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學會這三點,讓你不再感到委屈、受傷'

"

朋友的故事

一位朋友吐槽,她與丈夫平時關係不錯,只是每逢吵架之時,丈夫就會不發一言。朋友希望與丈夫,開誠佈公溝通,訴說各自想法。

無奈丈夫沉默是金,對吵架從不迴應。

《關鍵對話》中認為,在溝通中一方陷入沉默時,就是在拒絕對話,將自己的心門關閉。

朋友的丈夫,習慣以“被動攻擊”方式對待妻子、他人。

什麼是“被動攻擊”

心理學中的“被動攻擊”,指用惡劣、消極、隱蔽的方式,發洩憤怒情緒,來“攻擊”令自己不滿意的人或事,避免直接的衝突。他們表面順從、服從他人,暗中敷衍、拖延、不合作,是一種逃避行為。

職場中,有人表面說的話冠冕堂皇。如:我想配合你,儘快把計劃書寫完,只是臨時出了點狀況,導致我沒能如期完成。

"

朋友的故事

一位朋友吐槽,她與丈夫平時關係不錯,只是每逢吵架之時,丈夫就會不發一言。朋友希望與丈夫,開誠佈公溝通,訴說各自想法。

無奈丈夫沉默是金,對吵架從不迴應。

《關鍵對話》中認為,在溝通中一方陷入沉默時,就是在拒絕對話,將自己的心門關閉。

朋友的丈夫,習慣以“被動攻擊”方式對待妻子、他人。

什麼是“被動攻擊”

心理學中的“被動攻擊”,指用惡劣、消極、隱蔽的方式,發洩憤怒情緒,來“攻擊”令自己不滿意的人或事,避免直接的衝突。他們表面順從、服從他人,暗中敷衍、拖延、不合作,是一種逃避行為。

職場中,有人表面說的話冠冕堂皇。如:我想配合你,儘快把計劃書寫完,只是臨時出了點狀況,導致我沒能如期完成。

心理學:學會這三點,讓你不再感到委屈、受傷

他們的語言表達,與行為不一致。說得入情入理,行為上卻暗自較勁,採取不配合、拖延政策。

家庭生活中,發生爭執時的沉默不語,冷漠應對。面對“熊孩子”的拖沓、磨嘰等行為,你是否束手無策?

今天,和各位一起認識、解讀“被動攻擊”的前世今生。

產生“被動攻擊”的因素

“被動攻擊”的產生,有三種因素:

1.家庭教養模式。

心理學研究表明, 採取“被動攻擊”的人,多是在童年時遭遇了“權威關係斷層”的影響,並導致Ta長期缺乏自我肯定。因此會採取消極負面的情緒,和行為對待身邊的人。

在我們幼年時期,父母雙方或一方強勢、專制,經常否定、批判,甚至對孩子實施言語、身體暴力,對孩子的健康成長不利,易形成低自尊、低價值感,自卑、怯懦及“討好”性格

當我們使用“被動攻擊”時,潛意識的想法是,我不敢直接攻擊你,但是我通過行為,讓你知道我對你的憤怒、不滿,來達到發洩自身情緒的目的。

比如:一個焦慮、急躁的家長孩子必定會有拖延、磨蹭的行為。

朋友的兒子,今年上三年級,在媽媽的眼中,他就是典型的“問題孩子”

每天寫作業,是最讓人頭疼的,能寫到半夜。總是一邊寫,一邊玩,拖拖拉拉,讓媽媽的耐心消失怠盡,非打即罵。

媽媽在一邊陪讀,他才能專注學習的時間長一點,若媽媽不陪讀,他就像脫僵的野馬,一發不可收,能寫到“花都謝”了。

"

朋友的故事

一位朋友吐槽,她與丈夫平時關係不錯,只是每逢吵架之時,丈夫就會不發一言。朋友希望與丈夫,開誠佈公溝通,訴說各自想法。

無奈丈夫沉默是金,對吵架從不迴應。

《關鍵對話》中認為,在溝通中一方陷入沉默時,就是在拒絕對話,將自己的心門關閉。

朋友的丈夫,習慣以“被動攻擊”方式對待妻子、他人。

什麼是“被動攻擊”

心理學中的“被動攻擊”,指用惡劣、消極、隱蔽的方式,發洩憤怒情緒,來“攻擊”令自己不滿意的人或事,避免直接的衝突。他們表面順從、服從他人,暗中敷衍、拖延、不合作,是一種逃避行為。

職場中,有人表面說的話冠冕堂皇。如:我想配合你,儘快把計劃書寫完,只是臨時出了點狀況,導致我沒能如期完成。

心理學:學會這三點,讓你不再感到委屈、受傷

他們的語言表達,與行為不一致。說得入情入理,行為上卻暗自較勁,採取不配合、拖延政策。

家庭生活中,發生爭執時的沉默不語,冷漠應對。面對“熊孩子”的拖沓、磨嘰等行為,你是否束手無策?

