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館兒到底賣的是什麼?

星巴克 創業 眾籌 長板 學霸十三妹 2017-06-07

咖啡館兒到底賣的是什麼?

雖然獨立咖啡館只是很小的業態,但也需要互相協作。在這個移動互聯的時代,人應該有更大的空間釋放自己的長板。

宋紅豔可以說是十三妹的榜樣級粉絲。今年偶然在朋友圈看到十三妹的內容後深受啟發,從此粉上了十三妹,前不久還在利用眾籌將草根品牌做到估值5億,眾籌還能創造什麼奇蹟?這期直播裡搶到了日榜第一名,得到來自眾創實驗室學霸魏立軍送出的頭等大獎“免費幫你上京東眾籌”全套服務機會(價值8萬元)。而這次她更進一步,從學習乾貨的粉絲變身分享乾貨的學霸。

作為一名成功跨界創業的前名模,讓她用自身經驗告訴你,堅持學習,你也可以!

從星巴克到獨立咖啡館

宋紅豔與咖啡很早就結下了不解之緣。1999年,宋紅豔的先生和堂哥將星巴克引入到中國,她也由此開始接觸咖啡行業。那時國人還不太瞭解咖啡,宋紅豔的堂哥有豐富的國際品牌運營經驗,先生動用資源讓第一批星巴克店面找到好的地段,這些前期工作奠定了星巴克在中國的發展基礎。

某種意義上,顧客進入星巴克消費就是基於它標準化管理帶來的“可期性”——星巴克的服務質量是可以期待的,你能知道你將受到什麼服務。可期性的實現,也是顧客“自我確認”的過程。這種要求星巴克在20多年前就做到了。按照星巴克的要求,無論在哪裡,每一家門店都要和其他所有家門店一樣,提供統一口味的咖啡、熱情的微笑,並擁有共同的價值觀。

2013年宋紅豔自己開了一間咖啡館,在經營過程中她發現:中國的獨立咖啡館經營非常艱難。咖啡行業在中國發展的時間還很短,針對獨立咖啡館的產業鏈極不完善,導致獨立咖啡館難以尋求助力,而專業學習領域也沒有多少系統的課程。宋紅豔認為,獨立咖啡館想要發展,必須摸索出新的經營之路。

咖啡館兒到底賣的是什麼?

獨立咖啡館應該怎麼做?

隨著全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家對社交場景也提出了更高要求。但獨立咖啡館的店主和從業人員如果不能長期、穩定地駐店工作時,就無法對優質客戶進行深度挖掘。目前的從業人員最大的問題是很難為潛在的優質客戶匹配服務。獨立咖啡館應該有意識地建立三公里範圍內的線下社群,根據客戶喜好匹配店內主題,比如花藝、音樂、讀書等。同時,優質客戶可以帶來優秀的資源,甚至可以在店內完成有效鏈接,形成店主與客戶互幫互利的模式。

“空間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人。咖啡行業想要蓬勃發展,想在未來存續,必須要改變封閉的商業模式,引進優秀人才。”實現變革,才能讓它在消費升級裡不被淘汰。獨立咖啡館也可以通過互聯網逐漸實現星巴克式的標準化管理,擺脫重複的勞動,釋放出更多時間和精力深入探索。

在過去,人們很難有機會去選擇自己喜歡的事情。但在如今線下商業升級大趨勢下,我們有充分的空間去做喜歡的事,這是難得的機會。

關於咖啡NGO聯盟

行業的困境讓很多獨立咖啡館運營陷入孤島,從陳列、出品、員工培訓、採購、市場、銷售層層環節遇到諸多限制,店內品牌因為沒有良好的運營支撐,致使店面處於持平的維活狀態的店面不在少數。

宋紅豔創立咖啡NGO聯盟的初衷是想給獨立咖啡館的創業者一個互幫互助的發展空間。“雖然獨立咖啡館只是很小的業態,但也需要互相協作。在這個移動互聯的時代,人應該有更大的空間釋放自己的長板。”前一段時間NGO聯盟策劃了多店互動,用更低的成本,給了店主們更好的宣傳效果。而聯盟平臺上還可以實現更多的內容輸出。

咖啡NGO聯盟以結盟的形式,解決單店經營遇到的實際問題,建立店主互幫互助的機制,幫助創業者學習資源、分享資源,讓獨立咖啡館之間實現更多互通、互利、互惠,從而讓行業得到進步。

走出經營閉環式銷售困境,將單店力量化零為整,創造資源共享、信息共享、經驗共享、合作共贏的行業新局面,這是咖啡NGO聯盟的探索,也是值得中小型創業者思考的問題。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