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耍賴或行為倒退,心理竟是這樣的

心理健康 尹建莉 幼兒園 動物 早期教育 尹建莉父母學堂 2018-11-27

壹姐說

因為被包辦代勞太多,很多孩子被指責獨立性不夠、動手能力不強。於是,總能聽到身邊很多父母對孩子說,“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目的自然是為了鍛鍊孩子。這麼好的發心,怎麼就影響到孩子的安全感建立了呢?在孩子求助時,到底要不要幫?具體怎麼幫,才能既幫助了孩子,又沒有失去讓孩子得到鍛鍊的機會?本文有妙招。

壹姐:尹建莉父母學堂金牌輔導員,中科院心理研究所兒童早期教育指導師

在我們的傳統中,有一個重要的教育觀念,

就是要教育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鍛鍊孩子能夠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在越來越多的事情上能夠不依賴別人,

這一點肯定重要。

但是——

如果一味強調“要自己做”,那就有可能影響到孩子的安全感。

為什麼?真有這麼嚴重嗎?

大家都知道安全感這個概念,也都知道安全感很重要,是心理健康的重要基石。

孩子的耍賴或行為倒退,心理竟是這樣的

那到底什麼是安全感呢?

在和父母們交流的時候,經常會聽到有人說:我覺得我的孩子安全感不夠。或者說某個孩子是缺乏安全感的孩子。

我們的孩子,可以說基本上都是從來不缺吃穿,也幾乎沒經歷過事故、戰爭和自然災害,一直都生活得很安全,那麼安全感不足是怎麼造成的呢?

造成安全感不足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孩子覺得得不到足夠的幫助。

要想真正理解安全感,就必須理解人的一個重要屬性,就是社會性。

人是高度社會化的動物,人與人之間既相對獨立,又相互依賴,因此對於每一個人的生存,不僅需要自己做事的能力,同時也需要得到他人幫助的能力,這兩項能力是缺一不可的。

而對於孩子來說,得到他人幫助尤其重要,因為嚴格地講,人類的孩子假如得不到他人的幫助,那就根本無法生存。

一個孩子的生存競爭力,不取決於他自己能夠獨自做多少事,而取決於他能夠獲得多少他人的幫助。

(這裡所謂的他人,主要就是指父母等成人養育者。)

——路易斯·科佐利諾 (美國神經心理學家)

總之,能否得到父母的幫助對孩子來講是至關重要的,也是安全感的重要組成。

孩子的耍賴或行為倒退,心理竟是這樣的

因此,每個孩子都具備一個本能,就是要經常確認父母是否能提供幫助,如果他發現得不到足夠的幫助,他就會覺得不安全。

可是,怎麼會得不到足夠的幫助呢?我們怎麼會不幫助孩子呢?別說幫助了,我們為了孩子付出了那麼多的犧牲都心甘情願呀。

相信這是絕大多數父母的心聲。但是,孩子也這麼認為嗎?

以前曾經給大家分享過這樣一個故事:

小男孩在從幼兒園回家的路上想喝飲料,爸爸給買了一瓶。但是孩子擰不開瓶蓋,想要爸爸幫忙。

但爸爸認為兒子沒有足夠努力,男孩子怎麼可以什麼事都要求別人幫忙呢,因此跟他說“自己擰開,擰不開就別喝了”。

最後,孩子就是沒喝成飲料。

要求孩子自己擰開瓶蓋,鍛鍊他努力自己的事自己做的能力,有什麼錯嗎?

剛才說過,努力自己做和得到他人幫助,這兩件事是缺一不可的。因此鍛鍊孩子努力自己做本身沒有錯,但是有一個前提,就是不能讓孩子覺得爸爸媽媽不幫他。

孩子的耍賴或行為倒退,心理竟是這樣的

這裡又要提到咱們之前講過的一個重要內容,就是孩子的大腦發育狀況。

孩子的大腦還非常不成熟,因此他對一件事情形成的認識,還處在非黑即白、以偏概全的階段。

在讓孩子自己擰瓶蓋這類事情中,父母可能只是簡單地認為——我是在教給他們“要自己努力”的道理。

但這樣的經歷在孩子大腦中形成的認識很可能是:我需要幫助時,我爸爸不會幫我。

那麼難道說我們就要幫助孩子做所有的事嗎?當然不是。即使我們這麼做了,也只是讓孩子得到了幫助,沒有讓他有機會鍛鍊自己的能力。

孩子的耍賴或行為倒退,心理竟是這樣的

有沒有二者兼顧的辦法?

