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發不出工資到年營收上億,這家縣級中醫院靠什麼“逆襲”?'

"

原創: 黃蓓 中國中醫藥報官方號


重點發展西醫之後,原本茁壯成長的四川省富順縣中醫醫院突然陷入了困境:債務危機,工資發不出,瀕臨倒閉。

危機之時,醫院重新找回“中”字頭的發展特色,緊扣中醫藥,“熬濃”中醫味兒,不僅“活”了下來,還實現了“逆襲”!

一份手寫的院志記錄下這家中醫院的“逆襲”故事~~~

"

原創: 黃蓓 中國中醫藥報官方號


重點發展西醫之後,原本茁壯成長的四川省富順縣中醫醫院突然陷入了困境:債務危機,工資發不出,瀕臨倒閉。

危機之時,醫院重新找回“中”字頭的發展特色,緊扣中醫藥,“熬濃”中醫味兒,不僅“活”了下來,還實現了“逆襲”!

一份手寫的院志記錄下這家中醫院的“逆襲”故事~~~

從發不出工資到年營收上億,這家縣級中醫院靠什麼“逆襲”?


“從建院開始,醫院的進程就不是一帆風順的,幾經轉折後才有今天初具規模的縣中醫院……展望未來,振興中醫,壯大醫院,大有希望!”1986年,時任四川省富順縣中醫醫院黨支部書記王澤涵編寫院志時,在序言中寫下了這樣一段話。

這段話,既是歷史,也是預言。

在此之前,醫院艱苦創業,經歷數次業務拆分合並,也抓住了國家振興中醫的機遇,鋪開中醫業務,擴大建設規模。

在此之後,醫院經歷了一次前所未有的生存危機,又在痛定思痛後再度擎起“中醫”大旗,轉危為安,成功“逆襲”實現騰飛發展。

"

原創: 黃蓓 中國中醫藥報官方號


重點發展西醫之後,原本茁壯成長的四川省富順縣中醫醫院突然陷入了困境:債務危機,工資發不出,瀕臨倒閉。

危機之時,醫院重新找回“中”字頭的發展特色,緊扣中醫藥,“熬濃”中醫味兒,不僅“活”了下來,還實現了“逆襲”!

一份手寫的院志記錄下這家中醫院的“逆襲”故事~~~

從發不出工資到年營收上億,這家縣級中醫院靠什麼“逆襲”?


“從建院開始,醫院的進程就不是一帆風順的,幾經轉折後才有今天初具規模的縣中醫院……展望未來,振興中醫,壯大醫院,大有希望!”1986年,時任四川省富順縣中醫醫院黨支部書記王澤涵編寫院志時,在序言中寫下了這樣一段話。

這段話,既是歷史,也是預言。

在此之前,醫院艱苦創業,經歷數次業務拆分合並,也抓住了國家振興中醫的機遇,鋪開中醫業務,擴大建設規模。

在此之後,醫院經歷了一次前所未有的生存危機,又在痛定思痛後再度擎起“中醫”大旗,轉危為安,成功“逆襲”實現騰飛發展。

從發不出工資到年營收上億,這家縣級中醫院靠什麼“逆襲”?


"

原創: 黃蓓 中國中醫藥報官方號


重點發展西醫之後,原本茁壯成長的四川省富順縣中醫醫院突然陷入了困境:債務危機,工資發不出,瀕臨倒閉。

危機之時,醫院重新找回“中”字頭的發展特色,緊扣中醫藥,“熬濃”中醫味兒,不僅“活”了下來,還實現了“逆襲”!

一份手寫的院志記錄下這家中醫院的“逆襲”故事~~~

從發不出工資到年營收上億,這家縣級中醫院靠什麼“逆襲”?


“從建院開始,醫院的進程就不是一帆風順的,幾經轉折後才有今天初具規模的縣中醫院……展望未來,振興中醫,壯大醫院,大有希望!”1986年,時任四川省富順縣中醫醫院黨支部書記王澤涵編寫院志時,在序言中寫下了這樣一段話。

這段話,既是歷史,也是預言。

在此之前,醫院艱苦創業,經歷數次業務拆分合並,也抓住了國家振興中醫的機遇,鋪開中醫業務,擴大建設規模。

在此之後,醫院經歷了一次前所未有的生存危機,又在痛定思痛後再度擎起“中醫”大旗,轉危為安,成功“逆襲”實現騰飛發展。

從發不出工資到年營收上億,這家縣級中醫院靠什麼“逆襲”?


