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籠包,對於杭州人來說是早餐店裡點餐的必備。在我讀小學的時候,父母就常帶著我吃小籠包,熱騰騰的蒸籠一個疊著一個,食客們坐在窄小的早餐店裡,老闆們手中拿著蒸籠在人群穿梭。當小籠上桌後,我們就迫不及待地從桌上紅色的框裡拿出一個醋碟子,往裡放醋,偶爾加點紅辣醬。

當時的小籠,三元一客還帶一碗紫菜湯。小籠並不是現在常能吃到的那種薄皮,而是有點厚的,肉也很飽滿,帶一點點湯汁,感覺有點像小包子。

"

小籠包,對於杭州人來說是早餐店裡點餐的必備。在我讀小學的時候,父母就常帶著我吃小籠包,熱騰騰的蒸籠一個疊著一個,食客們坐在窄小的早餐店裡,老闆們手中拿著蒸籠在人群穿梭。當小籠上桌後,我們就迫不及待地從桌上紅色的框裡拿出一個醋碟子,往裡放醋,偶爾加點紅辣醬。

當時的小籠,三元一客還帶一碗紫菜湯。小籠並不是現在常能吃到的那種薄皮,而是有點厚的,肉也很飽滿,帶一點點湯汁,感覺有點像小包子。

杭州小籠包的身世之謎

長大以後,吃到了各式各樣的小籠,從上海的南翔小籠到開封的灌湯小籠,最後再到嵊州的豆腐小籠,再回頭看杭州小籠包,雖然它開遍了全國,但好像算不上地道,帶著對小籠包的疑問,我打算查查它的“底細”。


小籠包起源

關於杭州小籠包是怎麼形成的,有一種比較普遍的說法。它是以“開封灌湯小籠”為原型改良誕生的。

當面食進入華夏曆史大約在東漢前後,從湯餅(即麵條,彼時的麵食大多稱為“餅”)開始逐漸向著多元化發展,而包子與帶餡饅頭到了宋代也逐步成型。

東京汴梁(今開封市)70多家酒店之一的“王樓”,製售的名為“山洞梅花包子”,號稱“東京汴梁第一”。北宋之後,灌湯包子在開封流傳下來。當時專賣“灌漿饅頭、薄皮春繭包、肉包子”的包子酒樓,碰上了宋朝奢侈的酒肆飲食文化,於是你常能看到一群達官貴族聚眾吃包子。

"

小籠包,對於杭州人來說是早餐店裡點餐的必備。在我讀小學的時候,父母就常帶著我吃小籠包,熱騰騰的蒸籠一個疊著一個,食客們坐在窄小的早餐店裡,老闆們手中拿著蒸籠在人群穿梭。當小籠上桌後,我們就迫不及待地從桌上紅色的框裡拿出一個醋碟子,往裡放醋,偶爾加點紅辣醬。

當時的小籠,三元一客還帶一碗紫菜湯。小籠並不是現在常能吃到的那種薄皮,而是有點厚的,肉也很飽滿,帶一點點湯汁,感覺有點像小包子。

杭州小籠包的身世之謎

長大以後,吃到了各式各樣的小籠,從上海的南翔小籠到開封的灌湯小籠,最後再到嵊州的豆腐小籠,再回頭看杭州小籠包,雖然它開遍了全國,但好像算不上地道,帶著對小籠包的疑問,我打算查查它的“底細”。


小籠包起源

關於杭州小籠包是怎麼形成的,有一種比較普遍的說法。它是以“開封灌湯小籠”為原型改良誕生的。

當面食進入華夏曆史大約在東漢前後,從湯餅(即麵條,彼時的麵食大多稱為“餅”)開始逐漸向著多元化發展,而包子與帶餡饅頭到了宋代也逐步成型。

東京汴梁(今開封市)70多家酒店之一的“王樓”,製售的名為“山洞梅花包子”,號稱“東京汴梁第一”。北宋之後,灌湯包子在開封流傳下來。當時專賣“灌漿饅頭、薄皮春繭包、肉包子”的包子酒樓,碰上了宋朝奢侈的酒肆飲食文化,於是你常能看到一群達官貴族聚眾吃包子。

杭州小籠包的身世之謎

歷史上宋王朝時期因靖康之變遷都,自然而然也將梅花包子帶了過來,賦予了杭州中原的味道。這與杭邦面的起源很像。

常州萬華茶樓在清代道光年間的“加蟹小籠饅頭”,上海南翔鎮的黃明賢在1871年創制的“南翔小籠饅頭”,包括清代光緒年間流行於無錫惠山秦園一帶的無錫民間小籠饅頭,都是伴隨小籠包的工藝推廣到了附近的無錫、上海、南京等地,並與當地風俗相融合改進,成為江浙一帶的特色小吃。

如今的江南小籠包雖有北派作風,但也融入了南方人的口味習慣,比如,開封灌湯包拌餡兒用的是水,而江浙地區小籠包用的是皮凍;北方的純肉也被南方饕餮改為了蝦仁、蟹黃等。

"

小籠包,對於杭州人來說是早餐店裡點餐的必備。在我讀小學的時候,父母就常帶著我吃小籠包,熱騰騰的蒸籠一個疊著一個,食客們坐在窄小的早餐店裡,老闆們手中拿著蒸籠在人群穿梭。當小籠上桌後,我們就迫不及待地從桌上紅色的框裡拿出一個醋碟子,往裡放醋,偶爾加點紅辣醬。

當時的小籠,三元一客還帶一碗紫菜湯。小籠並不是現在常能吃到的那種薄皮,而是有點厚的,肉也很飽滿,帶一點點湯汁,感覺有點像小包子。

杭州小籠包的身世之謎

長大以後,吃到了各式各樣的小籠,從上海的南翔小籠到開封的灌湯小籠,最後再到嵊州的豆腐小籠,再回頭看杭州小籠包,雖然它開遍了全國,但好像算不上地道,帶著對小籠包的疑問,我打算查查它的“底細”。


小籠包起源

關於杭州小籠包是怎麼形成的,有一種比較普遍的說法。它是以“開封灌湯小籠”為原型改良誕生的。

當面食進入華夏曆史大約在東漢前後,從湯餅(即麵條,彼時的麵食大多稱為“餅”)開始逐漸向著多元化發展,而包子與帶餡饅頭到了宋代也逐步成型。

東京汴梁(今開封市)70多家酒店之一的“王樓”,製售的名為“山洞梅花包子”,號稱“東京汴梁第一”。北宋之後,灌湯包子在開封流傳下來。當時專賣“灌漿饅頭、薄皮春繭包、肉包子”的包子酒樓,碰上了宋朝奢侈的酒肆飲食文化,於是你常能看到一群達官貴族聚眾吃包子。

杭州小籠包的身世之謎

歷史上宋王朝時期因靖康之變遷都,自然而然也將梅花包子帶了過來,賦予了杭州中原的味道。這與杭邦面的起源很像。

常州萬華茶樓在清代道光年間的“加蟹小籠饅頭”,上海南翔鎮的黃明賢在1871年創制的“南翔小籠饅頭”,包括清代光緒年間流行於無錫惠山秦園一帶的無錫民間小籠饅頭,都是伴隨小籠包的工藝推廣到了附近的無錫、上海、南京等地,並與當地風俗相融合改進,成為江浙一帶的特色小吃。

如今的江南小籠包雖有北派作風,但也融入了南方人的口味習慣,比如,開封灌湯包拌餡兒用的是水,而江浙地區小籠包用的是皮凍;北方的純肉也被南方饕餮改為了蝦仁、蟹黃等。

杭州小籠包的身世之謎

1990年代後,中國移民大量進入西班牙,中國飯店也開始增多,小籠包成了中餐館必備的主力食品。它來到了海外,名氣不斷地變大。

在菜單上,小籠包時常被寫成「小龍」、「中國小龍」,有的店家為了招攬生意索性將小籠包寫成英文名「Bruce Lee」(李小龍)。


來看全國各地的小籠

上海小籠包

與杭州的小籠包相比,我更喜歡上海的。因為個頭小,湯汁鮮,那種肉凍融化的美妙湯汁,讓人總是想要一口吃掉卻又必須小心對待。

"

小籠包,對於杭州人來說是早餐店裡點餐的必備。在我讀小學的時候,父母就常帶著我吃小籠包,熱騰騰的蒸籠一個疊著一個,食客們坐在窄小的早餐店裡,老闆們手中拿著蒸籠在人群穿梭。當小籠上桌後,我們就迫不及待地從桌上紅色的框裡拿出一個醋碟子,往裡放醋,偶爾加點紅辣醬。

當時的小籠,三元一客還帶一碗紫菜湯。小籠並不是現在常能吃到的那種薄皮,而是有點厚的,肉也很飽滿,帶一點點湯汁,感覺有點像小包子。

杭州小籠包的身世之謎

長大以後,吃到了各式各樣的小籠,從上海的南翔小籠到開封的灌湯小籠,最後再到嵊州的豆腐小籠,再回頭看杭州小籠包,雖然它開遍了全國,但好像算不上地道,帶著對小籠包的疑問,我打算查查它的“底細”。


小籠包起源

關於杭州小籠包是怎麼形成的,有一種比較普遍的說法。它是以“開封灌湯小籠”為原型改良誕生的。

當面食進入華夏曆史大約在東漢前後,從湯餅(即麵條,彼時的麵食大多稱為“餅”)開始逐漸向著多元化發展,而包子與帶餡饅頭到了宋代也逐步成型。

東京汴梁(今開封市)70多家酒店之一的“王樓”,製售的名為“山洞梅花包子”,號稱“東京汴梁第一”。北宋之後,灌湯包子在開封流傳下來。當時專賣“灌漿饅頭、薄皮春繭包、肉包子”的包子酒樓,碰上了宋朝奢侈的酒肆飲食文化,於是你常能看到一群達官貴族聚眾吃包子。

杭州小籠包的身世之謎

歷史上宋王朝時期因靖康之變遷都,自然而然也將梅花包子帶了過來,賦予了杭州中原的味道。這與杭邦面的起源很像。

常州萬華茶樓在清代道光年間的“加蟹小籠饅頭”,上海南翔鎮的黃明賢在1871年創制的“南翔小籠饅頭”,包括清代光緒年間流行於無錫惠山秦園一帶的無錫民間小籠饅頭,都是伴隨小籠包的工藝推廣到了附近的無錫、上海、南京等地,並與當地風俗相融合改進,成為江浙一帶的特色小吃。

如今的江南小籠包雖有北派作風,但也融入了南方人的口味習慣,比如,開封灌湯包拌餡兒用的是水,而江浙地區小籠包用的是皮凍;北方的純肉也被南方饕餮改為了蝦仁、蟹黃等。

杭州小籠包的身世之謎

1990年代後,中國移民大量進入西班牙,中國飯店也開始增多,小籠包成了中餐館必備的主力食品。它來到了海外,名氣不斷地變大。

在菜單上,小籠包時常被寫成「小龍」、「中國小龍」,有的店家為了招攬生意索性將小籠包寫成英文名「Bruce Lee」(李小龍)。


來看全國各地的小籠

上海小籠包

與杭州的小籠包相比,我更喜歡上海的。因為個頭小,湯汁鮮,那種肉凍融化的美妙湯汁,讓人總是想要一口吃掉卻又必須小心對待。

杭州小籠包的身世之謎

南翔小籠包初名“南翔大肉包子”,後稱“南翔大包子”,再稱“古猗園小籠包”,現叫“南翔小籠包”。它有百年曆史,誕生於清末同治十年。最初的創始人是一家點心店――日華軒點心店的老闆黃明賢,後來他的兒子在豫園老城隍廟開設了分店。

