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真正的強大,從走出“大眾”,成為自己開始'

"

文:老友手札 普通心理諮詢師

"

文:老友手札 普通心理諮詢師

心理學:真正的強大,從走出“大眾”,成為自己開始

如果讓你現在來回答,人生中有哪些事情你覺得最困難,不知道你會給出什麼樣的答案呢?

現在想想,小時候覺得最困難的事情,大概就是早起背書、熬時間等放學放假、寫作業的糾結;接著長大一些了,覺得最困難的就是和父母達成一致的意見;再然後大一些了,突然感覺到很多的生存壓力,又意識到很多事情自己掌控不了,覺得最困難的事情是如何讓自己在這個世界裡生存下去、如何過上自己想要的生活、如何賺很多錢、如何防禿;慢慢的有了孩子,這困難的事情也變了,變成如何照顧好孩子、儘可能的給孩子積極的引導、如何維持自己的婚姻,一邊思考這些一邊感嘆“人生啊,真的有太多無奈”……

再過些年,困難的事情就變成孩子的安全、學業、婚姻、父母的身體、自己的健康,還有如何面對日益衰老的自己。

而坐下來回憶回憶,也突然發現還有另外一件事情也讓我們很難接受,就是無論我們多麼完美的解決了眼前的問題,接下來也總是會有問題擺在我們面前,需要我們去解決,似乎生活並不想要我們停下來喘口氣。而最可氣的還是這種情況隨著年齡的增長,會越來越多、越來越頻繁。就像我有一位朋友,剛結束婚禮、中午剛送走賓客,醫院他的病人情況惡化,他必須趕回醫院。

"

文:老友手札 普通心理諮詢師

心理學:真正的強大,從走出“大眾”,成為自己開始

如果讓你現在來回答,人生中有哪些事情你覺得最困難,不知道你會給出什麼樣的答案呢?

現在想想,小時候覺得最困難的事情,大概就是早起背書、熬時間等放學放假、寫作業的糾結;接著長大一些了,覺得最困難的就是和父母達成一致的意見;再然後大一些了,突然感覺到很多的生存壓力,又意識到很多事情自己掌控不了,覺得最困難的事情是如何讓自己在這個世界裡生存下去、如何過上自己想要的生活、如何賺很多錢、如何防禿;慢慢的有了孩子,這困難的事情也變了,變成如何照顧好孩子、儘可能的給孩子積極的引導、如何維持自己的婚姻,一邊思考這些一邊感嘆“人生啊,真的有太多無奈”……

再過些年,困難的事情就變成孩子的安全、學業、婚姻、父母的身體、自己的健康,還有如何面對日益衰老的自己。

而坐下來回憶回憶,也突然發現還有另外一件事情也讓我們很難接受,就是無論我們多麼完美的解決了眼前的問題,接下來也總是會有問題擺在我們面前,需要我們去解決,似乎生活並不想要我們停下來喘口氣。而最可氣的還是這種情況隨著年齡的增長,會越來越多、越來越頻繁。就像我有一位朋友,剛結束婚禮、中午剛送走賓客,醫院他的病人情況惡化,他必須趕回醫院。

心理學:真正的強大,從走出“大眾”,成為自己開始

看到這些,也難怪會有人說,小時候每天都很長,因為都是在等待和煎熬中度過,而長大了每天都很快,沒有時間煎熬、悲傷、哭泣,只能快速的投入到下一段旅程裡。

但其實你也看出來了,上面的覺得困難的事情,大部分都是我們控制不了的,甚至是干預不了的,比如健康、學業、未來、婚姻。

心理學上經常提到界限感一詞,意指我們需要呆在自己的界限內,也要與他人保持合適的界限。界限感存在的直接意義就是讓我們能夠儘可能的避免外部侵擾、相對還可以的過好當下。就比如一開始我們提到的那些感覺困難的事情,都是當時我們能力之外的,其中有一些也永遠不會受我們絕對掌控的,如果過度關注這些,就等於是失了界限。

所帶來的結果,就是你遇到不可控事情、只能接受的事情時,內心泛起的無奈、無力、悲傷、難過、自我攻擊、自我否定等所有情緒會一直圍著你,並圍著你很久。

但界限之內的世界是完全不一樣的,因為界限之內的事情都是你可以做到的、可以很大機率掌控的。比如,你可以走路、跑步、跳舞,你可以吃、可以喝,你可以看書、可以寫字,你可以一個小時寫一篇作文、你可以三十分鐘寫一篇發言稿等等。

當你的生活被這些能夠大概率掌控的事情包圍的時候,你有一個念頭,便能預測到一個大概率出現的結果,生活本身也就充滿了掌控感,也自然就會輕鬆很多了。

"

文:老友手札 普通心理諮詢師

心理學:真正的強大,從走出“大眾”,成為自己開始

如果讓你現在來回答,人生中有哪些事情你覺得最困難,不知道你會給出什麼樣的答案呢?

現在想想,小時候覺得最困難的事情,大概就是早起背書、熬時間等放學放假、寫作業的糾結;接著長大一些了,覺得最困難的就是和父母達成一致的意見;再然後大一些了,突然感覺到很多的生存壓力,又意識到很多事情自己掌控不了,覺得最困難的事情是如何讓自己在這個世界裡生存下去、如何過上自己想要的生活、如何賺很多錢、如何防禿;慢慢的有了孩子,這困難的事情也變了,變成如何照顧好孩子、儘可能的給孩子積極的引導、如何維持自己的婚姻,一邊思考這些一邊感嘆“人生啊,真的有太多無奈”……

再過些年,困難的事情就變成孩子的安全、學業、婚姻、父母的身體、自己的健康,還有如何面對日益衰老的自己。

而坐下來回憶回憶,也突然發現還有另外一件事情也讓我們很難接受,就是無論我們多麼完美的解決了眼前的問題,接下來也總是會有問題擺在我們面前,需要我們去解決,似乎生活並不想要我們停下來喘口氣。而最可氣的還是這種情況隨著年齡的增長,會越來越多、越來越頻繁。就像我有一位朋友,剛結束婚禮、中午剛送走賓客,醫院他的病人情況惡化,他必須趕回醫院。

心理學:真正的強大,從走出“大眾”,成為自己開始

看到這些,也難怪會有人說,小時候每天都很長,因為都是在等待和煎熬中度過,而長大了每天都很快,沒有時間煎熬、悲傷、哭泣,只能快速的投入到下一段旅程裡。

但其實你也看出來了,上面的覺得困難的事情,大部分都是我們控制不了的,甚至是干預不了的,比如健康、學業、未來、婚姻。

心理學上經常提到界限感一詞,意指我們需要呆在自己的界限內,也要與他人保持合適的界限。界限感存在的直接意義就是讓我們能夠儘可能的避免外部侵擾、相對還可以的過好當下。就比如一開始我們提到的那些感覺困難的事情,都是當時我們能力之外的,其中有一些也永遠不會受我們絕對掌控的,如果過度關注這些,就等於是失了界限。

所帶來的結果,就是你遇到不可控事情、只能接受的事情時,內心泛起的無奈、無力、悲傷、難過、自我攻擊、自我否定等所有情緒會一直圍著你,並圍著你很久。

但界限之內的世界是完全不一樣的,因為界限之內的事情都是你可以做到的、可以很大機率掌控的。比如,你可以走路、跑步、跳舞,你可以吃、可以喝,你可以看書、可以寫字,你可以一個小時寫一篇作文、你可以三十分鐘寫一篇發言稿等等。