從發不出工資到年營收上億,這家縣級中醫院靠什麼“逆襲”?


初創:有一顆強大的中醫心臟

"

原創: 黃蓓 中國中醫藥報官方號


重點發展西醫之後,原本茁壯成長的四川省富順縣中醫醫院突然陷入了困境:債務危機,工資發不出,瀕臨倒閉。

危機之時,醫院重新找回“中”字頭的發展特色,緊扣中醫藥,“熬濃”中醫味兒,不僅“活”了下來,還實現了“逆襲”!

一份手寫的院志記錄下這家中醫院的“逆襲”故事~~~

從發不出工資到年營收上億,這家縣級中醫院靠什麼“逆襲”?


“從建院開始,醫院的進程就不是一帆風順的,幾經轉折後才有今天初具規模的縣中醫院……展望未來,振興中醫,壯大醫院,大有希望!”1986年,時任四川省富順縣中醫醫院黨支部書記王澤涵編寫院志時,在序言中寫下了這樣一段話。

這段話,既是歷史,也是預言。

在此之前,醫院艱苦創業,經歷數次業務拆分合並,也抓住了國家振興中醫的機遇,鋪開中醫業務,擴大建設規模。

在此之後,醫院經歷了一次前所未有的生存危機,又在痛定思痛後再度擎起“中醫”大旗,轉危為安,成功“逆襲”實現騰飛發展。

從發不出工資到年營收上億,這家縣級中醫院靠什麼“逆襲”?


從發不出工資到年營收上億,這家縣級中醫院靠什麼“逆襲”?


初創:有一顆強大的中醫心臟

從發不出工資到年營收上億,這家縣級中醫院靠什麼“逆襲”?


"

原創: 黃蓓 中國中醫藥報官方號


重點發展西醫之後,原本茁壯成長的四川省富順縣中醫醫院突然陷入了困境:債務危機,工資發不出,瀕臨倒閉。

危機之時,醫院重新找回“中”字頭的發展特色,緊扣中醫藥,“熬濃”中醫味兒,不僅“活”了下來,還實現了“逆襲”!

一份手寫的院志記錄下這家中醫院的“逆襲”故事~~~

從發不出工資到年營收上億,這家縣級中醫院靠什麼“逆襲”?


“從建院開始,醫院的進程就不是一帆風順的,幾經轉折後才有今天初具規模的縣中醫院……展望未來,振興中醫,壯大醫院,大有希望!”1986年,時任四川省富順縣中醫醫院黨支部書記王澤涵編寫院志時,在序言中寫下了這樣一段話。

這段話,既是歷史,也是預言。

在此之前,醫院艱苦創業,經歷數次業務拆分合並,也抓住了國家振興中醫的機遇,鋪開中醫業務,擴大建設規模。

在此之後,醫院經歷了一次前所未有的生存危機,又在痛定思痛後再度擎起“中醫”大旗,轉危為安,成功“逆襲”實現騰飛發展。

從發不出工資到年營收上億,這家縣級中醫院靠什麼“逆襲”?


從發不出工資到年營收上億,這家縣級中醫院靠什麼“逆襲”?


初創:有一顆強大的中醫心臟

從發不出工資到年營收上億,這家縣級中醫院靠什麼“逆襲”?


從發不出工資到年營收上億,這家縣級中醫院靠什麼“逆襲”?


"

原創: 黃蓓 中國中醫藥報官方號


重點發展西醫之後,原本茁壯成長的四川省富順縣中醫醫院突然陷入了困境:債務危機,工資發不出,瀕臨倒閉。

危機之時,醫院重新找回“中”字頭的發展特色,緊扣中醫藥,“熬濃”中醫味兒,不僅“活”了下來,還實現了“逆襲”!

