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我不想死在國外!”中國留學生在海外是這樣的生存狀態?

心理健康 大學 美國 經濟 這才是新西蘭 這才是新西蘭 2017-11-01

說到留學生,許多人想到的就是飆車曠課買名牌包的富二代。

實際上,大部分來新西蘭求學的年輕人又上學又打工,相當辛苦。

“媽媽,我不想死在國外!”中國留學生在海外是這樣的生存狀態?

有些人甚至因為勞累、孤獨和經濟壓力等原因出現了心理問題,卻因為害怕影響自己留在新西蘭而不敢尋求幫助。

真實的留學生案例

  • 2002年6月2日,25歲的新南威爾士大學會計碩士生穆曉龍,被室友發現倒斃於浴室之中。初步估計是由於學習壓力過大,疲勞過度,沐浴時摔倒窒息。穆曉龍來自中國陝西省,身高一米八五,體格健壯,到澳大利亞剛半年。他來澳後一直生活艱苦,學習用功。

  • 伯克利加大商學院哈斯金融工程碩士課程學生戚成純,於2012年2月26日晚上被發現猝死在宿舍的寢室中,他在微博發表人生最後的一個帖子,透露他學業繁重,極度疲勞,令親友猜測其死因可能與過勞有關。

“媽媽,我不想死在國外!”中國留學生在海外是這樣的生存狀態?

  • 2012年10月26日,28歲的郭衡在劍橋市的公寓上吊死亡。郭衡有“MIT才女”之稱,生在蘭州,在深圳長大,2001年移民美國。在同學的心目中,郭衡是一個特別活潑的樂天派。有評論認為,郭衡自殺源於“表面風光實則壓力很大”。

  • 2015年1月27日上午約10時30分,出生於加州的耶魯大學數學系20歲華裔學生王璐暢,躍過舊金山金門大橋欄杆自殺身亡。有關方面表示,20歲的王璐暢跳橋前曾在臉書留下遺言,揭示了她飽受情緒病的困擾,擔心在休學治療後無法復學。

“媽媽,我不想死在國外!”中國留學生在海外是這樣的生存狀態?

  • 2015年4月20日,俄亥俄州辛辛那提大學建築學專業的一位中國留學生在校發生猝死,據其同學稱其猝死原因與課業壓力有關——“因為final week太拼命了,期末將近,很多同學都連續熬夜好幾天了”;

  • 2017年9月18日,俄亥俄州立大學一名年僅19歲的中國女留學生在宿舍內,因心臟驟停搶救無效逝世。

“媽媽,我不想死在國外!”中國留學生在海外是這樣的生存狀態?

出國之後,擺脫了“你媽覺得你冷”、“你爸覺得你困”、“你奶奶覺得你餓”的親情關愛,許多留學生養成了一堆不良生活習慣——熬夜、喝酒、飲食不規律.....

總有人以為是國外的空氣太自由,留學生們可以恣意揮灑青春,所以才會有這些壞習慣,但很明顯,事實並非如此。

他們冒死熬夜、飲食不規律,只不過是因為——國外壓力真的太大了啊!

“媽媽,我不想死在國外!”中國留學生在海外是這樣的生存狀態?

出國前親戚都覺得不用參加高考能少受很多罪,但只有留學生自己知道,出國之後真是把這些罪都加倍受回來了。

而這些學業上的壓力也毫無保留的反應在留學生的身體狀況上,輕則頭暈眼花走路發飄,重則心臟驟停英年早逝。

留學生們承受著巨大的心理壓力

除了學業上的壓力,來自於家庭壓力、文化衝突和各種現實壓力使部分留學生內心產生巨大的孤獨感,在無處傾訴的異國他鄉陷入難以自拔的心理困境。

越來越多的父母更加青睞於洋學位,基於就業需要、高考成績不理想、甚至是攀比的因素。家長們不惜勒緊褲腰帶,擲巨資為子女鋪設海外求學道路。

“媽媽,我不想死在國外!”中國留學生在海外是這樣的生存狀態?

然而,不少家長卻忽略了物質以外的因素:孩子的性格是否適合留學?孩子的生活能力能否應付得了長時間的獨自生活?更有一些家庭把孩子出國留學當作改變孩子甚至整個家庭命運的賭注,孩子是否能承受得了如此巨大的壓力?

由於文化差異和語言障礙,導致很大一部分留學生難以融入當地的主流文化群體,多混跡在中國學生的圈子內,生活範圍也相對狹窄。即便與當地學生建立起社交網絡的,也會因為文化差異感到不適應。

一部分留學生出於經濟考慮,為了節省社交費用,除了上課就是“宅”在宿舍裡打遊戲、上網,過著封閉的生活。在這種狀態下,抑鬱、焦慮、社交恐懼都可能出現,甚至造成更嚴重的心理疾病。

“媽媽,我不想死在國外!”中國留學生在海外是這樣的生存狀態?