當你的生活被這些能夠大概率掌控的事情包圍的時候,你有一個念頭,便能預測到一個大概率出現的結果,生活本身也就充滿了掌控感,也自然就會輕鬆很多了。

心理學:真正的強大,從走出“大眾”,成為自己開始

對於一些不能絕對掌控的事情,我們感覺難以解決、難以處理,這也是正常狀況。

我知道看到這兒你可能會有一些生氣,因為我們嘮叨了那麼多,到這裡你只說這是正常情況,這實在是太說不過去了。

但也請稍安勿躁。在上面我們主要提出了兩個方面:

1、在不同的年齡段,我們會遇到不同的感覺難以處理的事情;

2、這些難以處理的事情很多都是我們能力範圍外的,也正是因為在能力範圍外,所以才顯得難解決。

那麼,有了這兩個核心觀念,我們就可以找到與之相對應的兩個核心觀念:

1、在不同的年齡段,也還是會有一些相同的難以處理的事情;2、活在界限感內能夠讓我們輕鬆、愉快。

而如果這兩個核心觀念能夠結合起來的話,是否也可以衍生出來:雖然我們總會遇到一些相同或者不同的難以解決的事情,但面對這些事情,也總有一些是我們可以做的,雖然未必能夠完全解決問題

如果你也認同這個觀念的,也就又衍生出這兩個核心因素:我們會遇到哪些相似的問題;我們可以做的事情,是否是固定的,是否能不斷提高

"

文:老友手札 普通心理諮詢師

心理學:真正的強大,從走出“大眾”,成為自己開始

如果讓你現在來回答,人生中有哪些事情你覺得最困難,不知道你會給出什麼樣的答案呢?

現在想想,小時候覺得最困難的事情,大概就是早起背書、熬時間等放學放假、寫作業的糾結;接著長大一些了,覺得最困難的就是和父母達成一致的意見;再然後大一些了,突然感覺到很多的生存壓力,又意識到很多事情自己掌控不了,覺得最困難的事情是如何讓自己在這個世界裡生存下去、如何過上自己想要的生活、如何賺很多錢、如何防禿;慢慢的有了孩子,這困難的事情也變了,變成如何照顧好孩子、儘可能的給孩子積極的引導、如何維持自己的婚姻,一邊思考這些一邊感嘆“人生啊,真的有太多無奈”……

再過些年,困難的事情就變成孩子的安全、學業、婚姻、父母的身體、自己的健康,還有如何面對日益衰老的自己。

而坐下來回憶回憶,也突然發現還有另外一件事情也讓我們很難接受,就是無論我們多麼完美的解決了眼前的問題,接下來也總是會有問題擺在我們面前,需要我們去解決,似乎生活並不想要我們停下來喘口氣。而最可氣的還是這種情況隨著年齡的增長,會越來越多、越來越頻繁。就像我有一位朋友,剛結束婚禮、中午剛送走賓客,醫院他的病人情況惡化,他必須趕回醫院。

心理學:真正的強大,從走出“大眾”,成為自己開始

看到這些,也難怪會有人說,小時候每天都很長,因為都是在等待和煎熬中度過,而長大了每天都很快,沒有時間煎熬、悲傷、哭泣,只能快速的投入到下一段旅程裡。

但其實你也看出來了,上面的覺得困難的事情,大部分都是我們控制不了的,甚至是干預不了的,比如健康、學業、未來、婚姻。

心理學上經常提到界限感一詞,意指我們需要呆在自己的界限內,也要與他人保持合適的界限。界限感存在的直接意義就是讓我們能夠儘可能的避免外部侵擾、相對還可以的過好當下。就比如一開始我們提到的那些感覺困難的事情,都是當時我們能力之外的,其中有一些也永遠不會受我們絕對掌控的,如果過度關注這些,就等於是失了界限。

所帶來的結果,就是你遇到不可控事情、只能接受的事情時,內心泛起的無奈、無力、悲傷、難過、自我攻擊、自我否定等所有情緒會一直圍著你,並圍著你很久。

但界限之內的世界是完全不一樣的,因為界限之內的事情都是你可以做到的、可以很大機率掌控的。比如,你可以走路、跑步、跳舞,你可以吃、可以喝,你可以看書、可以寫字,你可以一個小時寫一篇作文、你可以三十分鐘寫一篇發言稿等等。

當你的生活被這些能夠大概率掌控的事情包圍的時候,你有一個念頭,便能預測到一個大概率出現的結果,生活本身也就充滿了掌控感,也自然就會輕鬆很多了。

心理學:真正的強大,從走出“大眾”,成為自己開始

對於一些不能絕對掌控的事情,我們感覺難以解決、難以處理,這也是正常狀況。

我知道看到這兒你可能會有一些生氣,因為我們嘮叨了那麼多,到這裡你只說這是正常情況,這實在是太說不過去了。

但也請稍安勿躁。在上面我們主要提出了兩個方面:

1、在不同的年齡段,我們會遇到不同的感覺難以處理的事情;

2、這些難以處理的事情很多都是我們能力範圍外的,也正是因為在能力範圍外,所以才顯得難解決。

那麼,有了這兩個核心觀念,我們就可以找到與之相對應的兩個核心觀念:

1、在不同的年齡段,也還是會有一些相同的難以處理的事情;2、活在界限感內能夠讓我們輕鬆、愉快。

而如果這兩個核心觀念能夠結合起來的話,是否也可以衍生出來:雖然我們總會遇到一些相同或者不同的難以解決的事情,但面對這些事情,也總有一些是我們可以做的,雖然未必能夠完全解決問題

如果你也認同這個觀念的,也就又衍生出這兩個核心因素:我們會遇到哪些相似的問題;我們可以做的事情,是否是固定的,是否能不斷提高

心理學:真正的強大,從走出“大眾”,成為自己開始

相似

相信你自己已經觀察到,或者已經親自做了,就是幾歲的小孩很迫切的想要吃零食(看電視、玩遊戲),但父母或者你自己,覺得孩子太小,不希望他們被這些影響的太厲害,就沒有去滿足孩子的訴求,這很正常,對吧?

後來過了幾年,孩子長大了一些。想要和小夥伴一起出去玩,但家長或你因為作業沒寫好(時間太晚、想讓他多學學習),而沒有答應孩子;孩子暑假想出去玩,家長或你因為快開學了(學業重要、要補課),又沒有滿足孩子。更別提青春期的時候,父母會花費多大的力氣來讓孩子聽自己的話,讓孩子能夠迴歸“正軌”。這看起來也挺正常的,不是麼?

然後終於熬到大學畢業了,嚐到了自由甜頭的孩子,想要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想要創業、想要去外面闖闖,父母一開始也是同意的,只是他們也說著“早晚你得回來,有合適機會就回來吧”,然後每逢家裡公務員考試、事業單位招聘,他們就會給孩子打電話,摻雜著問好,又摻雜著七大姑八大姨介紹的姑娘,問孩子什麼時候回來見見。而真等到孩子帶著另一半回來的時候,他們一邊說著你決定,一邊數落著這個這樣不好、那樣不好的,然後孩子自己也灰了心。這好像也沒什麼太大的不對。

是啊,父母總是會操心孩子,這種操心大到學業、工作、婚姻、家庭,小到走路姿勢、如何講話、餐桌禮儀、起床時間,哪怕到了三四十歲,該被父母訓斥的時候也還是被訓斥。每次想做點什麼,都被這樣駁回,想一想也是真難。

是的,相似的問題中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就是做自己

"

文:老友手札 普通心理諮詢師

心理學:真正的強大,從走出“大眾”,成為自己開始

如果讓你現在來回答,人生中有哪些事情你覺得最困難,不知道你會給出什麼樣的答案呢?

