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小米一度跌破9元到歷史新低。遙想不到一年前的去年7月,小米在港交所以17港元/股的價格上市,如今已經快要跌去一半了。雷軍在慶功宴上所說:“要讓在上市首日買入小米公司股票的投資人賺一倍。”的目標,現在看來遙不可及。

2019年6月3日,小米公司在公開市場回購1100萬股無投票權股份(即B類股份),平均股價9.042港元,總共花費資金接近1億港元。這已經是今年小米第三次啟動回購了。

小米的股價一蹶不振。即使雷軍也重新掌舵一線業務,也還是無法提振二級市場的信心。毫無疑問,這家公司來到了內憂外患的關鍵一年。曾經風光無限的小米再次面臨寒冬。

寒冬來襲 外患內憂誰是主因

小米解禁之後,老股東們就紛紛解套。1月9日,Apoletto Managers基金減持5.94億股,5月末,順為CEO許達來減持2.84億股、晨興資本的劉芹減持了9224萬股,倪媛媛減持9224萬股。究其原因,主要是2018年下半年以來小米就一直深陷低迷狀態。而宏觀經濟的低迷走勢,競爭對手的強烈攻勢以及小米自身戰略方向的調整都在某種程度上為小米日後的發展增加了不確定性。

一、手機前景不明

小米依靠手機起家,在當年第一個主動讓出溢價獲得了巨大的成功。其親民的品牌形象也幫助其獲得巨大的市場份額。在小米的財報中,我們看到,智能手機銷售業務佔小米總收入近60%(2019Q1)。

而今天,全球整個手機市場都在經歷寒冬,手機行業整體的“寒冬”對小米未來營收的可持續性造成擔憂。另一方面,而在國內市場上,即使不與巨頭華為比,OV的競爭力也並不比小米稍遜。小米的性價比和親民優勢同樣也是OV的優勢,但OV強大的線下渠道確實小米望塵莫及的。2018年OV的市場份額都在19%左右,與小米的13%拉開了較為明顯的差異。


深陷困境,小米靠什麼過冬


在目前市場寒冬的情況下還要與戰鬥力相差無幾的對手去拼搶市場,小米手機可以說在浴血拼殺。從財報來看,今年第一季度雖然止住了2018下半年以來的低迷狀態,但相比去年同期,11%的市場份額依然下滑了13%。

去年,小米的銷量增長几乎全部靠的印度和海外市場拉動,撇去這塊遮羞布,小米的國內銷量與其體量比還是太慘。Canalys數據顯示,除了依然在印度市場保持自己第一的位置以外,小米在烏克蘭份額已經排名第一, 西班牙排第三。小米在海外的擴張模式,基本上遵循了國內的邏輯,先通過大量中低端產品打開知名度,再開設小米之家擴充渠道,由於印度消費者市場情況與幾年前的中國市場高度類似,取得了極好的效果。但首先,小米不可能像一加一樣完全立足於國際市場;其次,國際市場上的挑戰者也來勢洶洶,VIVO在印度的第一季度就實現了108.4%的增長。


深陷困境,小米靠什麼過冬


二、戰線越拉越長。

隨著小米在新零售領域每下線一個產品,就相當於與傳統零售巨頭(如海爾、美的、格力等)多了一個直接競爭對抗的賽道。做小米移動電源的紫米、做小米空氣淨化器的智米、做小米手環的華米、做小米淨水器的雲米等等,小米要同時在八個以上的領域中與各個巨頭交戰,壓力不可謂不大。

小米財報上有約295億元的存貨,同比增長了80.4%,其中成品約191億元。消費類電子產品的更新太快了,遑論小米還要同時在多個領域都保持這麼快的更新速度。拉滿這麼多存貨量也是個很沉重的心理負擔,但這是小米選擇全面佈局不得不面對的。

IOT是個片沃土,但小米撒的種子太多了,一個人耕不過來又全都想要。其實如果手機市場沒有降溫得那麼快,這個問題是不顯眼的,但現在在手機市場重壓之下,這個不利條件的影響被擴大了。

作為一家零售商,小米的即便是現在與招股價相比跌去一半,但PE仍然高達15倍;而它的競爭對手2019年的估值,蘋果不到13倍,美的、格力、海爾亦只是8到13倍。也就是說,小米跌到現在這個位置,才剛剛與競爭對手處於大致相同的估值範圍。


深陷困境,小米靠什麼過冬


可以看到,小米危機的最大推手其實是市場變動的外部因素,其次才是自身戰線太長帶來的附加影響。在這樣的市場條件下,形勢說不定比2016年更加嚴峻。而像2017年的絕地反擊,小米還能再來一次麼?