它使用的是“重餡薄皮,以大改小”的方法,每兩面粉必須製作 10 個饅頭,可見小籠的皮子是很薄的;小籠包裡的湯汁,用雞湯煮肉皮取凍拌入,所以喝起來很鮮美。裡面灑入少量研細的芝麻,以取其香;還根據不同節令取蟹粉或春竹、蝦仁和入肉餡。

"

小籠包,對於杭州人來說是早餐店裡點餐的必備。在我讀小學的時候,父母就常帶著我吃小籠包,熱騰騰的蒸籠一個疊著一個,食客們坐在窄小的早餐店裡,老闆們手中拿著蒸籠在人群穿梭。當小籠上桌後,我們就迫不及待地從桌上紅色的框裡拿出一個醋碟子,往裡放醋,偶爾加點紅辣醬。

當時的小籠,三元一客還帶一碗紫菜湯。小籠並不是現在常能吃到的那種薄皮,而是有點厚的,肉也很飽滿,帶一點點湯汁,感覺有點像小包子。

杭州小籠包的身世之謎

長大以後,吃到了各式各樣的小籠,從上海的南翔小籠到開封的灌湯小籠,最後再到嵊州的豆腐小籠,再回頭看杭州小籠包,雖然它開遍了全國,但好像算不上地道,帶著對小籠包的疑問,我打算查查它的“底細”。


小籠包起源

關於杭州小籠包是怎麼形成的,有一種比較普遍的說法。它是以“開封灌湯小籠”為原型改良誕生的。

當面食進入華夏曆史大約在東漢前後,從湯餅(即麵條,彼時的麵食大多稱為“餅”)開始逐漸向著多元化發展,而包子與帶餡饅頭到了宋代也逐步成型。

東京汴梁(今開封市)70多家酒店之一的“王樓”,製售的名為“山洞梅花包子”,號稱“東京汴梁第一”。北宋之後,灌湯包子在開封流傳下來。當時專賣“灌漿饅頭、薄皮春繭包、肉包子”的包子酒樓,碰上了宋朝奢侈的酒肆飲食文化,於是你常能看到一群達官貴族聚眾吃包子。

杭州小籠包的身世之謎

歷史上宋王朝時期因靖康之變遷都,自然而然也將梅花包子帶了過來,賦予了杭州中原的味道。這與杭邦面的起源很像。

常州萬華茶樓在清代道光年間的“加蟹小籠饅頭”,上海南翔鎮的黃明賢在1871年創制的“南翔小籠饅頭”,包括清代光緒年間流行於無錫惠山秦園一帶的無錫民間小籠饅頭,都是伴隨小籠包的工藝推廣到了附近的無錫、上海、南京等地,並與當地風俗相融合改進,成為江浙一帶的特色小吃。

如今的江南小籠包雖有北派作風,但也融入了南方人的口味習慣,比如,開封灌湯包拌餡兒用的是水,而江浙地區小籠包用的是皮凍;北方的純肉也被南方饕餮改為了蝦仁、蟹黃等。

杭州小籠包的身世之謎

1990年代後,中國移民大量進入西班牙,中國飯店也開始增多,小籠包成了中餐館必備的主力食品。它來到了海外,名氣不斷地變大。

在菜單上,小籠包時常被寫成「小龍」、「中國小龍」,有的店家為了招攬生意索性將小籠包寫成英文名「Bruce Lee」(李小龍)。


來看全國各地的小籠

上海小籠包

與杭州的小籠包相比,我更喜歡上海的。因為個頭小,湯汁鮮,那種肉凍融化的美妙湯汁,讓人總是想要一口吃掉卻又必須小心對待。

杭州小籠包的身世之謎

南翔小籠包初名“南翔大肉包子”,後稱“南翔大包子”,再稱“古猗園小籠包”,現叫“南翔小籠包”。它有百年曆史,誕生於清末同治十年。最初的創始人是一家點心店――日華軒點心店的老闆黃明賢,後來他的兒子在豫園老城隍廟開設了分店。

它使用的是“重餡薄皮,以大改小”的方法,每兩面粉必須製作 10 個饅頭,可見小籠的皮子是很薄的;小籠包裡的湯汁,用雞湯煮肉皮取凍拌入,所以喝起來很鮮美。裡面灑入少量研細的芝麻,以取其香;還根據不同節令取蟹粉或春竹、蝦仁和入肉餡。

杭州小籠包的身世之謎

美食家唐魯孫曾經這麼評價上海小籠:上下四邊厚薄擀的十分勻稱,而且只只完整,絕不會一夾漏湯。

褶子口要閉合,饅頭皮要薄,做工講究,如果你留心,你去數褶子,能數到十幾到二十個褶子。體小、餡大、汁多、味鮮、皮薄、形美,都是衡量它好壞的標準。

到上海吃,可以去城隍廟最老的那家南翔饅頭店。鮮肉小籠和蟹粉小籠也都是招牌,湯汁鮮美,肉丸厚實,去城隍廟他家,直上三樓,不用排隊還能吃到最好的。

"

小籠包,對於杭州人來說是早餐店裡點餐的必備。在我讀小學的時候,父母就常帶著我吃小籠包,熱騰騰的蒸籠一個疊著一個,食客們坐在窄小的早餐店裡,老闆們手中拿著蒸籠在人群穿梭。當小籠上桌後,我們就迫不及待地從桌上紅色的框裡拿出一個醋碟子,往裡放醋,偶爾加點紅辣醬。

當時的小籠,三元一客還帶一碗紫菜湯。小籠並不是現在常能吃到的那種薄皮,而是有點厚的,肉也很飽滿,帶一點點湯汁,感覺有點像小包子。

杭州小籠包的身世之謎

長大以後,吃到了各式各樣的小籠,從上海的南翔小籠到開封的灌湯小籠,最後再到嵊州的豆腐小籠,再回頭看杭州小籠包,雖然它開遍了全國,但好像算不上地道,帶著對小籠包的疑問,我打算查查它的“底細”。


小籠包起源

關於杭州小籠包是怎麼形成的,有一種比較普遍的說法。它是以“開封灌湯小籠”為原型改良誕生的。

當面食進入華夏曆史大約在東漢前後,從湯餅(即麵條,彼時的麵食大多稱為“餅”)開始逐漸向著多元化發展,而包子與帶餡饅頭到了宋代也逐步成型。

東京汴梁(今開封市)70多家酒店之一的“王樓”,製售的名為“山洞梅花包子”,號稱“東京汴梁第一”。北宋之後,灌湯包子在開封流傳下來。當時專賣“灌漿饅頭、薄皮春繭包、肉包子”的包子酒樓,碰上了宋朝奢侈的酒肆飲食文化,於是你常能看到一群達官貴族聚眾吃包子。

杭州小籠包的身世之謎

歷史上宋王朝時期因靖康之變遷都,自然而然也將梅花包子帶了過來,賦予了杭州中原的味道。這與杭邦面的起源很像。

常州萬華茶樓在清代道光年間的“加蟹小籠饅頭”,上海南翔鎮的黃明賢在1871年創制的“南翔小籠饅頭”,包括清代光緒年間流行於無錫惠山秦園一帶的無錫民間小籠饅頭,都是伴隨小籠包的工藝推廣到了附近的無錫、上海、南京等地,並與當地風俗相融合改進,成為江浙一帶的特色小吃。

如今的江南小籠包雖有北派作風,但也融入了南方人的口味習慣,比如,開封灌湯包拌餡兒用的是水,而江浙地區小籠包用的是皮凍;北方的純肉也被南方饕餮改為了蝦仁、蟹黃等。

杭州小籠包的身世之謎

1990年代後,中國移民大量進入西班牙,中國飯店也開始增多,小籠包成了中餐館必備的主力食品。它來到了海外,名氣不斷地變大。

在菜單上,小籠包時常被寫成「小龍」、「中國小龍」,有的店家為了招攬生意索性將小籠包寫成英文名「Bruce Lee」(李小龍)。


來看全國各地的小籠

上海小籠包

與杭州的小籠包相比,我更喜歡上海的。因為個頭小,湯汁鮮,那種肉凍融化的美妙湯汁,讓人總是想要一口吃掉卻又必須小心對待。

杭州小籠包的身世之謎

南翔小籠包初名“南翔大肉包子”,後稱“南翔大包子”,再稱“古猗園小籠包”,現叫“南翔小籠包”。它有百年曆史,誕生於清末同治十年。最初的創始人是一家點心店――日華軒點心店的老闆黃明賢,後來他的兒子在豫園老城隍廟開設了分店。

它使用的是“重餡薄皮,以大改小”的方法,每兩面粉必須製作 10 個饅頭,可見小籠的皮子是很薄的;小籠包裡的湯汁,用雞湯煮肉皮取凍拌入,所以喝起來很鮮美。裡面灑入少量研細的芝麻,以取其香;還根據不同節令取蟹粉或春竹、蝦仁和入肉餡。

杭州小籠包的身世之謎

美食家唐魯孫曾經這麼評價上海小籠:上下四邊厚薄擀的十分勻稱,而且只只完整,絕不會一夾漏湯。

褶子口要閉合,饅頭皮要薄,做工講究,如果你留心,你去數褶子,能數到十幾到二十個褶子。體小、餡大、汁多、味鮮、皮薄、形美,都是衡量它好壞的標準。

到上海吃,可以去城隍廟最老的那家南翔饅頭店。鮮肉小籠和蟹粉小籠也都是招牌,湯汁鮮美,肉丸厚實,去城隍廟他家,直上三樓,不用排隊還能吃到最好的。

杭州小籠包的身世之謎

吃的時候記住一句口訣:一口開天窗,二口吸口湯, 三口全吃光。

無錫小籠包

其實我個人是不太能吃無錫小籠包的,因為一來太甜了,二來肉太多了。但這並不妨礙很多人慕名去吃,這其中還包括了乾隆本人。

乾隆皇帝第一次南巡,於1751年舊曆二月十九日到無錫,宿北營盤(石塘灣北)的龍舟上。他早在出巡前就決定要到無錫秦園(寄暢園)。二十日晨,御駕從黃埠墩換乘小船到秦園,品嚐了小籠包,之後小籠包名氣很旺,一直流傳至今。

皮薄滷多、口味鮮甜是無錫小籠包的特點。加入了醬油、生薑佐料,入口就很鮮甜。

但傳統無錫小籠其工藝全無錫僅剩一家會做,那就是惠山憶秦園。

"

小籠包,對於杭州人來說是早餐店裡點餐的必備。在我讀小學的時候,父母就常帶著我吃小籠包,熱騰騰的蒸籠一個疊著一個,食客們坐在窄小的早餐店裡,老闆們手中拿著蒸籠在人群穿梭。當小籠上桌後,我們就迫不及待地從桌上紅色的框裡拿出一個醋碟子,往裡放醋,偶爾加點紅辣醬。

當時的小籠,三元一客還帶一碗紫菜湯。小籠並不是現在常能吃到的那種薄皮,而是有點厚的,肉也很飽滿,帶一點點湯汁,感覺有點像小包子。

杭州小籠包的身世之謎

長大以後,吃到了各式各樣的小籠,從上海的南翔小籠到開封的灌湯小籠,最後再到嵊州的豆腐小籠,再回頭看杭州小籠包,雖然它開遍了全國,但好像算不上地道,帶著對小籠包的疑問,我打算查查它的“底細”。


小籠包起源

關於杭州小籠包是怎麼形成的,有一種比較普遍的說法。它是以“開封灌湯小籠”為原型改良誕生的。

當面食進入華夏曆史大約在東漢前後,從湯餅(即麵條,彼時的麵食大多稱為“餅”)開始逐漸向著多元化發展,而包子與帶餡饅頭到了宋代也逐步成型。

東京汴梁(今開封市)70多家酒店之一的“王樓”,製售的名為“山洞梅花包子”,號稱“東京汴梁第一”。北宋之後,灌湯包子在開封流傳下來。當時專賣“灌漿饅頭、薄皮春繭包、肉包子”的包子酒樓,碰上了宋朝奢侈的酒肆飲食文化,於是你常能看到一群達官貴族聚眾吃包子。

