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技能|如何輕鬆地拒絕別人

心理學 複印機 心理 安羽心理 安羽心理 2017-09-12

心理學技能|如何輕鬆地拒絕別人

文/安羽心理諮詢

說一個“不”字,對我們很多人來說何其艱難。大部分害怕說“不”的人,會擔心他們對別人的拒絕會讓別人覺得不開心,而他們將有可能因為引發別人的不開心而遭到別人的不理會、甚至離開和拋棄。

“不”一個字,本身就是個完整的句子,說出來好了。當然要是你覺得,說“不”會給你引來一場爭端,那麼一點心理學的小技巧,你可以更輕鬆和沒有心理負擔的跟人說“不”。

人心裡總有一種信念,“覺得你對我好,我也該對你好”;“你幫助過我,也也應該幫助你”。互惠互利,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

如果別人在我們身上有過付出或者投入,比如:時間、信息,或一件禮物什麼的,我們就覺得自己欠了人家的,往往會背上償還的義務。比如,我們去逛街,進了一家店,本來只是看看沒有什麼特別想買的,但如果店裡的營業員在我們身上花了很多的時間,給我們展示,幫我們找碼數,還找搭配,那麼不從這家店買點東西,會讓我們很犯難。而不管我們情況下,我們通過某種方式實現了平衡,會讓我們覺得舒服些。

這樣的互惠平衡其實也可以用在“拒絕”別人上

比如,如果我們剛剛拒絕了對方的請求,那麼立即請對方幫你的忙,大概率上對方也將對說“不”。當然需要注意的是,請對方幫你的忙,要是對方肯定不會幫你或者不太可能會幫的,這個時候對方回覆的“不”,也就平衡了你之前對他的拒絕,你將不會覺得你欠他什麼。

即使碰到那些想讓你在拒絕時產生內疚感的人,也可以如此拒絕他們。因為在你也請他幫忙而他拒絕了你的請求之後,他很難再跟你爭辯什麼,他們覺得非常尷尬,常常不好意思再硬要你幫忙了。

例如,你的朋友打電話向你借車。你說:“哦,不行,因為我要用。不過,我也剛想找你呢,我下週想去海邊玩兩天,能不能幫我照顧我兩隻貓咪?”。這時,你朋友現在只能跟你道歉,並解釋為什麼他不能幫你了。而你也不必因此內疚了,因為你看到你自己有自己的需要,而別人其實也有他們自己的需要,而有時候需要就是無法都滿足的。

如果在用上訴的技巧時,在加上“因為”這個詞,用它來做擋箭牌解釋原因。那你幾乎總能達到你的目的,因為“因為”這個詞有著驚人的力量。

舉個例子,研究人員假裝想插個隊使用複印機。他對排在前面的人說“對不起,我可以用複印機嗎?”,這時,可能會有大概半數左右的人會表示同意,但如果他對排在前面的人說“對不起,我可以用複印機嗎?因為我要複印。”,這時,有意思的事情發生了,幾乎所有人都會表示同意。

但你想,大家排隊都是為了使用複印機嘛,插隊因為想使用打印機這是什麼理由。可是為什麼大家都會同意呢。因為潛意識裡我們相信:“因為”後面的解釋總歸有效。所以只要聽到“因為”,潛意識的“接受神經”,就會被觸動。不管“因為”後面的句子是不是有意義,我們都會假設其有效,於是會更容易接受被人的要求或者拒絕。

因此,今後,你真的想拒絕一個人的時候,就說“不”。之後,用“因為”這個詞,再請對方幫你一個忙。你們的談話不會因此出現失衡或者內疚,也不會使得彼此的感情受到傷害,相反的,有時候合理的拒絕別人,會讓你很有力量感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