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人半神的開國君主

凡事開頭難!

唐代詩人李白雲:“蠶叢及魚鳧,開國何茫然!爾來四萬八千歲,不與秦塞通人煙。” ﹙《蜀道難》﹚

蠶叢與魚鳧,是傳說中古蜀國的兩位開國君主。在李白看來,他倆的事蹟已茫昧難詳了。

作為中國第一個王朝,夏朝的開國事蹟同樣茫昧難詳。學界關於夏代是否存在的爭論,即源於此。

據說夏朝的開國君主,一半是神,另一半則是人。在西周文獻裡,禹是遠古的天神;在春秋文獻裡,禹的業績除敷土、治水之外,又增添了劃分九州的傳說;在戰國文獻裡,禹被推崇為社神,即土地神,而在儒家、墨家的著述中,他和堯、舜一道被推崇為傳賢不傳子的聖王。

以上所述乃是禹作為神的一半;作為人的一半,禹是從西北進入中原地區的一位氏族部落的首領。他和堯、舜一道,由於夏夷兩族融合,而成為不同時期部落聯盟的共主。他們三位所處的年代正值部落聯盟趨向解體的時期。

聚居於中原地區黃河中下游的夏部族建國垂統的歷史,迄今尚未發現直接的文字記載,但根據後世文獻和古代傳說,夏朝的建立經過了長達一百年夏朝建立之前,相傳禹率領部族同洪水博鬥了13年,才平定肆虐百年的水患,與此同時,夏部族與周邊其他部族之間展開了爭奪部落聯盟首領的頻繁戰爭。

由於禹治水成功和致力於農耕,夏部族的實力增強,從而博得了其他部族的首肯和支持,最終獲取了部落聯盟首領的地位。

半人半神的開國君主

(大禹治水)

夏禹發動的對南方三苗的戰爭又取得了勝利,將其趕到丹江與漢水流域,進一步鞏固了王權。夷、夏諸族首領皆臣服於夏王朝的統治,成為維護夏朝統治的世襲貴族。

夏朝君主稱“後”,如後啟、後相、後洩、後發等。《說文》:“後字從口。”韓愈說,君者,出令者也。故禹以夏後命朝。

禹死後,其子繼承王位,實行傳子不傳賢的王位繼承製,引起了爭奪王位的激烈博奕。

東方偃姓集團首領伯益,首先起而反抗,結果被殺。西方同姓邦國有扈氏不服,也起兵反抗,夏啟率兵討伐。兩軍激戰於甘,有扈氏戰敗而被剿絕。夏啟的政權乃歸穩定,正式稱為“夏後啟”。

以啟為首的夏貴族確立自己的統治地位後,對本部族和邦國實行剝削與壓迫,“淫湎康樂”,“好酒耽樂”,田獵無度,很快就達到“萬民弗利”的地步。

啟在位九年卒,子太康繼承王位。太康兄弟五人之間互相爭權奪位,陷於分裂混亂的局面,剛剛建立的夏王朝面臨分崩離析的處境。

太康死後,子仲康繼立。仲康死後,子相立。東夷有窮氏首領后羿,利用夏朝內部的矛盾乘機西進,攻入夏都,“因夏民以代夏政”,取代了夏朝的統治。

后羿自恃善射,四出遊獵,“不修民事”,委政於寒浞。寒浞收買人心,培植自己的勢力。后羿被族人殺害後,寒浞取代后羿的王位,並佔有后羿的妻室。後來,寒浞又攻殺夏後相,並滅掉斟灌氏和斟尋氏。

此時,相妻後緡已懷孕,逃歸母家有仍氏,生子少康。少康長大後,當了有仍氏的牧正,管畜牧。寒浞子澆使人去抓少康,少康逃奔有虞氏,當了有虞氏的庖正。虞思把兩個女兒嫁給少康,並分給他一成之田、一旅之眾。少康站住腳跟後,竭力爭取民眾,力圖恢復夏朝的統治。

就在寒浞取代后羿時,原夏貴族靡得以脫逃,投奔有鬲氏。寒浞滅掉斟灌氏與斟尋氏之後,靡收撫兩氏的逃散人眾,有了一定的實力。在靡的配合下,少康攻滅寒浞,終於結束了后羿與寒浞長達40年的統治,重建夏朝政權。

半人半神的開國君主

(后羿射日)

從禹傳子啟到少康重建夏朝,期間經歷了三、四代,約一百年以上的時間,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王朝才得以確立。由此上溯到地緣性部落聯盟的形成以及向奴隸制國家的轉變,夏朝開國經歷了多麼曲折而複雜的過程呀!

