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湘:過我想過的生活,也是一種抵抗'

""顧湘:過我想過的生活,也是一種抵抗

外表乖巧的顧湘喜歡搖滾,看《樂隊的夏天》,鍾愛張楚、面孔,現在也愛Click#15、馬斯卡和新褲子。平時,她喜歡在家裡跳舞,家裡養著的兩隻貓就跟著她蹦跳起來,一隻黃色,一隻白色。顧湘喜歡黃貓多一些,因為“黃色的吃過更多苦,心思也比較細膩,更重要的是,黃貓比較好看啊”。

"顧湘:過我想過的生活,也是一種抵抗

外表乖巧的顧湘喜歡搖滾,看《樂隊的夏天》,鍾愛張楚、面孔,現在也愛Click#15、馬斯卡和新褲子。平時,她喜歡在家裡跳舞,家裡養著的兩隻貓就跟著她蹦跳起來,一隻黃色,一隻白色。顧湘喜歡黃貓多一些,因為“黃色的吃過更多苦,心思也比較細膩,更重要的是,黃貓比較好看啊”。

顧湘:過我想過的生活,也是一種抵抗

作家顧湘的生活照。圖片來自微博@顧不厭

採訪進行到一半時,咖啡館店員來索要簽名,並稱她為自己的偶像——她出道早,13歲時就在《中外少年》雜誌上發表第一篇散文習作,出過散文、小說集,其中《西天》曾風靡各大網絡論壇,也使她在文學界內聲名鵲起。有人說她是“寫作界的王菲”“老天爺賞飯吃”“天才作家”......盛名襲來之際,作為寫作者的顧湘卻淡出大眾視野,她轉行重拾童年時的愛好:畫畫。

2014年,“因為城裡的房子太小,堆不下畫畫的器材”,顧湘帶著她的貓和滿屋子畫具搬去了趙橋村,這裡靠近入海口,面對崇明島,她可以自由地在村外的“汽車海”與“垃圾高原”中冒險,觀察菱在河塘裡以斐波那契螺旋線展開,還能親眼目睹巨大的颱風將家門口大樹颳倒的瞬間。

在新書《趙橋村》的封面上,是顧湘自己的手繪:有輕微眼袋的女人望向前方,雙眼無辜地睜大,嘴脣沒有一絲弧度。書中有無數張類似的面孔,全都面無表情,顧湘喜歡這樣曖昧不清的狀態。“這就像我自己啊,表情很溫和,心裡不知道在想什麼。可能很不爽,但不會說出來。”

"顧湘:過我想過的生活,也是一種抵抗

外表乖巧的顧湘喜歡搖滾,看《樂隊的夏天》,鍾愛張楚、面孔,現在也愛Click#15、馬斯卡和新褲子。平時,她喜歡在家裡跳舞,家裡養著的兩隻貓就跟著她蹦跳起來,一隻黃色,一隻白色。顧湘喜歡黃貓多一些,因為“黃色的吃過更多苦,心思也比較細膩,更重要的是,黃貓比較好看啊”。

顧湘:過我想過的生活,也是一種抵抗

作家顧湘的生活照。圖片來自微博@顧不厭

採訪進行到一半時,咖啡館店員來索要簽名,並稱她為自己的偶像——她出道早,13歲時就在《中外少年》雜誌上發表第一篇散文習作,出過散文、小說集,其中《西天》曾風靡各大網絡論壇,也使她在文學界內聲名鵲起。有人說她是“寫作界的王菲”“老天爺賞飯吃”“天才作家”......盛名襲來之際,作為寫作者的顧湘卻淡出大眾視野,她轉行重拾童年時的愛好:畫畫。

2014年,“因為城裡的房子太小,堆不下畫畫的器材”,顧湘帶著她的貓和滿屋子畫具搬去了趙橋村,這裡靠近入海口,面對崇明島,她可以自由地在村外的“汽車海”與“垃圾高原”中冒險,觀察菱在河塘裡以斐波那契螺旋線展開,還能親眼目睹巨大的颱風將家門口大樹颳倒的瞬間。

在新書《趙橋村》的封面上,是顧湘自己的手繪:有輕微眼袋的女人望向前方,雙眼無辜地睜大,嘴脣沒有一絲弧度。書中有無數張類似的面孔,全都面無表情,顧湘喜歡這樣曖昧不清的狀態。“這就像我自己啊,表情很溫和,心裡不知道在想什麼。可能很不爽,但不會說出來。”

顧湘:過我想過的生活,也是一種抵抗

新書《趙橋村》封面

“知道這隻鳥的名字,和它的關係就更近一些”

澎湃新聞:你從13歲時就發表了第一篇散文,19歲就出版了兩篇小說,至今仍在寫作,你覺得現在你的寫作狀態和以前有什麼不同嗎?

顧湘:小時候就是想寫就寫吧,而且小時候可能有各種模仿的痕跡。比如我小時候很喜歡古龍,還喜歡溫瑞安,後來喜歡王小波,我覺得肯定會受到影響。小時候有一點點情緒都要寫一寫,後來長大就覺得這些沒什麼好寫的了。

中間我又寫過一些比較先鋒的小說,但是我現在沒有很愛寫那些,我認為有紮實的內容比較重要。我很喜歡名詞。對於一棵樹來說,如果你能說出這是什麼樹,就比只說這是一棵綠油油的樹,能讓我感到更爽一些。

我是一個很喜歡畫冊、百科全書、字典這樣東西的人。以前上學的時候,我就很喜歡翻字典,上課的時候也不能看閒書,但是可以翻字典。認識那些東西的具體名字,是一件很開心的事情。比如船上的儀器,每一樣東西確切的名字我都很喜歡。

澎湃新聞:有些名詞本身就特別美,像詩一樣。

顧湘:對的,除了美還有一種技術感。可能因為我小時候是做航模的,還參加無線電小組。我喜歡機械,將各種東西組裝在一起,如果知道各個東西的名字,我對這個零件就更瞭解了。

"顧湘:過我想過的生活,也是一種抵抗

外表乖巧的顧湘喜歡搖滾,看《樂隊的夏天》,鍾愛張楚、面孔,現在也愛Click#15、馬斯卡和新褲子。平時,她喜歡在家裡跳舞,家裡養著的兩隻貓就跟著她蹦跳起來,一隻黃色,一隻白色。顧湘喜歡黃貓多一些,因為“黃色的吃過更多苦,心思也比較細膩,更重要的是,黃貓比較好看啊”。

顧湘:過我想過的生活,也是一種抵抗

作家顧湘的生活照。圖片來自微博@顧不厭

採訪進行到一半時,咖啡館店員來索要簽名,並稱她為自己的偶像——她出道早,13歲時就在《中外少年》雜誌上發表第一篇散文習作,出過散文、小說集,其中《西天》曾風靡各大網絡論壇,也使她在文學界內聲名鵲起。有人說她是“寫作界的王菲”“老天爺賞飯吃”“天才作家”......盛名襲來之際,作為寫作者的顧湘卻淡出大眾視野,她轉行重拾童年時的愛好:畫畫。

2014年,“因為城裡的房子太小,堆不下畫畫的器材”,顧湘帶著她的貓和滿屋子畫具搬去了趙橋村,這裡靠近入海口,面對崇明島,她可以自由地在村外的“汽車海”與“垃圾高原”中冒險,觀察菱在河塘裡以斐波那契螺旋線展開,還能親眼目睹巨大的颱風將家門口大樹颳倒的瞬間。

在新書《趙橋村》的封面上,是顧湘自己的手繪:有輕微眼袋的女人望向前方,雙眼無辜地睜大,嘴脣沒有一絲弧度。書中有無數張類似的面孔,全都面無表情,顧湘喜歡這樣曖昧不清的狀態。“這就像我自己啊,表情很溫和,心裡不知道在想什麼。可能很不爽,但不會說出來。”

顧湘:過我想過的生活,也是一種抵抗

新書《趙橋村》封面

“知道這隻鳥的名字,和它的關係就更近一些”

澎湃新聞:你從13歲時就發表了第一篇散文,19歲就出版了兩篇小說,至今仍在寫作,你覺得現在你的寫作狀態和以前有什麼不同嗎?

顧湘:小時候就是想寫就寫吧,而且小時候可能有各種模仿的痕跡。比如我小時候很喜歡古龍,還喜歡溫瑞安,後來喜歡王小波,我覺得肯定會受到影響。小時候有一點點情緒都要寫一寫,後來長大就覺得這些沒什麼好寫的了。

中間我又寫過一些比較先鋒的小說,但是我現在沒有很愛寫那些,我認為有紮實的內容比較重要。我很喜歡名詞。對於一棵樹來說,如果你能說出這是什麼樹,就比只說這是一棵綠油油的樹,能讓我感到更爽一些。

我是一個很喜歡畫冊、百科全書、字典這樣東西的人。以前上學的時候,我就很喜歡翻字典,上課的時候也不能看閒書,但是可以翻字典。認識那些東西的具體名字,是一件很開心的事情。比如船上的儀器,每一樣東西確切的名字我都很喜歡。

澎湃新聞:有些名詞本身就特別美,像詩一樣。

顧湘:對的,除了美還有一種技術感。可能因為我小時候是做航模的,還參加無線電小組。我喜歡機械,將各種東西組裝在一起,如果知道各個東西的名字,我對這個零件就更瞭解了。

顧湘:過我想過的生活,也是一種抵抗

顧湘手繪的插圖

澎湃新聞:如果喜歡機械的話,為什麼會去上海戲劇學院讀書?

顧湘:因為我的數學不好,讀不了機械類的專業。其實我還蠻喜歡機修工、木匠這樣的工作的。我還喜歡做手工,做這些事情家裡會需要比較大的空間。而且做手工要收集很多材料,就不能果斷地扔掉很多東西。如果有一個大房子,堆東西就會比較方便。

澎湃新聞:你平時會做手工嗎?

顧湘:我這幾天在木刻版畫。家裡像鋸子、刀這種工具很多。我們當時做航模的時候做的是木頭的,需要把它從一塊木頭慢慢削成木片,再把機翼、螺旋槳等等削出來,這些全部都是靠手工的。我小時候就很愛動手做這種東西,做好以後還要給它上色,就很開心。

澎湃新聞:你提到的十幾歲的時候寫的小說中有一些東西,你現在想想是不必要的,你覺得具體是什麼?

顧湘:比如我小時候寫的《西天》,我上次看就覺得怎麼這麼鋪張。小時候剛剛掌握了華麗的語言就會盡情地用,現在看上去有點過分。但是寫作者在成長的過程中,都會有喜歡渲染的時候。

澎湃新聞:以前寫作上有哪些特點,是到現在還保留著的?

