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三十多年來,我閱讀客家書刊,尤其是客家山歌書籍,不時可看到“冇”字。例如情歌“郎係日頭妹月光,郎冇成家妹冇郎。好比桌上單隻筷,再湊一隻就成雙。”還有最近在廣東江門台山新出版的《赤溪僑刊》上看到的一首山歌:“托盤冇底樣邊扛,米缸冇米樣邊量。餐餐食飯單隻筷,冇雙冇對好淒涼。”

"

近三十多年來,我閱讀客家書刊,尤其是客家山歌書籍,不時可看到“冇”字。例如情歌“郎係日頭妹月光,郎冇成家妹冇郎。好比桌上單隻筷,再湊一隻就成雙。”還有最近在廣東江門台山新出版的《赤溪僑刊》上看到的一首山歌:“托盤冇底樣邊扛,米缸冇米樣邊量。餐餐食飯單隻筷,冇雙冇對好淒涼。”

客家文化|略述客家方言“無”字的讀音

客家人唱這兩首山歌,就把“冇”字唱成máo,意為“沒有”。試問這個“冇”字用得對不對?

不論《康熙字典》或《辭海》(1965年新編本),都查不到“冇”字。這說明:遠古時代,漢人就沒有創造這個怪字,倒是《新華字典》裡有這個“冇”字:mǎo,(方)沒有。

這是什麼地區的方言呢?嶺南地區的文人都知道,粵方言把“mǎo”寫作“冇”;客家方言地區的人們則寫作“無”或“無”,也有人寫作“冇”的,上述兩首山歌歌詞就是例子。其實,海內外學者編著的客家字典裡早就清楚地說明:常用字“無” (mo),否定詞,“沒,沒有”。“無”用在句尾時,韻母(O)的開口度大些。客家方言中表示鬆散、不結實的“p'a” 寫為“冇”,是廣東梅州地區的方言字。這與廣州話為代表的粵方言使用的“冇”(mou)表示“無” ,字形相同,而音義不同。 (見中國社科院語言所黃雪貞編撰的 《梅縣方言詞典》)

當代民俗大師鍾敬文教授(1903- 2002),是廣東海豐縣公平鎮客家人。早年編輯的《客音情歌》中,有一首:“竹筒打水兩爿開,問妹轉去幾時來?三蘿冇谷丟落海,唔得團圓做一堆。”歌中所唱的“冇谷”就是不結實的稻穀。

《康熙字典》裡的“無”字,武夫切,音巫,亡也,不有也。《說文解字》作無。周易中“無”字俱作無。可見,新中國成立後,將“無”字簡化為“無”字,是有深遠的文化根源的。“無”字,古時又通作“毛”。《後漢書馬衍傳》有“飢者毛食,寒者裸跣”。這說明古時“毛”“作”“無”。清朝國子監祭酒、湖南嶽麓書院院長王先謙等人作《後漢書集解》時,引清代著名學者錢大昕語:“古音無如謨,聲轉為毛。今荊楚猶有此音。”是的,現在湖北、湖南,甚至江西西北部的民眾口頭語都說“毛”, 表示沒有。近代變法先驅、詩人黃遵憲,其《人境廬詩草》一書錄有客家山歌:“買梨莫買蜂咬梨,心中有病毛人知……”原注:客語謂無曰毛,音如矛。可見,客方言中保留著古代漢語。

當代學者羅翽雲(1868- 1938),廣東興寧人。在其《客方言》一書中講到,“無字在語末義近否。唐宋詩人多用之。”例如:白居易《問劉十九》詩:“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朱慶餘的名詩:“洞房昨夜停紅燭,待曉堂前拜舅姑。妝罷低聲問夫婿,畫眉深淺入時無?”杜甫詩句:“肯訪浣花老翁無?”還有其他詩人的詩句:“月滿花香記得無?” “重陽曾插菊花無?”

客家人用客方言來念上述唐詩的“無”字,是十分順口的。但是,當代著名漢語大師王力教授(廣西博白縣新仲村人。原村講粵方言,但全縣通用客方言,而且他的祖籍就在該縣的客家村,他也通曉客方言,故可認為他也是客家人。)指出,從唐人的詩句中,我們看見大量的“無”字被用作疑問語氣詞,可能是讀文言音來湊韻,詩句中的“無”字仍押虞魚韻,念 wú,而不念máo。“無”字的上古音是mwa ,它的文言音和白話音(即文讀與白讀,或稱讀書音與口語音)是分道揚鑣的。文言音逐漸變為輕脣音(wu);白話音則保留著重脣音的m而喪失了韻頭。廣州的“冇”,上海的“嘸有”,北京的“沒有”(即“無有”)都是從上古音變來的。“無”字的字形後來才逐漸演變為“麼”字,簡化為“麼”。 《水滸》 《西遊記》《儒林外史》《紅樓夢》等名著裡都寫作“麼”。 最後才又演變為“嗎”字。我們再回頭來看看《康熙字典》“無”字的另一解釋:“又梵言南無呼那謨,那如拏之上聲,謨音如摩,猶雲歸依也。”

《辭海》中“無”字的另一註釋:"mo"見“南無”、nā mó,是梵文 Namas 的音譯,一作“南謨”。“歸敬”、“歸命”的意思。

可見,漢唐時代,漢人“無”字的本音就是mó。這有史可證。

佛教傳入中國,最早是在漢明帝時。天竺(今印度)的兩位高僧摩騰和竺法蘭帶了佛教畫像和佛經到中國傳經授法。永平十一年(公元 68年)漢明帝敕令在國都洛陽建造一座僧院以供兩位高僧居住、譯經。為紀念白馬負經之功,這座寺院命名白馬寺。高僧在寺內譯出漢文佛經《四十二章經》;從此,,“南無阿彌陀佛”的梵音傳遍全國,流傳至今。現在,無論是佛教聖地山西五臺山和四川峨眉山,還是廣東南雄的南華寺和梅州的靈光寺,僧人們做佛事時仍用古代的譯音喃喃念道:“南無阿彌陀佛”。

中國佛教研究會會長任繼愈生前曾當面對我講過:由於歷史的原因,全國的佛教僧尼都是用相同的古代譯音念“南無阿彌陀佛”的。

綜上所述,客家方言裡的“無”字的讀書音“wú”和口語音“mǎo”都是古代漢語。

20世紀二三十年代以來,我國語言學界公認:客方言是我國古代漢語的活化石。改革開放以來,有的學者斷言:當代的客家話就是古代的北方話(指廣義的中原,即河南、山東、河北、陝西南部、山西南部一帶)。此論尚待商榷,除去古百越人和壯、畲、瑤等族語素外,亦不無其理。

(來源:梅州日報 古進)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