杭州小籠包的身世之謎

歷史上宋王朝時期因靖康之變遷都,自然而然也將梅花包子帶了過來,賦予了杭州中原的味道。這與杭邦面的起源很像。

常州萬華茶樓在清代道光年間的“加蟹小籠饅頭”,上海南翔鎮的黃明賢在1871年創制的“南翔小籠饅頭”,包括清代光緒年間流行於無錫惠山秦園一帶的無錫民間小籠饅頭,都是伴隨小籠包的工藝推廣到了附近的無錫、上海、南京等地,並與當地風俗相融合改進,成為江浙一帶的特色小吃。

如今的江南小籠包雖有北派作風,但也融入了南方人的口味習慣,比如,開封灌湯包拌餡兒用的是水,而江浙地區小籠包用的是皮凍;北方的純肉也被南方饕餮改為了蝦仁、蟹黃等。

杭州小籠包的身世之謎

1990年代後,中國移民大量進入西班牙,中國飯店也開始增多,小籠包成了中餐館必備的主力食品。它來到了海外,名氣不斷地變大。

在菜單上,小籠包時常被寫成「小龍」、「中國小龍」,有的店家為了招攬生意索性將小籠包寫成英文名「Bruce Lee」(李小龍)。


來看全國各地的小籠

上海小籠包

與杭州的小籠包相比,我更喜歡上海的。因為個頭小,湯汁鮮,那種肉凍融化的美妙湯汁,讓人總是想要一口吃掉卻又必須小心對待。

杭州小籠包的身世之謎

南翔小籠包初名“南翔大肉包子”,後稱“南翔大包子”,再稱“古猗園小籠包”,現叫“南翔小籠包”。它有百年曆史,誕生於清末同治十年。最初的創始人是一家點心店――日華軒點心店的老闆黃明賢,後來他的兒子在豫園老城隍廟開設了分店。

它使用的是“重餡薄皮,以大改小”的方法,每兩面粉必須製作 10 個饅頭,可見小籠的皮子是很薄的;小籠包裡的湯汁,用雞湯煮肉皮取凍拌入,所以喝起來很鮮美。裡面灑入少量研細的芝麻,以取其香;還根據不同節令取蟹粉或春竹、蝦仁和入肉餡。

杭州小籠包的身世之謎

美食家唐魯孫曾經這麼評價上海小籠:上下四邊厚薄擀的十分勻稱,而且只只完整,絕不會一夾漏湯。

褶子口要閉合,饅頭皮要薄,做工講究,如果你留心,你去數褶子,能數到十幾到二十個褶子。體小、餡大、汁多、味鮮、皮薄、形美,都是衡量它好壞的標準。

到上海吃,可以去城隍廟最老的那家南翔饅頭店。鮮肉小籠和蟹粉小籠也都是招牌,湯汁鮮美,肉丸厚實,去城隍廟他家,直上三樓,不用排隊還能吃到最好的。

杭州小籠包的身世之謎

吃的時候記住一句口訣:一口開天窗,二口吸口湯, 三口全吃光。

無錫小籠包

其實我個人是不太能吃無錫小籠包的,因為一來太甜了,二來肉太多了。但這並不妨礙很多人慕名去吃,這其中還包括了乾隆本人。

乾隆皇帝第一次南巡,於1751年舊曆二月十九日到無錫,宿北營盤(石塘灣北)的龍舟上。他早在出巡前就決定要到無錫秦園(寄暢園)。二十日晨,御駕從黃埠墩換乘小船到秦園,品嚐了小籠包,之後小籠包名氣很旺,一直流傳至今。

皮薄滷多、口味鮮甜是無錫小籠包的特點。加入了醬油、生薑佐料,入口就很鮮甜。

但傳統無錫小籠其工藝全無錫僅剩一家會做,那就是惠山憶秦園。

杭州小籠包的身世之謎

傳統小籠與新式小籠相比,麵皮更為「死」,賣相也並不飽滿。但是皮非常薄,口味更偏鮮潔,沒有新式的那麼甜。後來民國後融合了上海口味的新式小籠出現,傳統小籠基本消失。

如今我們吃到的無錫小籠包都是新式小籠,在湯汁上用的是紅湯,偏鮮甜的滷味。皮相比較上海湯包也厚上一些,湯的口味還是比較重。

"

小籠包,對於杭州人來說是早餐店裡點餐的必備。在我讀小學的時候,父母就常帶著我吃小籠包,熱騰騰的蒸籠一個疊著一個,食客們坐在窄小的早餐店裡,老闆們手中拿著蒸籠在人群穿梭。當小籠上桌後,我們就迫不及待地從桌上紅色的框裡拿出一個醋碟子,往裡放醋,偶爾加點紅辣醬。

當時的小籠,三元一客還帶一碗紫菜湯。小籠並不是現在常能吃到的那種薄皮,而是有點厚的,肉也很飽滿,帶一點點湯汁,感覺有點像小包子。

杭州小籠包的身世之謎

長大以後,吃到了各式各樣的小籠,從上海的南翔小籠到開封的灌湯小籠,最後再到嵊州的豆腐小籠,再回頭看杭州小籠包,雖然它開遍了全國,但好像算不上地道,帶著對小籠包的疑問,我打算查查它的“底細”。


小籠包起源

關於杭州小籠包是怎麼形成的,有一種比較普遍的說法。它是以“開封灌湯小籠”為原型改良誕生的。

當面食進入華夏曆史大約在東漢前後,從湯餅(即麵條,彼時的麵食大多稱為“餅”)開始逐漸向著多元化發展,而包子與帶餡饅頭到了宋代也逐步成型。

東京汴梁(今開封市)70多家酒店之一的“王樓”,製售的名為“山洞梅花包子”,號稱“東京汴梁第一”。北宋之後,灌湯包子在開封流傳下來。當時專賣“灌漿饅頭、薄皮春繭包、肉包子”的包子酒樓,碰上了宋朝奢侈的酒肆飲食文化,於是你常能看到一群達官貴族聚眾吃包子。

杭州小籠包的身世之謎

歷史上宋王朝時期因靖康之變遷都,自然而然也將梅花包子帶了過來,賦予了杭州中原的味道。這與杭邦面的起源很像。

常州萬華茶樓在清代道光年間的“加蟹小籠饅頭”,上海南翔鎮的黃明賢在1871年創制的“南翔小籠饅頭”,包括清代光緒年間流行於無錫惠山秦園一帶的無錫民間小籠饅頭,都是伴隨小籠包的工藝推廣到了附近的無錫、上海、南京等地,並與當地風俗相融合改進,成為江浙一帶的特色小吃。

如今的江南小籠包雖有北派作風,但也融入了南方人的口味習慣,比如,開封灌湯包拌餡兒用的是水,而江浙地區小籠包用的是皮凍;北方的純肉也被南方饕餮改為了蝦仁、蟹黃等。

杭州小籠包的身世之謎

1990年代後,中國移民大量進入西班牙,中國飯店也開始增多,小籠包成了中餐館必備的主力食品。它來到了海外,名氣不斷地變大。

在菜單上,小籠包時常被寫成「小龍」、「中國小龍」,有的店家為了招攬生意索性將小籠包寫成英文名「Bruce Lee」(李小龍)。


來看全國各地的小籠

上海小籠包

與杭州的小籠包相比,我更喜歡上海的。因為個頭小,湯汁鮮,那種肉凍融化的美妙湯汁,讓人總是想要一口吃掉卻又必須小心對待。

杭州小籠包的身世之謎

南翔小籠包初名“南翔大肉包子”,後稱“南翔大包子”,再稱“古猗園小籠包”,現叫“南翔小籠包”。它有百年曆史,誕生於清末同治十年。最初的創始人是一家點心店――日華軒點心店的老闆黃明賢,後來他的兒子在豫園老城隍廟開設了分店。

它使用的是“重餡薄皮,以大改小”的方法,每兩面粉必須製作 10 個饅頭,可見小籠的皮子是很薄的;小籠包裡的湯汁,用雞湯煮肉皮取凍拌入,所以喝起來很鮮美。裡面灑入少量研細的芝麻,以取其香;還根據不同節令取蟹粉或春竹、蝦仁和入肉餡。

杭州小籠包的身世之謎

美食家唐魯孫曾經這麼評價上海小籠:上下四邊厚薄擀的十分勻稱,而且只只完整,絕不會一夾漏湯。

褶子口要閉合,饅頭皮要薄,做工講究,如果你留心,你去數褶子,能數到十幾到二十個褶子。體小、餡大、汁多、味鮮、皮薄、形美,都是衡量它好壞的標準。

到上海吃,可以去城隍廟最老的那家南翔饅頭店。鮮肉小籠和蟹粉小籠也都是招牌,湯汁鮮美,肉丸厚實,去城隍廟他家,直上三樓,不用排隊還能吃到最好的。

杭州小籠包的身世之謎

吃的時候記住一句口訣:一口開天窗,二口吸口湯, 三口全吃光。

無錫小籠包

其實我個人是不太能吃無錫小籠包的,因為一來太甜了,二來肉太多了。但這並不妨礙很多人慕名去吃,這其中還包括了乾隆本人。

乾隆皇帝第一次南巡,於1751年舊曆二月十九日到無錫,宿北營盤(石塘灣北)的龍舟上。他早在出巡前就決定要到無錫秦園(寄暢園)。二十日晨,御駕從黃埠墩換乘小船到秦園,品嚐了小籠包,之後小籠包名氣很旺,一直流傳至今。

皮薄滷多、口味鮮甜是無錫小籠包的特點。加入了醬油、生薑佐料,入口就很鮮甜。

但傳統無錫小籠其工藝全無錫僅剩一家會做,那就是惠山憶秦園。

杭州小籠包的身世之謎

傳統小籠與新式小籠相比,麵皮更為「死」,賣相也並不飽滿。但是皮非常薄,口味更偏鮮潔,沒有新式的那麼甜。後來民國後融合了上海口味的新式小籠出現,傳統小籠基本消失。

如今我們吃到的無錫小籠包都是新式小籠,在湯汁上用的是紅湯,偏鮮甜的滷味。皮相比較上海湯包也厚上一些,湯的口味還是比較重。

杭州小籠包的身世之謎

天津小籠包

再來看看北方的小籠包。天津習慣稱其為“包子”,而我們在北方多數的餐館裡,吃到的小籠包,幾乎也都是狗不理包子。

"

小籠包,對於杭州人來說是早餐店裡點餐的必備。在我讀小學的時候,父母就常帶著我吃小籠包,熱騰騰的蒸籠一個疊著一個,食客們坐在窄小的早餐店裡,老闆們手中拿著蒸籠在人群穿梭。當小籠上桌後,我們就迫不及待地從桌上紅色的框裡拿出一個醋碟子,往裡放醋,偶爾加點紅辣醬。

當時的小籠,三元一客還帶一碗紫菜湯。小籠並不是現在常能吃到的那種薄皮,而是有點厚的,肉也很飽滿,帶一點點湯汁,感覺有點像小包子。

杭州小籠包的身世之謎

長大以後,吃到了各式各樣的小籠,從上海的南翔小籠到開封的灌湯小籠,最後再到嵊州的豆腐小籠,再回頭看杭州小籠包,雖然它開遍了全國,但好像算不上地道,帶著對小籠包的疑問,我打算查查它的“底細”。