顧湘:我蠻在乎語言的,雖然現在語言變得更加簡單樸實了一點。如果一本書讓我覺得語言有點粗糙,我就不是很想看。

但是還有另外一種情況,現在有很多當代的外國小說語言非常好,可能就是寫一男一女婚外戀,坐在咖啡館裡,然後什麼也沒有發生。我又會覺得雖然語言、觀察、描述已經是合格的了,但是這樣的小說不值得一篇接著一篇看,我認為還是要追求一個更值得寫的東西。

當然,我不是說婚外戀不值得寫,我只是覺得如果停留在用很好的語言來描述一個日常片段,擁有這樣能力的人非常多,大家都可以做到的,看多了未免覺得有一點乏味。

談戀愛很開心,但對朝夕相處沒興趣

澎湃新聞:大家對《趙橋村》的語言評價是“靈氣逼人”,比如把門口插著的香比作蜜蜂的“命運多舛”,抑或把人跡罕至的小路比作書中的“褶皺”,這些細節你會去打磨嗎,還是靈光一現?

顧湘:說事的時候不會打磨吧。我覺得如果一個技師、醫生能夠把自己很熟悉的事情,比如開刀的過程以及感受能夠很詳細地寫出來,哪怕是不會寫作的人,也肯定是很紮實很好看的,那就是言之有物吧。

所以我很喜歡去了解各種掌握技能的專業。比如我現在正對釣魚的人很感興趣,很想了解釣魚的各種細節。釣魚的花頭也蠻多的,白天、下午、晚上釣魚都是不一樣的,季節、地點,還有真餌和假餌,區別很大。有的人可能表達能力非常有限,他有一身釣魚的本事說不出來,但是他只要稍微有一點表達能力,把他所有釣魚的經歷都講出來,應該就會蠻好看。

但有時候我會想要找一句說起來讓我覺得舒服的話,如果一句話寫得不夠舒服就要寫到舒服為止,寫好了才想往下寫,不知道這算不算打磨呢?

"顧湘:過我想過的生活,也是一種抵抗

外表乖巧的顧湘喜歡搖滾,看《樂隊的夏天》,鍾愛張楚、面孔,現在也愛Click#15、馬斯卡和新褲子。平時,她喜歡在家裡跳舞,家裡養著的兩隻貓就跟著她蹦跳起來,一隻黃色,一隻白色。顧湘喜歡黃貓多一些,因為“黃色的吃過更多苦,心思也比較細膩,更重要的是,黃貓比較好看啊”。

顧湘:過我想過的生活,也是一種抵抗

作家顧湘的生活照。圖片來自微博@顧不厭

採訪進行到一半時,咖啡館店員來索要簽名,並稱她為自己的偶像——她出道早,13歲時就在《中外少年》雜誌上發表第一篇散文習作,出過散文、小說集,其中《西天》曾風靡各大網絡論壇,也使她在文學界內聲名鵲起。有人說她是“寫作界的王菲”“老天爺賞飯吃”“天才作家”......盛名襲來之際,作為寫作者的顧湘卻淡出大眾視野,她轉行重拾童年時的愛好:畫畫。

2014年,“因為城裡的房子太小,堆不下畫畫的器材”,顧湘帶著她的貓和滿屋子畫具搬去了趙橋村,這裡靠近入海口,面對崇明島,她可以自由地在村外的“汽車海”與“垃圾高原”中冒險,觀察菱在河塘裡以斐波那契螺旋線展開,還能親眼目睹巨大的颱風將家門口大樹颳倒的瞬間。

在新書《趙橋村》的封面上,是顧湘自己的手繪:有輕微眼袋的女人望向前方,雙眼無辜地睜大,嘴脣沒有一絲弧度。書中有無數張類似的面孔,全都面無表情,顧湘喜歡這樣曖昧不清的狀態。“這就像我自己啊,表情很溫和,心裡不知道在想什麼。可能很不爽,但不會說出來。”

顧湘:過我想過的生活,也是一種抵抗

新書《趙橋村》封面

“知道這隻鳥的名字,和它的關係就更近一些”

澎湃新聞:你從13歲時就發表了第一篇散文,19歲就出版了兩篇小說,至今仍在寫作,你覺得現在你的寫作狀態和以前有什麼不同嗎?

顧湘:小時候就是想寫就寫吧,而且小時候可能有各種模仿的痕跡。比如我小時候很喜歡古龍,還喜歡溫瑞安,後來喜歡王小波,我覺得肯定會受到影響。小時候有一點點情緒都要寫一寫,後來長大就覺得這些沒什麼好寫的了。

中間我又寫過一些比較先鋒的小說,但是我現在沒有很愛寫那些,我認為有紮實的內容比較重要。我很喜歡名詞。對於一棵樹來說,如果你能說出這是什麼樹,就比只說這是一棵綠油油的樹,能讓我感到更爽一些。

我是一個很喜歡畫冊、百科全書、字典這樣東西的人。以前上學的時候,我就很喜歡翻字典,上課的時候也不能看閒書,但是可以翻字典。認識那些東西的具體名字,是一件很開心的事情。比如船上的儀器,每一樣東西確切的名字我都很喜歡。

澎湃新聞:有些名詞本身就特別美,像詩一樣。

顧湘:對的,除了美還有一種技術感。可能因為我小時候是做航模的,還參加無線電小組。我喜歡機械,將各種東西組裝在一起,如果知道各個東西的名字,我對這個零件就更瞭解了。

顧湘:過我想過的生活,也是一種抵抗

顧湘手繪的插圖

澎湃新聞:如果喜歡機械的話,為什麼會去上海戲劇學院讀書?

顧湘:因為我的數學不好,讀不了機械類的專業。其實我還蠻喜歡機修工、木匠這樣的工作的。我還喜歡做手工,做這些事情家裡會需要比較大的空間。而且做手工要收集很多材料,就不能果斷地扔掉很多東西。如果有一個大房子,堆東西就會比較方便。

澎湃新聞:你平時會做手工嗎?

顧湘:我這幾天在木刻版畫。家裡像鋸子、刀這種工具很多。我們當時做航模的時候做的是木頭的,需要把它從一塊木頭慢慢削成木片,再把機翼、螺旋槳等等削出來,這些全部都是靠手工的。我小時候就很愛動手做這種東西,做好以後還要給它上色,就很開心。

澎湃新聞:你提到的十幾歲的時候寫的小說中有一些東西,你現在想想是不必要的,你覺得具體是什麼?

顧湘:比如我小時候寫的《西天》,我上次看就覺得怎麼這麼鋪張。小時候剛剛掌握了華麗的語言就會盡情地用,現在看上去有點過分。但是寫作者在成長的過程中,都會有喜歡渲染的時候。

澎湃新聞:以前寫作上有哪些特點,是到現在還保留著的?

顧湘:我蠻在乎語言的,雖然現在語言變得更加簡單樸實了一點。如果一本書讓我覺得語言有點粗糙,我就不是很想看。

但是還有另外一種情況,現在有很多當代的外國小說語言非常好,可能就是寫一男一女婚外戀,坐在咖啡館裡,然後什麼也沒有發生。我又會覺得雖然語言、觀察、描述已經是合格的了,但是這樣的小說不值得一篇接著一篇看,我認為還是要追求一個更值得寫的東西。

當然,我不是說婚外戀不值得寫,我只是覺得如果停留在用很好的語言來描述一個日常片段,擁有這樣能力的人非常多,大家都可以做到的,看多了未免覺得有一點乏味。

談戀愛很開心,但對朝夕相處沒興趣

澎湃新聞:大家對《趙橋村》的語言評價是“靈氣逼人”,比如把門口插著的香比作蜜蜂的“命運多舛”,抑或把人跡罕至的小路比作書中的“褶皺”,這些細節你會去打磨嗎,還是靈光一現?

顧湘:說事的時候不會打磨吧。我覺得如果一個技師、醫生能夠把自己很熟悉的事情,比如開刀的過程以及感受能夠很詳細地寫出來,哪怕是不會寫作的人,也肯定是很紮實很好看的,那就是言之有物吧。

所以我很喜歡去了解各種掌握技能的專業。比如我現在正對釣魚的人很感興趣,很想了解釣魚的各種細節。釣魚的花頭也蠻多的,白天、下午、晚上釣魚都是不一樣的,季節、地點,還有真餌和假餌,區別很大。有的人可能表達能力非常有限,他有一身釣魚的本事說不出來,但是他只要稍微有一點表達能力,把他所有釣魚的經歷都講出來,應該就會蠻好看。

但有時候我會想要找一句說起來讓我覺得舒服的話,如果一句話寫得不夠舒服就要寫到舒服為止,寫好了才想往下寫,不知道這算不算打磨呢?

顧湘:過我想過的生活,也是一種抵抗

顧湘手繪的插圖

澎湃新聞:同為上海的女作家,我想到張怡微的作品,她更多的是將目光投注在“人”的身上。而你的作品似乎對“人”沒那麼關注,更多的是繼承梭羅的傳統,是對自然的一種觀察。

顧湘:可能是我跟鄰居不太熟吧,老寫他們也不好。我現在只跟一家鄰居交往比較多,我會去幫他種地。但是其實他們也不需要我幫忙。那個老爺爺七十多歲了,身體超級好,每天還從河裡挑水,他能沿河搭出一個很大的棚棚。兩桶水從河裡拎出來是很重的,他也沒有閃到腰,因為他天天都在幹這個事情,體力就很好。我經常會去他們家玩,順便拎拎水、除除草、種種地什麼的。

澎湃新聞:《趙橋村》裡你觀察了那麼多動物,哪些是你覺得特別有意思的?

顧湘:蜜蜂,我覺得它好吵。我不討厭蜜蜂,但是它如果在我陽臺上做一個窩還是有點煩的,我就努力不給它來,我先在下面生了一堆火,然後扔了好多溼的書上去,燒出濃煙,但是由於距離遠,煙被風吹散了,我又搬來一個桌子,把那盆火放在這個桌子上,希望在蜜蜂聚集起來之前把它薰走。

還有一次,有一個馬蜂窩,我覺得好好看,非常不想把它(馬蜂)趕走。但是我正在觀察的時候,我一個熱心鄰居過來無情地把它拍死了,我覺得有點可憐。馬蜂真的蠻漂亮的,我站得很近,它也沒有想攻擊我。就在我眼睛平視的距離,可以看得很清楚它是如何造窩的。其實我也有一些猶豫,但在我沒有完全想把它弄死的時候,我的鄰居就來脫了鞋,“啪”一下就把它們都拍死了。

澎湃新聞:你在書裡面寫的愛情也很有意思,都有一種不鹹不淡、特別冷靜的感覺,包括鄰居吵架天天罵老公,但是老公要離開了就說“我好愛你”啊。

顧湘:對啊,他們竟然可以天天吵,像我這樣不愛吵架的人,就算戀愛也沒辦法跟人吵架。對於感情的描述不多,因為我也沒有很在意,我覺得一個人生活也蠻開心的。我覺得談戀愛的時候,剛剛喜歡上一個人是很開心的,但是我對朝夕相處沒有很大的興趣。

澎湃新聞:不能吵架的話,有怨氣怎麼辦呢?

