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揚努力,而不表揚聰明”?有道理,卻並非是萬能的表揚訣竅'

不完美媽媽 心理學 亞洲 斯坦福大學 日本 Carrie萌育兒研習社 2019-09-15
"

到底如何表揚孩子,會正面影響到孩子的心理髮展呢?

目前心理學上公認的做法是:

表揚努力、行為,不表揚聰明、能力。

這個“知識點”很簡單,很多重視教育的爸爸媽媽肯定已經很熟悉這一點了。

如果有爸爸媽媽還不太清楚具體的原理,下面具體解釋一下。

"

到底如何表揚孩子,會正面影響到孩子的心理髮展呢?

目前心理學上公認的做法是:

表揚努力、行為,不表揚聰明、能力。

這個“知識點”很簡單,很多重視教育的爸爸媽媽肯定已經很熟悉這一點了。

如果有爸爸媽媽還不太清楚具體的原理,下面具體解釋一下。

“表揚努力,而不表揚聰明”?有道理,卻並非是萬能的表揚訣竅

先簡單介紹一下表揚“聰明”的弊端:

單純、經常誇獎孩子聰明,可以說是典型的“固定型思維”

  • 固定型思維(fixed mindset)

聰明才智能力是天生的,後天無法改變。遇到挫折失敗,歸咎於自己不具有這方面天賦,所以會不惜一切代價去避免嘗試新的挑戰。

斯坦福大學心理學教授卡羅爾·德懷克(Carol Dweck)在這方面做過不少研究。她發現如果經常表揚孩子“聰明”,那麼當這些孩子遇到更困難的問題時,比較容易放棄。

因為這樣的孩子,會認為自己過去的成就,都是因為自己“聰明”,於是自己必須維持“聰明”的人設,不能丟掉聰明的帽子。當然,更加不能在人前顯得自己失敗。

所以,如果可以選擇,他們一定會選更輕鬆更有把握的任務,久而久之,就會躲在舒適區裡不願意走出去。

另外,美國心理學家發現,亞洲孩子的學業成績通常更加成功,他們也進行了相關的研究來尋找原因。

研究表明,在美國,老師、家長、學生自己都傾向於認為:

一個班裡的孩子,能力是有很大差異的,於是把學習成績歸因於穩定的內在因素,比如自己夠不夠聰明、智商高不高等;

但在中國、日本等亞洲國家,老師、父母、孩子,都會覺得:

一個普通班裡的孩子,能力都差不多,於是把學習成績的好壞歸因於暫時的情景因素,比如孩子夠不夠刻苦,有沒有堅持。

我們之所以有這樣的觀點,有部分來源於中國傳統的儒家文化的影響,我們更強調努力工作,持之以恆的重要性。

美國的心理學家因此認為:在這一點上,中國教師、父母和學生的歸因風格更加恰當。這也是亞洲學生學業相對更加成功的原因之一。

於是德懷克認為,誇兒童的聰明,會形成“自我毀滅”行為(self-defeating mentality)。這種兒童,越早捅破他們包裹在自己周圍的肥皂泡越好。

"

到底如何表揚孩子,會正面影響到孩子的心理髮展呢?

目前心理學上公認的做法是:

表揚努力、行為,不表揚聰明、能力。

這個“知識點”很簡單,很多重視教育的爸爸媽媽肯定已經很熟悉這一點了。

如果有爸爸媽媽還不太清楚具體的原理,下面具體解釋一下。

“表揚努力,而不表揚聰明”?有道理,卻並非是萬能的表揚訣竅

先簡單介紹一下表揚“聰明”的弊端:

單純、經常誇獎孩子聰明,可以說是典型的“固定型思維”

  • 固定型思維(fixed mindset)

聰明才智能力是天生的,後天無法改變。遇到挫折失敗,歸咎於自己不具有這方面天賦,所以會不惜一切代價去避免嘗試新的挑戰。

斯坦福大學心理學教授卡羅爾·德懷克(Carol Dweck)在這方面做過不少研究。她發現如果經常表揚孩子“聰明”,那麼當這些孩子遇到更困難的問題時,比較容易放棄。

因為這樣的孩子,會認為自己過去的成就,都是因為自己“聰明”,於是自己必須維持“聰明”的人設,不能丟掉聰明的帽子。當然,更加不能在人前顯得自己失敗。

所以,如果可以選擇,他們一定會選更輕鬆更有把握的任務,久而久之,就會躲在舒適區裡不願意走出去。

另外,美國心理學家發現,亞洲孩子的學業成績通常更加成功,他們也進行了相關的研究來尋找原因。

研究表明,在美國,老師、家長、學生自己都傾向於認為:

一個班裡的孩子,能力是有很大差異的,於是把學習成績歸因於穩定的內在因素,比如自己夠不夠聰明、智商高不高等;

但在中國、日本等亞洲國家,老師、父母、孩子,都會覺得:

一個普通班裡的孩子,能力都差不多,於是把學習成績的好壞歸因於暫時的情景因素,比如孩子夠不夠刻苦,有沒有堅持。

我們之所以有這樣的觀點,有部分來源於中國傳統的儒家文化的影響,我們更強調努力工作,持之以恆的重要性。

美國的心理學家因此認為:在這一點上,中國教師、父母和學生的歸因風格更加恰當。這也是亞洲學生學業相對更加成功的原因之一。

於是德懷克認為,誇兒童的聰明,會形成“自我毀滅”行為(self-defeating mentality)。這種兒童,越早捅破他們包裹在自己周圍的肥皂泡越好。

“表揚努力,而不表揚聰明”?有道理,卻並非是萬能的表揚訣竅

那麼,表揚努力,有什麼優勢呢?

如果表揚孩子的努力,可以讓孩子養成“成長思維”。

  • 成長型思維(growth mindset):

天賦只是起點,人的才智通過鍛鍊可以提高,只要努力就可以做的更好,把每一次挫折失敗,都看做是提高自己的機會,不斷改善,從而不斷進步。

所有相信才能可以被培養(通過努力學習、工作、好的戰略以及向他人取經)的人,都具有成長型思維。

相較於那些具有固定型思維的人,擁有成長型思維的人會收穫更多。

這是因為他們很少擔心自己看上去是否聰明,而是將更多的精力放在學習上。

也就是說,我們越是表揚孩子努力,孩子就會越努力。而且隨著孩子的努力,他們的智商真的可以增加!

我這麼說是有根據的。

今天的心理學家們基本都承認,智力受到“遺傳”和“環境”的共同影響。

打個比方:

智力就像一根皮筋,外部環境就像拉力。

如果皮筋本身就比較長,不怎麼費力就能拉到一定長度;

如果皮筋本身比較短,費點兒力氣,也能拉到同樣的長度。

所以,儘管人的基因在出生之後不能再改變,但我們能夠通過改善學習和成長環境,使孩子的全部潛能得到充分開發。

比如,有研究發現:總的來說,在人們40歲以前,智商分數一直呈平緩上升的趨勢。

不過,人和人之間的差別是很大的,有些人智商上升很多,而有些人的智商卻有很大程度的下降。

原因何在?

通常,那些智商提升的人,一直處於智力刺激較強的環境之中;

而智商下降者,往往承受著生活單調、酗酒、慢性病等方面的痛苦。

還有研究發現,一個人在學校學習時間越長,智商提高越多。而人們離開學校之後,智商每年下降可達6分!

因此,作為父母,不需要太過在意孩子在幼年時期是否聰明,是不是“天才”。這不一定能說明什麼問題。

事實上,一個人18歲時的智商,和他2歲時的智商,相關度只有0.31(完全相關是1.00)。

所以相對來說,表揚後天努力,比表揚先天聰明更加重要。

"

到底如何表揚孩子,會正面影響到孩子的心理髮展呢?

目前心理學上公認的做法是:

表揚努力、行為,不表揚聰明、能力。

這個“知識點”很簡單,很多重視教育的爸爸媽媽肯定已經很熟悉這一點了。

如果有爸爸媽媽還不太清楚具體的原理,下面具體解釋一下。

“表揚努力,而不表揚聰明”?有道理,卻並非是萬能的表揚訣竅

先簡單介紹一下表揚“聰明”的弊端:

單純、經常誇獎孩子聰明,可以說是典型的“固定型思維”

  • 固定型思維(fixed mindset)

聰明才智能力是天生的,後天無法改變。遇到挫折失敗,歸咎於自己不具有這方面天賦,所以會不惜一切代價去避免嘗試新的挑戰。

斯坦福大學心理學教授卡羅爾·德懷克(Carol Dweck)在這方面做過不少研究。她發現如果經常表揚孩子“聰明”,那麼當這些孩子遇到更困難的問題時,比較容易放棄。

因為這樣的孩子,會認為自己過去的成就,都是因為自己“聰明”,於是自己必須維持“聰明”的人設,不能丟掉聰明的帽子。當然,更加不能在人前顯得自己失敗。

所以,如果可以選擇,他們一定會選更輕鬆更有把握的任務,久而久之,就會躲在舒適區裡不願意走出去。

另外,美國心理學家發現,亞洲孩子的學業成績通常更加成功,他們也進行了相關的研究來尋找原因。

研究表明,在美國,老師、家長、學生自己都傾向於認為:

一個班裡的孩子,能力是有很大差異的,於是把學習成績歸因於穩定的內在因素,比如自己夠不夠聰明、智商高不高等;

但在中國、日本等亞洲國家,老師、父母、孩子,都會覺得:

一個普通班裡的孩子,能力都差不多,於是把學習成績的好壞歸因於暫時的情景因素,比如孩子夠不夠刻苦,有沒有堅持。

我們之所以有這樣的觀點,有部分來源於中國傳統的儒家文化的影響,我們更強調努力工作,持之以恆的重要性。

美國的心理學家因此認為:在這一點上,中國教師、父母和學生的歸因風格更加恰當。這也是亞洲學生學業相對更加成功的原因之一。

於是德懷克認為,誇兒童的聰明,會形成“自我毀滅”行為(self-defeating mentality)。這種兒童,越早捅破他們包裹在自己周圍的肥皂泡越好。

“表揚努力,而不表揚聰明”?有道理,卻並非是萬能的表揚訣竅

那麼,表揚努力,有什麼優勢呢?

