽車駕駛方式、深刻領教里程焦慮後,會有更多人像老朱一樣不再選擇燃油車嗎?如果沒有指標的限制、沒有不限行政策的吸引,車主下一輛車的選擇會是什麼?

帶著這樣的疑問,我們找到幾位電動車主推心置腹聊了聊,併發起新一期一電調查。

基於第一電動網和充電樁APP真實的樣本數據,我們發現,63%的車主在開過電動車後,真的不準備再考慮購買燃油車了。對於不再選擇燃油車的理由,更多的車主考慮的是電車與生俱來的使用成本優勢和駕駛操控感覺,不限行不限購的政策優勢僅排在第三位。

"

前幾日,在第一電動車友群裡,電動車主老朱聊到“自從開了電車,機智地把油車賣了、車牌租了”,字裡行間難掩自豪和興奮。緊接著群裡就炸開了鍋,有人質疑,“沒有出遠門的需求嗎?”;有人感慨,這是“有實力而非被迫的選擇”。

我們很好奇,在習慣了電動汽車駕駛方式、深刻領教里程焦慮後,會有更多人像老朱一樣不再選擇燃油車嗎?如果沒有指標的限制、沒有不限行政策的吸引,車主下一輛車的選擇會是什麼?

帶著這樣的疑問,我們找到幾位電動車主推心置腹聊了聊,併發起新一期一電調查。

基於第一電動網和充電樁APP真實的樣本數據,我們發現,63%的車主在開過電動車後,真的不準備再考慮購買燃油車了。對於不再選擇燃油車的理由,更多的車主考慮的是電車與生俱來的使用成本優勢和駕駛操控感覺,不限行不限購的政策優勢僅排在第三位。

一電調查|結果驚呆!開了電車後,63%的人不買燃油車了

在參與調查電動車主中,有48%的車主家裡同時擁有油車和電車。這其中,54%的車主表示,除非長途出遊/充電不方便,大部分時間都開電動汽車。

"

前幾日,在第一電動車友群裡,電動車主老朱聊到“自從開了電車,機智地把油車賣了、車牌租了”,字裡行間難掩自豪和興奮。緊接著群裡就炸開了鍋,有人質疑,“沒有出遠門的需求嗎?”;有人感慨,這是“有實力而非被迫的選擇”。

我們很好奇,在習慣了電動汽車駕駛方式、深刻領教里程焦慮後,會有更多人像老朱一樣不再選擇燃油車嗎?如果沒有指標的限制、沒有不限行政策的吸引,車主下一輛車的選擇會是什麼?

帶著這樣的疑問,我們找到幾位電動車主推心置腹聊了聊,併發起新一期一電調查。

基於第一電動網和充電樁APP真實的樣本數據,我們發現,63%的車主在開過電動車後,真的不準備再考慮購買燃油車了。對於不再選擇燃油車的理由,更多的車主考慮的是電車與生俱來的使用成本優勢和駕駛操控感覺,不限行不限購的政策優勢僅排在第三位。

一電調查|結果驚呆!開了電車後,63%的人不買燃油車了

在參與調查電動車主中,有48%的車主家裡同時擁有油車和電車。這其中,54%的車主表示,除非長途出遊/充電不方便,大部分時間都開電動汽車。

一電調查|結果驚呆!開了電車後,63%的人不買燃油車了

接下來,讓我們聽聽三位車主針對這個話題的觀點。

關於本次一電調查的樣本結構請在文末查看,如果你有更精彩的用車故事、如果你有感興趣的話題、如果你對一電調查有其它的意見建議,歡迎掃文末二維碼添加好友多聊幾句~

自述:第一電動的車主朋友

“我把燃油車牌出租了,租金不僅能夠抵消我的電車充電費還足夠支付我的小區停車月卡,怎麼算都划算”

前面提到的那個在群裡宣稱“油車賣了、車牌租了”的人就是我。

我的第一輛電車是眾泰雲100S,是2016年的時候因為給朋友幫了個忙,他送給我的。

開了大概1年多後,越發感覺這車續航不夠用、空間太有限,而且座椅坐久了腰特疼。還有一點就是這車雖然有直流口,但是因為電池包電壓過低基本無法兼容世面上的充電樁,所以不能進行高壓快充,不太方便。

於是我在2018年初,換了奇瑞艾瑞澤5e,當時選擇這輛車主要是因為性價比,在同級別電車裡面它最便宜,而且電池容量更大。

"

前幾日,在第一電動車友群裡,電動車主老朱聊到“自從開了電車,機智地把油車賣了、車牌租了”,字裡行間難掩自豪和興奮。緊接著群裡就炸開了鍋,有人質疑,“沒有出遠門的需求嗎?”;有人感慨,這是“有實力而非被迫的選擇”。

我們很好奇,在習慣了電動汽車駕駛方式、深刻領教里程焦慮後,會有更多人像老朱一樣不再選擇燃油車嗎?如果沒有指標的限制、沒有不限行政策的吸引,車主下一輛車的選擇會是什麼?

帶著這樣的疑問,我們找到幾位電動車主推心置腹聊了聊,併發起新一期一電調查。

基於第一電動網和充電樁APP真實的樣本數據,我們發現,63%的車主在開過電動車後,真的不準備再考慮購買燃油車了。對於不再選擇燃油車的理由,更多的車主考慮的是電車與生俱來的使用成本優勢和駕駛操控感覺,不限行不限購的政策優勢僅排在第三位。

一電調查|結果驚呆!開了電車後,63%的人不買燃油車了

在參與調查電動車主中,有48%的車主家裡同時擁有油車和電車。這其中,54%的車主表示,除非長途出遊/充電不方便,大部分時間都開電動汽車。

一電調查|結果驚呆!開了電車後,63%的人不買燃油車了

接下來,讓我們聽聽三位車主針對這個話題的觀點。

關於本次一電調查的樣本結構請在文末查看,如果你有更精彩的用車故事、如果你有感興趣的話題、如果你對一電調查有其它的意見建議,歡迎掃文末二維碼添加好友多聊幾句~

自述:第一電動的車主朋友

“我把燃油車牌出租了,租金不僅能夠抵消我的電車充電費還足夠支付我的小區停車月卡,怎麼算都划算”

前面提到的那個在群裡宣稱“油車賣了、車牌租了”的人就是我。

我的第一輛電車是眾泰雲100S,是2016年的時候因為給朋友幫了個忙,他送給我的。

開了大概1年多後,越發感覺這車續航不夠用、空間太有限,而且座椅坐久了腰特疼。還有一點就是這車雖然有直流口,但是因為電池包電壓過低基本無法兼容世面上的充電樁,所以不能進行高壓快充,不太方便。

於是我在2018年初,換了奇瑞艾瑞澤5e,當時選擇這輛車主要是因為性價比,在同級別電車裡面它最便宜,而且電池容量更大。

一電調查|結果驚呆!開了電車後,63%的人不買燃油車了

(照片由車主提供)

在深圳除了買別墅的土壕或少數老小區可能擁有固定車位外,其餘住家基本都是公共車位,不允許有固定車位。所以,多數人基本沒有安裝充電樁的條件。只能用小區公共慢充樁。我也如此。

即便沒有私樁,但目前公共樁很方便,所以我從來沒覺得充電是個麻煩事兒。一般電量跌到30%以下的時候會用小區慢充,出去辦事時如果電量在80%以下遇到充電樁也會隨時補電。電車用法和習慣跟油車不同,不是非要總是跑乾電量才充,一般都是在不影響做事的情況下隨用隨充。

自從開了電車後,我很快就喜歡上了電動車,畢竟優點太多了:加速敏捷、噪音低、重心低、操控性好、無頓挫感,省錢(在使用小區充電樁1.6元每度電的情況下,相對邁銳寶節省燃料開支60%),保養簡單便宜。

在深圳,新能源綠牌車還可以享受一天1小時免費的路邊停車(光此項我一年就能省近一千元停車費)、可以走多成員車道、限行區域受到限制小。

對於好多人擔心的出遠門需求,我是這麼想的,我幾乎不可能會在無準備情況下單天駕駛超過500公里路程,如果路程超過500公里,我肯定會首選高鐵飛機等交通方式。週末的話我也很少開車去200公里之外的地方。所以,車於我而言,絕大多數就是一天50公里的上下班通勤使用,目前的電動汽車的續航里程完全可以滿足我的用車需求。

而且根據廣東省規劃,2021年所有高速休息區都會有快充站,續航就更不用擔心了。一輛真實續航300公里以上、有快充能力的電動車完全夠用了。

所以我真的不準備再開油車了,實在有需求就租車好了。

此前有人說,插電混動是傳統車升級新能源的最佳選擇,我認為純電才是。因為插混兩套動力系統死重太多且結構複雜,增加太多故障點和系統複雜度,而且價格太貴,插混相配的電池因為容量太小需要每天充電,循環壽命預計2年左右就會耗盡,屆時可能需要換電池就太麻煩。

而純電車型呢,目前包括電池在內的三電方面,廠家提供的保修時間足夠。過保修期後,更換電池也會很便宜,因為純電配套電池容量大,電池循環壽命差不多要到30萬公里左右才會劇烈衰減,所以我並不擔心電池問題。

現在,我把燃油車牌租給仍然有里程焦慮和對新事物有恐懼症的朋友,租金不僅能夠抵消我的電車充電費還足夠支付我的小區停車月卡,怎麼算都划算。

“汽車當初是怎麼取代馬車的,電車就會怎麼取代油車,事兒就是這麼個事兒。明明要被取代了,我為什麼要去考慮舊產品呢?”

我是空軍汽車兵退伍,現在北京自主創業。

2016年的時候,我剛剛退伍,急需一輛車。嘗試搖了4個月的燃油車指標後,我感覺如果繼續搖下去就是在和自己較勁。伴著身邊親戚朋友的質疑,我聽從自己內心果斷切換了新能源指標,入手一臺比亞迪e6。

之所以選了這臺車,就是因為400公里的續航在當時來說是最長的。到今年10月,這車我就開了三年了,跑了快10萬公里。主要是上下班通勤(60公里往返)和平時北京周邊出遊用,不會跑太遠,其實想來即使開汽油車我也沒有太遠的出遊需求。所以到目前為止,我從來沒有擔心過續航的問題。

說到充電問題,因為家附近的公園有免費停車場、裡面有好幾百個充電樁,所以我沒有和物業交涉去安裝私人樁,而是一直用公園的公共充電樁。

這兩年多來,最大的用車感受就是這車真的挺省的!現在我車前面挺著一輛別克GL8,這麼說吧,GL8每跑1000米消耗1塊錢,而我這車,1塊錢能跑4000米了。而且別忘了,我這車還要更重些!