一份手寫的院志記錄下這家中醫院的“逆襲”故事~~~

從發不出工資到年營收上億,這家縣級中醫院靠什麼“逆襲”?


“從建院開始,醫院的進程就不是一帆風順的,幾經轉折後才有今天初具規模的縣中醫院……展望未來,振興中醫,壯大醫院,大有希望!”1986年,時任四川省富順縣中醫醫院黨支部書記王澤涵編寫院志時,在序言中寫下了這樣一段話。

這段話,既是歷史,也是預言。

在此之前,醫院艱苦創業,經歷數次業務拆分合並,也抓住了國家振興中醫的機遇,鋪開中醫業務,擴大建設規模。

在此之後,醫院經歷了一次前所未有的生存危機,又在痛定思痛後再度擎起“中醫”大旗,轉危為安,成功“逆襲”實現騰飛發展。

從發不出工資到年營收上億,這家縣級中醫院靠什麼“逆襲”?


從發不出工資到年營收上億,這家縣級中醫院靠什麼“逆襲”?


初創:有一顆強大的中醫心臟

從發不出工資到年營收上億,這家縣級中醫院靠什麼“逆襲”?


從發不出工資到年營收上億,這家縣級中醫院靠什麼“逆襲”?


從發不出工資到年營收上億,這家縣級中醫院靠什麼“逆襲”?


富順縣中醫醫院院志

“1953年3月,富順縣城關地區的個體衛生工作者,響應黨和政府組織起來,走集(體)化道路的號召,組織成立了城關診所和城南診所。”

這是院志沿革篇的第一句話。其中所提及的城關診所和城南診所,於1954年2月合併為富順縣城郊聯合診所,也就是富順縣中醫醫院的前身。

“這家只有26人的聯合診所,歷經變遷,最終被命名為富順縣中醫醫院,絕非偶然。”今年73歲的劉文璋,8歲便跟著父親劉聖崇來到診所,後又在此跟師、出診,熟知這裡發生的一切。“因為從初創之時起,這家診所就有一顆強大的中醫心臟。”

院志記載,1954年,診所中醫人員有10人,西醫人員僅有2人(不包括護理人員等)。建院初期加入的劉聖崇、劉成祿、陳子壽等人,都是遠近聞名、享有極高聲望的中醫大家。

"

原創: 黃蓓 中國中醫藥報官方號


重點發展西醫之後,原本茁壯成長的四川省富順縣中醫醫院突然陷入了困境:債務危機,工資發不出,瀕臨倒閉。

危機之時,醫院重新找回“中”字頭的發展特色,緊扣中醫藥,“熬濃”中醫味兒,不僅“活”了下來,還實現了“逆襲”!

一份手寫的院志記錄下這家中醫院的“逆襲”故事~~~

從發不出工資到年營收上億,這家縣級中醫院靠什麼“逆襲”?


“從建院開始,醫院的進程就不是一帆風順的,幾經轉折後才有今天初具規模的縣中醫院……展望未來,振興中醫,壯大醫院,大有希望!”1986年,時任四川省富順縣中醫醫院黨支部書記王澤涵編寫院志時,在序言中寫下了這樣一段話。

這段話,既是歷史,也是預言。

在此之前,醫院艱苦創業,經歷數次業務拆分合並,也抓住了國家振興中醫的機遇,鋪開中醫業務,擴大建設規模。

在此之後,醫院經歷了一次前所未有的生存危機,又在痛定思痛後再度擎起“中醫”大旗,轉危為安,成功“逆襲”實現騰飛發展。

從發不出工資到年營收上億,這家縣級中醫院靠什麼“逆襲”?


從發不出工資到年營收上億,這家縣級中醫院靠什麼“逆襲”?


初創:有一顆強大的中醫心臟

從發不出工資到年營收上億,這家縣級中醫院靠什麼“逆襲”?


從發不出工資到年營收上億,這家縣級中醫院靠什麼“逆襲”?


從發不出工資到年營收上億,這家縣級中醫院靠什麼“逆襲”?