三架馬車 反擊號角由誰吹響

毫無疑問,在外部環境主因,內部佈局輔因的推動下,小米已經到了從IPO以來最艱難的時刻。要支撐小米走過寒冬,或許必須依賴於目前已形成規模的三大業務:手機、互聯網服務、AOIT的業務有主次的共同發力。

一、手機:有破冰跡象,但不樂觀

在經歷了2018下半年的低迷期後,小米智能手機業務營收在2019年第一季度終於回升至270億元,同比增速回升至16.2%。也是帶動總營收加速上揚的主要原因。

但需要注意到的是,一季度小米智能手機業務毛利率由上季度的6.1%,下降至3.3%。也就是說,這波銷量增長有一部分原因是小米犧牲了利潤換來的。

目前來看,雖然一季度的手機銷售有破冰跡象,但其中有多少是海外促銷讓利帶來的由於財報沒有明確明細尚且不得而知。但結合目前手機市場寒冬的大背景推測只怕不低,小米手機的前途仍不明朗。更好的建議是作為“手機+AIOT”的生態鏈的入口和輔助營銷的一環。將AIOT的重要性進一步提高,作為核心業務發展。

二、互聯網服務:附加業務可圈可點,重頭業務放緩

上次財報後小米股價大跌,互聯網服務收入自2017年第二季度以來首次環比下跌是主要原因。而到了2019年第一季度,互聯網服務營收同比、環比均恢復增長,達到42.6億元。相比起智能手機的讓利獲增長,小米的互聯網服務業務倒是保持了更高的毛利率,2019年Q1,互聯網服務毛利潤29億,為智能手機的322%,毛利潤率則為智能手機的21倍。意味著其更有盈利潛力和盈利空間。

財報披露,小米在中國智能手機廣告、遊戲之外的互聯網服務收入佔比達到31.8%,相較第四季度進一步提高,已經成為小米互聯網服務營收增長的最大動力,互聯網服務多元化的提高可以幫助小米互聯網服務減輕對硬件出貨量的依賴。

而之前的互聯網服務兩大營收主力卻走向了兩條不同的路。隨著遊戲版號審核重新開啟,小米遊戲業務在經歷了連續三個季度的環比下跌後重新恢復增長,且環比增速達到43.9%,為互聯網服務三項業務中最高,佔小米互聯網服務營收比重也重新上揚。而目前佔小米互聯網服務比重超過一半的廣告業務連續第二個季度環比下滑,成為拖累小米互聯網服務收入的最大因素。事實上不僅是小米,包括百度、微博、分眾傳媒在內的很多依靠廣告貢獻營收的公司在2019年第一季度業績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響。

今天,大眾對廣告的接受度已經日益降低,甚至轉到厭惡的態度。之後的廣告營收依然不被看好。雖然遊戲和增值服務的增長勢頭良好,但考慮到其並不算高的基礎體量,短期甚至中期內恐怕並不能擔當主力。

三、loT:行業領先,或許有更大的想象空間

在過去的四個季度中,IoT業務都是小米三大主營業務同比增速的領跑者,這一次也不例外。其中智能電視全球出貨量260萬臺、同比增速99.9%,已經連續6個月銷量中國第一。在海外市場,出貨量也排名全球第五,甚至已經超過老牌電視巨頭索尼。

馬上,又是618的到來和空調銷售的旺季,或許在AIOT的佈局上,智能電視和空調將成為小米率先突圍的排頭兵和跳板。據悉,每臺小米電視都有搭載小愛同學,為AIOT的生態鏈串聯作準備。在AI+IOT這方面,小米已經做的很好,但還有可以繼續加碼的空間。所有智能設備中,雖然市場評價都不低,但真正獲得了成規模市場的還是隻有電視空調和音響。而即使是這三項,市場潛力也沒有得到充分挖掘。雖然目前營收仍遜於手機和互聯網服務,但其領跑者的姿態和迅猛的增長勢頭,或許是三大業務之中最具有想象空間的。

四、結論:推進AIOT的主力地位加碼生態鏈

對比有明顯瓶頸橫亙在前的手機和互聯網業務。相比之下,或許AIOT生態鏈的想象力更為巨大。可以說,小米目前的市值有2/3是“智能手機+AIOT”的小米生態鏈撐起來的。

2019年1月11日,小米宣佈“手機+AIOT”雙引擎戰略,但到目前為止,即使手機銷售佔比比值已經從2015年的80.4%下降到如今的61.7%,手機業務與還是整個公司業務發展的主要推動力,與美團每單隻有8分錢毛利潤的外賣業務一樣。而實際上,作為生態鏈輔助角色的智能手機,本身並不需要太高的毛利率,因為他每賣出一臺智能手機,都會給整個生態鏈建設賦能。

如果說小米能走出寒冬,那恐怕這個擔子大概率是扛在小米生態鏈身上了。下一階段,小米如果能將生態鏈的重心向AIOT方向傾斜更多,或許能過得更好,更有把握挺過這次寒冬。

​本文來源:港股研究社(公眾號:ganggushe)ganggu.meigushe.com——旨在幫助中國投資者理解世界,專注報道港股企業,對港股感興趣的朋友趕緊關注我們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