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頤:80年代被神話了嗎?'

"
\t摘要:\t對於80年代的懷念,或許可以稱之為1980年代情懷。也有人懷疑,那個年代,沒有網絡、沒有股市、沒有多彩的娛樂、沒有豐富的物質商品,甚至自由市場才剛剛開始萌發,真的是黃金時代嗎?
"
\t摘要:\t對於80年代的懷念,或許可以稱之為1980年代情懷。也有人懷疑,那個年代,沒有網絡、沒有股市、沒有多彩的娛樂、沒有豐富的物質商品,甚至自由市場才剛剛開始萌發,真的是黃金時代嗎?
雷頤:80年代被神話了嗎?

雷頤

前些年電影《1980年代的愛情》上演,“1980年代”這個許久以來被人們懷念和歌頌的年代,再一次成為焦點。

1980年代,或者上世紀80年代,那個開放之初的時代,對於今天的許多人來說,新奇、開放、寬容、充滿了向上的力量。那是一個思想解放的年代,一個文學爆發的年代,一個積極進取的年代……

對於1980年代的懷念,或許可以稱之為1980年代情懷。不過,也有人懷疑,30多年前的那個年代,沒有網絡、沒有股市、沒有多彩的娛樂、沒有豐富的物質商品,甚至自由市場才剛剛開始萌發,真的是黃金時代嗎?

對此,記者採訪了著名歷史學家雷頤,對於那個年代的記憶,雷頤說:“把事件放在歷史的情景和脈絡之中,我們就知道,那是一個許多方面都開先河的年代,現在習以為常的很多東西,當年都曾經付出過艱辛的努力甚至是代價,溫故而知新,記住歷史,不是為了回到過去,而是為了更好的前進。”

"
\t摘要:\t對於80年代的懷念,或許可以稱之為1980年代情懷。也有人懷疑,那個年代,沒有網絡、沒有股市、沒有多彩的娛樂、沒有豐富的物質商品,甚至自由市場才剛剛開始萌發,真的是黃金時代嗎?
雷頤:80年代被神話了嗎?

雷頤

前些年電影《1980年代的愛情》上演,“1980年代”這個許久以來被人們懷念和歌頌的年代,再一次成為焦點。

1980年代,或者上世紀80年代,那個開放之初的時代,對於今天的許多人來說,新奇、開放、寬容、充滿了向上的力量。那是一個思想解放的年代,一個文學爆發的年代,一個積極進取的年代……

對於1980年代的懷念,或許可以稱之為1980年代情懷。不過,也有人懷疑,30多年前的那個年代,沒有網絡、沒有股市、沒有多彩的娛樂、沒有豐富的物質商品,甚至自由市場才剛剛開始萌發,真的是黃金時代嗎?

對此,記者採訪了著名歷史學家雷頤,對於那個年代的記憶,雷頤說:“把事件放在歷史的情景和脈絡之中,我們就知道,那是一個許多方面都開先河的年代,現在習以為常的很多東西,當年都曾經付出過艱辛的努力甚至是代價,溫故而知新,記住歷史,不是為了回到過去,而是為了更好的前進。”

雷頤:80年代被神話了嗎?

開眼看世界

過去的1980年代,雷頤把它稱為破堅冰的時代。他說:“許多事情,要放在歷史本身的情境中去看,上世紀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文革’已經結束,中國從那個動盪、封閉的時代走出來,在冰天雪地中邁出艱難的一步,非常不容易。”

從無到有,比從有到多更困難,雷頤說:“破堅冰的一霎,是最困難、最需要勇氣的。比如說朦朧詩,我有一個朋友,當年寫朦朧詩,而被開除公職,但是到了上世紀80年代中後期,朦朧詩就已經被社會所接受,到了現在,人們可能都會覺得朦朧詩根本不算什麼,這當然是社會的進步,但這個進步,是許許多多像我那位朋友一樣的人,付出過沉重的代價換來的。”

"
\t摘要:\t對於80年代的懷念,或許可以稱之為1980年代情懷。也有人懷疑,那個年代,沒有網絡、沒有股市、沒有多彩的娛樂、沒有豐富的物質商品,甚至自由市場才剛剛開始萌發,真的是黃金時代嗎?
雷頤:80年代被神話了嗎?

雷頤

前些年電影《1980年代的愛情》上演,“1980年代”這個許久以來被人們懷念和歌頌的年代,再一次成為焦點。

1980年代,或者上世紀80年代,那個開放之初的時代,對於今天的許多人來說,新奇、開放、寬容、充滿了向上的力量。那是一個思想解放的年代,一個文學爆發的年代,一個積極進取的年代……

對於1980年代的懷念,或許可以稱之為1980年代情懷。不過,也有人懷疑,30多年前的那個年代,沒有網絡、沒有股市、沒有多彩的娛樂、沒有豐富的物質商品,甚至自由市場才剛剛開始萌發,真的是黃金時代嗎?

對此,記者採訪了著名歷史學家雷頤,對於那個年代的記憶,雷頤說:“把事件放在歷史的情景和脈絡之中,我們就知道,那是一個許多方面都開先河的年代,現在習以為常的很多東西,當年都曾經付出過艱辛的努力甚至是代價,溫故而知新,記住歷史,不是為了回到過去,而是為了更好的前進。”

雷頤:80年代被神話了嗎?

開眼看世界

過去的1980年代,雷頤把它稱為破堅冰的時代。他說:“許多事情,要放在歷史本身的情境中去看,上世紀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文革’已經結束,中國從那個動盪、封閉的時代走出來,在冰天雪地中邁出艱難的一步,非常不容易。”

從無到有,比從有到多更困難,雷頤說:“破堅冰的一霎,是最困難、最需要勇氣的。比如說朦朧詩,我有一個朋友,當年寫朦朧詩,而被開除公職,但是到了上世紀80年代中後期,朦朧詩就已經被社會所接受,到了現在,人們可能都會覺得朦朧詩根本不算什麼,這當然是社會的進步,但這個進步,是許許多多像我那位朋友一樣的人,付出過沉重的代價換來的。”

雷頤:80年代被神話了嗎?

一個時代的進步,帶來的不僅僅是某個領域,某些人的變化,而是整個社會的變革。雷頤說:“開放,影響的是所有老百姓日常生活的大解放,比如說糧票、布票等的消失,使得人的遷徙變得自由,在此之前,遷徙是非常困難的,要受到糧票的制約,一個北京人,要去上海,你拿北京的糧票肯定不行。但是廢除糧票之後,人們可以在任何地方獲得基本的生存資源。”

那並不是一個神話的時代,但卻是一個一切都在前進的時代。雷頤說:“從堅冰中破冰而出,一切都是欣欣向榮,整個社會方方面面都在想辦法往前走,變得更加開放。所以,並不是那個時代真的一切都好,恰恰相反,開眼看世界的人們,發現我們有那麼多的不足,那麼多需要學習的東西,一下子爆發出來的熱情,彌足珍貴,也值得學習。”

"
\t摘要:\t對於80年代的懷念,或許可以稱之為1980年代情懷。也有人懷疑,那個年代,沒有網絡、沒有股市、沒有多彩的娛樂、沒有豐富的物質商品,甚至自由市場才剛剛開始萌發,真的是黃金時代嗎?
雷頤:80年代被神話了嗎?

