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胎教有科學依據,我們為什麼不記得3歲前的事呢?'

"

兒子三歲的時候,我帶他去遊樂場玩,剛到遊樂場,他就指著一個地方跟我說:“媽媽,摔跤了。”我看了他指的地方,才想起來原來一歲的時候來過這裡,在那裡摔了一跤,哭得哇哇響。

跟我兒子不同的是,我女兒兩歲之前住在我家以前的房子裡,她在那裡度過了無憂無慮的兩年時光,後來因為要上一所不錯的幼兒園,我們提前搬到了這個幼兒園附近住,我女兒在三歲多還能記得兩歲之前住的小區,每次開車走到那裡,她都會興奮地指著小區跟我們講之前發生的事,可是隨著年齡慢慢長大,她卻不記得兩歲之前發生的事了。

"

兒子三歲的時候,我帶他去遊樂場玩,剛到遊樂場,他就指著一個地方跟我說:“媽媽,摔跤了。”我看了他指的地方,才想起來原來一歲的時候來過這裡,在那裡摔了一跤,哭得哇哇響。

跟我兒子不同的是,我女兒兩歲之前住在我家以前的房子裡,她在那裡度過了無憂無慮的兩年時光,後來因為要上一所不錯的幼兒園,我們提前搬到了這個幼兒園附近住,我女兒在三歲多還能記得兩歲之前住的小區,每次開車走到那裡,她都會興奮地指著小區跟我們講之前發生的事,可是隨著年齡慢慢長大,她卻不記得兩歲之前發生的事了。

既然胎教有科學依據,我們為什麼不記得3歲前的事呢?

為什麼一個三歲的孩子能記得一歲時發生的事,五歲的孩子卻記不得三歲前的事了呢?

01、記憶和大腦之間有什麼樣的關聯

不知道你有沒有過這樣的經歷:

我們帶孩子去上興趣班,為了鼓勵孩子上課認真聽講,我們就給孩子買了一個冰淇淋作為獎勵,從那時起,每到上這個興趣班結束的時候,孩子就盼望著我們能給他買冰淇淋,因為有了第一次的體驗,孩子的大腦就會把上興趣班跟買冰淇淋這兩件事關聯在一起,這就是孩子大腦運作的一種方式。

在《全腦教養法》這本書裡,作者把人的記憶分為“外顯記憶”和“內隱記憶”兩種。什麼是“外顯記憶”和“內隱記憶”呢?

外顯記憶是指在意識層面回想起的過去的經驗。內隱記憶以過去的經驗為基礎,使我們形成對世界運轉方式的期待,為我們建立某種特定的心理模式。

關於外顯記憶很好理解,舉個簡單的例子:我們偶爾聽到多年前聽過的一首歌,瞬間就會激起多年前聽這首歌時的記憶,這就是在意識層面回想起了過去的經驗,形成了外顯記憶。

"

兒子三歲的時候,我帶他去遊樂場玩,剛到遊樂場,他就指著一個地方跟我說:“媽媽,摔跤了。”我看了他指的地方,才想起來原來一歲的時候來過這裡,在那裡摔了一跤,哭得哇哇響。

跟我兒子不同的是,我女兒兩歲之前住在我家以前的房子裡,她在那裡度過了無憂無慮的兩年時光,後來因為要上一所不錯的幼兒園,我們提前搬到了這個幼兒園附近住,我女兒在三歲多還能記得兩歲之前住的小區,每次開車走到那裡,她都會興奮地指著小區跟我們講之前發生的事,可是隨著年齡慢慢長大,她卻不記得兩歲之前發生的事了。

既然胎教有科學依據,我們為什麼不記得3歲前的事呢?

為什麼一個三歲的孩子能記得一歲時發生的事,五歲的孩子卻記不得三歲前的事了呢?

01、記憶和大腦之間有什麼樣的關聯

不知道你有沒有過這樣的經歷:

我們帶孩子去上興趣班,為了鼓勵孩子上課認真聽講,我們就給孩子買了一個冰淇淋作為獎勵,從那時起,每到上這個興趣班結束的時候,孩子就盼望著我們能給他買冰淇淋,因為有了第一次的體驗,孩子的大腦就會把上興趣班跟買冰淇淋這兩件事關聯在一起,這就是孩子大腦運作的一種方式。

在《全腦教養法》這本書裡,作者把人的記憶分為“外顯記憶”和“內隱記憶”兩種。什麼是“外顯記憶”和“內隱記憶”呢?

外顯記憶是指在意識層面回想起的過去的經驗。內隱記憶以過去的經驗為基礎,使我們形成對世界運轉方式的期待,為我們建立某種特定的心理模式。

關於外顯記憶很好理解,舉個簡單的例子:我們偶爾聽到多年前聽過的一首歌,瞬間就會激起多年前聽這首歌時的記憶,這就是在意識層面回想起了過去的經驗,形成了外顯記憶。

既然胎教有科學依據,我們為什麼不記得3歲前的事呢?

那麼我們重點解釋一下內隱記憶。

我們大腦裡有很多神經元,也就是我們俗話說的腦細胞,當這些神經元轉接在一起,就成了聯想機制。也就是說,當我們經歷某種體驗時,神經元就會被激活,自動跟其它相關的神經元連接起來,製造出聯想。

這樣說可以比較籠統,我們還以前面上興趣班買冰淇淋的例子來解釋一下吧!

興趣班本身跟冰淇淋有關聯嗎?並沒有,可是當孩子體驗了一次上興趣班結束得到冰淇淋的經歷,孩子就會在過去的經驗基礎上建立了特定的心理模式,即你上完興趣班必然會給他買冰淇淋。

這就像剛剛出生不久的小寶寶,由於一開始出生的時候,只要一哭媽媽都會給她餵奶、抱抱她、給她安撫,那麼等到再過一段時間,當他再哭的時候,媽媽只要往他身邊走,哪怕不餵奶、不安撫他也會停止哭泣。

這都是因為我們記憶裡的“內隱記憶”建立了一個叫做“點火”的機制,讓大腦準備好以某種方式做出反應。當你帶著孩子走出興趣班,孩子的大腦就開始“點火”,準備接受冰淇淋的獎勵;而那個剛出生的小寶寶,在媽媽走向他的時候,他的“內隱記憶”就開始“點火”,準備好接受媽媽的愛撫,甚至聽到媽媽的聲音,他就開始興奮的張開雙臂等待擁抱。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內隱記憶就像電腦編程一樣,從孩子還沒有出生起就把信息存入胎兒的大腦裡,這就是胎教的作用。有的媽媽經常給胎兒唱某一首歌,那麼就會發現,胎兒出生後每當情緒不穩時,媽媽再唱起懷孕時唱過的歌,寶寶的情緒很快就能被安撫。

"

兒子三歲的時候,我帶他去遊樂場玩,剛到遊樂場,他就指著一個地方跟我說:“媽媽,摔跤了。”我看了他指的地方,才想起來原來一歲的時候來過這裡,在那裡摔了一跤,哭得哇哇響。

跟我兒子不同的是,我女兒兩歲之前住在我家以前的房子裡,她在那裡度過了無憂無慮的兩年時光,後來因為要上一所不錯的幼兒園,我們提前搬到了這個幼兒園附近住,我女兒在三歲多還能記得兩歲之前住的小區,每次開車走到那裡,她都會興奮地指著小區跟我們講之前發生的事,可是隨著年齡慢慢長大,她卻不記得兩歲之前發生的事了。

既然胎教有科學依據,我們為什麼不記得3歲前的事呢?

為什麼一個三歲的孩子能記得一歲時發生的事,五歲的孩子卻記不得三歲前的事了呢?