現在想想,小時候覺得最困難的事情,大概就是早起背書、熬時間等放學放假、寫作業的糾結;接著長大一些了,覺得最困難的就是和父母達成一致的意見;再然後大一些了,突然感覺到很多的生存壓力,又意識到很多事情自己掌控不了,覺得最困難的事情是如何讓自己在這個世界裡生存下去、如何過上自己想要的生活、如何賺很多錢、如何防禿;慢慢的有了孩子,這困難的事情也變了,變成如何照顧好孩子、儘可能的給孩子積極的引導、如何維持自己的婚姻,一邊思考這些一邊感嘆“人生啊,真的有太多無奈”……

再過些年,困難的事情就變成孩子的安全、學業、婚姻、父母的身體、自己的健康,還有如何面對日益衰老的自己。

而坐下來回憶回憶,也突然發現還有另外一件事情也讓我們很難接受,就是無論我們多麼完美的解決了眼前的問題,接下來也總是會有問題擺在我們面前,需要我們去解決,似乎生活並不想要我們停下來喘口氣。而最可氣的還是這種情況隨著年齡的增長,會越來越多、越來越頻繁。就像我有一位朋友,剛結束婚禮、中午剛送走賓客,醫院他的病人情況惡化,他必須趕回醫院。

心理學:真正的強大,從走出“大眾”,成為自己開始

看到這些,也難怪會有人說,小時候每天都很長,因為都是在等待和煎熬中度過,而長大了每天都很快,沒有時間煎熬、悲傷、哭泣,只能快速的投入到下一段旅程裡。

但其實你也看出來了,上面的覺得困難的事情,大部分都是我們控制不了的,甚至是干預不了的,比如健康、學業、未來、婚姻。

心理學上經常提到界限感一詞,意指我們需要呆在自己的界限內,也要與他人保持合適的界限。界限感存在的直接意義就是讓我們能夠儘可能的避免外部侵擾、相對還可以的過好當下。就比如一開始我們提到的那些感覺困難的事情,都是當時我們能力之外的,其中有一些也永遠不會受我們絕對掌控的,如果過度關注這些,就等於是失了界限。

所帶來的結果,就是你遇到不可控事情、只能接受的事情時,內心泛起的無奈、無力、悲傷、難過、自我攻擊、自我否定等所有情緒會一直圍著你,並圍著你很久。

但界限之內的世界是完全不一樣的,因為界限之內的事情都是你可以做到的、可以很大機率掌控的。比如,你可以走路、跑步、跳舞,你可以吃、可以喝,你可以看書、可以寫字,你可以一個小時寫一篇作文、你可以三十分鐘寫一篇發言稿等等。

當你的生活被這些能夠大概率掌控的事情包圍的時候,你有一個念頭,便能預測到一個大概率出現的結果,生活本身也就充滿了掌控感,也自然就會輕鬆很多了。

心理學:真正的強大,從走出“大眾”,成為自己開始

對於一些不能絕對掌控的事情,我們感覺難以解決、難以處理,這也是正常狀況。

我知道看到這兒你可能會有一些生氣,因為我們嘮叨了那麼多,到這裡你只說這是正常情況,這實在是太說不過去了。

但也請稍安勿躁。在上面我們主要提出了兩個方面:

1、在不同的年齡段,我們會遇到不同的感覺難以處理的事情;

2、這些難以處理的事情很多都是我們能力範圍外的,也正是因為在能力範圍外,所以才顯得難解決。

那麼,有了這兩個核心觀念,我們就可以找到與之相對應的兩個核心觀念:

1、在不同的年齡段,也還是會有一些相同的難以處理的事情;2、活在界限感內能夠讓我們輕鬆、愉快。

而如果這兩個核心觀念能夠結合起來的話,是否也可以衍生出來:雖然我們總會遇到一些相同或者不同的難以解決的事情,但面對這些事情,也總有一些是我們可以做的,雖然未必能夠完全解決問題

如果你也認同這個觀念的,也就又衍生出這兩個核心因素:我們會遇到哪些相似的問題;我們可以做的事情,是否是固定的,是否能不斷提高

心理學:真正的強大,從走出“大眾”,成為自己開始

相似

相信你自己已經觀察到,或者已經親自做了,就是幾歲的小孩很迫切的想要吃零食(看電視、玩遊戲),但父母或者你自己,覺得孩子太小,不希望他們被這些影響的太厲害,就沒有去滿足孩子的訴求,這很正常,對吧?

後來過了幾年,孩子長大了一些。想要和小夥伴一起出去玩,但家長或你因為作業沒寫好(時間太晚、想讓他多學學習),而沒有答應孩子;孩子暑假想出去玩,家長或你因為快開學了(學業重要、要補課),又沒有滿足孩子。更別提青春期的時候,父母會花費多大的力氣來讓孩子聽自己的話,讓孩子能夠迴歸“正軌”。這看起來也挺正常的,不是麼?

然後終於熬到大學畢業了,嚐到了自由甜頭的孩子,想要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想要創業、想要去外面闖闖,父母一開始也是同意的,只是他們也說著“早晚你得回來,有合適機會就回來吧”,然後每逢家裡公務員考試、事業單位招聘,他們就會給孩子打電話,摻雜著問好,又摻雜著七大姑八大姨介紹的姑娘,問孩子什麼時候回來見見。而真等到孩子帶著另一半回來的時候,他們一邊說著你決定,一邊數落著這個這樣不好、那樣不好的,然後孩子自己也灰了心。這好像也沒什麼太大的不對。

是啊,父母總是會操心孩子,這種操心大到學業、工作、婚姻、家庭,小到走路姿勢、如何講話、餐桌禮儀、起床時間,哪怕到了三四十歲,該被父母訓斥的時候也還是被訓斥。每次想做點什麼,都被這樣駁回,想一想也是真難。

是的,相似的問題中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就是做自己

心理學:真正的強大,從走出“大眾”,成為自己開始

做自己究竟有多難呢?

不管你是不是真的如此,父母都想你成為學霸、別人家的孩子,不管你是否願意,他們都想你拿鐵飯碗,找同樣拿鐵飯碗的另一半;

當你稍稍有些個人意見的時候,又會被以“以後你會明白的”、“你還年輕”、“我是為你好”、“我不會害你”、“怎麼這麼矯情”這樣的話給堵回去。可能當時的想法確實不夠成熟、確實很有瑕疵,但這樣被對待,我們是不會看到其中不合適的方面,只會感覺“原來我這麼差勁”、“我活著還有什麼意義”、“我真是討厭自己”

而這還沒有完,當你稍稍有一些不合群、獨特的看法時,周圍大多數人都會向你投來異樣的目光,像看怪物一樣,就好像你所擁有的與他們不同的那些東西,不應該存在在這個世界上。你只是想有一些自己的色彩,而他們卻以這種形式逼著你必須和他們一樣

在我的身邊,有因為父母而導致相戀7年的兩個人被迫分開,最終無奈結婚,現在各自分居的;有因為總是聽命於父母,自己遇見事情沒一點主見的;也還有每天混跡於各種社交、應酬中,拼命想讓自己融入“大眾”,但卻過的一點也不開心、身心快被掏空的。

這時候可能你會說,如果我們不再過分在意人言、別人的看法、世界的看法,那我們是不是就能成為自己了呢?