今天,和各位一起認識、解讀“被動攻擊”的前世今生。

產生“被動攻擊”的因素

“被動攻擊”的產生,有三種因素:

1.家庭教養模式。

心理學研究表明, 採取“被動攻擊”的人,多是在童年時遭遇了“權威關係斷層”的影響,並導致Ta長期缺乏自我肯定。因此會採取消極負面的情緒,和行為對待身邊的人。

在我們幼年時期,父母雙方或一方強勢、專制,經常否定、批判,甚至對孩子實施言語、身體暴力,對孩子的健康成長不利,易形成低自尊、低價值感,自卑、怯懦及“討好”性格

當我們使用“被動攻擊”時,潛意識的想法是,我不敢直接攻擊你,但是我通過行為,讓你知道我對你的憤怒、不滿,來達到發洩自身情緒的目的。

比如:一個焦慮、急躁的家長孩子必定會有拖延、磨蹭的行為。

朋友的兒子,今年上三年級,在媽媽的眼中,他就是典型的“問題孩子”

每天寫作業,是最讓人頭疼的,能寫到半夜。總是一邊寫,一邊玩,拖拖拉拉,讓媽媽的耐心消失怠盡,非打即罵。

媽媽在一邊陪讀,他才能專注學習的時間長一點,若媽媽不陪讀,他就像脫僵的野馬,一發不可收,能寫到“花都謝”了。

心理學:學會這三點,讓你不再感到委屈、受傷

而且在學校裡,調皮搗蛋,和同學打架,破壞課堂紀律,是老師們公認的“問題學生”。

媽媽是一個強勢、說一不二的人,老公、兒子都得聽她的,否則家裡會雞飛狗跳。

兒子對媽媽的專制型教育模式,嚴重不滿,無法直接與她對抗,只能通過這些行為,向媽媽宣示自己的主權。

在母親的掌控與孩子的服從中,作為弱勢的孩子,不能與母親直接對抗,就採用“被動攻擊”方式,用這些變形的行為表現,表達自身對媽媽的憤怒、怨恨。

2. 代際傳遞。

美國心理學家約翰·佈雷蕭在《家庭會傷人》中說:家庭系統理論認為,個人的問題只不過是家庭問題的縮影而已。有偏差行為的青少年的家庭,他們的父母,往往也來自於有傷痕的上一代家庭。

一位來訪者,是一位白領女性,事業有成,家庭美滿,儼然是新時代女性的代言人。

這些只是別人眼中的所謂“幸福”,真實的她卻經常被丈夫“家暴”

她從小生活在一個充滿硝煙的家庭,父親酗酒,每當喝醉時,就會把母親當作發洩對象。在她的記憶中,母親身上的傷痕不斷,為了兒女有個完整的家,選擇隱忍。

母親從不與父親吵鬧,只是做家務速度、效率極低,一頓飯能做三、四個小時,將父親逼得忍不住向她動手。

她在這樣的環境中長大,發誓將來的愛人,絕對不能向自己施暴。為了改變命運,她拼盡全力,名校畢業,進入全球著名的大公司。

只是面對眾多優秀男士的追求,她不為所動,千挑萬選,選擇了一個父親的“翻版”,自己亦活成了母親的模樣。

"

朋友的故事

一位朋友吐槽,她與丈夫平時關係不錯,只是每逢吵架之時,丈夫就會不發一言。朋友希望與丈夫,開誠佈公溝通,訴說各自想法。

無奈丈夫沉默是金,對吵架從不迴應。

《關鍵對話》中認為,在溝通中一方陷入沉默時,就是在拒絕對話,將自己的心門關閉。

朋友的丈夫,習慣以“被動攻擊”方式對待妻子、他人。

什麼是“被動攻擊”

心理學中的“被動攻擊”,指用惡劣、消極、隱蔽的方式,發洩憤怒情緒,來“攻擊”令自己不滿意的人或事,避免直接的衝突。他們表面順從、服從他人,暗中敷衍、拖延、不合作,是一種逃避行為。

職場中,有人表面說的話冠冕堂皇。如:我想配合你,儘快把計劃書寫完,只是臨時出了點狀況,導致我沒能如期完成。

心理學:學會這三點,讓你不再感到委屈、受傷

他們的語言表達,與行為不一致。說得入情入理,行為上卻暗自較勁,採取不配合、拖延政策。

家庭生活中,發生爭執時的沉默不語,冷漠應對。面對“熊孩子”的拖沓、磨嘰等行為,你是否束手無策?

今天,和各位一起認識、解讀“被動攻擊”的前世今生。

產生“被動攻擊”的因素

“被動攻擊”的產生,有三種因素:

1.家庭教養模式。

心理學研究表明, 採取“被動攻擊”的人,多是在童年時遭遇了“權威關係斷層”的影響,並導致Ta長期缺乏自我肯定。因此會採取消極負面的情緒,和行為對待身邊的人。

在我們幼年時期,父母雙方或一方強勢、專制,經常否定、批判,甚至對孩子實施言語、身體暴力,對孩子的健康成長不利,易形成低自尊、低價值感,自卑、怯懦及“討好”性格

當我們使用“被動攻擊”時,潛意識的想法是,我不敢直接攻擊你,但是我通過行為,讓你知道我對你的憤怒、不滿,來達到發洩自身情緒的目的。

比如:一個焦慮、急躁的家長孩子必定會有拖延、磨蹭的行為。

朋友的兒子,今年上三年級,在媽媽的眼中,他就是典型的“問題孩子”