如果表揚孩子的努力,可以讓孩子養成“成長思維”。

  • 成長型思維(growth mindset):

天賦只是起點,人的才智通過鍛鍊可以提高,只要努力就可以做的更好,把每一次挫折失敗,都看做是提高自己的機會,不斷改善,從而不斷進步。

所有相信才能可以被培養(通過努力學習、工作、好的戰略以及向他人取經)的人,都具有成長型思維。

相較於那些具有固定型思維的人,擁有成長型思維的人會收穫更多。

這是因為他們很少擔心自己看上去是否聰明,而是將更多的精力放在學習上。

也就是說,我們越是表揚孩子努力,孩子就會越努力。而且隨著孩子的努力,他們的智商真的可以增加!

我這麼說是有根據的。

今天的心理學家們基本都承認,智力受到“遺傳”和“環境”的共同影響。

打個比方:

智力就像一根皮筋,外部環境就像拉力。

如果皮筋本身就比較長,不怎麼費力就能拉到一定長度;

如果皮筋本身比較短,費點兒力氣,也能拉到同樣的長度。

所以,儘管人的基因在出生之後不能再改變,但我們能夠通過改善學習和成長環境,使孩子的全部潛能得到充分開發。

比如,有研究發現:總的來說,在人們40歲以前,智商分數一直呈平緩上升的趨勢。

不過,人和人之間的差別是很大的,有些人智商上升很多,而有些人的智商卻有很大程度的下降。

原因何在?

通常,那些智商提升的人,一直處於智力刺激較強的環境之中;

而智商下降者,往往承受著生活單調、酗酒、慢性病等方面的痛苦。

還有研究發現,一個人在學校學習時間越長,智商提高越多。而人們離開學校之後,智商每年下降可達6分!

因此,作為父母,不需要太過在意孩子在幼年時期是否聰明,是不是“天才”。這不一定能說明什麼問題。

事實上,一個人18歲時的智商,和他2歲時的智商,相關度只有0.31(完全相關是1.00)。

所以相對來說,表揚後天努力,比表揚先天聰明更加重要。

“表揚努力,而不表揚聰明”?有道理,卻並非是萬能的表揚訣竅

但是!

注意了!

以上說的這些,並不是一條放之四海而皆準的表揚訣竅!

這樣的表揚建議,更適合在表揚孩子“成就”的時候。

可是教育的過程中,我們除了重視孩子的成就,也會注重孩子的品格、道德方面的培養。

比如友善、慷慨、有同情心、樂於助人……

研究顯示(https://psycnet.apa.org/record/2008-16008-021):

對於培養孩子的“利他行為”來說,讚揚比獎勵更為有效。

獎勵可能會誘導孩子,只在能拿到好處的時候對人友善,而讚揚卻能傳達出“與別人分享的行為本質上就是有價值的”。

那麼,在表揚孩子的道德行為時,如何表揚比較好呢?

還是應當讚揚孩子努力行善的行為,而不是讚揚孩子本人嗎?

我們來看這樣一個心理學實驗:

研究人員Joan E. Grusec和Erica Redler請256個7-10歲的孩子進行了3次實驗,實驗中孩子們會贏得一些彈子球,並捐贈一些給貧窮的孩子。

實驗人員把孩子們隨機分到不同的組,對他們進行不同類型的誇獎。

對有些孩子,他們重點誇獎“你做了什麼”:

“你把你的彈子分給了那些可憐的小朋友,這真是太棒了。對,這是件很棒很有幫助的事情。”

對有些孩子,他們重點誇獎品性,即“你是什麼樣的人”:

“你是那種非常樂於幫助其他人的孩子。你真是非常善良、非常友善的人。”

幾周之後,當面對更多可以給予和分享的機會時,那些品質得到稱讚的孩子比行為得到稱讚的孩子表現得更加慷慨。

由此看出,和誇獎成就不同,對於道德行為來說,名詞的效果比動詞好。誇獎孩子的品質,幫助孩子將這部分內化為了自己的個性。

"

到底如何表揚孩子,會正面影響到孩子的心理髮展呢?

目前心理學上公認的做法是:

表揚努力、行為,不表揚聰明、能力。

這個“知識點”很簡單,很多重視教育的爸爸媽媽肯定已經很熟悉這一點了。

如果有爸爸媽媽還不太清楚具體的原理,下面具體解釋一下。

“表揚努力,而不表揚聰明”?有道理,卻並非是萬能的表揚訣竅

先簡單介紹一下表揚“聰明”的弊端:

單純、經常誇獎孩子聰明,可以說是典型的“固定型思維”

  • 固定型思維(fixed mindset)

聰明才智能力是天生的,後天無法改變。遇到挫折失敗,歸咎於自己不具有這方面天賦,所以會不惜一切代價去避免嘗試新的挑戰。

斯坦福大學心理學教授卡羅爾·德懷克(Carol Dweck)在這方面做過不少研究。她發現如果經常表揚孩子“聰明”,那麼當這些孩子遇到更困難的問題時,比較容易放棄。

因為這樣的孩子,會認為自己過去的成就,都是因為自己“聰明”,於是自己必須維持“聰明”的人設,不能丟掉聰明的帽子。當然,更加不能在人前顯得自己失敗。

所以,如果可以選擇,他們一定會選更輕鬆更有把握的任務,久而久之,就會躲在舒適區裡不願意走出去。

另外,美國心理學家發現,亞洲孩子的學業成績通常更加成功,他們也進行了相關的研究來尋找原因。

研究表明,在美國,老師、家長、學生自己都傾向於認為:

一個班裡的孩子,能力是有很大差異的,於是把學習成績歸因於穩定的內在因素,比如自己夠不夠聰明、智商高不高等;

但在中國、日本等亞洲國家,老師、父母、孩子,都會覺得:

一個普通班裡的孩子,能力都差不多,於是把學習成績的好壞歸因於暫時的情景因素,比如孩子夠不夠刻苦,有沒有堅持。

我們之所以有這樣的觀點,有部分來源於中國傳統的儒家文化的影響,我們更強調努力工作,持之以恆的重要性。

美國的心理學家因此認為:在這一點上,中國教師、父母和學生的歸因風格更加恰當。這也是亞洲學生學業相對更加成功的原因之一。

於是德懷克認為,誇兒童的聰明,會形成“自我毀滅”行為(self-defeating mentality)。這種兒童,越早捅破他們包裹在自己周圍的肥皂泡越好。

“表揚努力,而不表揚聰明”?有道理,卻並非是萬能的表揚訣竅

那麼,表揚努力,有什麼優勢呢?

如果表揚孩子的努力,可以讓孩子養成“成長思維”。

  • 成長型思維(growth mindset):

天賦只是起點,人的才智通過鍛鍊可以提高,只要努力就可以做的更好,把每一次挫折失敗,都看做是提高自己的機會,不斷改善,從而不斷進步。

所有相信才能可以被培養(通過努力學習、工作、好的戰略以及向他人取經)的人,都具有成長型思維。

相較於那些具有固定型思維的人,擁有成長型思維的人會收穫更多。

這是因為他們很少擔心自己看上去是否聰明,而是將更多的精力放在學習上。

也就是說,我們越是表揚孩子努力,孩子就會越努力。而且隨著孩子的努力,他們的智商真的可以增加!

我這麼說是有根據的。

今天的心理學家們基本都承認,智力受到“遺傳”和“環境”的共同影響。

打個比方:

智力就像一根皮筋,外部環境就像拉力。

如果皮筋本身就比較長,不怎麼費力就能拉到一定長度;

如果皮筋本身比較短,費點兒力氣,也能拉到同樣的長度。

所以,儘管人的基因在出生之後不能再改變,但我們能夠通過改善學習和成長環境,使孩子的全部潛能得到充分開發。

比如,有研究發現:總的來說,在人們40歲以前,智商分數一直呈平緩上升的趨勢。

不過,人和人之間的差別是很大的,有些人智商上升很多,而有些人的智商卻有很大程度的下降。

原因何在?

通常,那些智商提升的人,一直處於智力刺激較強的環境之中;

而智商下降者,往往承受著生活單調、酗酒、慢性病等方面的痛苦。

還有研究發現,一個人在學校學習時間越長,智商提高越多。而人們離開學校之後,智商每年下降可達6分!

因此,作為父母,不需要太過在意孩子在幼年時期是否聰明,是不是“天才”。這不一定能說明什麼問題。

事實上,一個人18歲時的智商,和他2歲時的智商,相關度只有0.31(完全相關是1.00)。

所以相對來說,表揚後天努力,比表揚先天聰明更加重要。

“表揚努力,而不表揚聰明”?有道理,卻並非是萬能的表揚訣竅

但是!

注意了!

以上說的這些,並不是一條放之四海而皆準的表揚訣竅!

這樣的表揚建議,更適合在表揚孩子“成就”的時候。

可是教育的過程中,我們除了重視孩子的成就,也會注重孩子的品格、道德方面的培養。

比如友善、慷慨、有同情心、樂於助人……

研究顯示(https://psycnet.apa.org/record/2008-16008-021):

對於培養孩子的“利他行為”來說,讚揚比獎勵更為有效。

獎勵可能會誘導孩子,只在能拿到好處的時候對人友善,而讚揚卻能傳達出“與別人分享的行為本質上就是有價值的”。

那麼,在表揚孩子的道德行為時,如何表揚比較好呢?

還是應當讚揚孩子努力行善的行為,而不是讚揚孩子本人嗎?

我們來看這樣一個心理學實驗:

研究人員Joan E. Grusec和Erica Redler請256個7-10歲的孩子進行了3次實驗,實驗中孩子們會贏得一些彈子球,並捐贈一些給貧窮的孩子。

實驗人員把孩子們隨機分到不同的組,對他們進行不同類型的誇獎。

對有些孩子,他們重點誇獎“你做了什麼”:

“你把你的彈子分給了那些可憐的小朋友,這真是太棒了。對,這是件很棒很有幫助的事情。”

對有些孩子,他們重點誇獎品性,即“你是什麼樣的人”:

“你是那種非常樂於幫助其他人的孩子。你真是非常善良、非常友善的人。”

幾周之後,當面對更多可以給予和分享的機會時,那些品質得到稱讚的孩子比行為得到稱讚的孩子表現得更加慷慨。

由此看出,和誇獎成就不同,對於道德行為來說,名詞的效果比動詞好。誇獎孩子的品質,幫助孩子將這部分內化為了自己的個性。

“表揚努力,而不表揚聰明”?有道理,卻並非是萬能的表揚訣竅

  • 但這仍然不是一條放之四海而皆準的定理——還需要看年齡:

當研究者Joan E. Grusec和Erica Redler讚揚5歲大的孩子,出現的任何好的行為都沒有持續性的影響:他們也許太小了,沒有辦法把道德特徵內化為一種穩定的自我意識。

將慷慨的行為和個人品質聯繫在一起最關鍵的時刻,大概是8歲左右,是孩子開始形成個人品質概念的時候。

具有自我意識的人,才更容易受自己態度的影響,才更可能做到“言行一致”。

看到這裡,你是否有了點頓悟:

為什麼媽媽說了一萬次,孩子就是不聽?