確實,阻礙我們成為自己的因素有:父母對我們的束縛、大多數對我們的束縛、他人的言論、他人的想法。但最重要的,還是我們自己

你說小時候,我們必須依靠父母,我們也是一片空白,聽父母的話,這也是利大於弊的。可慢慢的,當我們成年了,沒有能力拒絕、沒有能力去自己做決定、把人生的主動權交到別人手裡、為了顯得“正常”,而不斷的模仿別人,這已經不是外界對我們的束縛,而是我們自己做出了這樣的選擇。

"

文:老友手札 普通心理諮詢師

心理學:真正的強大,從走出“大眾”,成為自己開始

如果讓你現在來回答,人生中有哪些事情你覺得最困難,不知道你會給出什麼樣的答案呢?

現在想想,小時候覺得最困難的事情,大概就是早起背書、熬時間等放學放假、寫作業的糾結;接著長大一些了,覺得最困難的就是和父母達成一致的意見;再然後大一些了,突然感覺到很多的生存壓力,又意識到很多事情自己掌控不了,覺得最困難的事情是如何讓自己在這個世界裡生存下去、如何過上自己想要的生活、如何賺很多錢、如何防禿;慢慢的有了孩子,這困難的事情也變了,變成如何照顧好孩子、儘可能的給孩子積極的引導、如何維持自己的婚姻,一邊思考這些一邊感嘆“人生啊,真的有太多無奈”……

再過些年,困難的事情就變成孩子的安全、學業、婚姻、父母的身體、自己的健康,還有如何面對日益衰老的自己。

而坐下來回憶回憶,也突然發現還有另外一件事情也讓我們很難接受,就是無論我們多麼完美的解決了眼前的問題,接下來也總是會有問題擺在我們面前,需要我們去解決,似乎生活並不想要我們停下來喘口氣。而最可氣的還是這種情況隨著年齡的增長,會越來越多、越來越頻繁。就像我有一位朋友,剛結束婚禮、中午剛送走賓客,醫院他的病人情況惡化,他必須趕回醫院。

心理學:真正的強大,從走出“大眾”,成為自己開始

看到這些,也難怪會有人說,小時候每天都很長,因為都是在等待和煎熬中度過,而長大了每天都很快,沒有時間煎熬、悲傷、哭泣,只能快速的投入到下一段旅程裡。

但其實你也看出來了,上面的覺得困難的事情,大部分都是我們控制不了的,甚至是干預不了的,比如健康、學業、未來、婚姻。

心理學上經常提到界限感一詞,意指我們需要呆在自己的界限內,也要與他人保持合適的界限。界限感存在的直接意義就是讓我們能夠儘可能的避免外部侵擾、相對還可以的過好當下。就比如一開始我們提到的那些感覺困難的事情,都是當時我們能力之外的,其中有一些也永遠不會受我們絕對掌控的,如果過度關注這些,就等於是失了界限。

所帶來的結果,就是你遇到不可控事情、只能接受的事情時,內心泛起的無奈、無力、悲傷、難過、自我攻擊、自我否定等所有情緒會一直圍著你,並圍著你很久。

但界限之內的世界是完全不一樣的,因為界限之內的事情都是你可以做到的、可以很大機率掌控的。比如,你可以走路、跑步、跳舞,你可以吃、可以喝,你可以看書、可以寫字,你可以一個小時寫一篇作文、你可以三十分鐘寫一篇發言稿等等。

當你的生活被這些能夠大概率掌控的事情包圍的時候,你有一個念頭,便能預測到一個大概率出現的結果,生活本身也就充滿了掌控感,也自然就會輕鬆很多了。

心理學:真正的強大,從走出“大眾”,成為自己開始

對於一些不能絕對掌控的事情,我們感覺難以解決、難以處理,這也是正常狀況。

我知道看到這兒你可能會有一些生氣,因為我們嘮叨了那麼多,到這裡你只說這是正常情況,這實在是太說不過去了。

但也請稍安勿躁。在上面我們主要提出了兩個方面:

1、在不同的年齡段,我們會遇到不同的感覺難以處理的事情;

2、這些難以處理的事情很多都是我們能力範圍外的,也正是因為在能力範圍外,所以才顯得難解決。

那麼,有了這兩個核心觀念,我們就可以找到與之相對應的兩個核心觀念:

1、在不同的年齡段,也還是會有一些相同的難以處理的事情;2、活在界限感內能夠讓我們輕鬆、愉快。

而如果這兩個核心觀念能夠結合起來的話,是否也可以衍生出來:雖然我們總會遇到一些相同或者不同的難以解決的事情,但面對這些事情,也總有一些是我們可以做的,雖然未必能夠完全解決問題

如果你也認同這個觀念的,也就又衍生出這兩個核心因素:我們會遇到哪些相似的問題;我們可以做的事情,是否是固定的,是否能不斷提高

心理學:真正的強大,從走出“大眾”,成為自己開始

相似

相信你自己已經觀察到,或者已經親自做了,就是幾歲的小孩很迫切的想要吃零食(看電視、玩遊戲),但父母或者你自己,覺得孩子太小,不希望他們被這些影響的太厲害,就沒有去滿足孩子的訴求,這很正常,對吧?

後來過了幾年,孩子長大了一些。想要和小夥伴一起出去玩,但家長或你因為作業沒寫好(時間太晚、想讓他多學學習),而沒有答應孩子;孩子暑假想出去玩,家長或你因為快開學了(學業重要、要補課),又沒有滿足孩子。更別提青春期的時候,父母會花費多大的力氣來讓孩子聽自己的話,讓孩子能夠迴歸“正軌”。這看起來也挺正常的,不是麼?

然後終於熬到大學畢業了,嚐到了自由甜頭的孩子,想要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想要創業、想要去外面闖闖,父母一開始也是同意的,只是他們也說著“早晚你得回來,有合適機會就回來吧”,然後每逢家裡公務員考試、事業單位招聘,他們就會給孩子打電話,摻雜著問好,又摻雜著七大姑八大姨介紹的姑娘,問孩子什麼時候回來見見。而真等到孩子帶著另一半回來的時候,他們一邊說著你決定,一邊數落著這個這樣不好、那樣不好的,然後孩子自己也灰了心。這好像也沒什麼太大的不對。

是啊,父母總是會操心孩子,這種操心大到學業、工作、婚姻、家庭,小到走路姿勢、如何講話、餐桌禮儀、起床時間,哪怕到了三四十歲,該被父母訓斥的時候也還是被訓斥。每次想做點什麼,都被這樣駁回,想一想也是真難。

是的,相似的問題中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就是做自己

心理學:真正的強大,從走出“大眾”,成為自己開始

做自己究竟有多難呢?

不管你是不是真的如此,父母都想你成為學霸、別人家的孩子,不管你是否願意,他們都想你拿鐵飯碗,找同樣拿鐵飯碗的另一半;

當你稍稍有些個人意見的時候,又會被以“以後你會明白的”、“你還年輕”、“我是為你好”、“我不會害你”、“怎麼這麼矯情”這樣的話給堵回去。可能當時的想法確實不夠成熟、確實很有瑕疵,但這樣被對待,我們是不會看到其中不合適的方面,只會感覺“原來我這麼差勁”、“我活著還有什麼意義”、“我真是討厭自己”

而這還沒有完,當你稍稍有一些不合群、獨特的看法時,周圍大多數人都會向你投來異樣的目光,像看怪物一樣,就好像你所擁有的與他們不同的那些東西,不應該存在在這個世界上。你只是想有一些自己的色彩,而他們卻以這種形式逼著你必須和他們一樣

在我的身邊,有因為父母而導致相戀7年的兩個人被迫分開,最終無奈結婚,現在各自分居的;有因為總是聽命於父母,自己遇見事情沒一點主見的;也還有每天混跡於各種社交、應酬中,拼命想讓自己融入“大眾”,但卻過的一點也不開心、身心快被掏空的。

這時候可能你會說,如果我們不再過分在意人言、別人的看法、世界的看法,那我們是不是就能成為自己了呢?