雖然我這車不是拼性能的車,但在提速啊、最高時速啊這些方面都是不錯的。大家都擔心的電池衰減我是可以接受的,用車前一年半基本沒有衰減,最近這一年多續航衰減到380公里,我是可以理解的。

我還想說的是電動汽車的算法和燃油車完全不同,如果充分利用好滑行和動能回收,可以為電動汽車省很多電,開得好的話,400公里續航的車開到560公里完全沒有問題。

問我會不會考慮燃油車?可以坦率講我肯定不會考慮,而且也不覺得這是個需要去考慮的問題。我以前在部隊開柴油車,可以說基本沒怎麼接觸過汽油車。我現在已經在開電動汽車,已經感受到開起來、保養起來非常省錢,駕駛體驗也很好,我為什麼還要用燃油車呢?而且在我看來汽車當初是怎麼取代馬車的,電車就會怎麼取代油車,事兒就是這麼個事兒。明明要被取代了,我為什麼要去考慮舊產品呢?

我們知道電池的發展對於電動汽車的發展起到關鍵的作用,所以與其說我看好電動汽車的發展,不如說是更看好電池的發展,包括以美國為首的石墨烯電池、日本為首的樹脂電池以及以俄羅斯為首的核電池。

我認為,車企應該把動力電池、電機、電調的配合和省電做到極致、做到邊開邊發電;以後的趨勢應該不是充電樁充電,可能會是無線充電、或者車輛自帶太陽能充電、又或者是更充分利用動能回收。未來的電動汽車一定是電耗更低、充電更快。

“下一輛車我還要電車,肯定不選合資品牌,希望有自動駕駛功能來錦上添花。”

說起買電車,我跟別人可能不太一樣,大多數人買電車可能是因為新能源車不限牌不限號之類,我完全是因為喜歡才買。

電車有很多優點,比如加速快、安靜平順。而且我基本上沒有跑長途的需求,平時用車的話,基本上就是上下班日常通勤,每天大概30公里。根本不存在里程焦慮,所以電車的缺點在我看來也並不重要了。

"

前幾日,在第一電動車友群裡,電動車主老朱聊到“自從開了電車,機智地把油車賣了、車牌租了”,字裡行間難掩自豪和興奮。緊接著群裡就炸開了鍋,有人質疑,“沒有出遠門的需求嗎?”;有人感慨,這是“有實力而非被迫的選擇”。

我們很好奇,在習慣了電動汽車駕駛方式、深刻領教里程焦慮後,會有更多人像老朱一樣不再選擇燃油車嗎?如果沒有指標的限制、沒有不限行政策的吸引,車主下一輛車的選擇會是什麼?

帶著這樣的疑問,我們找到幾位電動車主推心置腹聊了聊,併發起新一期一電調查。

基於第一電動網和充電樁APP真實的樣本數據,我們發現,63%的車主在開過電動車後,真的不準備再考慮購買燃油車了。對於不再選擇燃油車的理由,更多的車主考慮的是電車與生俱來的使用成本優勢和駕駛操控感覺,不限行不限購的政策優勢僅排在第三位。

一電調查|結果驚呆!開了電車後,63%的人不買燃油車了

在參與調查電動車主中,有48%的車主家裡同時擁有油車和電車。這其中,54%的車主表示,除非長途出遊/充電不方便,大部分時間都開電動汽車。

一電調查|結果驚呆!開了電車後,63%的人不買燃油車了

接下來,讓我們聽聽三位車主針對這個話題的觀點。

關於本次一電調查的樣本結構請在文末查看,如果你有更精彩的用車故事、如果你有感興趣的話題、如果你對一電調查有其它的意見建議,歡迎掃文末二維碼添加好友多聊幾句~

自述:第一電動的車主朋友

“我把燃油車牌出租了,租金不僅能夠抵消我的電車充電費還足夠支付我的小區停車月卡,怎麼算都划算”

前面提到的那個在群裡宣稱“油車賣了、車牌租了”的人就是我。

我的第一輛電車是眾泰雲100S,是2016年的時候因為給朋友幫了個忙,他送給我的。

開了大概1年多後,越發感覺這車續航不夠用、空間太有限,而且座椅坐久了腰特疼。還有一點就是這車雖然有直流口,但是因為電池包電壓過低基本無法兼容世面上的充電樁,所以不能進行高壓快充,不太方便。

於是我在2018年初,換了奇瑞艾瑞澤5e,當時選擇這輛車主要是因為性價比,在同級別電車裡面它最便宜,而且電池容量更大。

一電調查|結果驚呆!開了電車後,63%的人不買燃油車了

(照片由車主提供)

在深圳除了買別墅的土壕或少數老小區可能擁有固定車位外,其餘住家基本都是公共車位,不允許有固定車位。所以,多數人基本沒有安裝充電樁的條件。只能用小區公共慢充樁。我也如此。

即便沒有私樁,但目前公共樁很方便,所以我從來沒覺得充電是個麻煩事兒。一般電量跌到30%以下的時候會用小區慢充,出去辦事時如果電量在80%以下遇到充電樁也會隨時補電。電車用法和習慣跟油車不同,不是非要總是跑乾電量才充,一般都是在不影響做事的情況下隨用隨充。

自從開了電車後,我很快就喜歡上了電動車,畢竟優點太多了:加速敏捷、噪音低、重心低、操控性好、無頓挫感,省錢(在使用小區充電樁1.6元每度電的情況下,相對邁銳寶節省燃料開支60%),保養簡單便宜。

在深圳,新能源綠牌車還可以享受一天1小時免費的路邊停車(光此項我一年就能省近一千元停車費)、可以走多成員車道、限行區域受到限制小。

對於好多人擔心的出遠門需求,我是這麼想的,我幾乎不可能會在無準備情況下單天駕駛超過500公里路程,如果路程超過500公里,我肯定會首選高鐵飛機等交通方式。週末的話我也很少開車去200公里之外的地方。所以,車於我而言,絕大多數就是一天50公里的上下班通勤使用,目前的電動汽車的續航里程完全可以滿足我的用車需求。

而且根據廣東省規劃,2021年所有高速休息區都會有快充站,續航就更不用擔心了。一輛真實續航300公里以上、有快充能力的電動車完全夠用了。

所以我真的不準備再開油車了,實在有需求就租車好了。

此前有人說,插電混動是傳統車升級新能源的最佳選擇,我認為純電才是。因為插混兩套動力系統死重太多且結構複雜,增加太多故障點和系統複雜度,而且價格太貴,插混相配的電池因為容量太小需要每天充電,循環壽命預計2年左右就會耗盡,屆時可能需要換電池就太麻煩。

而純電車型呢,目前包括電池在內的三電方面,廠家提供的保修時間足夠。過保修期後,更換電池也會很便宜,因為純電配套電池容量大,電池循環壽命差不多要到30萬公里左右才會劇烈衰減,所以我並不擔心電池問題。

現在,我把燃油車牌租給仍然有里程焦慮和對新事物有恐懼症的朋友,租金不僅能夠抵消我的電車充電費還足夠支付我的小區停車月卡,怎麼算都划算。

“汽車當初是怎麼取代馬車的,電車就會怎麼取代油車,事兒就是這麼個事兒。明明要被取代了,我為什麼要去考慮舊產品呢?”

我是空軍汽車兵退伍,現在北京自主創業。

2016年的時候,我剛剛退伍,急需一輛車。嘗試搖了4個月的燃油車指標後,我感覺如果繼續搖下去就是在和自己較勁。伴著身邊親戚朋友的質疑,我聽從自己內心果斷切換了新能源指標,入手一臺比亞迪e6。

之所以選了這臺車,就是因為400公里的續航在當時來說是最長的。到今年10月,這車我就開了三年了,跑了快10萬公里。主要是上下班通勤(60公里往返)和平時北京周邊出遊用,不會跑太遠,其實想來即使開汽油車我也沒有太遠的出遊需求。所以到目前為止,我從來沒有擔心過續航的問題。

說到充電問題,因為家附近的公園有免費停車場、裡面有好幾百個充電樁,所以我沒有和物業交涉去安裝私人樁,而是一直用公園的公共充電樁。

這兩年多來,最大的用車感受就是這車真的挺省的!現在我車前面挺著一輛別克GL8,這麼說吧,GL8每跑1000米消耗1塊錢,而我這車,1塊錢能跑4000米了。而且別忘了,我這車還要更重些!

雖然我這車不是拼性能的車,但在提速啊、最高時速啊這些方面都是不錯的。大家都擔心的電池衰減我是可以接受的,用車前一年半基本沒有衰減,最近這一年多續航衰減到380公里,我是可以理解的。

我還想說的是電動汽車的算法和燃油車完全不同,如果充分利用好滑行和動能回收,可以為電動汽車省很多電,開得好的話,400公里續航的車開到560公里完全沒有問題。

問我會不會考慮燃油車?可以坦率講我肯定不會考慮,而且也不覺得這是個需要去考慮的問題。我以前在部隊開柴油車,可以說基本沒怎麼接觸過汽油車。我現在已經在開電動汽車,已經感受到開起來、保養起來非常省錢,駕駛體驗也很好,我為什麼還要用燃油車呢?而且在我看來汽車當初是怎麼取代馬車的,電車就會怎麼取代油車,事兒就是這麼個事兒。明明要被取代了,我為什麼要去考慮舊產品呢?