“蓋草昧之世,君由民主,世襲之制未興,故五帝官天下與三王家天下不同。”﹙劉師培《古政原始論》﹚

《抱朴子·詰鮑》分別描繪了“官天下”與“家天下”兩幅不同的圖景。

“官天下”之世,“無君無臣,穿井而飲,耕田而食;日出而作,日入而息。”“不競不容,無榮無辱;由無蹊徑,澤無舟樑。川穀不通,則不相併兼;士眾不聚,則不相攻伐。”“勢利不萌,禍亂不作;干戈不用,城池不設。”“身無在公之役,家無輸調之費。安土樂業,順天分地。內足衣食之用,外無勢利之爭。”

到了“家天下”之時,一切都顛倒過來了。“智用巧生,道德既衰,尊卑有序。”“強者凌弱”,“智者詐愚”。“富貴之家,所利重矣。”“見可欲,則真正之心亂;勢利陳,則刼奪之塗開。”“有司設則百姓困,奉上厚則下民貧。”故“君臣既立,眾慝日滋。”“恐智勇之不用,故厚爵重祿以誘之;恐奸釁之不虞,故嚴城深池以備之。”“閒之以禮度,整之以刑罰。”

夏朝百年開國史,開啟了王權世襲的局面,拉開了中華民族建國垂統的序幕。

夏朝從禹開始,到桀滅亡,共傳十四世,四百多年。確切的年代有三說:《竹書紀年》說夏代共計四百七十一年;《紀年》作四百七十二年;《帝系》、《帝王世紀》皆說四百三十二年。

據推算,夏代在歷史上存在的時間,約當公元前22至前17世紀。

夏人的活動範圍在今河南省西部和山西省南部。近年來陸續發現的多處文化遺存,與文獻記載的夏朝年代、地域大致吻合,意味著夏朝歷史開始得到考古學上的印證。不過,確鑿的夏文字迄今未發現,僅憑後世之記載。

夏朝是怎樣建立的?

夏朝是在地緣性的部落聯盟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夏部落相傳乃黃帝的後裔,戎人,故夏禹又稱“戎禹”。據推測,夏后氏最早是從西北河套一帶,沿黃河南下到今河南西部的。南下的戎人有十二個氏族,夏后氏是其中一個。

夏部族南遷之後,由遊牧或半遊牧生活逐漸演變為農耕定居生活。與此同時,夏部族在與當地原有的氏族部落融合的過程中,不僅促進了部落內部農業、手工業、畜牧業的分工,而且發展了各部落之間的分工、交換關係,從而加速了氏族制向奴隸制過渡的進程。

夏部族進入中原地區後,逐漸同夷人部落和羌人部落結成新的部落聯盟。這種部落聯盟已經超越原來的血緣界限,按地域互相結合在一起,逐漸成為氏族組織向國家機構過渡的一種形態。

治理洪水,加快了向國家過渡的步伐,最終促成了中原地區國家的形成。

地球的歷史劃分為代、紀、世等單位。人類是在新生代第四紀更新世的初期出現的。更新世又稱冰期。距今最近的一次冰川作用在約2–2.5百萬年前達到極限。接著,距今1萬年前,又進入全新世。

“地質學家提供的一些證據,表明在更新世和全新世早期華北沿海地區﹙即黃河下游﹚大概常遭水災,主要是沒有很好地開闢水道。這就使河北南部、山東北部、河南東部,即太行山以東廣大地區,佈滿了許多與黃河直接或間接相連的湖泊和小河。地質學家的一種理論認為,這是由於黃河水主要來源於喜馬拉雅山在更新世時堆積起來的冰川的溶化,無論降雨與否,幾乎每年夏季都要氾濫,進入歷史時期後也是如此。”﹙李濟《安陽》﹚