富順縣中醫醫院院志

“1953年3月,富順縣城關地區的個體衛生工作者,響應黨和政府組織起來,走集(體)化道路的號召,組織成立了城關診所和城南診所。”

這是院志沿革篇的第一句話。其中所提及的城關診所和城南診所,於1954年2月合併為富順縣城郊聯合診所,也就是富順縣中醫醫院的前身。

“這家只有26人的聯合診所,歷經變遷,最終被命名為富順縣中醫醫院,絕非偶然。”今年73歲的劉文璋,8歲便跟著父親劉聖崇來到診所,後又在此跟師、出診,熟知這裡發生的一切。“因為從初創之時起,這家診所就有一顆強大的中醫心臟。”

院志記載,1954年,診所中醫人員有10人,西醫人員僅有2人(不包括護理人員等)。建院初期加入的劉聖崇、劉成祿、陳子壽等人,都是遠近聞名、享有極高聲望的中醫大家。

從發不出工資到年營收上億,這家縣級中醫院靠什麼“逆襲”?


建院初期由於開支龐雜,診所入不敷出。一段時期內,診所總是在醫藥公司賒賬,甚至發不出工資,只能給職工發放基本生活費。後來隨著業務量的增長,特別是中醫門診量的提升,診所逐漸扭虧為盈,1958年總門診人次達到11.6萬,接近1954年的2倍,其中中醫門診人次佔比超過7成。

此後,診所經歷數次變遷,先後更名為富順縣衛生工作者協會實驗醫院、富順中醫院、城關聯合醫院,期間中醫業務與西醫業務幾度拆分合並,直到1980年改名為富順縣中醫院,才確立了中醫醫療機構的定位。

1982年衡陽會議召開後,我國中醫藥事業發展迎來了新的春天,醫院也在這個春天裡茁壯成長。中醫婦科、痔瘻科、骨傷科等中醫優勢特色突出的科室,相繼開辦。數據顯示,1982~1984年期間,醫院的中醫業務發展至頂峰,每年中醫診療人次都超過18萬,佔比超過7成。

"

原創: 黃蓓 中國中醫藥報官方號


重點發展西醫之後,原本茁壯成長的四川省富順縣中醫醫院突然陷入了困境:債務危機,工資發不出,瀕臨倒閉。

危機之時,醫院重新找回“中”字頭的發展特色,緊扣中醫藥,“熬濃”中醫味兒,不僅“活”了下來,還實現了“逆襲”!

一份手寫的院志記錄下這家中醫院的“逆襲”故事~~~

從發不出工資到年營收上億,這家縣級中醫院靠什麼“逆襲”?


“從建院開始,醫院的進程就不是一帆風順的,幾經轉折後才有今天初具規模的縣中醫院……展望未來,振興中醫,壯大醫院,大有希望!”1986年,時任四川省富順縣中醫醫院黨支部書記王澤涵編寫院志時,在序言中寫下了這樣一段話。

這段話,既是歷史,也是預言。

在此之前,醫院艱苦創業,經歷數次業務拆分合並,也抓住了國家振興中醫的機遇,鋪開中醫業務,擴大建設規模。

在此之後,醫院經歷了一次前所未有的生存危機,又在痛定思痛後再度擎起“中醫”大旗,轉危為安,成功“逆襲”實現騰飛發展。

從發不出工資到年營收上億,這家縣級中醫院靠什麼“逆襲”?


從發不出工資到年營收上億,這家縣級中醫院靠什麼“逆襲”?


初創:有一顆強大的中醫心臟

從發不出工資到年營收上億,這家縣級中醫院靠什麼“逆襲”?


從發不出工資到年營收上億,這家縣級中醫院靠什麼“逆襲”?


從發不出工資到年營收上億,這家縣級中醫院靠什麼“逆襲”?


