絲路之書熱到什麼程度了?一家出版社兩個月推出近十本

文學 鄭和 經濟 葛劍雄 浙江新聞 2017-05-16
絲路之書熱到什麼程度了?一家出版社兩個月推出近十本

圖書熱

每個推薦書單都幾十本起步

今明兩天,“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在北京舉行。

“一帶一路”是什麼?不是每個人都能回答得出。

2013年金秋時節,在古絲綢之路經由之地哈薩克斯坦,在鄭和七下西洋曾經到訪的印尼群島,習近平主席向世界發出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真誠邀約。推進“一帶一路”建設,是把握歷史規律、破解時代課題的中國方案,是中國與世界互利共贏的全新平臺,為人類和平發展增添了新的正能量。

我們注意到,這兩三年間,關於“一帶一路”的書寫,呈噴湧狀態。

現在具體有多少相關出版物面世,並沒有準確的統計數字。但以“一帶一路”為關鍵詞在噹噹網上搜索,可以得到900餘條結果。其中,銷售量排在前兩位的分別是《絲綢之路:一部全新的世界史》([英]彼得.弗蘭科潘;邵旭東,孫芳 譯;浙江大學出版社)與《世界是通的——“一帶一路”的邏輯》(王義桅;商務印書館),這兩本書都是2016年下半年出版的。

最近一段時間,不少出版社的官方微信,在推送有關“一帶一路”的書單,從那些標註著100本、88本、68本等數字的標題之下,可以看到關於“一帶一路”出版物的繁盛,成為一種現象。

比如,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的官方微信“中社智庫”,五月份的推送幾乎全是“一帶一路”。5月8日這天的文章標題乾脆就是:“最近都要說‘一帶一路’的事兒了”。

記者發現,僅僅在2017年四五兩個月中,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推出的有關“一帶一路”的新書就有8本,包括《“一帶一路”視野下亞非經濟圈重構》《海上絲綢之路調研報告》《“一帶一路”新型全球化的新長征》等。據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的編輯介紹,他們推出的一個“68本書單”,“僅僅是近兩年出版的,並不全部”。

而在商務印書館的“一帶一路”的百本必備書單中,除了囊括浙江大學出版社、中信出版社、人民出版社的相關書籍,有相當大一部分是商務印書館自己出版的圖書。

中國出版集團公司也在微信上公佈了他們的出版計劃,其旗下出版社,有24本“絲路之書”正在編輯製作之中。

學者寫作

一個倡議正贏回中國學的話語權

因“一帶一路”的專業性,井噴的出版物,基本上都可以歸於學者型寫作。

比如,王義桅教授的《世界是通的——“一帶一路”的邏輯》。

王義桅被稱為中國學界“一帶一路”倡議的最前沿的研究者和吶喊者。

2015年3月28日,《推動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願景與行動》公佈,僅僅三週後,王義桅就在人民出版社推出國內“一帶一路”研究的首部專著——《“一帶一路”:機遇與挑戰》,及時準確地幫助國內外瞭解“一帶一路”倡議。

《世界是通的——“一帶一路”的邏輯》(以下簡稱《世界是通的》)是他在一年之後,推出的第二部“一帶一路”研究專著。

讀一讀學者的寫作,便會發現,我們對“一帶一路”想當然的認識,通常是片面的。

正如歷史地理學家葛劍雄,在最近接受採訪時說得那樣,今天,我們沿用了“絲綢”這個概念,但實際上,我們今天的“一帶一路”,不是歷史上絲綢之路再現或者延續,而是一種創新。

對於過去,葛劍雄給出了兩個觀點:第一,歷史上的絲綢之路是客觀形成的,維護它的主要動力來自外界,而不是中國內部。就是講貿易也是如此,因為中國曆來沒有一個對外貿易的概念。中國人認為自己天朝大國,無所不有,不需要依賴外界。第二,如果我要喜歡你外界的東西,那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你應該自己主動來朝貢,我不會買你的。但將來你如果朝貢的話,我又要貫徹薄來厚往的原則,不能讓你吃虧,也顯示天朝的大度和富有。所以歷史上的朝貢貿易,基本上中國是虧本的。一直到清朝末年,中國始終缺少開拓外貿的積極性,都是被動的。