顧湘:我覺得如果是我喜歡的人,我可以忍一忍,如果忍多了,我也就不喜歡了,就分開了。所以不會有吵架的過程。其實很多人都是這樣,大家要麼忍,要麼是變成發莫名其妙的脾氣。能夠講出來的人還蠻健康的。我以前覺得,人與人的相處完全要憑自覺和默契的,會覺得“這都要我講的”。

澎湃新聞:你是那種男朋友說吃什麼,你會說“隨便”的女生嗎?

顧湘:是的,但是我是真的隨便,我不太在乎吃什麼。

“純淨不純淨和年齡沒什麼關係吧”

澎湃新聞:之前微博有人說“成年了之後就沒有辦法保留心靈的純淨了”你在後面懟了一句:“我就能。”為什麼這樣說?

顧湘:是的。我覺得純淨不純淨和年齡沒有什麼關係吧,也有很小的孩子就已經變得非常市儈。

我不喜歡籠統的概括。我覺得人都是獨立的,不應該放在一個集體裡被籠統地定義。我小時候也沒有什麼集體意識。小學的時候,我們老師說我自由散漫,但我其實很乖的,我不會在明面上去做一些離經叛道或是什麼出格的事情。

"顧湘:過我想過的生活,也是一種抵抗

外表乖巧的顧湘喜歡搖滾,看《樂隊的夏天》,鍾愛張楚、面孔,現在也愛Click#15、馬斯卡和新褲子。平時,她喜歡在家裡跳舞,家裡養著的兩隻貓就跟著她蹦跳起來,一隻黃色,一隻白色。顧湘喜歡黃貓多一些,因為“黃色的吃過更多苦,心思也比較細膩,更重要的是,黃貓比較好看啊”。

顧湘:過我想過的生活,也是一種抵抗

作家顧湘的生活照。圖片來自微博@顧不厭

採訪進行到一半時,咖啡館店員來索要簽名,並稱她為自己的偶像——她出道早,13歲時就在《中外少年》雜誌上發表第一篇散文習作,出過散文、小說集,其中《西天》曾風靡各大網絡論壇,也使她在文學界內聲名鵲起。有人說她是“寫作界的王菲”“老天爺賞飯吃”“天才作家”......盛名襲來之際,作為寫作者的顧湘卻淡出大眾視野,她轉行重拾童年時的愛好:畫畫。

2014年,“因為城裡的房子太小,堆不下畫畫的器材”,顧湘帶著她的貓和滿屋子畫具搬去了趙橋村,這裡靠近入海口,面對崇明島,她可以自由地在村外的“汽車海”與“垃圾高原”中冒險,觀察菱在河塘裡以斐波那契螺旋線展開,還能親眼目睹巨大的颱風將家門口大樹颳倒的瞬間。

在新書《趙橋村》的封面上,是顧湘自己的手繪:有輕微眼袋的女人望向前方,雙眼無辜地睜大,嘴脣沒有一絲弧度。書中有無數張類似的面孔,全都面無表情,顧湘喜歡這樣曖昧不清的狀態。“這就像我自己啊,表情很溫和,心裡不知道在想什麼。可能很不爽,但不會說出來。”

顧湘:過我想過的生活,也是一種抵抗

新書《趙橋村》封面

“知道這隻鳥的名字,和它的關係就更近一些”

澎湃新聞:你從13歲時就發表了第一篇散文,19歲就出版了兩篇小說,至今仍在寫作,你覺得現在你的寫作狀態和以前有什麼不同嗎?

顧湘:小時候就是想寫就寫吧,而且小時候可能有各種模仿的痕跡。比如我小時候很喜歡古龍,還喜歡溫瑞安,後來喜歡王小波,我覺得肯定會受到影響。小時候有一點點情緒都要寫一寫,後來長大就覺得這些沒什麼好寫的了。

中間我又寫過一些比較先鋒的小說,但是我現在沒有很愛寫那些,我認為有紮實的內容比較重要。我很喜歡名詞。對於一棵樹來說,如果你能說出這是什麼樹,就比只說這是一棵綠油油的樹,能讓我感到更爽一些。

我是一個很喜歡畫冊、百科全書、字典這樣東西的人。以前上學的時候,我就很喜歡翻字典,上課的時候也不能看閒書,但是可以翻字典。認識那些東西的具體名字,是一件很開心的事情。比如船上的儀器,每一樣東西確切的名字我都很喜歡。

澎湃新聞:有些名詞本身就特別美,像詩一樣。

顧湘:對的,除了美還有一種技術感。可能因為我小時候是做航模的,還參加無線電小組。我喜歡機械,將各種東西組裝在一起,如果知道各個東西的名字,我對這個零件就更瞭解了。

顧湘:過我想過的生活,也是一種抵抗

顧湘手繪的插圖

澎湃新聞:如果喜歡機械的話,為什麼會去上海戲劇學院讀書?

顧湘:因為我的數學不好,讀不了機械類的專業。其實我還蠻喜歡機修工、木匠這樣的工作的。我還喜歡做手工,做這些事情家裡會需要比較大的空間。而且做手工要收集很多材料,就不能果斷地扔掉很多東西。如果有一個大房子,堆東西就會比較方便。

澎湃新聞:你平時會做手工嗎?

顧湘:我這幾天在木刻版畫。家裡像鋸子、刀這種工具很多。我們當時做航模的時候做的是木頭的,需要把它從一塊木頭慢慢削成木片,再把機翼、螺旋槳等等削出來,這些全部都是靠手工的。我小時候就很愛動手做這種東西,做好以後還要給它上色,就很開心。

澎湃新聞:你提到的十幾歲的時候寫的小說中有一些東西,你現在想想是不必要的,你覺得具體是什麼?

顧湘:比如我小時候寫的《西天》,我上次看就覺得怎麼這麼鋪張。小時候剛剛掌握了華麗的語言就會盡情地用,現在看上去有點過分。但是寫作者在成長的過程中,都會有喜歡渲染的時候。

澎湃新聞:以前寫作上有哪些特點,是到現在還保留著的?

顧湘:我蠻在乎語言的,雖然現在語言變得更加簡單樸實了一點。如果一本書讓我覺得語言有點粗糙,我就不是很想看。

但是還有另外一種情況,現在有很多當代的外國小說語言非常好,可能就是寫一男一女婚外戀,坐在咖啡館裡,然後什麼也沒有發生。我又會覺得雖然語言、觀察、描述已經是合格的了,但是這樣的小說不值得一篇接著一篇看,我認為還是要追求一個更值得寫的東西。

當然,我不是說婚外戀不值得寫,我只是覺得如果停留在用很好的語言來描述一個日常片段,擁有這樣能力的人非常多,大家都可以做到的,看多了未免覺得有一點乏味。

談戀愛很開心,但對朝夕相處沒興趣

澎湃新聞:大家對《趙橋村》的語言評價是“靈氣逼人”,比如把門口插著的香比作蜜蜂的“命運多舛”,抑或把人跡罕至的小路比作書中的“褶皺”,這些細節你會去打磨嗎,還是靈光一現?

顧湘:說事的時候不會打磨吧。我覺得如果一個技師、醫生能夠把自己很熟悉的事情,比如開刀的過程以及感受能夠很詳細地寫出來,哪怕是不會寫作的人,也肯定是很紮實很好看的,那就是言之有物吧。

所以我很喜歡去了解各種掌握技能的專業。比如我現在正對釣魚的人很感興趣,很想了解釣魚的各種細節。釣魚的花頭也蠻多的,白天、下午、晚上釣魚都是不一樣的,季節、地點,還有真餌和假餌,區別很大。有的人可能表達能力非常有限,他有一身釣魚的本事說不出來,但是他只要稍微有一點表達能力,把他所有釣魚的經歷都講出來,應該就會蠻好看。

但有時候我會想要找一句說起來讓我覺得舒服的話,如果一句話寫得不夠舒服就要寫到舒服為止,寫好了才想往下寫,不知道這算不算打磨呢?

顧湘:過我想過的生活,也是一種抵抗

顧湘手繪的插圖

澎湃新聞:同為上海的女作家,我想到張怡微的作品,她更多的是將目光投注在“人”的身上。而你的作品似乎對“人”沒那麼關注,更多的是繼承梭羅的傳統,是對自然的一種觀察。

顧湘:可能是我跟鄰居不太熟吧,老寫他們也不好。我現在只跟一家鄰居交往比較多,我會去幫他種地。但是其實他們也不需要我幫忙。那個老爺爺七十多歲了,身體超級好,每天還從河裡挑水,他能沿河搭出一個很大的棚棚。兩桶水從河裡拎出來是很重的,他也沒有閃到腰,因為他天天都在幹這個事情,體力就很好。我經常會去他們家玩,順便拎拎水、除除草、種種地什麼的。

澎湃新聞:《趙橋村》裡你觀察了那麼多動物,哪些是你覺得特別有意思的?

顧湘:蜜蜂,我覺得它好吵。我不討厭蜜蜂,但是它如果在我陽臺上做一個窩還是有點煩的,我就努力不給它來,我先在下面生了一堆火,然後扔了好多溼的書上去,燒出濃煙,但是由於距離遠,煙被風吹散了,我又搬來一個桌子,把那盆火放在這個桌子上,希望在蜜蜂聚集起來之前把它薰走。

還有一次,有一個馬蜂窩,我覺得好好看,非常不想把它(馬蜂)趕走。但是我正在觀察的時候,我一個熱心鄰居過來無情地把它拍死了,我覺得有點可憐。馬蜂真的蠻漂亮的,我站得很近,它也沒有想攻擊我。就在我眼睛平視的距離,可以看得很清楚它是如何造窩的。其實我也有一些猶豫,但在我沒有完全想把它弄死的時候,我的鄰居就來脫了鞋,“啪”一下就把它們都拍死了。

澎湃新聞:你在書裡面寫的愛情也很有意思,都有一種不鹹不淡、特別冷靜的感覺,包括鄰居吵架天天罵老公,但是老公要離開了就說“我好愛你”啊。

顧湘:對啊,他們竟然可以天天吵,像我這樣不愛吵架的人,就算戀愛也沒辦法跟人吵架。對於感情的描述不多,因為我也沒有很在意,我覺得一個人生活也蠻開心的。我覺得談戀愛的時候,剛剛喜歡上一個人是很開心的,但是我對朝夕相處沒有很大的興趣。

澎湃新聞:不能吵架的話,有怨氣怎麼辦呢?