雷頤

前些年電影《1980年代的愛情》上演,“1980年代”這個許久以來被人們懷念和歌頌的年代,再一次成為焦點。

1980年代,或者上世紀80年代,那個開放之初的時代,對於今天的許多人來說,新奇、開放、寬容、充滿了向上的力量。那是一個思想解放的年代,一個文學爆發的年代,一個積極進取的年代……

對於1980年代的懷念,或許可以稱之為1980年代情懷。不過,也有人懷疑,30多年前的那個年代,沒有網絡、沒有股市、沒有多彩的娛樂、沒有豐富的物質商品,甚至自由市場才剛剛開始萌發,真的是黃金時代嗎?

對此,記者採訪了著名歷史學家雷頤,對於那個年代的記憶,雷頤說:“把事件放在歷史的情景和脈絡之中,我們就知道,那是一個許多方面都開先河的年代,現在習以為常的很多東西,當年都曾經付出過艱辛的努力甚至是代價,溫故而知新,記住歷史,不是為了回到過去,而是為了更好的前進。”

雷頤:80年代被神話了嗎?

開眼看世界

過去的1980年代,雷頤把它稱為破堅冰的時代。他說:“許多事情,要放在歷史本身的情境中去看,上世紀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文革’已經結束,中國從那個動盪、封閉的時代走出來,在冰天雪地中邁出艱難的一步,非常不容易。”

從無到有,比從有到多更困難,雷頤說:“破堅冰的一霎,是最困難、最需要勇氣的。比如說朦朧詩,我有一個朋友,當年寫朦朧詩,而被開除公職,但是到了上世紀80年代中後期,朦朧詩就已經被社會所接受,到了現在,人們可能都會覺得朦朧詩根本不算什麼,這當然是社會的進步,但這個進步,是許許多多像我那位朋友一樣的人,付出過沉重的代價換來的。”

雷頤:80年代被神話了嗎?

一個時代的進步,帶來的不僅僅是某個領域,某些人的變化,而是整個社會的變革。雷頤說:“開放,影響的是所有老百姓日常生活的大解放,比如說糧票、布票等的消失,使得人的遷徙變得自由,在此之前,遷徙是非常困難的,要受到糧票的制約,一個北京人,要去上海,你拿北京的糧票肯定不行。但是廢除糧票之後,人們可以在任何地方獲得基本的生存資源。”

那並不是一個神話的時代,但卻是一個一切都在前進的時代。雷頤說:“從堅冰中破冰而出,一切都是欣欣向榮,整個社會方方面面都在想辦法往前走,變得更加開放。所以,並不是那個時代真的一切都好,恰恰相反,開眼看世界的人們,發現我們有那麼多的不足,那麼多需要學習的東西,一下子爆發出來的熱情,彌足珍貴,也值得學習。”

雷頤:80年代被神話了嗎?

記住過去,記住歷史,正是因為我們需要不斷前進。雷頤說:“僅僅和現在對比,當然會發現那時候社會的發展遠遠沒有現在好,但學歷史就是要培養人的歷史感,把事件放在歷史中去評判,從這個意義上,當時中國社會迸發的向上的能量,發展的願望,以及為了社會進步所付出的艱辛努力,是值得肯定的。”

打破計劃經濟

社會在前進,但前進的社會,是有來源的,是有根基的,而這個根基之中,許多磚石都是在上世紀80年代奠定的。這就是上世紀80年代的意義,並不因為大廈落成、高樓入雲而消失。

雷頤說:“太多東西在那個時代奠定,比如思想學術領域,在開放之前,人們對西方,對世界的學術、思想極少瞭解,開放之後,西方學術被大量引進,薩特進來了,太多的東西是我們以前不知道的。比如文學,自由詩、朦朧詩在之前是不許談的,但是後來也成了文學中重要的部分。再如國企改革,也是從那個時候開始,還有教育,上大學不再看家庭出身了,還有農村的土地承包,直接改變了當代中國的農業生產模式,林林總總,這些開風氣之先的舉措,都是在那個時代完成的,並且,直接影響著中國社會後來這數十年的發展。”

"
\t摘要:\t對於80年代的懷念,或許可以稱之為1980年代情懷。也有人懷疑,那個年代,沒有網絡、沒有股市、沒有多彩的娛樂、沒有豐富的物質商品,甚至自由市場才剛剛開始萌發,真的是黃金時代嗎?
雷頤:80年代被神話了嗎?

雷頤

前些年電影《1980年代的愛情》上演,“1980年代”這個許久以來被人們懷念和歌頌的年代,再一次成為焦點。

1980年代,或者上世紀80年代,那個開放之初的時代,對於今天的許多人來說,新奇、開放、寬容、充滿了向上的力量。那是一個思想解放的年代,一個文學爆發的年代,一個積極進取的年代……

對於1980年代的懷念,或許可以稱之為1980年代情懷。不過,也有人懷疑,30多年前的那個年代,沒有網絡、沒有股市、沒有多彩的娛樂、沒有豐富的物質商品,甚至自由市場才剛剛開始萌發,真的是黃金時代嗎?

對此,記者採訪了著名歷史學家雷頤,對於那個年代的記憶,雷頤說:“把事件放在歷史的情景和脈絡之中,我們就知道,那是一個許多方面都開先河的年代,現在習以為常的很多東西,當年都曾經付出過艱辛的努力甚至是代價,溫故而知新,記住歷史,不是為了回到過去,而是為了更好的前進。”

雷頤:80年代被神話了嗎?

開眼看世界

過去的1980年代,雷頤把它稱為破堅冰的時代。他說:“許多事情,要放在歷史本身的情境中去看,上世紀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文革’已經結束,中國從那個動盪、封閉的時代走出來,在冰天雪地中邁出艱難的一步,非常不容易。”

從無到有,比從有到多更困難,雷頤說:“破堅冰的一霎,是最困難、最需要勇氣的。比如說朦朧詩,我有一個朋友,當年寫朦朧詩,而被開除公職,但是到了上世紀80年代中後期,朦朧詩就已經被社會所接受,到了現在,人們可能都會覺得朦朧詩根本不算什麼,這當然是社會的進步,但這個進步,是許許多多像我那位朋友一樣的人,付出過沉重的代價換來的。”

雷頤:80年代被神話了嗎?

一個時代的進步,帶來的不僅僅是某個領域,某些人的變化,而是整個社會的變革。雷頤說:“開放,影響的是所有老百姓日常生活的大解放,比如說糧票、布票等的消失,使得人的遷徙變得自由,在此之前,遷徙是非常困難的,要受到糧票的制約,一個北京人,要去上海,你拿北京的糧票肯定不行。但是廢除糧票之後,人們可以在任何地方獲得基本的生存資源。”

那並不是一個神話的時代,但卻是一個一切都在前進的時代。雷頤說:“從堅冰中破冰而出,一切都是欣欣向榮,整個社會方方面面都在想辦法往前走,變得更加開放。所以,並不是那個時代真的一切都好,恰恰相反,開眼看世界的人們,發現我們有那麼多的不足,那麼多需要學習的東西,一下子爆發出來的熱情,彌足珍貴,也值得學習。”

雷頤:80年代被神話了嗎?