我們知道電池的發展對於電動汽車的發展起到關鍵的作用,所以與其說我看好電動汽車的發展,不如說是更看好電池的發展,包括以美國為首的石墨烯電池、日本為首的樹脂電池以及以俄羅斯為首的核電池。

我認為,車企應該把動力電池、電機、電調的配合和省電做到極致、做到邊開邊發電;以後的趨勢應該不是充電樁充電,可能會是無線充電、或者車輛自帶太陽能充電、又或者是更充分利用動能回收。未來的電動汽車一定是電耗更低、充電更快。

“下一輛車我還要電車,肯定不選合資品牌,希望有自動駕駛功能來錦上添花。”

說起買電車,我跟別人可能不太一樣,大多數人買電車可能是因為新能源車不限牌不限號之類,我完全是因為喜歡才買。

電車有很多優點,比如加速快、安靜平順。而且我基本上沒有跑長途的需求,平時用車的話,基本上就是上下班日常通勤,每天大概30公里。根本不存在里程焦慮,所以電車的缺點在我看來也並不重要了。

一電調查|結果驚呆!開了電車後,63%的人不買燃油車了

(照片由車主提供)

充電的話,我家裡沒有安裝充電樁,但使用隨車充也很方便。我習慣剩餘電量還有百分之五六十甚至更多的時候就充電,一般三天充一次,所以充電可能會勤一些。下班後車在家裡停著也是停著,就順便充上電了,而且車在充滿電後會自動斷電,所以不用擔心過充。

電車對我而言真的是又好開又方便又省錢,以後的話,我是不準備買燃油車的,換車的話肯定也還是換電車。

我現在對自動輔助駕駛感興趣,所以我希望我的下一輛車是一輛有自動輔助駕駛的車吧,當然續航也要高,畢竟續航里程基本上決定了出行半徑,自動駕駛錦上添花更好。

對於品牌的話,我可能還會考慮北汽,但應該不只考慮北汽,畢竟現在新能源車發展很快,有太多車吸引我了,但是可以肯定的是,我不會選擇合資車,因為和自主品牌新能源車相比,合資品牌電車的續航里程太短了,性價比太低。

附:一電調查樣本結構

8月3日-6日,一電調查通過第一電動網和充電樁APP發起在線調查“開了電車後,你還會買油車嗎?”共計收到樣本536份,其中有效樣本496份。樣本結構如下:

"

前幾日,在第一電動車友群裡,電動車主老朱聊到“自從開了電車,機智地把油車賣了、車牌租了”,字裡行間難掩自豪和興奮。緊接著群裡就炸開了鍋,有人質疑,“沒有出遠門的需求嗎?”;有人感慨,這是“有實力而非被迫的選擇”。

我們很好奇,在習慣了電動汽車駕駛方式、深刻領教里程焦慮後,會有更多人像老朱一樣不再選擇燃油車嗎?如果沒有指標的限制、沒有不限行政策的吸引,車主下一輛車的選擇會是什麼?

帶著這樣的疑問,我們找到幾位電動車主推心置腹聊了聊,併發起新一期一電調查。

基於第一電動網和充電樁APP真實的樣本數據,我們發現,63%的車主在開過電動車後,真的不準備再考慮購買燃油車了。對於不再選擇燃油車的理由,更多的車主考慮的是電車與生俱來的使用成本優勢和駕駛操控感覺,不限行不限購的政策優勢僅排在第三位。

一電調查|結果驚呆!開了電車後,63%的人不買燃油車了

在參與調查電動車主中,有48%的車主家裡同時擁有油車和電車。這其中,54%的車主表示,除非長途出遊/充電不方便,大部分時間都開電動汽車。

一電調查|結果驚呆!開了電車後,63%的人不買燃油車了

接下來,讓我們聽聽三位車主針對這個話題的觀點。

關於本次一電調查的樣本結構請在文末查看,如果你有更精彩的用車故事、如果你有感興趣的話題、如果你對一電調查有其它的意見建議,歡迎掃文末二維碼添加好友多聊幾句~

自述:第一電動的車主朋友

“我把燃油車牌出租了,租金不僅能夠抵消我的電車充電費還足夠支付我的小區停車月卡,怎麼算都划算”

前面提到的那個在群裡宣稱“油車賣了、車牌租了”的人就是我。

我的第一輛電車是眾泰雲100S,是2016年的時候因為給朋友幫了個忙,他送給我的。

開了大概1年多後,越發感覺這車續航不夠用、空間太有限,而且座椅坐久了腰特疼。還有一點就是這車雖然有直流口,但是因為電池包電壓過低基本無法兼容世面上的充電樁,所以不能進行高壓快充,不太方便。

於是我在2018年初,換了奇瑞艾瑞澤5e,當時選擇這輛車主要是因為性價比,在同級別電車裡面它最便宜,而且電池容量更大。

一電調查|結果驚呆!開了電車後,63%的人不買燃油車了

(照片由車主提供)

在深圳除了買別墅的土壕或少數老小區可能擁有固定車位外,其餘住家基本都是公共車位,不允許有固定車位。所以,多數人基本沒有安裝充電樁的條件。只能用小區公共慢充樁。我也如此。

即便沒有私樁,但目前公共樁很方便,所以我從來沒覺得充電是個麻煩事兒。一般電量跌到30%以下的時候會用小區慢充,出去辦事時如果電量在80%以下遇到充電樁也會隨時補電。電車用法和習慣跟油車不同,不是非要總是跑乾電量才充,一般都是在不影響做事的情況下隨用隨充。

自從開了電車後,我很快就喜歡上了電動車,畢竟優點太多了:加速敏捷、噪音低、重心低、操控性好、無頓挫感,省錢(在使用小區充電樁1.6元每度電的情況下,相對邁銳寶節省燃料開支60%),保養簡單便宜。

在深圳,新能源綠牌車還可以享受一天1小時免費的路邊停車(光此項我一年就能省近一千元停車費)、可以走多成員車道、限行區域受到限制小。

對於好多人擔心的出遠門需求,我是這麼想的,我幾乎不可能會在無準備情況下單天駕駛超過500公里路程,如果路程超過500公里,我肯定會首選高鐵飛機等交通方式。週末的話我也很少開車去200公里之外的地方。所以,車於我而言,絕大多數就是一天50公里的上下班通勤使用,目前的電動汽車的續航里程完全可以滿足我的用車需求。

而且根據廣東省規劃,2021年所有高速休息區都會有快充站,續航就更不用擔心了。一輛真實續航300公里以上、有快充能力的電動車完全夠用了。

所以我真的不準備再開油車了,實在有需求就租車好了。

此前有人說,插電混動是傳統車升級新能源的最佳選擇,我認為純電才是。因為插混兩套動力系統死重太多且結構複雜,增加太多故障點和系統複雜度,而且價格太貴,插混相配的電池因為容量太小需要每天充電,循環壽命預計2年左右就會耗盡,屆時可能需要換電池就太麻煩。

而純電車型呢,目前包括電池在內的三電方面,廠家提供的保修時間足夠。過保修期後,更換電池也會很便宜,因為純電配套電池容量大,電池循環壽命差不多要到30萬公里左右才會劇烈衰減,所以我並不擔心電池問題。

現在,我把燃油車牌租給仍然有里程焦慮和對新事物有恐懼症的朋友,租金不僅能夠抵消我的電車充電費還足夠支付我的小區停車月卡,怎麼算都划算。

“汽車當初是怎麼取代馬車的,電車就會怎麼取代油車,事兒就是這麼個事兒。明明要被取代了,我為什麼要去考慮舊產品呢?”

我是空軍汽車兵退伍,現在北京自主創業。

2016年的時候,我剛剛退伍,急需一輛車。嘗試搖了4個月的燃油車指標後,我感覺如果繼續搖下去就是在和自己較勁。伴著身邊親戚朋友的質疑,我聽從自己內心果斷切換了新能源指標,入手一臺比亞迪e6。

之所以選了這臺車,就是因為400公里的續航在當時來說是最長的。到今年10月,這車我就開了三年了,跑了快10萬公里。主要是上下班通勤(60公里往返)和平時北京周邊出遊用,不會跑太遠,其實想來即使開汽油車我也沒有太遠的出遊需求。所以到目前為止,我從來沒有擔心過續航的問題。

說到充電問題,因為家附近的公園有免費停車場、裡面有好幾百個充電樁,所以我沒有和物業交涉去安裝私人樁,而是一直用公園的公共充電樁。

這兩年多來,最大的用車感受就是這車真的挺省的!現在我車前面挺著一輛別克GL8,這麼說吧,GL8每跑1000米消耗1塊錢,而我這車,1塊錢能跑4000米了。而且別忘了,我這車還要更重些!

雖然我這車不是拼性能的車,但在提速啊、最高時速啊這些方面都是不錯的。大家都擔心的電池衰減我是可以接受的,用車前一年半基本沒有衰減,最近這一年多續航衰減到380公里,我是可以理解的。

我還想說的是電動汽車的算法和燃油車完全不同,如果充分利用好滑行和動能回收,可以為電動汽車省很多電,開得好的話,400公里續航的車開到560公里完全沒有問題。

問我會不會考慮燃油車?可以坦率講我肯定不會考慮,而且也不覺得這是個需要去考慮的問題。我以前在部隊開柴油車,可以說基本沒怎麼接觸過汽油車。我現在已經在開電動汽車,已經感受到開起來、保養起來非常省錢,駕駛體驗也很好,我為什麼還要用燃油車呢?而且在我看來汽車當初是怎麼取代馬車的,電車就會怎麼取代油車,事兒就是這麼個事兒。明明要被取代了,我為什麼要去考慮舊產品呢?