為什麼孩子啥道理都懂,就是不願意做?

正是因為“有什麼樣的態度“,並不一定能產生“什麼樣的行為”。

就比如每位菸民其實都知道“吸菸有害健康”,但事實上並不會少抽一支。對抽菸的“態度”並沒有改變他們抽菸的“行為”。

也就是說,“端正態度”只是第一步,距離“指導行為”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

到底如何表揚孩子,會正面影響到孩子的心理髮展呢?

目前心理學上公認的做法是:

表揚努力、行為,不表揚聰明、能力。

這個“知識點”很簡單,很多重視教育的爸爸媽媽肯定已經很熟悉這一點了。

如果有爸爸媽媽還不太清楚具體的原理,下面具體解釋一下。

“表揚努力,而不表揚聰明”?有道理,卻並非是萬能的表揚訣竅

先簡單介紹一下表揚“聰明”的弊端:

單純、經常誇獎孩子聰明,可以說是典型的“固定型思維”

  • 固定型思維(fixed mindset)

聰明才智能力是天生的,後天無法改變。遇到挫折失敗,歸咎於自己不具有這方面天賦,所以會不惜一切代價去避免嘗試新的挑戰。

斯坦福大學心理學教授卡羅爾·德懷克(Carol Dweck)在這方面做過不少研究。她發現如果經常表揚孩子“聰明”,那麼當這些孩子遇到更困難的問題時,比較容易放棄。

因為這樣的孩子,會認為自己過去的成就,都是因為自己“聰明”,於是自己必須維持“聰明”的人設,不能丟掉聰明的帽子。當然,更加不能在人前顯得自己失敗。

所以,如果可以選擇,他們一定會選更輕鬆更有把握的任務,久而久之,就會躲在舒適區裡不願意走出去。

另外,美國心理學家發現,亞洲孩子的學業成績通常更加成功,他們也進行了相關的研究來尋找原因。

研究表明,在美國,老師、家長、學生自己都傾向於認為:

一個班裡的孩子,能力是有很大差異的,於是把學習成績歸因於穩定的內在因素,比如自己夠不夠聰明、智商高不高等;

但在中國、日本等亞洲國家,老師、父母、孩子,都會覺得:

一個普通班裡的孩子,能力都差不多,於是把學習成績的好壞歸因於暫時的情景因素,比如孩子夠不夠刻苦,有沒有堅持。

我們之所以有這樣的觀點,有部分來源於中國傳統的儒家文化的影響,我們更強調努力工作,持之以恆的重要性。

美國的心理學家因此認為:在這一點上,中國教師、父母和學生的歸因風格更加恰當。這也是亞洲學生學業相對更加成功的原因之一。

於是德懷克認為,誇兒童的聰明,會形成“自我毀滅”行為(self-defeating mentality)。這種兒童,越早捅破他們包裹在自己周圍的肥皂泡越好。

“表揚努力,而不表揚聰明”?有道理,卻並非是萬能的表揚訣竅

那麼,表揚努力,有什麼優勢呢?

如果表揚孩子的努力,可以讓孩子養成“成長思維”。

  • 成長型思維(growth mindset):

天賦只是起點,人的才智通過鍛鍊可以提高,只要努力就可以做的更好,把每一次挫折失敗,都看做是提高自己的機會,不斷改善,從而不斷進步。

所有相信才能可以被培養(通過努力學習、工作、好的戰略以及向他人取經)的人,都具有成長型思維。

相較於那些具有固定型思維的人,擁有成長型思維的人會收穫更多。

這是因為他們很少擔心自己看上去是否聰明,而是將更多的精力放在學習上。

也就是說,我們越是表揚孩子努力,孩子就會越努力。而且隨著孩子的努力,他們的智商真的可以增加!

我這麼說是有根據的。

今天的心理學家們基本都承認,智力受到“遺傳”和“環境”的共同影響。

打個比方:

智力就像一根皮筋,外部環境就像拉力。

如果皮筋本身就比較長,不怎麼費力就能拉到一定長度;

如果皮筋本身比較短,費點兒力氣,也能拉到同樣的長度。

所以,儘管人的基因在出生之後不能再改變,但我們能夠通過改善學習和成長環境,使孩子的全部潛能得到充分開發。

比如,有研究發現:總的來說,在人們40歲以前,智商分數一直呈平緩上升的趨勢。

不過,人和人之間的差別是很大的,有些人智商上升很多,而有些人的智商卻有很大程度的下降。

原因何在?

通常,那些智商提升的人,一直處於智力刺激較強的環境之中;

而智商下降者,往往承受著生活單調、酗酒、慢性病等方面的痛苦。

還有研究發現,一個人在學校學習時間越長,智商提高越多。而人們離開學校之後,智商每年下降可達6分!

因此,作為父母,不需要太過在意孩子在幼年時期是否聰明,是不是“天才”。這不一定能說明什麼問題。

事實上,一個人18歲時的智商,和他2歲時的智商,相關度只有0.31(完全相關是1.00)。

所以相對來說,表揚後天努力,比表揚先天聰明更加重要。

“表揚努力,而不表揚聰明”?有道理,卻並非是萬能的表揚訣竅

但是!

注意了!

以上說的這些,並不是一條放之四海而皆準的表揚訣竅!

這樣的表揚建議,更適合在表揚孩子“成就”的時候。

可是教育的過程中,我們除了重視孩子的成就,也會注重孩子的品格、道德方面的培養。

比如友善、慷慨、有同情心、樂於助人……

研究顯示(https://psycnet.apa.org/record/2008-16008-021):

對於培養孩子的“利他行為”來說,讚揚比獎勵更為有效。

獎勵可能會誘導孩子,只在能拿到好處的時候對人友善,而讚揚卻能傳達出“與別人分享的行為本質上就是有價值的”。

那麼,在表揚孩子的道德行為時,如何表揚比較好呢?

還是應當讚揚孩子努力行善的行為,而不是讚揚孩子本人嗎?

我們來看這樣一個心理學實驗:

研究人員Joan E. Grusec和Erica Redler請256個7-10歲的孩子進行了3次實驗,實驗中孩子們會贏得一些彈子球,並捐贈一些給貧窮的孩子。

實驗人員把孩子們隨機分到不同的組,對他們進行不同類型的誇獎。

對有些孩子,他們重點誇獎“你做了什麼”:

“你把你的彈子分給了那些可憐的小朋友,這真是太棒了。對,這是件很棒很有幫助的事情。”

對有些孩子,他們重點誇獎品性,即“你是什麼樣的人”:

“你是那種非常樂於幫助其他人的孩子。你真是非常善良、非常友善的人。”

幾周之後,當面對更多可以給予和分享的機會時,那些品質得到稱讚的孩子比行為得到稱讚的孩子表現得更加慷慨。

由此看出,和誇獎成就不同,對於道德行為來說,名詞的效果比動詞好。誇獎孩子的品質,幫助孩子將這部分內化為了自己的個性。

“表揚努力,而不表揚聰明”?有道理,卻並非是萬能的表揚訣竅

  • 但這仍然不是一條放之四海而皆準的定理——還需要看年齡:

當研究者Joan E. Grusec和Erica Redler讚揚5歲大的孩子,出現的任何好的行為都沒有持續性的影響:他們也許太小了,沒有辦法把道德特徵內化為一種穩定的自我意識。

將慷慨的行為和個人品質聯繫在一起最關鍵的時刻,大概是8歲左右,是孩子開始形成個人品質概念的時候。

具有自我意識的人,才更容易受自己態度的影響,才更可能做到“言行一致”。

看到這裡,你是否有了點頓悟:

為什麼媽媽說了一萬次,孩子就是不聽?

為什麼孩子啥道理都懂,就是不願意做?

正是因為“有什麼樣的態度“,並不一定能產生“什麼樣的行為”。

就比如每位菸民其實都知道“吸菸有害健康”,但事實上並不會少抽一支。對抽菸的“態度”並沒有改變他們抽菸的“行為”。

也就是說,“端正態度”只是第一步,距離“指導行為”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表揚努力,而不表揚聰明”?有道理,卻並非是萬能的表揚訣竅

端正的態度,如何真正起到指導孩子行為的作用?

1、特殊性

越籠統的態度,越不能指導行為,但越特定的態度,越能準確的預測行為。比如說:

問大家對於環保是什麼態度,並不能準確地知道大家會不會亂扔垃。

但如果有針對性地瞭解大家對亂扔垃圾的態度,相對能更準確的知道大家之後會不會亂扔垃圾。

對大人都是如此,教小孩子的道理就更需要特定、具體、有針對性了。

比如問自己的孩子:

“如果小孩子不好好學習,以後會怎麼樣?”

這就太籠統了。

不如說:

“你覺得如果上課沒有好好聽老師講課,會怎麼樣呢?”

"

到底如何表揚孩子,會正面影響到孩子的心理髮展呢?

目前心理學上公認的做法是:

表揚努力、行為,不表揚聰明、能力。

這個“知識點”很簡單,很多重視教育的爸爸媽媽肯定已經很熟悉這一點了。

如果有爸爸媽媽還不太清楚具體的原理,下面具體解釋一下。

“表揚努力,而不表揚聰明”?有道理,卻並非是萬能的表揚訣竅

先簡單介紹一下表揚“聰明”的弊端:

單純、經常誇獎孩子聰明,可以說是典型的“固定型思維”

  • 固定型思維(fixed mindset)

聰明才智能力是天生的,後天無法改變。遇到挫折失敗,歸咎於自己不具有這方面天賦,所以會不惜一切代價去避免嘗試新的挑戰。

斯坦福大學心理學教授卡羅爾·德懷克(Carol Dweck)在這方面做過不少研究。她發現如果經常表揚孩子“聰明”,那麼當這些孩子遇到更困難的問題時,比較容易放棄。

因為這樣的孩子,會認為自己過去的成就,都是因為自己“聰明”,於是自己必須維持“聰明”的人設,不能丟掉聰明的帽子。當然,更加不能在人前顯得自己失敗。

所以,如果可以選擇,他們一定會選更輕鬆更有把握的任務,久而久之,就會躲在舒適區裡不願意走出去。

另外,美國心理學家發現,亞洲孩子的學業成績通常更加成功,他們也進行了相關的研究來尋找原因。

研究表明,在美國,老師、家長、學生自己都傾向於認為:

一個班裡的孩子,能力是有很大差異的,於是把學習成績歸因於穩定的內在因素,比如自己夠不夠聰明、智商高不高等;

但在中國、日本等亞洲國家,老師、父母、孩子,都會覺得:

一個普通班裡的孩子,能力都差不多,於是把學習成績的好壞歸因於暫時的情景因素,比如孩子夠不夠刻苦,有沒有堅持。

我們之所以有這樣的觀點,有部分來源於中國傳統的儒家文化的影響,我們更強調努力工作,持之以恆的重要性。

美國的心理學家因此認為:在這一點上,中國教師、父母和學生的歸因風格更加恰當。這也是亞洲學生學業相對更加成功的原因之一。

於是德懷克認為,誇兒童的聰明,會形成“自我毀滅”行為(self-defeating mentality)。這種兒童,越早捅破他們包裹在自己周圍的肥皂泡越好。

“表揚努力,而不表揚聰明”?有道理,卻並非是萬能的表揚訣竅

那麼,表揚努力,有什麼優勢呢?