“而今天呢,‘一帶一路’是我們主動的。‘一帶一路’只有取得雙贏才能夠持續。這個雙贏,既不是當年天朝大國接受人家外國來朝,拿中國人的錢,像鄭和下西洋這麼撒到各國去,這樣的話,中國老百姓也不答應。但反過來,如果我們像西方殖民主義這樣,到那裡利用人家廉價的勞動力、廉價的原料、廉價的市場,那人家也不答應……這個跟歷史上是有本質區別的。”

王義桅在《世界是通的》一書的自序中說到這樣的一個細節:

2015年11月,在第六屆世界中國學論壇開幕式上,譚中(中印問題專家)先生感慨——何時外國人研究中國不再是引用美國人的而是中國人的著作,中國才算真正崛起了。王義桅在這次論壇的閉幕式上將其稱之為“譚中之問”,並予以回答:“一帶一路”倡議正贏回中國學的話語權。他知道外國人研究中國的“一帶一路”倡議,開始引他的著作了。

“如果用簡要的詞概括‘一帶一路’的內涵,首先出現的應是‘互聯互通’。”王義桅說,“以‘五通’為內容的互聯互通方案,是‘一帶一路’的精髓。”

“世界是通的”,這樣的一個書名中,也是王義桅的堅定信仰和對世界的美好期許。

講中國故事

無數學者望向更遼遠的陸地與海洋

為什麼會有這麼多有關“一帶一路”寫作?其中,蘊含著學者們的文化自覺。

王義桅就說,並不是每一箇中國人都懂中國故事,講中國故事是一個熟悉國情、世情的過程。“古人講知行合一,讓講好中國故事成為行動自覺。從這個意義上講,每一箇中國人都是講好中國故事的主體,無論身處何地,身在何時,都在不自覺地講中國故事,以言行或信念。”

那麼,講好中國故事,當然可以從講好“一帶一路”故事開始。

“絲綢之路”,是幾乎每一個人都知道的名詞,但是那些隱藏於歷史的細節,則不為人知。

比如,為什麼說三千多年前,就有了絲綢之路,經它可走到今天的河南?有這樣的考古證據:在河南安陽有商朝一位王后婦好的墓地,墓中的一批玉器經鑑定是和田青玉。這說明在三千多前已經有那麼一條道路,有人沿著這條道路把新疆和田的玉運到了中原。

當然,對於絲綢之路的命名,是後來的事了。

1877年,德國人李希霍芬發現,公元前2世紀,張騫通西域,開闢了貿易的道路。這條道路,客觀上把絲綢從中原帶到了西域中亞。李希霍芬認為,這條路上的主要物流是絲綢,所以把它命名為絲綢之路。海上(絲綢之路)也是如此,阿拉伯人、波斯人,經由海上絲綢之路到中國做買賣。海上絲綢之路這個名稱最早是日本學者提出來的,而後被一直沿用。

這樣的細節,被不同的人發掘,又為後來的學者所深究並講述。因而,在新的形勢下,那麼多關於“一帶一路”的著作被捧出,也變得容易理解了。

浙江作家黃立軒,也是一位“一帶一路”故事的講述者。

2017年3月,黃立軒的報告文學《築夢大海》由浙江攝影出版社推出。

為了這本書,他用兩年之久,行程數千裡,採訪上百人,筆記記了百萬字。在東海邊出生成長的他,以自己的方式,俯瞰浙江三千餘海島與六千多公里的海岸線,同時,他以自己的敏感的感知——“一帶一路”不僅是一個政治熱點、經濟熱點,也是一個文學熱點。

黃立軒將舟山港置於中國海上絲路的歷史和現實的背景中去描述,從春秋戰國時期越國范蠡隱退之後,從事海上舟楫貿易大獲成功,到後來明代鄭和揚帆出海遠渡重洋,開展對外交往,一直到今天舟山港貨運吞吐量連續六年蟬聯世界第一、集裝箱吞吐量躍居世界第四的盛況,用一個個的故事連綴而起。

於是,黃立軒的《築夢大海》被評論界認為是浙江省內第一部關於“一帶一路”的紀實文學。當然,肯定不會是最後一部。

從閱讀中,我們可以看到,有無數人,望向更為遼遠的陸地與海洋。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