我們知道電池的發展對於電動汽車的發展起到關鍵的作用,所以與其說我看好電動汽車的發展,不如說是更看好電池的發展,包括以美國為首的石墨烯電池、日本為首的樹脂電池以及以俄羅斯為首的核電池。

我認為,車企應該把動力電池、電機、電調的配合和省電做到極致、做到邊開邊發電;以後的趨勢應該不是充電樁充電,可能會是無線充電、或者車輛自帶太陽能充電、又或者是更充分利用動能回收。未來的電動汽車一定是電耗更低、充電更快。

“下一輛車我還要電車,肯定不選合資品牌,希望有自動駕駛功能來錦上添花。”

說起買電車,我跟別人可能不太一樣,大多數人買電車可能是因為新能源車不限牌不限號之類,我完全是因為喜歡才買。

電車有很多優點,比如加速快、安靜平順。而且我基本上沒有跑長途的需求,平時用車的話,基本上就是上下班日常通勤,每天大概30公里。根本不存在里程焦慮,所以電車的缺點在我看來也並不重要了。

一電調查|結果驚呆!開了電車後,63%的人不買燃油車了

(照片由車主提供)

充電的話,我家裡沒有安裝充電樁,但使用隨車充也很方便。我習慣剩餘電量還有百分之五六十甚至更多的時候就充電,一般三天充一次,所以充電可能會勤一些。下班後車在家裡停著也是停著,就順便充上電了,而且車在充滿電後會自動斷電,所以不用擔心過充。

電車對我而言真的是又好開又方便又省錢,以後的話,我是不準備買燃油車的,換車的話肯定也還是換電車。

我現在對自動輔助駕駛感興趣,所以我希望我的下一輛車是一輛有自動輔助駕駛的車吧,當然續航也要高,畢竟續航里程基本上決定了出行半徑,自動駕駛錦上添花更好。

對於品牌的話,我可能還會考慮北汽,但應該不只考慮北汽,畢竟現在新能源車發展很快,有太多車吸引我了,但是可以肯定的是,我不會選擇合資車,因為和自主品牌新能源車相比,合資品牌電車的續航里程太短了,性價比太低。

附:一電調查樣本結構

8月3日-6日,一電調查通過第一電動網和充電樁APP發起在線調查“開了電車後,你還會買油車嗎?”共計收到樣本536份,其中有效樣本496份。樣本結構如下:

一電調查|結果驚呆!開了電車後,63%的人不買燃油車了"

前幾日,在第一電動車友群裡,電動車主老朱聊到“自從開了電車,機智地把油車賣了、車牌租了”,字裡行間難掩自豪和興奮。緊接著群裡就炸開了鍋,有人質疑,“沒有出遠門的需求嗎?”;有人感慨,這是“有實力而非被迫的選擇”。

我們很好奇,在習慣了電動汽車駕駛方式、深刻領教里程焦慮後,會有更多人像老朱一樣不再選擇燃油車嗎?如果沒有指標的限制、沒有不限行政策的吸引,車主下一輛車的選擇會是什麼?

帶著這樣的疑問,我們找到幾位電動車主推心置腹聊了聊,併發起新一期一電調查。

基於第一電動網和充電樁APP真實的樣本數據,我們發現,63%的車主在開過電動車後,真的不準備再考慮購買燃油車了。對於不再選擇燃油車的理由,更多的車主考慮的是電車與生俱來的使用成本優勢和駕駛操控感覺,不限行不限購的政策優勢僅排在第三位。

一電調查|結果驚呆!開了電車後,63%的人不買燃油車了

在參與調查電動車主中,有48%的車主家裡同時擁有油車和電車。這其中,54%的車主表示,除非長途出遊/充電不方便,大部分時間都開電動汽車。

一電調查|結果驚呆!開了電車後,63%的人不買燃油車了

接下來,讓我們聽聽三位車主針對這個話題的觀點。

關於本次一電調查的樣本結構請在文末查看,如果你有更精彩的用車故事、如果你有感興趣的話題、如果你對一電調查有其它的意見建議,歡迎掃文末二維碼添加好友多聊幾句~

自述:第一電動的車主朋友

“我把燃油車牌出租了,租金不僅能夠抵消我的電車充電費還足夠支付我的小區停車月卡,怎麼算都划算”

前面提到的那個在群裡宣稱“油車賣了、車牌租了”的人就是我。

我的第一輛電車是眾泰雲100S,是2016年的時候因為給朋友幫了個忙,他送給我的。

開了大概1年多後,越發感覺這車續航不夠用、空間太有限,而且座椅坐久了腰特疼。還有一點就是這車雖然有直流口,但是因為電池包電壓過低基本無法兼容世面上的充電樁,所以不能進行高壓快充,不太方便。

於是我在2018年初,換了奇瑞艾瑞澤5e,當時選擇這輛車主要是因為性價比,在同級別電車裡面它最便宜,而且電池容量更大。

一電調查|結果驚呆!開了電車後,63%的人不買燃油車了

(照片由車主提供)

在深圳除了買別墅的土壕或少數老小區可能擁有固定車位外,其餘住家基本都是公共車位,不允許有固定車位。所以,多數人基本沒有安裝充電樁的條件。只能用小區公共慢充樁。我也如此。

即便沒有私樁,但目前公共樁很方便,所以我從來沒覺得充電是個麻煩事兒。一般電量跌到30%以下的時候會用小區慢充,出去辦事時如果電量在80%以下遇到充電樁也會隨時補電。電車用法和習慣跟油車不同,不是非要總是跑乾電量才充,一般都是在不影響做事的情況下隨用隨充。

自從開了電車後,我很快就喜歡上了電動車,畢竟優點太多了:加速敏捷、噪音低、重心低、操控性好、無頓挫感,省錢(在使用小區充電樁1.6元每度電的情況下,相對邁銳寶節省燃料開支60%),保養簡單便宜。

在深圳,新能源綠牌車還可以享受一天1小時免費的路邊停車(光此項我一年就能省近一千元停車費)、可以走多成員車道、限行區域受到限制小。

對於好多人擔心的出遠門需求,我是這麼想的,我幾乎不可能會在無準備情況下單天駕駛超過500公里路程,如果路程超過500公里,我肯定會首選高鐵飛機等交通方式。週末的話我也很少開車去200公里之外的地方。所以,車於我而言,絕大多數就是一天50公里的上下班通勤使用,目前的電動汽車的續航里程完全可以滿足我的用車需求。

而且根據廣東省規劃,2021年所有高速休息區都會有快充站,續航就更不用擔心了。一輛真實續航300公里以上、有快充能力的電動車完全夠用了。

所以我真的不準備再開油車了,實在有需求就租車好了。

此前有人說,插電混動是傳統車升級新能源的最佳選擇,我認為純電才是。因為插混兩套動力系統死重太多且結構複雜,增加太多故障點和系統複雜度,而且價格太貴,插混相配的電池因為容量太小需要每天充電,循環壽命預計2年左右就會耗盡,屆時可能需要換電池就太麻煩。

而純電車型呢,目前包括電池在內的三電方面,廠家提供的保修時間足夠。過保修期後,更換電池也會很便宜,因為純電配套電池容量大,電池循環壽命差不多要到30萬公里左右才會劇烈衰減,所以我並不擔心電池問題。

現在,我把燃油車牌租給仍然有里程焦慮和對新事物有恐懼症的朋友,租金不僅能夠抵消我的電車充電費還足夠支付我的小區停車月卡,怎麼算都划算。

“汽車當初是怎麼取代馬車的,電車就會怎麼取代油車,事兒就是這麼個事兒。明明要被取代了,我為什麼要去考慮舊產品呢?”

我是空軍汽車兵退伍,現在北京自主創業。

2016年的時候,我剛剛退伍,急需一輛車。嘗試搖了4個月的燃油車指標後,我感覺如果繼續搖下去就是在和自己較勁。伴著身邊親戚朋友的質疑,我聽從自己內心果斷切換了新能源指標,入手一臺比亞迪e6。

之所以選了這臺車,就是因為400公里的續航在當時來說是最長的。到今年10月,這車我就開了三年了,跑了快10萬公里。主要是上下班通勤(60公里往返)和平時北京周邊出遊用,不會跑太遠,其實想來即使開汽油車我也沒有太遠的出遊需求。所以到目前為止,我從來沒有擔心過續航的問題。

說到充電問題,因為家附近的公園有免費停車場、裡面有好幾百個充電樁,所以我沒有和物業交涉去安裝私人樁,而是一直用公園的公共充電樁。

這兩年多來,最大的用車感受就是這車真的挺省的!現在我車前面挺著一輛別克GL8,這麼說吧,GL8每跑1000米消耗1塊錢,而我這車,1塊錢能跑4000米了。而且別忘了,我這車還要更重些!

雖然我這車不是拼性能的車,但在提速啊、最高時速啊這些方面都是不錯的。大家都擔心的電池衰減我是可以接受的,用車前一年半基本沒有衰減,最近這一年多續航衰減到380公里,我是可以理解的。

我還想說的是電動汽車的算法和燃油車完全不同,如果充分利用好滑行和動能回收,可以為電動汽車省很多電,開得好的話,400公里續航的車開到560公里完全沒有問題。

問我會不會考慮燃油車?可以坦率講我肯定不會考慮,而且也不覺得這是個需要去考慮的問題。我以前在部隊開柴油車,可以說基本沒怎麼接觸過汽油車。我現在已經在開電動汽車,已經感受到開起來、保養起來非常省錢,駕駛體驗也很好,我為什麼還要用燃油車呢?而且在我看來汽車當初是怎麼取代馬車的,電車就會怎麼取代油車,事兒就是這麼個事兒。明明要被取代了,我為什麼要去考慮舊產品呢?