如果表揚孩子的努力,可以讓孩子養成“成長思維”。

  • 成長型思維(growth mindset):

天賦只是起點,人的才智通過鍛鍊可以提高,只要努力就可以做的更好,把每一次挫折失敗,都看做是提高自己的機會,不斷改善,從而不斷進步。

所有相信才能可以被培養(通過努力學習、工作、好的戰略以及向他人取經)的人,都具有成長型思維。

相較於那些具有固定型思維的人,擁有成長型思維的人會收穫更多。

這是因為他們很少擔心自己看上去是否聰明,而是將更多的精力放在學習上。

也就是說,我們越是表揚孩子努力,孩子就會越努力。而且隨著孩子的努力,他們的智商真的可以增加!

我這麼說是有根據的。

今天的心理學家們基本都承認,智力受到“遺傳”和“環境”的共同影響。

打個比方:

智力就像一根皮筋,外部環境就像拉力。

如果皮筋本身就比較長,不怎麼費力就能拉到一定長度;

如果皮筋本身比較短,費點兒力氣,也能拉到同樣的長度。

所以,儘管人的基因在出生之後不能再改變,但我們能夠通過改善學習和成長環境,使孩子的全部潛能得到充分開發。

比如,有研究發現:總的來說,在人們40歲以前,智商分數一直呈平緩上升的趨勢。

不過,人和人之間的差別是很大的,有些人智商上升很多,而有些人的智商卻有很大程度的下降。

原因何在?

通常,那些智商提升的人,一直處於智力刺激較強的環境之中;

而智商下降者,往往承受著生活單調、酗酒、慢性病等方面的痛苦。

還有研究發現,一個人在學校學習時間越長,智商提高越多。而人們離開學校之後,智商每年下降可達6分!

因此,作為父母,不需要太過在意孩子在幼年時期是否聰明,是不是“天才”。這不一定能說明什麼問題。

事實上,一個人18歲時的智商,和他2歲時的智商,相關度只有0.31(完全相關是1.00)。

所以相對來說,表揚後天努力,比表揚先天聰明更加重要。

“表揚努力,而不表揚聰明”?有道理,卻並非是萬能的表揚訣竅

但是!

注意了!

以上說的這些,並不是一條放之四海而皆準的表揚訣竅!

這樣的表揚建議,更適合在表揚孩子“成就”的時候。

可是教育的過程中,我們除了重視孩子的成就,也會注重孩子的品格、道德方面的培養。

比如友善、慷慨、有同情心、樂於助人……

研究顯示(https://psycnet.apa.org/record/2008-16008-021):

對於培養孩子的“利他行為”來說,讚揚比獎勵更為有效。

獎勵可能會誘導孩子,只在能拿到好處的時候對人友善,而讚揚卻能傳達出“與別人分享的行為本質上就是有價值的”。

那麼,在表揚孩子的道德行為時,如何表揚比較好呢?

還是應當讚揚孩子努力行善的行為,而不是讚揚孩子本人嗎?

我們來看這樣一個心理學實驗:

研究人員Joan E. Grusec和Erica Redler請256個7-10歲的孩子進行了3次實驗,實驗中孩子們會贏得一些彈子球,並捐贈一些給貧窮的孩子。

實驗人員把孩子們隨機分到不同的組,對他們進行不同類型的誇獎。

對有些孩子,他們重點誇獎“你做了什麼”:

“你把你的彈子分給了那些可憐的小朋友,這真是太棒了。對,這是件很棒很有幫助的事情。”

對有些孩子,他們重點誇獎品性,即“你是什麼樣的人”:

“你是那種非常樂於幫助其他人的孩子。你真是非常善良、非常友善的人。”

幾周之後,當面對更多可以給予和分享的機會時,那些品質得到稱讚的孩子比行為得到稱讚的孩子表現得更加慷慨。

由此看出,和誇獎成就不同,對於道德行為來說,名詞的效果比動詞好。誇獎孩子的品質,幫助孩子將這部分內化為了自己的個性。

“表揚努力,而不表揚聰明”?有道理,卻並非是萬能的表揚訣竅

  • 但這仍然不是一條放之四海而皆準的定理——還需要看年齡:

當研究者Joan E. Grusec和Erica Redler讚揚5歲大的孩子,出現的任何好的行為都沒有持續性的影響:他們也許太小了,沒有辦法把道德特徵內化為一種穩定的自我意識。

將慷慨的行為和個人品質聯繫在一起最關鍵的時刻,大概是8歲左右,是孩子開始形成個人品質概念的時候。

具有自我意識的人,才更容易受自己態度的影響,才更可能做到“言行一致”。

看到這裡,你是否有了點頓悟:

為什麼媽媽說了一萬次,孩子就是不聽?

為什麼孩子啥道理都懂,就是不願意做?

正是因為“有什麼樣的態度“,並不一定能產生“什麼樣的行為”。

就比如每位菸民其實都知道“吸菸有害健康”,但事實上並不會少抽一支。對抽菸的“態度”並沒有改變他們抽菸的“行為”。

也就是說,“端正態度”只是第一步,距離“指導行為”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表揚努力,而不表揚聰明”?有道理,卻並非是萬能的表揚訣竅

端正的態度,如何真正起到指導孩子行為的作用?

1、特殊性

越籠統的態度,越不能指導行為,但越特定的態度,越能準確的預測行為。比如說:

問大家對於環保是什麼態度,並不能準確地知道大家會不會亂扔垃。

但如果有針對性地瞭解大家對亂扔垃圾的態度,相對能更準確的知道大家之後會不會亂扔垃圾。

對大人都是如此,教小孩子的道理就更需要特定、具體、有針對性了。

比如問自己的孩子:

“如果小孩子不好好學習,以後會怎麼樣?”

這就太籠統了。

不如說:

“你覺得如果上課沒有好好聽老師講課,會怎麼樣呢?”

“表揚努力,而不表揚聰明”?有道理,卻並非是萬能的表揚訣竅

2、時間因素

態度和行為之間的間隔時間越短,指導行為的可能性越大。

這就是為啥爸媽老抱怨孩子只“改得了一時”,明明剛剛才說過的規則、道理,孩子卻只能短暫地遵守一會兒,轉個身又犯了同樣的錯誤。

有研究表明,現實生活中,無論爸爸媽媽是打屁股、大喊大叫,還是用正常的聲音說話,一個小孩在同一天內,有80%的可能犯同樣的錯誤,哪怕只在短短几小時內,也有50%的可能性再犯同樣的錯誤。

這樣看來,小孩子重複犯錯很正常。所以從長遠來看:重複規則,而不是大喊大叫,才是更好,更有效果的策略。

"

到底如何表揚孩子,會正面影響到孩子的心理髮展呢?

目前心理學上公認的做法是:

表揚努力、行為,不表揚聰明、能力。

這個“知識點”很簡單,很多重視教育的爸爸媽媽肯定已經很熟悉這一點了。

如果有爸爸媽媽還不太清楚具體的原理,下面具體解釋一下。

“表揚努力,而不表揚聰明”?有道理,卻並非是萬能的表揚訣竅

先簡單介紹一下表揚“聰明”的弊端:

單純、經常誇獎孩子聰明,可以說是典型的“固定型思維”

  • 固定型思維(fixed mindset)

聰明才智能力是天生的,後天無法改變。遇到挫折失敗,歸咎於自己不具有這方面天賦,所以會不惜一切代價去避免嘗試新的挑戰。

斯坦福大學心理學教授卡羅爾·德懷克(Carol Dweck)在這方面做過不少研究。她發現如果經常表揚孩子“聰明”,那麼當這些孩子遇到更困難的問題時,比較容易放棄。

因為這樣的孩子,會認為自己過去的成就,都是因為自己“聰明”,於是自己必須維持“聰明”的人設,不能丟掉聰明的帽子。當然,更加不能在人前顯得自己失敗。

所以,如果可以選擇,他們一定會選更輕鬆更有把握的任務,久而久之,就會躲在舒適區裡不願意走出去。

另外,美國心理學家發現,亞洲孩子的學業成績通常更加成功,他們也進行了相關的研究來尋找原因。

研究表明,在美國,老師、家長、學生自己都傾向於認為:

一個班裡的孩子,能力是有很大差異的,於是把學習成績歸因於穩定的內在因素,比如自己夠不夠聰明、智商高不高等;

但在中國、日本等亞洲國家,老師、父母、孩子,都會覺得:

一個普通班裡的孩子,能力都差不多,於是把學習成績的好壞歸因於暫時的情景因素,比如孩子夠不夠刻苦,有沒有堅持。

我們之所以有這樣的觀點,有部分來源於中國傳統的儒家文化的影響,我們更強調努力工作,持之以恆的重要性。

美國的心理學家因此認為:在這一點上,中國教師、父母和學生的歸因風格更加恰當。這也是亞洲學生學業相對更加成功的原因之一。

於是德懷克認為,誇兒童的聰明,會形成“自我毀滅”行為(self-defeating mentality)。這種兒童,越早捅破他們包裹在自己周圍的肥皂泡越好。

“表揚努力,而不表揚聰明”?有道理,卻並非是萬能的表揚訣竅

那麼,表揚努力,有什麼優勢呢?