記住過去,記住歷史,正是因為我們需要不斷前進。雷頤說:“僅僅和現在對比,當然會發現那時候社會的發展遠遠沒有現在好,但學歷史就是要培養人的歷史感,把事件放在歷史中去評判,從這個意義上,當時中國社會迸發的向上的能量,發展的願望,以及為了社會進步所付出的艱辛努力,是值得肯定的。”

打破計劃經濟

社會在前進,但前進的社會,是有來源的,是有根基的,而這個根基之中,許多磚石都是在上世紀80年代奠定的。這就是上世紀80年代的意義,並不因為大廈落成、高樓入雲而消失。

雷頤說:“太多東西在那個時代奠定,比如思想學術領域,在開放之前,人們對西方,對世界的學術、思想極少瞭解,開放之後,西方學術被大量引進,薩特進來了,太多的東西是我們以前不知道的。比如文學,自由詩、朦朧詩在之前是不許談的,但是後來也成了文學中重要的部分。再如國企改革,也是從那個時候開始,還有教育,上大學不再看家庭出身了,還有農村的土地承包,直接改變了當代中國的農業生產模式,林林總總,這些開風氣之先的舉措,都是在那個時代完成的,並且,直接影響著中國社會後來這數十年的發展。”

雷頤:80年代被神話了嗎?

80年代綠皮火車上的眾生

不斷進取,不斷改變,這就是上世紀80年代留給中國的財富。雷頤說:“可以說上世紀80年代是當代中國最開始啟蒙、萌芽的時代,整個社會都在高速地往前發展,這是最難的,比如市場經濟,我們現在習慣了市場上豐富的物資,自由的價格,但是在開放之前,計劃經濟時代,一盒火柴的價格都是國家制定的,年輕人可能想象不到那種情景究竟意味著什麼,但是毫無疑問,打破計劃經濟,轉向市場經濟,它的意義是開天闢地的。可以說,沒有那個時代的無數人的開闢道路,沒有艱難的努力和付出,就不可能有今天繁榮的社會,不可能有今天大多數人優裕的生活,社會發展帶來了生活質量的提高,生活方式的改變,生活條件的便利,但是不應忘記,這一切都是怎麼得來的,否定了這個基礎,建立在這個基礎上的一切,都會失去意義。”

"
\t摘要:\t對於80年代的懷念,或許可以稱之為1980年代情懷。也有人懷疑,那個年代,沒有網絡、沒有股市、沒有多彩的娛樂、沒有豐富的物質商品,甚至自由市場才剛剛開始萌發,真的是黃金時代嗎?
雷頤:80年代被神話了嗎?

雷頤

前些年電影《1980年代的愛情》上演,“1980年代”這個許久以來被人們懷念和歌頌的年代,再一次成為焦點。

1980年代,或者上世紀80年代,那個開放之初的時代,對於今天的許多人來說,新奇、開放、寬容、充滿了向上的力量。那是一個思想解放的年代,一個文學爆發的年代,一個積極進取的年代……

對於1980年代的懷念,或許可以稱之為1980年代情懷。不過,也有人懷疑,30多年前的那個年代,沒有網絡、沒有股市、沒有多彩的娛樂、沒有豐富的物質商品,甚至自由市場才剛剛開始萌發,真的是黃金時代嗎?

對此,記者採訪了著名歷史學家雷頤,對於那個年代的記憶,雷頤說:“把事件放在歷史的情景和脈絡之中,我們就知道,那是一個許多方面都開先河的年代,現在習以為常的很多東西,當年都曾經付出過艱辛的努力甚至是代價,溫故而知新,記住歷史,不是為了回到過去,而是為了更好的前進。”

雷頤:80年代被神話了嗎?

開眼看世界

過去的1980年代,雷頤把它稱為破堅冰的時代。他說:“許多事情,要放在歷史本身的情境中去看,上世紀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文革’已經結束,中國從那個動盪、封閉的時代走出來,在冰天雪地中邁出艱難的一步,非常不容易。”

從無到有,比從有到多更困難,雷頤說:“破堅冰的一霎,是最困難、最需要勇氣的。比如說朦朧詩,我有一個朋友,當年寫朦朧詩,而被開除公職,但是到了上世紀80年代中後期,朦朧詩就已經被社會所接受,到了現在,人們可能都會覺得朦朧詩根本不算什麼,這當然是社會的進步,但這個進步,是許許多多像我那位朋友一樣的人,付出過沉重的代價換來的。”

雷頤:80年代被神話了嗎?

一個時代的進步,帶來的不僅僅是某個領域,某些人的變化,而是整個社會的變革。雷頤說:“開放,影響的是所有老百姓日常生活的大解放,比如說糧票、布票等的消失,使得人的遷徙變得自由,在此之前,遷徙是非常困難的,要受到糧票的制約,一個北京人,要去上海,你拿北京的糧票肯定不行。但是廢除糧票之後,人們可以在任何地方獲得基本的生存資源。”

那並不是一個神話的時代,但卻是一個一切都在前進的時代。雷頤說:“從堅冰中破冰而出,一切都是欣欣向榮,整個社會方方面面都在想辦法往前走,變得更加開放。所以,並不是那個時代真的一切都好,恰恰相反,開眼看世界的人們,發現我們有那麼多的不足,那麼多需要學習的東西,一下子爆發出來的熱情,彌足珍貴,也值得學習。”

雷頤:80年代被神話了嗎?

記住過去,記住歷史,正是因為我們需要不斷前進。雷頤說:“僅僅和現在對比,當然會發現那時候社會的發展遠遠沒有現在好,但學歷史就是要培養人的歷史感,把事件放在歷史中去評判,從這個意義上,當時中國社會迸發的向上的能量,發展的願望,以及為了社會進步所付出的艱辛努力,是值得肯定的。”

打破計劃經濟

社會在前進,但前進的社會,是有來源的,是有根基的,而這個根基之中,許多磚石都是在上世紀80年代奠定的。這就是上世紀80年代的意義,並不因為大廈落成、高樓入雲而消失。

雷頤說:“太多東西在那個時代奠定,比如思想學術領域,在開放之前,人們對西方,對世界的學術、思想極少瞭解,開放之後,西方學術被大量引進,薩特進來了,太多的東西是我們以前不知道的。比如文學,自由詩、朦朧詩在之前是不許談的,但是後來也成了文學中重要的部分。再如國企改革,也是從那個時候開始,還有教育,上大學不再看家庭出身了,還有農村的土地承包,直接改變了當代中國的農業生產模式,林林總總,這些開風氣之先的舉措,都是在那個時代完成的,並且,直接影響著中國社會後來這數十年的發展。”

雷頤:80年代被神話了嗎?

80年代綠皮火車上的眾生

不斷進取,不斷改變,這就是上世紀80年代留給中國的財富。雷頤說:“可以說上世紀80年代是當代中國最開始啟蒙、萌芽的時代,整個社會都在高速地往前發展,這是最難的,比如市場經濟,我們現在習慣了市場上豐富的物資,自由的價格,但是在開放之前,計劃經濟時代,一盒火柴的價格都是國家制定的,年輕人可能想象不到那種情景究竟意味著什麼,但是毫無疑問,打破計劃經濟,轉向市場經濟,它的意義是開天闢地的。可以說,沒有那個時代的無數人的開闢道路,沒有艱難的努力和付出,就不可能有今天繁榮的社會,不可能有今天大多數人優裕的生活,社會發展帶來了生活質量的提高,生活方式的改變,生活條件的便利,但是不應忘記,這一切都是怎麼得來的,否定了這個基礎,建立在這個基礎上的一切,都會失去意義。”

雷頤:80年代被神話了嗎?