每天寫作業,是最讓人頭疼的,能寫到半夜。總是一邊寫,一邊玩,拖拖拉拉,讓媽媽的耐心消失怠盡,非打即罵。

媽媽在一邊陪讀,他才能專注學習的時間長一點,若媽媽不陪讀,他就像脫僵的野馬,一發不可收,能寫到“花都謝”了。

心理學:學會這三點,讓你不再感到委屈、受傷

而且在學校裡,調皮搗蛋,和同學打架,破壞課堂紀律,是老師們公認的“問題學生”。

媽媽是一個強勢、說一不二的人,老公、兒子都得聽她的,否則家裡會雞飛狗跳。

兒子對媽媽的專制型教育模式,嚴重不滿,無法直接與她對抗,只能通過這些行為,向媽媽宣示自己的主權。

在母親的掌控與孩子的服從中,作為弱勢的孩子,不能與母親直接對抗,就採用“被動攻擊”方式,用這些變形的行為表現,表達自身對媽媽的憤怒、怨恨。

2. 代際傳遞。

美國心理學家約翰·佈雷蕭在《家庭會傷人》中說:家庭系統理論認為,個人的問題只不過是家庭問題的縮影而已。有偏差行為的青少年的家庭,他們的父母,往往也來自於有傷痕的上一代家庭。

一位來訪者,是一位白領女性,事業有成,家庭美滿,儼然是新時代女性的代言人。

這些只是別人眼中的所謂“幸福”,真實的她卻經常被丈夫“家暴”

她從小生活在一個充滿硝煙的家庭,父親酗酒,每當喝醉時,就會把母親當作發洩對象。在她的記憶中,母親身上的傷痕不斷,為了兒女有個完整的家,選擇隱忍。

母親從不與父親吵鬧,只是做家務速度、效率極低,一頓飯能做三、四個小時,將父親逼得忍不住向她動手。

她在這樣的環境中長大,發誓將來的愛人,絕對不能向自己施暴。為了改變命運,她拼盡全力,名校畢業,進入全球著名的大公司。

只是面對眾多優秀男士的追求,她不為所動,千挑萬選,選擇了一個父親的“翻版”,自己亦活成了母親的模樣。

心理學:學會這三點,讓你不再感到委屈、受傷


不健康的父母烙在孩子身上的印,只不過是自己曾經受過的傷。

如果我們是不健康家庭的受害者,而不自知,只憤恨父母的“施虐”,不懂得自我療愈、自我成長,那麼,終有一天,“受害者”會無意識變成“加害者”,讓自己的下一代買單。

3. 攻擊本能的壓抑。

心理學家弗洛伊德是精神分析學派的創始人,他認為,人有動物性的一面,天生有攻擊的衝動、本能。攻擊衝動表現為爭論、競技、冒險等。不管以怎樣的方式表現,攻擊衝動作為一種心理能量,都必須得到表達。

作為動物性的本我,向外攻擊的本能被壓抑時,只能以隱蔽、消極對抗,即變形的方式,表達自己的情緒。

當一個自認為是弱者的人,不敢公然蔑視父母、權威(老師、領導),只有“曲線救國”,用表面服從,暗中不配合,甚至搞破壞的實際行動,表達自己真實的感受。

也就是讓“本我”與“超我”得到平衡,心理的矛盾、衝突不再那麼強烈,讓自己感覺舒服一點。

很多成人、兒童普遍存在的拖延、懈怠、遲到等行為,都是攻擊本能的一種變形體現看似是和自己較勁,實則是與他人對抗,是一種希望自己有主導權的表現。

如果我們看到自己的“被動攻擊”模式,就是成長、改變的開始,“看到即療愈”

改變“被動攻擊”行為的方法

如何改變“被動攻擊”行為,可嘗試以下三種方法:

1. 覺察自己真實的認知、想法。

一句耳熟能詳的話:最大的敵人是自己。

"

朋友的故事

一位朋友吐槽,她與丈夫平時關係不錯,只是每逢吵架之時,丈夫就會不發一言。朋友希望與丈夫,開誠佈公溝通,訴說各自想法。

無奈丈夫沉默是金,對吵架從不迴應。

《關鍵對話》中認為,在溝通中一方陷入沉默時,就是在拒絕對話,將自己的心門關閉。

朋友的丈夫,習慣以“被動攻擊”方式對待妻子、他人。

什麼是“被動攻擊”

心理學中的“被動攻擊”,指用惡劣、消極、隱蔽的方式,發洩憤怒情緒,來“攻擊”令自己不滿意的人或事,避免直接的衝突。他們表面順從、服從他人,暗中敷衍、拖延、不合作,是一種逃避行為。

職場中,有人表面說的話冠冕堂皇。如:我想配合你,儘快把計劃書寫完,只是臨時出了點狀況,導致我沒能如期完成。

心理學:學會這三點,讓你不再感到委屈、受傷

他們的語言表達,與行為不一致。說得入情入理,行為上卻暗自較勁,採取不配合、拖延政策。

家庭生活中,發生爭執時的沉默不語,冷漠應對。面對“熊孩子”的拖沓、磨嘰等行為,你是否束手無策?