小籠包起源

關於杭州小籠包是怎麼形成的,有一種比較普遍的說法。它是以“開封灌湯小籠”為原型改良誕生的。

當面食進入華夏曆史大約在東漢前後,從湯餅(即麵條,彼時的麵食大多稱為“餅”)開始逐漸向著多元化發展,而包子與帶餡饅頭到了宋代也逐步成型。

東京汴梁(今開封市)70多家酒店之一的“王樓”,製售的名為“山洞梅花包子”,號稱“東京汴梁第一”。北宋之後,灌湯包子在開封流傳下來。當時專賣“灌漿饅頭、薄皮春繭包、肉包子”的包子酒樓,碰上了宋朝奢侈的酒肆飲食文化,於是你常能看到一群達官貴族聚眾吃包子。

杭州小籠包的身世之謎

歷史上宋王朝時期因靖康之變遷都,自然而然也將梅花包子帶了過來,賦予了杭州中原的味道。這與杭邦面的起源很像。

常州萬華茶樓在清代道光年間的“加蟹小籠饅頭”,上海南翔鎮的黃明賢在1871年創制的“南翔小籠饅頭”,包括清代光緒年間流行於無錫惠山秦園一帶的無錫民間小籠饅頭,都是伴隨小籠包的工藝推廣到了附近的無錫、上海、南京等地,並與當地風俗相融合改進,成為江浙一帶的特色小吃。

如今的江南小籠包雖有北派作風,但也融入了南方人的口味習慣,比如,開封灌湯包拌餡兒用的是水,而江浙地區小籠包用的是皮凍;北方的純肉也被南方饕餮改為了蝦仁、蟹黃等。

杭州小籠包的身世之謎

1990年代後,中國移民大量進入西班牙,中國飯店也開始增多,小籠包成了中餐館必備的主力食品。它來到了海外,名氣不斷地變大。

在菜單上,小籠包時常被寫成「小龍」、「中國小龍」,有的店家為了招攬生意索性將小籠包寫成英文名「Bruce Lee」(李小龍)。


來看全國各地的小籠

上海小籠包

與杭州的小籠包相比,我更喜歡上海的。因為個頭小,湯汁鮮,那種肉凍融化的美妙湯汁,讓人總是想要一口吃掉卻又必須小心對待。

杭州小籠包的身世之謎

南翔小籠包初名“南翔大肉包子”,後稱“南翔大包子”,再稱“古猗園小籠包”,現叫“南翔小籠包”。它有百年曆史,誕生於清末同治十年。最初的創始人是一家點心店――日華軒點心店的老闆黃明賢,後來他的兒子在豫園老城隍廟開設了分店。

它使用的是“重餡薄皮,以大改小”的方法,每兩面粉必須製作 10 個饅頭,可見小籠的皮子是很薄的;小籠包裡的湯汁,用雞湯煮肉皮取凍拌入,所以喝起來很鮮美。裡面灑入少量研細的芝麻,以取其香;還根據不同節令取蟹粉或春竹、蝦仁和入肉餡。

杭州小籠包的身世之謎

美食家唐魯孫曾經這麼評價上海小籠:上下四邊厚薄擀的十分勻稱,而且只只完整,絕不會一夾漏湯。

褶子口要閉合,饅頭皮要薄,做工講究,如果你留心,你去數褶子,能數到十幾到二十個褶子。體小、餡大、汁多、味鮮、皮薄、形美,都是衡量它好壞的標準。

到上海吃,可以去城隍廟最老的那家南翔饅頭店。鮮肉小籠和蟹粉小籠也都是招牌,湯汁鮮美,肉丸厚實,去城隍廟他家,直上三樓,不用排隊還能吃到最好的。

杭州小籠包的身世之謎

吃的時候記住一句口訣:一口開天窗,二口吸口湯, 三口全吃光。

無錫小籠包

其實我個人是不太能吃無錫小籠包的,因為一來太甜了,二來肉太多了。但這並不妨礙很多人慕名去吃,這其中還包括了乾隆本人。

乾隆皇帝第一次南巡,於1751年舊曆二月十九日到無錫,宿北營盤(石塘灣北)的龍舟上。他早在出巡前就決定要到無錫秦園(寄暢園)。二十日晨,御駕從黃埠墩換乘小船到秦園,品嚐了小籠包,之後小籠包名氣很旺,一直流傳至今。

皮薄滷多、口味鮮甜是無錫小籠包的特點。加入了醬油、生薑佐料,入口就很鮮甜。

但傳統無錫小籠其工藝全無錫僅剩一家會做,那就是惠山憶秦園。

杭州小籠包的身世之謎

傳統小籠與新式小籠相比,麵皮更為「死」,賣相也並不飽滿。但是皮非常薄,口味更偏鮮潔,沒有新式的那麼甜。後來民國後融合了上海口味的新式小籠出現,傳統小籠基本消失。

如今我們吃到的無錫小籠包都是新式小籠,在湯汁上用的是紅湯,偏鮮甜的滷味。皮相比較上海湯包也厚上一些,湯的口味還是比較重。

杭州小籠包的身世之謎

天津小籠包

再來看看北方的小籠包。天津習慣稱其為“包子”,而我們在北方多數的餐館裡,吃到的小籠包,幾乎也都是狗不理包子。

杭州小籠包的身世之謎

所以我們有必要先來介紹一下狗不理包子,“狗不理包子”創始於1858年,清咸豐年間,河北有個年輕人,名叫高貴友,因其父四十得子,為求平安養子,故取乳名“狗子”。狗子精通了做包子的各種手藝,於是開了一家小吃鋪,來做包子。

他用肥瘦鮮豬肉3:7的比例加適量的水,佐以排骨湯或肚湯,加上小磨香油、特製醬油、薑末、蔥末、調味劑等,精心調拌成包子餡料。包子皮用半發麵,在搓條、放劑之後,擀成直徑為8.5釐米左右、薄厚均勻的圓形皮。

"

小籠包,對於杭州人來說是早餐店裡點餐的必備。在我讀小學的時候,父母就常帶著我吃小籠包,熱騰騰的蒸籠一個疊著一個,食客們坐在窄小的早餐店裡,老闆們手中拿著蒸籠在人群穿梭。當小籠上桌後,我們就迫不及待地從桌上紅色的框裡拿出一個醋碟子,往裡放醋,偶爾加點紅辣醬。

當時的小籠,三元一客還帶一碗紫菜湯。小籠並不是現在常能吃到的那種薄皮,而是有點厚的,肉也很飽滿,帶一點點湯汁,感覺有點像小包子。

杭州小籠包的身世之謎

長大以後,吃到了各式各樣的小籠,從上海的南翔小籠到開封的灌湯小籠,最後再到嵊州的豆腐小籠,再回頭看杭州小籠包,雖然它開遍了全國,但好像算不上地道,帶著對小籠包的疑問,我打算查查它的“底細”。


小籠包起源

關於杭州小籠包是怎麼形成的,有一種比較普遍的說法。它是以“開封灌湯小籠”為原型改良誕生的。

當面食進入華夏曆史大約在東漢前後,從湯餅(即麵條,彼時的麵食大多稱為“餅”)開始逐漸向著多元化發展,而包子與帶餡饅頭到了宋代也逐步成型。

東京汴梁(今開封市)70多家酒店之一的“王樓”,製售的名為“山洞梅花包子”,號稱“東京汴梁第一”。北宋之後,灌湯包子在開封流傳下來。當時專賣“灌漿饅頭、薄皮春繭包、肉包子”的包子酒樓,碰上了宋朝奢侈的酒肆飲食文化,於是你常能看到一群達官貴族聚眾吃包子。

杭州小籠包的身世之謎

歷史上宋王朝時期因靖康之變遷都,自然而然也將梅花包子帶了過來,賦予了杭州中原的味道。這與杭邦面的起源很像。

常州萬華茶樓在清代道光年間的“加蟹小籠饅頭”,上海南翔鎮的黃明賢在1871年創制的“南翔小籠饅頭”,包括清代光緒年間流行於無錫惠山秦園一帶的無錫民間小籠饅頭,都是伴隨小籠包的工藝推廣到了附近的無錫、上海、南京等地,並與當地風俗相融合改進,成為江浙一帶的特色小吃。

如今的江南小籠包雖有北派作風,但也融入了南方人的口味習慣,比如,開封灌湯包拌餡兒用的是水,而江浙地區小籠包用的是皮凍;北方的純肉也被南方饕餮改為了蝦仁、蟹黃等。

杭州小籠包的身世之謎

1990年代後,中國移民大量進入西班牙,中國飯店也開始增多,小籠包成了中餐館必備的主力食品。它來到了海外,名氣不斷地變大。

在菜單上,小籠包時常被寫成「小龍」、「中國小龍」,有的店家為了招攬生意索性將小籠包寫成英文名「Bruce Lee」(李小龍)。


來看全國各地的小籠

上海小籠包

與杭州的小籠包相比,我更喜歡上海的。因為個頭小,湯汁鮮,那種肉凍融化的美妙湯汁,讓人總是想要一口吃掉卻又必須小心對待。

杭州小籠包的身世之謎

南翔小籠包初名“南翔大肉包子”,後稱“南翔大包子”,再稱“古猗園小籠包”,現叫“南翔小籠包”。它有百年曆史,誕生於清末同治十年。最初的創始人是一家點心店――日華軒點心店的老闆黃明賢,後來他的兒子在豫園老城隍廟開設了分店。

它使用的是“重餡薄皮,以大改小”的方法,每兩面粉必須製作 10 個饅頭,可見小籠的皮子是很薄的;小籠包裡的湯汁,用雞湯煮肉皮取凍拌入,所以喝起來很鮮美。裡面灑入少量研細的芝麻,以取其香;還根據不同節令取蟹粉或春竹、蝦仁和入肉餡。

杭州小籠包的身世之謎

美食家唐魯孫曾經這麼評價上海小籠:上下四邊厚薄擀的十分勻稱,而且只只完整,絕不會一夾漏湯。

褶子口要閉合,饅頭皮要薄,做工講究,如果你留心,你去數褶子,能數到十幾到二十個褶子。體小、餡大、汁多、味鮮、皮薄、形美,都是衡量它好壞的標準。

到上海吃,可以去城隍廟最老的那家南翔饅頭店。鮮肉小籠和蟹粉小籠也都是招牌,湯汁鮮美,肉丸厚實,去城隍廟他家,直上三樓,不用排隊還能吃到最好的。

杭州小籠包的身世之謎

吃的時候記住一句口訣:一口開天窗,二口吸口湯, 三口全吃光。

無錫小籠包

其實我個人是不太能吃無錫小籠包的,因為一來太甜了,二來肉太多了。但這並不妨礙很多人慕名去吃,這其中還包括了乾隆本人。

乾隆皇帝第一次南巡,於1751年舊曆二月十九日到無錫,宿北營盤(石塘灣北)的龍舟上。他早在出巡前就決定要到無錫秦園(寄暢園)。二十日晨,御駕從黃埠墩換乘小船到秦園,品嚐了小籠包,之後小籠包名氣很旺,一直流傳至今。

皮薄滷多、口味鮮甜是無錫小籠包的特點。加入了醬油、生薑佐料,入口就很鮮甜。

但傳統無錫小籠其工藝全無錫僅剩一家會做,那就是惠山憶秦園。

杭州小籠包的身世之謎

傳統小籠與新式小籠相比,麵皮更為「死」,賣相也並不飽滿。但是皮非常薄,口味更偏鮮潔,沒有新式的那麼甜。後來民國後融合了上海口味的新式小籠出現,傳統小籠基本消失。

如今我們吃到的無錫小籠包都是新式小籠,在湯汁上用的是紅湯,偏鮮甜的滷味。皮相比較上海湯包也厚上一些,湯的口味還是比較重。

杭州小籠包的身世之謎

天津小籠包

再來看看北方的小籠包。天津習慣稱其為“包子”,而我們在北方多數的餐館裡,吃到的小籠包,幾乎也都是狗不理包子。

杭州小籠包的身世之謎

所以我們有必要先來介紹一下狗不理包子,“狗不理包子”創始於1858年,清咸豐年間,河北有個年輕人,名叫高貴友,因其父四十得子,為求平安養子,故取乳名“狗子”。狗子精通了做包子的各種手藝,於是開了一家小吃鋪,來做包子。