如果表揚孩子的努力,可以讓孩子養成“成長思維”。

  • 成長型思維(growth mindset):

天賦只是起點,人的才智通過鍛鍊可以提高,只要努力就可以做的更好,把每一次挫折失敗,都看做是提高自己的機會,不斷改善,從而不斷進步。

所有相信才能可以被培養(通過努力學習、工作、好的戰略以及向他人取經)的人,都具有成長型思維。

相較於那些具有固定型思維的人,擁有成長型思維的人會收穫更多。

這是因為他們很少擔心自己看上去是否聰明,而是將更多的精力放在學習上。

也就是說,我們越是表揚孩子努力,孩子就會越努力。而且隨著孩子的努力,他們的智商真的可以增加!

我這麼說是有根據的。

今天的心理學家們基本都承認,智力受到“遺傳”和“環境”的共同影響。

打個比方:

智力就像一根皮筋,外部環境就像拉力。

如果皮筋本身就比較長,不怎麼費力就能拉到一定長度;

如果皮筋本身比較短,費點兒力氣,也能拉到同樣的長度。

所以,儘管人的基因在出生之後不能再改變,但我們能夠通過改善學習和成長環境,使孩子的全部潛能得到充分開發。

比如,有研究發現:總的來說,在人們40歲以前,智商分數一直呈平緩上升的趨勢。

不過,人和人之間的差別是很大的,有些人智商上升很多,而有些人的智商卻有很大程度的下降。

原因何在?

通常,那些智商提升的人,一直處於智力刺激較強的環境之中;

而智商下降者,往往承受著生活單調、酗酒、慢性病等方面的痛苦。

還有研究發現,一個人在學校學習時間越長,智商提高越多。而人們離開學校之後,智商每年下降可達6分!

因此,作為父母,不需要太過在意孩子在幼年時期是否聰明,是不是“天才”。這不一定能說明什麼問題。

事實上,一個人18歲時的智商,和他2歲時的智商,相關度只有0.31(完全相關是1.00)。

所以相對來說,表揚後天努力,比表揚先天聰明更加重要。

“表揚努力,而不表揚聰明”?有道理,卻並非是萬能的表揚訣竅

但是!

注意了!

以上說的這些,並不是一條放之四海而皆準的表揚訣竅!

這樣的表揚建議,更適合在表揚孩子“成就”的時候。

可是教育的過程中,我們除了重視孩子的成就,也會注重孩子的品格、道德方面的培養。

比如友善、慷慨、有同情心、樂於助人……

研究顯示(https://psycnet.apa.org/record/2008-16008-021):

對於培養孩子的“利他行為”來說,讚揚比獎勵更為有效。

獎勵可能會誘導孩子,只在能拿到好處的時候對人友善,而讚揚卻能傳達出“與別人分享的行為本質上就是有價值的”。

那麼,在表揚孩子的道德行為時,如何表揚比較好呢?

還是應當讚揚孩子努力行善的行為,而不是讚揚孩子本人嗎?

我們來看這樣一個心理學實驗:

研究人員Joan E. Grusec和Erica Redler請256個7-10歲的孩子進行了3次實驗,實驗中孩子們會贏得一些彈子球,並捐贈一些給貧窮的孩子。

實驗人員把孩子們隨機分到不同的組,對他們進行不同類型的誇獎。

對有些孩子,他們重點誇獎“你做了什麼”:

“你把你的彈子分給了那些可憐的小朋友,這真是太棒了。對,這是件很棒很有幫助的事情。”

對有些孩子,他們重點誇獎品性,即“你是什麼樣的人”:

“你是那種非常樂於幫助其他人的孩子。你真是非常善良、非常友善的人。”

幾周之後,當面對更多可以給予和分享的機會時,那些品質得到稱讚的孩子比行為得到稱讚的孩子表現得更加慷慨。

由此看出,和誇獎成就不同,對於道德行為來說,名詞的效果比動詞好。誇獎孩子的品質,幫助孩子將這部分內化為了自己的個性。

“表揚努力,而不表揚聰明”?有道理,卻並非是萬能的表揚訣竅

  • 但這仍然不是一條放之四海而皆準的定理——還需要看年齡:

當研究者Joan E. Grusec和Erica Redler讚揚5歲大的孩子,出現的任何好的行為都沒有持續性的影響:他們也許太小了,沒有辦法把道德特徵內化為一種穩定的自我意識。

將慷慨的行為和個人品質聯繫在一起最關鍵的時刻,大概是8歲左右,是孩子開始形成個人品質概念的時候。

具有自我意識的人,才更容易受自己態度的影響,才更可能做到“言行一致”。

看到這裡,你是否有了點頓悟:

為什麼媽媽說了一萬次,孩子就是不聽?

為什麼孩子啥道理都懂,就是不願意做?

正是因為“有什麼樣的態度“,並不一定能產生“什麼樣的行為”。

就比如每位菸民其實都知道“吸菸有害健康”,但事實上並不會少抽一支。對抽菸的“態度”並沒有改變他們抽菸的“行為”。

也就是說,“端正態度”只是第一步,距離“指導行為”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表揚努力,而不表揚聰明”?有道理,卻並非是萬能的表揚訣竅

端正的態度,如何真正起到指導孩子行為的作用?

1、特殊性

越籠統的態度,越不能指導行為,但越特定的態度,越能準確的預測行為。比如說:

問大家對於環保是什麼態度,並不能準確地知道大家會不會亂扔垃。

但如果有針對性地瞭解大家對亂扔垃圾的態度,相對能更準確的知道大家之後會不會亂扔垃圾。

對大人都是如此,教小孩子的道理就更需要特定、具體、有針對性了。

比如問自己的孩子:

“如果小孩子不好好學習,以後會怎麼樣?”

這就太籠統了。

不如說:

“你覺得如果上課沒有好好聽老師講課,會怎麼樣呢?”

“表揚努力,而不表揚聰明”?有道理,卻並非是萬能的表揚訣竅

2、時間因素

態度和行為之間的間隔時間越短,指導行為的可能性越大。

這就是為啥爸媽老抱怨孩子只“改得了一時”,明明剛剛才說過的規則、道理,孩子卻只能短暫地遵守一會兒,轉個身又犯了同樣的錯誤。

有研究表明,現實生活中,無論爸爸媽媽是打屁股、大喊大叫,還是用正常的聲音說話,一個小孩在同一天內,有80%的可能犯同樣的錯誤,哪怕只在短短几小時內,也有50%的可能性再犯同樣的錯誤。

這樣看來,小孩子重複犯錯很正常。所以從長遠來看:重複規則,而不是大喊大叫,才是更好,更有效果的策略。

“表揚努力,而不表揚聰明”?有道理,卻並非是萬能的表揚訣竅

3、內在自我意識

內在自我意識(private self-consciousness)高的人,傾向於關注和探明自己的內心感受,如情感、意識等,他們也更關注自身的行為標準,所以他們內心相信什麼,行為也會表現出什麼。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言行一致”。

那麼,如何提高孩子的“內在自我意識”呢。

爸爸媽媽在教育孩子一些比較重要的規則、道德標準的時候,不妨試用這樣一個簡單的方法——和孩子一起站在鏡子前。

心理學家Danniel Batson和他的同事發現,鏡子確實能夠讓人的行為與內化的道德態度達成一致。

當我們和孩子一起站在鏡子前面,看著鏡子裡的自己,能夠更好地進行自我覺知,這種自我覺知,能夠加強我們言行之間的一致性。

"

到底如何表揚孩子,會正面影響到孩子的心理髮展呢?

目前心理學上公認的做法是:

表揚努力、行為,不表揚聰明、能力。

這個“知識點”很簡單,很多重視教育的爸爸媽媽肯定已經很熟悉這一點了。

如果有爸爸媽媽還不太清楚具體的原理,下面具體解釋一下。

“表揚努力,而不表揚聰明”?有道理,卻並非是萬能的表揚訣竅

先簡單介紹一下表揚“聰明”的弊端:

單純、經常誇獎孩子聰明,可以說是典型的“固定型思維”

  • 固定型思維(fixed mindset)

聰明才智能力是天生的,後天無法改變。遇到挫折失敗,歸咎於自己不具有這方面天賦,所以會不惜一切代價去避免嘗試新的挑戰。

斯坦福大學心理學教授卡羅爾·德懷克(Carol Dweck)在這方面做過不少研究。她發現如果經常表揚孩子“聰明”,那麼當這些孩子遇到更困難的問題時,比較容易放棄。

因為這樣的孩子,會認為自己過去的成就,都是因為自己“聰明”,於是自己必須維持“聰明”的人設,不能丟掉聰明的帽子。當然,更加不能在人前顯得自己失敗。

所以,如果可以選擇,他們一定會選更輕鬆更有把握的任務,久而久之,就會躲在舒適區裡不願意走出去。

另外,美國心理學家發現,亞洲孩子的學業成績通常更加成功,他們也進行了相關的研究來尋找原因。

研究表明,在美國,老師、家長、學生自己都傾向於認為:

一個班裡的孩子,能力是有很大差異的,於是把學習成績歸因於穩定的內在因素,比如自己夠不夠聰明、智商高不高等;

但在中國、日本等亞洲國家,老師、父母、孩子,都會覺得:

一個普通班裡的孩子,能力都差不多,於是把學習成績的好壞歸因於暫時的情景因素,比如孩子夠不夠刻苦,有沒有堅持。

我們之所以有這樣的觀點,有部分來源於中國傳統的儒家文化的影響,我們更強調努力工作,持之以恆的重要性。

美國的心理學家因此認為:在這一點上,中國教師、父母和學生的歸因風格更加恰當。這也是亞洲學生學業相對更加成功的原因之一。

於是德懷克認為,誇兒童的聰明,會形成“自我毀滅”行為(self-defeating mentality)。這種兒童,越早捅破他們包裹在自己周圍的肥皂泡越好。

“表揚努力,而不表揚聰明”?有道理,卻並非是萬能的表揚訣竅

那麼,表揚努力,有什麼優勢呢?

如果表揚孩子的努力,可以讓孩子養成“成長思維”。

  • 成長型思維(growth mindset):

天賦只是起點,人的才智通過鍛鍊可以提高,只要努力就可以做的更好,把每一次挫折失敗,都看做是提高自己的機會,不斷改善,從而不斷進步。

所有相信才能可以被培養(通過努力學習、工作、好的戰略以及向他人取經)的人,都具有成長型思維。

相較於那些具有固定型思維的人,擁有成長型思維的人會收穫更多。

這是因為他們很少擔心自己看上去是否聰明,而是將更多的精力放在學習上。

也就是說,我們越是表揚孩子努力,孩子就會越努力。而且隨著孩子的努力,他們的智商真的可以增加!