01、記憶和大腦之間有什麼樣的關聯

不知道你有沒有過這樣的經歷:

我們帶孩子去上興趣班,為了鼓勵孩子上課認真聽講,我們就給孩子買了一個冰淇淋作為獎勵,從那時起,每到上這個興趣班結束的時候,孩子就盼望著我們能給他買冰淇淋,因為有了第一次的體驗,孩子的大腦就會把上興趣班跟買冰淇淋這兩件事關聯在一起,這就是孩子大腦運作的一種方式。

在《全腦教養法》這本書裡,作者把人的記憶分為“外顯記憶”和“內隱記憶”兩種。什麼是“外顯記憶”和“內隱記憶”呢?

外顯記憶是指在意識層面回想起的過去的經驗。內隱記憶以過去的經驗為基礎,使我們形成對世界運轉方式的期待,為我們建立某種特定的心理模式。

關於外顯記憶很好理解,舉個簡單的例子:我們偶爾聽到多年前聽過的一首歌,瞬間就會激起多年前聽這首歌時的記憶,這就是在意識層面回想起了過去的經驗,形成了外顯記憶。

既然胎教有科學依據,我們為什麼不記得3歲前的事呢?

那麼我們重點解釋一下內隱記憶。

我們大腦裡有很多神經元,也就是我們俗話說的腦細胞,當這些神經元轉接在一起,就成了聯想機制。也就是說,當我們經歷某種體驗時,神經元就會被激活,自動跟其它相關的神經元連接起來,製造出聯想。

這樣說可以比較籠統,我們還以前面上興趣班買冰淇淋的例子來解釋一下吧!

興趣班本身跟冰淇淋有關聯嗎?並沒有,可是當孩子體驗了一次上興趣班結束得到冰淇淋的經歷,孩子就會在過去的經驗基礎上建立了特定的心理模式,即你上完興趣班必然會給他買冰淇淋。

這就像剛剛出生不久的小寶寶,由於一開始出生的時候,只要一哭媽媽都會給她餵奶、抱抱她、給她安撫,那麼等到再過一段時間,當他再哭的時候,媽媽只要往他身邊走,哪怕不餵奶、不安撫他也會停止哭泣。

這都是因為我們記憶裡的“內隱記憶”建立了一個叫做“點火”的機制,讓大腦準備好以某種方式做出反應。當你帶著孩子走出興趣班,孩子的大腦就開始“點火”,準備接受冰淇淋的獎勵;而那個剛出生的小寶寶,在媽媽走向他的時候,他的“內隱記憶”就開始“點火”,準備好接受媽媽的愛撫,甚至聽到媽媽的聲音,他就開始興奮的張開雙臂等待擁抱。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內隱記憶就像電腦編程一樣,從孩子還沒有出生起就把信息存入胎兒的大腦裡,這就是胎教的作用。有的媽媽經常給胎兒唱某一首歌,那麼就會發現,胎兒出生後每當情緒不穩時,媽媽再唱起懷孕時唱過的歌,寶寶的情緒很快就能被安撫。

既然胎教有科學依據,我們為什麼不記得3歲前的事呢?

02、外顯記憶和內隱記憶的關係是什麼樣的?

前面我們說了內隱記憶,積極的內隱記憶對孩子起著有利的作用,比如我們通常會在睡覺前親親孩子,抱抱孩子,那麼孩子一到睡覺的時候,他的“內隱記憶”就會點火,隨時準備好接受這個親親、抱抱的愛的表達方式,這會讓孩子的內心充滿溫暖和期待。

可是內隱記憶也可能是消極的,比如如果一個孩子從小得不到父母和家人的疼愛,他就會不斷地體驗負面的情感感受,等他慢慢長大,在他認為他已經不再像小時候一樣需要父母和家人的疼愛的時候,其實這段痛苦的內隱情緒記憶還一直深藏在他的內心,只需要一個觸發,就會以非常嚴重的形式對他進行打擊性的傷害。

我們常常會看到電視上這樣的場景:

一個人因為某種外在傷害或者打擊導致失憶,因為那段經歷過於痛苦,所以他選擇性地忘記,抹去那一段記憶。說實話,如果真的能抹去痛苦的回憶,對患者來說其實是件好事,可是實際上那段記憶並沒有真正抹去,而是深植於他的腦海,遇到跟被傷害時類似的場景,即便他忘記了原本事件的源頭,可是他仍然會感覺恐懼、迴避、悲傷以及其它痛苦情緒和身體感受。這就是內隱記憶的力量。

針對這裡說的失憶的人來說,怎麼樣才能真正讓他擺脫這種痛苦呢?是繼續失憶下去嗎?並不是的。因為這種內隱記憶只需要一個場景的觸發,就很容易莫名其妙地對某些情境反應十分激烈,當他不瞭解他為什麼會有這樣情緒的時候,就會覺得自己神經質,繼而陷入另一種痛苦中去。

"

兒子三歲的時候,我帶他去遊樂場玩,剛到遊樂場,他就指著一個地方跟我說:“媽媽,摔跤了。”我看了他指的地方,才想起來原來一歲的時候來過這裡,在那裡摔了一跤,哭得哇哇響。

跟我兒子不同的是,我女兒兩歲之前住在我家以前的房子裡,她在那裡度過了無憂無慮的兩年時光,後來因為要上一所不錯的幼兒園,我們提前搬到了這個幼兒園附近住,我女兒在三歲多還能記得兩歲之前住的小區,每次開車走到那裡,她都會興奮地指著小區跟我們講之前發生的事,可是隨著年齡慢慢長大,她卻不記得兩歲之前發生的事了。

既然胎教有科學依據,我們為什麼不記得3歲前的事呢?

為什麼一個三歲的孩子能記得一歲時發生的事,五歲的孩子卻記不得三歲前的事了呢?

01、記憶和大腦之間有什麼樣的關聯

不知道你有沒有過這樣的經歷:

我們帶孩子去上興趣班,為了鼓勵孩子上課認真聽講,我們就給孩子買了一個冰淇淋作為獎勵,從那時起,每到上這個興趣班結束的時候,孩子就盼望著我們能給他買冰淇淋,因為有了第一次的體驗,孩子的大腦就會把上興趣班跟買冰淇淋這兩件事關聯在一起,這就是孩子大腦運作的一種方式。

在《全腦教養法》這本書裡,作者把人的記憶分為“外顯記憶”和“內隱記憶”兩種。什麼是“外顯記憶”和“內隱記憶”呢?

外顯記憶是指在意識層面回想起的過去的經驗。內隱記憶以過去的經驗為基礎,使我們形成對世界運轉方式的期待,為我們建立某種特定的心理模式。

關於外顯記憶很好理解,舉個簡單的例子:我們偶爾聽到多年前聽過的一首歌,瞬間就會激起多年前聽這首歌時的記憶,這就是在意識層面回想起了過去的經驗,形成了外顯記憶。

既然胎教有科學依據,我們為什麼不記得3歲前的事呢?

那麼我們重點解釋一下內隱記憶。

我們大腦裡有很多神經元,也就是我們俗話說的腦細胞,當這些神經元轉接在一起,就成了聯想機制。也就是說,當我們經歷某種體驗時,神經元就會被激活,自動跟其它相關的神經元連接起來,製造出聯想。

這樣說可以比較籠統,我們還以前面上興趣班買冰淇淋的例子來解釋一下吧!