顧湘:我覺得如果是我喜歡的人,我可以忍一忍,如果忍多了,我也就不喜歡了,就分開了。所以不會有吵架的過程。其實很多人都是這樣,大家要麼忍,要麼是變成發莫名其妙的脾氣。能夠講出來的人還蠻健康的。我以前覺得,人與人的相處完全要憑自覺和默契的,會覺得“這都要我講的”。

澎湃新聞:你是那種男朋友說吃什麼,你會說“隨便”的女生嗎?

顧湘:是的,但是我是真的隨便,我不太在乎吃什麼。

“純淨不純淨和年齡沒什麼關係吧”

澎湃新聞:之前微博有人說“成年了之後就沒有辦法保留心靈的純淨了”你在後面懟了一句:“我就能。”為什麼這樣說?

顧湘:是的。我覺得純淨不純淨和年齡沒有什麼關係吧,也有很小的孩子就已經變得非常市儈。

我不喜歡籠統的概括。我覺得人都是獨立的,不應該放在一個集體裡被籠統地定義。我小時候也沒有什麼集體意識。小學的時候,我們老師說我自由散漫,但我其實很乖的,我不會在明面上去做一些離經叛道或是什麼出格的事情。

顧湘:過我想過的生活,也是一種抵抗

顧湘手繪的插圖

澎湃新聞:你喜歡的張楚、竇唯等歌手,包括新褲子、NIRVANA等搖滾樂隊,骨子底裡都有憤怒的情緒在蔓延。但在你的作品裡不太看到這樣的情緒。

顧湘:我當然也會有很多憤怒的時候,但是也不用憑空憤怒。如果我過著我自己想過的生活,本身就是一種抵抗,哪怕我很平靜,不用以一個憤怒的姿態來表現抵抗。

澎湃新聞:你有喜歡的作家嗎?

顧湘:我喜歡格雷厄姆·格林,他寫了《文靜的美國人》,是一直在外面逛來逛去的人。我很喜歡他的一個原因在於,他不是明確地在探討活著有什麼意義,但是他所有的書裡都有這個問題,他很疑惑想去追問。他是一個一直在懷疑和有疑慮的人,有時好像又很虛無,一直在跟虛無作鬥爭。

我還蠻喜歡毛姆的,毛姆也是在異國兜兜轉轉的一個人,毛姆的故事性更加強一點,而且又很聰明的,寫了各式各樣的人,觀察都是一針見血的。我小時候喜歡納博科夫,因為他語言很華麗。納博科夫的書隨便翻到哪一頁都能看到很漂亮的句子,是能瞬間獲得感官印象的文字。

澎湃新聞:住在趙橋村,脫離城市後,你的生活開心嗎?是否會遇到一些別的煩惱?

顧湘:蠻開心的。我的貓太老了,這就是我現在唯一的煩惱。我暫時不太想養新貓,一個原因是我好喜歡它,另一個是養貓也蠻麻煩的,很妨礙到處搬來搬去,我不想再找一個新的限制。養動物真的太麻煩了,一個是日常料理的麻煩,一個是它壽命有限,不管活得長還是活得短都很麻煩,因為你很愛它,它的生命就跟你息息相關。

澎湃新聞:書裡有很多你手繪的插圖,主角都是你,但這些插圖都是沒有表情、沒有動作的,這是為什麼?

顧湘:我小時候畫過漫畫,所以會畫動態的人。但是我畫的自己,都是木木地往那邊一站、面無表情。我覺得,如果你有一個明確的動態或者一個表情,就只能表達一個瞬間,如果沒有具體的表情和動作,它就是一個持續的,籠統的狀態。

有的神像,就有一種曖昧不清的表情,你也不知道他在想什麼。我也是那樣的,比如我很溫和的時候,可能我心裡也不是很爽。不畫出表情,可能顯得意味更多一點。

"顧湘:過我想過的生活,也是一種抵抗

外表乖巧的顧湘喜歡搖滾,看《樂隊的夏天》,鍾愛張楚、面孔,現在也愛Click#15、馬斯卡和新褲子。平時,她喜歡在家裡跳舞,家裡養著的兩隻貓就跟著她蹦跳起來,一隻黃色,一隻白色。顧湘喜歡黃貓多一些,因為“黃色的吃過更多苦,心思也比較細膩,更重要的是,黃貓比較好看啊”。

顧湘:過我想過的生活,也是一種抵抗

作家顧湘的生活照。圖片來自微博@顧不厭

採訪進行到一半時,咖啡館店員來索要簽名,並稱她為自己的偶像——她出道早,13歲時就在《中外少年》雜誌上發表第一篇散文習作,出過散文、小說集,其中《西天》曾風靡各大網絡論壇,也使她在文學界內聲名鵲起。有人說她是“寫作界的王菲”“老天爺賞飯吃”“天才作家”......盛名襲來之際,作為寫作者的顧湘卻淡出大眾視野,她轉行重拾童年時的愛好:畫畫。

2014年,“因為城裡的房子太小,堆不下畫畫的器材”,顧湘帶著她的貓和滿屋子畫具搬去了趙橋村,這裡靠近入海口,面對崇明島,她可以自由地在村外的“汽車海”與“垃圾高原”中冒險,觀察菱在河塘裡以斐波那契螺旋線展開,還能親眼目睹巨大的颱風將家門口大樹颳倒的瞬間。

在新書《趙橋村》的封面上,是顧湘自己的手繪:有輕微眼袋的女人望向前方,雙眼無辜地睜大,嘴脣沒有一絲弧度。書中有無數張類似的面孔,全都面無表情,顧湘喜歡這樣曖昧不清的狀態。“這就像我自己啊,表情很溫和,心裡不知道在想什麼。可能很不爽,但不會說出來。”

顧湘:過我想過的生活,也是一種抵抗

新書《趙橋村》封面

“知道這隻鳥的名字,和它的關係就更近一些”

澎湃新聞:你從13歲時就發表了第一篇散文,19歲就出版了兩篇小說,至今仍在寫作,你覺得現在你的寫作狀態和以前有什麼不同嗎?

顧湘:小時候就是想寫就寫吧,而且小時候可能有各種模仿的痕跡。比如我小時候很喜歡古龍,還喜歡溫瑞安,後來喜歡王小波,我覺得肯定會受到影響。小時候有一點點情緒都要寫一寫,後來長大就覺得這些沒什麼好寫的了。

中間我又寫過一些比較先鋒的小說,但是我現在沒有很愛寫那些,我認為有紮實的內容比較重要。我很喜歡名詞。對於一棵樹來說,如果你能說出這是什麼樹,就比只說這是一棵綠油油的樹,能讓我感到更爽一些。

我是一個很喜歡畫冊、百科全書、字典這樣東西的人。以前上學的時候,我就很喜歡翻字典,上課的時候也不能看閒書,但是可以翻字典。認識那些東西的具體名字,是一件很開心的事情。比如船上的儀器,每一樣東西確切的名字我都很喜歡。

澎湃新聞:有些名詞本身就特別美,像詩一樣。

顧湘:對的,除了美還有一種技術感。可能因為我小時候是做航模的,還參加無線電小組。我喜歡機械,將各種東西組裝在一起,如果知道各個東西的名字,我對這個零件就更瞭解了。

顧湘:過我想過的生活,也是一種抵抗

顧湘手繪的插圖

澎湃新聞:如果喜歡機械的話,為什麼會去上海戲劇學院讀書?

顧湘:因為我的數學不好,讀不了機械類的專業。其實我還蠻喜歡機修工、木匠這樣的工作的。我還喜歡做手工,做這些事情家裡會需要比較大的空間。而且做手工要收集很多材料,就不能果斷地扔掉很多東西。如果有一個大房子,堆東西就會比較方便。

澎湃新聞:你平時會做手工嗎?

顧湘:我這幾天在木刻版畫。家裡像鋸子、刀這種工具很多。我們當時做航模的時候做的是木頭的,需要把它從一塊木頭慢慢削成木片,再把機翼、螺旋槳等等削出來,這些全部都是靠手工的。我小時候就很愛動手做這種東西,做好以後還要給它上色,就很開心。

澎湃新聞:你提到的十幾歲的時候寫的小說中有一些東西,你現在想想是不必要的,你覺得具體是什麼?

顧湘:比如我小時候寫的《西天》,我上次看就覺得怎麼這麼鋪張。小時候剛剛掌握了華麗的語言就會盡情地用,現在看上去有點過分。但是寫作者在成長的過程中,都會有喜歡渲染的時候。

澎湃新聞:以前寫作上有哪些特點,是到現在還保留著的?

顧湘:我蠻在乎語言的,雖然現在語言變得更加簡單樸實了一點。如果一本書讓我覺得語言有點粗糙,我就不是很想看。

但是還有另外一種情況,現在有很多當代的外國小說語言非常好,可能就是寫一男一女婚外戀,坐在咖啡館裡,然後什麼也沒有發生。我又會覺得雖然語言、觀察、描述已經是合格的了,但是這樣的小說不值得一篇接著一篇看,我認為還是要追求一個更值得寫的東西。

當然,我不是說婚外戀不值得寫,我只是覺得如果停留在用很好的語言來描述一個日常片段,擁有這樣能力的人非常多,大家都可以做到的,看多了未免覺得有一點乏味。

談戀愛很開心,但對朝夕相處沒興趣

澎湃新聞:大家對《趙橋村》的語言評價是“靈氣逼人”,比如把門口插著的香比作蜜蜂的“命運多舛”,抑或把人跡罕至的小路比作書中的“褶皺”,這些細節你會去打磨嗎,還是靈光一現?

顧湘:說事的時候不會打磨吧。我覺得如果一個技師、醫生能夠把自己很熟悉的事情,比如開刀的過程以及感受能夠很詳細地寫出來,哪怕是不會寫作的人,也肯定是很紮實很好看的,那就是言之有物吧。

所以我很喜歡去了解各種掌握技能的專業。比如我現在正對釣魚的人很感興趣,很想了解釣魚的各種細節。釣魚的花頭也蠻多的,白天、下午、晚上釣魚都是不一樣的,季節、地點,還有真餌和假餌,區別很大。有的人可能表達能力非常有限,他有一身釣魚的本事說不出來,但是他只要稍微有一點表達能力,把他所有釣魚的經歷都講出來,應該就會蠻好看。

但有時候我會想要找一句說起來讓我覺得舒服的話,如果一句話寫得不夠舒服就要寫到舒服為止,寫好了才想往下寫,不知道這算不算打磨呢?