據蘇秉琦《中國文明起源新探》考證,沿京漢線與隴海線的邯鄲–武功間,至少有三處,距今四五千年間發現了洪水的遺蹟:一是邯鄲,二是洛陽,三是武功﹙滸西莊、趙家來﹚。

出洛陽城往西下一個大坡到澗河之溝,此地的龍山文化,溝下早,溝上晚;溝下是洪水前,溝上是洪水後。從溝下搬到溝上,是五千年以後的事。

武功滸西莊在下邊,趙家來在上邊,時間與澗河之溝上下對應。

山西襄汾陶寺,是迄今中原地區發現唯一較早近似社會分化達到國家﹙古國﹚規模的大遺址。絕對年代距今4500年前後,與堯、舜、禹時期大致吻合。

據後世文獻記載:“當堯之時,天下猶未平,洪水橫流,氾濫於天下,草木暢茂,禽獸繁殖,五穀不登,禽獸偪人,獸蹄鳥跡之道交於中國。”﹙《孟子·滕文公上》﹚“湯湯洪水方割,蕩蕩懷山襄陵,浩浩蕩天。”﹙《尚書·堯典》﹚“帝堯之時,洪水滔天,浩浩懷山襄陵。”﹙《史記·五帝本紀》﹚“洪水芒芒,禹敷下土方。”﹙《詩經·商頌·長髮》﹚

後世把治水的功績歸於禹一個人名下,其實不然。

“河肆其暴,人盡其力,先民與水患決鬥,非止一人一時一地;而古史簡略,禹乃獨屍其功,以致為人所疑歟!古往今來,集某項事業之大成者,非必出於一手。正如一將之成名,基於千萬之枯骨;至於禹之治水,亦云然也。”﹙參見陳登原《中國文化史》﹚

先民治理洪水對歷史的貢獻,至少有兩點:一是因水患而巧器漸作。據《史記·夏本紀》記載:“禹之治水,陸行乘車,水行乘船,山行乘檋,泥行乘撬。”禹乘坐的交通工具無疑出於先民之手。

二是治水者之足跡寖廣,而國情之調查亦起。《尚書·禹貢》:“禹敷土,隨山刊木,奠高山大川。”劃分土地的疆域,踏遍高山砍削樹木作為路標,以高山大河奠定界域,當然不是禹一個人所能承擔的。

治理洪水,迫切需要打破各國邊界組織起來。《史記·五帝本紀》前半篇沒有關於洪水的記載,後半篇一分為二,堯舜時代有洪水、治水,但沒有治水成功的記載,夏禹冶水成功了。

蘇秉琦把中國國家的起源問題概括為發展階段的三部曲和發展模式的三類型。

古國—方國—帝國為發展階段的三部曲;原生型—次生型—續生型為發展模式的三類型。古國指高於部落以上的、穩定的、獨立的政治實體。古國時代以後是方國時代。與古國相比,方國已是比較成熟、比較發達的國家形態。古代中國在距今四千年前發展到方國階段。權力集中在一個人手中,是方國的主要標誌。夏部族就是在治水的過程中成為方國,從而為帝國的出現做了準備。﹙參見《中國文明起源新探》﹚

夏朝建立了由六卿統領的統治機構和軍隊,還修築城郭以保衛王室貴族。同時還制定刑法,修建監獄,以鎮壓奴隸與平民的反抗。“夏有亂政,而作禹刑。”禹刑是中國歷史上最早的一部刑法。

“苗民弗用靈,制以刑,惟作五虐之刑曰法。”﹙《尚書·呂刑》﹚

意思是說,苗民不遵守法令,夏朝用刑罰加以約束,並制定了五種酷刑以為常法。

“夏后氏五十而貢。”夏朝每戶授田五十畝,參照數年中的平均數作為徵收貢賦的依據。

其他部族也要定期向夏後納貢,即“禹貢九州”。據《左傳》記載:“昔夏之方有德也。遠方圖物,貢金九枚,鑄鼎象物,百物而為之備。”

與商相比,夏人只有家天下的觀念,還沒有國家的觀念,商人始有這種觀念,其國家機構中才出現分職的官員。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