確實,阻礙我們成為自己的因素有:父母對我們的束縛、大多數對我們的束縛、他人的言論、他人的想法。但最重要的,還是我們自己

你說小時候,我們必須依靠父母,我們也是一片空白,聽父母的話,這也是利大於弊的。可慢慢的,當我們成年了,沒有能力拒絕、沒有能力去自己做決定、把人生的主動權交到別人手裡、為了顯得“正常”,而不斷的模仿別人,這已經不是外界對我們的束縛,而是我們自己做出了這樣的選擇。

心理學:真正的強大,從走出“大眾”,成為自己開始

我很喜歡一本書《被討厭的勇氣》。

當然,我沒有看這本書,我對它的喜歡,僅僅只是喜歡書名這六個字。而被討厭的勇氣,是我們很多人都缺乏的。似乎,我們只能被人喜歡,而不能被人討厭;似乎,我們只能合群,而不能獨立;似乎,我們必須成為那個全身金光閃閃、沒有一點缺點的完美人,而不能成為自己;似乎,連我們自己都覺得,自己有一些缺點、有一些做不到的地方、有一些錯誤是不能被允許的,是不能接受的。

甚至於,不這麼做,我們就是一個與大多數人不同的、不應該存在於這個世界上的“異類”。

可我希望你成為這樣一個“異類”,哪怕不是那麼的與眾不同,我希望你成為你自己。因為大眾,只是我們沒有能力變成自己,又不得不面對生活困難、輿論壓力、不那麼完美的自己時,一個抱團取暖、獲得安慰、獲得安全感的地方。

“大眾”未必是對的,“大眾”的期許未必是對的,但“大眾”必然是有力量的,甚至也還有排他性。如果說父母對我們的影響,是源於我們對父母的依附、父母的威嚴、血脈關係、生養之恩,那“大眾”對我們的影響就在於,當我們與眾不同的時候,我們會不自覺的進行對比,那麼多人活成那樣子,我跟他們不同,是不是我選擇錯了;“大眾”看待異類時,會不自覺的帶有敵意,來自一個人的敵意我們可以應付,可來自十幾二十人,甚至幾千幾百人時,那種壓力不是誰都能承擔得了的。

就像之前遇到的一位朋友,生活在一個比較閉塞的地方,每每有女性想要離婚,村裡各種各樣的人都會跑來規勸,希望她不要壞了這裡的傳統、希望她明白,走下去才能幸福。而女性礙於壓力、沒人支持,又不得不繼續呆在“明知你離不了,所以我想怎麼對你都可以”的婚姻裡。

她把自己人生的主導權交給了“大眾”

"

文:老友手札 普通心理諮詢師

心理學:真正的強大,從走出“大眾”,成為自己開始

如果讓你現在來回答,人生中有哪些事情你覺得最困難,不知道你會給出什麼樣的答案呢?

現在想想,小時候覺得最困難的事情,大概就是早起背書、熬時間等放學放假、寫作業的糾結;接著長大一些了,覺得最困難的就是和父母達成一致的意見;再然後大一些了,突然感覺到很多的生存壓力,又意識到很多事情自己掌控不了,覺得最困難的事情是如何讓自己在這個世界裡生存下去、如何過上自己想要的生活、如何賺很多錢、如何防禿;慢慢的有了孩子,這困難的事情也變了,變成如何照顧好孩子、儘可能的給孩子積極的引導、如何維持自己的婚姻,一邊思考這些一邊感嘆“人生啊,真的有太多無奈”……

再過些年,困難的事情就變成孩子的安全、學業、婚姻、父母的身體、自己的健康,還有如何面對日益衰老的自己。

而坐下來回憶回憶,也突然發現還有另外一件事情也讓我們很難接受,就是無論我們多麼完美的解決了眼前的問題,接下來也總是會有問題擺在我們面前,需要我們去解決,似乎生活並不想要我們停下來喘口氣。而最可氣的還是這種情況隨著年齡的增長,會越來越多、越來越頻繁。就像我有一位朋友,剛結束婚禮、中午剛送走賓客,醫院他的病人情況惡化,他必須趕回醫院。

心理學:真正的強大,從走出“大眾”,成為自己開始

看到這些,也難怪會有人說,小時候每天都很長,因為都是在等待和煎熬中度過,而長大了每天都很快,沒有時間煎熬、悲傷、哭泣,只能快速的投入到下一段旅程裡。

但其實你也看出來了,上面的覺得困難的事情,大部分都是我們控制不了的,甚至是干預不了的,比如健康、學業、未來、婚姻。

心理學上經常提到界限感一詞,意指我們需要呆在自己的界限內,也要與他人保持合適的界限。界限感存在的直接意義就是讓我們能夠儘可能的避免外部侵擾、相對還可以的過好當下。就比如一開始我們提到的那些感覺困難的事情,都是當時我們能力之外的,其中有一些也永遠不會受我們絕對掌控的,如果過度關注這些,就等於是失了界限。

所帶來的結果,就是你遇到不可控事情、只能接受的事情時,內心泛起的無奈、無力、悲傷、難過、自我攻擊、自我否定等所有情緒會一直圍著你,並圍著你很久。

但界限之內的世界是完全不一樣的,因為界限之內的事情都是你可以做到的、可以很大機率掌控的。比如,你可以走路、跑步、跳舞,你可以吃、可以喝,你可以看書、可以寫字,你可以一個小時寫一篇作文、你可以三十分鐘寫一篇發言稿等等。

當你的生活被這些能夠大概率掌控的事情包圍的時候,你有一個念頭,便能預測到一個大概率出現的結果,生活本身也就充滿了掌控感,也自然就會輕鬆很多了。

心理學:真正的強大,從走出“大眾”,成為自己開始

對於一些不能絕對掌控的事情,我們感覺難以解決、難以處理,這也是正常狀況。

我知道看到這兒你可能會有一些生氣,因為我們嘮叨了那麼多,到這裡你只說這是正常情況,這實在是太說不過去了。

但也請稍安勿躁。在上面我們主要提出了兩個方面:

1、在不同的年齡段,我們會遇到不同的感覺難以處理的事情;

2、這些難以處理的事情很多都是我們能力範圍外的,也正是因為在能力範圍外,所以才顯得難解決。

那麼,有了這兩個核心觀念,我們就可以找到與之相對應的兩個核心觀念:

1、在不同的年齡段,也還是會有一些相同的難以處理的事情;2、活在界限感內能夠讓我們輕鬆、愉快。

而如果這兩個核心觀念能夠結合起來的話,是否也可以衍生出來:雖然我們總會遇到一些相同或者不同的難以解決的事情,但面對這些事情,也總有一些是我們可以做的,雖然未必能夠完全解決問題

如果你也認同這個觀念的,也就又衍生出這兩個核心因素:我們會遇到哪些相似的問題;我們可以做的事情,是否是固定的,是否能不斷提高

心理學:真正的強大,從走出“大眾”,成為自己開始

相似

相信你自己已經觀察到,或者已經親自做了,就是幾歲的小孩很迫切的想要吃零食(看電視、玩遊戲),但父母或者你自己,覺得孩子太小,不希望他們被這些影響的太厲害,就沒有去滿足孩子的訴求,這很正常,對吧?