興趣班本身跟冰淇淋有關聯嗎?並沒有,可是當孩子體驗了一次上興趣班結束得到冰淇淋的經歷,孩子就會在過去的經驗基礎上建立了特定的心理模式,即你上完興趣班必然會給他買冰淇淋。

這就像剛剛出生不久的小寶寶,由於一開始出生的時候,只要一哭媽媽都會給她餵奶、抱抱她、給她安撫,那麼等到再過一段時間,當他再哭的時候,媽媽只要往他身邊走,哪怕不餵奶、不安撫他也會停止哭泣。

這都是因為我們記憶裡的“內隱記憶”建立了一個叫做“點火”的機制,讓大腦準備好以某種方式做出反應。當你帶著孩子走出興趣班,孩子的大腦就開始“點火”,準備接受冰淇淋的獎勵;而那個剛出生的小寶寶,在媽媽走向他的時候,他的“內隱記憶”就開始“點火”,準備好接受媽媽的愛撫,甚至聽到媽媽的聲音,他就開始興奮的張開雙臂等待擁抱。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內隱記憶就像電腦編程一樣,從孩子還沒有出生起就把信息存入胎兒的大腦裡,這就是胎教的作用。有的媽媽經常給胎兒唱某一首歌,那麼就會發現,胎兒出生後每當情緒不穩時,媽媽再唱起懷孕時唱過的歌,寶寶的情緒很快就能被安撫。

既然胎教有科學依據,我們為什麼不記得3歲前的事呢?

02、外顯記憶和內隱記憶的關係是什麼樣的?

前面我們說了內隱記憶,積極的內隱記憶對孩子起著有利的作用,比如我們通常會在睡覺前親親孩子,抱抱孩子,那麼孩子一到睡覺的時候,他的“內隱記憶”就會點火,隨時準備好接受這個親親、抱抱的愛的表達方式,這會讓孩子的內心充滿溫暖和期待。

可是內隱記憶也可能是消極的,比如如果一個孩子從小得不到父母和家人的疼愛,他就會不斷地體驗負面的情感感受,等他慢慢長大,在他認為他已經不再像小時候一樣需要父母和家人的疼愛的時候,其實這段痛苦的內隱情緒記憶還一直深藏在他的內心,只需要一個觸發,就會以非常嚴重的形式對他進行打擊性的傷害。

我們常常會看到電視上這樣的場景:

一個人因為某種外在傷害或者打擊導致失憶,因為那段經歷過於痛苦,所以他選擇性地忘記,抹去那一段記憶。說實話,如果真的能抹去痛苦的回憶,對患者來說其實是件好事,可是實際上那段記憶並沒有真正抹去,而是深植於他的腦海,遇到跟被傷害時類似的場景,即便他忘記了原本事件的源頭,可是他仍然會感覺恐懼、迴避、悲傷以及其它痛苦情緒和身體感受。這就是內隱記憶的力量。

針對這裡說的失憶的人來說,怎麼樣才能真正讓他擺脫這種痛苦呢?是繼續失憶下去嗎?並不是的。因為這種內隱記憶只需要一個場景的觸發,就很容易莫名其妙地對某些情境反應十分激烈,當他不瞭解他為什麼會有這樣情緒的時候,就會覺得自己神經質,繼而陷入另一種痛苦中去。

既然胎教有科學依據,我們為什麼不記得3歲前的事呢?

那麼此時最好的做法,就是幫助他們把內隱記憶外顯化。

我們的大腦有一個功能,就是整合內隱記憶和外顯記憶,使我們更加了解這個世界。能進行整合的這部分我們叫它為“海馬”,“海馬”會幫助我們把腦海裡過去零散的形象和感受拼湊、整合起來,使它們連貫成一體,讓我們對這部分記憶有更深刻的理解和清晰的認識。

這也是為什麼有些失憶的人會找催眠師來幫助自己恢復記憶,其實催眠師在這個過程中就擔任了喚醒“海馬”的作用,讓“海馬”重新幫他整理自己內隱記憶裡的內容,幫助他把內隱記憶轉換為外顯記憶,然後他就可以直面並處理自己的恐懼,並且弄清楚過去的痛苦經歷是如何影響著他現在的生活。

那我們再回到我們文章開頭的問題,三歲的孩子可以記得一歲時的事,可是五歲的孩子卻記不得三歲之前的事,難道孩子在嬰幼兒時期真的沒有記憶嗎?

其實並不是這樣的,多倫多兒童醫院神經生物學實驗室的Katherine Akers稱:

嬰兒期遺忘指的是人們對於出生後頭幾年記憶的缺失,大部分人記不住兩三歲時發生的事情。但似乎並不是因為這個年齡段的孩子沒有記憶能力,而是由於新神經元生成的減少會損害新記憶的形成。然而海馬區一旦有新的神經元生成,也會影響到現存的記憶,新神經元會重建海馬區的迴路,這些新建的迴路就影響到了已有迴路裡的記憶。

"

兒子三歲的時候,我帶他去遊樂場玩,剛到遊樂場,他就指著一個地方跟我說:“媽媽,摔跤了。”我看了他指的地方,才想起來原來一歲的時候來過這裡,在那裡摔了一跤,哭得哇哇響。

跟我兒子不同的是,我女兒兩歲之前住在我家以前的房子裡,她在那裡度過了無憂無慮的兩年時光,後來因為要上一所不錯的幼兒園,我們提前搬到了這個幼兒園附近住,我女兒在三歲多還能記得兩歲之前住的小區,每次開車走到那裡,她都會興奮地指著小區跟我們講之前發生的事,可是隨著年齡慢慢長大,她卻不記得兩歲之前發生的事了。

既然胎教有科學依據,我們為什麼不記得3歲前的事呢?

為什麼一個三歲的孩子能記得一歲時發生的事,五歲的孩子卻記不得三歲前的事了呢?

01、記憶和大腦之間有什麼樣的關聯

不知道你有沒有過這樣的經歷:

我們帶孩子去上興趣班,為了鼓勵孩子上課認真聽講,我們就給孩子買了一個冰淇淋作為獎勵,從那時起,每到上這個興趣班結束的時候,孩子就盼望著我們能給他買冰淇淋,因為有了第一次的體驗,孩子的大腦就會把上興趣班跟買冰淇淋這兩件事關聯在一起,這就是孩子大腦運作的一種方式。

在《全腦教養法》這本書裡,作者把人的記憶分為“外顯記憶”和“內隱記憶”兩種。什麼是“外顯記憶”和“內隱記憶”呢?

外顯記憶是指在意識層面回想起的過去的經驗。內隱記憶以過去的經驗為基礎,使我們形成對世界運轉方式的期待,為我們建立某種特定的心理模式。

關於外顯記憶很好理解,舉個簡單的例子:我們偶爾聽到多年前聽過的一首歌,瞬間就會激起多年前聽這首歌時的記憶,這就是在意識層面回想起了過去的經驗,形成了外顯記憶。

既然胎教有科學依據,我們為什麼不記得3歲前的事呢?

那麼我們重點解釋一下內隱記憶。

我們大腦裡有很多神經元,也就是我們俗話說的腦細胞,當這些神經元轉接在一起,就成了聯想機制。也就是說,當我們經歷某種體驗時,神經元就會被激活,自動跟其它相關的神經元連接起來,製造出聯想。

這樣說可以比較籠統,我們還以前面上興趣班買冰淇淋的例子來解釋一下吧!

興趣班本身跟冰淇淋有關聯嗎?並沒有,可是當孩子體驗了一次上興趣班結束得到冰淇淋的經歷,孩子就會在過去的經驗基礎上建立了特定的心理模式,即你上完興趣班必然會給他買冰淇淋。

這就像剛剛出生不久的小寶寶,由於一開始出生的時候,只要一哭媽媽都會給她餵奶、抱抱她、給她安撫,那麼等到再過一段時間,當他再哭的時候,媽媽只要往他身邊走,哪怕不餵奶、不安撫他也會停止哭泣。

這都是因為我們記憶裡的“內隱記憶”建立了一個叫做“點火”的機制,讓大腦準備好以某種方式做出反應。當你帶著孩子走出興趣班,孩子的大腦就開始“點火”,準備接受冰淇淋的獎勵;而那個剛出生的小寶寶,在媽媽走向他的時候,他的“內隱記憶”就開始“點火”,準備好接受媽媽的愛撫,甚至聽到媽媽的聲音,他就開始興奮的張開雙臂等待擁抱。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內隱記憶就像電腦編程一樣,從孩子還沒有出生起就把信息存入胎兒的大腦裡,這就是胎教的作用。有的媽媽經常給胎兒唱某一首歌,那麼就會發現,胎兒出生後每當情緒不穩時,媽媽再唱起懷孕時唱過的歌,寶寶的情緒很快就能被安撫。

既然胎教有科學依據,我們為什麼不記得3歲前的事呢?

