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打罵孩子,也別亂表揚!這兩個心理學妙招,讓表揚孩子更有效!

心理學 玩具 早期教育 育兒 親子心理師徐婧英 2018-11-29

親子心理師徐婧英 :

一個九年級男孩的媽媽

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

2016、2017年搜狐母嬰最受歡迎自媒體

《心理育兒》雜誌專欄作者

大V店、有書、娃娃等多家平臺特邀家庭教育主播

資深媒體人 中國新聞一等獎獲得者

歡迎關注!

文 | 親子心理師徐婧英

“徐老師,我兒子小學二年級。有段時間,寫作業很磨蹭,怎麼說也不管用。後來,我想了一個辦法,如果每次在規定時間內寫完,就貼個笑臉,連續一週都按時完成的話,就給他買個玩具。剛開始,這個方法還挺管用,但是,用了一段時間,確切地說,這學期以來,就不大管用了,他該磨蹭還磨蹭。徐老師,該怎樣正確表揚孩子呢?”

孩子的行為滿足父母期望,做的對時,好多父母會表揚,有的就像這位媽媽,用貼笑臉、打分等方式獎勵。

表揚有益於增強孩子自信心,勝於無視孩子,或沒有反應。

但任何方法如果不是發自內心、不符合孩子的身心特點,就不會長期有效,表揚和獎勵也是。

為什麼這樣說呢?

無論表揚還是獎勵,體現的,是大人對孩子行為的評判,是一種“自上而下”的評價。經常性的表揚或獎勵,往往讓孩子只為了表揚而做事,並不是發自內心地做。

孩子常常覺得,“我做的,都是為了大人”,因為他們希望我做什麼或擁有哪些能力,像上面這個媽媽說的,孩子一開始對笑臉還比較感興趣,漸漸地,失去了動力,哪怕獎勵玩具,都無法調動孩子的積極性,原因就在於此,因為這樣的獎勵,只是外在激勵。

不打罵孩子,也別亂表揚!這兩個心理學妙招,讓表揚孩子更有效!

另一方面,一味的表揚獎勵,也會讓孩子有這樣的感覺:如果不能獲得好成績,擁有一定的能力,“就不是好孩子”、“不討人喜歡”,孩子的自我價值會減弱。

長大後,過於在意別人的想法和看法,討好別人,忽視自己,漠視自己的感受,要知道,圓滿真實的生活,並不是以別人的評價為基礎的。

因此,表揚獎勵是一種認可方式,從長遠看,並不是最佳的方式。不當的表揚甚至會損害孩子的心靈。

怎樣認可孩子呢?兩個心理學小妙招,分享給你:

不打罵孩子,也別亂表揚!這兩個心理學妙招,讓表揚孩子更有效!

第一個妙招:分享快樂。

我兒子一暢剛上小學時,有一段時間寫作業也磨蹭,我和他說,“你抓緊時間寫作業,到睡覺前的時間,都可以玩玩具”。

插句題外話,是真的可以玩玩具哦,有家長說,為提高成績 ,孩子寫完學校作業,就讓做課外卷。

要知道,現在的孩子多聰明啊,寫完作業,還有別的任務等著,父母的如意算盤,早就看透了,因此,寧可磨蹭,也不多做。

我對一暢說,“你越快越好寫完,玩玩具的時間就越多。”

兒子聽話照做,有一天,終於按時寫完了,我問他,“這麼早寫完作業,現在什麼感覺?”

“心裡很高興,覺得玩具都更好玩了!” 兒子歡快地說。

我趁熱打鐵:“那以後還想這樣嗎?”

兒子說:“想啊!”

“那像今天這樣,抓緊時間寫作業,就會有更多時間玩了!”

兒子調皮地敬個禮說:“Yes,必須滴!”

此後,兒子基本都能按時完成作業,不拖沓,不磨蹭。

為什麼分享快樂會讓孩子更有價值感、更自信呢?

因為,成長是在感受中完成的。

做任何事情,都會有相應的感受、感覺和體會,做對、做好就會有成就感、自豪感、愉悅感,家長分享孩子的快樂感受,讓孩子感到被尊重,被接納,對自己的評價當然更高、更自信。

分享快樂,比單純的表揚,更讓孩子感受到父母發自內心的認可,對自己熱切的關注。

不打罵孩子,也別亂表揚!這兩個心理學妙招,讓表揚孩子更有效!

換位思考,就很好理解。

比如,你的閨蜜說,終於考上會計師資格證了。如果你只說一句,”你真厲害“,再沒下文,閨蜜的感覺就不會好哪去:覺得你的誇獎很敷衍,甚至有點兒冷酷,可能還夾雜羨慕嫉妒恨。因為,她想和你分享的,是自己成功的喜悅,還有過程的艱辛,並不在於只想聽你的一句恭維。

同樣道理,孩子做對、做好時,也希望能分享ta的感受,而不僅僅一句表揚。

不打罵孩子,也別亂表揚!這兩個心理學妙招,讓表揚孩子更有效!

發生在一暢身上,類似的事還有:

他的某篇作文寫的不錯,我問他:“這個排比句用的非常好,你是怎麼想到的”?

看了班級演講視頻,我說:“你在那句話後的停頓,非常沉穩,很能調動人的情緒,你怎麼會想到這樣做的呢?”

每次,兒子聽了,都神采飛揚,滔滔不絕地講他的所思所想。

不打罵孩子,也別亂表揚!這兩個心理學妙招,讓表揚孩子更有效!

第二個妙招:謝謝你

對孩子一句真誠的感謝,比一句“你很棒”、“真能幹”的效果要好很多。

一暢很小起,就幫我提東西,每次,我都和他說:“真的謝謝你,之前,媽媽一直想生個女孩,有了你之後,我發現,有個兒子真好.....”

兒子非常開心,越發能幹,現在,14歲的他,每次和我外出,都會主動幫我拿東西,我倆外出旅行,拿行李、辦託運,承包了所有力氣活。

對孩子說“謝謝”,讓孩子更自豪、更驕傲,覺得自己被尊重,更有價值感。

而且,人和人的關係是相互的,父母感謝孩子,孩子也會感恩父母。

有的家長常常苦惱,為什麼自己千辛萬苦養育孩子,孩子不像個“白眼狼”,不感恩,不領情?

這樣的家長應該反思,教育孩子的過程中,是不是不認可孩子,不感謝孩子?

不打罵孩子,也別亂表揚!這兩個心理學妙招,讓表揚孩子更有效!

注意:表揚不要流於形式

不要張嘴閉嘴,“你真好”,“你真棒”,讓孩子覺得父母的肯定毫無意義,而且,孩子會很困惑,自己哪好啊,棒在哪啊?

這樣不走心的表揚,慢慢會讓孩子逆反、不肯和父母溝通。


親子心理師徐婧英 :一個九年級男孩的媽媽 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 2016、2017年搜狐母嬰最受歡迎自媒體 《心理育兒》雜誌專欄作者 大V店、有書、娃娃等多家平臺特邀家庭教育主播 資深媒體人 中國新聞一等獎獲得者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