我這麼說是有根據的。

今天的心理學家們基本都承認,智力受到“遺傳”和“環境”的共同影響。

打個比方:

智力就像一根皮筋,外部環境就像拉力。

如果皮筋本身就比較長,不怎麼費力就能拉到一定長度;

如果皮筋本身比較短,費點兒力氣,也能拉到同樣的長度。

所以,儘管人的基因在出生之後不能再改變,但我們能夠通過改善學習和成長環境,使孩子的全部潛能得到充分開發。

比如,有研究發現:總的來說,在人們40歲以前,智商分數一直呈平緩上升的趨勢。

不過,人和人之間的差別是很大的,有些人智商上升很多,而有些人的智商卻有很大程度的下降。

原因何在?

通常,那些智商提升的人,一直處於智力刺激較強的環境之中;

而智商下降者,往往承受著生活單調、酗酒、慢性病等方面的痛苦。

還有研究發現,一個人在學校學習時間越長,智商提高越多。而人們離開學校之後,智商每年下降可達6分!

因此,作為父母,不需要太過在意孩子在幼年時期是否聰明,是不是“天才”。這不一定能說明什麼問題。

事實上,一個人18歲時的智商,和他2歲時的智商,相關度只有0.31(完全相關是1.00)。

所以相對來說,表揚後天努力,比表揚先天聰明更加重要。

“表揚努力,而不表揚聰明”?有道理,卻並非是萬能的表揚訣竅

但是!

注意了!

以上說的這些,並不是一條放之四海而皆準的表揚訣竅!

這樣的表揚建議,更適合在表揚孩子“成就”的時候。

可是教育的過程中,我們除了重視孩子的成就,也會注重孩子的品格、道德方面的培養。

比如友善、慷慨、有同情心、樂於助人……

研究顯示(https://psycnet.apa.org/record/2008-16008-021):

對於培養孩子的“利他行為”來說,讚揚比獎勵更為有效。

獎勵可能會誘導孩子,只在能拿到好處的時候對人友善,而讚揚卻能傳達出“與別人分享的行為本質上就是有價值的”。

那麼,在表揚孩子的道德行為時,如何表揚比較好呢?

還是應當讚揚孩子努力行善的行為,而不是讚揚孩子本人嗎?

我們來看這樣一個心理學實驗:

研究人員Joan E. Grusec和Erica Redler請256個7-10歲的孩子進行了3次實驗,實驗中孩子們會贏得一些彈子球,並捐贈一些給貧窮的孩子。

實驗人員把孩子們隨機分到不同的組,對他們進行不同類型的誇獎。

對有些孩子,他們重點誇獎“你做了什麼”:

“你把你的彈子分給了那些可憐的小朋友,這真是太棒了。對,這是件很棒很有幫助的事情。”

對有些孩子,他們重點誇獎品性,即“你是什麼樣的人”:

“你是那種非常樂於幫助其他人的孩子。你真是非常善良、非常友善的人。”

幾周之後,當面對更多可以給予和分享的機會時,那些品質得到稱讚的孩子比行為得到稱讚的孩子表現得更加慷慨。

由此看出,和誇獎成就不同,對於道德行為來說,名詞的效果比動詞好。誇獎孩子的品質,幫助孩子將這部分內化為了自己的個性。

“表揚努力,而不表揚聰明”?有道理,卻並非是萬能的表揚訣竅

  • 但這仍然不是一條放之四海而皆準的定理——還需要看年齡:

當研究者Joan E. Grusec和Erica Redler讚揚5歲大的孩子,出現的任何好的行為都沒有持續性的影響:他們也許太小了,沒有辦法把道德特徵內化為一種穩定的自我意識。

將慷慨的行為和個人品質聯繫在一起最關鍵的時刻,大概是8歲左右,是孩子開始形成個人品質概念的時候。

具有自我意識的人,才更容易受自己態度的影響,才更可能做到“言行一致”。

看到這裡,你是否有了點頓悟:

為什麼媽媽說了一萬次,孩子就是不聽?

為什麼孩子啥道理都懂,就是不願意做?

正是因為“有什麼樣的態度“,並不一定能產生“什麼樣的行為”。

就比如每位菸民其實都知道“吸菸有害健康”,但事實上並不會少抽一支。對抽菸的“態度”並沒有改變他們抽菸的“行為”。

也就是說,“端正態度”只是第一步,距離“指導行為”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表揚努力,而不表揚聰明”?有道理,卻並非是萬能的表揚訣竅

端正的態度,如何真正起到指導孩子行為的作用?

1、特殊性

越籠統的態度,越不能指導行為,但越特定的態度,越能準確的預測行為。比如說:

問大家對於環保是什麼態度,並不能準確地知道大家會不會亂扔垃。

但如果有針對性地瞭解大家對亂扔垃圾的態度,相對能更準確的知道大家之後會不會亂扔垃圾。

對大人都是如此,教小孩子的道理就更需要特定、具體、有針對性了。

比如問自己的孩子:

“如果小孩子不好好學習,以後會怎麼樣?”

這就太籠統了。

不如說:

“你覺得如果上課沒有好好聽老師講課,會怎麼樣呢?”

“表揚努力,而不表揚聰明”?有道理,卻並非是萬能的表揚訣竅

2、時間因素

態度和行為之間的間隔時間越短,指導行為的可能性越大。

這就是為啥爸媽老抱怨孩子只“改得了一時”,明明剛剛才說過的規則、道理,孩子卻只能短暫地遵守一會兒,轉個身又犯了同樣的錯誤。

有研究表明,現實生活中,無論爸爸媽媽是打屁股、大喊大叫,還是用正常的聲音說話,一個小孩在同一天內,有80%的可能犯同樣的錯誤,哪怕只在短短几小時內,也有50%的可能性再犯同樣的錯誤。

這樣看來,小孩子重複犯錯很正常。所以從長遠來看:重複規則,而不是大喊大叫,才是更好,更有效果的策略。

“表揚努力,而不表揚聰明”?有道理,卻並非是萬能的表揚訣竅

3、內在自我意識

內在自我意識(private self-consciousness)高的人,傾向於關注和探明自己的內心感受,如情感、意識等,他們也更關注自身的行為標準,所以他們內心相信什麼,行為也會表現出什麼。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言行一致”。

那麼,如何提高孩子的“內在自我意識”呢。

爸爸媽媽在教育孩子一些比較重要的規則、道德標準的時候,不妨試用這樣一個簡單的方法——和孩子一起站在鏡子前。

心理學家Danniel Batson和他的同事發現,鏡子確實能夠讓人的行為與內化的道德態度達成一致。

當我們和孩子一起站在鏡子前面,看著鏡子裡的自己,能夠更好地進行自我覺知,這種自我覺知,能夠加強我們言行之間的一致性。

“表揚努力,而不表揚聰明”?有道理,卻並非是萬能的表揚訣竅

4、態度的強度

這個很好理解——強烈的態度,更容易決定人的行為。

態度怎麼才會強烈起來?

越瞭解,態度越強烈。

簡單來說,我們對一件事越瞭解,相關知識越多,也態度也會越強烈。

所以,如果爸爸媽媽給孩子定規則的時候,不妨也告訴孩子簡單的原因。

雖然不必給孩子歸於詳細地解釋為什麼要這樣做,但是,如果孩子明白規則有簡單的原因,他會意識到規則不是隨便定的,更有可能遵守。

"

到底如何表揚孩子,會正面影響到孩子的心理髮展呢?

目前心理學上公認的做法是:

表揚努力、行為,不表揚聰明、能力。

這個“知識點”很簡單,很多重視教育的爸爸媽媽肯定已經很熟悉這一點了。

如果有爸爸媽媽還不太清楚具體的原理,下面具體解釋一下。

“表揚努力,而不表揚聰明”?有道理,卻並非是萬能的表揚訣竅

先簡單介紹一下表揚“聰明”的弊端:

單純、經常誇獎孩子聰明,可以說是典型的“固定型思維”

  • 固定型思維(fixed mindset)

聰明才智能力是天生的,後天無法改變。遇到挫折失敗,歸咎於自己不具有這方面天賦,所以會不惜一切代價去避免嘗試新的挑戰。

斯坦福大學心理學教授卡羅爾·德懷克(Carol Dweck)在這方面做過不少研究。她發現如果經常表揚孩子“聰明”,那麼當這些孩子遇到更困難的問題時,比較容易放棄。

因為這樣的孩子,會認為自己過去的成就,都是因為自己“聰明”,於是自己必須維持“聰明”的人設,不能丟掉聰明的帽子。當然,更加不能在人前顯得自己失敗。

所以,如果可以選擇,他們一定會選更輕鬆更有把握的任務,久而久之,就會躲在舒適區裡不願意走出去。

另外,美國心理學家發現,亞洲孩子的學業成績通常更加成功,他們也進行了相關的研究來尋找原因。

研究表明,在美國,老師、家長、學生自己都傾向於認為:

一個班裡的孩子,能力是有很大差異的,於是把學習成績歸因於穩定的內在因素,比如自己夠不夠聰明、智商高不高等;

但在中國、日本等亞洲國家,老師、父母、孩子,都會覺得:

一個普通班裡的孩子,能力都差不多,於是把學習成績的好壞歸因於暫時的情景因素,比如孩子夠不夠刻苦,有沒有堅持。

我們之所以有這樣的觀點,有部分來源於中國傳統的儒家文化的影響,我們更強調努力工作,持之以恆的重要性。

美國的心理學家因此認為:在這一點上,中國教師、父母和學生的歸因風格更加恰當。這也是亞洲學生學業相對更加成功的原因之一。

於是德懷克認為,誇兒童的聰明,會形成“自我毀滅”行為(self-defeating mentality)。這種兒童,越早捅破他們包裹在自己周圍的肥皂泡越好。

“表揚努力,而不表揚聰明”?有道理,卻並非是萬能的表揚訣竅

那麼,表揚努力,有什麼優勢呢?

如果表揚孩子的努力,可以讓孩子養成“成長思維”。

  • 成長型思維(growth mindset):

天賦只是起點,人的才智通過鍛鍊可以提高,只要努力就可以做的更好,把每一次挫折失敗,都看做是提高自己的機會,不斷改善,從而不斷進步。

所有相信才能可以被培養(通過努力學習、工作、好的戰略以及向他人取經)的人,都具有成長型思維。

相較於那些具有固定型思維的人,擁有成長型思維的人會收穫更多。

這是因為他們很少擔心自己看上去是否聰明,而是將更多的精力放在學習上。

也就是說,我們越是表揚孩子努力,孩子就會越努力。而且隨著孩子的努力,他們的智商真的可以增加!