我們知道電池的發展對於電動汽車的發展起到關鍵的作用,所以與其說我看好電動汽車的發展,不如說是更看好電池的發展,包括以美國為首的石墨烯電池、日本為首的樹脂電池以及以俄羅斯為首的核電池。

我認為,車企應該把動力電池、電機、電調的配合和省電做到極致、做到邊開邊發電;以後的趨勢應該不是充電樁充電,可能會是無線充電、或者車輛自帶太陽能充電、又或者是更充分利用動能回收。未來的電動汽車一定是電耗更低、充電更快。

“下一輛車我還要電車,肯定不選合資品牌,希望有自動駕駛功能來錦上添花。”

說起買電車,我跟別人可能不太一樣,大多數人買電車可能是因為新能源車不限牌不限號之類,我完全是因為喜歡才買。

電車有很多優點,比如加速快、安靜平順。而且我基本上沒有跑長途的需求,平時用車的話,基本上就是上下班日常通勤,每天大概30公里。根本不存在里程焦慮,所以電車的缺點在我看來也並不重要了。

一電調查|結果驚呆!開了電車後,63%的人不買燃油車了

(照片由車主提供)

充電的話,我家裡沒有安裝充電樁,但使用隨車充也很方便。我習慣剩餘電量還有百分之五六十甚至更多的時候就充電,一般三天充一次,所以充電可能會勤一些。下班後車在家裡停著也是停著,就順便充上電了,而且車在充滿電後會自動斷電,所以不用擔心過充。

電車對我而言真的是又好開又方便又省錢,以後的話,我是不準備買燃油車的,換車的話肯定也還是換電車。

我現在對自動輔助駕駛感興趣,所以我希望我的下一輛車是一輛有自動輔助駕駛的車吧,當然續航也要高,畢竟續航里程基本上決定了出行半徑,自動駕駛錦上添花更好。

對於品牌的話,我可能還會考慮北汽,但應該不只考慮北汽,畢竟現在新能源車發展很快,有太多車吸引我了,但是可以肯定的是,我不會選擇合資車,因為和自主品牌新能源車相比,合資品牌電車的續航里程太短了,性價比太低。

附:一電調查樣本結構

8月3日-6日,一電調查通過第一電動網和充電樁APP發起在線調查“開了電車後,你還會買油車嗎?”共計收到樣本536份,其中有效樣本496份。樣本結構如下:

一電調查|結果驚呆!開了電車後,63%的人不買燃油車了一電調查|結果驚呆!開了電車後,63%的人不買燃油車了"

前幾日,在第一電動車友群裡,電動車主老朱聊到“自從開了電車,機智地把油車賣了、車牌租了”,字裡行間難掩自豪和興奮。緊接著群裡就炸開了鍋,有人質疑,“沒有出遠門的需求嗎?”;有人感慨,這是“有實力而非被迫的選擇”。

我們很好奇,在習慣了電動汽車駕駛方式、深刻領教里程焦慮後,會有更多人像老朱一樣不再選擇燃油車嗎?如果沒有指標的限制、沒有不限行政策的吸引,車主下一輛車的選擇會是什麼?

帶著這樣的疑問,我們找到幾位電動車主推心置腹聊了聊,併發起新一期一電調查。

基於第一電動網和充電樁APP真實的樣本數據,我們發現,63%的車主在開過電動車後,真的不準備再考慮購買燃油車了。對於不再選擇燃油車的理由,更多的車主考慮的是電車與生俱來的使用成本優勢和駕駛操控感覺,不限行不限購的政策優勢僅排在第三位。

一電調查|結果驚呆!開了電車後,63%的人不買燃油車了

在參與調查電動車主中,有48%的車主家裡同時擁有油車和電車。這其中,54%的車主表示,除非長途出遊/充電不方便,大部分時間都開電動汽車。

一電調查|結果驚呆!開了電車後,63%的人不買燃油車了

接下來,讓我們聽聽三位車主針對這個話題的觀點。

關於本次一電調查的樣本結構請在文末查看,如果你有更精彩的用車故事、如果你有感興趣的話題、如果你對一電調查有其它的意見建議,歡迎掃文末二維碼添加好友多聊幾句~

自述:第一電動的車主朋友

“我把燃油車牌出租了,租金不僅能夠抵消我的電車充電費還足夠支付我的小區停車月卡,怎麼算都划算”

前面提到的那個在群裡宣稱“油車賣了、車牌租了”的人就是我。

我的第一輛電車是眾泰雲100S,是2016年的時候因為給朋友幫了個忙,他送給我的。

開了大概1年多後,越發感覺這車續航不夠用、空間太有限,而且座椅坐久了腰特疼。還有一點就是這車雖然有直流口,但是因為電池包電壓過低基本無法兼容世面上的充電樁,所以不能進行高壓快充,不太方便。

於是我在2018年初,換了奇瑞艾瑞澤5e,當時選擇這輛車主要是因為性價比,在同級別電車裡面它最便宜,而且電池容量更大。

一電調查|結果驚呆!開了電車後,63%的人不買燃油車了

(照片由車主提供)

在深圳除了買別墅的土壕或少數老小區可能擁有固定車位外,其餘住家基本都是公共車位,不允許有固定車位。所以,多數人基本沒有安裝充電樁的條件。只能用小區公共慢充樁。我也如此。

即便沒有私樁,但目前公共樁很方便,所以我從來沒覺得充電是個麻煩事兒。一般電量跌到30%以下的時候會用小區慢充,出去辦事時如果電量在80%以下遇到充電樁也會隨時補電。電車用法和習慣跟油車不同,不是非要總是跑乾電量才充,一般都是在不影響做事的情況下隨用隨充。

自從開了電車後,我很快就喜歡上了電動車,畢竟優點太多了:加速敏捷、噪音低、重心低、操控性好、無頓挫感,省錢(在使用小區充電樁1.6元每度電的情況下,相對邁銳寶節省燃料開支60%),保養簡單便宜。

在深圳,新能源綠牌車還可以享受一天1小時免費的路邊停車(光此項我一年就能省近一千元停車費)、可以走多成員車道、限行區域受到限制小。

對於好多人擔心的出遠門需求,我是這麼想的,我幾乎不可能會在無準備情況下單天駕駛超過500公里路程,如果路程超過500公里,我肯定會首選高鐵飛機等交通方式。週末的話我也很少開車去200公里之外的地方。所以,車於我而言,絕大多數就是一天50公里的上下班通勤使用,目前的電動汽車的續航里程完全可以滿足我的用車需求。

而且根據廣東省規劃,2021年所有高速休息區都會有快充站,續航就更不用擔心了。一輛真實續航300公里以上、有快充能力的電動車完全夠用了。

所以我真的不準備再開油車了,實在有需求就租車好了。

此前有人說,插電混動是傳統車升級新能源的最佳選擇,我認為純電才是。因為插混兩套動力系統死重太多且結構複雜,增加太多故障點和系統複雜度,而且價格太貴,插混相配的電池因為容量太小需要每天充電,循環壽命預計2年左右就會耗盡,屆時可能需要換電池就太麻煩。

而純電車型呢,目前包括電池在內的三電方面,廠家提供的保修時間足夠。過保修期後,更換電池也會很便宜,因為純電配套電池容量大,電池循環壽命差不多要到30萬公里左右才會劇烈衰減,所以我並不擔心電池問題。

現在,我把燃油車牌租給仍然有里程焦慮和對新事物有恐懼症的朋友,租金不僅能夠抵消我的電車充電費還足夠支付我的小區停車月卡,怎麼算都划算。

“汽車當初是怎麼取代馬車的,電車就會怎麼取代油車,事兒就是這麼個事兒。明明要被取代了,我為什麼要去考慮舊產品呢?”

我是空軍汽車兵退伍,現在北京自主創業。

2016年的時候,我剛剛退伍,急需一輛車。嘗試搖了4個月的燃油車指標後,我感覺如果繼續搖下去就是在和自己較勁。伴著身邊親戚朋友的質疑,我聽從自己內心果斷切換了新能源指標,入手一臺比亞迪e6。

之所以選了這臺車,就是因為400公里的續航在當時來說是最長的。到今年10月,這車我就開了三年了,跑了快10萬公里。主要是上下班通勤(60公里往返)和平時北京周邊出遊用,不會跑太遠,其實想來即使開汽油車我也沒有太遠的出遊需求。所以到目前為止,我從來沒有擔心過續航的問題。

說到充電問題,因為家附近的公園有免費停車場、裡面有好幾百個充電樁,所以我沒有和物業交涉去安裝私人樁,而是一直用公園的公共充電樁。

這兩年多來,最大的用車感受就是這車真的挺省的!現在我車前面挺著一輛別克GL8,這麼說吧,GL8每跑1000米消耗1塊錢,而我這車,1塊錢能跑4000米了。而且別忘了,我這車還要更重些!

雖然我這車不是拼性能的車,但在提速啊、最高時速啊這些方面都是不錯的。大家都擔心的電池衰減我是可以接受的,用車前一年半基本沒有衰減,最近這一年多續航衰減到380公里,我是可以理解的。

我還想說的是電動汽車的算法和燃油車完全不同,如果充分利用好滑行和動能回收,可以為電動汽車省很多電,開得好的話,400公里續航的車開到560公里完全沒有問題。

問我會不會考慮燃油車?可以坦率講我肯定不會考慮,而且也不覺得這是個需要去考慮的問題。我以前在部隊開柴油車,可以說基本沒怎麼接觸過汽油車。我現在已經在開電動汽車,已經感受到開起來、保養起來非常省錢,駕駛體驗也很好,我為什麼還要用燃油車呢?而且在我看來汽車當初是怎麼取代馬車的,電車就會怎麼取代油車,事兒就是這麼個事兒。明明要被取代了,我為什麼要去考慮舊產品呢?

我們知道電池的發展對於電動汽車的發展起到關鍵的作用,所以與其說我看好電動汽車的發展,不如說是更看好電池的發展,包括以美國為首的石墨烯電池、日本為首的樹脂電池以及以俄羅斯為首的核電池。

我認為,車企應該把動力電池、電機、電調的配合和省電做到極致、做到邊開邊發電;以後的趨勢應該不是充電樁充電,可能會是無線充電、或者車輛自帶太陽能充電、又或者是更充分利用動能回收。未來的電動汽車一定是電耗更低、充電更快。

“下一輛車我還要電車,肯定不選合資品牌,希望有自動駕駛功能來錦上添花。”

說起買電車,我跟別人可能不太一樣,大多數人買電車可能是因為新能源車不限牌不限號之類,我完全是因為喜歡才買。

電車有很多優點,比如加速快、安靜平順。而且我基本上沒有跑長途的需求,平時用車的話,基本上就是上下班日常通勤,每天大概30公里。根本不存在里程焦慮,所以電車的缺點在我看來也並不重要了。

一電調查|結果驚呆!開了電車後,63%的人不買燃油車了

(照片由車主提供)

充電的話,我家裡沒有安裝充電樁,但使用隨車充也很方便。我習慣剩餘電量還有百分之五六十甚至更多的時候就充電,一般三天充一次,所以充電可能會勤一些。下班後車在家裡停著也是停著,就順便充上電了,而且車在充滿電後會自動斷電,所以不用擔心過充。

電車對我而言真的是又好開又方便又省錢,以後的話,我是不準備買燃油車的,換車的話肯定也還是換電車。

我現在對自動輔助駕駛感興趣,所以我希望我的下一輛車是一輛有自動輔助駕駛的車吧,當然續航也要高,畢竟續航里程基本上決定了出行半徑,自動駕駛錦上添花更好。

對於品牌的話,我可能還會考慮北汽,但應該不只考慮北汽,畢竟現在新能源車發展很快,有太多車吸引我了,但是可以肯定的是,我不會選擇合資車,因為和自主品牌新能源車相比,合資品牌電車的續航里程太短了,性價比太低。

附:一電調查樣本結構

8月3日-6日,一電調查通過第一電動網和充電樁APP發起在線調查“開了電車後,你還會買油車嗎?”共計收到樣本536份,其中有效樣本496份。樣本結構如下:

一電調查|結果驚呆!開了電車後,63%的人不買燃油車了一電調查|結果驚呆!開了電車後,63%的人不買燃油車了一電調查|結果驚呆!開了電車後,63%的人不買燃油車了"

前幾日,在第一電動車友群裡,電動車主老朱聊到“自從開了電車,機智地把油車賣了、車牌租了”,字裡行間難掩自豪和興奮。緊接著群裡就炸開了鍋,有人質疑,“沒有出遠門的需求嗎?”;有人感慨,這是“有實力而非被迫的選擇”。

我們很好奇,在習慣了電動汽車駕駛方式、深刻領教里程焦慮後,會有更多人像老朱一樣不再選擇燃油車嗎?如果沒有指標的限制、沒有不限行政策的吸引,車主下一輛車的選擇會是什麼?