為什麼如此懷念

即便那是一個開先河的時代,但也不能否認,30年後的社會和30年前的社會相比,無疑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更優裕的生活,更豐富的享受,但結果卻是讓許多人更加懷念當年。

從思想解放、到學術進取、到文學繁榮、再到精神積極,一直到現在的情感純真,人們對於1980年代的詮釋和想象,不斷地深入到人類生活的方方面面,1980年代情懷越來越重,或許和那個年代成長起來的人們如今正掌握著最多的話語權有關,但卻不僅僅如此。

雷頤說:“社會總是在往前發展,但並不總是一往無前的。事實上,到了上世紀90年代,經濟的發展已經非常快,但相對應的,其他領域的發展卻開始滯後,這導致整個社會的前進開始放緩,到了上世紀末,我們加入WTO,經濟的發展進一步得到加強,成為了世界上有巨大影響力的經濟體,但是社會、文化等諸多方面的發展沒有跟上來,甚至有些領域處於停滯狀態。”

"
\t摘要:\t對於80年代的懷念,或許可以稱之為1980年代情懷。也有人懷疑,那個年代,沒有網絡、沒有股市、沒有多彩的娛樂、沒有豐富的物質商品,甚至自由市場才剛剛開始萌發,真的是黃金時代嗎?
雷頤:80年代被神話了嗎?

雷頤

前些年電影《1980年代的愛情》上演,“1980年代”這個許久以來被人們懷念和歌頌的年代,再一次成為焦點。

1980年代,或者上世紀80年代,那個開放之初的時代,對於今天的許多人來說,新奇、開放、寬容、充滿了向上的力量。那是一個思想解放的年代,一個文學爆發的年代,一個積極進取的年代……

對於1980年代的懷念,或許可以稱之為1980年代情懷。不過,也有人懷疑,30多年前的那個年代,沒有網絡、沒有股市、沒有多彩的娛樂、沒有豐富的物質商品,甚至自由市場才剛剛開始萌發,真的是黃金時代嗎?

對此,記者採訪了著名歷史學家雷頤,對於那個年代的記憶,雷頤說:“把事件放在歷史的情景和脈絡之中,我們就知道,那是一個許多方面都開先河的年代,現在習以為常的很多東西,當年都曾經付出過艱辛的努力甚至是代價,溫故而知新,記住歷史,不是為了回到過去,而是為了更好的前進。”

雷頤:80年代被神話了嗎?

開眼看世界

過去的1980年代,雷頤把它稱為破堅冰的時代。他說:“許多事情,要放在歷史本身的情境中去看,上世紀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文革’已經結束,中國從那個動盪、封閉的時代走出來,在冰天雪地中邁出艱難的一步,非常不容易。”

從無到有,比從有到多更困難,雷頤說:“破堅冰的一霎,是最困難、最需要勇氣的。比如說朦朧詩,我有一個朋友,當年寫朦朧詩,而被開除公職,但是到了上世紀80年代中後期,朦朧詩就已經被社會所接受,到了現在,人們可能都會覺得朦朧詩根本不算什麼,這當然是社會的進步,但這個進步,是許許多多像我那位朋友一樣的人,付出過沉重的代價換來的。”

雷頤:80年代被神話了嗎?

一個時代的進步,帶來的不僅僅是某個領域,某些人的變化,而是整個社會的變革。雷頤說:“開放,影響的是所有老百姓日常生活的大解放,比如說糧票、布票等的消失,使得人的遷徙變得自由,在此之前,遷徙是非常困難的,要受到糧票的制約,一個北京人,要去上海,你拿北京的糧票肯定不行。但是廢除糧票之後,人們可以在任何地方獲得基本的生存資源。”

那並不是一個神話的時代,但卻是一個一切都在前進的時代。雷頤說:“從堅冰中破冰而出,一切都是欣欣向榮,整個社會方方面面都在想辦法往前走,變得更加開放。所以,並不是那個時代真的一切都好,恰恰相反,開眼看世界的人們,發現我們有那麼多的不足,那麼多需要學習的東西,一下子爆發出來的熱情,彌足珍貴,也值得學習。”

雷頤:80年代被神話了嗎?

記住過去,記住歷史,正是因為我們需要不斷前進。雷頤說:“僅僅和現在對比,當然會發現那時候社會的發展遠遠沒有現在好,但學歷史就是要培養人的歷史感,把事件放在歷史中去評判,從這個意義上,當時中國社會迸發的向上的能量,發展的願望,以及為了社會進步所付出的艱辛努力,是值得肯定的。”

打破計劃經濟

社會在前進,但前進的社會,是有來源的,是有根基的,而這個根基之中,許多磚石都是在上世紀80年代奠定的。這就是上世紀80年代的意義,並不因為大廈落成、高樓入雲而消失。

雷頤說:“太多東西在那個時代奠定,比如思想學術領域,在開放之前,人們對西方,對世界的學術、思想極少瞭解,開放之後,西方學術被大量引進,薩特進來了,太多的東西是我們以前不知道的。比如文學,自由詩、朦朧詩在之前是不許談的,但是後來也成了文學中重要的部分。再如國企改革,也是從那個時候開始,還有教育,上大學不再看家庭出身了,還有農村的土地承包,直接改變了當代中國的農業生產模式,林林總總,這些開風氣之先的舉措,都是在那個時代完成的,並且,直接影響著中國社會後來這數十年的發展。”

雷頤:80年代被神話了嗎?

80年代綠皮火車上的眾生

不斷進取,不斷改變,這就是上世紀80年代留給中國的財富。雷頤說:“可以說上世紀80年代是當代中國最開始啟蒙、萌芽的時代,整個社會都在高速地往前發展,這是最難的,比如市場經濟,我們現在習慣了市場上豐富的物資,自由的價格,但是在開放之前,計劃經濟時代,一盒火柴的價格都是國家制定的,年輕人可能想象不到那種情景究竟意味著什麼,但是毫無疑問,打破計劃經濟,轉向市場經濟,它的意義是開天闢地的。可以說,沒有那個時代的無數人的開闢道路,沒有艱難的努力和付出,就不可能有今天繁榮的社會,不可能有今天大多數人優裕的生活,社會發展帶來了生活質量的提高,生活方式的改變,生活條件的便利,但是不應忘記,這一切都是怎麼得來的,否定了這個基礎,建立在這個基礎上的一切,都會失去意義。”

雷頤:80年代被神話了嗎?

