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起來就用的心理學,拆屋效應:利用底線的方法,逼別人讓步

心理學是一門揭示人的心理活動規律的科學,是一門讓人變得更聰明的學問,也是一門非常實用的學問。不過,要想利用好心理學,必須有一個前提:你得了解心理學。正如我們常說的,要“行”,必須先要“知”。“行”和“知”往往是聯繫在一起的,但是隻有先“知”,才能後“行”。從這一點上來說,要想把心理學當成一種工具,拿起來就用。

——社群營銷諮詢【 白磚家】

拿起來就用的心理學,拆屋效應:利用底線的方法,逼別人讓步


拿起來就用的心理學,拆屋效應:利用底線的方法,逼別人讓步


每個人都有折中思想,你要善於利用這種思想逼別人讓步,達到自己的目的。——羅傑斯


【理論解析】


魯迅先生曾於1927年在《無聲的中國》一文中寫下了這樣一段文字:“中國人的性情總是喜歡調和、折中的,譬如你說,這屋子太暗,說在這裡開一個天窗,大家一定是不允許的,但如果你主張拆掉屋頂,他們就會來調和,願意開天窗了。”這種通過提出很大的要求來逼迫別人讓步的現象在心理學上被稱為“拆屋效應”。

拿起來就用的心理學,拆屋效應:利用底線的方法,逼別人讓步

其實在我們的日常生活和工作當中也總是使用到這種效應。比如在談判時,我們總是提出一個比較大的要求,然後慢慢地讓步,最終達到自己的目的;買東西砍價的時候,先給一個較低的價位,然後慢慢往上加,最終達到自己想要的價位;要想讓別人幫忙,首先提出一個較大的要求,討價還價之後達到自己的目的……此類種種,就是通過“拆屋效應”來實現的。

拿起來就用的心理學,拆屋效應:利用底線的方法,逼別人讓步

那麼拆屋效應為什麼能起到這麼大的作用呢?說到底還是因為它給了人們一個底線,只要不超過這個底線就可以接受。當然,要是能高於底線那就更好了。正如魯迅先生所舉的例子:開天窗是目的,而拆屋頂則是底線,只要不拆屋頂,什麼都好說,那麼開天窗的目的也就達到了。只有利用“拆屋頂”的底線來逼迫對方,才能讓對方讓步,達到開天窗的目的。

拿起來就用的心理學,拆屋效應:利用底線的方法,逼別人讓步


【操作務實】


身處外貿公司客戶部的雪穎是公司裡一個公認的談判高手,任何一個難纏的客戶,只要到了她的手裡,幾乎沒有搞不定的,人送外號“談判終結者”。那麼,她是如何做到這一點的呢?據她自己透露:很關鍵的一點就是在確認對方的成交意圖之後,利用拆屋效應,逼迫別人讓步。

拿起來就用的心理學,拆屋效應:利用底線的方法,逼別人讓步

這不,這一天,她又被公司派去和一個難纏的客戶談判。這個客戶為了增加1%的利潤提成,已經摺磨業務部其他業務員好幾天了。並且這個客戶手頭上並沒有多少資源可以利用,就是想通過增加1%的利潤來提高收益,擴大自己的活動範圍。

瞭解到這一點之後,雪穎很快找到了突破口。

拿起來就用的心理學,拆屋效應:利用底線的方法,逼別人讓步

談判開始,雪穎開始說開場白:“我們都知道,時間就是金錢,今天我們來的目的是給雙方掙錢的,而不是來浪費時間的。”

拿起來就用的心理學,拆屋效應:利用底線的方法,逼別人讓步

“是的,您說得很有道理,可是貴公司就是因為不肯妥協,所以才浪費了這麼多時間!”對方巧妙地接過話題,並且把責任推到了雪穎這邊。

拿起來就用的心理學,拆屋效應:利用底線的方法,逼別人讓步

“我們一直以來都是按照這個提成比例合作的,那麼現在為什麼你要單單挑起這個頭呢?難道你沒有誠意和我們公司合作了嗎?如果是這樣,我們可以解除原先的合約,我重新找一個代理商,不過,這樣你就得賠付給我們不少的違約費了。”雪穎開始初露鋒芒。