今天,和各位一起認識、解讀“被動攻擊”的前世今生。

產生“被動攻擊”的因素

“被動攻擊”的產生,有三種因素:

1.家庭教養模式。

心理學研究表明, 採取“被動攻擊”的人,多是在童年時遭遇了“權威關係斷層”的影響,並導致Ta長期缺乏自我肯定。因此會採取消極負面的情緒,和行為對待身邊的人。

在我們幼年時期,父母雙方或一方強勢、專制,經常否定、批判,甚至對孩子實施言語、身體暴力,對孩子的健康成長不利,易形成低自尊、低價值感,自卑、怯懦及“討好”性格

當我們使用“被動攻擊”時,潛意識的想法是,我不敢直接攻擊你,但是我通過行為,讓你知道我對你的憤怒、不滿,來達到發洩自身情緒的目的。

比如:一個焦慮、急躁的家長孩子必定會有拖延、磨蹭的行為。

朋友的兒子,今年上三年級,在媽媽的眼中,他就是典型的“問題孩子”

每天寫作業,是最讓人頭疼的,能寫到半夜。總是一邊寫,一邊玩,拖拖拉拉,讓媽媽的耐心消失怠盡,非打即罵。

媽媽在一邊陪讀,他才能專注學習的時間長一點,若媽媽不陪讀,他就像脫僵的野馬,一發不可收,能寫到“花都謝”了。

心理學:學會這三點,讓你不再感到委屈、受傷

而且在學校裡,調皮搗蛋,和同學打架,破壞課堂紀律,是老師們公認的“問題學生”。

媽媽是一個強勢、說一不二的人,老公、兒子都得聽她的,否則家裡會雞飛狗跳。

兒子對媽媽的專制型教育模式,嚴重不滿,無法直接與她對抗,只能通過這些行為,向媽媽宣示自己的主權。

在母親的掌控與孩子的服從中,作為弱勢的孩子,不能與母親直接對抗,就採用“被動攻擊”方式,用這些變形的行為表現,表達自身對媽媽的憤怒、怨恨。

2. 代際傳遞。

美國心理學家約翰·佈雷蕭在《家庭會傷人》中說:家庭系統理論認為,個人的問題只不過是家庭問題的縮影而已。有偏差行為的青少年的家庭,他們的父母,往往也來自於有傷痕的上一代家庭。

一位來訪者,是一位白領女性,事業有成,家庭美滿,儼然是新時代女性的代言人。

這些只是別人眼中的所謂“幸福”,真實的她卻經常被丈夫“家暴”

她從小生活在一個充滿硝煙的家庭,父親酗酒,每當喝醉時,就會把母親當作發洩對象。在她的記憶中,母親身上的傷痕不斷,為了兒女有個完整的家,選擇隱忍。

母親從不與父親吵鬧,只是做家務速度、效率極低,一頓飯能做三、四個小時,將父親逼得忍不住向她動手。

她在這樣的環境中長大,發誓將來的愛人,絕對不能向自己施暴。為了改變命運,她拼盡全力,名校畢業,進入全球著名的大公司。

只是面對眾多優秀男士的追求,她不為所動,千挑萬選,選擇了一個父親的“翻版”,自己亦活成了母親的模樣。

心理學:學會這三點,讓你不再感到委屈、受傷


不健康的父母烙在孩子身上的印,只不過是自己曾經受過的傷。

如果我們是不健康家庭的受害者,而不自知,只憤恨父母的“施虐”,不懂得自我療愈、自我成長,那麼,終有一天,“受害者”會無意識變成“加害者”,讓自己的下一代買單。

3. 攻擊本能的壓抑。

心理學家弗洛伊德是精神分析學派的創始人,他認為,人有動物性的一面,天生有攻擊的衝動、本能。攻擊衝動表現為爭論、競技、冒險等。不管以怎樣的方式表現,攻擊衝動作為一種心理能量,都必須得到表達。

作為動物性的本我,向外攻擊的本能被壓抑時,只能以隱蔽、消極對抗,即變形的方式,表達自己的情緒。

當一個自認為是弱者的人,不敢公然蔑視父母、權威(老師、領導),只有“曲線救國”,用表面服從,暗中不配合,甚至搞破壞的實際行動,表達自己真實的感受。

也就是讓“本我”與“超我”得到平衡,心理的矛盾、衝突不再那麼強烈,讓自己感覺舒服一點。

很多成人、兒童普遍存在的拖延、懈怠、遲到等行為,都是攻擊本能的一種變形體現看似是和自己較勁,實則是與他人對抗,是一種希望自己有主導權的表現。

如果我們看到自己的“被動攻擊”模式,就是成長、改變的開始,“看到即療愈”

改變“被動攻擊”行為的方法

如何改變“被動攻擊”行為,可嘗試以下三種方法:

