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汪是甘肅省臨夏回族自治州東鄉族自治縣的一座小鎮,因位於洮河下游谷地,境內群山環拱,川原開闊,地勢平坦,故稱作“唐汪川”。

早就聽說唐汪鎮以杏花、杏子聞名,其所轄的杏花村更是有“絲綢古道河湟口,隴上杏花第一村”的美譽。於是,今年清明假期一個豔陽高照的日子,筆者便與三兩好友相約,前去欣賞這傳說中的絕美盛景。


春遊唐汪川

春遊唐汪川


進入唐汪鎮地界,當車子繞過一座巨大的土塬,眼前驟然一亮:川道谷地間,一幕令人心曠神怡的春意盎然正在上演——漫山遍野的杏花白的像雲、粉的像霞,瑰麗萬狀,宛若雲蒸霞蔚;一顆顆高大的野杏樹枝杆虯曲蒼勁,樹皮黑褐皸裂,乍看以為早已枯死,但滿樹水靈鮮嫩的花朵卻又彰顯著生命的蓬勃與豐盈,二者形成強烈反差,給人以“枯木逢春”之錯覺;陣陣春風襲來,那掛滿一簇簇、一堆堆杏花的枝丫隨風擺動,如同一群群冰清玉潔的天使在翩翩起舞,又好像在召喚人們,快來欣賞自己百媚千嬌;清淡的花香招來許多彩蝶,它們彷彿是來跟杏花比美的,但看到杏花如此婀娜娉婷,只好紅著臉悄然而去……這風姿綽約的杏花與滾滾奔流的洮河、崢嶸挺拔的丹霞山交相輝映,好似一幅濃墨重彩的山水畫。


春遊唐汪川

春遊唐汪川


在我的印象中,杏花是江南的象徵。唐汪川杏花盛放的時節雖值清明,但此時的唐汪川呈現給人們的景色,既沒有“小樓一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的江南風致,更全無“烏啼鵲噪昏喬木,清明寒食誰家哭”的悽風苦雨,而是將西北的雄渾與江南的婉約巧妙地融合,巧奪天工般地鋪展開一幅碩大、喜慶、生機勃勃的“唐汪春杏圖”,引得無數遊人慕名前來踏青遊覽。

越臨近杏花村,堵車越嚴重。一些旅遊大巴上的遊客索性下車徒步,摩肩接踵,朝聖般地湧向此行的最終目的地——杏花村後灘花海,爭相體味一番“四月芳菲杏花天”的詩情畫意。


春遊唐汪川

春遊唐汪川


從高處的臺地下至後灘花海,發現這片杏林不同於剛才看到的野杏林,而是以新種植幾年的經濟林為主。放眼望去,杏花如雪,杏林似海,微風輕拂,白濤翻湧,著實美不勝收。但不同於“梨花千樹雪”的雪白,這片杏花海,白中還帶著淡粉。拈花細看,紅色的花萼裂開,花瓣的顏色從與花萼連接處開始漸漸由深轉淺,由紅變白。

“紅嘴鴉落的著唐汪川,咕嚕雁落在了草灘;腳戶哥起早著下四川,杏花哈當成個牡丹……”正沉醉在一望無際的花海之中,附近突然傳來一曲高亢舒長的“花兒”歌聲,循聲望去,一對東鄉族青年男女正在杏樹下進行對歌表演,不時贏得圍觀遊客的陣陣掌聲。據當地老鄉介紹,早年間,東鄉“花兒”一般都是即興編唱的,只要能抒發出內心的真實情感,可以想唱就唱。


春遊唐汪川

春遊唐汪川


要說一個穆斯林村落裡最華美精緻的建築是什麼,那一定是清真寺。遠眺杏花村中的清真寺,只見那絢麗繁複的馬賽克外牆、綠寶石色的圓形穹頂、玫瑰金色的鏤空塔尖,以及塔尖上一彎直衝藍天的新月,在燦爛驕陽的照耀下溢彩流光、熠熠生輝,在泱泱花海的映襯下更顯莊嚴肅穆、純潔神聖。

這杏花、“花兒”與清真寺珠璧交輝,彷彿一幅獨具東鄉族特色的民俗風情畫,深深鐫刻進我的腦海之中。

“我們唐汪的大接杏似杏非杏,似桃非桃,色味雙絕……”當地老鄉趕上前來推銷杏幹。母親尤愛吃杏,便想著給她買些杏幹。買前先嚐——口感筋韌、甜中微澀。據老鄉介紹,這才是杏乾的真實味道,很軟很甜的就是加入很多添加劑的果脯了。後又求助度娘,對唐汪大接杏作了一番瞭解:《臨夏州志》介紹,唐汪大接杏果實近圓形,橘黃色,陽面微帶紅暈,個大,皮薄,肉厚,質軟,纖維極少,汁多,味甜,濃香,品質極上,被專家稱為“世界著名優良品種”。看到這樣的介紹,又結合自己的品嚐,我毫不猶豫地買下了三斤杏幹。


春遊唐汪川

春遊唐汪川


太陽西沉,朵朵杏花在夕照中更顯嬌羞嫵媚。我們依依不捨地踏上了返程路。汽車啟動的一刻,我在心裡默唸:再見了,唐汪川,再見了,杏花海;待到盛夏黃熟的杏子綴滿枝頭時,我再來飽覽你的另一番美麗身姿。

文章創作者:羅士棣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