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魄造辦處:千古之謎五兵佩


虎魄造辦處——致力於學習研究探索中國古代琥珀藝術,特別是兩漢魏晉南北朝時期的琥珀製品。

虎魄造辦處:千古之謎五兵佩


虎魄造辦處:千古之謎五兵佩


關於五兵佩,孫機先生在其《五兵佩》文中旁徵博引,用精確的考古資料和翔實的文獻記載闡述了五兵佩的形態和文化歸屬,得出了它是中國工匠製作的、具有小乘佛教文化意義的西域首飾的結論。

筆者今天就來探討一下五兵佩

何為“五兵佩”?

目前比較通用的說法是“晉時婦女所戴狀如兵器的髮飾”。

《魏書·樂志》記載:“六年冬(天興六年,公元403年),詔太樂、總章、鼓吹增修雜伎,造五兵、角觝、麒麟、鳳皇、仙人、長蛇、白象、白虎及諸畏獸、魚龍、辟邪、鹿馬仙車、高絙百尺、長趫、緣橦、跳丸、五案以備百戲。大饗設之於殿庭,如漢晉之舊也。” 由北魏的文獻可見,北魏時期承襲於漢晉傳統。而“造五兵”,應該是源於漢晉,是兩漢魏晉南北朝時期比較常用且其使用範圍極廣的一種器物。

虎魄造辦處:千古之謎五兵佩


1998年南京仙鶴觀M2(東晉泰和元年[366年]高崧)墓出土鉞形笄(金簪)

1998年南京仙鶴觀M2(東晉泰和元年[366年]高崧)墓出土鉞形金笄(金簪),長15.4,重6克,南京市博物館藏。

《宋書·五行志一》:“ 晉惠帝元康(公元291-299年)中,婦人之飾有五兵佩,又以金、銀、瑇瑁(玳瑁)之屬為斧、鉞、戈、戟,以當笄□。”此記事出自幹寶《搜神記》(《太平御覽》卷三三九、六九二引),亦見《晉書·五行志》。

《宋書》是一部記述南朝劉宋一代歷史的紀傳體史書,由南朝梁開國功臣沈約撰。

笄[jī]:古代中國女子用以裝飾發耳的一種簪子,用來插住挽起的頭髮,或插住帽子。

虎魄造辦處:千古之謎五兵佩


圖左,1998年,南京象山M9(東晉泰和六年[371年]王建之)墓出土鉞形金笄

上圖左,1998年,南京象山M9(東晉泰和六年[371年]王建之)墓出土鉞形金笄(金簪)。長19釐米,重4克。南京市博物館藏。

上圖右,1970年,南京象山M7(東晉升平三年[359年])墓出土一件三角形金笄(金簪)。長12.8釐米,重3.5克。南京市博物館藏。

從文獻結合出土文物可見,晉時五兵佩應該是婦女頭上的一種髮簪。那麼,五兵佩真的僅僅是“晉時婦女所戴狀如兵器的髮飾”嗎?

虎魄造辦處:千古之謎五兵佩


虎魄造辦處:千古之謎五兵佩


內蒙古烏蘭察布盟達爾罕茂明安聯合旗西南西河子出土的西晉五兵佩

1998年在內蒙古烏蘭察布盟達爾罕茂明安聯合旗西南西河子的一處窖藏中出土金飾五件(西晉),金步搖兩組共四件,另外一件兩端裝有龍頭的金鍊,上面綴有五枚小兵器模型和兩枚小梳子模型,因此而得名為五兵佩(上圖)。

虎魄造辦處:千古之謎五兵佩


古代世界各地的裝飾品中,在早於犍陀羅造象的印度小乘佛教藝術中出現過與內蒙古西河子出土的這條金鍊相似的項鍊(上圖)。

小乘佛教藝術不直接表現佛像,而以金剛座、傘蓋、菩提樹、三寶標、佛足跡、窣堵波等象徵物為代表。同時,禮佛的裝飾物(即華嚴)如寶幢、寶瓶、雙魚、法螺、卍字、果盤,瓔珞、華鬘等,及護法之物如劍、斧、戰輪等則散綴其間。它們有些也被當成首飾的素材,出現在項鍊等物上。

