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蘭州:說一聲再見!

文章 朋友圈 社會 餘大滿書房 2017-04-06

在蘭州:說一聲再見!

寫這篇文章時,我已經做好了離職準備,離開蘭州,離開十七冶,即將開始新的征程。

文/餘大滿(微信公眾號:餘大滿書房)

1

去年7月23日,我第一次來到蘭州,剛下飛機時不到20度的氣溫給我帶來了不同於家鄉的清涼,這是我對蘭州最初的印象。

來到項目部,也就是我接下來工作的地方,看到夜色下的項目部還有生活區,一種說不出道不明的滋味油然而生,不知是欣喜還是期待還是失落。簡單收拾一下,我就早早進入夢想,我沒有想到的是,這麼快就要進入工作,就要步入新的角色。

剛來到項目部的第二天就鬧了一個笑話:我們項目部的宿舍共有兩家公司在住著,當然也就有兩家食堂。第一次去吃早飯,也沒有人帶著,就陰差陽錯地來到別人家的食堂,喝碗稀飯,吃個茶葉蛋,看到一雙雙異樣的眼神,又聽到項目辦公室主任的電話,我才發現走錯食堂了。

在蘭州,我們公司的任務就是蓋一所學校,名叫蘭州現代職業學院,之前叫蘭州理工學院。據說是業主認為位置偏遠,稱作理工學院未必能夠招到足夠多的學生,改作職業學院對於招人來說應該會容易許多吧。值得一提的是,每一次我發朋友圈都會定位成蘭州現代職業學院,不少人都誤認為我在這所學校裡當老師,殊不知這所學校還沒有一個學生,有的都是一個個搬磚的工人。

在蘭州:說一聲再見! 一個個搬磚的工人。

2

剛去的時候,別人問我這麼遠跑到蘭州幹嘛?我開玩笑道:就是來搬磚的啊!於是,我在朋友圈裡發了一張自己搬磚的照片,天地可鑑,自己的確在搬磚,貨真價實的磚。

其實最開始的時候,我還是真的在天天跑工地,當然不是在搬磚。蘭州現代職業學院這個施工項目由6個不同的項目部在分區域施工,我所在的項目部就是負責著整個園區的水電暖通以及設備安裝工作。所以剛剛進場的我每天的工作就是到處轉轉,看看工人們施工有沒有符合質量規範。當然就有人問我,你個文科生啥都不懂憑什麼管理別人質量呢,我則會開玩笑道:不懂不會裝懂啊!

其實在數個月的工作,我還是多多少少地瞭解了一些施工規範:比如回填土一次性回填不能超過30公分;埋設管道前要墊三七灰土;室內管道安裝要注意橫平豎直等等。學了這一些,然而這些並沒有什麼卵用。

過了幾個月,由於工作調整,我“高升了”。當然不是職位高升了,而是自己坐的辦公桌高升了,由一樓升到了二樓,工作內容也由原來的質量工作,變成了辦公室工作。不再跑現場,而是跑菜市場;不再天天騎個電瓶車吃土了,而是經常開個車四處轉悠,由西岔鎮跑到中川鎮,由機場跑到現場。新的工作內容讓我每天變得相對繁忙,也變得更加充實,但我並不十分開心。

在蘭州:說一聲再見! 學了這一些,然而這些並沒有什麼卵用!

3

在這裡總共工作了八個月時間,八個月很長足夠讓黃土漫天的施工現場初現竣工後的端倪;八個月也很短,一眨眼,彷彿昨天我才過來。依稀記得我才來時的,這裡的樣子。

那時,主環形路還沒有鋪上石子,一下雨就泥濘不堪;不少棟樓還在搭設腳手架,一層一層地鋪設鋼筋,澆築混凝土;園區裡的雨汙水管道還在開挖、鋪設和回填。八個月過去了,我見證了環行路的日益完善;見證了一棟棟樓層逐漸封頂;看到了電梯、鍋爐等設備的安裝進場。我中途來到了這裡,沒有經歷過開頭,也沒有經歷最終的結尾,但我至少經歷了一個過程。

就在我離開的前一天,項目部為了響應蘭州新區城投“大幹60天”的號召,實行了新的作息制度,早上6點半上班,晚上10點下班。我還記得我剛來的時候,那是早上7點半上班,晚上10點下班,從來沒有過的節假日和週末。施工單位特殊的工作性質也決定了其特殊的工作時間安排。而我在這裡最忙的時候選擇了離開,與工作單位無關,與外在的環境也無關,這只是我自己的工作選擇。

在蘭州:說一聲再見!

一棟棟樓層逐漸封頂

4

初中的時候學過美國詩人弗羅斯特的一首詩:“黃色的叢林裡分出兩條路,可惜我不能同時涉足”。走出學校,所面臨的選擇何止兩條呢?放棄現在的路,放棄現在的工作,那麼接下來路在何方呢?“一片樹林裡分出兩條路,而我選擇了人跡更少的一條,從此決定了我一生的道路。”弗羅斯特的詩也許是在告訴我們,在我們的人生道路中,應該多嘗試一下未曾走過的路。

吳曉波也說過:“人生的路,有的時候越走越窄,有的時候越走越多,但是,每一次選擇,便註定意味著無數次的錯過。”因為這次選擇,我也許放棄了目前待遇相對較高的工作,放棄了未來壓力較小的生活選擇,放棄了項目竣工後的喜悅和滿足,放棄了很多,這就是所謂的錯過吧!

離開蘭州,離開十七冶,跟過去的八個月說一聲再見!儘管有著些許磨礪和所謂的抱怨,但這畢竟是一種人生財富,這段經歷給我的未來帶來了更多可能性!

再長的路也有走盡的時候,新的征程即將開始,新的路在哪?我知道,但我不告訴你!

附:搬磚照(原汁原味沒有一絲修飾)

在蘭州:說一聲再見!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