為什麼如此懷念

即便那是一個開先河的時代,但也不能否認,30年後的社會和30年前的社會相比,無疑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更優裕的生活,更豐富的享受,但結果卻是讓許多人更加懷念當年。

從思想解放、到學術進取、到文學繁榮、再到精神積極,一直到現在的情感純真,人們對於1980年代的詮釋和想象,不斷地深入到人類生活的方方面面,1980年代情懷越來越重,或許和那個年代成長起來的人們如今正掌握著最多的話語權有關,但卻不僅僅如此。

雷頤說:“社會總是在往前發展,但並不總是一往無前的。事實上,到了上世紀90年代,經濟的發展已經非常快,但相對應的,其他領域的發展卻開始滯後,這導致整個社會的前進開始放緩,到了上世紀末,我們加入WTO,經濟的發展進一步得到加強,成為了世界上有巨大影響力的經濟體,但是社會、文化等諸多方面的發展沒有跟上來,甚至有些領域處於停滯狀態。”

雷頤:80年代被神話了嗎?

80年底的“土豪”


當高速的發展狀態不再,激情也就慢慢減退,當積累的社會問題漸漸爆發,情緒也開始發生變化。雷頤說:“如果我們一直都在乘風破浪,如果我們在整個社會的方方面面都保持大體相當的前進速度,那麼人們會懷念那個開闢的時代,但不會有那麼深的情懷,因為人們總是在往前看,社會和生活總是在變得更好。但事實上,沒有什麼完美無缺的發展模式,我們在30多年經濟高速發展的時候,積累了太多的問題,而這些問題和各個領域改革開放的程度不同有很大的關係,最終讓人們對於未來的預期降低,對於過去的懷念加強。”

對於1980年代的美好印象,或許有許多想象和誇大的成分,或許真正的1980年代,遠沒有那麼好,但這樣的想象背後,卻有不得不讓人重視的問題,雷頤說,“這種情緒的出現,某種程度上也是社會心理的一種反映,值得引起注意”。

"
\t摘要:\t對於80年代的懷念,或許可以稱之為1980年代情懷。也有人懷疑,那個年代,沒有網絡、沒有股市、沒有多彩的娛樂、沒有豐富的物質商品,甚至自由市場才剛剛開始萌發,真的是黃金時代嗎?
雷頤:80年代被神話了嗎?

雷頤

前些年電影《1980年代的愛情》上演,“1980年代”這個許久以來被人們懷念和歌頌的年代,再一次成為焦點。

1980年代,或者上世紀80年代,那個開放之初的時代,對於今天的許多人來說,新奇、開放、寬容、充滿了向上的力量。那是一個思想解放的年代,一個文學爆發的年代,一個積極進取的年代……

對於1980年代的懷念,或許可以稱之為1980年代情懷。不過,也有人懷疑,30多年前的那個年代,沒有網絡、沒有股市、沒有多彩的娛樂、沒有豐富的物質商品,甚至自由市場才剛剛開始萌發,真的是黃金時代嗎?

對此,記者採訪了著名歷史學家雷頤,對於那個年代的記憶,雷頤說:“把事件放在歷史的情景和脈絡之中,我們就知道,那是一個許多方面都開先河的年代,現在習以為常的很多東西,當年都曾經付出過艱辛的努力甚至是代價,溫故而知新,記住歷史,不是為了回到過去,而是為了更好的前進。”

雷頤:80年代被神話了嗎?

開眼看世界

過去的1980年代,雷頤把它稱為破堅冰的時代。他說:“許多事情,要放在歷史本身的情境中去看,上世紀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文革’已經結束,中國從那個動盪、封閉的時代走出來,在冰天雪地中邁出艱難的一步,非常不容易。”

從無到有,比從有到多更困難,雷頤說:“破堅冰的一霎,是最困難、最需要勇氣的。比如說朦朧詩,我有一個朋友,當年寫朦朧詩,而被開除公職,但是到了上世紀80年代中後期,朦朧詩就已經被社會所接受,到了現在,人們可能都會覺得朦朧詩根本不算什麼,這當然是社會的進步,但這個進步,是許許多多像我那位朋友一樣的人,付出過沉重的代價換來的。”

雷頤:80年代被神話了嗎?

一個時代的進步,帶來的不僅僅是某個領域,某些人的變化,而是整個社會的變革。雷頤說:“開放,影響的是所有老百姓日常生活的大解放,比如說糧票、布票等的消失,使得人的遷徙變得自由,在此之前,遷徙是非常困難的,要受到糧票的制約,一個北京人,要去上海,你拿北京的糧票肯定不行。但是廢除糧票之後,人們可以在任何地方獲得基本的生存資源。”

那並不是一個神話的時代,但卻是一個一切都在前進的時代。雷頤說:“從堅冰中破冰而出,一切都是欣欣向榮,整個社會方方面面都在想辦法往前走,變得更加開放。所以,並不是那個時代真的一切都好,恰恰相反,開眼看世界的人們,發現我們有那麼多的不足,那麼多需要學習的東西,一下子爆發出來的熱情,彌足珍貴,也值得學習。”

雷頤:80年代被神話了嗎?

記住過去,記住歷史,正是因為我們需要不斷前進。雷頤說:“僅僅和現在對比,當然會發現那時候社會的發展遠遠沒有現在好,但學歷史就是要培養人的歷史感,把事件放在歷史中去評判,從這個意義上,當時中國社會迸發的向上的能量,發展的願望,以及為了社會進步所付出的艱辛努力,是值得肯定的。”

打破計劃經濟

社會在前進,但前進的社會,是有來源的,是有根基的,而這個根基之中,許多磚石都是在上世紀80年代奠定的。這就是上世紀80年代的意義,並不因為大廈落成、高樓入雲而消失。

雷頤說:“太多東西在那個時代奠定,比如思想學術領域,在開放之前,人們對西方,對世界的學術、思想極少瞭解,開放之後,西方學術被大量引進,薩特進來了,太多的東西是我們以前不知道的。比如文學,自由詩、朦朧詩在之前是不許談的,但是後來也成了文學中重要的部分。再如國企改革,也是從那個時候開始,還有教育,上大學不再看家庭出身了,還有農村的土地承包,直接改變了當代中國的農業生產模式,林林總總,這些開風氣之先的舉措,都是在那個時代完成的,並且,直接影響著中國社會後來這數十年的發展。”

雷頤:80年代被神話了嗎?

80年代綠皮火車上的眾生

不斷進取,不斷改變,這就是上世紀80年代留給中國的財富。雷頤說:“可以說上世紀80年代是當代中國最開始啟蒙、萌芽的時代,整個社會都在高速地往前發展,這是最難的,比如市場經濟,我們現在習慣了市場上豐富的物資,自由的價格,但是在開放之前,計劃經濟時代,一盒火柴的價格都是國家制定的,年輕人可能想象不到那種情景究竟意味著什麼,但是毫無疑問,打破計劃經濟,轉向市場經濟,它的意義是開天闢地的。可以說,沒有那個時代的無數人的開闢道路,沒有艱難的努力和付出,就不可能有今天繁榮的社會,不可能有今天大多數人優裕的生活,社會發展帶來了生活質量的提高,生活方式的改變,生活條件的便利,但是不應忘記,這一切都是怎麼得來的,否定了這個基礎,建立在這個基礎上的一切,都會失去意義。”

雷頤:80年代被神話了嗎?