他用肥瘦鮮豬肉3:7的比例加適量的水,佐以排骨湯或肚湯,加上小磨香油、特製醬油、薑末、蔥末、調味劑等,精心調拌成包子餡料。包子皮用半發麵,在搓條、放劑之後,擀成直徑為8.5釐米左右、薄厚均勻的圓形皮。

杭州小籠包的身世之謎

他做的包子非常受歡迎,生意好得不得了,因此常沒時間搭理別人,後來吃客們戲稱他“狗子賣包子,不理人”。久而久之,人們喊順了嘴,把他做的包子叫做“狗不理”。

狗不理小籠包是狗不理包子的基礎上,借鑑常州無錫等地小籠包的優點,具有皮薄,餡大的特點。把包子放入蒸籠中使得包子更有滋味。這就一下子能讓人感受到南北差異了,吃到的其實本質上都是狗不理。

"

小籠包,對於杭州人來說是早餐店裡點餐的必備。在我讀小學的時候,父母就常帶著我吃小籠包,熱騰騰的蒸籠一個疊著一個,食客們坐在窄小的早餐店裡,老闆們手中拿著蒸籠在人群穿梭。當小籠上桌後,我們就迫不及待地從桌上紅色的框裡拿出一個醋碟子,往裡放醋,偶爾加點紅辣醬。

當時的小籠,三元一客還帶一碗紫菜湯。小籠並不是現在常能吃到的那種薄皮,而是有點厚的,肉也很飽滿,帶一點點湯汁,感覺有點像小包子。

杭州小籠包的身世之謎

長大以後,吃到了各式各樣的小籠,從上海的南翔小籠到開封的灌湯小籠,最後再到嵊州的豆腐小籠,再回頭看杭州小籠包,雖然它開遍了全國,但好像算不上地道,帶著對小籠包的疑問,我打算查查它的“底細”。


小籠包起源

關於杭州小籠包是怎麼形成的,有一種比較普遍的說法。它是以“開封灌湯小籠”為原型改良誕生的。

當面食進入華夏曆史大約在東漢前後,從湯餅(即麵條,彼時的麵食大多稱為“餅”)開始逐漸向著多元化發展,而包子與帶餡饅頭到了宋代也逐步成型。

東京汴梁(今開封市)70多家酒店之一的“王樓”,製售的名為“山洞梅花包子”,號稱“東京汴梁第一”。北宋之後,灌湯包子在開封流傳下來。當時專賣“灌漿饅頭、薄皮春繭包、肉包子”的包子酒樓,碰上了宋朝奢侈的酒肆飲食文化,於是你常能看到一群達官貴族聚眾吃包子。

杭州小籠包的身世之謎

歷史上宋王朝時期因靖康之變遷都,自然而然也將梅花包子帶了過來,賦予了杭州中原的味道。這與杭邦面的起源很像。

常州萬華茶樓在清代道光年間的“加蟹小籠饅頭”,上海南翔鎮的黃明賢在1871年創制的“南翔小籠饅頭”,包括清代光緒年間流行於無錫惠山秦園一帶的無錫民間小籠饅頭,都是伴隨小籠包的工藝推廣到了附近的無錫、上海、南京等地,並與當地風俗相融合改進,成為江浙一帶的特色小吃。

如今的江南小籠包雖有北派作風,但也融入了南方人的口味習慣,比如,開封灌湯包拌餡兒用的是水,而江浙地區小籠包用的是皮凍;北方的純肉也被南方饕餮改為了蝦仁、蟹黃等。

杭州小籠包的身世之謎

1990年代後,中國移民大量進入西班牙,中國飯店也開始增多,小籠包成了中餐館必備的主力食品。它來到了海外,名氣不斷地變大。

在菜單上,小籠包時常被寫成「小龍」、「中國小龍」,有的店家為了招攬生意索性將小籠包寫成英文名「Bruce Lee」(李小龍)。


來看全國各地的小籠

上海小籠包

與杭州的小籠包相比,我更喜歡上海的。因為個頭小,湯汁鮮,那種肉凍融化的美妙湯汁,讓人總是想要一口吃掉卻又必須小心對待。

杭州小籠包的身世之謎

南翔小籠包初名“南翔大肉包子”,後稱“南翔大包子”,再稱“古猗園小籠包”,現叫“南翔小籠包”。它有百年曆史,誕生於清末同治十年。最初的創始人是一家點心店――日華軒點心店的老闆黃明賢,後來他的兒子在豫園老城隍廟開設了分店。

它使用的是“重餡薄皮,以大改小”的方法,每兩面粉必須製作 10 個饅頭,可見小籠的皮子是很薄的;小籠包裡的湯汁,用雞湯煮肉皮取凍拌入,所以喝起來很鮮美。裡面灑入少量研細的芝麻,以取其香;還根據不同節令取蟹粉或春竹、蝦仁和入肉餡。

杭州小籠包的身世之謎

美食家唐魯孫曾經這麼評價上海小籠:上下四邊厚薄擀的十分勻稱,而且只只完整,絕不會一夾漏湯。

褶子口要閉合,饅頭皮要薄,做工講究,如果你留心,你去數褶子,能數到十幾到二十個褶子。體小、餡大、汁多、味鮮、皮薄、形美,都是衡量它好壞的標準。

到上海吃,可以去城隍廟最老的那家南翔饅頭店。鮮肉小籠和蟹粉小籠也都是招牌,湯汁鮮美,肉丸厚實,去城隍廟他家,直上三樓,不用排隊還能吃到最好的。

杭州小籠包的身世之謎

吃的時候記住一句口訣:一口開天窗,二口吸口湯, 三口全吃光。

無錫小籠包

其實我個人是不太能吃無錫小籠包的,因為一來太甜了,二來肉太多了。但這並不妨礙很多人慕名去吃,這其中還包括了乾隆本人。

乾隆皇帝第一次南巡,於1751年舊曆二月十九日到無錫,宿北營盤(石塘灣北)的龍舟上。他早在出巡前就決定要到無錫秦園(寄暢園)。二十日晨,御駕從黃埠墩換乘小船到秦園,品嚐了小籠包,之後小籠包名氣很旺,一直流傳至今。

皮薄滷多、口味鮮甜是無錫小籠包的特點。加入了醬油、生薑佐料,入口就很鮮甜。

但傳統無錫小籠其工藝全無錫僅剩一家會做,那就是惠山憶秦園。

杭州小籠包的身世之謎

傳統小籠與新式小籠相比,麵皮更為「死」,賣相也並不飽滿。但是皮非常薄,口味更偏鮮潔,沒有新式的那麼甜。後來民國後融合了上海口味的新式小籠出現,傳統小籠基本消失。

如今我們吃到的無錫小籠包都是新式小籠,在湯汁上用的是紅湯,偏鮮甜的滷味。皮相比較上海湯包也厚上一些,湯的口味還是比較重。

杭州小籠包的身世之謎

天津小籠包

再來看看北方的小籠包。天津習慣稱其為“包子”,而我們在北方多數的餐館裡,吃到的小籠包,幾乎也都是狗不理包子。

杭州小籠包的身世之謎

所以我們有必要先來介紹一下狗不理包子,“狗不理包子”創始於1858年,清咸豐年間,河北有個年輕人,名叫高貴友,因其父四十得子,為求平安養子,故取乳名“狗子”。狗子精通了做包子的各種手藝,於是開了一家小吃鋪,來做包子。

他用肥瘦鮮豬肉3:7的比例加適量的水,佐以排骨湯或肚湯,加上小磨香油、特製醬油、薑末、蔥末、調味劑等,精心調拌成包子餡料。包子皮用半發麵,在搓條、放劑之後,擀成直徑為8.5釐米左右、薄厚均勻的圓形皮。

杭州小籠包的身世之謎

他做的包子非常受歡迎,生意好得不得了,因此常沒時間搭理別人,後來吃客們戲稱他“狗子賣包子,不理人”。久而久之,人們喊順了嘴,把他做的包子叫做“狗不理”。

狗不理小籠包是狗不理包子的基礎上,借鑑常州無錫等地小籠包的優點,具有皮薄,餡大的特點。把包子放入蒸籠中使得包子更有滋味。這就一下子能讓人感受到南北差異了,吃到的其實本質上都是狗不理。

杭州小籠包的身世之謎

開封灌湯包

傳說杭州的小籠包就是由此發展而來。開封灌湯包外表看起來和南方小籠沒太大差別,只是更大、更扁一些。但其實,很多人研究後說,南方的包子,其實是沿襲了開封灌湯包的說法。

開封灌湯包,用半發麵皮和瘦皮和瘦肉摻豬皮凍糕加江米、料酒、子母油、甜麵醬、小磨香油等制餡。

"

小籠包,對於杭州人來說是早餐店裡點餐的必備。在我讀小學的時候,父母就常帶著我吃小籠包,熱騰騰的蒸籠一個疊著一個,食客們坐在窄小的早餐店裡,老闆們手中拿著蒸籠在人群穿梭。當小籠上桌後,我們就迫不及待地從桌上紅色的框裡拿出一個醋碟子,往裡放醋,偶爾加點紅辣醬。

當時的小籠,三元一客還帶一碗紫菜湯。小籠並不是現在常能吃到的那種薄皮,而是有點厚的,肉也很飽滿,帶一點點湯汁,感覺有點像小包子。

杭州小籠包的身世之謎

長大以後,吃到了各式各樣的小籠,從上海的南翔小籠到開封的灌湯小籠,最後再到嵊州的豆腐小籠,再回頭看杭州小籠包,雖然它開遍了全國,但好像算不上地道,帶著對小籠包的疑問,我打算查查它的“底細”。


小籠包起源

關於杭州小籠包是怎麼形成的,有一種比較普遍的說法。它是以“開封灌湯小籠”為原型改良誕生的。

當面食進入華夏曆史大約在東漢前後,從湯餅(即麵條,彼時的麵食大多稱為“餅”)開始逐漸向著多元化發展,而包子與帶餡饅頭到了宋代也逐步成型。

東京汴梁(今開封市)70多家酒店之一的“王樓”,製售的名為“山洞梅花包子”,號稱“東京汴梁第一”。北宋之後,灌湯包子在開封流傳下來。當時專賣“灌漿饅頭、薄皮春繭包、肉包子”的包子酒樓,碰上了宋朝奢侈的酒肆飲食文化,於是你常能看到一群達官貴族聚眾吃包子。

杭州小籠包的身世之謎

歷史上宋王朝時期因靖康之變遷都,自然而然也將梅花包子帶了過來,賦予了杭州中原的味道。這與杭邦面的起源很像。

常州萬華茶樓在清代道光年間的“加蟹小籠饅頭”,上海南翔鎮的黃明賢在1871年創制的“南翔小籠饅頭”,包括清代光緒年間流行於無錫惠山秦園一帶的無錫民間小籠饅頭,都是伴隨小籠包的工藝推廣到了附近的無錫、上海、南京等地,並與當地風俗相融合改進,成為江浙一帶的特色小吃。

如今的江南小籠包雖有北派作風,但也融入了南方人的口味習慣,比如,開封灌湯包拌餡兒用的是水,而江浙地區小籠包用的是皮凍;北方的純肉也被南方饕餮改為了蝦仁、蟹黃等。

杭州小籠包的身世之謎

1990年代後,中國移民大量進入西班牙,中國飯店也開始增多,小籠包成了中餐館必備的主力食品。它來到了海外,名氣不斷地變大。

在菜單上,小籠包時常被寫成「小龍」、「中國小龍」,有的店家為了招攬生意索性將小籠包寫成英文名「Bruce Lee」(李小龍)。


來看全國各地的小籠

上海小籠包

與杭州的小籠包相比,我更喜歡上海的。因為個頭小,湯汁鮮,那種肉凍融化的美妙湯汁,讓人總是想要一口吃掉卻又必須小心對待。

杭州小籠包的身世之謎

南翔小籠包初名“南翔大肉包子”,後稱“南翔大包子”,再稱“古猗園小籠包”,現叫“南翔小籠包”。它有百年曆史,誕生於清末同治十年。最初的創始人是一家點心店――日華軒點心店的老闆黃明賢,後來他的兒子在豫園老城隍廟開設了分店。