02、外顯記憶和內隱記憶的關係是什麼樣的?

前面我們說了內隱記憶,積極的內隱記憶對孩子起著有利的作用,比如我們通常會在睡覺前親親孩子,抱抱孩子,那麼孩子一到睡覺的時候,他的“內隱記憶”就會點火,隨時準備好接受這個親親、抱抱的愛的表達方式,這會讓孩子的內心充滿溫暖和期待。

可是內隱記憶也可能是消極的,比如如果一個孩子從小得不到父母和家人的疼愛,他就會不斷地體驗負面的情感感受,等他慢慢長大,在他認為他已經不再像小時候一樣需要父母和家人的疼愛的時候,其實這段痛苦的內隱情緒記憶還一直深藏在他的內心,只需要一個觸發,就會以非常嚴重的形式對他進行打擊性的傷害。

我們常常會看到電視上這樣的場景:

一個人因為某種外在傷害或者打擊導致失憶,因為那段經歷過於痛苦,所以他選擇性地忘記,抹去那一段記憶。說實話,如果真的能抹去痛苦的回憶,對患者來說其實是件好事,可是實際上那段記憶並沒有真正抹去,而是深植於他的腦海,遇到跟被傷害時類似的場景,即便他忘記了原本事件的源頭,可是他仍然會感覺恐懼、迴避、悲傷以及其它痛苦情緒和身體感受。這就是內隱記憶的力量。

針對這裡說的失憶的人來說,怎麼樣才能真正讓他擺脫這種痛苦呢?是繼續失憶下去嗎?並不是的。因為這種內隱記憶只需要一個場景的觸發,就很容易莫名其妙地對某些情境反應十分激烈,當他不瞭解他為什麼會有這樣情緒的時候,就會覺得自己神經質,繼而陷入另一種痛苦中去。

既然胎教有科學依據,我們為什麼不記得3歲前的事呢?

那麼此時最好的做法,就是幫助他們把內隱記憶外顯化。

我們的大腦有一個功能,就是整合內隱記憶和外顯記憶,使我們更加了解這個世界。能進行整合的這部分我們叫它為“海馬”,“海馬”會幫助我們把腦海裡過去零散的形象和感受拼湊、整合起來,使它們連貫成一體,讓我們對這部分記憶有更深刻的理解和清晰的認識。

這也是為什麼有些失憶的人會找催眠師來幫助自己恢復記憶,其實催眠師在這個過程中就擔任了喚醒“海馬”的作用,讓“海馬”重新幫他整理自己內隱記憶裡的內容,幫助他把內隱記憶轉換為外顯記憶,然後他就可以直面並處理自己的恐懼,並且弄清楚過去的痛苦經歷是如何影響著他現在的生活。

那我們再回到我們文章開頭的問題,三歲的孩子可以記得一歲時的事,可是五歲的孩子卻記不得三歲之前的事,難道孩子在嬰幼兒時期真的沒有記憶嗎?

其實並不是這樣的,多倫多兒童醫院神經生物學實驗室的Katherine Akers稱:

嬰兒期遺忘指的是人們對於出生後頭幾年記憶的缺失,大部分人記不住兩三歲時發生的事情。但似乎並不是因為這個年齡段的孩子沒有記憶能力,而是由於新神經元生成的減少會損害新記憶的形成。然而海馬區一旦有新的神經元生成,也會影響到現存的記憶,新神經元會重建海馬區的迴路,這些新建的迴路就影響到了已有迴路裡的記憶。

既然胎教有科學依據,我們為什麼不記得3歲前的事呢?

03、如何幫助孩子整合外顯記憶和內隱記憶

上面我們說了,人在受到傷害時,只有把內隱記憶外顯化,才能使人正視痛苦並克服恐懼,那麼我們如何幫助孩子整合好外顯記憶和內隱記憶之間的關係呢?

  • l 重演記憶

我有個同事家孩子林林今年十歲,有一次跟朋友一起玩,不小心用小刀把他朋友額頭上劃流血了,本來是個小傷口,沒過多久就好了,可是流血的一幕卻嚇到了他,從此林林特別害怕小刀之類尖銳的東西。

同事諮詢了心理專家,得到的建議是使用重演記憶法。於是同事按照專家建議,跟林林一起回憶當時事情發生的經過。

一開始林林不願意面對,下意識地逃避,可是同事對他說:“這樣的,你就當手裡拿了一個遙控器,如果講到你不想講的時候你就按暫停鍵,你把整件事在腦海裡過一遍,就像放DVD一樣。”就這樣,爸爸陪著林林把整件事又過了一遍,中間有幾次講到用刀劃到朋友額頭的時候,林林都露出痛苦的表情,按了幾回“暫停鍵”,最終在不知不覺中放下了對回憶的逃避,肌肉也開始放鬆。

接下來的幾周,爸爸陪著林林用重演記憶法幫助林林複述這件事,慢慢地,林林的海馬將他的內隱記憶整合進了外顯意識,最終克服了自己的害怕情緒。

之所以重演記憶法,目的是為了幫助孩子找到那些在他們意識不到的情況下影響他們情緒的痛苦經驗,並把這些經驗外顯化,讓完整的記憶通過海馬的整理清晰地展現出來。

"

兒子三歲的時候,我帶他去遊樂場玩,剛到遊樂場,他就指著一個地方跟我說:“媽媽,摔跤了。”我看了他指的地方,才想起來原來一歲的時候來過這裡,在那裡摔了一跤,哭得哇哇響。

跟我兒子不同的是,我女兒兩歲之前住在我家以前的房子裡,她在那裡度過了無憂無慮的兩年時光,後來因為要上一所不錯的幼兒園,我們提前搬到了這個幼兒園附近住,我女兒在三歲多還能記得兩歲之前住的小區,每次開車走到那裡,她都會興奮地指著小區跟我們講之前發生的事,可是隨著年齡慢慢長大,她卻不記得兩歲之前發生的事了。

既然胎教有科學依據,我們為什麼不記得3歲前的事呢?

為什麼一個三歲的孩子能記得一歲時發生的事,五歲的孩子卻記不得三歲前的事了呢?

01、記憶和大腦之間有什麼樣的關聯

不知道你有沒有過這樣的經歷:

我們帶孩子去上興趣班,為了鼓勵孩子上課認真聽講,我們就給孩子買了一個冰淇淋作為獎勵,從那時起,每到上這個興趣班結束的時候,孩子就盼望著我們能給他買冰淇淋,因為有了第一次的體驗,孩子的大腦就會把上興趣班跟買冰淇淋這兩件事關聯在一起,這就是孩子大腦運作的一種方式。

在《全腦教養法》這本書裡,作者把人的記憶分為“外顯記憶”和“內隱記憶”兩種。什麼是“外顯記憶”和“內隱記憶”呢?

外顯記憶是指在意識層面回想起的過去的經驗。內隱記憶以過去的經驗為基礎,使我們形成對世界運轉方式的期待,為我們建立某種特定的心理模式。

關於外顯記憶很好理解,舉個簡單的例子:我們偶爾聽到多年前聽過的一首歌,瞬間就會激起多年前聽這首歌時的記憶,這就是在意識層面回想起了過去的經驗,形成了外顯記憶。

既然胎教有科學依據,我們為什麼不記得3歲前的事呢?