顧湘:過我想過的生活,也是一種抵抗

顧湘手繪的插圖

澎湃新聞:同為上海的女作家,我想到張怡微的作品,她更多的是將目光投注在“人”的身上。而你的作品似乎對“人”沒那麼關注,更多的是繼承梭羅的傳統,是對自然的一種觀察。

顧湘:可能是我跟鄰居不太熟吧,老寫他們也不好。我現在只跟一家鄰居交往比較多,我會去幫他種地。但是其實他們也不需要我幫忙。那個老爺爺七十多歲了,身體超級好,每天還從河裡挑水,他能沿河搭出一個很大的棚棚。兩桶水從河裡拎出來是很重的,他也沒有閃到腰,因為他天天都在幹這個事情,體力就很好。我經常會去他們家玩,順便拎拎水、除除草、種種地什麼的。

澎湃新聞:《趙橋村》裡你觀察了那麼多動物,哪些是你覺得特別有意思的?

顧湘:蜜蜂,我覺得它好吵。我不討厭蜜蜂,但是它如果在我陽臺上做一個窩還是有點煩的,我就努力不給它來,我先在下面生了一堆火,然後扔了好多溼的書上去,燒出濃煙,但是由於距離遠,煙被風吹散了,我又搬來一個桌子,把那盆火放在這個桌子上,希望在蜜蜂聚集起來之前把它薰走。

還有一次,有一個馬蜂窩,我覺得好好看,非常不想把它(馬蜂)趕走。但是我正在觀察的時候,我一個熱心鄰居過來無情地把它拍死了,我覺得有點可憐。馬蜂真的蠻漂亮的,我站得很近,它也沒有想攻擊我。就在我眼睛平視的距離,可以看得很清楚它是如何造窩的。其實我也有一些猶豫,但在我沒有完全想把它弄死的時候,我的鄰居就來脫了鞋,“啪”一下就把它們都拍死了。

澎湃新聞:你在書裡面寫的愛情也很有意思,都有一種不鹹不淡、特別冷靜的感覺,包括鄰居吵架天天罵老公,但是老公要離開了就說“我好愛你”啊。

顧湘:對啊,他們竟然可以天天吵,像我這樣不愛吵架的人,就算戀愛也沒辦法跟人吵架。對於感情的描述不多,因為我也沒有很在意,我覺得一個人生活也蠻開心的。我覺得談戀愛的時候,剛剛喜歡上一個人是很開心的,但是我對朝夕相處沒有很大的興趣。

澎湃新聞:不能吵架的話,有怨氣怎麼辦呢?

顧湘:我覺得如果是我喜歡的人,我可以忍一忍,如果忍多了,我也就不喜歡了,就分開了。所以不會有吵架的過程。其實很多人都是這樣,大家要麼忍,要麼是變成發莫名其妙的脾氣。能夠講出來的人還蠻健康的。我以前覺得,人與人的相處完全要憑自覺和默契的,會覺得“這都要我講的”。

澎湃新聞:你是那種男朋友說吃什麼,你會說“隨便”的女生嗎?

顧湘:是的,但是我是真的隨便,我不太在乎吃什麼。

“純淨不純淨和年齡沒什麼關係吧”

澎湃新聞:之前微博有人說“成年了之後就沒有辦法保留心靈的純淨了”你在後面懟了一句:“我就能。”為什麼這樣說?

顧湘:是的。我覺得純淨不純淨和年齡沒有什麼關係吧,也有很小的孩子就已經變得非常市儈。

我不喜歡籠統的概括。我覺得人都是獨立的,不應該放在一個集體裡被籠統地定義。我小時候也沒有什麼集體意識。小學的時候,我們老師說我自由散漫,但我其實很乖的,我不會在明面上去做一些離經叛道或是什麼出格的事情。

顧湘:過我想過的生活,也是一種抵抗

顧湘手繪的插圖

澎湃新聞:你喜歡的張楚、竇唯等歌手,包括新褲子、NIRVANA等搖滾樂隊,骨子底裡都有憤怒的情緒在蔓延。但在你的作品裡不太看到這樣的情緒。

顧湘:我當然也會有很多憤怒的時候,但是也不用憑空憤怒。如果我過著我自己想過的生活,本身就是一種抵抗,哪怕我很平靜,不用以一個憤怒的姿態來表現抵抗。

澎湃新聞:你有喜歡的作家嗎?

顧湘:我喜歡格雷厄姆·格林,他寫了《文靜的美國人》,是一直在外面逛來逛去的人。我很喜歡他的一個原因在於,他不是明確地在探討活著有什麼意義,但是他所有的書裡都有這個問題,他很疑惑想去追問。他是一個一直在懷疑和有疑慮的人,有時好像又很虛無,一直在跟虛無作鬥爭。

我還蠻喜歡毛姆的,毛姆也是在異國兜兜轉轉的一個人,毛姆的故事性更加強一點,而且又很聰明的,寫了各式各樣的人,觀察都是一針見血的。我小時候喜歡納博科夫,因為他語言很華麗。納博科夫的書隨便翻到哪一頁都能看到很漂亮的句子,是能瞬間獲得感官印象的文字。

澎湃新聞:住在趙橋村,脫離城市後,你的生活開心嗎?是否會遇到一些別的煩惱?

顧湘:蠻開心的。我的貓太老了,這就是我現在唯一的煩惱。我暫時不太想養新貓,一個原因是我好喜歡它,另一個是養貓也蠻麻煩的,很妨礙到處搬來搬去,我不想再找一個新的限制。養動物真的太麻煩了,一個是日常料理的麻煩,一個是它壽命有限,不管活得長還是活得短都很麻煩,因為你很愛它,它的生命就跟你息息相關。

澎湃新聞:書裡有很多你手繪的插圖,主角都是你,但這些插圖都是沒有表情、沒有動作的,這是為什麼?

顧湘:我小時候畫過漫畫,所以會畫動態的人。但是我畫的自己,都是木木地往那邊一站、面無表情。我覺得,如果你有一個明確的動態或者一個表情,就只能表達一個瞬間,如果沒有具體的表情和動作,它就是一個持續的,籠統的狀態。

有的神像,就有一種曖昧不清的表情,你也不知道他在想什麼。我也是那樣的,比如我很溫和的時候,可能我心裡也不是很爽。不畫出表情,可能顯得意味更多一點。

顧湘:過我想過的生活,也是一種抵抗

澎湃新聞:《趙橋村》在細膩的書寫中有機巧和幽默。以後你會跳出趙橋村的範疇,嘗試更宏大的題材嗎?

顧湘:我覺得這個時代真的有很多值得寫的東西,我只能儘量努力多寫一寫,希望我能寫出來。但是由於我比較隨便,所以能不能真的去寫也不一定。

澎湃新聞:你在寫《趙橋村》的時候,有沒有很希望向讀者傳遞的東西?

顧湘:沒有,我寫的時候好像不會去想讀者。我覺得我不能長久地閒著什麼都不幹吧。

我沒有我爸那麼不靠譜,也沒有我媽那麼焦慮

澎湃新聞:《趙橋村》的寫作時間好像挺長的,是期間遇到了什麼困難嗎?

顧湘:沒有遇到什麼困難,其實是我很懶散。我之前拖拖拉拉寫得很慢,後來我查出來有一個肺部結節,不知道嚴重不嚴重,我就想“天吶!我要是快要死了,那要趕緊把它寫完”,前面已經寫了那麼多字了,如果不寫完,不就白寫了麼,於是就趕緊寫完了。然後開刀開完也沒什麼大事。

對於我長了結節這件事,我家裡人一點都不緊張,尤其是我爸,他本來就是一個沒心思的人。我自己也不太緊張,我把《趙橋村》寫完了之後,覺得暫時也沒有什麼白乾的事情了。而且其實我也覺得我還不會死,不死也就沒什麼大不了。

澎湃新聞:你受到父親的影響讀了很多武俠小說,父親對你來說是一個怎樣的存在?

顧湘:對的,我爸還蠻愛看書的。熱愛大自然這件事情是他從小就教我的,因為他也愛花草魚蟲。他很愛玩,不愛工作,對家庭也沒什麼責任感。從世俗的角度來看,他是個不成功的人。

但是好的一面是他非常有生活情趣,半夜,我們家曇花開了他會把我叫起來看曇花,人家魚塘水抽乾了,他會帶我去挖點塘泥上來種種花,天好的話就帶我去放風箏。

我媽超級受不了,我媽是一個蠻現實的人,也是一個很焦慮的人。如果家裡活都沒幹完,或者沒錢了,她就會覺得我爸怎麼還帶著我在玩。我覺得我就是中和了他們倆一下吧,我沒有我爸那麼不靠譜,也沒有我媽那麼焦慮。

澎湃新聞:你覺得父親是個有才華的人嗎?

顧湘:不算吧,但是我覺得他的才能就是非常樂觀,他真的什麼事情都不放在心上。他如果幫我做一些手工,他可以做得很仔細做得很好。家務他是完全不願意做的,但是如果是他自己喜歡做的事情,他在他的暗房裡衝照片,或者做魚缸、修樹的架子,他可以做得盡善盡美。

他還蠻愛聽音樂的,小時候家裡聽很多古典音樂,買了很多唱片。他其實就是個貪圖享樂的人。早年他並不用為錢操心,所有的興趣愛好就是娛樂。後來他沒有錢了,就被迫拍照謀生。但是沒錢的時候,也沒有很擔心、很焦慮,有一種車到山前必有路的態度。

(本文首發於澎湃

"顧湘:過我想過的生活,也是一種抵抗

外表乖巧的顧湘喜歡搖滾,看《樂隊的夏天》,鍾愛張楚、面孔,現在也愛Click#15、馬斯卡和新褲子。平時,她喜歡在家裡跳舞,家裡養著的兩隻貓就跟著她蹦跳起來,一隻黃色,一隻白色。顧湘喜歡黃貓多一些,因為“黃色的吃過更多苦,心思也比較細膩,更重要的是,黃貓比較好看啊”。

顧湘:過我想過的生活,也是一種抵抗

作家顧湘的生活照。圖片來自微博@顧不厭

採訪進行到一半時,咖啡館店員來索要簽名,並稱她為自己的偶像——她出道早,13歲時就在《中外少年》雜誌上發表第一篇散文習作,出過散文、小說集,其中《西天》曾風靡各大網絡論壇,也使她在文學界內聲名鵲起。有人說她是“寫作界的王菲”“老天爺賞飯吃”“天才作家”......盛名襲來之際,作為寫作者的顧湘卻淡出大眾視野,她轉行重拾童年時的愛好:畫畫。

2014年,“因為城裡的房子太小,堆不下畫畫的器材”,顧湘帶著她的貓和滿屋子畫具搬去了趙橋村,這裡靠近入海口,面對崇明島,她可以自由地在村外的“汽車海”與“垃圾高原”中冒險,觀察菱在河塘裡以斐波那契螺旋線展開,還能親眼目睹巨大的颱風將家門口大樹颳倒的瞬間。

在新書《趙橋村》的封面上,是顧湘自己的手繪:有輕微眼袋的女人望向前方,雙眼無辜地睜大,嘴脣沒有一絲弧度。書中有無數張類似的面孔,全都面無表情,顧湘喜歡這樣曖昧不清的狀態。“這就像我自己啊,表情很溫和,心裡不知道在想什麼。可能很不爽,但不會說出來。”

顧湘:過我想過的生活,也是一種抵抗

新書《趙橋村》封面

“知道這隻鳥的名字,和它的關係就更近一些”

澎湃新聞:你從13歲時就發表了第一篇散文,19歲就出版了兩篇小說,至今仍在寫作,你覺得現在你的寫作狀態和以前有什麼不同嗎?