1. 覺察自己真實的認知、想法。

一句耳熟能詳的話:最大的敵人是自己。

心理學:學會這三點,讓你不再感到委屈、受傷


我們能輕易看清他人,“旁觀者清”,卻“當局者迷”,很難清晰瞭解自己。可以將他人當作鏡子,“鏡映”我們自己,達到識別真實自我的目的。

你身邊是否有經常說“隨便”的人,他們情緒穩定,喜怒不形於色,給人的感覺“人畜無害”。在聚餐中,讓Ta點自己喜歡的菜時,會很自然說“隨便”,“什麼都可以”。

往往越愛說“隨便”的人,越不能隨意、將就。這也是一種“隱性攻擊”,不直面問題,直接說出自己的需求,而是採取迂迴的態度、方式,引起關注。

現代人知道自己想要什麼,比不想要什麼,或許更重要。人生需斷舍離,讓生活圍繞自己的既定目標運轉。而不貪心,什麼都想要,最終什麼都得不到。

首先認識並接納自己的“被動攻擊”行為,進而深度思考,其形成的原因。然後理清思路,瞭解自身需求。

維雷娜·卡斯特在《怒氣與攻擊》中建議: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問一問自己,你是否通過語言、態度、姿勢等等傷害過別人,在這樣做時,裝作若無其事甚至和顏悅色?如果你經常這樣做而自己並未意識到,那麼,你就應該反省一下自己,看看你的自我定位是否出現了偏差,你同別人的關係有哪些不正常。

不僅重視自己的需求,而且還要與他人溝通,瞭解對方的需求、感受,得到反饋。

"

朋友的故事

一位朋友吐槽,她與丈夫平時關係不錯,只是每逢吵架之時,丈夫就會不發一言。朋友希望與丈夫,開誠佈公溝通,訴說各自想法。

無奈丈夫沉默是金,對吵架從不迴應。

《關鍵對話》中認為,在溝通中一方陷入沉默時,就是在拒絕對話,將自己的心門關閉。

朋友的丈夫,習慣以“被動攻擊”方式對待妻子、他人。

什麼是“被動攻擊”

心理學中的“被動攻擊”,指用惡劣、消極、隱蔽的方式,發洩憤怒情緒,來“攻擊”令自己不滿意的人或事,避免直接的衝突。他們表面順從、服從他人,暗中敷衍、拖延、不合作,是一種逃避行為。

職場中,有人表面說的話冠冕堂皇。如:我想配合你,儘快把計劃書寫完,只是臨時出了點狀況,導致我沒能如期完成。

心理學:學會這三點,讓你不再感到委屈、受傷

他們的語言表達,與行為不一致。說得入情入理,行為上卻暗自較勁,採取不配合、拖延政策。

家庭生活中,發生爭執時的沉默不語,冷漠應對。面對“熊孩子”的拖沓、磨嘰等行為,你是否束手無策?

今天,和各位一起認識、解讀“被動攻擊”的前世今生。

產生“被動攻擊”的因素

“被動攻擊”的產生,有三種因素:

1.家庭教養模式。

心理學研究表明, 採取“被動攻擊”的人,多是在童年時遭遇了“權威關係斷層”的影響,並導致Ta長期缺乏自我肯定。因此會採取消極負面的情緒,和行為對待身邊的人。

在我們幼年時期,父母雙方或一方強勢、專制,經常否定、批判,甚至對孩子實施言語、身體暴力,對孩子的健康成長不利,易形成低自尊、低價值感,自卑、怯懦及“討好”性格

當我們使用“被動攻擊”時,潛意識的想法是,我不敢直接攻擊你,但是我通過行為,讓你知道我對你的憤怒、不滿,來達到發洩自身情緒的目的。

比如:一個焦慮、急躁的家長孩子必定會有拖延、磨蹭的行為。

朋友的兒子,今年上三年級,在媽媽的眼中,他就是典型的“問題孩子”

每天寫作業,是最讓人頭疼的,能寫到半夜。總是一邊寫,一邊玩,拖拖拉拉,讓媽媽的耐心消失怠盡,非打即罵。

媽媽在一邊陪讀,他才能專注學習的時間長一點,若媽媽不陪讀,他就像脫僵的野馬,一發不可收,能寫到“花都謝”了。

心理學:學會這三點,讓你不再感到委屈、受傷

而且在學校裡,調皮搗蛋,和同學打架,破壞課堂紀律,是老師們公認的“問題學生”。

媽媽是一個強勢、說一不二的人,老公、兒子都得聽她的,否則家裡會雞飛狗跳。

兒子對媽媽的專制型教育模式,嚴重不滿,無法直接與她對抗,只能通過這些行為,向媽媽宣示自己的主權。

在母親的掌控與孩子的服從中,作為弱勢的孩子,不能與母親直接對抗,就採用“被動攻擊”方式,用這些變形的行為表現,表達自身對媽媽的憤怒、怨恨。

2. 代際傳遞。

美國心理學家約翰·佈雷蕭在《家庭會傷人》中說:家庭系統理論認為,個人的問題只不過是家庭問題的縮影而已。有偏差行為的青少年的家庭,他們的父母,往往也來自於有傷痕的上一代家庭。

一位來訪者,是一位白領女性,事業有成,家庭美滿,儼然是新時代女性的代言人。

這些只是別人眼中的所謂“幸福”,真實的她卻經常被丈夫“家暴”