那麼我們重點解釋一下內隱記憶。

我們大腦裡有很多神經元,也就是我們俗話說的腦細胞,當這些神經元轉接在一起,就成了聯想機制。也就是說,當我們經歷某種體驗時,神經元就會被激活,自動跟其它相關的神經元連接起來,製造出聯想。

這樣說可以比較籠統,我們還以前面上興趣班買冰淇淋的例子來解釋一下吧!

興趣班本身跟冰淇淋有關聯嗎?並沒有,可是當孩子體驗了一次上興趣班結束得到冰淇淋的經歷,孩子就會在過去的經驗基礎上建立了特定的心理模式,即你上完興趣班必然會給他買冰淇淋。

這就像剛剛出生不久的小寶寶,由於一開始出生的時候,只要一哭媽媽都會給她餵奶、抱抱她、給她安撫,那麼等到再過一段時間,當他再哭的時候,媽媽只要往他身邊走,哪怕不餵奶、不安撫他也會停止哭泣。

這都是因為我們記憶裡的“內隱記憶”建立了一個叫做“點火”的機制,讓大腦準備好以某種方式做出反應。當你帶著孩子走出興趣班,孩子的大腦就開始“點火”,準備接受冰淇淋的獎勵;而那個剛出生的小寶寶,在媽媽走向他的時候,他的“內隱記憶”就開始“點火”,準備好接受媽媽的愛撫,甚至聽到媽媽的聲音,他就開始興奮的張開雙臂等待擁抱。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內隱記憶就像電腦編程一樣,從孩子還沒有出生起就把信息存入胎兒的大腦裡,這就是胎教的作用。有的媽媽經常給胎兒唱某一首歌,那麼就會發現,胎兒出生後每當情緒不穩時,媽媽再唱起懷孕時唱過的歌,寶寶的情緒很快就能被安撫。

既然胎教有科學依據,我們為什麼不記得3歲前的事呢?

02、外顯記憶和內隱記憶的關係是什麼樣的?

前面我們說了內隱記憶,積極的內隱記憶對孩子起著有利的作用,比如我們通常會在睡覺前親親孩子,抱抱孩子,那麼孩子一到睡覺的時候,他的“內隱記憶”就會點火,隨時準備好接受這個親親、抱抱的愛的表達方式,這會讓孩子的內心充滿溫暖和期待。

可是內隱記憶也可能是消極的,比如如果一個孩子從小得不到父母和家人的疼愛,他就會不斷地體驗負面的情感感受,等他慢慢長大,在他認為他已經不再像小時候一樣需要父母和家人的疼愛的時候,其實這段痛苦的內隱情緒記憶還一直深藏在他的內心,只需要一個觸發,就會以非常嚴重的形式對他進行打擊性的傷害。

我們常常會看到電視上這樣的場景:

一個人因為某種外在傷害或者打擊導致失憶,因為那段經歷過於痛苦,所以他選擇性地忘記,抹去那一段記憶。說實話,如果真的能抹去痛苦的回憶,對患者來說其實是件好事,可是實際上那段記憶並沒有真正抹去,而是深植於他的腦海,遇到跟被傷害時類似的場景,即便他忘記了原本事件的源頭,可是他仍然會感覺恐懼、迴避、悲傷以及其它痛苦情緒和身體感受。這就是內隱記憶的力量。

針對這裡說的失憶的人來說,怎麼樣才能真正讓他擺脫這種痛苦呢?是繼續失憶下去嗎?並不是的。因為這種內隱記憶只需要一個場景的觸發,就很容易莫名其妙地對某些情境反應十分激烈,當他不瞭解他為什麼會有這樣情緒的時候,就會覺得自己神經質,繼而陷入另一種痛苦中去。

既然胎教有科學依據,我們為什麼不記得3歲前的事呢?

那麼此時最好的做法,就是幫助他們把內隱記憶外顯化。

我們的大腦有一個功能,就是整合內隱記憶和外顯記憶,使我們更加了解這個世界。能進行整合的這部分我們叫它為“海馬”,“海馬”會幫助我們把腦海裡過去零散的形象和感受拼湊、整合起來,使它們連貫成一體,讓我們對這部分記憶有更深刻的理解和清晰的認識。

這也是為什麼有些失憶的人會找催眠師來幫助自己恢復記憶,其實催眠師在這個過程中就擔任了喚醒“海馬”的作用,讓“海馬”重新幫他整理自己內隱記憶裡的內容,幫助他把內隱記憶轉換為外顯記憶,然後他就可以直面並處理自己的恐懼,並且弄清楚過去的痛苦經歷是如何影響著他現在的生活。

那我們再回到我們文章開頭的問題,三歲的孩子可以記得一歲時的事,可是五歲的孩子卻記不得三歲之前的事,難道孩子在嬰幼兒時期真的沒有記憶嗎?

其實並不是這樣的,多倫多兒童醫院神經生物學實驗室的Katherine Akers稱:

嬰兒期遺忘指的是人們對於出生後頭幾年記憶的缺失,大部分人記不住兩三歲時發生的事情。但似乎並不是因為這個年齡段的孩子沒有記憶能力,而是由於新神經元生成的減少會損害新記憶的形成。然而海馬區一旦有新的神經元生成,也會影響到現存的記憶,新神經元會重建海馬區的迴路,這些新建的迴路就影響到了已有迴路裡的記憶。

既然胎教有科學依據,我們為什麼不記得3歲前的事呢?

03、如何幫助孩子整合外顯記憶和內隱記憶

上面我們說了,人在受到傷害時,只有把內隱記憶外顯化,才能使人正視痛苦並克服恐懼,那麼我們如何幫助孩子整合好外顯記憶和內隱記憶之間的關係呢?

  • l 重演記憶

我有個同事家孩子林林今年十歲,有一次跟朋友一起玩,不小心用小刀把他朋友額頭上劃流血了,本來是個小傷口,沒過多久就好了,可是流血的一幕卻嚇到了他,從此林林特別害怕小刀之類尖銳的東西。

同事諮詢了心理專家,得到的建議是使用重演記憶法。於是同事按照專家建議,跟林林一起回憶當時事情發生的經過。

一開始林林不願意面對,下意識地逃避,可是同事對他說:“這樣的,你就當手裡拿了一個遙控器,如果講到你不想講的時候你就按暫停鍵,你把整件事在腦海裡過一遍,就像放DVD一樣。”就這樣,爸爸陪著林林把整件事又過了一遍,中間有幾次講到用刀劃到朋友額頭的時候,林林都露出痛苦的表情,按了幾回“暫停鍵”,最終在不知不覺中放下了對回憶的逃避,肌肉也開始放鬆。

接下來的幾周,爸爸陪著林林用重演記憶法幫助林林複述這件事,慢慢地,林林的海馬將他的內隱記憶整合進了外顯意識,最終克服了自己的害怕情緒。

之所以重演記憶法,目的是為了幫助孩子找到那些在他們意識不到的情況下影響他們情緒的痛苦經驗,並把這些經驗外顯化,讓完整的記憶通過海馬的整理清晰地展現出來。

既然胎教有科學依據,我們為什麼不記得3歲前的事呢?