後來過了幾年,孩子長大了一些。想要和小夥伴一起出去玩,但家長或你因為作業沒寫好(時間太晚、想讓他多學學習),而沒有答應孩子;孩子暑假想出去玩,家長或你因為快開學了(學業重要、要補課),又沒有滿足孩子。更別提青春期的時候,父母會花費多大的力氣來讓孩子聽自己的話,讓孩子能夠迴歸“正軌”。這看起來也挺正常的,不是麼?

然後終於熬到大學畢業了,嚐到了自由甜頭的孩子,想要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想要創業、想要去外面闖闖,父母一開始也是同意的,只是他們也說著“早晚你得回來,有合適機會就回來吧”,然後每逢家裡公務員考試、事業單位招聘,他們就會給孩子打電話,摻雜著問好,又摻雜著七大姑八大姨介紹的姑娘,問孩子什麼時候回來見見。而真等到孩子帶著另一半回來的時候,他們一邊說著你決定,一邊數落著這個這樣不好、那樣不好的,然後孩子自己也灰了心。這好像也沒什麼太大的不對。

是啊,父母總是會操心孩子,這種操心大到學業、工作、婚姻、家庭,小到走路姿勢、如何講話、餐桌禮儀、起床時間,哪怕到了三四十歲,該被父母訓斥的時候也還是被訓斥。每次想做點什麼,都被這樣駁回,想一想也是真難。

是的,相似的問題中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就是做自己

心理學:真正的強大,從走出“大眾”,成為自己開始

做自己究竟有多難呢?

不管你是不是真的如此,父母都想你成為學霸、別人家的孩子,不管你是否願意,他們都想你拿鐵飯碗,找同樣拿鐵飯碗的另一半;

當你稍稍有些個人意見的時候,又會被以“以後你會明白的”、“你還年輕”、“我是為你好”、“我不會害你”、“怎麼這麼矯情”這樣的話給堵回去。可能當時的想法確實不夠成熟、確實很有瑕疵,但這樣被對待,我們是不會看到其中不合適的方面,只會感覺“原來我這麼差勁”、“我活著還有什麼意義”、“我真是討厭自己”

而這還沒有完,當你稍稍有一些不合群、獨特的看法時,周圍大多數人都會向你投來異樣的目光,像看怪物一樣,就好像你所擁有的與他們不同的那些東西,不應該存在在這個世界上。你只是想有一些自己的色彩,而他們卻以這種形式逼著你必須和他們一樣

在我的身邊,有因為父母而導致相戀7年的兩個人被迫分開,最終無奈結婚,現在各自分居的;有因為總是聽命於父母,自己遇見事情沒一點主見的;也還有每天混跡於各種社交、應酬中,拼命想讓自己融入“大眾”,但卻過的一點也不開心、身心快被掏空的。

這時候可能你會說,如果我們不再過分在意人言、別人的看法、世界的看法,那我們是不是就能成為自己了呢?

確實,阻礙我們成為自己的因素有:父母對我們的束縛、大多數對我們的束縛、他人的言論、他人的想法。但最重要的,還是我們自己

你說小時候,我們必須依靠父母,我們也是一片空白,聽父母的話,這也是利大於弊的。可慢慢的,當我們成年了,沒有能力拒絕、沒有能力去自己做決定、把人生的主動權交到別人手裡、為了顯得“正常”,而不斷的模仿別人,這已經不是外界對我們的束縛,而是我們自己做出了這樣的選擇。

心理學:真正的強大,從走出“大眾”,成為自己開始

我很喜歡一本書《被討厭的勇氣》。

當然,我沒有看這本書,我對它的喜歡,僅僅只是喜歡書名這六個字。而被討厭的勇氣,是我們很多人都缺乏的。似乎,我們只能被人喜歡,而不能被人討厭;似乎,我們只能合群,而不能獨立;似乎,我們必須成為那個全身金光閃閃、沒有一點缺點的完美人,而不能成為自己;似乎,連我們自己都覺得,自己有一些缺點、有一些做不到的地方、有一些錯誤是不能被允許的,是不能接受的。

甚至於,不這麼做,我們就是一個與大多數人不同的、不應該存在於這個世界上的“異類”。

可我希望你成為這樣一個“異類”,哪怕不是那麼的與眾不同,我希望你成為你自己。因為大眾,只是我們沒有能力變成自己,又不得不面對生活困難、輿論壓力、不那麼完美的自己時,一個抱團取暖、獲得安慰、獲得安全感的地方。

“大眾”未必是對的,“大眾”的期許未必是對的,但“大眾”必然是有力量的,甚至也還有排他性。如果說父母對我們的影響,是源於我們對父母的依附、父母的威嚴、血脈關係、生養之恩,那“大眾”對我們的影響就在於,當我們與眾不同的時候,我們會不自覺的進行對比,那麼多人活成那樣子,我跟他們不同,是不是我選擇錯了;“大眾”看待異類時,會不自覺的帶有敵意,來自一個人的敵意我們可以應付,可來自十幾二十人,甚至幾千幾百人時,那種壓力不是誰都能承擔得了的。

就像之前遇到的一位朋友,生活在一個比較閉塞的地方,每每有女性想要離婚,村裡各種各樣的人都會跑來規勸,希望她不要壞了這裡的傳統、希望她明白,走下去才能幸福。而女性礙於壓力、沒人支持,又不得不繼續呆在“明知你離不了,所以我想怎麼對你都可以”的婚姻裡。

她把自己人生的主導權交給了“大眾”

心理學:真正的強大,從走出“大眾”,成為自己開始

如果我們沒有了自己人生的主導權,會變成什麼樣呢?

我們沒有做決定的權利、任由別人干涉自己的人生、讓別人控制自己的喜怒哀樂,甚至連人生走向,都讓別人來給我們定

如果生活是這樣的,那麼我們存在的意義,又是什麼呢?

人生的主導權,還是應該掌握在自己的手裡,而獲得主導權的基礎就是我們能夠從“大眾”中走出來,去成為自己

成為自己,是一個比較模糊的詞,它主要是指,不再活在父母、社會、世界灌輸給我們的觀念裡,而是梳理自己的經歷,結合這些觀念形成自己的理解和觀念,並認識到自己有哪些權利、有哪些能力、有哪些欠缺

它有一個很簡單的標準:遇見一些敏感的問題,不是用社會觀念直接否定,而是擁有自己的看法,也意識到自己在敏感問題裡能做些什麼。就比如對於出軌的問題,沒有自我、缺乏思考的人,會很直接的說“出軌就該遭報應”、“我絕對不會出軌”、“我絕對不會成為那樣的人”,前者是“大眾”對出軌問題的態度;後者是基於“大眾”對出軌的態度,覺得出軌太不好了,自己只能成為一個“好人”而產生的。

當婚姻走到盡頭,兩個人只剩折磨,又暫時離不了婚的時候,我們有沒有權利追求自己的幸福呢?

每個人都有。我們要意識到自己有哪些權利,而至於是否行使我們的權利、怎樣行使我們的權利,那是另外的事情。

我也明白,這個例子會讓你不舒服,因為對於出軌問題的社會觀念確實很強烈,也很偏見。但這也正好驗證了我前面提到的關於“大眾”的一些東西。


而還有另外一點,就是希望藉著這個敏感的問題,希望能讓你明白,一個完整的你,不是隻有好的一面、不是隻有優點,也還有不好的一面和缺點

我有不好的一面、我有缺點,我不排斥這樣的自己,我能接受這樣的自己,所以,即便我被討厭也沒有什麼。這不就突破了一些外界對我們的束縛?