顧湘:小時候就是想寫就寫吧,而且小時候可能有各種模仿的痕跡。比如我小時候很喜歡古龍,還喜歡溫瑞安,後來喜歡王小波,我覺得肯定會受到影響。小時候有一點點情緒都要寫一寫,後來長大就覺得這些沒什麼好寫的了。

中間我又寫過一些比較先鋒的小說,但是我現在沒有很愛寫那些,我認為有紮實的內容比較重要。我很喜歡名詞。對於一棵樹來說,如果你能說出這是什麼樹,就比只說這是一棵綠油油的樹,能讓我感到更爽一些。

我是一個很喜歡畫冊、百科全書、字典這樣東西的人。以前上學的時候,我就很喜歡翻字典,上課的時候也不能看閒書,但是可以翻字典。認識那些東西的具體名字,是一件很開心的事情。比如船上的儀器,每一樣東西確切的名字我都很喜歡。

澎湃新聞:有些名詞本身就特別美,像詩一樣。

顧湘:對的,除了美還有一種技術感。可能因為我小時候是做航模的,還參加無線電小組。我喜歡機械,將各種東西組裝在一起,如果知道各個東西的名字,我對這個零件就更瞭解了。

顧湘:過我想過的生活,也是一種抵抗

顧湘手繪的插圖

澎湃新聞:如果喜歡機械的話,為什麼會去上海戲劇學院讀書?

顧湘:因為我的數學不好,讀不了機械類的專業。其實我還蠻喜歡機修工、木匠這樣的工作的。我還喜歡做手工,做這些事情家裡會需要比較大的空間。而且做手工要收集很多材料,就不能果斷地扔掉很多東西。如果有一個大房子,堆東西就會比較方便。

澎湃新聞:你平時會做手工嗎?

顧湘:我這幾天在木刻版畫。家裡像鋸子、刀這種工具很多。我們當時做航模的時候做的是木頭的,需要把它從一塊木頭慢慢削成木片,再把機翼、螺旋槳等等削出來,這些全部都是靠手工的。我小時候就很愛動手做這種東西,做好以後還要給它上色,就很開心。

澎湃新聞:你提到的十幾歲的時候寫的小說中有一些東西,你現在想想是不必要的,你覺得具體是什麼?

顧湘:比如我小時候寫的《西天》,我上次看就覺得怎麼這麼鋪張。小時候剛剛掌握了華麗的語言就會盡情地用,現在看上去有點過分。但是寫作者在成長的過程中,都會有喜歡渲染的時候。

澎湃新聞:以前寫作上有哪些特點,是到現在還保留著的?

顧湘:我蠻在乎語言的,雖然現在語言變得更加簡單樸實了一點。如果一本書讓我覺得語言有點粗糙,我就不是很想看。

但是還有另外一種情況,現在有很多當代的外國小說語言非常好,可能就是寫一男一女婚外戀,坐在咖啡館裡,然後什麼也沒有發生。我又會覺得雖然語言、觀察、描述已經是合格的了,但是這樣的小說不值得一篇接著一篇看,我認為還是要追求一個更值得寫的東西。

當然,我不是說婚外戀不值得寫,我只是覺得如果停留在用很好的語言來描述一個日常片段,擁有這樣能力的人非常多,大家都可以做到的,看多了未免覺得有一點乏味。

談戀愛很開心,但對朝夕相處沒興趣

澎湃新聞:大家對《趙橋村》的語言評價是“靈氣逼人”,比如把門口插著的香比作蜜蜂的“命運多舛”,抑或把人跡罕至的小路比作書中的“褶皺”,這些細節你會去打磨嗎,還是靈光一現?

顧湘:說事的時候不會打磨吧。我覺得如果一個技師、醫生能夠把自己很熟悉的事情,比如開刀的過程以及感受能夠很詳細地寫出來,哪怕是不會寫作的人,也肯定是很紮實很好看的,那就是言之有物吧。

所以我很喜歡去了解各種掌握技能的專業。比如我現在正對釣魚的人很感興趣,很想了解釣魚的各種細節。釣魚的花頭也蠻多的,白天、下午、晚上釣魚都是不一樣的,季節、地點,還有真餌和假餌,區別很大。有的人可能表達能力非常有限,他有一身釣魚的本事說不出來,但是他只要稍微有一點表達能力,把他所有釣魚的經歷都講出來,應該就會蠻好看。

但有時候我會想要找一句說起來讓我覺得舒服的話,如果一句話寫得不夠舒服就要寫到舒服為止,寫好了才想往下寫,不知道這算不算打磨呢?

顧湘:過我想過的生活,也是一種抵抗

顧湘手繪的插圖

澎湃新聞:同為上海的女作家,我想到張怡微的作品,她更多的是將目光投注在“人”的身上。而你的作品似乎對“人”沒那麼關注,更多的是繼承梭羅的傳統,是對自然的一種觀察。

顧湘:可能是我跟鄰居不太熟吧,老寫他們也不好。我現在只跟一家鄰居交往比較多,我會去幫他種地。但是其實他們也不需要我幫忙。那個老爺爺七十多歲了,身體超級好,每天還從河裡挑水,他能沿河搭出一個很大的棚棚。兩桶水從河裡拎出來是很重的,他也沒有閃到腰,因為他天天都在幹這個事情,體力就很好。我經常會去他們家玩,順便拎拎水、除除草、種種地什麼的。

澎湃新聞:《趙橋村》裡你觀察了那麼多動物,哪些是你覺得特別有意思的?

顧湘:蜜蜂,我覺得它好吵。我不討厭蜜蜂,但是它如果在我陽臺上做一個窩還是有點煩的,我就努力不給它來,我先在下面生了一堆火,然後扔了好多溼的書上去,燒出濃煙,但是由於距離遠,煙被風吹散了,我又搬來一個桌子,把那盆火放在這個桌子上,希望在蜜蜂聚集起來之前把它薰走。

還有一次,有一個馬蜂窩,我覺得好好看,非常不想把它(馬蜂)趕走。但是我正在觀察的時候,我一個熱心鄰居過來無情地把它拍死了,我覺得有點可憐。馬蜂真的蠻漂亮的,我站得很近,它也沒有想攻擊我。就在我眼睛平視的距離,可以看得很清楚它是如何造窩的。其實我也有一些猶豫,但在我沒有完全想把它弄死的時候,我的鄰居就來脫了鞋,“啪”一下就把它們都拍死了。

澎湃新聞:你在書裡面寫的愛情也很有意思,都有一種不鹹不淡、特別冷靜的感覺,包括鄰居吵架天天罵老公,但是老公要離開了就說“我好愛你”啊。

顧湘:對啊,他們竟然可以天天吵,像我這樣不愛吵架的人,就算戀愛也沒辦法跟人吵架。對於感情的描述不多,因為我也沒有很在意,我覺得一個人生活也蠻開心的。我覺得談戀愛的時候,剛剛喜歡上一個人是很開心的,但是我對朝夕相處沒有很大的興趣。

澎湃新聞:不能吵架的話,有怨氣怎麼辦呢?

顧湘:我覺得如果是我喜歡的人,我可以忍一忍,如果忍多了,我也就不喜歡了,就分開了。所以不會有吵架的過程。其實很多人都是這樣,大家要麼忍,要麼是變成發莫名其妙的脾氣。能夠講出來的人還蠻健康的。我以前覺得,人與人的相處完全要憑自覺和默契的,會覺得“這都要我講的”。

澎湃新聞:你是那種男朋友說吃什麼,你會說“隨便”的女生嗎?

顧湘:是的,但是我是真的隨便,我不太在乎吃什麼。

“純淨不純淨和年齡沒什麼關係吧”

澎湃新聞:之前微博有人說“成年了之後就沒有辦法保留心靈的純淨了”你在後面懟了一句:“我就能。”為什麼這樣說?

顧湘:是的。我覺得純淨不純淨和年齡沒有什麼關係吧,也有很小的孩子就已經變得非常市儈。

我不喜歡籠統的概括。我覺得人都是獨立的,不應該放在一個集體裡被籠統地定義。我小時候也沒有什麼集體意識。小學的時候,我們老師說我自由散漫,但我其實很乖的,我不會在明面上去做一些離經叛道或是什麼出格的事情。

顧湘:過我想過的生活,也是一種抵抗

顧湘手繪的插圖

澎湃新聞:你喜歡的張楚、竇唯等歌手,包括新褲子、NIRVANA等搖滾樂隊,骨子底裡都有憤怒的情緒在蔓延。但在你的作品裡不太看到這樣的情緒。

顧湘:我當然也會有很多憤怒的時候,但是也不用憑空憤怒。如果我過著我自己想過的生活,本身就是一種抵抗,哪怕我很平靜,不用以一個憤怒的姿態來表現抵抗。

澎湃新聞:你有喜歡的作家嗎?

顧湘:我喜歡格雷厄姆·格林,他寫了《文靜的美國人》,是一直在外面逛來逛去的人。我很喜歡他的一個原因在於,他不是明確地在探討活著有什麼意義,但是他所有的書裡都有這個問題,他很疑惑想去追問。他是一個一直在懷疑和有疑慮的人,有時好像又很虛無,一直在跟虛無作鬥爭。

我還蠻喜歡毛姆的,毛姆也是在異國兜兜轉轉的一個人,毛姆的故事性更加強一點,而且又很聰明的,寫了各式各樣的人,觀察都是一針見血的。我小時候喜歡納博科夫,因為他語言很華麗。納博科夫的書隨便翻到哪一頁都能看到很漂亮的句子,是能瞬間獲得感官印象的文字。

澎湃新聞:住在趙橋村,脫離城市後,你的生活開心嗎?是否會遇到一些別的煩惱?