  • l 加深記憶

在孩子很小的時候,我們可以通過提問的方法來引導孩子強化記憶,但提問也是要講究技巧的,比如孩子剛上幼兒園,你想知道孩子在幼兒園發生的事,大多數人會問:“你今天在幼兒園過得怎麼樣?”孩子都會回答:“還可以。”

那麼我們要想強化孩子的記憶,就得這樣問:“你今天在幼兒園遇到了什麼好玩的事情呀?”孩子有可能會回答:“我今天交了個好朋友,她叫某某。”那接下來你可以再問:“是嗎,那真是很好玩的事,那麼你今天在幼兒園遇到最不好玩的事是什麼?”孩子可能會告訴你:“今天某某跟我搶玩具,還把我推倒了。”

我們都知道,記憶是要反覆強化的,越訓練記憶力越好,我們這樣不斷地鼓勵孩子回憶,不但能夠推動他們更深地思考自己的情緒和行為,還能夠讓孩子增強孩子的整合內隱記憶和外顯記憶的能力。

"

兒子三歲的時候,我帶他去遊樂場玩,剛到遊樂場,他就指著一個地方跟我說:“媽媽,摔跤了。”我看了他指的地方,才想起來原來一歲的時候來過這裡,在那裡摔了一跤,哭得哇哇響。

跟我兒子不同的是,我女兒兩歲之前住在我家以前的房子裡,她在那裡度過了無憂無慮的兩年時光,後來因為要上一所不錯的幼兒園,我們提前搬到了這個幼兒園附近住,我女兒在三歲多還能記得兩歲之前住的小區,每次開車走到那裡,她都會興奮地指著小區跟我們講之前發生的事,可是隨著年齡慢慢長大,她卻不記得兩歲之前發生的事了。

既然胎教有科學依據,我們為什麼不記得3歲前的事呢?

為什麼一個三歲的孩子能記得一歲時發生的事,五歲的孩子卻記不得三歲前的事了呢?

01、記憶和大腦之間有什麼樣的關聯

不知道你有沒有過這樣的經歷:

我們帶孩子去上興趣班,為了鼓勵孩子上課認真聽講,我們就給孩子買了一個冰淇淋作為獎勵,從那時起,每到上這個興趣班結束的時候,孩子就盼望著我們能給他買冰淇淋,因為有了第一次的體驗,孩子的大腦就會把上興趣班跟買冰淇淋這兩件事關聯在一起,這就是孩子大腦運作的一種方式。

在《全腦教養法》這本書裡,作者把人的記憶分為“外顯記憶”和“內隱記憶”兩種。什麼是“外顯記憶”和“內隱記憶”呢?

外顯記憶是指在意識層面回想起的過去的經驗。內隱記憶以過去的經驗為基礎,使我們形成對世界運轉方式的期待,為我們建立某種特定的心理模式。

關於外顯記憶很好理解,舉個簡單的例子:我們偶爾聽到多年前聽過的一首歌,瞬間就會激起多年前聽這首歌時的記憶,這就是在意識層面回想起了過去的經驗,形成了外顯記憶。

既然胎教有科學依據,我們為什麼不記得3歲前的事呢?

那麼我們重點解釋一下內隱記憶。

我們大腦裡有很多神經元,也就是我們俗話說的腦細胞,當這些神經元轉接在一起,就成了聯想機制。也就是說,當我們經歷某種體驗時,神經元就會被激活,自動跟其它相關的神經元連接起來,製造出聯想。

這樣說可以比較籠統,我們還以前面上興趣班買冰淇淋的例子來解釋一下吧!

興趣班本身跟冰淇淋有關聯嗎?並沒有,可是當孩子體驗了一次上興趣班結束得到冰淇淋的經歷,孩子就會在過去的經驗基礎上建立了特定的心理模式,即你上完興趣班必然會給他買冰淇淋。

這就像剛剛出生不久的小寶寶,由於一開始出生的時候,只要一哭媽媽都會給她餵奶、抱抱她、給她安撫,那麼等到再過一段時間,當他再哭的時候,媽媽只要往他身邊走,哪怕不餵奶、不安撫他也會停止哭泣。

這都是因為我們記憶裡的“內隱記憶”建立了一個叫做“點火”的機制,讓大腦準備好以某種方式做出反應。當你帶著孩子走出興趣班,孩子的大腦就開始“點火”,準備接受冰淇淋的獎勵;而那個剛出生的小寶寶,在媽媽走向他的時候,他的“內隱記憶”就開始“點火”,準備好接受媽媽的愛撫,甚至聽到媽媽的聲音,他就開始興奮的張開雙臂等待擁抱。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內隱記憶就像電腦編程一樣,從孩子還沒有出生起就把信息存入胎兒的大腦裡,這就是胎教的作用。有的媽媽經常給胎兒唱某一首歌,那麼就會發現,胎兒出生後每當情緒不穩時,媽媽再唱起懷孕時唱過的歌,寶寶的情緒很快就能被安撫。

既然胎教有科學依據,我們為什麼不記得3歲前的事呢?

02、外顯記憶和內隱記憶的關係是什麼樣的?

前面我們說了內隱記憶,積極的內隱記憶對孩子起著有利的作用,比如我們通常會在睡覺前親親孩子,抱抱孩子,那麼孩子一到睡覺的時候,他的“內隱記憶”就會點火,隨時準備好接受這個親親、抱抱的愛的表達方式,這會讓孩子的內心充滿溫暖和期待。

可是內隱記憶也可能是消極的,比如如果一個孩子從小得不到父母和家人的疼愛,他就會不斷地體驗負面的情感感受,等他慢慢長大,在他認為他已經不再像小時候一樣需要父母和家人的疼愛的時候,其實這段痛苦的內隱情緒記憶還一直深藏在他的內心,只需要一個觸發,就會以非常嚴重的形式對他進行打擊性的傷害。

我們常常會看到電視上這樣的場景:

一個人因為某種外在傷害或者打擊導致失憶,因為那段經歷過於痛苦,所以他選擇性地忘記,抹去那一段記憶。說實話,如果真的能抹去痛苦的回憶,對患者來說其實是件好事,可是實際上那段記憶並沒有真正抹去,而是深植於他的腦海,遇到跟被傷害時類似的場景,即便他忘記了原本事件的源頭,可是他仍然會感覺恐懼、迴避、悲傷以及其它痛苦情緒和身體感受。這就是內隱記憶的力量。

針對這裡說的失憶的人來說,怎麼樣才能真正讓他擺脫這種痛苦呢?是繼續失憶下去嗎?並不是的。因為這種內隱記憶只需要一個場景的觸發,就很容易莫名其妙地對某些情境反應十分激烈,當他不瞭解他為什麼會有這樣情緒的時候,就會覺得自己神經質,繼而陷入另一種痛苦中去。

既然胎教有科學依據,我們為什麼不記得3歲前的事呢?

那麼此時最好的做法,就是幫助他們把內隱記憶外顯化。

我們的大腦有一個功能,就是整合內隱記憶和外顯記憶,使我們更加了解這個世界。能進行整合的這部分我們叫它為“海馬”,“海馬”會幫助我們把腦海裡過去零散的形象和感受拼湊、整合起來,使它們連貫成一體,讓我們對這部分記憶有更深刻的理解和清晰的認識。

這也是為什麼有些失憶的人會找催眠師來幫助自己恢復記憶,其實催眠師在這個過程中就擔任了喚醒“海馬”的作用,讓“海馬”重新幫他整理自己內隱記憶裡的內容,幫助他把內隱記憶轉換為外顯記憶,然後他就可以直面並處理自己的恐懼,並且弄清楚過去的痛苦經歷是如何影響著他現在的生活。

那我們再回到我們文章開頭的問題,三歲的孩子可以記得一歲時的事,可是五歲的孩子卻記不得三歲之前的事,難道孩子在嬰幼兒時期真的沒有記憶嗎?

其實並不是這樣的,多倫多兒童醫院神經生物學實驗室的Katherine Akers稱:

嬰兒期遺忘指的是人們對於出生後頭幾年記憶的缺失,大部分人記不住兩三歲時發生的事情。但似乎並不是因為這個年齡段的孩子沒有記憶能力,而是由於新神經元生成的減少會損害新記憶的形成。然而海馬區一旦有新的神經元生成,也會影響到現存的記憶,新神經元會重建海馬區的迴路,這些新建的迴路就影響到了已有迴路裡的記憶。

既然胎教有科學依據,我們為什麼不記得3歲前的事呢?

03、如何幫助孩子整合外顯記憶和內隱記憶

上面我們說了,人在受到傷害時,只有把內隱記憶外顯化,才能使人正視痛苦並克服恐懼,那麼我們如何幫助孩子整合好外顯記憶和內隱記憶之間的關係呢?