虎魄造辦處:千古之謎五兵佩


印度中央邦博帕爾附近的桑奇大塔北門浮雕中的項鍊

印度中央邦博帕爾附近的桑奇大塔北門浮雕中的項鍊上,綴有蓮花、劍、斧,楯、雙魚、三寶標等形的墜飾(上圖),年代為1世紀初(相當於中國的西漢晚期)。

虎魄造辦處:千古之謎五兵佩


河南省永城市芒山鎮黃土山二號漢墓出土過一批珠飾,其中就有幾件玉質五兵佩(上圖)。黃土山二號漢墓遭到嚴重的盜擾,根據現有的出土文物推測墓主為西漢中期偏晚樑國某代樑王的王后。

小玉鴿 1件。標本M2:328,用青玉圓雕成微型玉鴿,沒有表現出足爪部分,腹部橫穿一小孔以穿系。長僅0.9釐米。 鉞形小玉飾 1件。標本M2:341,為青白玉質,刃部呈半月形,頂端長方體上橫穿一小孔。刃部寬1.2釐米,高1.2釐米。 矛(劍)形小玉飾 2件。形狀相同,大小有異。標本M2:342,上部略似橄欖形,下部則呈圓柱形,中間束腰,整體如火炬狀,近末端橫穿一小孔。高2.15釐米。標本M2:343,高1.6釐米。 手戟(靴形鉞)形玉飾 2件。標本M2:348、349,白玉質,上部為樹杈狀,下邊為四方柱體且橫穿一孔。雖受浸蝕變成灰白色,但光滑瑩潤。標本M2:348,高1.1釐米。M2:349,高1.8釐米。 觿形小玉飾 2件。標本M2:346、347,白玉質,其中一件鈣化。2件基本相同。體扁平。標本M2:346,長2.3釐米。M2:347,長2.1釐米。

虎魄造辦處:千古之謎五兵佩


虎魄造辦處:千古之謎五兵佩


虎魄造辦處:千古之謎五兵佩


除此之外,墓中還山土了大量各種材質的珠飾,可見其原來是一串多寶項飾。

虎魄造辦處:千古之謎五兵佩


東漢熊持五兵帶鉤

這件漢代的帶鉤主題是一隻熊,手足嘴持有斧(鉞)、劍、刀、(手)戟、盾五件兵器。

虎魄造辦處:千古之謎五兵佩


虎魄造辦處:千古之謎五兵佩


河南省永城市芒山鎮黃土山二號漢墓出土的那幾件五兵佩飾,與這件手持五兵的熊帶鉤是乎都能一一對應(筆者用相同碼顏色進行圈畫對比)。熊帶鉤的鉤頭筆者覺得應該是個盾(上圖)。

從西漢中期偏晚到西漢晚期,類似於黃土山二號漢墓的此類五兵佩在陝西省、江西省、江蘇省、河南省、廣西省等等均有出土。下面就來看看全國各地考古出土的幾款五兵佩的造型。

一、手戟(靴形鉞)形

虎魄造辦處:千古之謎五兵佩


虎魄造辦處:千古之謎五兵佩


虎魄造辦處:千古之謎五兵佩


江西省南昌市海昏侯劉賀嗣子劉充國墓(M5)出土的玉質手戟(靴形鉞)形五兵佩

虎魄造辦處:千古之謎五兵佩


虎魄造辦處:千古之謎五兵佩


1996年9月揚州市郊區西湖鎮胡場14號漢墓出土的共28件珠飾中,就有一件用玳瑁製作的此類手戟(靴形鉞)形五兵佩(上圖)。目前所見手戟形五兵佩的材質有琥珀、玉質、綠松石、玳瑁等。筆者過手最多的就是琥珀材質的,再看看筆者過手或收藏的幾件手戟(靴形鉞)形五兵佩。

虎魄造辦處:千古之謎五兵佩


虎魄造辦處:千古之謎五兵佩


白玉質

虎魄造辦處:千古之謎五兵佩


虎魄造辦處:千古之謎五兵佩


虎魄造辦處:千古之謎五兵佩


琥珀質

虎魄造辦處:千古之謎五兵佩


虎魄造辦處:千古之謎五兵佩


琥珀質,器物小巧,使用磨損嚴重,但整體還是能辨認是一件手戟(靴形鉞)形五兵佩。

虎魄造辦處:千古之謎五兵佩


虎魄造辦處:千古之謎五兵佩


虎魄造辦處:千古之謎五兵佩


綠松石材質

從筆者收集的資料和過手的實物來看,手戟(靴形鉞)形是五兵佩中出現時間最久、數量最多的品種,雖然說時間最久、數量最多,但加起來也不到十件。除此之外,另外幾種造形的五兵佩更為少見。