富順縣中醫醫院院志

“1953年3月,富順縣城關地區的個體衛生工作者,響應黨和政府組織起來,走集(體)化道路的號召,組織成立了城關診所和城南診所。”

這是院志沿革篇的第一句話。其中所提及的城關診所和城南診所,於1954年2月合併為富順縣城郊聯合診所,也就是富順縣中醫醫院的前身。

“這家只有26人的聯合診所,歷經變遷,最終被命名為富順縣中醫醫院,絕非偶然。”今年73歲的劉文璋,8歲便跟著父親劉聖崇來到診所,後又在此跟師、出診,熟知這裡發生的一切。“因為從初創之時起,這家診所就有一顆強大的中醫心臟。”

院志記載,1954年,診所中醫人員有10人,西醫人員僅有2人(不包括護理人員等)。建院初期加入的劉聖崇、劉成祿、陳子壽等人,都是遠近聞名、享有極高聲望的中醫大家。

從發不出工資到年營收上億,這家縣級中醫院靠什麼“逆襲”?


建院初期由於開支龐雜,診所入不敷出。一段時期內,診所總是在醫藥公司賒賬,甚至發不出工資,只能給職工發放基本生活費。後來隨著業務量的增長,特別是中醫門診量的提升,診所逐漸扭虧為盈,1958年總門診人次達到11.6萬,接近1954年的2倍,其中中醫門診人次佔比超過7成。

此後,診所經歷數次變遷,先後更名為富順縣衛生工作者協會實驗醫院、富順中醫院、城關聯合醫院,期間中醫業務與西醫業務幾度拆分合並,直到1980年改名為富順縣中醫院,才確立了中醫醫療機構的定位。

1982年衡陽會議召開後,我國中醫藥事業發展迎來了新的春天,醫院也在這個春天裡茁壯成長。中醫婦科、痔瘻科、骨傷科等中醫優勢特色突出的科室,相繼開辦。數據顯示,1982~1984年期間,醫院的中醫業務發展至頂峰,每年中醫診療人次都超過18萬,佔比超過7成。

從發不出工資到年營收上億,這家縣級中醫院靠什麼“逆襲”?


然而好景不長。1988年,新院區落成後不久,醫院竟快速走向衰落,陷入生死存亡的危機。


偏差:中醫院姓“西”陷入生存危機

“惱火得很!”提起剛來醫院時情形,富順縣中醫醫院副院長鄧遠平總把這句話掛在嘴邊。

2000年,鄧遠平從成都中醫藥大學畢業後入職富順縣中醫醫院,拿到第一個月200塊的工資時,他徹底傻了眼。這一年,我國城鎮居民的平均月收入約為500元,鄧遠平的工資,連維持基本生活都困難,更別提繳納執業醫師的報考費了。張口向家裡求援時,鄧遠平心裡滿是委屈。

1988~2004年,富順縣中醫醫院經歷了一場前所未有的生存危機。債務還不上,工資發不出,人才留不住……醫院岌岌可危,瀕臨倒閉。

新院區太過偏遠、經濟下行壓力大……關於危機的產生,大家眾說紛紜。富順縣中醫醫院原副院長王勇也有自己的看法。

"

原創: 黃蓓 中國中醫藥報官方號


重點發展西醫之後,原本茁壯成長的四川省富順縣中醫醫院突然陷入了困境:債務危機,工資發不出,瀕臨倒閉。

危機之時,醫院重新找回“中”字頭的發展特色,緊扣中醫藥,“熬濃”中醫味兒,不僅“活”了下來,還實現了“逆襲”!

一份手寫的院志記錄下這家中醫院的“逆襲”故事~~~

從發不出工資到年營收上億,這家縣級中醫院靠什麼“逆襲”?


“從建院開始,醫院的進程就不是一帆風順的,幾經轉折後才有今天初具規模的縣中醫院……展望未來,振興中醫,壯大醫院,大有希望!”1986年,時任四川省富順縣中醫醫院黨支部書記王澤涵編寫院志時,在序言中寫下了這樣一段話。

這段話,既是歷史,也是預言。

在此之前,醫院艱苦創業,經歷數次業務拆分合並,也抓住了國家振興中醫的機遇,鋪開中醫業務,擴大建設規模。

在此之後,醫院經歷了一次前所未有的生存危機,又在痛定思痛後再度擎起“中醫”大旗,轉危為安,成功“逆襲”實現騰飛發展。

從發不出工資到年營收上億,這家縣級中醫院靠什麼“逆襲”?


從發不出工資到年營收上億,這家縣級中醫院靠什麼“逆襲”?