  • l 重演記憶

我有個同事家孩子林林今年十歲,有一次跟朋友一起玩,不小心用小刀把他朋友額頭上劃流血了,本來是個小傷口,沒過多久就好了,可是流血的一幕卻嚇到了他,從此林林特別害怕小刀之類尖銳的東西。

同事諮詢了心理專家,得到的建議是使用重演記憶法。於是同事按照專家建議,跟林林一起回憶當時事情發生的經過。

一開始林林不願意面對,下意識地逃避,可是同事對他說:“這樣的,你就當手裡拿了一個遙控器,如果講到你不想講的時候你就按暫停鍵,你把整件事在腦海裡過一遍,就像放DVD一樣。”就這樣,爸爸陪著林林把整件事又過了一遍,中間有幾次講到用刀劃到朋友額頭的時候,林林都露出痛苦的表情,按了幾回“暫停鍵”,最終在不知不覺中放下了對回憶的逃避,肌肉也開始放鬆。

接下來的幾周,爸爸陪著林林用重演記憶法幫助林林複述這件事,慢慢地,林林的海馬將他的內隱記憶整合進了外顯意識,最終克服了自己的害怕情緒。

之所以重演記憶法,目的是為了幫助孩子找到那些在他們意識不到的情況下影響他們情緒的痛苦經驗,並把這些經驗外顯化,讓完整的記憶通過海馬的整理清晰地展現出來。

既然胎教有科學依據,我們為什麼不記得3歲前的事呢?

  • l 加深記憶

在孩子很小的時候,我們可以通過提問的方法來引導孩子強化記憶,但提問也是要講究技巧的,比如孩子剛上幼兒園,你想知道孩子在幼兒園發生的事,大多數人會問:“你今天在幼兒園過得怎麼樣?”孩子都會回答:“還可以。”

那麼我們要想強化孩子的記憶,就得這樣問:“你今天在幼兒園遇到了什麼好玩的事情呀?”孩子有可能會回答:“我今天交了個好朋友,她叫某某。”那接下來你可以再問:“是嗎,那真是很好玩的事,那麼你今天在幼兒園遇到最不好玩的事是什麼?”孩子可能會告訴你:“今天某某跟我搶玩具,還把我推倒了。”

我們都知道,記憶是要反覆強化的,越訓練記憶力越好,我們這樣不斷地鼓勵孩子回憶,不但能夠推動他們更深地思考自己的情緒和行為,還能夠讓孩子增強孩子的整合內隱記憶和外顯記憶的能力。

既然胎教有科學依據,我們為什麼不記得3歲前的事呢?

  • l 懂得分辨“感覺”和“是”

最近幼兒園剛開學,很多家長和孩子都面臨著分離焦慮,有的孩子剛開始去覺得不習慣,體驗到沮喪和孤獨的心理,他們不明白這種狀態只是暫時的,很有可能就會把這種暫時的體驗當成是永久的,以此來定義自己,這樣的話就很難從分離焦慮中走出來。

比如孩子表述,他不會說自己“感覺孤單”,而會說自己“很孤單”,如果他把這種暫時的心理狀態理解成事實,那很有可能就會被感知為一種自我的永久狀態。

作為父母,可以幫助孩子整合自我的不同部分,讓他識別出當前的只是一種“感覺”,而不是“就是這樣”,讓他知道當前的沮喪和難過只是因為他對環境和小夥伴不熟悉,等熟悉了自然就好了。這樣孩子就會形成自我療愈,比如他會想:“我感覺孤單,沒有朋友,但這只是因為大家相處的時間太短了,等再過幾天熟悉就好了。”當孩子的注意力不被負向情緒強佔,他就會能夠管理自己去體驗和迴應當前的困境,這樣隨著時間的推移,他在面對困境時就能自然而然地將注意力導向到自我療愈的方向。

"

兒子三歲的時候,我帶他去遊樂場玩,剛到遊樂場,他就指著一個地方跟我說:“媽媽,摔跤了。”我看了他指的地方,才想起來原來一歲的時候來過這裡,在那裡摔了一跤,哭得哇哇響。

跟我兒子不同的是,我女兒兩歲之前住在我家以前的房子裡,她在那裡度過了無憂無慮的兩年時光,後來因為要上一所不錯的幼兒園,我們提前搬到了這個幼兒園附近住,我女兒在三歲多還能記得兩歲之前住的小區,每次開車走到那裡,她都會興奮地指著小區跟我們講之前發生的事,可是隨著年齡慢慢長大,她卻不記得兩歲之前發生的事了。

既然胎教有科學依據,我們為什麼不記得3歲前的事呢?

為什麼一個三歲的孩子能記得一歲時發生的事,五歲的孩子卻記不得三歲前的事了呢?

01、記憶和大腦之間有什麼樣的關聯

不知道你有沒有過這樣的經歷:

我們帶孩子去上興趣班,為了鼓勵孩子上課認真聽講,我們就給孩子買了一個冰淇淋作為獎勵,從那時起,每到上這個興趣班結束的時候,孩子就盼望著我們能給他買冰淇淋,因為有了第一次的體驗,孩子的大腦就會把上興趣班跟買冰淇淋這兩件事關聯在一起,這就是孩子大腦運作的一種方式。

在《全腦教養法》這本書裡,作者把人的記憶分為“外顯記憶”和“內隱記憶”兩種。什麼是“外顯記憶”和“內隱記憶”呢?

外顯記憶是指在意識層面回想起的過去的經驗。內隱記憶以過去的經驗為基礎,使我們形成對世界運轉方式的期待,為我們建立某種特定的心理模式。

關於外顯記憶很好理解,舉個簡單的例子:我們偶爾聽到多年前聽過的一首歌,瞬間就會激起多年前聽這首歌時的記憶,這就是在意識層面回想起了過去的經驗,形成了外顯記憶。

既然胎教有科學依據,我們為什麼不記得3歲前的事呢?

那麼我們重點解釋一下內隱記憶。

我們大腦裡有很多神經元,也就是我們俗話說的腦細胞,當這些神經元轉接在一起,就成了聯想機制。也就是說,當我們經歷某種體驗時,神經元就會被激活,自動跟其它相關的神經元連接起來,製造出聯想。

這樣說可以比較籠統,我們還以前面上興趣班買冰淇淋的例子來解釋一下吧!

興趣班本身跟冰淇淋有關聯嗎?並沒有,可是當孩子體驗了一次上興趣班結束得到冰淇淋的經歷,孩子就會在過去的經驗基礎上建立了特定的心理模式,即你上完興趣班必然會給他買冰淇淋。

這就像剛剛出生不久的小寶寶,由於一開始出生的時候,只要一哭媽媽都會給她餵奶、抱抱她、給她安撫,那麼等到再過一段時間,當他再哭的時候,媽媽只要往他身邊走,哪怕不餵奶、不安撫他也會停止哭泣。

這都是因為我們記憶裡的“內隱記憶”建立了一個叫做“點火”的機制,讓大腦準備好以某種方式做出反應。當你帶著孩子走出興趣班,孩子的大腦就開始“點火”,準備接受冰淇淋的獎勵;而那個剛出生的小寶寶,在媽媽走向他的時候,他的“內隱記憶”就開始“點火”,準備好接受媽媽的愛撫,甚至聽到媽媽的聲音,他就開始興奮的張開雙臂等待擁抱。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內隱記憶就像電腦編程一樣,從孩子還沒有出生起就把信息存入胎兒的大腦裡,這就是胎教的作用。有的媽媽經常給胎兒唱某一首歌,那麼就會發現,胎兒出生後每當情緒不穩時,媽媽再唱起懷孕時唱過的歌,寶寶的情緒很快就能被安撫。

既然胎教有科學依據,我們為什麼不記得3歲前的事呢?