二、劍(矛)形

虎魄造辦處:千古之謎五兵佩


虎魄造辦處:千古之謎五兵佩


1996年9月揚州市郊區西湖鎮胡場14號漢墓出土的共28件珠飾中,就有一件用白玉製作的此類劍(矛)形五兵佩(上圖)。目前筆者所見劍(矛)形五兵佩的材質僅見玉質。

虎魄造辦處:千古之謎五兵佩


虎魄造辦處:千古之謎五兵佩


1975年2月,在陝西省咸陽市北原的馬泉公社大泉大隊,考古工作者在此發掘了一座西漢晚期的磚券墓(惠君),墓中出土了一串多寶項飾,其中就有一件劍(矛)形五兵佩:矛頭一件(100號 ),長1.8釐米,上有穿孔(上圖)。

劍(矛)形五兵佩考古出土所見不多,筆者也僅見過玉質,且數量也不過三件(包括博物館的兩件,黃土山的那些未見過實物)。

虎魄造辦處:千古之謎五兵佩


虎魄造辦處:千古之謎五兵佩


1996年9月揚州市郊區西湖鎮胡場14號漢墓出土的共28件珠飾中,就有一件鉞(斧)形五兵佩(上圖)。目前筆者所見鉞(斧)形五兵佩實物的數量也僅有這一件,黃土山的那些未見過實物,還有就是藏友發過一件琉璃材質的。

虎魄造辦處:千古之謎五兵佩


虎魄造辦處:千古之謎五兵佩


虎魄造辦處:千古之謎五兵佩


從以上這些五兵佩飾物來看,與在內蒙古西河子窖藏中出土那條金鍊上的五兵佩和東漢熊持五兵的帶鉤極為相似。從某種意義上講,不管是西漢時期的多寶五兵佩小墜飾、東漢帶鉤上的熊持五兵,還是西晉金鍊子上的五兵佩小墜飾,它們應該是一種(宗教)文化的傳承與延續。

虎魄造辦處:千古之謎五兵佩


一條項鍊綴上含有護法的意義之物,使佩戴者覺得會得到佛法的庇佑,所以應是與宗教信仰有關的首飾。

從出現於西漢中期偏晚的時間上來看,是乎與絲綢之路的開通有著密切的關係。同時期佛教的傳播會將與佛教相關的飾物,會作為一種未知的“時尚”被吸收到中原文化中。這一點還可以從上面那些與五兵佩同時出土的、帶有典型西方藝術文化的其它飾物中得到佐證。

如果是本土文化,從形成到衰落幾百年時間肯定能留下數量可觀的相關文物。從全國各地出土的五兵佩飾物屈指可數,可見其並非受到普遍推廣。

虎魄造辦處:千古之謎五兵佩


正如孫機先生在《五兵佩》一文中所說:在佛法東流的浪潮中,西域僧人紛至沓來,各種佛具的傳入也必然是渠道眾多、不拘一格的。而我國信徒對這些西方的新奇之物,還談不上有多深的理解。像這件(內蒙出土金項鍊)混合了斯基泰、犍陀羅及中印度諸種工藝手法,並帶有佛教藝術色彩的首飾,卻被我國稱為五兵佩,變得與宗教和世俗均若即若離,既不成為佛具,也難以看作是一般意義上的裝飾品。無怪乎幹寶對它作出這樣的評論:“男女之別。國之大節,故服物異等,贄幣不同;今婦人而以兵器為飾,又妖之大也”。顯得很不理解。其實這正是佛教傳入我國的初期,若干與之俱來的西方事物尚未能與我國傳統文化相接軌之所致。

小文物之大世界,小小的文物背後的歷史文化背景連接著中原與世界的聯繫,包括宗教、政治、軍事、貿易、文化、藝術等等無不牽涉其中。

東西方文化的交流,吸收和融合,促進了佛教中五兵佩與瓔珞在中原的形成和發展。而兩漢魏晉南北朝時期流行的微雕飾物是乎就是受佛教文化東流的影響而形成的,是隋唐瓔珞的前身。



本文已經獲得作者授權樂藝會發布,圖文由作者提供

特別鳴謝虎珀造辦處公眾微信號支持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