顧湘:蠻開心的。我的貓太老了,這就是我現在唯一的煩惱。我暫時不太想養新貓,一個原因是我好喜歡它,另一個是養貓也蠻麻煩的,很妨礙到處搬來搬去,我不想再找一個新的限制。養動物真的太麻煩了,一個是日常料理的麻煩,一個是它壽命有限,不管活得長還是活得短都很麻煩,因為你很愛它,它的生命就跟你息息相關。

澎湃新聞:書裡有很多你手繪的插圖,主角都是你,但這些插圖都是沒有表情、沒有動作的,這是為什麼?

顧湘:我小時候畫過漫畫,所以會畫動態的人。但是我畫的自己,都是木木地往那邊一站、面無表情。我覺得,如果你有一個明確的動態或者一個表情,就只能表達一個瞬間,如果沒有具體的表情和動作,它就是一個持續的,籠統的狀態。

有的神像,就有一種曖昧不清的表情,你也不知道他在想什麼。我也是那樣的,比如我很溫和的時候,可能我心裡也不是很爽。不畫出表情,可能顯得意味更多一點。

顧湘:過我想過的生活,也是一種抵抗

澎湃新聞:《趙橋村》在細膩的書寫中有機巧和幽默。以後你會跳出趙橋村的範疇,嘗試更宏大的題材嗎?

顧湘:我覺得這個時代真的有很多值得寫的東西,我只能儘量努力多寫一寫,希望我能寫出來。但是由於我比較隨便,所以能不能真的去寫也不一定。

澎湃新聞:你在寫《趙橋村》的時候,有沒有很希望向讀者傳遞的東西?

顧湘:沒有,我寫的時候好像不會去想讀者。我覺得我不能長久地閒著什麼都不幹吧。

我沒有我爸那麼不靠譜,也沒有我媽那麼焦慮

澎湃新聞:《趙橋村》的寫作時間好像挺長的,是期間遇到了什麼困難嗎?

顧湘:沒有遇到什麼困難,其實是我很懶散。我之前拖拖拉拉寫得很慢,後來我查出來有一個肺部結節,不知道嚴重不嚴重,我就想“天吶!我要是快要死了,那要趕緊把它寫完”,前面已經寫了那麼多字了,如果不寫完,不就白寫了麼,於是就趕緊寫完了。然後開刀開完也沒什麼大事。

對於我長了結節這件事,我家裡人一點都不緊張,尤其是我爸,他本來就是一個沒心思的人。我自己也不太緊張,我把《趙橋村》寫完了之後,覺得暫時也沒有什麼白乾的事情了。而且其實我也覺得我還不會死,不死也就沒什麼大不了。

澎湃新聞:你受到父親的影響讀了很多武俠小說,父親對你來說是一個怎樣的存在?

顧湘:對的,我爸還蠻愛看書的。熱愛大自然這件事情是他從小就教我的,因為他也愛花草魚蟲。他很愛玩,不愛工作,對家庭也沒什麼責任感。從世俗的角度來看,他是個不成功的人。

但是好的一面是他非常有生活情趣,半夜,我們家曇花開了他會把我叫起來看曇花,人家魚塘水抽乾了,他會帶我去挖點塘泥上來種種花,天好的話就帶我去放風箏。

我媽超級受不了,我媽是一個蠻現實的人,也是一個很焦慮的人。如果家裡活都沒幹完,或者沒錢了,她就會覺得我爸怎麼還帶著我在玩。我覺得我就是中和了他們倆一下吧,我沒有我爸那麼不靠譜,也沒有我媽那麼焦慮。

澎湃新聞:你覺得父親是個有才華的人嗎?

顧湘:不算吧,但是我覺得他的才能就是非常樂觀,他真的什麼事情都不放在心上。他如果幫我做一些手工,他可以做得很仔細做得很好。家務他是完全不願意做的,但是如果是他自己喜歡做的事情,他在他的暗房裡衝照片,或者做魚缸、修樹的架子,他可以做得盡善盡美。

他還蠻愛聽音樂的,小時候家裡聽很多古典音樂,買了很多唱片。他其實就是個貪圖享樂的人。早年他並不用為錢操心,所有的興趣愛好就是娛樂。後來他沒有錢了,就被迫拍照謀生。但是沒錢的時候,也沒有很擔心、很焦慮,有一種車到山前必有路的態度。

(本文首發於澎湃

顧湘:過我想過的生活,也是一種抵抗

【新書上架】

趙橋村顧湘 著

"顧湘:過我想過的生活,也是一種抵抗

外表乖巧的顧湘喜歡搖滾,看《樂隊的夏天》,鍾愛張楚、面孔,現在也愛Click#15、馬斯卡和新褲子。平時,她喜歡在家裡跳舞,家裡養著的兩隻貓就跟著她蹦跳起來,一隻黃色,一隻白色。顧湘喜歡黃貓多一些,因為“黃色的吃過更多苦,心思也比較細膩,更重要的是,黃貓比較好看啊”。

顧湘:過我想過的生活,也是一種抵抗

作家顧湘的生活照。圖片來自微博@顧不厭

採訪進行到一半時,咖啡館店員來索要簽名,並稱她為自己的偶像——她出道早,13歲時就在《中外少年》雜誌上發表第一篇散文習作,出過散文、小說集,其中《西天》曾風靡各大網絡論壇,也使她在文學界內聲名鵲起。有人說她是“寫作界的王菲”“老天爺賞飯吃”“天才作家”......盛名襲來之際,作為寫作者的顧湘卻淡出大眾視野,她轉行重拾童年時的愛好:畫畫。

2014年,“因為城裡的房子太小,堆不下畫畫的器材”,顧湘帶著她的貓和滿屋子畫具搬去了趙橋村,這裡靠近入海口,面對崇明島,她可以自由地在村外的“汽車海”與“垃圾高原”中冒險,觀察菱在河塘裡以斐波那契螺旋線展開,還能親眼目睹巨大的颱風將家門口大樹颳倒的瞬間。

在新書《趙橋村》的封面上,是顧湘自己的手繪:有輕微眼袋的女人望向前方,雙眼無辜地睜大,嘴脣沒有一絲弧度。書中有無數張類似的面孔,全都面無表情,顧湘喜歡這樣曖昧不清的狀態。“這就像我自己啊,表情很溫和,心裡不知道在想什麼。可能很不爽,但不會說出來。”

顧湘:過我想過的生活,也是一種抵抗

新書《趙橋村》封面

“知道這隻鳥的名字,和它的關係就更近一些”

澎湃新聞:你從13歲時就發表了第一篇散文,19歲就出版了兩篇小說,至今仍在寫作,你覺得現在你的寫作狀態和以前有什麼不同嗎?

顧湘:小時候就是想寫就寫吧,而且小時候可能有各種模仿的痕跡。比如我小時候很喜歡古龍,還喜歡溫瑞安,後來喜歡王小波,我覺得肯定會受到影響。小時候有一點點情緒都要寫一寫,後來長大就覺得這些沒什麼好寫的了。

中間我又寫過一些比較先鋒的小說,但是我現在沒有很愛寫那些,我認為有紮實的內容比較重要。我很喜歡名詞。對於一棵樹來說,如果你能說出這是什麼樹,就比只說這是一棵綠油油的樹,能讓我感到更爽一些。

我是一個很喜歡畫冊、百科全書、字典這樣東西的人。以前上學的時候,我就很喜歡翻字典,上課的時候也不能看閒書,但是可以翻字典。認識那些東西的具體名字,是一件很開心的事情。比如船上的儀器,每一樣東西確切的名字我都很喜歡。

澎湃新聞:有些名詞本身就特別美,像詩一樣。

顧湘:對的,除了美還有一種技術感。可能因為我小時候是做航模的,還參加無線電小組。我喜歡機械,將各種東西組裝在一起,如果知道各個東西的名字,我對這個零件就更瞭解了。

顧湘:過我想過的生活,也是一種抵抗

顧湘手繪的插圖

澎湃新聞:如果喜歡機械的話,為什麼會去上海戲劇學院讀書?

顧湘:因為我的數學不好,讀不了機械類的專業。其實我還蠻喜歡機修工、木匠這樣的工作的。我還喜歡做手工,做這些事情家裡會需要比較大的空間。而且做手工要收集很多材料,就不能果斷地扔掉很多東西。如果有一個大房子,堆東西就會比較方便。

澎湃新聞:你平時會做手工嗎?

顧湘:我這幾天在木刻版畫。家裡像鋸子、刀這種工具很多。我們當時做航模的時候做的是木頭的,需要把它從一塊木頭慢慢削成木片,再把機翼、螺旋槳等等削出來,這些全部都是靠手工的。我小時候就很愛動手做這種東西,做好以後還要給它上色,就很開心。

澎湃新聞:你提到的十幾歲的時候寫的小說中有一些東西,你現在想想是不必要的,你覺得具體是什麼?

顧湘:比如我小時候寫的《西天》,我上次看就覺得怎麼這麼鋪張。小時候剛剛掌握了華麗的語言就會盡情地用,現在看上去有點過分。但是寫作者在成長的過程中,都會有喜歡渲染的時候。

澎湃新聞:以前寫作上有哪些特點,是到現在還保留著的?

顧湘:我蠻在乎語言的,雖然現在語言變得更加簡單樸實了一點。如果一本書讓我覺得語言有點粗糙,我就不是很想看。

但是還有另外一種情況,現在有很多當代的外國小說語言非常好,可能就是寫一男一女婚外戀,坐在咖啡館裡,然後什麼也沒有發生。我又會覺得雖然語言、觀察、描述已經是合格的了,但是這樣的小說不值得一篇接著一篇看,我認為還是要追求一個更值得寫的東西。

當然,我不是說婚外戀不值得寫,我只是覺得如果停留在用很好的語言來描述一個日常片段,擁有這樣能力的人非常多,大家都可以做到的,看多了未免覺得有一點乏味。

談戀愛很開心,但對朝夕相處沒興趣

澎湃新聞:大家對《趙橋村》的語言評價是“靈氣逼人”,比如把門口插著的香比作蜜蜂的“命運多舛”,抑或把人跡罕至的小路比作書中的“褶皺”,這些細節你會去打磨嗎,還是靈光一現?

顧湘:說事的時候不會打磨吧。我覺得如果一個技師、醫生能夠把自己很熟悉的事情,比如開刀的過程以及感受能夠很詳細地寫出來,哪怕是不會寫作的人,也肯定是很紮實很好看的,那就是言之有物吧。

所以我很喜歡去了解各種掌握技能的專業。比如我現在正對釣魚的人很感興趣,很想了解釣魚的各種細節。釣魚的花頭也蠻多的,白天、下午、晚上釣魚都是不一樣的,季節、地點,還有真餌和假餌,區別很大。有的人可能表達能力非常有限,他有一身釣魚的本事說不出來,但是他只要稍微有一點表達能力,把他所有釣魚的經歷都講出來,應該就會蠻好看。

但有時候我會想要找一句說起來讓我覺得舒服的話,如果一句話寫得不夠舒服就要寫到舒服為止,寫好了才想往下寫,不知道這算不算打磨呢?