帶著這樣的疑問,我們找到幾位電動車主推心置腹聊了聊,併發起新一期一電調查。

基於第一電動網和充電樁APP真實的樣本數據,我們發現,63%的車主在開過電動車後,真的不準備再考慮購買燃油車了。對於不再選擇燃油車的理由,更多的車主考慮的是電車與生俱來的使用成本優勢和駕駛操控感覺,不限行不限購的政策優勢僅排在第三位。

一電調查|結果驚呆!開了電車後,63%的人不買燃油車了

在參與調查電動車主中,有48%的車主家裡同時擁有油車和電車。這其中,54%的車主表示,除非長途出遊/充電不方便,大部分時間都開電動汽車。

一電調查|結果驚呆!開了電車後,63%的人不買燃油車了

接下來,讓我們聽聽三位車主針對這個話題的觀點。

關於本次一電調查的樣本結構請在文末查看,如果你有更精彩的用車故事、如果你有感興趣的話題、如果你對一電調查有其它的意見建議,歡迎掃文末二維碼添加好友多聊幾句~

自述:第一電動的車主朋友

“我把燃油車牌出租了,租金不僅能夠抵消我的電車充電費還足夠支付我的小區停車月卡,怎麼算都划算”

前面提到的那個在群裡宣稱“油車賣了、車牌租了”的人就是我。

我的第一輛電車是眾泰雲100S,是2016年的時候因為給朋友幫了個忙,他送給我的。

開了大概1年多後,越發感覺這車續航不夠用、空間太有限,而且座椅坐久了腰特疼。還有一點就是這車雖然有直流口,但是因為電池包電壓過低基本無法兼容世面上的充電樁,所以不能進行高壓快充,不太方便。

於是我在2018年初,換了奇瑞艾瑞澤5e,當時選擇這輛車主要是因為性價比,在同級別電車裡面它最便宜,而且電池容量更大。

一電調查|結果驚呆!開了電車後,63%的人不買燃油車了

(照片由車主提供)

在深圳除了買別墅的土壕或少數老小區可能擁有固定車位外,其餘住家基本都是公共車位,不允許有固定車位。所以,多數人基本沒有安裝充電樁的條件。只能用小區公共慢充樁。我也如此。

即便沒有私樁,但目前公共樁很方便,所以我從來沒覺得充電是個麻煩事兒。一般電量跌到30%以下的時候會用小區慢充,出去辦事時如果電量在80%以下遇到充電樁也會隨時補電。電車用法和習慣跟油車不同,不是非要總是跑乾電量才充,一般都是在不影響做事的情況下隨用隨充。

自從開了電車後,我很快就喜歡上了電動車,畢竟優點太多了:加速敏捷、噪音低、重心低、操控性好、無頓挫感,省錢(在使用小區充電樁1.6元每度電的情況下,相對邁銳寶節省燃料開支60%),保養簡單便宜。

在深圳,新能源綠牌車還可以享受一天1小時免費的路邊停車(光此項我一年就能省近一千元停車費)、可以走多成員車道、限行區域受到限制小。

對於好多人擔心的出遠門需求,我是這麼想的,我幾乎不可能會在無準備情況下單天駕駛超過500公里路程,如果路程超過500公里,我肯定會首選高鐵飛機等交通方式。週末的話我也很少開車去200公里之外的地方。所以,車於我而言,絕大多數就是一天50公里的上下班通勤使用,目前的電動汽車的續航里程完全可以滿足我的用車需求。

而且根據廣東省規劃,2021年所有高速休息區都會有快充站,續航就更不用擔心了。一輛真實續航300公里以上、有快充能力的電動車完全夠用了。

所以我真的不準備再開油車了,實在有需求就租車好了。

此前有人說,插電混動是傳統車升級新能源的最佳選擇,我認為純電才是。因為插混兩套動力系統死重太多且結構複雜,增加太多故障點和系統複雜度,而且價格太貴,插混相配的電池因為容量太小需要每天充電,循環壽命預計2年左右就會耗盡,屆時可能需要換電池就太麻煩。

而純電車型呢,目前包括電池在內的三電方面,廠家提供的保修時間足夠。過保修期後,更換電池也會很便宜,因為純電配套電池容量大,電池循環壽命差不多要到30萬公里左右才會劇烈衰減,所以我並不擔心電池問題。

現在,我把燃油車牌租給仍然有里程焦慮和對新事物有恐懼症的朋友,租金不僅能夠抵消我的電車充電費還足夠支付我的小區停車月卡,怎麼算都划算。

“汽車當初是怎麼取代馬車的,電車就會怎麼取代油車,事兒就是這麼個事兒。明明要被取代了,我為什麼要去考慮舊產品呢?”

我是空軍汽車兵退伍,現在北京自主創業。

2016年的時候,我剛剛退伍,急需一輛車。嘗試搖了4個月的燃油車指標後,我感覺如果繼續搖下去就是在和自己較勁。伴著身邊親戚朋友的質疑,我聽從自己內心果斷切換了新能源指標,入手一臺比亞迪e6。

之所以選了這臺車,就是因為400公里的續航在當時來說是最長的。到今年10月,這車我就開了三年了,跑了快10萬公里。主要是上下班通勤(60公里往返)和平時北京周邊出遊用,不會跑太遠,其實想來即使開汽油車我也沒有太遠的出遊需求。所以到目前為止,我從來沒有擔心過續航的問題。

說到充電問題,因為家附近的公園有免費停車場、裡面有好幾百個充電樁,所以我沒有和物業交涉去安裝私人樁,而是一直用公園的公共充電樁。

這兩年多來,最大的用車感受就是這車真的挺省的!現在我車前面挺著一輛別克GL8,這麼說吧,GL8每跑1000米消耗1塊錢,而我這車,1塊錢能跑4000米了。而且別忘了,我這車還要更重些!

雖然我這車不是拼性能的車,但在提速啊、最高時速啊這些方面都是不錯的。大家都擔心的電池衰減我是可以接受的,用車前一年半基本沒有衰減,最近這一年多續航衰減到380公里,我是可以理解的。

我還想說的是電動汽車的算法和燃油車完全不同,如果充分利用好滑行和動能回收,可以為電動汽車省很多電,開得好的話,400公里續航的車開到560公里完全沒有問題。

問我會不會考慮燃油車?可以坦率講我肯定不會考慮,而且也不覺得這是個需要去考慮的問題。我以前在部隊開柴油車,可以說基本沒怎麼接觸過汽油車。我現在已經在開電動汽車,已經感受到開起來、保養起來非常省錢,駕駛體驗也很好,我為什麼還要用燃油車呢?而且在我看來汽車當初是怎麼取代馬車的,電車就會怎麼取代油車,事兒就是這麼個事兒。明明要被取代了,我為什麼要去考慮舊產品呢?

我們知道電池的發展對於電動汽車的發展起到關鍵的作用,所以與其說我看好電動汽車的發展,不如說是更看好電池的發展,包括以美國為首的石墨烯電池、日本為首的樹脂電池以及以俄羅斯為首的核電池。

我認為,車企應該把動力電池、電機、電調的配合和省電做到極致、做到邊開邊發電;以後的趨勢應該不是充電樁充電,可能會是無線充電、或者車輛自帶太陽能充電、又或者是更充分利用動能回收。未來的電動汽車一定是電耗更低、充電更快。

“下一輛車我還要電車,肯定不選合資品牌,希望有自動駕駛功能來錦上添花。”

說起買電車,我跟別人可能不太一樣,大多數人買電車可能是因為新能源車不限牌不限號之類,我完全是因為喜歡才買。

電車有很多優點,比如加速快、安靜平順。而且我基本上沒有跑長途的需求,平時用車的話,基本上就是上下班日常通勤,每天大概30公里。根本不存在里程焦慮,所以電車的缺點在我看來也並不重要了。

一電調查|結果驚呆!開了電車後,63%的人不買燃油車了

(照片由車主提供)

充電的話,我家裡沒有安裝充電樁,但使用隨車充也很方便。我習慣剩餘電量還有百分之五六十甚至更多的時候就充電,一般三天充一次,所以充電可能會勤一些。下班後車在家裡停著也是停著,就順便充上電了,而且車在充滿電後會自動斷電,所以不用擔心過充。

電車對我而言真的是又好開又方便又省錢,以後的話,我是不準備買燃油車的,換車的話肯定也還是換電車。

我現在對自動輔助駕駛感興趣,所以我希望我的下一輛車是一輛有自動輔助駕駛的車吧,當然續航也要高,畢竟續航里程基本上決定了出行半徑,自動駕駛錦上添花更好。

對於品牌的話,我可能還會考慮北汽,但應該不只考慮北汽,畢竟現在新能源車發展很快,有太多車吸引我了,但是可以肯定的是,我不會選擇合資車,因為和自主品牌新能源車相比,合資品牌電車的續航里程太短了,性價比太低。

附:一電調查樣本結構

8月3日-6日,一電調查通過第一電動網和充電樁APP發起在線調查“開了電車後,你還會買油車嗎?”共計收到樣本536份,其中有效樣本496份。樣本結構如下:

一電調查|結果驚呆!開了電車後,63%的人不買燃油車了一電調查|結果驚呆!開了電車後,63%的人不買燃油車了一電調查|結果驚呆!開了電車後,63%的人不買燃油車了一電調查|結果驚呆!開了電車後,63%的人不買燃油車了"

前幾日,在第一電動車友群裡,電動車主老朱聊到“自從開了電車,機智地把油車賣了、車牌租了”,字裡行間難掩自豪和興奮。緊接著群裡就炸開了鍋,有人質疑,“沒有出遠門的需求嗎?”;有人感慨,這是“有實力而非被迫的選擇”。

我們很好奇,在習慣了電動汽車駕駛方式、深刻領教里程焦慮後,會有更多人像老朱一樣不再選擇燃油車嗎?如果沒有指標的限制、沒有不限行政策的吸引,車主下一輛車的選擇會是什麼?