還是以擰瓶蓋為例,爸爸可以這麼做——

會毫不猶豫地表現出願意幫助他的態度,但行動上並不一定就是伸手把瓶蓋擰開。

爸爸說:“好嘞,我來幫你!”然後可以握住瓶子,讓我兒子來擰瓶蓋。

也可以用拿過瓶子,表情稍微誇張地使勁擰,邊擰邊說:“哎呦,還真夠緊的嘿。我擰幾下擰不開。”再給孩子——“換你試試”。

這樣輪流來,不管最後是誰擰開的都沒關係,總之這會讓孩子參與到一個合作努力的過程中,既讓他努力了,又不會讓孩子覺得他需要幫助時,爸爸卻袖手旁觀。

這跟“事情與心情的區別”類似——

我們只需要在心情的層面表達有求必應的態度,但在具體事情的層面,並不一定就是伸手幫孩子把事情做了。

我們可以有很多方法既讓孩子覺得爸爸媽媽願意幫他,又有機會繼續努力鍛鍊自己。

孩子的耍賴或行為倒退,心理竟是這樣的

很多專業人士都一再強調必須讓孩子在心裡確信能夠隨時得到父母的幫助,借用遊戲力作者科恩博士的話說,就是:要讓孩子知道,爸爸媽媽會隨叫隨到。

對於這樣的觀點,我們可能會擔心:這樣下去,孩子不就變得事事依賴大人了嗎,不就沒機會鍛鍊自己的能力了嗎?這個擔心,其實又是因為把事情上的幫助和心情上的幫助搞混了。

咱們仔細回顧一下孩子成長的過程,就會發現一個非常有意思的現象:

在自然的發展過程中,孩子會先努力練習自己走路,等到會自己走了,就開始粘著讓大人抱。

在很多事情上都是類似的模式:孩子先要自己吃東西、先要自己穿衣服,你喂他幫他,他還會不幹,等真的有能力自己吃、自己穿了,他就開始要求大人餵飯、要求大人幫著穿衣服了。

我們以前對這個現象很不理解,甚至誤解為孩子耍賴,甚至有人把這說成“行為倒退”,其實這個現象的真正含義,是孩子在本能地確認:我現在能自己走開了,那我還能隨時回到爸爸媽媽身邊嗎?我現在能自己做很多事情了,那麼爸爸媽媽還會幫我嗎?

在這種時候,我們需要做的,不是讓孩子繼續鍛鍊,因為他已經鍛練過了,現在我們需要做的,是給孩子一個肯定的答案:爸爸媽媽仍然會幫你。

對於孩子,能夠隨時得到爸爸媽媽幫助的世界,才是安全的世界。

孩子的耍賴或行為倒退,心理竟是這樣的

還有一個問題需要留意:

我們往往一方面堅持讓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但另一方面,當孩子在自己做事,並沒有要求指導和幫助的時候,我們又容易橫加干涉,告訴孩子“你那樣做不對,應該這樣做更好……”

這樣一來,我們不但毀掉了一個放手讓孩子自己探索,檢驗和鍛鍊自己能力的時機。更糟糕的時候,我們的“幫助”讓孩子感覺自己什麼事都做不好,怎麼做都不對。這種挫敗感,對獨立性和自信心也是巨大的傷害。

孩子的耍賴或行為倒退,心理竟是這樣的

尹建莉父母學堂“戒吼活動”已經成功舉辦了14期,共有四萬多人次家長參加了戒吼活動。活動結束後的調查問卷顯示,活動有效率高達96%以上。活動中有高級輔導員為家長們答疑解惑,通過解讀孩子行為背後的原因從根本上解決家長們在育兒中的困惑與難題。參加“28天戒吼活動”不發脾氣也能養育出一個陽光自信的孩子。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