再者你看,能接受這樣的自己,是不是和我們一開始提到的界限感(能力範圍之內)相關呢。

其實逐漸成為自己並不是一個很難的事情,但這需要時間,因為我們需要不斷的去貫徹自己的選擇、不斷的通過選擇去收穫對與錯的經驗、不斷的從與世界的互動中反思。在上面我們提到了成為自己的一般過程,但那個過程只提到了梳理,沒有一些實際經驗、經歷的積累,這些梳理是進行不下去的,所以儘可能的經歷、儘可能的貫徹自己的想法,是梳理(成為自己)的前置條件。

但這還沒算完,因為你只是“看到了自己的樣子”,他/她可能還不強大、還不堅定,所以需要你不斷的優化自己,來讓自己能夠提高、需要你不斷的自己做決定,不斷的做好自己該做的事情,不斷的做好自己能力範圍內的事情,來讓自己變得堅定

而隨著不斷的貫徹和實踐,自我會變的強大,能力也會提高,這時候外界對我們的影響就會變的很小,而我們就有機會從“大眾”中走出來,活成真正的自己。

"

文:老友手札 普通心理諮詢師

心理學:真正的強大,從走出“大眾”,成為自己開始

如果讓你現在來回答,人生中有哪些事情你覺得最困難,不知道你會給出什麼樣的答案呢?

現在想想,小時候覺得最困難的事情,大概就是早起背書、熬時間等放學放假、寫作業的糾結;接著長大一些了,覺得最困難的就是和父母達成一致的意見;再然後大一些了,突然感覺到很多的生存壓力,又意識到很多事情自己掌控不了,覺得最困難的事情是如何讓自己在這個世界裡生存下去、如何過上自己想要的生活、如何賺很多錢、如何防禿;慢慢的有了孩子,這困難的事情也變了,變成如何照顧好孩子、儘可能的給孩子積極的引導、如何維持自己的婚姻,一邊思考這些一邊感嘆“人生啊,真的有太多無奈”……

再過些年,困難的事情就變成孩子的安全、學業、婚姻、父母的身體、自己的健康,還有如何面對日益衰老的自己。

而坐下來回憶回憶,也突然發現還有另外一件事情也讓我們很難接受,就是無論我們多麼完美的解決了眼前的問題,接下來也總是會有問題擺在我們面前,需要我們去解決,似乎生活並不想要我們停下來喘口氣。而最可氣的還是這種情況隨著年齡的增長,會越來越多、越來越頻繁。就像我有一位朋友,剛結束婚禮、中午剛送走賓客,醫院他的病人情況惡化,他必須趕回醫院。

心理學:真正的強大,從走出“大眾”,成為自己開始

看到這些,也難怪會有人說,小時候每天都很長,因為都是在等待和煎熬中度過,而長大了每天都很快,沒有時間煎熬、悲傷、哭泣,只能快速的投入到下一段旅程裡。

但其實你也看出來了,上面的覺得困難的事情,大部分都是我們控制不了的,甚至是干預不了的,比如健康、學業、未來、婚姻。

心理學上經常提到界限感一詞,意指我們需要呆在自己的界限內,也要與他人保持合適的界限。界限感存在的直接意義就是讓我們能夠儘可能的避免外部侵擾、相對還可以的過好當下。就比如一開始我們提到的那些感覺困難的事情,都是當時我們能力之外的,其中有一些也永遠不會受我們絕對掌控的,如果過度關注這些,就等於是失了界限。

所帶來的結果,就是你遇到不可控事情、只能接受的事情時,內心泛起的無奈、無力、悲傷、難過、自我攻擊、自我否定等所有情緒會一直圍著你,並圍著你很久。

但界限之內的世界是完全不一樣的,因為界限之內的事情都是你可以做到的、可以很大機率掌控的。比如,你可以走路、跑步、跳舞,你可以吃、可以喝,你可以看書、可以寫字,你可以一個小時寫一篇作文、你可以三十分鐘寫一篇發言稿等等。

當你的生活被這些能夠大概率掌控的事情包圍的時候,你有一個念頭,便能預測到一個大概率出現的結果,生活本身也就充滿了掌控感,也自然就會輕鬆很多了。

心理學:真正的強大,從走出“大眾”,成為自己開始

對於一些不能絕對掌控的事情,我們感覺難以解決、難以處理,這也是正常狀況。

我知道看到這兒你可能會有一些生氣,因為我們嘮叨了那麼多,到這裡你只說這是正常情況,這實在是太說不過去了。

但也請稍安勿躁。在上面我們主要提出了兩個方面:

1、在不同的年齡段,我們會遇到不同的感覺難以處理的事情;

2、這些難以處理的事情很多都是我們能力範圍外的,也正是因為在能力範圍外,所以才顯得難解決。

那麼,有了這兩個核心觀念,我們就可以找到與之相對應的兩個核心觀念:

1、在不同的年齡段,也還是會有一些相同的難以處理的事情;2、活在界限感內能夠讓我們輕鬆、愉快。

而如果這兩個核心觀念能夠結合起來的話,是否也可以衍生出來:雖然我們總會遇到一些相同或者不同的難以解決的事情,但面對這些事情,也總有一些是我們可以做的,雖然未必能夠完全解決問題

如果你也認同這個觀念的,也就又衍生出這兩個核心因素:我們會遇到哪些相似的問題;我們可以做的事情,是否是固定的,是否能不斷提高

心理學:真正的強大,從走出“大眾”,成為自己開始

相似

相信你自己已經觀察到,或者已經親自做了,就是幾歲的小孩很迫切的想要吃零食(看電視、玩遊戲),但父母或者你自己,覺得孩子太小,不希望他們被這些影響的太厲害,就沒有去滿足孩子的訴求,這很正常,對吧?

後來過了幾年,孩子長大了一些。想要和小夥伴一起出去玩,但家長或你因為作業沒寫好(時間太晚、想讓他多學學習),而沒有答應孩子;孩子暑假想出去玩,家長或你因為快開學了(學業重要、要補課),又沒有滿足孩子。更別提青春期的時候,父母會花費多大的力氣來讓孩子聽自己的話,讓孩子能夠迴歸“正軌”。這看起來也挺正常的,不是麼?

然後終於熬到大學畢業了,嚐到了自由甜頭的孩子,想要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想要創業、想要去外面闖闖,父母一開始也是同意的,只是他們也說著“早晚你得回來,有合適機會就回來吧”,然後每逢家裡公務員考試、事業單位招聘,他們就會給孩子打電話,摻雜著問好,又摻雜著七大姑八大姨介紹的姑娘,問孩子什麼時候回來見見。而真等到孩子帶著另一半回來的時候,他們一邊說著你決定,一邊數落著這個這樣不好、那樣不好的,然後孩子自己也灰了心。這好像也沒什麼太大的不對。

是啊,父母總是會操心孩子,這種操心大到學業、工作、婚姻、家庭,小到走路姿勢、如何講話、餐桌禮儀、起床時間,哪怕到了三四十歲,該被父母訓斥的時候也還是被訓斥。每次想做點什麼,都被這樣駁回,想一想也是真難。

是的,相似的問題中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就是做自己

心理學:真正的強大,從走出“大眾”,成為自己開始

做自己究竟有多難呢?