為什麼如此懷念

即便那是一個開先河的時代,但也不能否認,30年後的社會和30年前的社會相比,無疑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更優裕的生活,更豐富的享受,但結果卻是讓許多人更加懷念當年。

從思想解放、到學術進取、到文學繁榮、再到精神積極,一直到現在的情感純真,人們對於1980年代的詮釋和想象,不斷地深入到人類生活的方方面面,1980年代情懷越來越重,或許和那個年代成長起來的人們如今正掌握著最多的話語權有關,但卻不僅僅如此。

雷頤說:“社會總是在往前發展,但並不總是一往無前的。事實上,到了上世紀90年代,經濟的發展已經非常快,但相對應的,其他領域的發展卻開始滯後,這導致整個社會的前進開始放緩,到了上世紀末,我們加入WTO,經濟的發展進一步得到加強,成為了世界上有巨大影響力的經濟體,但是社會、文化等諸多方面的發展沒有跟上來,甚至有些領域處於停滯狀態。”

雷頤:80年代被神話了嗎?

80年底的“土豪”


當高速的發展狀態不再,激情也就慢慢減退,當積累的社會問題漸漸爆發,情緒也開始發生變化。雷頤說:“如果我們一直都在乘風破浪,如果我們在整個社會的方方面面都保持大體相當的前進速度,那麼人們會懷念那個開闢的時代,但不會有那麼深的情懷,因為人們總是在往前看,社會和生活總是在變得更好。但事實上,沒有什麼完美無缺的發展模式,我們在30多年經濟高速發展的時候,積累了太多的問題,而這些問題和各個領域改革開放的程度不同有很大的關係,最終讓人們對於未來的預期降低,對於過去的懷念加強。”

對於1980年代的美好印象,或許有許多想象和誇大的成分,或許真正的1980年代,遠沒有那麼好,但這樣的想象背後,卻有不得不讓人重視的問題,雷頤說,“這種情緒的出現,某種程度上也是社會心理的一種反映,值得引起注意”。

雷頤:80年代被神話了嗎?


重視歷史 整理得失

記住歷史,是為了發展的基礎更加堅實,關注現在,則是為了讓前行的腳步更加輕鬆,今不如昔並不是對待歷史恰當的態度,但忘記歷史也不是對未來負責的做法。

雷頤說:“我在網上也看到有人說,1980年代沒有手機,沒有互聯網,甚至沒有股市,怎麼和今天比,看看今天的股市,市值多少萬億,就知道今天比30年前更發達、更好。這樣的說法不能說有問題,確實如此,社會總在前進,今天的社會,在許多方面都比當年更發達、更好。但我們學歷史,就要明白,今天的生活更好,更方便,但這一切恰恰得益於當年打下的基礎。同時,我們也要明白,僅僅懷念過去意義不大,更重要的是,在歷史當中學到經驗,究竟怎樣才能讓我們繼續前進,讓我們的生活變得更好。”

"
\t摘要:\t對於80年代的懷念,或許可以稱之為1980年代情懷。也有人懷疑,那個年代,沒有網絡、沒有股市、沒有多彩的娛樂、沒有豐富的物質商品,甚至自由市場才剛剛開始萌發,真的是黃金時代嗎?
雷頤:80年代被神話了嗎?

雷頤

前些年電影《1980年代的愛情》上演,“1980年代”這個許久以來被人們懷念和歌頌的年代,再一次成為焦點。

1980年代,或者上世紀80年代,那個開放之初的時代,對於今天的許多人來說,新奇、開放、寬容、充滿了向上的力量。那是一個思想解放的年代,一個文學爆發的年代,一個積極進取的年代……

對於1980年代的懷念,或許可以稱之為1980年代情懷。不過,也有人懷疑,30多年前的那個年代,沒有網絡、沒有股市、沒有多彩的娛樂、沒有豐富的物質商品,甚至自由市場才剛剛開始萌發,真的是黃金時代嗎?

對此,記者採訪了著名歷史學家雷頤,對於那個年代的記憶,雷頤說:“把事件放在歷史的情景和脈絡之中,我們就知道,那是一個許多方面都開先河的年代,現在習以為常的很多東西,當年都曾經付出過艱辛的努力甚至是代價,溫故而知新,記住歷史,不是為了回到過去,而是為了更好的前進。”

雷頤:80年代被神話了嗎?

開眼看世界

過去的1980年代,雷頤把它稱為破堅冰的時代。他說:“許多事情,要放在歷史本身的情境中去看,上世紀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文革’已經結束,中國從那個動盪、封閉的時代走出來,在冰天雪地中邁出艱難的一步,非常不容易。”

從無到有,比從有到多更困難,雷頤說:“破堅冰的一霎,是最困難、最需要勇氣的。比如說朦朧詩,我有一個朋友,當年寫朦朧詩,而被開除公職,但是到了上世紀80年代中後期,朦朧詩就已經被社會所接受,到了現在,人們可能都會覺得朦朧詩根本不算什麼,這當然是社會的進步,但這個進步,是許許多多像我那位朋友一樣的人,付出過沉重的代價換來的。”

雷頤:80年代被神話了嗎?

一個時代的進步,帶來的不僅僅是某個領域,某些人的變化,而是整個社會的變革。雷頤說:“開放,影響的是所有老百姓日常生活的大解放,比如說糧票、布票等的消失,使得人的遷徙變得自由,在此之前,遷徙是非常困難的,要受到糧票的制約,一個北京人,要去上海,你拿北京的糧票肯定不行。但是廢除糧票之後,人們可以在任何地方獲得基本的生存資源。”

那並不是一個神話的時代,但卻是一個一切都在前進的時代。雷頤說:“從堅冰中破冰而出,一切都是欣欣向榮,整個社會方方面面都在想辦法往前走,變得更加開放。所以,並不是那個時代真的一切都好,恰恰相反,開眼看世界的人們,發現我們有那麼多的不足,那麼多需要學習的東西,一下子爆發出來的熱情,彌足珍貴,也值得學習。”

雷頤:80年代被神話了嗎?

記住過去,記住歷史,正是因為我們需要不斷前進。雷頤說:“僅僅和現在對比,當然會發現那時候社會的發展遠遠沒有現在好,但學歷史就是要培養人的歷史感,把事件放在歷史中去評判,從這個意義上,當時中國社會迸發的向上的能量,發展的願望,以及為了社會進步所付出的艱辛努力,是值得肯定的。”

打破計劃經濟

社會在前進,但前進的社會,是有來源的,是有根基的,而這個根基之中,許多磚石都是在上世紀80年代奠定的。這就是上世紀80年代的意義,並不因為大廈落成、高樓入雲而消失。

雷頤說:“太多東西在那個時代奠定,比如思想學術領域,在開放之前,人們對西方,對世界的學術、思想極少瞭解,開放之後,西方學術被大量引進,薩特進來了,太多的東西是我們以前不知道的。比如文學,自由詩、朦朧詩在之前是不許談的,但是後來也成了文學中重要的部分。再如國企改革,也是從那個時候開始,還有教育,上大學不再看家庭出身了,還有農村的土地承包,直接改變了當代中國的農業生產模式,林林總總,這些開風氣之先的舉措,都是在那個時代完成的,並且,直接影響著中國社會後來這數十年的發展。”

雷頤:80年代被神話了嗎?