它使用的是“重餡薄皮,以大改小”的方法,每兩面粉必須製作 10 個饅頭,可見小籠的皮子是很薄的;小籠包裡的湯汁,用雞湯煮肉皮取凍拌入,所以喝起來很鮮美。裡面灑入少量研細的芝麻,以取其香;還根據不同節令取蟹粉或春竹、蝦仁和入肉餡。

杭州小籠包的身世之謎

美食家唐魯孫曾經這麼評價上海小籠:上下四邊厚薄擀的十分勻稱,而且只只完整,絕不會一夾漏湯。

褶子口要閉合,饅頭皮要薄,做工講究,如果你留心,你去數褶子,能數到十幾到二十個褶子。體小、餡大、汁多、味鮮、皮薄、形美,都是衡量它好壞的標準。

到上海吃,可以去城隍廟最老的那家南翔饅頭店。鮮肉小籠和蟹粉小籠也都是招牌,湯汁鮮美,肉丸厚實,去城隍廟他家,直上三樓,不用排隊還能吃到最好的。

杭州小籠包的身世之謎

吃的時候記住一句口訣:一口開天窗,二口吸口湯, 三口全吃光。

無錫小籠包

其實我個人是不太能吃無錫小籠包的,因為一來太甜了,二來肉太多了。但這並不妨礙很多人慕名去吃,這其中還包括了乾隆本人。

乾隆皇帝第一次南巡,於1751年舊曆二月十九日到無錫,宿北營盤(石塘灣北)的龍舟上。他早在出巡前就決定要到無錫秦園(寄暢園)。二十日晨,御駕從黃埠墩換乘小船到秦園,品嚐了小籠包,之後小籠包名氣很旺,一直流傳至今。

皮薄滷多、口味鮮甜是無錫小籠包的特點。加入了醬油、生薑佐料,入口就很鮮甜。

但傳統無錫小籠其工藝全無錫僅剩一家會做,那就是惠山憶秦園。

杭州小籠包的身世之謎

傳統小籠與新式小籠相比,麵皮更為「死」,賣相也並不飽滿。但是皮非常薄,口味更偏鮮潔,沒有新式的那麼甜。後來民國後融合了上海口味的新式小籠出現,傳統小籠基本消失。

如今我們吃到的無錫小籠包都是新式小籠,在湯汁上用的是紅湯,偏鮮甜的滷味。皮相比較上海湯包也厚上一些,湯的口味還是比較重。

杭州小籠包的身世之謎

天津小籠包

再來看看北方的小籠包。天津習慣稱其為“包子”,而我們在北方多數的餐館裡,吃到的小籠包,幾乎也都是狗不理包子。

杭州小籠包的身世之謎

所以我們有必要先來介紹一下狗不理包子,“狗不理包子”創始於1858年,清咸豐年間,河北有個年輕人,名叫高貴友,因其父四十得子,為求平安養子,故取乳名“狗子”。狗子精通了做包子的各種手藝,於是開了一家小吃鋪,來做包子。

他用肥瘦鮮豬肉3:7的比例加適量的水,佐以排骨湯或肚湯,加上小磨香油、特製醬油、薑末、蔥末、調味劑等,精心調拌成包子餡料。包子皮用半發麵,在搓條、放劑之後,擀成直徑為8.5釐米左右、薄厚均勻的圓形皮。

杭州小籠包的身世之謎

他做的包子非常受歡迎,生意好得不得了,因此常沒時間搭理別人,後來吃客們戲稱他“狗子賣包子,不理人”。久而久之,人們喊順了嘴,把他做的包子叫做“狗不理”。

狗不理小籠包是狗不理包子的基礎上,借鑑常州無錫等地小籠包的優點,具有皮薄,餡大的特點。把包子放入蒸籠中使得包子更有滋味。這就一下子能讓人感受到南北差異了,吃到的其實本質上都是狗不理。

杭州小籠包的身世之謎

開封灌湯包

傳說杭州的小籠包就是由此發展而來。開封灌湯包外表看起來和南方小籠沒太大差別,只是更大、更扁一些。但其實,很多人研究後說,南方的包子,其實是沿襲了開封灌湯包的說法。

開封灌湯包,用半發麵皮和瘦皮和瘦肉摻豬皮凍糕加江米、料酒、子母油、甜麵醬、小磨香油等制餡。

杭州小籠包的身世之謎

它其實和北方的小籠包還不一樣,因為北方小籠其實很少,像天津就是包子。但開封的小籠在制面皮的方法上,從半發麵改成了死麵,也就是從做包子的手法改成了做湯包的手法。

這種技術的革新對全國的小籠包形態也是能產生影響的。

它改為用死麵制皮和用白糖、味精為餡提鮮。通過“三軟三硬”和麵,使麵皮盤筋韌光滑,不漏湯,不掉衣。還改大籠為小籠包蒸制,小籠包帶蒸籠一起上桌,現吃現蒸,這便是開封小籠包。相比於北方的點心來說,開封的小籠包做得還是很精美。

"

小籠包,對於杭州人來說是早餐店裡點餐的必備。在我讀小學的時候,父母就常帶著我吃小籠包,熱騰騰的蒸籠一個疊著一個,食客們坐在窄小的早餐店裡,老闆們手中拿著蒸籠在人群穿梭。當小籠上桌後,我們就迫不及待地從桌上紅色的框裡拿出一個醋碟子,往裡放醋,偶爾加點紅辣醬。

當時的小籠,三元一客還帶一碗紫菜湯。小籠並不是現在常能吃到的那種薄皮,而是有點厚的,肉也很飽滿,帶一點點湯汁,感覺有點像小包子。

杭州小籠包的身世之謎

長大以後,吃到了各式各樣的小籠,從上海的南翔小籠到開封的灌湯小籠,最後再到嵊州的豆腐小籠,再回頭看杭州小籠包,雖然它開遍了全國,但好像算不上地道,帶著對小籠包的疑問,我打算查查它的“底細”。


小籠包起源

關於杭州小籠包是怎麼形成的,有一種比較普遍的說法。它是以“開封灌湯小籠”為原型改良誕生的。

當面食進入華夏曆史大約在東漢前後,從湯餅(即麵條,彼時的麵食大多稱為“餅”)開始逐漸向著多元化發展,而包子與帶餡饅頭到了宋代也逐步成型。

東京汴梁(今開封市)70多家酒店之一的“王樓”,製售的名為“山洞梅花包子”,號稱“東京汴梁第一”。北宋之後,灌湯包子在開封流傳下來。當時專賣“灌漿饅頭、薄皮春繭包、肉包子”的包子酒樓,碰上了宋朝奢侈的酒肆飲食文化,於是你常能看到一群達官貴族聚眾吃包子。

杭州小籠包的身世之謎

歷史上宋王朝時期因靖康之變遷都,自然而然也將梅花包子帶了過來,賦予了杭州中原的味道。這與杭邦面的起源很像。

常州萬華茶樓在清代道光年間的“加蟹小籠饅頭”,上海南翔鎮的黃明賢在1871年創制的“南翔小籠饅頭”,包括清代光緒年間流行於無錫惠山秦園一帶的無錫民間小籠饅頭,都是伴隨小籠包的工藝推廣到了附近的無錫、上海、南京等地,並與當地風俗相融合改進,成為江浙一帶的特色小吃。

如今的江南小籠包雖有北派作風,但也融入了南方人的口味習慣,比如,開封灌湯包拌餡兒用的是水,而江浙地區小籠包用的是皮凍;北方的純肉也被南方饕餮改為了蝦仁、蟹黃等。

杭州小籠包的身世之謎

1990年代後,中國移民大量進入西班牙,中國飯店也開始增多,小籠包成了中餐館必備的主力食品。它來到了海外,名氣不斷地變大。

在菜單上,小籠包時常被寫成「小龍」、「中國小龍」,有的店家為了招攬生意索性將小籠包寫成英文名「Bruce Lee」(李小龍)。


來看全國各地的小籠

上海小籠包

與杭州的小籠包相比,我更喜歡上海的。因為個頭小,湯汁鮮,那種肉凍融化的美妙湯汁,讓人總是想要一口吃掉卻又必須小心對待。

杭州小籠包的身世之謎

南翔小籠包初名“南翔大肉包子”,後稱“南翔大包子”,再稱“古猗園小籠包”,現叫“南翔小籠包”。它有百年曆史,誕生於清末同治十年。最初的創始人是一家點心店――日華軒點心店的老闆黃明賢,後來他的兒子在豫園老城隍廟開設了分店。

它使用的是“重餡薄皮,以大改小”的方法,每兩面粉必須製作 10 個饅頭,可見小籠的皮子是很薄的;小籠包裡的湯汁,用雞湯煮肉皮取凍拌入,所以喝起來很鮮美。裡面灑入少量研細的芝麻,以取其香;還根據不同節令取蟹粉或春竹、蝦仁和入肉餡。

杭州小籠包的身世之謎

美食家唐魯孫曾經這麼評價上海小籠:上下四邊厚薄擀的十分勻稱,而且只只完整,絕不會一夾漏湯。

褶子口要閉合,饅頭皮要薄,做工講究,如果你留心,你去數褶子,能數到十幾到二十個褶子。體小、餡大、汁多、味鮮、皮薄、形美,都是衡量它好壞的標準。

到上海吃,可以去城隍廟最老的那家南翔饅頭店。鮮肉小籠和蟹粉小籠也都是招牌,湯汁鮮美,肉丸厚實,去城隍廟他家,直上三樓,不用排隊還能吃到最好的。

杭州小籠包的身世之謎

吃的時候記住一句口訣:一口開天窗,二口吸口湯, 三口全吃光。

無錫小籠包

其實我個人是不太能吃無錫小籠包的,因為一來太甜了,二來肉太多了。但這並不妨礙很多人慕名去吃,這其中還包括了乾隆本人。

乾隆皇帝第一次南巡,於1751年舊曆二月十九日到無錫,宿北營盤(石塘灣北)的龍舟上。他早在出巡前就決定要到無錫秦園(寄暢園)。二十日晨,御駕從黃埠墩換乘小船到秦園,品嚐了小籠包,之後小籠包名氣很旺,一直流傳至今。

皮薄滷多、口味鮮甜是無錫小籠包的特點。加入了醬油、生薑佐料,入口就很鮮甜。

但傳統無錫小籠其工藝全無錫僅剩一家會做,那就是惠山憶秦園。

杭州小籠包的身世之謎

傳統小籠與新式小籠相比,麵皮更為「死」,賣相也並不飽滿。但是皮非常薄,口味更偏鮮潔,沒有新式的那麼甜。後來民國後融合了上海口味的新式小籠出現,傳統小籠基本消失。

如今我們吃到的無錫小籠包都是新式小籠,在湯汁上用的是紅湯,偏鮮甜的滷味。皮相比較上海湯包也厚上一些,湯的口味還是比較重。

杭州小籠包的身世之謎

天津小籠包

再來看看北方的小籠包。天津習慣稱其為“包子”,而我們在北方多數的餐館裡,吃到的小籠包,幾乎也都是狗不理包子。

杭州小籠包的身世之謎

所以我們有必要先來介紹一下狗不理包子,“狗不理包子”創始於1858年,清咸豐年間,河北有個年輕人,名叫高貴友,因其父四十得子,為求平安養子,故取乳名“狗子”。狗子精通了做包子的各種手藝,於是開了一家小吃鋪,來做包子。