帶著這樣的疑問,我們找到幾位電動車主推心置腹聊了聊,併發起新一期一電調查。

基於第一電動網和充電樁APP真實的樣本數據,我們發現,63%的車主在開過電動車後,真的不準備再考慮購買燃油車了。對於不再選擇燃油車的理由,更多的車主考慮的是電車與生俱來的使用成本優勢和駕駛操控感覺,不限行不限購的政策優勢僅排在第三位。

一電調查|結果驚呆!開了電車後,63%的人不買燃油車了

在參與調查電動車主中,有48%的車主家裡同時擁有油車和電車。這其中,54%的車主表示,除非長途出遊/充電不方便,大部分時間都開電動汽車。

一電調查|結果驚呆!開了電車後,63%的人不買燃油車了

接下來,讓我們聽聽三位車主針對這個話題的觀點。

關於本次一電調查的樣本結構請在文末查看,如果你有更精彩的用車故事、如果你有感興趣的話題、如果你對一電調查有其它的意見建議,歡迎掃文末二維碼添加好友多聊幾句~

自述:第一電動的車主朋友

“我把燃油車牌出租了,租金不僅能夠抵消我的電車充電費還足夠支付我的小區停車月卡,怎麼算都划算”

前面提到的那個在群裡宣稱“油車賣了、車牌租了”的人就是我。

我的第一輛電車是眾泰雲100S,是2016年的時候因為給朋友幫了個忙,他送給我的。

開了大概1年多後,越發感覺這車續航不夠用、空間太有限,而且座椅坐久了腰特疼。還有一點就是這車雖然有直流口,但是因為電池包電壓過低基本無法兼容世面上的充電樁,所以不能進行高壓快充,不太方便。

於是我在2018年初,換了奇瑞艾瑞澤5e,當時選擇這輛車主要是因為性價比,在同級別電車裡面它最便宜,而且電池容量更大。

一電調查|結果驚呆!開了電車後,63%的人不買燃油車了

(照片由車主提供)

在深圳除了買別墅的土壕或少數老小區可能擁有固定車位外,其餘住家基本都是公共車位,不允許有固定車位。所以,多數人基本沒有安裝充電樁的條件。只能用小區公共慢充樁。我也如此。

即便沒有私樁,但目前公共樁很方便,所以我從來沒覺得充電是個麻煩事兒。一般電量跌到30%以下的時候會用小區慢充,出去辦事時如果電量在80%以下遇到充電樁也會隨時補電。電車用法和習慣跟油車不同,不是非要總是跑乾電量才充,一般都是在不影響做事的情況下隨用隨充。

自從開了電車後,我很快就喜歡上了電動車,畢竟優點太多了:加速敏捷、噪音低、重心低、操控性好、無頓挫感,省錢(在使用小區充電樁1.6元每度電的情況下,相對邁銳寶節省燃料開支60%),保養簡單便宜。

在深圳,新能源綠牌車還可以享受一天1小時免費的路邊停車(光此項我一年就能省近一千元停車費)、可以走多成員車道、限行區域受到限制小。

對於好多人擔心的出遠門需求,我是這麼想的,我幾乎不可能會在無準備情況下單天駕駛超過500公里路程,如果路程超過500公里,我肯定會首選高鐵飛機等交通方式。週末的話我也很少開車去200公里之外的地方。所以,車於我而言,絕大多數就是一天50公里的上下班通勤使用,目前的電動汽車的續航里程完全可以滿足我的用車需求。

而且根據廣東省規劃,2021年所有高速休息區都會有快充站,續航就更不用擔心了。一輛真實續航300公里以上、有快充能力的電動車完全夠用了。

所以我真的不準備再開油車了,實在有需求就租車好了。

此前有人說,插電混動是傳統車升級新能源的最佳選擇,我認為純電才是。因為插混兩套動力系統死重太多且結構複雜,增加太多故障點和系統複雜度,而且價格太貴,插混相配的電池因為容量太小需要每天充電,循環壽命預計2年左右就會耗盡,屆時可能需要換電池就太麻煩。

而純電車型呢,目前包括電池在內的三電方面,廠家提供的保修時間足夠。過保修期後,更換電池也會很便宜,因為純電配套電池容量大,電池循環壽命差不多要到30萬公里左右才會劇烈衰減,所以我並不擔心電池問題。

現在,我把燃油車牌租給仍然有里程焦慮和對新事物有恐懼症的朋友,租金不僅能夠抵消我的電車充電費還足夠支付我的小區停車月卡,怎麼算都划算。

“汽車當初是怎麼取代馬車的,電車就會怎麼取代油車,事兒就是這麼個事兒。明明要被取代了,我為什麼要去考慮舊產品呢?”

我是空軍汽車兵退伍,現在北京自主創業。

2016年的時候,我剛剛退伍,急需一輛車。嘗試搖了4個月的燃油車指標後,我感覺如果繼續搖下去就是在和自己較勁。伴著身邊親戚朋友的質疑,我聽從自己內心果斷切換了新能源指標,入手一臺比亞迪e6。

之所以選了這臺車,就是因為400公里的續航在當時來說是最長的。到今年10月,這車我就開了三年了,跑了快10萬公里。主要是上下班通勤(60公里往返)和平時北京周邊出遊用,不會跑太遠,其實想來即使開汽油車我也沒有太遠的出遊需求。所以到目前為止,我從來沒有擔心過續航的問題。

說到充電問題,因為家附近的公園有免費停車場、裡面有好幾百個充電樁,所以我沒有和物業交涉去安裝私人樁,而是一直用公園的公共充電樁。

這兩年多來,最大的用車感受就是這車真的挺省的!現在我車前面挺著一輛別克GL8,這麼說吧,GL8每跑1000米消耗1塊錢,而我這車,1塊錢能跑4000米了。而且別忘了,我這車還要更重些!

雖然我這車不是拼性能的車,但在提速啊、最高時速啊這些方面都是不錯的。大家都擔心的電池衰減我是可以接受的,用車前一年半基本沒有衰減,最近這一年多續航衰減到380公里,我是可以理解的。

我還想說的是電動汽車的算法和燃油車完全不同,如果充分利用好滑行和動能回收,可以為電動汽車省很多電,開得好的話,400公里續航的車開到560公里完全沒有問題。

問我會不會考慮燃油車?可以坦率講我肯定不會考慮,而且也不覺得這是個需要去考慮的問題。我以前在部隊開柴油車,可以說基本沒怎麼接觸過汽油車。我現在已經在開電動汽車,已經感受到開起來、保養起來非常省錢,駕駛體驗也很好,我為什麼還要用燃油車呢?而且在我看來汽車當初是怎麼取代馬車的,電車就會怎麼取代油車,事兒就是這麼個事兒。明明要被取代了,我為什麼要去考慮舊產品呢?

我們知道電池的發展對於電動汽車的發展起到關鍵的作用,所以與其說我看好電動汽車的發展,不如說是更看好電池的發展,包括以美國為首的石墨烯電池、日本為首的樹脂電池以及以俄羅斯為首的核電池。

我認為,車企應該把動力電池、電機、電調的配合和省電做到極致、做到邊開邊發電;以後的趨勢應該不是充電樁充電,可能會是無線充電、或者車輛自帶太陽能充電、又或者是更充分利用動能回收。未來的電動汽車一定是電耗更低、充電更快。

“下一輛車我還要電車,肯定不選合資品牌,希望有自動駕駛功能來錦上添花。”

說起買電車,我跟別人可能不太一樣,大多數人買電車可能是因為新能源車不限牌不限號之類,我完全是因為喜歡才買。

電車有很多優點,比如加速快、安靜平順。而且我基本上沒有跑長途的需求,平時用車的話,基本上就是上下班日常通勤,每天大概30公里。根本不存在里程焦慮,所以電車的缺點在我看來也並不重要了。

一電調查|結果驚呆!開了電車後,63%的人不買燃油車了

(照片由車主提供)

充電的話,我家裡沒有安裝充電樁,但使用隨車充也很方便。我習慣剩餘電量還有百分之五六十甚至更多的時候就充電,一般三天充一次,所以充電可能會勤一些。下班後車在家裡停著也是停著,就順便充上電了,而且車在充滿電後會自動斷電,所以不用擔心過充。

電車對我而言真的是又好開又方便又省錢,以後的話,我是不準備買燃油車的,換車的話肯定也還是換電車。

我現在對自動輔助駕駛感興趣,所以我希望我的下一輛車是一輛有自動輔助駕駛的車吧,當然續航也要高,畢竟續航里程基本上決定了出行半徑,自動駕駛錦上添花更好。

對於品牌的話,我可能還會考慮北汽,但應該不只考慮北汽,畢竟現在新能源車發展很快,有太多車吸引我了,但是可以肯定的是,我不會選擇合資車,因為和自主品牌新能源車相比,合資品牌電車的續航里程太短了,性價比太低。

附:一電調查樣本結構

8月3日-6日,一電調查通過第一電動網和充電樁APP發起在線調查“開了電車後,你還會買油車嗎?”共計收到樣本536份,其中有效樣本496份。樣本結構如下:

一電調查|結果驚呆!開了電車後,63%的人不買燃油車了一電調查|結果驚呆!開了電車後,63%的人不買燃油車了一電調查|結果驚呆!開了電車後,63%的人不買燃油車了一電調查|結果驚呆!開了電車後,63%的人不買燃油車了一電調查|結果驚呆!開了電車後,63%的人不買燃油車了"

前幾日,在第一電動車友群裡,電動車主老朱聊到“自從開了電車,機智地把油車賣了、車牌租了”,字裡行間難掩自豪和興奮。緊接著群裡就炸開了鍋,有人質疑,“沒有出遠門的需求嗎?”;有人感慨,這是“有實力而非被迫的選擇”。

我們很好奇,在習慣了電動汽車駕駛方式、深刻領教里程焦慮後,會有更多人像老朱一樣不再選擇燃油車嗎?如果沒有指標的限制、沒有不限行政策的吸引,車主下一輛車的選擇會是什麼?