我這麼說是有根據的。

今天的心理學家們基本都承認,智力受到“遺傳”和“環境”的共同影響。

打個比方:

智力就像一根皮筋,外部環境就像拉力。

如果皮筋本身就比較長,不怎麼費力就能拉到一定長度;

如果皮筋本身比較短,費點兒力氣,也能拉到同樣的長度。

所以,儘管人的基因在出生之後不能再改變,但我們能夠通過改善學習和成長環境,使孩子的全部潛能得到充分開發。

比如,有研究發現:總的來說,在人們40歲以前,智商分數一直呈平緩上升的趨勢。

不過,人和人之間的差別是很大的,有些人智商上升很多,而有些人的智商卻有很大程度的下降。

原因何在?

通常,那些智商提升的人,一直處於智力刺激較強的環境之中;

而智商下降者,往往承受著生活單調、酗酒、慢性病等方面的痛苦。

還有研究發現,一個人在學校學習時間越長,智商提高越多。而人們離開學校之後,智商每年下降可達6分!

因此,作為父母,不需要太過在意孩子在幼年時期是否聰明,是不是“天才”。這不一定能說明什麼問題。

事實上,一個人18歲時的智商,和他2歲時的智商,相關度只有0.31(完全相關是1.00)。

所以相對來說,表揚後天努力,比表揚先天聰明更加重要。

“表揚努力,而不表揚聰明”?有道理,卻並非是萬能的表揚訣竅

但是!

注意了!

以上說的這些,並不是一條放之四海而皆準的表揚訣竅!

這樣的表揚建議,更適合在表揚孩子“成就”的時候。

可是教育的過程中,我們除了重視孩子的成就,也會注重孩子的品格、道德方面的培養。

比如友善、慷慨、有同情心、樂於助人……

研究顯示(https://psycnet.apa.org/record/2008-16008-021):

對於培養孩子的“利他行為”來說,讚揚比獎勵更為有效。

獎勵可能會誘導孩子,只在能拿到好處的時候對人友善,而讚揚卻能傳達出“與別人分享的行為本質上就是有價值的”。

那麼,在表揚孩子的道德行為時,如何表揚比較好呢?

還是應當讚揚孩子努力行善的行為,而不是讚揚孩子本人嗎?

我們來看這樣一個心理學實驗:

研究人員Joan E. Grusec和Erica Redler請256個7-10歲的孩子進行了3次實驗,實驗中孩子們會贏得一些彈子球,並捐贈一些給貧窮的孩子。

實驗人員把孩子們隨機分到不同的組,對他們進行不同類型的誇獎。

對有些孩子,他們重點誇獎“你做了什麼”:

“你把你的彈子分給了那些可憐的小朋友,這真是太棒了。對,這是件很棒很有幫助的事情。”

對有些孩子,他們重點誇獎品性,即“你是什麼樣的人”:

“你是那種非常樂於幫助其他人的孩子。你真是非常善良、非常友善的人。”

幾周之後,當面對更多可以給予和分享的機會時,那些品質得到稱讚的孩子比行為得到稱讚的孩子表現得更加慷慨。

由此看出,和誇獎成就不同,對於道德行為來說,名詞的效果比動詞好。誇獎孩子的品質,幫助孩子將這部分內化為了自己的個性。

“表揚努力,而不表揚聰明”?有道理,卻並非是萬能的表揚訣竅

  • 但這仍然不是一條放之四海而皆準的定理——還需要看年齡:

當研究者Joan E. Grusec和Erica Redler讚揚5歲大的孩子,出現的任何好的行為都沒有持續性的影響:他們也許太小了,沒有辦法把道德特徵內化為一種穩定的自我意識。

將慷慨的行為和個人品質聯繫在一起最關鍵的時刻,大概是8歲左右,是孩子開始形成個人品質概念的時候。

具有自我意識的人,才更容易受自己態度的影響,才更可能做到“言行一致”。

看到這裡,你是否有了點頓悟:

為什麼媽媽說了一萬次,孩子就是不聽?

為什麼孩子啥道理都懂,就是不願意做?

正是因為“有什麼樣的態度“,並不一定能產生“什麼樣的行為”。

就比如每位菸民其實都知道“吸菸有害健康”,但事實上並不會少抽一支。對抽菸的“態度”並沒有改變他們抽菸的“行為”。

也就是說,“端正態度”只是第一步,距離“指導行為”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表揚努力,而不表揚聰明”?有道理,卻並非是萬能的表揚訣竅

端正的態度,如何真正起到指導孩子行為的作用?

1、特殊性

越籠統的態度,越不能指導行為,但越特定的態度,越能準確的預測行為。比如說:

問大家對於環保是什麼態度,並不能準確地知道大家會不會亂扔垃。

但如果有針對性地瞭解大家對亂扔垃圾的態度,相對能更準確的知道大家之後會不會亂扔垃圾。

對大人都是如此,教小孩子的道理就更需要特定、具體、有針對性了。

比如問自己的孩子:

“如果小孩子不好好學習,以後會怎麼樣?”

這就太籠統了。

不如說:

“你覺得如果上課沒有好好聽老師講課,會怎麼樣呢?”

“表揚努力,而不表揚聰明”?有道理,卻並非是萬能的表揚訣竅

2、時間因素

態度和行為之間的間隔時間越短,指導行為的可能性越大。

這就是為啥爸媽老抱怨孩子只“改得了一時”,明明剛剛才說過的規則、道理,孩子卻只能短暫地遵守一會兒,轉個身又犯了同樣的錯誤。

有研究表明,現實生活中,無論爸爸媽媽是打屁股、大喊大叫,還是用正常的聲音說話,一個小孩在同一天內,有80%的可能犯同樣的錯誤,哪怕只在短短几小時內,也有50%的可能性再犯同樣的錯誤。

這樣看來,小孩子重複犯錯很正常。所以從長遠來看:重複規則,而不是大喊大叫,才是更好,更有效果的策略。

“表揚努力,而不表揚聰明”?有道理,卻並非是萬能的表揚訣竅

3、內在自我意識

內在自我意識(private self-consciousness)高的人,傾向於關注和探明自己的內心感受,如情感、意識等,他們也更關注自身的行為標準,所以他們內心相信什麼,行為也會表現出什麼。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言行一致”。

那麼,如何提高孩子的“內在自我意識”呢。

爸爸媽媽在教育孩子一些比較重要的規則、道德標準的時候,不妨試用這樣一個簡單的方法——和孩子一起站在鏡子前。

心理學家Danniel Batson和他的同事發現,鏡子確實能夠讓人的行為與內化的道德態度達成一致。

當我們和孩子一起站在鏡子前面,看著鏡子裡的自己,能夠更好地進行自我覺知,這種自我覺知,能夠加強我們言行之間的一致性。

“表揚努力,而不表揚聰明”?有道理,卻並非是萬能的表揚訣竅

4、態度的強度

這個很好理解——強烈的態度,更容易決定人的行為。

態度怎麼才會強烈起來?

越瞭解,態度越強烈。

簡單來說,我們對一件事越瞭解,相關知識越多,也態度也會越強烈。

所以,如果爸爸媽媽給孩子定規則的時候,不妨也告訴孩子簡單的原因。

雖然不必給孩子歸於詳細地解釋為什麼要這樣做,但是,如果孩子明白規則有簡單的原因,他會意識到規則不是隨便定的,更有可能遵守。

“表揚努力,而不表揚聰明”?有道理,卻並非是萬能的表揚訣竅

5、態度的可接近性

啥叫“可接近性”?也就是態度被意識到的程度。

一般來說,來自“直接經驗”(親身參加實踐獲得的知識)的態度,對行為的影響也比較大,就是因為這類態度的可接近性大。

對孩子來說,“直接經驗”太重要了。

比如,有時候孩子遇到了問題:水灑了、和小夥伴發展衝突了、心愛的玩具壞了……因為完全不知道該如何處理當下的情況,於是只能尖叫、大哭。

如果爸爸媽媽只是口頭安慰“沒事沒事”、“下次小心”,孩子還不不會明白應該如何“小心”。

所以我們需要在日常生活中,讓孩子有機會真正學習、練習更多的處理問題的辦法。

哪怕多數事情,都是爸爸媽媽幫孩子代勞要省事得多。但重要的是讓幼小的孩子在沒有大人干預的情況下,練習並取得成功。

無論是穿鞋、吃飯、還是收拾玩具、甚至是處理衝突、自我安慰。

只有親身參與、經歷獲得知識經驗,才能夠更好地指導孩子以後的行為方式。

"

到底如何表揚孩子,會正面影響到孩子的心理髮展呢?

目前心理學上公認的做法是:

表揚努力、行為,不表揚聰明、能力。

這個“知識點”很簡單,很多重視教育的爸爸媽媽肯定已經很熟悉這一點了。

如果有爸爸媽媽還不太清楚具體的原理,下面具體解釋一下。

“表揚努力,而不表揚聰明”?有道理,卻並非是萬能的表揚訣竅

先簡單介紹一下表揚“聰明”的弊端:

單純、經常誇獎孩子聰明,可以說是典型的“固定型思維”

  • 固定型思維(fixed mindset)

聰明才智能力是天生的,後天無法改變。遇到挫折失敗,歸咎於自己不具有這方面天賦,所以會不惜一切代價去避免嘗試新的挑戰。

斯坦福大學心理學教授卡羅爾·德懷克(Carol Dweck)在這方面做過不少研究。她發現如果經常表揚孩子“聰明”,那麼當這些孩子遇到更困難的問題時,比較容易放棄。

因為這樣的孩子,會認為自己過去的成就,都是因為自己“聰明”,於是自己必須維持“聰明”的人設,不能丟掉聰明的帽子。當然,更加不能在人前顯得自己失敗。

所以,如果可以選擇,他們一定會選更輕鬆更有把握的任務,久而久之,就會躲在舒適區裡不願意走出去。

另外,美國心理學家發現,亞洲孩子的學業成績通常更加成功,他們也進行了相關的研究來尋找原因。

研究表明,在美國,老師、家長、學生自己都傾向於認為:

一個班裡的孩子,能力是有很大差異的,於是把學習成績歸因於穩定的內在因素,比如自己夠不夠聰明、智商高不高等;

但在中國、日本等亞洲國家,老師、父母、孩子,都會覺得:

一個普通班裡的孩子,能力都差不多,於是把學習成績的好壞歸因於暫時的情景因素,比如孩子夠不夠刻苦,有沒有堅持。

我們之所以有這樣的觀點,有部分來源於中國傳統的儒家文化的影響,我們更強調努力工作,持之以恆的重要性。

美國的心理學家因此認為:在這一點上,中國教師、父母和學生的歸因風格更加恰當。這也是亞洲學生學業相對更加成功的原因之一。

於是德懷克認為,誇兒童的聰明,會形成“自我毀滅”行為(self-defeating mentality)。這種兒童,越早捅破他們包裹在自己周圍的肥皂泡越好。

“表揚努力,而不表揚聰明”?有道理,卻並非是萬能的表揚訣竅

那麼,表揚努力,有什麼優勢呢?