他用肥瘦鮮豬肉3:7的比例加適量的水,佐以排骨湯或肚湯,加上小磨香油、特製醬油、薑末、蔥末、調味劑等,精心調拌成包子餡料。包子皮用半發麵,在搓條、放劑之後,擀成直徑為8.5釐米左右、薄厚均勻的圓形皮。

杭州小籠包的身世之謎

他做的包子非常受歡迎,生意好得不得了,因此常沒時間搭理別人,後來吃客們戲稱他“狗子賣包子,不理人”。久而久之,人們喊順了嘴,把他做的包子叫做“狗不理”。

狗不理小籠包是狗不理包子的基礎上,借鑑常州無錫等地小籠包的優點,具有皮薄,餡大的特點。把包子放入蒸籠中使得包子更有滋味。這就一下子能讓人感受到南北差異了,吃到的其實本質上都是狗不理。

杭州小籠包的身世之謎

開封灌湯包

傳說杭州的小籠包就是由此發展而來。開封灌湯包外表看起來和南方小籠沒太大差別,只是更大、更扁一些。但其實,很多人研究後說,南方的包子,其實是沿襲了開封灌湯包的說法。

開封灌湯包,用半發麵皮和瘦皮和瘦肉摻豬皮凍糕加江米、料酒、子母油、甜麵醬、小磨香油等制餡。

杭州小籠包的身世之謎

它其實和北方的小籠包還不一樣,因為北方小籠其實很少,像天津就是包子。但開封的小籠在制面皮的方法上,從半發麵改成了死麵,也就是從做包子的手法改成了做湯包的手法。

這種技術的革新對全國的小籠包形態也是能產生影響的。

它改為用死麵制皮和用白糖、味精為餡提鮮。通過“三軟三硬”和麵,使麵皮盤筋韌光滑,不漏湯,不掉衣。還改大籠為小籠包蒸制,小籠包帶蒸籠一起上桌,現吃現蒸,這便是開封小籠包。相比於北方的點心來說,開封的小籠包做得還是很精美。

杭州小籠包的身世之謎

在開封還有個著名的“小籠包宴”又稱“什錦包子宴”,依餡料不同分為山楂、三鮮、南薺、麻辣湯、雞丁、筍丁、韭菜頭、魚仁、蝦仁和灌湯十大風味。

嵊州小籠包

最後要說說我經常吃的嵊州小籠包。作為一個杭州人,我在杭州最喜歡吃的小籠包居然是嵊州豆腐小籠包。

嵊州小籠曾被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旗下的旅遊網站CNNGo,評選為全球20種最美味食物,排名第一。

嵊州人把小籠叫做饅頭,雖然江浙地區哪都有小籠,但仔細觀察,你很快會發現嵊州小籠的特別。先說餡料,除了鮮肉餡還有我個人非常愛的豆腐餡。麵皮也不一樣,有薄皮和發麵兩種。

"

小籠包,對於杭州人來說是早餐店裡點餐的必備。在我讀小學的時候,父母就常帶著我吃小籠包,熱騰騰的蒸籠一個疊著一個,食客們坐在窄小的早餐店裡,老闆們手中拿著蒸籠在人群穿梭。當小籠上桌後,我們就迫不及待地從桌上紅色的框裡拿出一個醋碟子,往裡放醋,偶爾加點紅辣醬。

當時的小籠,三元一客還帶一碗紫菜湯。小籠並不是現在常能吃到的那種薄皮,而是有點厚的,肉也很飽滿,帶一點點湯汁,感覺有點像小包子。

杭州小籠包的身世之謎

長大以後,吃到了各式各樣的小籠,從上海的南翔小籠到開封的灌湯小籠,最後再到嵊州的豆腐小籠,再回頭看杭州小籠包,雖然它開遍了全國,但好像算不上地道,帶著對小籠包的疑問,我打算查查它的“底細”。


小籠包起源

關於杭州小籠包是怎麼形成的,有一種比較普遍的說法。它是以“開封灌湯小籠”為原型改良誕生的。

當面食進入華夏曆史大約在東漢前後,從湯餅(即麵條,彼時的麵食大多稱為“餅”)開始逐漸向著多元化發展,而包子與帶餡饅頭到了宋代也逐步成型。

東京汴梁(今開封市)70多家酒店之一的“王樓”,製售的名為“山洞梅花包子”,號稱“東京汴梁第一”。北宋之後,灌湯包子在開封流傳下來。當時專賣“灌漿饅頭、薄皮春繭包、肉包子”的包子酒樓,碰上了宋朝奢侈的酒肆飲食文化,於是你常能看到一群達官貴族聚眾吃包子。

杭州小籠包的身世之謎

歷史上宋王朝時期因靖康之變遷都,自然而然也將梅花包子帶了過來,賦予了杭州中原的味道。這與杭邦面的起源很像。

常州萬華茶樓在清代道光年間的“加蟹小籠饅頭”,上海南翔鎮的黃明賢在1871年創制的“南翔小籠饅頭”,包括清代光緒年間流行於無錫惠山秦園一帶的無錫民間小籠饅頭,都是伴隨小籠包的工藝推廣到了附近的無錫、上海、南京等地,並與當地風俗相融合改進,成為江浙一帶的特色小吃。

如今的江南小籠包雖有北派作風,但也融入了南方人的口味習慣,比如,開封灌湯包拌餡兒用的是水,而江浙地區小籠包用的是皮凍;北方的純肉也被南方饕餮改為了蝦仁、蟹黃等。

杭州小籠包的身世之謎

1990年代後,中國移民大量進入西班牙,中國飯店也開始增多,小籠包成了中餐館必備的主力食品。它來到了海外,名氣不斷地變大。

在菜單上,小籠包時常被寫成「小龍」、「中國小龍」,有的店家為了招攬生意索性將小籠包寫成英文名「Bruce Lee」(李小龍)。


來看全國各地的小籠

上海小籠包

與杭州的小籠包相比,我更喜歡上海的。因為個頭小,湯汁鮮,那種肉凍融化的美妙湯汁,讓人總是想要一口吃掉卻又必須小心對待。

杭州小籠包的身世之謎

南翔小籠包初名“南翔大肉包子”,後稱“南翔大包子”,再稱“古猗園小籠包”,現叫“南翔小籠包”。它有百年曆史,誕生於清末同治十年。最初的創始人是一家點心店――日華軒點心店的老闆黃明賢,後來他的兒子在豫園老城隍廟開設了分店。

它使用的是“重餡薄皮,以大改小”的方法,每兩面粉必須製作 10 個饅頭,可見小籠的皮子是很薄的;小籠包裡的湯汁,用雞湯煮肉皮取凍拌入,所以喝起來很鮮美。裡面灑入少量研細的芝麻,以取其香;還根據不同節令取蟹粉或春竹、蝦仁和入肉餡。

杭州小籠包的身世之謎

美食家唐魯孫曾經這麼評價上海小籠:上下四邊厚薄擀的十分勻稱,而且只只完整,絕不會一夾漏湯。

褶子口要閉合,饅頭皮要薄,做工講究,如果你留心,你去數褶子,能數到十幾到二十個褶子。體小、餡大、汁多、味鮮、皮薄、形美,都是衡量它好壞的標準。

到上海吃,可以去城隍廟最老的那家南翔饅頭店。鮮肉小籠和蟹粉小籠也都是招牌,湯汁鮮美,肉丸厚實,去城隍廟他家,直上三樓,不用排隊還能吃到最好的。

杭州小籠包的身世之謎

吃的時候記住一句口訣:一口開天窗,二口吸口湯, 三口全吃光。

無錫小籠包

其實我個人是不太能吃無錫小籠包的,因為一來太甜了,二來肉太多了。但這並不妨礙很多人慕名去吃,這其中還包括了乾隆本人。

乾隆皇帝第一次南巡,於1751年舊曆二月十九日到無錫,宿北營盤(石塘灣北)的龍舟上。他早在出巡前就決定要到無錫秦園(寄暢園)。二十日晨,御駕從黃埠墩換乘小船到秦園,品嚐了小籠包,之後小籠包名氣很旺,一直流傳至今。

皮薄滷多、口味鮮甜是無錫小籠包的特點。加入了醬油、生薑佐料,入口就很鮮甜。

但傳統無錫小籠其工藝全無錫僅剩一家會做,那就是惠山憶秦園。

杭州小籠包的身世之謎

傳統小籠與新式小籠相比,麵皮更為「死」,賣相也並不飽滿。但是皮非常薄,口味更偏鮮潔,沒有新式的那麼甜。後來民國後融合了上海口味的新式小籠出現,傳統小籠基本消失。

如今我們吃到的無錫小籠包都是新式小籠,在湯汁上用的是紅湯,偏鮮甜的滷味。皮相比較上海湯包也厚上一些,湯的口味還是比較重。

杭州小籠包的身世之謎

天津小籠包

再來看看北方的小籠包。天津習慣稱其為“包子”,而我們在北方多數的餐館裡,吃到的小籠包,幾乎也都是狗不理包子。

杭州小籠包的身世之謎

所以我們有必要先來介紹一下狗不理包子,“狗不理包子”創始於1858年,清咸豐年間,河北有個年輕人,名叫高貴友,因其父四十得子,為求平安養子,故取乳名“狗子”。狗子精通了做包子的各種手藝,於是開了一家小吃鋪,來做包子。

他用肥瘦鮮豬肉3:7的比例加適量的水,佐以排骨湯或肚湯,加上小磨香油、特製醬油、薑末、蔥末、調味劑等,精心調拌成包子餡料。包子皮用半發麵,在搓條、放劑之後,擀成直徑為8.5釐米左右、薄厚均勻的圓形皮。

杭州小籠包的身世之謎

他做的包子非常受歡迎,生意好得不得了,因此常沒時間搭理別人,後來吃客們戲稱他“狗子賣包子,不理人”。久而久之,人們喊順了嘴,把他做的包子叫做“狗不理”。

狗不理小籠包是狗不理包子的基礎上,借鑑常州無錫等地小籠包的優點,具有皮薄,餡大的特點。把包子放入蒸籠中使得包子更有滋味。這就一下子能讓人感受到南北差異了,吃到的其實本質上都是狗不理。

杭州小籠包的身世之謎

開封灌湯包

傳說杭州的小籠包就是由此發展而來。開封灌湯包外表看起來和南方小籠沒太大差別,只是更大、更扁一些。但其實,很多人研究後說,南方的包子,其實是沿襲了開封灌湯包的說法。

開封灌湯包,用半發麵皮和瘦皮和瘦肉摻豬皮凍糕加江米、料酒、子母油、甜麵醬、小磨香油等制餡。

杭州小籠包的身世之謎

它其實和北方的小籠包還不一樣,因為北方小籠其實很少,像天津就是包子。但開封的小籠在制面皮的方法上,從半發麵改成了死麵,也就是從做包子的手法改成了做湯包的手法。

這種技術的革新對全國的小籠包形態也是能產生影響的。

它改為用死麵制皮和用白糖、味精為餡提鮮。通過“三軟三硬”和麵,使麵皮盤筋韌光滑,不漏湯,不掉衣。還改大籠為小籠包蒸制,小籠包帶蒸籠一起上桌,現吃現蒸,這便是開封小籠包。相比於北方的點心來說,開封的小籠包做得還是很精美。

杭州小籠包的身世之謎

在開封還有個著名的“小籠包宴”又稱“什錦包子宴”,依餡料不同分為山楂、三鮮、南薺、麻辣湯、雞丁、筍丁、韭菜頭、魚仁、蝦仁和灌湯十大風味。

嵊州小籠包

最後要說說我經常吃的嵊州小籠包。作為一個杭州人,我在杭州最喜歡吃的小籠包居然是嵊州豆腐小籠包。

嵊州小籠曾被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旗下的旅遊網站CNNGo,評選為全球20種最美味食物,排名第一。