她從小生活在一個充滿硝煙的家庭,父親酗酒,每當喝醉時,就會把母親當作發洩對象。在她的記憶中,母親身上的傷痕不斷,為了兒女有個完整的家,選擇隱忍。

母親從不與父親吵鬧,只是做家務速度、效率極低,一頓飯能做三、四個小時,將父親逼得忍不住向她動手。

她在這樣的環境中長大,發誓將來的愛人,絕對不能向自己施暴。為了改變命運,她拼盡全力,名校畢業,進入全球著名的大公司。

只是面對眾多優秀男士的追求,她不為所動,千挑萬選,選擇了一個父親的“翻版”,自己亦活成了母親的模樣。

心理學:學會這三點,讓你不再感到委屈、受傷


不健康的父母烙在孩子身上的印,只不過是自己曾經受過的傷。

如果我們是不健康家庭的受害者,而不自知,只憤恨父母的“施虐”,不懂得自我療愈、自我成長,那麼,終有一天,“受害者”會無意識變成“加害者”,讓自己的下一代買單。

3. 攻擊本能的壓抑。

心理學家弗洛伊德是精神分析學派的創始人,他認為,人有動物性的一面,天生有攻擊的衝動、本能。攻擊衝動表現為爭論、競技、冒險等。不管以怎樣的方式表現,攻擊衝動作為一種心理能量,都必須得到表達。

作為動物性的本我,向外攻擊的本能被壓抑時,只能以隱蔽、消極對抗,即變形的方式,表達自己的情緒。

當一個自認為是弱者的人,不敢公然蔑視父母、權威(老師、領導),只有“曲線救國”,用表面服從,暗中不配合,甚至搞破壞的實際行動,表達自己真實的感受。

也就是讓“本我”與“超我”得到平衡,心理的矛盾、衝突不再那麼強烈,讓自己感覺舒服一點。

很多成人、兒童普遍存在的拖延、懈怠、遲到等行為,都是攻擊本能的一種變形體現看似是和自己較勁,實則是與他人對抗,是一種希望自己有主導權的表現。

如果我們看到自己的“被動攻擊”模式,就是成長、改變的開始,“看到即療愈”

改變“被動攻擊”行為的方法

如何改變“被動攻擊”行為,可嘗試以下三種方法:

1. 覺察自己真實的認知、想法。

一句耳熟能詳的話:最大的敵人是自己。

心理學:學會這三點,讓你不再感到委屈、受傷


我們能輕易看清他人,“旁觀者清”,卻“當局者迷”,很難清晰瞭解自己。可以將他人當作鏡子,“鏡映”我們自己,達到識別真實自我的目的。

你身邊是否有經常說“隨便”的人,他們情緒穩定,喜怒不形於色,給人的感覺“人畜無害”。在聚餐中,讓Ta點自己喜歡的菜時,會很自然說“隨便”,“什麼都可以”。

往往越愛說“隨便”的人,越不能隨意、將就。這也是一種“隱性攻擊”,不直面問題,直接說出自己的需求,而是採取迂迴的態度、方式,引起關注。

現代人知道自己想要什麼,比不想要什麼,或許更重要。人生需斷舍離,讓生活圍繞自己的既定目標運轉。而不貪心,什麼都想要,最終什麼都得不到。

首先認識並接納自己的“被動攻擊”行為,進而深度思考,其形成的原因。然後理清思路,瞭解自身需求。

維雷娜·卡斯特在《怒氣與攻擊》中建議: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問一問自己,你是否通過語言、態度、姿勢等等傷害過別人,在這樣做時,裝作若無其事甚至和顏悅色?如果你經常這樣做而自己並未意識到,那麼,你就應該反省一下自己,看看你的自我定位是否出現了偏差,你同別人的關係有哪些不正常。

不僅重視自己的需求,而且還要與他人溝通,瞭解對方的需求、感受,得到反饋。

心理學:學會這三點,讓你不再感到委屈、受傷


2. 詢問他人的感受,理性看待各自問題。

若發自肺腑想走出“被動攻擊”的困擾,可以誠懇詢問,曾經或正在忍受你此種行為的人。讓對方說出與你相處的感受不要概括,而要描述具體細節,各種感覺。

通過此舉,不僅“溝”,且要達到“通”的效果,雙方達成共識,會令你與對方的關係更加緊密,有利於促進人際關係的融洽

如:當與朋友約飯,你因事務纏身,遲到很久。見面後,可鄭重詢問對方的感受。即使向你表示不滿,也應接受。

因為你潛意識不想赴約,不好意思拒絕,才用遲到行為,表達自己的排斥、抗拒

通過別人講述,重新梳理自己的行為,而不是沉浸在自己的世界、情緒裡,換個角度,發現未知的自己,“我以為的只是我以為的”,並非事實。

學習對方直面問題,不迴避的行為模式。有怒火直接渲瀉,不需先隱忍、壓抑,再以變形方式表達,令雙方都不舒服、委屈,甚至以“受害者”自居。

3. 學會表達真實感受。

在人際關係中,表達需求、感受,是必要的。

一位平臺創始人說:人生來要做兩件事,一是學會表達,二是通過表達,達到與他人的鏈接。

你偽裝的樣子,笑比哭還難看。不必在意別人的認知、想法,自己的感覺更重要。

你如果不開心、不舒服,帶給他人的感受,同樣不好。若你自帶光環,會感染、影響周圍人。

學習傾訴內心真實的聲音,如“你說我懈怠,我感覺很不舒服,讓我有種挫敗感,感覺很受傷”。

學會說“不”,學會拒絕別人,這是生而為人的權利。

"