顧湘:過我想過的生活,也是一種抵抗

顧湘手繪的插圖

澎湃新聞:同為上海的女作家,我想到張怡微的作品,她更多的是將目光投注在“人”的身上。而你的作品似乎對“人”沒那麼關注,更多的是繼承梭羅的傳統,是對自然的一種觀察。

顧湘:可能是我跟鄰居不太熟吧,老寫他們也不好。我現在只跟一家鄰居交往比較多,我會去幫他種地。但是其實他們也不需要我幫忙。那個老爺爺七十多歲了,身體超級好,每天還從河裡挑水,他能沿河搭出一個很大的棚棚。兩桶水從河裡拎出來是很重的,他也沒有閃到腰,因為他天天都在幹這個事情,體力就很好。我經常會去他們家玩,順便拎拎水、除除草、種種地什麼的。

澎湃新聞:《趙橋村》裡你觀察了那麼多動物,哪些是你覺得特別有意思的?

顧湘:蜜蜂,我覺得它好吵。我不討厭蜜蜂,但是它如果在我陽臺上做一個窩還是有點煩的,我就努力不給它來,我先在下面生了一堆火,然後扔了好多溼的書上去,燒出濃煙,但是由於距離遠,煙被風吹散了,我又搬來一個桌子,把那盆火放在這個桌子上,希望在蜜蜂聚集起來之前把它薰走。

還有一次,有一個馬蜂窩,我覺得好好看,非常不想把它(馬蜂)趕走。但是我正在觀察的時候,我一個熱心鄰居過來無情地把它拍死了,我覺得有點可憐。馬蜂真的蠻漂亮的,我站得很近,它也沒有想攻擊我。就在我眼睛平視的距離,可以看得很清楚它是如何造窩的。其實我也有一些猶豫,但在我沒有完全想把它弄死的時候,我的鄰居就來脫了鞋,“啪”一下就把它們都拍死了。

澎湃新聞:你在書裡面寫的愛情也很有意思,都有一種不鹹不淡、特別冷靜的感覺,包括鄰居吵架天天罵老公,但是老公要離開了就說“我好愛你”啊。

顧湘:對啊,他們竟然可以天天吵,像我這樣不愛吵架的人,就算戀愛也沒辦法跟人吵架。對於感情的描述不多,因為我也沒有很在意,我覺得一個人生活也蠻開心的。我覺得談戀愛的時候,剛剛喜歡上一個人是很開心的,但是我對朝夕相處沒有很大的興趣。

澎湃新聞:不能吵架的話,有怨氣怎麼辦呢?

顧湘:我覺得如果是我喜歡的人,我可以忍一忍,如果忍多了,我也就不喜歡了,就分開了。所以不會有吵架的過程。其實很多人都是這樣,大家要麼忍,要麼是變成發莫名其妙的脾氣。能夠講出來的人還蠻健康的。我以前覺得,人與人的相處完全要憑自覺和默契的,會覺得“這都要我講的”。

澎湃新聞:你是那種男朋友說吃什麼,你會說“隨便”的女生嗎?

顧湘:是的,但是我是真的隨便,我不太在乎吃什麼。

“純淨不純淨和年齡沒什麼關係吧”

澎湃新聞:之前微博有人說“成年了之後就沒有辦法保留心靈的純淨了”你在後面懟了一句:“我就能。”為什麼這樣說?

顧湘:是的。我覺得純淨不純淨和年齡沒有什麼關係吧,也有很小的孩子就已經變得非常市儈。

我不喜歡籠統的概括。我覺得人都是獨立的,不應該放在一個集體裡被籠統地定義。我小時候也沒有什麼集體意識。小學的時候,我們老師說我自由散漫,但我其實很乖的,我不會在明面上去做一些離經叛道或是什麼出格的事情。

顧湘:過我想過的生活,也是一種抵抗

顧湘手繪的插圖

澎湃新聞:你喜歡的張楚、竇唯等歌手,包括新褲子、NIRVANA等搖滾樂隊,骨子底裡都有憤怒的情緒在蔓延。但在你的作品裡不太看到這樣的情緒。

顧湘:我當然也會有很多憤怒的時候,但是也不用憑空憤怒。如果我過著我自己想過的生活,本身就是一種抵抗,哪怕我很平靜,不用以一個憤怒的姿態來表現抵抗。

澎湃新聞:你有喜歡的作家嗎?

顧湘:我喜歡格雷厄姆·格林,他寫了《文靜的美國人》,是一直在外面逛來逛去的人。我很喜歡他的一個原因在於,他不是明確地在探討活著有什麼意義,但是他所有的書裡都有這個問題,他很疑惑想去追問。他是一個一直在懷疑和有疑慮的人,有時好像又很虛無,一直在跟虛無作鬥爭。

我還蠻喜歡毛姆的,毛姆也是在異國兜兜轉轉的一個人,毛姆的故事性更加強一點,而且又很聰明的,寫了各式各樣的人,觀察都是一針見血的。我小時候喜歡納博科夫,因為他語言很華麗。納博科夫的書隨便翻到哪一頁都能看到很漂亮的句子,是能瞬間獲得感官印象的文字。

澎湃新聞:住在趙橋村,脫離城市後,你的生活開心嗎?是否會遇到一些別的煩惱?

顧湘:蠻開心的。我的貓太老了,這就是我現在唯一的煩惱。我暫時不太想養新貓,一個原因是我好喜歡它,另一個是養貓也蠻麻煩的,很妨礙到處搬來搬去,我不想再找一個新的限制。養動物真的太麻煩了,一個是日常料理的麻煩,一個是它壽命有限,不管活得長還是活得短都很麻煩,因為你很愛它,它的生命就跟你息息相關。

澎湃新聞:書裡有很多你手繪的插圖,主角都是你,但這些插圖都是沒有表情、沒有動作的,這是為什麼?

顧湘:我小時候畫過漫畫,所以會畫動態的人。但是我畫的自己,都是木木地往那邊一站、面無表情。我覺得,如果你有一個明確的動態或者一個表情,就只能表達一個瞬間,如果沒有具體的表情和動作,它就是一個持續的,籠統的狀態。

有的神像,就有一種曖昧不清的表情,你也不知道他在想什麼。我也是那樣的,比如我很溫和的時候,可能我心裡也不是很爽。不畫出表情,可能顯得意味更多一點。

顧湘:過我想過的生活,也是一種抵抗

澎湃新聞:《趙橋村》在細膩的書寫中有機巧和幽默。以後你會跳出趙橋村的範疇,嘗試更宏大的題材嗎?

顧湘:我覺得這個時代真的有很多值得寫的東西,我只能儘量努力多寫一寫,希望我能寫出來。但是由於我比較隨便,所以能不能真的去寫也不一定。

澎湃新聞:你在寫《趙橋村》的時候,有沒有很希望向讀者傳遞的東西?

顧湘:沒有,我寫的時候好像不會去想讀者。我覺得我不能長久地閒著什麼都不幹吧。

我沒有我爸那麼不靠譜,也沒有我媽那麼焦慮

澎湃新聞:《趙橋村》的寫作時間好像挺長的,是期間遇到了什麼困難嗎?

顧湘:沒有遇到什麼困難,其實是我很懶散。我之前拖拖拉拉寫得很慢,後來我查出來有一個肺部結節,不知道嚴重不嚴重,我就想“天吶!我要是快要死了,那要趕緊把它寫完”,前面已經寫了那麼多字了,如果不寫完,不就白寫了麼,於是就趕緊寫完了。然後開刀開完也沒什麼大事。

對於我長了結節這件事,我家裡人一點都不緊張,尤其是我爸,他本來就是一個沒心思的人。我自己也不太緊張,我把《趙橋村》寫完了之後,覺得暫時也沒有什麼白乾的事情了。而且其實我也覺得我還不會死,不死也就沒什麼大不了。

澎湃新聞:你受到父親的影響讀了很多武俠小說,父親對你來說是一個怎樣的存在?

顧湘:對的,我爸還蠻愛看書的。熱愛大自然這件事情是他從小就教我的,因為他也愛花草魚蟲。他很愛玩,不愛工作,對家庭也沒什麼責任感。從世俗的角度來看,他是個不成功的人。

但是好的一面是他非常有生活情趣,半夜,我們家曇花開了他會把我叫起來看曇花,人家魚塘水抽乾了,他會帶我去挖點塘泥上來種種花,天好的話就帶我去放風箏。

我媽超級受不了,我媽是一個蠻現實的人,也是一個很焦慮的人。如果家裡活都沒幹完,或者沒錢了,她就會覺得我爸怎麼還帶著我在玩。我覺得我就是中和了他們倆一下吧,我沒有我爸那麼不靠譜,也沒有我媽那麼焦慮。

澎湃新聞:你覺得父親是個有才華的人嗎?

顧湘:不算吧,但是我覺得他的才能就是非常樂觀,他真的什麼事情都不放在心上。他如果幫我做一些手工,他可以做得很仔細做得很好。家務他是完全不願意做的,但是如果是他自己喜歡做的事情,他在他的暗房裡衝照片,或者做魚缸、修樹的架子,他可以做得盡善盡美。

他還蠻愛聽音樂的,小時候家裡聽很多古典音樂,買了很多唱片。他其實就是個貪圖享樂的人。早年他並不用為錢操心,所有的興趣愛好就是娛樂。後來他沒有錢了,就被迫拍照謀生。但是沒錢的時候,也沒有很擔心、很焦慮,有一種車到山前必有路的態度。

(本文首發於澎湃

顧湘:過我想過的生活,也是一種抵抗

【新書上架】

趙橋村顧湘 著

顧湘:過我想過的生活,也是一種抵抗

2014年,顧湘從上海市區搬到趙橋村,這裡靠近長江入海口,面對崇明島。僅僅二十公里的空間位置偏移,帶來獨特的心理感受。

彷彿置身RPG電子遊戲,在《趙橋村》中,顧湘在城市寓所和村子的不同地點間漫遊,在村外的汽車海與垃圾高原中冒險。她觀察到菱在河塘裡以斐波那契螺旋線展開,還見證了一場巨大的颱風。最終這一切匯成一個數字時代下季節與自然的故事,一曲21世紀都市與郊區日常的詠歎調。顧湘的散文與畫作充滿細節,彷彿寬銀幕電影,放映著當代生活的殘破與宇宙永恆的神聖。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