80年代綠皮火車上的眾生

不斷進取,不斷改變,這就是上世紀80年代留給中國的財富。雷頤說:“可以說上世紀80年代是當代中國最開始啟蒙、萌芽的時代,整個社會都在高速地往前發展,這是最難的,比如市場經濟,我們現在習慣了市場上豐富的物資,自由的價格,但是在開放之前,計劃經濟時代,一盒火柴的價格都是國家制定的,年輕人可能想象不到那種情景究竟意味著什麼,但是毫無疑問,打破計劃經濟,轉向市場經濟,它的意義是開天闢地的。可以說,沒有那個時代的無數人的開闢道路,沒有艱難的努力和付出,就不可能有今天繁榮的社會,不可能有今天大多數人優裕的生活,社會發展帶來了生活質量的提高,生活方式的改變,生活條件的便利,但是不應忘記,這一切都是怎麼得來的,否定了這個基礎,建立在這個基礎上的一切,都會失去意義。”

雷頤:80年代被神話了嗎?

為什麼如此懷念

即便那是一個開先河的時代,但也不能否認,30年後的社會和30年前的社會相比,無疑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更優裕的生活,更豐富的享受,但結果卻是讓許多人更加懷念當年。

從思想解放、到學術進取、到文學繁榮、再到精神積極,一直到現在的情感純真,人們對於1980年代的詮釋和想象,不斷地深入到人類生活的方方面面,1980年代情懷越來越重,或許和那個年代成長起來的人們如今正掌握著最多的話語權有關,但卻不僅僅如此。

雷頤說:“社會總是在往前發展,但並不總是一往無前的。事實上,到了上世紀90年代,經濟的發展已經非常快,但相對應的,其他領域的發展卻開始滯後,這導致整個社會的前進開始放緩,到了上世紀末,我們加入WTO,經濟的發展進一步得到加強,成為了世界上有巨大影響力的經濟體,但是社會、文化等諸多方面的發展沒有跟上來,甚至有些領域處於停滯狀態。”

雷頤:80年代被神話了嗎?

80年底的“土豪”


當高速的發展狀態不再,激情也就慢慢減退,當積累的社會問題漸漸爆發,情緒也開始發生變化。雷頤說:“如果我們一直都在乘風破浪,如果我們在整個社會的方方面面都保持大體相當的前進速度,那麼人們會懷念那個開闢的時代,但不會有那麼深的情懷,因為人們總是在往前看,社會和生活總是在變得更好。但事實上,沒有什麼完美無缺的發展模式,我們在30多年經濟高速發展的時候,積累了太多的問題,而這些問題和各個領域改革開放的程度不同有很大的關係,最終讓人們對於未來的預期降低,對於過去的懷念加強。”

對於1980年代的美好印象,或許有許多想象和誇大的成分,或許真正的1980年代,遠沒有那麼好,但這樣的想象背後,卻有不得不讓人重視的問題,雷頤說,“這種情緒的出現,某種程度上也是社會心理的一種反映,值得引起注意”。

雷頤:80年代被神話了嗎?


重視歷史 整理得失

記住歷史,是為了發展的基礎更加堅實,關注現在,則是為了讓前行的腳步更加輕鬆,今不如昔並不是對待歷史恰當的態度,但忘記歷史也不是對未來負責的做法。

雷頤說:“我在網上也看到有人說,1980年代沒有手機,沒有互聯網,甚至沒有股市,怎麼和今天比,看看今天的股市,市值多少萬億,就知道今天比30年前更發達、更好。這樣的說法不能說有問題,確實如此,社會總在前進,今天的社會,在許多方面都比當年更發達、更好。但我們學歷史,就要明白,今天的生活更好,更方便,但這一切恰恰得益於當年打下的基礎。同時,我們也要明白,僅僅懷念過去意義不大,更重要的是,在歷史當中學到經驗,究竟怎樣才能讓我們繼續前進,讓我們的生活變得更好。”

雷頤:80年代被神話了嗎?

風靡一時的“中老年迪斯科”

以史為鑑,可以知得失,而加強所得、彌補所失,正是歷史給我們的教育。雷頤說:“我們應該總結,過去的那個年代,我們究竟為什麼要選擇改革開放,30多年改革開放的歷史中,我們成功在哪裡,弊病在哪裡,為什麼會有這些弊病,只有知道這些,才能找到治療弊病的藥方。只有懂歷史,才知道未來的路在哪裡?比如說當年我們從計劃經濟轉向市場經濟,但又不可能一下子完全轉向,於是實行雙軌制作為過渡,但是雙軌制下,也出現了一些問題,那些掌握權力的人,或者和掌權者靠近的人,可以用底價拿下許多緊俏的商品,然後以高價在市場上賣出,獲得驚人的財富,但是這些財富,不是依靠能力獲得的,而是依靠權力獲得的。今天我們再回頭去看,就應該知道,扭轉這樣的問題,彌補這些缺陷,就需要更進一步的改革,推動市場經濟的更加完善。”

"
\t摘要:\t對於80年代的懷念,或許可以稱之為1980年代情懷。也有人懷疑,那個年代,沒有網絡、沒有股市、沒有多彩的娛樂、沒有豐富的物質商品,甚至自由市場才剛剛開始萌發,真的是黃金時代嗎?
雷頤:80年代被神話了嗎?

雷頤

前些年電影《1980年代的愛情》上演,“1980年代”這個許久以來被人們懷念和歌頌的年代,再一次成為焦點。

1980年代,或者上世紀80年代,那個開放之初的時代,對於今天的許多人來說,新奇、開放、寬容、充滿了向上的力量。那是一個思想解放的年代,一個文學爆發的年代,一個積極進取的年代……

對於1980年代的懷念,或許可以稱之為1980年代情懷。不過,也有人懷疑,30多年前的那個年代,沒有網絡、沒有股市、沒有多彩的娛樂、沒有豐富的物質商品,甚至自由市場才剛剛開始萌發,真的是黃金時代嗎?

對此,記者採訪了著名歷史學家雷頤,對於那個年代的記憶,雷頤說:“把事件放在歷史的情景和脈絡之中,我們就知道,那是一個許多方面都開先河的年代,現在習以為常的很多東西,當年都曾經付出過艱辛的努力甚至是代價,溫故而知新,記住歷史,不是為了回到過去,而是為了更好的前進。”

雷頤:80年代被神話了嗎?

開眼看世界

過去的1980年代,雷頤把它稱為破堅冰的時代。他說:“許多事情,要放在歷史本身的情境中去看,上世紀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文革’已經結束,中國從那個動盪、封閉的時代走出來,在冰天雪地中邁出艱難的一步,非常不容易。”

從無到有,比從有到多更困難,雷頤說:“破堅冰的一霎,是最困難、最需要勇氣的。比如說朦朧詩,我有一個朋友,當年寫朦朧詩,而被開除公職,但是到了上世紀80年代中後期,朦朧詩就已經被社會所接受,到了現在,人們可能都會覺得朦朧詩根本不算什麼,這當然是社會的進步,但這個進步,是許許多多像我那位朋友一樣的人,付出過沉重的代價換來的。”

雷頤:80年代被神話了嗎?