朋友的故事

一位朋友吐槽,她與丈夫平時關係不錯,只是每逢吵架之時,丈夫就會不發一言。朋友希望與丈夫,開誠佈公溝通,訴說各自想法。

無奈丈夫沉默是金,對吵架從不迴應。

《關鍵對話》中認為,在溝通中一方陷入沉默時,就是在拒絕對話,將自己的心門關閉。

朋友的丈夫,習慣以“被動攻擊”方式對待妻子、他人。

什麼是“被動攻擊”

心理學中的“被動攻擊”,指用惡劣、消極、隱蔽的方式,發洩憤怒情緒,來“攻擊”令自己不滿意的人或事,避免直接的衝突。他們表面順從、服從他人,暗中敷衍、拖延、不合作,是一種逃避行為。

職場中,有人表面說的話冠冕堂皇。如:我想配合你,儘快把計劃書寫完,只是臨時出了點狀況,導致我沒能如期完成。

心理學:學會這三點,讓你不再感到委屈、受傷

他們的語言表達,與行為不一致。說得入情入理,行為上卻暗自較勁,採取不配合、拖延政策。

家庭生活中,發生爭執時的沉默不語,冷漠應對。面對“熊孩子”的拖沓、磨嘰等行為,你是否束手無策?

今天,和各位一起認識、解讀“被動攻擊”的前世今生。

產生“被動攻擊”的因素

“被動攻擊”的產生,有三種因素:

1.家庭教養模式。

心理學研究表明, 採取“被動攻擊”的人,多是在童年時遭遇了“權威關係斷層”的影響,並導致Ta長期缺乏自我肯定。因此會採取消極負面的情緒,和行為對待身邊的人。

在我們幼年時期,父母雙方或一方強勢、專制,經常否定、批判,甚至對孩子實施言語、身體暴力,對孩子的健康成長不利,易形成低自尊、低價值感,自卑、怯懦及“討好”性格

當我們使用“被動攻擊”時,潛意識的想法是,我不敢直接攻擊你,但是我通過行為,讓你知道我對你的憤怒、不滿,來達到發洩自身情緒的目的。

比如:一個焦慮、急躁的家長孩子必定會有拖延、磨蹭的行為。

朋友的兒子,今年上三年級,在媽媽的眼中,他就是典型的“問題孩子”

每天寫作業,是最讓人頭疼的,能寫到半夜。總是一邊寫,一邊玩,拖拖拉拉,讓媽媽的耐心消失怠盡,非打即罵。

媽媽在一邊陪讀,他才能專注學習的時間長一點,若媽媽不陪讀,他就像脫僵的野馬,一發不可收,能寫到“花都謝”了。

心理學:學會這三點,讓你不再感到委屈、受傷

而且在學校裡,調皮搗蛋,和同學打架,破壞課堂紀律,是老師們公認的“問題學生”。

媽媽是一個強勢、說一不二的人,老公、兒子都得聽她的,否則家裡會雞飛狗跳。

兒子對媽媽的專制型教育模式,嚴重不滿,無法直接與她對抗,只能通過這些行為,向媽媽宣示自己的主權。

在母親的掌控與孩子的服從中,作為弱勢的孩子,不能與母親直接對抗,就採用“被動攻擊”方式,用這些變形的行為表現,表達自身對媽媽的憤怒、怨恨。

2. 代際傳遞。

美國心理學家約翰·佈雷蕭在《家庭會傷人》中說:家庭系統理論認為,個人的問題只不過是家庭問題的縮影而已。有偏差行為的青少年的家庭,他們的父母,往往也來自於有傷痕的上一代家庭。

一位來訪者,是一位白領女性,事業有成,家庭美滿,儼然是新時代女性的代言人。

這些只是別人眼中的所謂“幸福”,真實的她卻經常被丈夫“家暴”

她從小生活在一個充滿硝煙的家庭,父親酗酒,每當喝醉時,就會把母親當作發洩對象。在她的記憶中,母親身上的傷痕不斷,為了兒女有個完整的家,選擇隱忍。

母親從不與父親吵鬧,只是做家務速度、效率極低,一頓飯能做三、四個小時,將父親逼得忍不住向她動手。

她在這樣的環境中長大,發誓將來的愛人,絕對不能向自己施暴。為了改變命運,她拼盡全力,名校畢業,進入全球著名的大公司。

只是面對眾多優秀男士的追求,她不為所動,千挑萬選,選擇了一個父親的“翻版”,自己亦活成了母親的模樣。

心理學:學會這三點,讓你不再感到委屈、受傷


不健康的父母烙在孩子身上的印,只不過是自己曾經受過的傷。

如果我們是不健康家庭的受害者,而不自知,只憤恨父母的“施虐”,不懂得自我療愈、自我成長,那麼,終有一天,“受害者”會無意識變成“加害者”,讓自己的下一代買單。

3. 攻擊本能的壓抑。

心理學家弗洛伊德是精神分析學派的創始人,他認為,人有動物性的一面,天生有攻擊的衝動、本能。攻擊衝動表現為爭論、競技、冒險等。不管以怎樣的方式表現,攻擊衝動作為一種心理能量,都必須得到表達。