帶著這樣的疑問,我們找到幾位電動車主推心置腹聊了聊,併發起新一期一電調查。

基於第一電動網和充電樁APP真實的樣本數據,我們發現,63%的車主在開過電動車後,真的不準備再考慮購買燃油車了。對於不再選擇燃油車的理由,更多的車主考慮的是電車與生俱來的使用成本優勢和駕駛操控感覺,不限行不限購的政策優勢僅排在第三位。

一電調查|結果驚呆!開了電車後,63%的人不買燃油車了

在參與調查電動車主中,有48%的車主家裡同時擁有油車和電車。這其中,54%的車主表示,除非長途出遊/充電不方便,大部分時間都開電動汽車。

一電調查|結果驚呆!開了電車後,63%的人不買燃油車了

接下來,讓我們聽聽三位車主針對這個話題的觀點。

關於本次一電調查的樣本結構請在文末查看,如果你有更精彩的用車故事、如果你有感興趣的話題、如果你對一電調查有其它的意見建議,歡迎掃文末二維碼添加好友多聊幾句~

自述:第一電動的車主朋友

“我把燃油車牌出租了,租金不僅能夠抵消我的電車充電費還足夠支付我的小區停車月卡,怎麼算都划算”

前面提到的那個在群裡宣稱“油車賣了、車牌租了”的人就是我。

我的第一輛電車是眾泰雲100S,是2016年的時候因為給朋友幫了個忙,他送給我的。

開了大概1年多後,越發感覺這車續航不夠用、空間太有限,而且座椅坐久了腰特疼。還有一點就是這車雖然有直流口,但是因為電池包電壓過低基本無法兼容世面上的充電樁,所以不能進行高壓快充,不太方便。

於是我在2018年初,換了奇瑞艾瑞澤5e,當時選擇這輛車主要是因為性價比,在同級別電車裡面它最便宜,而且電池容量更大。

一電調查|結果驚呆!開了電車後,63%的人不買燃油車了

(照片由車主提供)

在深圳除了買別墅的土壕或少數老小區可能擁有固定車位外,其餘住家基本都是公共車位,不允許有固定車位。所以,多數人基本沒有安裝充電樁的條件。只能用小區公共慢充樁。我也如此。

即便沒有私樁,但目前公共樁很方便,所以我從來沒覺得充電是個麻煩事兒。一般電量跌到30%以下的時候會用小區慢充,出去辦事時如果電量在80%以下遇到充電樁也會隨時補電。電車用法和習慣跟油車不同,不是非要總是跑乾電量才充,一般都是在不影響做事的情況下隨用隨充。

自從開了電車後,我很快就喜歡上了電動車,畢竟優點太多了:加速敏捷、噪音低、重心低、操控性好、無頓挫感,省錢(在使用小區充電樁1.6元每度電的情況下,相對邁銳寶節省燃料開支60%),保養簡單便宜。

在深圳,新能源綠牌車還可以享受一天1小時免費的路邊停車(光此項我一年就能省近一千元停車費)、可以走多成員車道、限行區域受到限制小。

對於好多人擔心的出遠門需求,我是這麼想的,我幾乎不可能會在無準備情況下單天駕駛超過500公里路程,如果路程超過500公里,我肯定會首選高鐵飛機等交通方式。週末的話我也很少開車去200公里之外的地方。所以,車於我而言,絕大多數就是一天50公里的上下班通勤使用,目前的電動汽車的續航里程完全可以滿足我的用車需求。

而且根據廣東省規劃,2021年所有高速休息區都會有快充站,續航就更不用擔心了。一輛真實續航300公里以上、有快充能力的電動車完全夠用了。

所以我真的不準備再開油車了,實在有需求就租車好了。

此前有人說,插電混動是傳統車升級新能源的最佳選擇,我認為純電才是。因為插混兩套動力系統死重太多且結構複雜,增加太多故障點和系統複雜度,而且價格太貴,插混相配的電池因為容量太小需要每天充電,循環壽命預計2年左右就會耗盡,屆時可能需要換電池就太麻煩。

而純電車型呢,目前包括電池在內的三電方面,廠家提供的保修時間足夠。過保修期後,更換電池也會很便宜,因為純電配套電池容量大,電池循環壽命差不多要到30萬公里左右才會劇烈衰減,所以我並不擔心電池問題。

現在,我把燃油車牌租給仍然有里程焦慮和對新事物有恐懼症的朋友,租金不僅能夠抵消我的電車充電費還足夠支付我的小區停車月卡,怎麼算都划算。

“汽車當初是怎麼取代馬車的,電車就會怎麼取代油車,事兒就是這麼個事兒。明明要被取代了,我為什麼要去考慮舊產品呢?”

我是空軍汽車兵退伍,現在北京自主創業。

2016年的時候,我剛剛退伍,急需一輛車。嘗試搖了4個月的燃油車指標後,我感覺如果繼續搖下去就是在和自己較勁。伴著身邊親戚朋友的質疑,我聽從自己內心果斷切換了新能源指標,入手一臺比亞迪e6。

之所以選了這臺車,就是因為400公里的續航在當時來說是最長的。到今年10月,這車我就開了三年了,跑了快10萬公里。主要是上下班通勤(60公里往返)和平時北京周邊出遊用,不會跑太遠,其實想來即使開汽油車我也沒有太遠的出遊需求。所以到目前為止,我從來沒有擔心過續航的問題。

說到充電問題,因為家附近的公園有免費停車場、裡面有好幾百個充電樁,所以我沒有和物業交涉去安裝私人樁,而是一直用公園的公共充電樁。

這兩年多來,最大的用車感受就是這車真的挺省的!現在我車前面挺著一輛別克GL8,這麼說吧,GL8每跑1000米消耗1塊錢,而我這車,1塊錢能跑4000米了。而且別忘了,我這車還要更重些!

雖然我這車不是拼性能的車,但在提速啊、最高時速啊這些方面都是不錯的。大家都擔心的電池衰減我是可以接受的,用車前一年半基本沒有衰減,最近這一年多續航衰減到380公里,我是可以理解的。

我還想說的是電動汽車的算法和燃油車完全不同,如果充分利用好滑行和動能回收,可以為電動汽車省很多電,開得好的話,400公里續航的車開到560公里完全沒有問題。

問我會不會考慮燃油車?可以坦率講我肯定不會考慮,而且也不覺得這是個需要去考慮的問題。我以前在部隊開柴油車,可以說基本沒怎麼接觸過汽油車。我現在已經在開電動汽車,已經感受到開起來、保養起來非常省錢,駕駛體驗也很好,我為什麼還要用燃油車呢?而且在我看來汽車當初是怎麼取代馬車的,電車就會怎麼取代油車,事兒就是這麼個事兒。明明要被取代了,我為什麼要去考慮舊產品呢?

我們知道電池的發展對於電動汽車的發展起到關鍵的作用,所以與其說我看好電動汽車的發展,不如說是更看好電池的發展,包括以美國為首的石墨烯電池、日本為首的樹脂電池以及以俄羅斯為首的核電池。

我認為,車企應該把動力電池、電機、電調的配合和省電做到極致、做到邊開邊發電;以後的趨勢應該不是充電樁充電,可能會是無線充電、或者車輛自帶太陽能充電、又或者是更充分利用動能回收。未來的電動汽車一定是電耗更低、充電更快。

“下一輛車我還要電車,肯定不選合資品牌,希望有自動駕駛功能來錦上添花。”

說起買電車,我跟別人可能不太一樣,大多數人買電車可能是因為新能源車不限牌不限號之類,我完全是因為喜歡才買。

電車有很多優點,比如加速快、安靜平順。而且我基本上沒有跑長途的需求,平時用車的話,基本上就是上下班日常通勤,每天大概30公里。根本不存在里程焦慮,所以電車的缺點在我看來也並不重要了。

一電調查|結果驚呆!開了電車後,63%的人不買燃油車了

(照片由車主提供)

充電的話,我家裡沒有安裝充電樁,但使用隨車充也很方便。我習慣剩餘電量還有百分之五六十甚至更多的時候就充電,一般三天充一次,所以充電可能會勤一些。下班後車在家裡停著也是停著,就順便充上電了,而且車在充滿電後會自動斷電,所以不用擔心過充。

電車對我而言真的是又好開又方便又省錢,以後的話,我是不準備買燃油車的,換車的話肯定也還是換電車。

我現在對自動輔助駕駛感興趣,所以我希望我的下一輛車是一輛有自動輔助駕駛的車吧,當然續航也要高,畢竟續航里程基本上決定了出行半徑,自動駕駛錦上添花更好。

對於品牌的話,我可能還會考慮北汽,但應該不只考慮北汽,畢竟現在新能源車發展很快,有太多車吸引我了,但是可以肯定的是,我不會選擇合資車,因為和自主品牌新能源車相比,合資品牌電車的續航里程太短了,性價比太低。

附:一電調查樣本結構

8月3日-6日,一電調查通過第一電動網和充電樁APP發起在線調查“開了電車後,你還會買油車嗎?”共計收到樣本536份,其中有效樣本496份。樣本結構如下:

一電調查|結果驚呆!開了電車後,63%的人不買燃油車了一電調查|結果驚呆!開了電車後,63%的人不買燃油車了一電調查|結果驚呆!開了電車後,63%的人不買燃油車了一電調查|結果驚呆!開了電車後,63%的人不買燃油車了一電調查|結果驚呆!開了電車後,63%的人不買燃油車了一電調查|結果驚呆!開了電車後,63%的人不買燃油車了

(全文完)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明豔

本文地址:https://www.d1ev.com/news/shuju/96764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