初創:有一顆強大的中醫心臟

從發不出工資到年營收上億,這家縣級中醫院靠什麼“逆襲”?


從發不出工資到年營收上億,這家縣級中醫院靠什麼“逆襲”?


從發不出工資到年營收上億,這家縣級中醫院靠什麼“逆襲”?


富順縣中醫醫院院志

“1953年3月,富順縣城關地區的個體衛生工作者,響應黨和政府組織起來,走集(體)化道路的號召,組織成立了城關診所和城南診所。”

這是院志沿革篇的第一句話。其中所提及的城關診所和城南診所,於1954年2月合併為富順縣城郊聯合診所,也就是富順縣中醫醫院的前身。

“這家只有26人的聯合診所,歷經變遷,最終被命名為富順縣中醫醫院,絕非偶然。”今年73歲的劉文璋,8歲便跟著父親劉聖崇來到診所,後又在此跟師、出診,熟知這裡發生的一切。“因為從初創之時起,這家診所就有一顆強大的中醫心臟。”

院志記載,1954年,診所中醫人員有10人,西醫人員僅有2人(不包括護理人員等)。建院初期加入的劉聖崇、劉成祿、陳子壽等人,都是遠近聞名、享有極高聲望的中醫大家。

從發不出工資到年營收上億,這家縣級中醫院靠什麼“逆襲”?


建院初期由於開支龐雜,診所入不敷出。一段時期內,診所總是在醫藥公司賒賬,甚至發不出工資,只能給職工發放基本生活費。後來隨著業務量的增長,特別是中醫門診量的提升,診所逐漸扭虧為盈,1958年總門診人次達到11.6萬,接近1954年的2倍,其中中醫門診人次佔比超過7成。

此後,診所經歷數次變遷,先後更名為富順縣衛生工作者協會實驗醫院、富順中醫院、城關聯合醫院,期間中醫業務與西醫業務幾度拆分合並,直到1980年改名為富順縣中醫院,才確立了中醫醫療機構的定位。

1982年衡陽會議召開後,我國中醫藥事業發展迎來了新的春天,醫院也在這個春天裡茁壯成長。中醫婦科、痔瘻科、骨傷科等中醫優勢特色突出的科室,相繼開辦。數據顯示,1982~1984年期間,醫院的中醫業務發展至頂峰,每年中醫診療人次都超過18萬,佔比超過7成。

從發不出工資到年營收上億,這家縣級中醫院靠什麼“逆襲”?


然而好景不長。1988年,新院區落成後不久,醫院竟快速走向衰落,陷入生死存亡的危機。


偏差:中醫院姓“西”陷入生存危機

“惱火得很!”提起剛來醫院時情形,富順縣中醫醫院副院長鄧遠平總把這句話掛在嘴邊。

2000年,鄧遠平從成都中醫藥大學畢業後入職富順縣中醫醫院,拿到第一個月200塊的工資時,他徹底傻了眼。這一年,我國城鎮居民的平均月收入約為500元,鄧遠平的工資,連維持基本生活都困難,更別提繳納執業醫師的報考費了。張口向家裡求援時,鄧遠平心裡滿是委屈。

1988~2004年,富順縣中醫醫院經歷了一場前所未有的生存危機。債務還不上,工資發不出,人才留不住……醫院岌岌可危,瀕臨倒閉。

新院區太過偏遠、經濟下行壓力大……關於危機的產生,大家眾說紛紜。富順縣中醫醫院原副院長王勇也有自己的看法。

從發不出工資到年營收上億,這家縣級中醫院靠什麼“逆襲”?