作為動物性的本我,向外攻擊的本能被壓抑時,只能以隱蔽、消極對抗,即變形的方式,表達自己的情緒。

當一個自認為是弱者的人,不敢公然蔑視父母、權威(老師、領導),只有“曲線救國”,用表面服從,暗中不配合,甚至搞破壞的實際行動,表達自己真實的感受。

也就是讓“本我”與“超我”得到平衡,心理的矛盾、衝突不再那麼強烈,讓自己感覺舒服一點。

很多成人、兒童普遍存在的拖延、懈怠、遲到等行為,都是攻擊本能的一種變形體現看似是和自己較勁,實則是與他人對抗,是一種希望自己有主導權的表現。

如果我們看到自己的“被動攻擊”模式,就是成長、改變的開始,“看到即療愈”

改變“被動攻擊”行為的方法

如何改變“被動攻擊”行為,可嘗試以下三種方法:

1. 覺察自己真實的認知、想法。

一句耳熟能詳的話:最大的敵人是自己。

心理學:學會這三點,讓你不再感到委屈、受傷


我們能輕易看清他人,“旁觀者清”,卻“當局者迷”,很難清晰瞭解自己。可以將他人當作鏡子,“鏡映”我們自己,達到識別真實自我的目的。

你身邊是否有經常說“隨便”的人,他們情緒穩定,喜怒不形於色,給人的感覺“人畜無害”。在聚餐中,讓Ta點自己喜歡的菜時,會很自然說“隨便”,“什麼都可以”。

往往越愛說“隨便”的人,越不能隨意、將就。這也是一種“隱性攻擊”,不直面問題,直接說出自己的需求,而是採取迂迴的態度、方式,引起關注。

現代人知道自己想要什麼,比不想要什麼,或許更重要。人生需斷舍離,讓生活圍繞自己的既定目標運轉。而不貪心,什麼都想要,最終什麼都得不到。

首先認識並接納自己的“被動攻擊”行為,進而深度思考,其形成的原因。然後理清思路,瞭解自身需求。

維雷娜·卡斯特在《怒氣與攻擊》中建議: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問一問自己,你是否通過語言、態度、姿勢等等傷害過別人,在這樣做時,裝作若無其事甚至和顏悅色?如果你經常這樣做而自己並未意識到,那麼,你就應該反省一下自己,看看你的自我定位是否出現了偏差,你同別人的關係有哪些不正常。

不僅重視自己的需求,而且還要與他人溝通,瞭解對方的需求、感受,得到反饋。

心理學:學會這三點,讓你不再感到委屈、受傷


2. 詢問他人的感受,理性看待各自問題。

若發自肺腑想走出“被動攻擊”的困擾,可以誠懇詢問,曾經或正在忍受你此種行為的人。讓對方說出與你相處的感受不要概括,而要描述具體細節,各種感覺。

通過此舉,不僅“溝”,且要達到“通”的效果,雙方達成共識,會令你與對方的關係更加緊密,有利於促進人際關係的融洽

如:當與朋友約飯,你因事務纏身,遲到很久。見面後,可鄭重詢問對方的感受。即使向你表示不滿,也應接受。

因為你潛意識不想赴約,不好意思拒絕,才用遲到行為,表達自己的排斥、抗拒

通過別人講述,重新梳理自己的行為,而不是沉浸在自己的世界、情緒裡,換個角度,發現未知的自己,“我以為的只是我以為的”,並非事實。

學習對方直面問題,不迴避的行為模式。有怒火直接渲瀉,不需先隱忍、壓抑,再以變形方式表達,令雙方都不舒服、委屈,甚至以“受害者”自居。

3. 學會表達真實感受。

在人際關係中,表達需求、感受,是必要的。

一位平臺創始人說:人生來要做兩件事,一是學會表達,二是通過表達,達到與他人的鏈接。

你偽裝的樣子,笑比哭還難看。不必在意別人的認知、想法,自己的感覺更重要。

你如果不開心、不舒服,帶給他人的感受,同樣不好。若你自帶光環,會感染、影響周圍人。

學習傾訴內心真實的聲音,如“你說我懈怠,我感覺很不舒服,讓我有種挫敗感,感覺很受傷”。

學會說“不”,學會拒絕別人,這是生而為人的權利。

心理學:學會這三點,讓你不再感到委屈、受傷


改變多年的“被動攻擊”模式,欲速則不達,允許自己慢慢成長,深入骨髓的東西,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毅力與耐心,以及改變的慾望足夠強烈。

每個人的成長,都是“靜待花開”的過程,是一生的修行。

願你我都能夠客觀、理智認識自己,遇見真實的自己,不再以“被動攻擊”視人,敢於表現自我,勇於做獨一無二的自己。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