身在異鄉的留學生們遇到苦惱、想要傾訴時,常常找不到可信任的人或者合適的出口。一些學校雖設有心理諮詢機構,但西方人的心理解讀方式並不能很好地幫助中國學生們擺脫煩惱。出於不讓家裡擔心的目的,很多學生向國內只是報喜不報憂。

來自身體和心理以及現實中的多重壓力的摧殘下,即使你再“銅牆鐵壁”,也有崩潰坍塌的一日。

新西蘭留學生有著同樣感受

奧克蘭大學的一項研究發現:新西蘭中學裡,平均每20名學生中就有1名在過去12個月裡嘗試過自殺。來自貧困家庭的學生嘗試自殺的機率要高出近三倍。

2012年11月,一名20歲左右的青年學生因不堪承受學習壓力,從奧大的商學樓OGGB跳樓身亡。

“媽媽,我不想死在國外!”中國留學生在海外是這樣的生存狀態?

前不久,一組惡搞圖片在朋友圈裡流傳。

每張圖片看似搞笑,但其中包含更多的是一種心酸。

“媽媽,我不想死在國外!”中國留學生在海外是這樣的生存狀態?

“媽媽,我不想死在國外!”中國留學生在海外是這樣的生存狀態?

“媽媽,我不想死在國外!”中國留學生在海外是這樣的生存狀態?

“媽媽,我不想死在國外!”中國留學生在海外是這樣的生存狀態?

“媽媽,我不想死在國外!”中國留學生在海外是這樣的生存狀態?

“媽媽,我不想死在國外!”中國留學生在海外是這樣的生存狀態?

“媽媽,我不想死在國外!”中國留學生在海外是這樣的生存狀態?

“媽媽,我不想死在國外!”中國留學生在海外是這樣的生存狀態?

“媽媽,我不想死在國外!”中國留學生在海外是這樣的生存狀態?

“媽媽,我不想死在國外!”中國留學生在海外是這樣的生存狀態?

“媽媽,我不想死在國外!”中國留學生在海外是這樣的生存狀態?

“媽媽,我不想死在國外!”中國留學生在海外是這樣的生存狀態?

“媽媽,我不想死在國外!”中國留學生在海外是這樣的生存狀態?

“媽媽,我不想死在國外!”中國留學生在海外是這樣的生存狀態?

“媽媽,我不想死在國外!”中國留學生在海外是這樣的生存狀態?

“媽媽,我不想死在國外!”中國留學生在海外是這樣的生存狀態?

“媽媽,我不想死在國外!”中國留學生在海外是這樣的生存狀態?

“媽媽,我不想死在國外!”中國留學生在海外是這樣的生存狀態?

“媽媽,我不想死在國外!”中國留學生在海外是這樣的生存狀態?

“媽媽,我不想死在國外!”中國留學生在海外是這樣的生存狀態?

留學生需要自我檢查

你現在是否也感到壓力重重?

能夠幫助留學生的,除了我們自己以外,沒有任何人,這就是獨在異鄉的特性,一切靠自己。

提醒各位留學的小夥伴,如果出現了以下情況,請及時檢查自己的身體,因為你已經處於亞健康狀態

“媽媽,我不想死在國外!”中國留學生在海外是這樣的生存狀態?

信號一:感覺眼睛發酸、乾澀。感到眼睛疲勞時,實際上眼部肌肉已經是嚴重過勞了,不僅疼痛,而且視物模糊不清,還會引起頭痛、頭重、肩膀僵硬等症狀;

信號二:咽喉痛。咽喉出現燒灼樣疼痛,尤其吃東西時感覺嚴重,不僅說話費勁,大家還說你的聲音有點沙啞,那麼一定是累了;

信號三:頭暈頭痛。最近經常頭痛,看起來總是一副雙眉緊鎖的愁容,如果屬於無病因的頭痛,很可能就是疲勞;

“媽媽,我不想死在國外!”中國留學生在海外是這樣的生存狀態?

信號四:肩頸部發僵感覺脖子、肩膀僵硬。頭部維持在一個姿勢不敢活動,像個機器人,這說明你的頸椎嚴重過勞了;

信號五:食量大增這兩天突然食量增加,特別喜歡高糖和厚味食物,午餐必加一道甜點才能滿足。美國科學家希芙茨博士研究發現,疲憊者特別愛吃甜點等碳水化合物,可能是因為此類食物能快速填飽肚子,疲勞也會降低自控力,更多地選擇巧克力而非胡蘿蔔;

信號六:反應遲鈍、記憶力下降。血液是大腦的營養來源,當長期飽食、吸菸、在汙濁的空氣中工作、持續有緊張和壓力感時,大腦就得不到充足的營養供應,腦細胞將產生疲勞,你會記不住事,注意力不集中;

“媽媽,我不想死在國外!”中國留學生在海外是這樣的生存狀態?