拿起來就用的心理學,拆屋效應:利用底線的方法,逼別人讓步

“我不是這個意思,我的目的非常明確,就是提高1%的提成,那麼合作我們還是可以繼續。”對方重申他們的意圖。

“我們以前是按照5%的提成合作的,是嗎?”雪穎故意問。

“是的,我現在想要提到6%……”對方以為雪穎要鬆口。

拿起來就用的心理學,拆屋效應:利用底線的方法,逼別人讓步

“那麼現在這樣,我們以4%的提成比例合作,怎麼樣?”雪穎開始拋出自己的殺手鐗。

“什麼?4%,我要的是6%,貴公司不升反降,這是什麼道理?”客戶顯得很不理解。

拿起來就用的心理學,拆屋效應:利用底線的方法,逼別人讓步

“理由很簡單,你浪費太多時間了,時間就是金錢,你浪費了,就得你來賠付!”雪穎的話直指客戶的心。

“不行,6%。”客戶還在堅持。

“那就3%,因為你又浪費了我的時間”雪穎表現得很嚴肅!

“什麼?……”客戶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拿起來就用的心理學,拆屋效應:利用底線的方法,逼別人讓步

“如果還不行的話,我們就解除合約,我們另外找代理商,不過你得賠付給我們一大筆違約金,你自己看著吧”雪穎一點都不想讓步,並且雪穎開始起身,準備離開談判桌。

“好,好,還是按照以前的5%,行了吧!”客戶最終同意不增加提成,雪穎大功告成。

拿起來就用的心理學,拆屋效應:利用底線的方法,逼別人讓步


【運用要點】


案例中的雪穎所遇到的客戶真可謂是一個難纏的客戶,又想提高提成,又不想負更多的責任,似乎天下的好事都應該是他的。對於這樣的客戶,唯一的辦法就是逼迫對方讓步,維持原來的合同標準。那麼如何逼迫對方讓步呢?雪穎用了一個非常好的辦法:出人意料地將了顧客一軍,不僅不提高提成,而且還要剝奪客戶的代理權,這樣客戶就慌了:最終他選擇了維持原來的合作標準。

拿起來就用的心理學,拆屋效應:利用底線的方法,逼別人讓步

那麼我們在日常生活中該如何應用“拆屋效應”呢?

1.提要求善於“獅子大開口”。

所謂“獅子大開口”其實就是對對方提出較大的要求,這個要求可能很離譜、可能會超出對方的想象,但是如果沒有這個大的要求,也就很難滿足小的要求。正如案例中的雪穎一樣,一開始就擺明了自己的要求:維持原來的合作標準,甚至還降低原來的合作標準。這種要求對於客戶來說無疑是“獅子大開口”、“絕對不可能的事情”,但是雪穎就是這麼做了。

拿起來就用的心理學,拆屋效應:利用底線的方法,逼別人讓步

2.擺出自己的底線。

你的底線是什麼不僅僅關係到彼此之間是否有一個緩衝地帶,而且還關係到你能否讓對方信服於你。案例中雪穎的底線是什麼?她的底線就是如果談判不成,就終止合同,剝奪對方的代理權。正是因為雪穎拋出了自己的這個底線,才真正將對方“嚇唬”住,最終達到了自己的目的。

拿起來就用的心理學,拆屋效應:利用底線的方法,逼別人讓步

3.善於讓對方對比選擇。

在利益面前,人最擅長的就是做選擇。這種選擇不僅僅是給對方指了出路,也讓對方明白哪一個選擇才是對自己最有利的,暗示他們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正如案例中雪穎給客戶的兩個選擇一樣,要麼剝奪代理權、對違約行為進行賠償;要麼保持原有的標準繼續好吃合作關係。當然,對於客戶來說,肯定會選擇後者,而不是前者。

拿起來就用的心理學,拆屋效應:利用底線的方法,逼別人讓步

4.不給對方緩和的機會。

在談判當中,如果不表現得有氣勢一點,就會在心理上弱於對方,也就會處於弱勢。那麼如何才能表現得有氣勢呢?一個很好的辦法就是不給對方緩和的機會和時間。比如案例的雪穎一樣,一上來就擺明了自己的態度,並且提出了自己的條件,很快將對方逼到“二選一”的路上,讓對方乖乖地交了自己滿意的答卷。在這個過程當中,客戶一點反抗的餘地都沒有,只能乖乖地跟著雪穎的思路走。

拿起來就用的心理學,拆屋效應:利用底線的方法,逼別人讓步


【生活智慧】


正如魯迅先生所說,人總是有折中心理的。如果你想達到某個目的,就必須提出比這個目的高的要求,那樣你的目的才能樂於被對方接受。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可以適當地使用這種效應,為自己的生活、工作帶來便利。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