如果表揚孩子的努力,可以讓孩子養成“成長思維”。

  • 成長型思維(growth mindset):

天賦只是起點,人的才智通過鍛鍊可以提高,只要努力就可以做的更好,把每一次挫折失敗,都看做是提高自己的機會,不斷改善,從而不斷進步。

所有相信才能可以被培養(通過努力學習、工作、好的戰略以及向他人取經)的人,都具有成長型思維。

相較於那些具有固定型思維的人,擁有成長型思維的人會收穫更多。

這是因為他們很少擔心自己看上去是否聰明,而是將更多的精力放在學習上。

也就是說,我們越是表揚孩子努力,孩子就會越努力。而且隨著孩子的努力,他們的智商真的可以增加!

我這麼說是有根據的。

今天的心理學家們基本都承認,智力受到“遺傳”和“環境”的共同影響。

打個比方:

智力就像一根皮筋,外部環境就像拉力。

如果皮筋本身就比較長,不怎麼費力就能拉到一定長度;

如果皮筋本身比較短,費點兒力氣,也能拉到同樣的長度。

所以,儘管人的基因在出生之後不能再改變,但我們能夠通過改善學習和成長環境,使孩子的全部潛能得到充分開發。

比如,有研究發現:總的來說,在人們40歲以前,智商分數一直呈平緩上升的趨勢。

不過,人和人之間的差別是很大的,有些人智商上升很多,而有些人的智商卻有很大程度的下降。

原因何在?

通常,那些智商提升的人,一直處於智力刺激較強的環境之中;

而智商下降者,往往承受著生活單調、酗酒、慢性病等方面的痛苦。

還有研究發現,一個人在學校學習時間越長,智商提高越多。而人們離開學校之後,智商每年下降可達6分!

因此,作為父母,不需要太過在意孩子在幼年時期是否聰明,是不是“天才”。這不一定能說明什麼問題。

事實上,一個人18歲時的智商,和他2歲時的智商,相關度只有0.31(完全相關是1.00)。

所以相對來說,表揚後天努力,比表揚先天聰明更加重要。

“表揚努力,而不表揚聰明”?有道理,卻並非是萬能的表揚訣竅

但是!

注意了!

以上說的這些,並不是一條放之四海而皆準的表揚訣竅!

這樣的表揚建議,更適合在表揚孩子“成就”的時候。

可是教育的過程中,我們除了重視孩子的成就,也會注重孩子的品格、道德方面的培養。

比如友善、慷慨、有同情心、樂於助人……

研究顯示(https://psycnet.apa.org/record/2008-16008-021):

對於培養孩子的“利他行為”來說,讚揚比獎勵更為有效。

獎勵可能會誘導孩子,只在能拿到好處的時候對人友善,而讚揚卻能傳達出“與別人分享的行為本質上就是有價值的”。

那麼,在表揚孩子的道德行為時,如何表揚比較好呢?

還是應當讚揚孩子努力行善的行為,而不是讚揚孩子本人嗎?

我們來看這樣一個心理學實驗:

研究人員Joan E. Grusec和Erica Redler請256個7-10歲的孩子進行了3次實驗,實驗中孩子們會贏得一些彈子球,並捐贈一些給貧窮的孩子。

實驗人員把孩子們隨機分到不同的組,對他們進行不同類型的誇獎。

對有些孩子,他們重點誇獎“你做了什麼”:

“你把你的彈子分給了那些可憐的小朋友,這真是太棒了。對,這是件很棒很有幫助的事情。”

對有些孩子,他們重點誇獎品性,即“你是什麼樣的人”:

“你是那種非常樂於幫助其他人的孩子。你真是非常善良、非常友善的人。”

幾周之後,當面對更多可以給予和分享的機會時,那些品質得到稱讚的孩子比行為得到稱讚的孩子表現得更加慷慨。

由此看出,和誇獎成就不同,對於道德行為來說,名詞的效果比動詞好。誇獎孩子的品質,幫助孩子將這部分內化為了自己的個性。

“表揚努力,而不表揚聰明”?有道理,卻並非是萬能的表揚訣竅

  • 但這仍然不是一條放之四海而皆準的定理——還需要看年齡:

當研究者Joan E. Grusec和Erica Redler讚揚5歲大的孩子,出現的任何好的行為都沒有持續性的影響:他們也許太小了,沒有辦法把道德特徵內化為一種穩定的自我意識。

將慷慨的行為和個人品質聯繫在一起最關鍵的時刻,大概是8歲左右,是孩子開始形成個人品質概念的時候。

具有自我意識的人,才更容易受自己態度的影響,才更可能做到“言行一致”。

看到這裡,你是否有了點頓悟:

為什麼媽媽說了一萬次,孩子就是不聽?

為什麼孩子啥道理都懂,就是不願意做?

正是因為“有什麼樣的態度“,並不一定能產生“什麼樣的行為”。

就比如每位菸民其實都知道“吸菸有害健康”,但事實上並不會少抽一支。對抽菸的“態度”並沒有改變他們抽菸的“行為”。

也就是說,“端正態度”只是第一步,距離“指導行為”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表揚努力,而不表揚聰明”?有道理,卻並非是萬能的表揚訣竅

端正的態度,如何真正起到指導孩子行為的作用?

1、特殊性

越籠統的態度,越不能指導行為,但越特定的態度,越能準確的預測行為。比如說:

問大家對於環保是什麼態度,並不能準確地知道大家會不會亂扔垃。

但如果有針對性地瞭解大家對亂扔垃圾的態度,相對能更準確的知道大家之後會不會亂扔垃圾。

對大人都是如此,教小孩子的道理就更需要特定、具體、有針對性了。

比如問自己的孩子:

“如果小孩子不好好學習,以後會怎麼樣?”

這就太籠統了。

不如說:

“你覺得如果上課沒有好好聽老師講課,會怎麼樣呢?”

“表揚努力,而不表揚聰明”?有道理,卻並非是萬能的表揚訣竅

2、時間因素

態度和行為之間的間隔時間越短,指導行為的可能性越大。

這就是為啥爸媽老抱怨孩子只“改得了一時”,明明剛剛才說過的規則、道理,孩子卻只能短暫地遵守一會兒,轉個身又犯了同樣的錯誤。

有研究表明,現實生活中,無論爸爸媽媽是打屁股、大喊大叫,還是用正常的聲音說話,一個小孩在同一天內,有80%的可能犯同樣的錯誤,哪怕只在短短几小時內,也有50%的可能性再犯同樣的錯誤。

這樣看來,小孩子重複犯錯很正常。所以從長遠來看:重複規則,而不是大喊大叫,才是更好,更有效果的策略。

“表揚努力,而不表揚聰明”?有道理,卻並非是萬能的表揚訣竅

3、內在自我意識

內在自我意識(private self-consciousness)高的人,傾向於關注和探明自己的內心感受,如情感、意識等,他們也更關注自身的行為標準,所以他們內心相信什麼,行為也會表現出什麼。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言行一致”。

那麼,如何提高孩子的“內在自我意識”呢。

爸爸媽媽在教育孩子一些比較重要的規則、道德標準的時候,不妨試用這樣一個簡單的方法——和孩子一起站在鏡子前。

心理學家Danniel Batson和他的同事發現,鏡子確實能夠讓人的行為與內化的道德態度達成一致。

當我們和孩子一起站在鏡子前面,看著鏡子裡的自己,能夠更好地進行自我覺知,這種自我覺知,能夠加強我們言行之間的一致性。

“表揚努力,而不表揚聰明”?有道理,卻並非是萬能的表揚訣竅

4、態度的強度

這個很好理解——強烈的態度,更容易決定人的行為。

態度怎麼才會強烈起來?

越瞭解,態度越強烈。

簡單來說,我們對一件事越瞭解,相關知識越多,也態度也會越強烈。

所以,如果爸爸媽媽給孩子定規則的時候,不妨也告訴孩子簡單的原因。

雖然不必給孩子歸於詳細地解釋為什麼要這樣做,但是,如果孩子明白規則有簡單的原因,他會意識到規則不是隨便定的,更有可能遵守。

“表揚努力,而不表揚聰明”?有道理,卻並非是萬能的表揚訣竅

5、態度的可接近性

啥叫“可接近性”?也就是態度被意識到的程度。

一般來說,來自“直接經驗”(親身參加實踐獲得的知識)的態度,對行為的影響也比較大,就是因為這類態度的可接近性大。

對孩子來說,“直接經驗”太重要了。

比如,有時候孩子遇到了問題:水灑了、和小夥伴發展衝突了、心愛的玩具壞了……因為完全不知道該如何處理當下的情況,於是只能尖叫、大哭。

如果爸爸媽媽只是口頭安慰“沒事沒事”、“下次小心”,孩子還不不會明白應該如何“小心”。

所以我們需要在日常生活中,讓孩子有機會真正學習、練習更多的處理問題的辦法。

哪怕多數事情,都是爸爸媽媽幫孩子代勞要省事得多。但重要的是讓幼小的孩子在沒有大人干預的情況下,練習並取得成功。

無論是穿鞋、吃飯、還是收拾玩具、甚至是處理衝突、自我安慰。

只有親身參與、經歷獲得知識經驗,才能夠更好地指導孩子以後的行為方式。

“表揚努力,而不表揚聰明”?有道理,卻並非是萬能的表揚訣竅

總之,爸爸媽媽不論是表揚孩子的成就,還是表揚孩子的道德品質,都是希望教育孩子,幫助孩子樹立起正確的規則、價值觀、端正的人生態度,以便讓孩子在今後的人生中,遇到任何問題,不論是否有人監督,都能自覺地做出相對正確的,符合社會規則要求的行為。

畢竟,我們人是社會性的動物,從出生開始,我們就在不斷接受社會化。

社會化的過程,就是成長的過程,成長的過程,就是改變的過程。

所以做為爸爸媽媽,我們確實需要思考:

  • 如何引導孩子向著積極、正面的方向改變?
  • 如何讓自己引導方式更加有效?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