“發展路線偏差是醫院衰落的主要原因之一,中醫院就不該去重點發展西醫。”王勇說,“當時醫院有人認為西醫來錢快,想要彎道超車,所以重點發展西醫。”

1988年起,富順縣中醫醫院開始大力發展西醫外科和婦產科,購置大量檢驗儀器和手術器械設備,開設更多西醫診療項目,同時將人員送往西醫院校培訓。這些西醫項目的投入,並沒有給醫院帶來預期盈利,反而將醫院拖入泥淖。此後,醫院的各項診療業務逐漸蕭條,最低谷時一年營業收入僅兩三百萬。

“我們最困難的時候,把醫院一樓臨街的診室賣了做商鋪都不夠還債。後來還有人要低價收購我們醫院,足見我們的落魄。”劉文璋回憶說。

“中醫院就該把好‘中’字頭的發展方向,與縣人民醫院同質化競爭沒有出路!”王勇回憶說,1995年,一位自貢的市領導在調研縣中醫院工作時,一語道破了“病因”,但醫院並沒有及時糾偏。直到2004年,一位新院長的上任,才讓醫院發展出現轉機。

重生:立足中醫特色實現差異化發展

“又來一個學西醫的院長,我們醫院還有救嗎?”2004年,卓小川出任富順縣中醫醫院院長。初到崗位時,他聽見眾人議論的,有期待也有質疑。

“差異化發展,精細化管理,人性化服務。”卓小川上任的第一件事就是著手醫院頂層設計,確立發展思路,大刀闊斧地改革。

醫院管理粗放混亂?改!臨床路徑能西不中?改!文化建設空若無物?改!

強有力的改革措施下,醫院員工建設發展的積極性很快就被調動了起來,劉文璋也欣喜地看到,一些離職的老員工又回來了,一些暫停的中醫業務又開展起來了,一些流失的老患者也慢慢回來了。

“中醫院要謀求長遠發展,必須立足中醫特色優勢,實現差異化發展。”卓小川力推恢復各類中醫藥特色診療項目,將中醫藥特色融入診療全過程,與此同時,也謀劃打造中醫藥特色拳頭科室。

2009年,富順縣中醫醫院牽頭組織了縣域疾病譜和醫療服務情況調查。結果顯示,富順縣腎衰竭發病率為萬分之一到萬分之三,但縣人民醫院僅有3臺透析機器,遠遠不能滿足當地群眾的就醫需求。

“我們研究認為,腎病科可以成為醫院建立品牌的突破口。在患者腎衰竭前介入中醫藥治療,能夠取得不錯的效果,降低腎衰竭的發病率;另一方面,購置血透設備也能填補縣人民醫院血透能力不足的空缺。”在院務會上,卓小川提出了他的想法。

這一想法也引起了質疑。此前醫院根本沒有腎病科的建制,人員和設備都要從零起步,特別是血透設備價格不菲,對於剛剛重整旗鼓的醫院來說,負擔很重。

但卓小川信心滿滿,選定鄧遠平為腎病科學術帶頭人,由鄧遠平帶團隊前往成都中醫藥大學、西南醫科大學等院校“拜師學藝”,大到腎病中醫藥治療的思路理念、遣方用藥,小到儀器設備的開關、消毒,鄧遠平都必須事無鉅細地學習,爛熟於心。

臨床實踐中,鄧遠平團隊發現補腎活血化濁的治療思路對治療原發性腎病綜合徵、糖尿病腎病、慢性腎炎等疾病確有療效,就在此基礎上形成了協定處方推廣應用。如今,富順縣中醫醫院的腎病科已創建為省級重點專科,目前正在創建國家級專科。

“腎病科的建立和發展,說明我們走差異化發展道路、凸顯中醫藥特色優勢的思路是對的。”卓小川表示,現在醫院正努力把骨傷科創建為省級重點中醫專科,把腦病科、肺病科、肛腸科創建為市級重點中醫專科。醫院正加緊與西南醫科大學附屬中醫醫院、成都中醫藥大學及其附屬醫院等的合作,掛牌西南醫科大學附屬中醫醫院富順分院,在人才培養、臨床研究方面展開合作,驅動人才技術雙引擎。

如今,歷經坎坷的富順縣中醫醫院已經成長為一家中醫技術過硬、中醫文化氛圍濃厚、特色優勢明顯、綜合實力強勁的縣級中醫醫院。醫院現有一級科室19個,職工450名。2018年醫院業務收入超過1.46億元,2019年上半年也已達到9000萬元,目前正在爭創三級甲等醫院。正在富順縣東湖鎮建設中的新院區,將會見證這座醫院發展的新徵程。

新媒體編輯 | 羅乃瑩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