不管你是不是真的如此,父母都想你成為學霸、別人家的孩子,不管你是否願意,他們都想你拿鐵飯碗,找同樣拿鐵飯碗的另一半;

當你稍稍有些個人意見的時候,又會被以“以後你會明白的”、“你還年輕”、“我是為你好”、“我不會害你”、“怎麼這麼矯情”這樣的話給堵回去。可能當時的想法確實不夠成熟、確實很有瑕疵,但這樣被對待,我們是不會看到其中不合適的方面,只會感覺“原來我這麼差勁”、“我活著還有什麼意義”、“我真是討厭自己”

而這還沒有完,當你稍稍有一些不合群、獨特的看法時,周圍大多數人都會向你投來異樣的目光,像看怪物一樣,就好像你所擁有的與他們不同的那些東西,不應該存在在這個世界上。你只是想有一些自己的色彩,而他們卻以這種形式逼著你必須和他們一樣

在我的身邊,有因為父母而導致相戀7年的兩個人被迫分開,最終無奈結婚,現在各自分居的;有因為總是聽命於父母,自己遇見事情沒一點主見的;也還有每天混跡於各種社交、應酬中,拼命想讓自己融入“大眾”,但卻過的一點也不開心、身心快被掏空的。

這時候可能你會說,如果我們不再過分在意人言、別人的看法、世界的看法,那我們是不是就能成為自己了呢?

確實,阻礙我們成為自己的因素有:父母對我們的束縛、大多數對我們的束縛、他人的言論、他人的想法。但最重要的,還是我們自己

你說小時候,我們必須依靠父母,我們也是一片空白,聽父母的話,這也是利大於弊的。可慢慢的,當我們成年了,沒有能力拒絕、沒有能力去自己做決定、把人生的主動權交到別人手裡、為了顯得“正常”,而不斷的模仿別人,這已經不是外界對我們的束縛,而是我們自己做出了這樣的選擇。

心理學:真正的強大,從走出“大眾”,成為自己開始

我很喜歡一本書《被討厭的勇氣》。

當然,我沒有看這本書,我對它的喜歡,僅僅只是喜歡書名這六個字。而被討厭的勇氣,是我們很多人都缺乏的。似乎,我們只能被人喜歡,而不能被人討厭;似乎,我們只能合群,而不能獨立;似乎,我們必須成為那個全身金光閃閃、沒有一點缺點的完美人,而不能成為自己;似乎,連我們自己都覺得,自己有一些缺點、有一些做不到的地方、有一些錯誤是不能被允許的,是不能接受的。

甚至於,不這麼做,我們就是一個與大多數人不同的、不應該存在於這個世界上的“異類”。

可我希望你成為這樣一個“異類”,哪怕不是那麼的與眾不同,我希望你成為你自己。因為大眾,只是我們沒有能力變成自己,又不得不面對生活困難、輿論壓力、不那麼完美的自己時,一個抱團取暖、獲得安慰、獲得安全感的地方。

“大眾”未必是對的,“大眾”的期許未必是對的,但“大眾”必然是有力量的,甚至也還有排他性。如果說父母對我們的影響,是源於我們對父母的依附、父母的威嚴、血脈關係、生養之恩,那“大眾”對我們的影響就在於,當我們與眾不同的時候,我們會不自覺的進行對比,那麼多人活成那樣子,我跟他們不同,是不是我選擇錯了;“大眾”看待異類時,會不自覺的帶有敵意,來自一個人的敵意我們可以應付,可來自十幾二十人,甚至幾千幾百人時,那種壓力不是誰都能承擔得了的。

就像之前遇到的一位朋友,生活在一個比較閉塞的地方,每每有女性想要離婚,村裡各種各樣的人都會跑來規勸,希望她不要壞了這裡的傳統、希望她明白,走下去才能幸福。而女性礙於壓力、沒人支持,又不得不繼續呆在“明知你離不了,所以我想怎麼對你都可以”的婚姻裡。

她把自己人生的主導權交給了“大眾”

心理學:真正的強大,從走出“大眾”,成為自己開始

如果我們沒有了自己人生的主導權,會變成什麼樣呢?

我們沒有做決定的權利、任由別人干涉自己的人生、讓別人控制自己的喜怒哀樂,甚至連人生走向,都讓別人來給我們定

如果生活是這樣的,那麼我們存在的意義,又是什麼呢?

人生的主導權,還是應該掌握在自己的手裡,而獲得主導權的基礎就是我們能夠從“大眾”中走出來,去成為自己

成為自己,是一個比較模糊的詞,它主要是指,不再活在父母、社會、世界灌輸給我們的觀念裡,而是梳理自己的經歷,結合這些觀念形成自己的理解和觀念,並認識到自己有哪些權利、有哪些能力、有哪些欠缺

它有一個很簡單的標準:遇見一些敏感的問題,不是用社會觀念直接否定,而是擁有自己的看法,也意識到自己在敏感問題裡能做些什麼。就比如對於出軌的問題,沒有自我、缺乏思考的人,會很直接的說“出軌就該遭報應”、“我絕對不會出軌”、“我絕對不會成為那樣的人”,前者是“大眾”對出軌問題的態度;後者是基於“大眾”對出軌的態度,覺得出軌太不好了,自己只能成為一個“好人”而產生的。

當婚姻走到盡頭,兩個人只剩折磨,又暫時離不了婚的時候,我們有沒有權利追求自己的幸福呢?

每個人都有。我們要意識到自己有哪些權利,而至於是否行使我們的權利、怎樣行使我們的權利,那是另外的事情。

我也明白,這個例子會讓你不舒服,因為對於出軌問題的社會觀念確實很強烈,也很偏見。但這也正好驗證了我前面提到的關於“大眾”的一些東西。


而還有另外一點,就是希望藉著這個敏感的問題,希望能讓你明白,一個完整的你,不是隻有好的一面、不是隻有優點,也還有不好的一面和缺點

我有不好的一面、我有缺點,我不排斥這樣的自己,我能接受這樣的自己,所以,即便我被討厭也沒有什麼。這不就突破了一些外界對我們的束縛?

再者你看,能接受這樣的自己,是不是和我們一開始提到的界限感(能力範圍之內)相關呢。

其實逐漸成為自己並不是一個很難的事情,但這需要時間,因為我們需要不斷的去貫徹自己的選擇、不斷的通過選擇去收穫對與錯的經驗、不斷的從與世界的互動中反思。在上面我們提到了成為自己的一般過程,但那個過程只提到了梳理,沒有一些實際經驗、經歷的積累,這些梳理是進行不下去的,所以儘可能的經歷、儘可能的貫徹自己的想法,是梳理(成為自己)的前置條件。

但這還沒算完,因為你只是“看到了自己的樣子”,他/她可能還不強大、還不堅定,所以需要你不斷的優化自己,來讓自己能夠提高、需要你不斷的自己做決定,不斷的做好自己該做的事情,不斷的做好自己能力範圍內的事情,來讓自己變得堅定

而隨著不斷的貫徹和實踐,自我會變的強大,能力也會提高,這時候外界對我們的影響就會變的很小,而我們就有機會從“大眾”中走出來,活成真正的自己。

心理學:真正的強大,從走出“大眾”,成為自己開始

我知道,當你不開心的時候,你希望有人逗你開心、當你孤獨的時候,你希望有人來陪著你、當你遇到困難的時候,你希望有人踩著七彩祥雲來拯救你、當你迷茫不知所措的時候,你希望生活中總有一盞明燈。

我並不想否認你有追求這些的權利,可當你總是依賴外界來解決自己問題的時候,你也就失去了鍛鍊自己能力的機會,而未來那個你依賴的人,遭遇意外需要依賴你的時候,缺乏鍛鍊的你能撐起兩個人的生活麼?

感謝你的閱讀。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