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到醫院打針,哭完了還不忘對護士說兩個字,太暖心了

文化 幼兒園 日本 孕嬰幫幫媽 2019-04-13

文/孕嬰幫,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說起醫院,不只是一些大人不喜歡去,孩子更是如此,但凡是聽到醫院、打針這些字眼,就開始號啕大哭,更別說要去醫院打針了,像平常給孩子打疫苗就是是常見的必須要打針的,很多家長會帶著孩子排隊打針,當一群萌娃湊在一起時,打針還會發生一個非常有趣的情況,一個孩子苦剩下的孩子都會跟著一起哭,一旁的家長就開始好言相勸。

近日,臺灣有一個萌娃就在父母的陪伴下,很悽慘的來到了醫院,小孩子在爸爸的懷抱裡瑟瑟發抖,褲子已經脫下來了,只剩褲衩了,一看就是要往屁股和大腿附近打針。

寶寶到醫院打針,哭完了還不忘對護士說兩個字,太暖心了

孩子起初只是依偎在爸爸的懷抱裡,等護士拿著針管湊過來是,可以看到孩子已經忍不住的放聲大哭。

寶寶到醫院打針,哭完了還不忘對護士說兩個字,太暖心了

萌娃非常聽話也不反抗,就是一直委屈地哭,一直到護士給打完針,還是沒止住哭聲,護士見狀安慰的摸了摸孩子的頭,誰知孩子乖巧的讓人心疼,立馬對護士小姐姐可憐的說了一聲“謝謝”,真的是太可愛了。

孩子是專程來醫院打疫苗的,有很多網友人看到這樣的評論就調侃道,自己感的冒哭著也要打完說謝謝,更多的還是再說,這孩子真的太暖了,自己的孩子是這樣的話,感動的都要哭了。還有不少家長直誇這孩子有禮貌,一定是家長教得好。

寶寶到醫院打針,哭完了還不忘對護士說兩個字,太暖心了

言傳身教,是一直流傳下來的一句話,也就是家長的一言一行時刻影響著孩子的一言一行,在幼兒園,學校有老師的教導,但是還要和家長的教導結合在一起,孩子在還沒上學的時候也是先跟著家長,模仿家長的一言一行,可以說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位的老師。在亞洲,日本這個國家曾經給我們的民族帶來了最深的傷害,但是他們在教育方面卻讓無數的國人稱讚。

為什麼他們的教育方式讓人稱讚,絕大部分原因是外化的一種影映像那一個簡單的例子,每個日本人都不會讓地上亂扔垃圾,他們就算是自己吃東西,垃圾也會塞到自己的兜裡再裝回去,因此日本的大街上非常的乾淨整潔,這就是我們看到的一種現象而反思到背後的教育問題,這顯然是從小、全民行動的,不是一個單一的家庭就可以做到的。這裡面值得人們反思的地方非常的多。

寶寶到醫院打針,哭完了還不忘對護士說兩個字,太暖心了

現在我們國家的文化也在不斷的包容開放,弘揚傳統文化,很多人在這種大的旗幟下,思想已經有了很大的變化,以前的父母勸導孩子學習時都會說,我處的年代不好沒有這麼好的條件,所以學習不好,但是你們現在呢,什麼都有,一定要好好學。

總之,有的事情父母都不一定能做到,卻用嚴苛的態度來指責孩子。雖然天下父母都是為了孩子,但是選取更好的方式才能夠讓孩子心服口服的聽自己的,否則可能引起孩子的逆反心理。如今很多家長不再只是簡單的通過“嘮叨”來教孩子,而是能夠現在從自己的行為開始糾正,然後再來教育孩子。

我是幫媽,兩個孩子的媽媽,一名高級育嬰師兼具插畫師,有關孩子教育、生理、心理、營養、日常保健與護理等方面問題,問我吧。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