一個時代的進步,帶來的不僅僅是某個領域,某些人的變化,而是整個社會的變革。雷頤說:“開放,影響的是所有老百姓日常生活的大解放,比如說糧票、布票等的消失,使得人的遷徙變得自由,在此之前,遷徙是非常困難的,要受到糧票的制約,一個北京人,要去上海,你拿北京的糧票肯定不行。但是廢除糧票之後,人們可以在任何地方獲得基本的生存資源。”

那並不是一個神話的時代,但卻是一個一切都在前進的時代。雷頤說:“從堅冰中破冰而出,一切都是欣欣向榮,整個社會方方面面都在想辦法往前走,變得更加開放。所以,並不是那個時代真的一切都好,恰恰相反,開眼看世界的人們,發現我們有那麼多的不足,那麼多需要學習的東西,一下子爆發出來的熱情,彌足珍貴,也值得學習。”

雷頤:80年代被神話了嗎?

記住過去,記住歷史,正是因為我們需要不斷前進。雷頤說:“僅僅和現在對比,當然會發現那時候社會的發展遠遠沒有現在好,但學歷史就是要培養人的歷史感,把事件放在歷史中去評判,從這個意義上,當時中國社會迸發的向上的能量,發展的願望,以及為了社會進步所付出的艱辛努力,是值得肯定的。”

打破計劃經濟

社會在前進,但前進的社會,是有來源的,是有根基的,而這個根基之中,許多磚石都是在上世紀80年代奠定的。這就是上世紀80年代的意義,並不因為大廈落成、高樓入雲而消失。

雷頤說:“太多東西在那個時代奠定,比如思想學術領域,在開放之前,人們對西方,對世界的學術、思想極少瞭解,開放之後,西方學術被大量引進,薩特進來了,太多的東西是我們以前不知道的。比如文學,自由詩、朦朧詩在之前是不許談的,但是後來也成了文學中重要的部分。再如國企改革,也是從那個時候開始,還有教育,上大學不再看家庭出身了,還有農村的土地承包,直接改變了當代中國的農業生產模式,林林總總,這些開風氣之先的舉措,都是在那個時代完成的,並且,直接影響著中國社會後來這數十年的發展。”

雷頤:80年代被神話了嗎?

80年代綠皮火車上的眾生

不斷進取,不斷改變,這就是上世紀80年代留給中國的財富。雷頤說:“可以說上世紀80年代是當代中國最開始啟蒙、萌芽的時代,整個社會都在高速地往前發展,這是最難的,比如市場經濟,我們現在習慣了市場上豐富的物資,自由的價格,但是在開放之前,計劃經濟時代,一盒火柴的價格都是國家制定的,年輕人可能想象不到那種情景究竟意味著什麼,但是毫無疑問,打破計劃經濟,轉向市場經濟,它的意義是開天闢地的。可以說,沒有那個時代的無數人的開闢道路,沒有艱難的努力和付出,就不可能有今天繁榮的社會,不可能有今天大多數人優裕的生活,社會發展帶來了生活質量的提高,生活方式的改變,生活條件的便利,但是不應忘記,這一切都是怎麼得來的,否定了這個基礎,建立在這個基礎上的一切,都會失去意義。”

雷頤:80年代被神話了嗎?

為什麼如此懷念

即便那是一個開先河的時代,但也不能否認,30年後的社會和30年前的社會相比,無疑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更優裕的生活,更豐富的享受,但結果卻是讓許多人更加懷念當年。

從思想解放、到學術進取、到文學繁榮、再到精神積極,一直到現在的情感純真,人們對於1980年代的詮釋和想象,不斷地深入到人類生活的方方面面,1980年代情懷越來越重,或許和那個年代成長起來的人們如今正掌握著最多的話語權有關,但卻不僅僅如此。

雷頤說:“社會總是在往前發展,但並不總是一往無前的。事實上,到了上世紀90年代,經濟的發展已經非常快,但相對應的,其他領域的發展卻開始滯後,這導致整個社會的前進開始放緩,到了上世紀末,我們加入WTO,經濟的發展進一步得到加強,成為了世界上有巨大影響力的經濟體,但是社會、文化等諸多方面的發展沒有跟上來,甚至有些領域處於停滯狀態。”

雷頤:80年代被神話了嗎?

80年底的“土豪”


當高速的發展狀態不再,激情也就慢慢減退,當積累的社會問題漸漸爆發,情緒也開始發生變化。雷頤說:“如果我們一直都在乘風破浪,如果我們在整個社會的方方面面都保持大體相當的前進速度,那麼人們會懷念那個開闢的時代,但不會有那麼深的情懷,因為人們總是在往前看,社會和生活總是在變得更好。但事實上,沒有什麼完美無缺的發展模式,我們在30多年經濟高速發展的時候,積累了太多的問題,而這些問題和各個領域改革開放的程度不同有很大的關係,最終讓人們對於未來的預期降低,對於過去的懷念加強。”

對於1980年代的美好印象,或許有許多想象和誇大的成分,或許真正的1980年代,遠沒有那麼好,但這樣的想象背後,卻有不得不讓人重視的問題,雷頤說,“這種情緒的出現,某種程度上也是社會心理的一種反映,值得引起注意”。

雷頤:80年代被神話了嗎?


重視歷史 整理得失

記住歷史,是為了發展的基礎更加堅實,關注現在,則是為了讓前行的腳步更加輕鬆,今不如昔並不是對待歷史恰當的態度,但忘記歷史也不是對未來負責的做法。

雷頤說:“我在網上也看到有人說,1980年代沒有手機,沒有互聯網,甚至沒有股市,怎麼和今天比,看看今天的股市,市值多少萬億,就知道今天比30年前更發達、更好。這樣的說法不能說有問題,確實如此,社會總在前進,今天的社會,在許多方面都比當年更發達、更好。但我們學歷史,就要明白,今天的生活更好,更方便,但這一切恰恰得益於當年打下的基礎。同時,我們也要明白,僅僅懷念過去意義不大,更重要的是,在歷史當中學到經驗,究竟怎樣才能讓我們繼續前進,讓我們的生活變得更好。”

雷頤:80年代被神話了嗎?

風靡一時的“中老年迪斯科”

以史為鑑,可以知得失,而加強所得、彌補所失,正是歷史給我們的教育。雷頤說:“我們應該總結,過去的那個年代,我們究竟為什麼要選擇改革開放,30多年改革開放的歷史中,我們成功在哪裡,弊病在哪裡,為什麼會有這些弊病,只有知道這些,才能找到治療弊病的藥方。只有懂歷史,才知道未來的路在哪裡?比如說當年我們從計劃經濟轉向市場經濟,但又不可能一下子完全轉向,於是實行雙軌制作為過渡,但是雙軌制下,也出現了一些問題,那些掌握權力的人,或者和掌權者靠近的人,可以用底價拿下許多緊俏的商品,然後以高價在市場上賣出,獲得驚人的財富,但是這些財富,不是依靠能力獲得的,而是依靠權力獲得的。今天我們再回頭去看,就應該知道,扭轉這樣的問題,彌補這些缺陷,就需要更進一步的改革,推動市場經濟的更加完善。”

雷頤:80年代被神話了嗎?

只往後看永遠不能前進,但不往後看,也會失去前進的基礎。雷頤說:“對於今天的人們來說,往前看當然是最重要的,因為我們總要往前走,總要發展,但是另一方面,如何才能更高的發展,更好的前行,就需要我們重視歷史,整理得失。”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