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川縣廟溝考古文獻》:廟溝村”的形成

“廟溝村”的形成 “廟溝村”因“金界壕”而載入中國歷史,“廟溝村”腳下的這塊土地,亙古以來就有。那麼從人氣慢慢聚集開始,這個村落是如何形成,怎樣一步一步從歷史中走來的。 明朝蒙古順義王時期開始經略(經營管理)土默特的廣大地區。晚清山西人“走西口”,使土默特一帶成為移民區,在移民過程中,晉商開始旅居蒙地,蒙、漢、滿、回多民族在這片土地上開始安居樂業。北方遊牧文化與中原農耕商貿文化開始碰撞與交融。 康熙重視商業與中央財政收入,實行“墾田”制度,即交納政府如數銀兩,即可合理合法的開墾荒地 ,地方都督們為了充盈國庫也為了中飽私囊極力地推行著“墾田制度”,允許漢人在內蒙古開墾荒地耕種,但必須交納“墾銀”。這就為廣大山西人走西口到廟溝一帶合理合法地開荒種地提供了歷史性機遇 。直至現在廟溝的土地,上了年歲經歷過解放前和解放後的老人們,仍知道廟溝村的土地有:村東頭號灘、二號灘、三號、四號樑、六號七號地、坡地七號、淤土卜子、爾林慶灘。村西的八號、九號、十號、十一號、十二號灘。 廟溝村相傳的祖上“四大老財”,常家、周家、魏家、孫家。就是在這一歷史時期置田創業的。 在呼市新城區有“西落鳳街”和“東落鳳街”,康熙一公主生日,僅收到的禮金散金就鑄了一個金碌碡,以示“墾田制”政策的豐功偉績,可見當時的准許開墾土地政策,給清政策帶來的收入是相當可觀的。 為了給晉商旅居蒙地提供方便,從清朝康熙三十一年(公元1692年)開始,在商旅之道建立驛站。 康熙的兒子雍正執政後繼續開設客店驛站。為了吸引晉商來到土默特及各大草地經商,而山西人信仰義勇雙全的~~關雲長(關聖地),在商途中見到關雲長的塑像有安全感,讓商人有旅途如回家的感覺,於是在重要商旅道路上建設“關帝廟”作為商旅停車歇馬的驛站。 關帝廟,又稱關聖廟,俗稱老爺廟,它們叫法不同,實際上是一回事。是綏遠“十王廟”的下屬,歸入清政府管轄。 由於廟“溝”經察素齊與畢克齊之間的“黑牛溝”穿入榆樹店即進入廟溝,而廟溝從西可進入固陽地區的“西草地”,往北可進入“達茂旗”廣大地區的後草地,也可向東進入“四子王旗”廣大地區的東草地,地理位置及交通杻紐的作用非常顯見。 就是在這一歷史背景下,廟溝村現在的原鄉石墨礦的發電機房“冷卻水池”位置處。雍正八年(1731年)建立了關帝廟。這是官方建立的出於通商考慮的在廟溝村建設的第一廟。清朝政府在商旅要道上建了好多關帝廟,為了區別廟的具體位置和行政管轄上的需要,從綏遠城(今呼市)向西沿途的“關帝廟”進行了排序,排到廟“溝”的這一廟為第五道,於是“關帝廟”內同時有一副匾叫“五道廟”。 而在廟溝村先輩們傳說中,“關帝廟”、“五道廟”是緊臨的兩座廟,這其實是誤解。應該是一座廟內有兩個牌匾“關帝廟”、“五道廟”。它的全意應該是“第五道關帝廟”,廟溝祖輩們由於時代的侷限性在當時沒有理解清政府建廟的內涵意義。 現在在內蒙伊盟烏審旗,也有一地方叫“廟溝”的,還存留一座“關帝廟”,而且是內蒙古僅存的一座“關帝廟”,為“第十二道關帝廟”,歷史竟如此巧合! 廟溝的“奶奶廟”、“財神廟”、“龍王廟”、“鐘鼓樓”是繼“關帝廟.五道廟”建立後,在“廟溝村”建村後(1822年以後),有了眾多村民形成社會後建立的,是針對不同的社會需要建築的。

《武川縣廟溝考古文獻》:廟溝村”的形成

如“奶奶廟”是求子拜觀音的,“龍王廟”是訖求龍王爺降雨的,等等。 然而!如今廟溝的“五廟一鼓樓”早已經盪滌在歷史的塵埃中。 廟溝村歷經幾百年蒼桑,被日本人火燒過一次,1930年水刮過一次,加之文化大革命“破四舊運動”,這些廟宇已成廢墟!! 晉商在商旅之途“第五道關帝廟”發現了“廟溝村”這塊地方是塊風水寶地。紛沓而來。在村裡建立了商鋪和作坊。有“萬興隆”、“德壽昌”、“福成享”、“兩義堂”。 其中“德壽昌”字號,是“廟溝村”的“胳膊彎子”(巷廊)常家,主要是經營踩曲釀酒、做醋的作坊和銷售。“德壽昌”常家後代有,曾在“呼市第二磚瓦廠”仼書記的常懿(懿同義)榮。曾任武川縣政府縣長的常懿勇,曾任武川縣公安局政委的常懿智…………。廟溝村的常家,因此而名揚武川縣。常家姓氏在全國來說不多,“百家姓”名列第94名,中國江蘇“常州”,陝西、山西有分佈,其它地區很少。 “兩義堂”在廟溝村最南面的東西巷,與“南營子”巷廊垂直。是“兩義堂”周家字號。經營“碾房”、“車馬大店”、“鐵匠爐”、“木匠”、“釘馬掌”、“車馬皮套繩”、“馬韁皮綹”。“兩義堂”入住的龐大駱駝、馬、驢、騾商隊,有時在土坯高牆大院容納不下,不得不在院外西南設樺木、楊木圍欄杆圈管,途經商團人、帳篷、驢、馬、騾一片,形成一個大營盤,所以廟溝村最西南以後叫“南營子”。“南營子”後來為廟溝常家集中居住區。解放後“兩義堂”巷子,仍遺留拴馬樁,土坯高牆大院、碾房。現“兩義堂”周家後人分散在包頭、伊盟、山西大同、呼市等地。 其它買賣字號創辦何種作坊、經營什麼業務、買賣什麼商品,由哪個家族祖輩置業創辦,由於沒有資料和線索,無從考證。 民國十七八年(即1928年和1929年)連續大旱,民國十九年(即1930年),水刮西包頭那年也水颳了廟溝村(街上),以後廟溝村又屢遭兵燹匪患,商號因此閉息,市面蕭條冷落。後雖有復興,但遠不如昔。一幅歷史上曾有的廟溝“清明上河圖”就此謝幕!!