嵊州人把小籠叫做饅頭,雖然江浙地區哪都有小籠,但仔細觀察,你很快會發現嵊州小籠的特別。先說餡料,除了鮮肉餡還有我個人非常愛的豆腐餡。麵皮也不一樣,有薄皮和發麵兩種。

杭州小籠包的身世之謎

嵊州的豆腐饅頭,皮薄,透明,能窺探到裡面的餡料。一咬湯汁就出來了。而看似平常的小籠包子,背後的製作要求甚為嚴格:既要出湯,又不能全成了湯,包子皮的褶皺在8-10個才算正宗,而且一定要有鯉魚嘴。

豆腐包好吃,而且還不膩。裡面加點肉末剛剛好,要都是肉,又顯得太紮實。嫩豆腐的滑嫩搭配薄溜溜的皮子,這樣細膩柔軟的豆腐包,我能吃一打。

結語:

除了提到的這些地方,其實還吃過蘇州,常州,南京的小籠,還是比較有江浙風味。雖然當我回頭看歷史的時候,杭州小籠包在全國小籠包版圖上算不是特別,中國名包何其多,每一樣都“包”治百病。

"

小籠包,對於杭州人來說是早餐店裡點餐的必備。在我讀小學的時候,父母就常帶著我吃小籠包,熱騰騰的蒸籠一個疊著一個,食客們坐在窄小的早餐店裡,老闆們手中拿著蒸籠在人群穿梭。當小籠上桌後,我們就迫不及待地從桌上紅色的框裡拿出一個醋碟子,往裡放醋,偶爾加點紅辣醬。

當時的小籠,三元一客還帶一碗紫菜湯。小籠並不是現在常能吃到的那種薄皮,而是有點厚的,肉也很飽滿,帶一點點湯汁,感覺有點像小包子。

杭州小籠包的身世之謎

長大以後,吃到了各式各樣的小籠,從上海的南翔小籠到開封的灌湯小籠,最後再到嵊州的豆腐小籠,再回頭看杭州小籠包,雖然它開遍了全國,但好像算不上地道,帶著對小籠包的疑問,我打算查查它的“底細”。


小籠包起源

關於杭州小籠包是怎麼形成的,有一種比較普遍的說法。它是以“開封灌湯小籠”為原型改良誕生的。

當面食進入華夏曆史大約在東漢前後,從湯餅(即麵條,彼時的麵食大多稱為“餅”)開始逐漸向著多元化發展,而包子與帶餡饅頭到了宋代也逐步成型。

東京汴梁(今開封市)70多家酒店之一的“王樓”,製售的名為“山洞梅花包子”,號稱“東京汴梁第一”。北宋之後,灌湯包子在開封流傳下來。當時專賣“灌漿饅頭、薄皮春繭包、肉包子”的包子酒樓,碰上了宋朝奢侈的酒肆飲食文化,於是你常能看到一群達官貴族聚眾吃包子。

杭州小籠包的身世之謎

歷史上宋王朝時期因靖康之變遷都,自然而然也將梅花包子帶了過來,賦予了杭州中原的味道。這與杭邦面的起源很像。

常州萬華茶樓在清代道光年間的“加蟹小籠饅頭”,上海南翔鎮的黃明賢在1871年創制的“南翔小籠饅頭”,包括清代光緒年間流行於無錫惠山秦園一帶的無錫民間小籠饅頭,都是伴隨小籠包的工藝推廣到了附近的無錫、上海、南京等地,並與當地風俗相融合改進,成為江浙一帶的特色小吃。

如今的江南小籠包雖有北派作風,但也融入了南方人的口味習慣,比如,開封灌湯包拌餡兒用的是水,而江浙地區小籠包用的是皮凍;北方的純肉也被南方饕餮改為了蝦仁、蟹黃等。

杭州小籠包的身世之謎

1990年代後,中國移民大量進入西班牙,中國飯店也開始增多,小籠包成了中餐館必備的主力食品。它來到了海外,名氣不斷地變大。

在菜單上,小籠包時常被寫成「小龍」、「中國小龍」,有的店家為了招攬生意索性將小籠包寫成英文名「Bruce Lee」(李小龍)。


來看全國各地的小籠

上海小籠包

與杭州的小籠包相比,我更喜歡上海的。因為個頭小,湯汁鮮,那種肉凍融化的美妙湯汁,讓人總是想要一口吃掉卻又必須小心對待。

杭州小籠包的身世之謎

南翔小籠包初名“南翔大肉包子”,後稱“南翔大包子”,再稱“古猗園小籠包”,現叫“南翔小籠包”。它有百年曆史,誕生於清末同治十年。最初的創始人是一家點心店――日華軒點心店的老闆黃明賢,後來他的兒子在豫園老城隍廟開設了分店。

它使用的是“重餡薄皮,以大改小”的方法,每兩面粉必須製作 10 個饅頭,可見小籠的皮子是很薄的;小籠包裡的湯汁,用雞湯煮肉皮取凍拌入,所以喝起來很鮮美。裡面灑入少量研細的芝麻,以取其香;還根據不同節令取蟹粉或春竹、蝦仁和入肉餡。

杭州小籠包的身世之謎

美食家唐魯孫曾經這麼評價上海小籠:上下四邊厚薄擀的十分勻稱,而且只只完整,絕不會一夾漏湯。

褶子口要閉合,饅頭皮要薄,做工講究,如果你留心,你去數褶子,能數到十幾到二十個褶子。體小、餡大、汁多、味鮮、皮薄、形美,都是衡量它好壞的標準。

到上海吃,可以去城隍廟最老的那家南翔饅頭店。鮮肉小籠和蟹粉小籠也都是招牌,湯汁鮮美,肉丸厚實,去城隍廟他家,直上三樓,不用排隊還能吃到最好的。

杭州小籠包的身世之謎

吃的時候記住一句口訣:一口開天窗,二口吸口湯, 三口全吃光。

無錫小籠包

其實我個人是不太能吃無錫小籠包的,因為一來太甜了,二來肉太多了。但這並不妨礙很多人慕名去吃,這其中還包括了乾隆本人。

乾隆皇帝第一次南巡,於1751年舊曆二月十九日到無錫,宿北營盤(石塘灣北)的龍舟上。他早在出巡前就決定要到無錫秦園(寄暢園)。二十日晨,御駕從黃埠墩換乘小船到秦園,品嚐了小籠包,之後小籠包名氣很旺,一直流傳至今。

皮薄滷多、口味鮮甜是無錫小籠包的特點。加入了醬油、生薑佐料,入口就很鮮甜。

但傳統無錫小籠其工藝全無錫僅剩一家會做,那就是惠山憶秦園。

杭州小籠包的身世之謎

傳統小籠與新式小籠相比,麵皮更為「死」,賣相也並不飽滿。但是皮非常薄,口味更偏鮮潔,沒有新式的那麼甜。後來民國後融合了上海口味的新式小籠出現,傳統小籠基本消失。

如今我們吃到的無錫小籠包都是新式小籠,在湯汁上用的是紅湯,偏鮮甜的滷味。皮相比較上海湯包也厚上一些,湯的口味還是比較重。

杭州小籠包的身世之謎

天津小籠包

再來看看北方的小籠包。天津習慣稱其為“包子”,而我們在北方多數的餐館裡,吃到的小籠包,幾乎也都是狗不理包子。

杭州小籠包的身世之謎

所以我們有必要先來介紹一下狗不理包子,“狗不理包子”創始於1858年,清咸豐年間,河北有個年輕人,名叫高貴友,因其父四十得子,為求平安養子,故取乳名“狗子”。狗子精通了做包子的各種手藝,於是開了一家小吃鋪,來做包子。

他用肥瘦鮮豬肉3:7的比例加適量的水,佐以排骨湯或肚湯,加上小磨香油、特製醬油、薑末、蔥末、調味劑等,精心調拌成包子餡料。包子皮用半發麵,在搓條、放劑之後,擀成直徑為8.5釐米左右、薄厚均勻的圓形皮。

杭州小籠包的身世之謎

他做的包子非常受歡迎,生意好得不得了,因此常沒時間搭理別人,後來吃客們戲稱他“狗子賣包子,不理人”。久而久之,人們喊順了嘴,把他做的包子叫做“狗不理”。

狗不理小籠包是狗不理包子的基礎上,借鑑常州無錫等地小籠包的優點,具有皮薄,餡大的特點。把包子放入蒸籠中使得包子更有滋味。這就一下子能讓人感受到南北差異了,吃到的其實本質上都是狗不理。

杭州小籠包的身世之謎

開封灌湯包

傳說杭州的小籠包就是由此發展而來。開封灌湯包外表看起來和南方小籠沒太大差別,只是更大、更扁一些。但其實,很多人研究後說,南方的包子,其實是沿襲了開封灌湯包的說法。

開封灌湯包,用半發麵皮和瘦皮和瘦肉摻豬皮凍糕加江米、料酒、子母油、甜麵醬、小磨香油等制餡。

杭州小籠包的身世之謎

它其實和北方的小籠包還不一樣,因為北方小籠其實很少,像天津就是包子。但開封的小籠在制面皮的方法上,從半發麵改成了死麵,也就是從做包子的手法改成了做湯包的手法。

這種技術的革新對全國的小籠包形態也是能產生影響的。

它改為用死麵制皮和用白糖、味精為餡提鮮。通過“三軟三硬”和麵,使麵皮盤筋韌光滑,不漏湯,不掉衣。還改大籠為小籠包蒸制,小籠包帶蒸籠一起上桌,現吃現蒸,這便是開封小籠包。相比於北方的點心來說,開封的小籠包做得還是很精美。

杭州小籠包的身世之謎

在開封還有個著名的“小籠包宴”又稱“什錦包子宴”,依餡料不同分為山楂、三鮮、南薺、麻辣湯、雞丁、筍丁、韭菜頭、魚仁、蝦仁和灌湯十大風味。

嵊州小籠包

最後要說說我經常吃的嵊州小籠包。作為一個杭州人,我在杭州最喜歡吃的小籠包居然是嵊州豆腐小籠包。

嵊州小籠曾被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旗下的旅遊網站CNNGo,評選為全球20種最美味食物,排名第一。

嵊州人把小籠叫做饅頭,雖然江浙地區哪都有小籠,但仔細觀察,你很快會發現嵊州小籠的特別。先說餡料,除了鮮肉餡還有我個人非常愛的豆腐餡。麵皮也不一樣,有薄皮和發麵兩種。

杭州小籠包的身世之謎

嵊州的豆腐饅頭,皮薄,透明,能窺探到裡面的餡料。一咬湯汁就出來了。而看似平常的小籠包子,背後的製作要求甚為嚴格:既要出湯,又不能全成了湯,包子皮的褶皺在8-10個才算正宗,而且一定要有鯉魚嘴。

豆腐包好吃,而且還不膩。裡面加點肉末剛剛好,要都是肉,又顯得太紮實。嫩豆腐的滑嫩搭配薄溜溜的皮子,這樣細膩柔軟的豆腐包,我能吃一打。

結語:

除了提到的這些地方,其實還吃過蘇州,常州,南京的小籠,還是比較有江浙風味。雖然當我回頭看歷史的時候,杭州小籠包在全國小籠包版圖上算不是特別,中國名包何其多,每一樣都“包”治百病。

杭州小籠包的身世之謎

但小籠包確實是早餐江湖中精彩的一筆,從大到小,從厚到薄,在小籠包的身上我們看到了食物變得越來越精細,即便同樣從歷史典故取得靈感,各地也能成就不同的小籠包。

這個不起眼的“小個子”,卻又流經百年,並受到外國友人喜愛,背後藏著的是一個因小見大的中華美食江湖。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