信號七:心跳加快,感到氣短無力。我們體內有一種物質叫兒茶酚胺,可以促使心肌收縮力加強,心率加快。過度勞累時,神經會釋放過多的兒茶酚胺。使心搏出量增加,血壓的收縮壓增高,就會出現脈壓差變小。所以經常過度勞累,會導致心肌細胞中毒,發生猝死。

留學生感到壓力應該怎麼辦

都說身體是革命的本錢,咱不能革命還未成功就身先士卒。為了減少這種逼不得已的熬夜對我們帶來的傷害,還是有幾個建議給大家。

1.正視你的課業壓力,輕鬆學

在課業壓力下,熬夜成了第一選擇,似乎也是唯一的選擇,很多時候,這種熬夜都是留學生們逼不得已的行為。所以要減少熬夜,我們就要正視課業壓力。

“媽媽,我不想死在國外!”中國留學生在海外是這樣的生存狀態?

首先,你需要正視你的課業壓力,它究竟來自於本週的Test,下週的Groupwork,還是Final前的Presentation……明確了壓力來源之後,再根據不同的課業壓力制定不同的解決方案:

  • 加入課程學習小組,共享學習資源,互相輔導,應對考試;

  • 在小組任務討論會上,對於主題表達自己的建議和看法;

  • 試著向同伴展示你準備的講演內容,並向他們詢問意見等等。

  • 積極做出行動,改變也許沒有你想象的那麼難。

2.合理安排時間

如果你習慣性地拖延任務,那麼你需要一個健康合理的作息時間表,以確保你能有充足的學習、休閒以及睡眠時間。制定表格之前,你需要認真評估你的課程承受範圍,過重的課程負荷會加重你的學術壓力。

然後,你需要在選課期間根據自身專業方向、興趣愛好、時間安排等等取捨本學期的課程內容。另外,如果你在課程選擇方面有其他的問題,可以向學校相關部門尋求幫助。

“媽媽,我不想死在國外!”中國留學生在海外是這樣的生存狀態?

3.巧妙化解文化差異

留學生初次出國時,無疑是充滿幸福感和新鮮感的。但當新鮮感逐漸消褪,你可能會出現一些情緒波動。這時,你不妨加入一個感興趣的俱樂部或者社團,不管是烹飪大師還是舞會達人,有趣的社交活動總能快速舒緩你在文化語言差異上的壓力。

同時,在社交活動中結交的新朋友,還能幫助你更快地融入新環境,接受新知識。

“媽媽,我不想死在國外!”中國留學生在海外是這樣的生存狀態?

4.善於從身邊獲得幫助

每所大學都會專門設立自己的心理諮詢輔導處,以幫助學生的心理健康發展。

那裡並不像大家普通意義上認為的心理診所,而是給你一個舒適的環境說一說自己心中的不快,將自己平時說不出來或不知對誰傾訴的苦水“倒一倒”。

“媽媽,我不想死在國外!”中國留學生在海外是這樣的生存狀態?

你面對的將會一個你完全不認識的人,一個很好的傾聽者,很多話不能對父母講,甚至和朋友說也有一些難以啟齒,但卻完全可以訴說給你一有專業素養的陌生人。

他/她不會去評判你的對錯,相反的,會給你提出一些很有建設性的建議和貼心的安慰。

有時候,壓力會讓人一蹶不振,它會消耗掉你所有的時間和精力,與其選擇逃避或不談,讓自己無限的消沉,不如直接面對或選擇一個正確的抒發渠道將其消解,還自己一個高興的明天。

5.適時減壓 學會排遣

健身房幾乎是每一個學生都會光顧的地方。有專家建議,鍛鍊是減壓最好的方法之一,無論是否起到了健美塑性的效果,都應當堅持鍛鍊,壓力就會慢慢緩解。

“媽媽,我不想死在國外!”中國留學生在海外是這樣的生存狀態?

當運動到達一定量時,身體產生的腓肽效應能夠愉悅神經,被稱為身體內的“快樂因子”。

在每天繁重的課業生活之後,在健身房大汗淋漓的讓自己“爽”一把,提醒自己不能被壓力打垮,生活還是要繼續。

身體是革命的本錢,只有鍛煉出一個好身體才能有更充沛的精神去迎接一個又一個即將到來的挑戰。

不過也不能過度鍛鍊,把握好一個最合適的運動量即可。

“媽媽,我不想死在國外!”中國留學生在海外是這樣的生存狀態?

雖然都知道,大家出國,是帶著自己的期許和家人的期望。

但是,健康一定是排在第一位的!沒有一個好的身體,如何去談未來?

如果留學生們有更好的減壓方法,不妨留言給大家參考一下。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