廟“溝”的買賣字號的集中經營,曾使廟溝村成為周邊幾十裡文化、技術、經濟貿易的中心。 廟溝村的地理位置,是土默特“黑牛溝”商道穿溝進入廟“溝”(西至土城村東至榆樹店村)後,少有的一塊開闊地。兩山夾溝中間無水叫“川”,兩山夾溝中間有水叫“峽”,而廟溝村南山、北山相距較遠,中間是一片廣大的開闊地帶。在這片廣大的開闊地帶河槽眾多,形成許多可供開墾和種的“沿河拉溝地”和坡地,拉溝地全是洪水淤澄形成,富含腐殖質,土地自然肥沃,坡樑地土壤結構鬆散,氣溫較後山地區中東部丘陵地區溫暖。“廟溝村”地質地層,含有豐富的潛水、承壓水(廟溝爾林慶一帶)、裂隙水(廟溝人叫空山水)。 廟溝的裂隙水為大青山脈基岩裂隙水,天然過濾,井水清冽甘甜。 廟溝山大溝深,峰巒疊嶂。植被茂密,野生動物豐富。最原始的稀少土著居民以狩獵和畜牧業為主。買賣字號安營紮寨、立穩腳跟後,從山西老家“拉引”族親前來開墾耕地。在中國大地上,一塊具有鮮明地域特色的土地:土默川平原與大青山後漠南草原商旅交通要衢,一個擁有眾多買賣字號、酒肆客店的開闊葫蘆形盆地,於嘉慶元年(1822年)誕生了一個偉大的,影響祖輩們、我們、我們的後代們生存軌跡和前途發展的村莊~~~“廟溝村”。

“廟溝村”曾生活過常家、周家、孫家、陳家、魏家、王家、郭家、張家、劉家、高家、史家、冀家、安家、杜家、武家…………,各家族一直和睦相處,互通婚姻。共同勤勞耕耘、生活在“廟溝村”這塊土地上。 “廟溝村”村風,各家家風甚好。周、常兩大家從晉中“忻州”走西口來到了“廟溝村”。傳承了“晉”文化的精髓,堅守“仁義禮智信、溫良恭儉讓,忠孝廉恥勇”。各家族族親、鄉親,各家家長從小就教育兒女本族內輩份關係、與其它家族的故交、與本族的婚姻關係,分清長幼輩份,絕不允許大名小字、沒禮沒貌。再加上每年正月舉辦的具有地域特色的“社火”、“旱船”、“九曲”、“晉劇”、“焰火”…………,尤其是“社火”和“旱船”在武川縣後山地區絕無僅有,為“廟溝村”的一大特色!正因為這些,廟溝鄉過去被武川縣評定為“文化鄉”,“廟溝村”至現在也是名副其實的“文化村”。 然自改革開放以來,也不知是時代在進步,還是社會在蛻變,“廟溝村”的年青人紛紛走向了縣城武川、省城呼市、包頭……,走向了五湖四海、大江南北、神州處處!村中人數大減,留下些留守老人、婦女、兒童,默默的堅守著廟溝村,我們應該始終感謝他們的堅守。而身處各地的家鄉遊子們,總是經常在夢境中回到了家鄉,回到了童年。鄉愁是每一個遊子與家鄉“廟溝村”的最重要的一根紐帶。他們身攜著祖輩廟溝人的基因,傳承了廟溝人奮發向上的精神,帶著父輩們的希望,懷揣著對未來美好生活的嚮往?,心牽著鄉愁……,走向了神州大地,走向了大江南北,“廟溝村”永遠是我們人生起點曾經腳踏過的基石,永遠是我們的根! 常玉良於二0一八年七月九曰

《武川縣廟溝考古文獻》:廟溝村”的形成

常玉良 個人簡歷(1970一),呼和浩特市武川縣人。內蒙古師範大學財會專業畢業,本科學歷。中共黨員。曾在伊利集團,呼市煉油廠呼石化項目、內蒙古鴻元工程建設監理有限責任公司工作。 主要作品 散文《“廟溝村”的形成》 《廟溝家鄉的山杏》 《解讀廟溝的廟》 《大榆樹之殤》《武川縣廟溝榆樹店大榆樹》 《歷史武川·武川鎮》 散文《“廟溝村”的形成》發表於中國頭條“中國著名作家田彬先生推薦:《“廟溝村”的形成》,中國塞北網、中國天堂草原攝影網。與散文《廟溝家鄉的山杏》 《解讀廟溝的廟》發表在中國觀網華北區刊《塞翁詩會》。 散文《大榆樹之殤》發表於《北方文苑》,散文《歷史武川·武川鎮》發表於《塞北風文集》,散文《武川縣廟溝榆樹店大榆樹》發表於《塞北網》。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