02、外顯記憶和內隱記憶的關係是什麼樣的?

前面我們說了內隱記憶,積極的內隱記憶對孩子起著有利的作用,比如我們通常會在睡覺前親親孩子,抱抱孩子,那麼孩子一到睡覺的時候,他的“內隱記憶”就會點火,隨時準備好接受這個親親、抱抱的愛的表達方式,這會讓孩子的內心充滿溫暖和期待。

可是內隱記憶也可能是消極的,比如如果一個孩子從小得不到父母和家人的疼愛,他就會不斷地體驗負面的情感感受,等他慢慢長大,在他認為他已經不再像小時候一樣需要父母和家人的疼愛的時候,其實這段痛苦的內隱情緒記憶還一直深藏在他的內心,只需要一個觸發,就會以非常嚴重的形式對他進行打擊性的傷害。

我們常常會看到電視上這樣的場景:

一個人因為某種外在傷害或者打擊導致失憶,因為那段經歷過於痛苦,所以他選擇性地忘記,抹去那一段記憶。說實話,如果真的能抹去痛苦的回憶,對患者來說其實是件好事,可是實際上那段記憶並沒有真正抹去,而是深植於他的腦海,遇到跟被傷害時類似的場景,即便他忘記了原本事件的源頭,可是他仍然會感覺恐懼、迴避、悲傷以及其它痛苦情緒和身體感受。這就是內隱記憶的力量。

針對這裡說的失憶的人來說,怎麼樣才能真正讓他擺脫這種痛苦呢?是繼續失憶下去嗎?並不是的。因為這種內隱記憶只需要一個場景的觸發,就很容易莫名其妙地對某些情境反應十分激烈,當他不瞭解他為什麼會有這樣情緒的時候,就會覺得自己神經質,繼而陷入另一種痛苦中去。

既然胎教有科學依據,我們為什麼不記得3歲前的事呢?

那麼此時最好的做法,就是幫助他們把內隱記憶外顯化。

我們的大腦有一個功能,就是整合內隱記憶和外顯記憶,使我們更加了解這個世界。能進行整合的這部分我們叫它為“海馬”,“海馬”會幫助我們把腦海裡過去零散的形象和感受拼湊、整合起來,使它們連貫成一體,讓我們對這部分記憶有更深刻的理解和清晰的認識。

這也是為什麼有些失憶的人會找催眠師來幫助自己恢復記憶,其實催眠師在這個過程中就擔任了喚醒“海馬”的作用,讓“海馬”重新幫他整理自己內隱記憶裡的內容,幫助他把內隱記憶轉換為外顯記憶,然後他就可以直面並處理自己的恐懼,並且弄清楚過去的痛苦經歷是如何影響著他現在的生活。

那我們再回到我們文章開頭的問題,三歲的孩子可以記得一歲時的事,可是五歲的孩子卻記不得三歲之前的事,難道孩子在嬰幼兒時期真的沒有記憶嗎?

其實並不是這樣的,多倫多兒童醫院神經生物學實驗室的Katherine Akers稱:

嬰兒期遺忘指的是人們對於出生後頭幾年記憶的缺失,大部分人記不住兩三歲時發生的事情。但似乎並不是因為這個年齡段的孩子沒有記憶能力,而是由於新神經元生成的減少會損害新記憶的形成。然而海馬區一旦有新的神經元生成,也會影響到現存的記憶,新神經元會重建海馬區的迴路,這些新建的迴路就影響到了已有迴路裡的記憶。

既然胎教有科學依據,我們為什麼不記得3歲前的事呢?

03、如何幫助孩子整合外顯記憶和內隱記憶

上面我們說了,人在受到傷害時,只有把內隱記憶外顯化,才能使人正視痛苦並克服恐懼,那麼我們如何幫助孩子整合好外顯記憶和內隱記憶之間的關係呢?

  • l 重演記憶

我有個同事家孩子林林今年十歲,有一次跟朋友一起玩,不小心用小刀把他朋友額頭上劃流血了,本來是個小傷口,沒過多久就好了,可是流血的一幕卻嚇到了他,從此林林特別害怕小刀之類尖銳的東西。

同事諮詢了心理專家,得到的建議是使用重演記憶法。於是同事按照專家建議,跟林林一起回憶當時事情發生的經過。

一開始林林不願意面對,下意識地逃避,可是同事對他說:“這樣的,你就當手裡拿了一個遙控器,如果講到你不想講的時候你就按暫停鍵,你把整件事在腦海裡過一遍,就像放DVD一樣。”就這樣,爸爸陪著林林把整件事又過了一遍,中間有幾次講到用刀劃到朋友額頭的時候,林林都露出痛苦的表情,按了幾回“暫停鍵”,最終在不知不覺中放下了對回憶的逃避,肌肉也開始放鬆。

接下來的幾周,爸爸陪著林林用重演記憶法幫助林林複述這件事,慢慢地,林林的海馬將他的內隱記憶整合進了外顯意識,最終克服了自己的害怕情緒。

之所以重演記憶法,目的是為了幫助孩子找到那些在他們意識不到的情況下影響他們情緒的痛苦經驗,並把這些經驗外顯化,讓完整的記憶通過海馬的整理清晰地展現出來。

既然胎教有科學依據,我們為什麼不記得3歲前的事呢?

  • l 加深記憶

在孩子很小的時候,我們可以通過提問的方法來引導孩子強化記憶,但提問也是要講究技巧的,比如孩子剛上幼兒園,你想知道孩子在幼兒園發生的事,大多數人會問:“你今天在幼兒園過得怎麼樣?”孩子都會回答:“還可以。”

那麼我們要想強化孩子的記憶,就得這樣問:“你今天在幼兒園遇到了什麼好玩的事情呀?”孩子有可能會回答:“我今天交了個好朋友,她叫某某。”那接下來你可以再問:“是嗎,那真是很好玩的事,那麼你今天在幼兒園遇到最不好玩的事是什麼?”孩子可能會告訴你:“今天某某跟我搶玩具,還把我推倒了。”

我們都知道,記憶是要反覆強化的,越訓練記憶力越好,我們這樣不斷地鼓勵孩子回憶,不但能夠推動他們更深地思考自己的情緒和行為,還能夠讓孩子增強孩子的整合內隱記憶和外顯記憶的能力。

既然胎教有科學依據,我們為什麼不記得3歲前的事呢?

  • l 懂得分辨“感覺”和“是”

最近幼兒園剛開學,很多家長和孩子都面臨著分離焦慮,有的孩子剛開始去覺得不習慣,體驗到沮喪和孤獨的心理,他們不明白這種狀態只是暫時的,很有可能就會把這種暫時的體驗當成是永久的,以此來定義自己,這樣的話就很難從分離焦慮中走出來。

比如孩子表述,他不會說自己“感覺孤單”,而會說自己“很孤單”,如果他把這種暫時的心理狀態理解成事實,那很有可能就會被感知為一種自我的永久狀態。

作為父母,可以幫助孩子整合自我的不同部分,讓他識別出當前的只是一種“感覺”,而不是“就是這樣”,讓他知道當前的沮喪和難過只是因為他對環境和小夥伴不熟悉,等熟悉了自然就好了。這樣孩子就會形成自我療愈,比如他會想:“我感覺孤單,沒有朋友,但這只是因為大家相處的時間太短了,等再過幾天熟悉就好了。”當孩子的注意力不被負向情緒強佔,他就會能夠管理自己去體驗和迴應當前的困境,這樣隨著時間的推移,他在面對困境時就能自然而然地將注意力導向到自我療愈的方向。

既然胎教有科學依據,我們為什麼不記得3歲前的事呢?

當我們瞭解了孩子大腦動作的方式,知道如何用科學的方法引導孩子整合外顯記憶和內隱記憶,非但能有效地幫助孩子控制自己的情緒,還能幫助孩子增強記憶力,一舉兩得。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