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管理好課堂紀律'

文化 勁草雲 2019-09-14
"
"
如何管理好課堂紀律

一. 建立和諧的師生關係。馬卡連柯說:我們的紀律永遠應該是自覺的紀律。和諧關係的形成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加強注意。

(1)加強學生思想教育。讓學生自覺遵守紀律正確認識紀律,對紀律自覺遵守執行,積極維護紀律的態度,尊重學生人格,尊重學生自尊心,不一味的制定班規、班紀。讓學生逐漸增強主人翁責任感,集體榮譽感,讓學生通過演講,表演,辯論,比賽等多種形式,多種活動提高其主人翁責任感,自覺維護紀律。

(2)瞭解學生。面對學生個體,我們不能搞“一刀切”,學生父母的文化程度,對教育的認識,及家庭成員的不同認識和理解都會影響學生的親情感,同學情以及與老師的溝通程度。特別是單親家庭重男輕女家庭對學生身心都造成了或多或少的影響。換位思考,替學生多想一些,從不同的角度去感化學生,讓學生從心底覺得你是親近的,瞭解他的人。

教學中,師生關係和諧的班級,課堂紀律總是一種良好的感覺。

二.善於處理偶發事件。偶發即不分時間,場合的突發事件。教師沒有準備,學生在課堂上違規是“百家爭鳴”的橫多始料不及對偶發事件的處理即能表現教師的人格魅力,也能表現出教師在學生心目中的形象。當然也是會有極端的時候。身為人師,我深知有時會火冒三丈,忍無可忍:這是想一想,退一步海闊天空,或許有時教師太注重在學生心目中的威信,反而會影響與學生的關係,對偶發事件的處理不防應注意:

(1)教師語氣。教師的語氣,語態,體態都會影響你對偶發事件的處理。處理偶發事件時要注意速度要不急不慢,引用一些常用語言“有理不在聲高”等聽起來順耳又教育人的話,如“年輕人,冷靜點”請勿擾亂課堂,課後有理再說也不遲。不要對學生一味的“氣勢洶洶‘因人而異,因事而異,能讓氣氛緩和儘量緩和,事後在進行教育。

(2)不偏心。特別注意“先入為主”的心理,如果在處理問題時對學習好的偏心,那麼你這個老師在學生心目中的形象會大打折扣。一定要立場公正,處理事情要有一定的原則,獎懲分明,是非分明,不包庇成績好的,對成績差的不要有偏見,即注意這種“一好遮百醜”“一醜遮百好”的心理。

(3)冷處理。不急於處理,不急於發表意見,師生共同冷靜思考幾分鐘,以免影響課堂教學。讓學生心裡有數,課後再進行處理,讓學生說出事情原由,分析厲害關係,分析自身優缺點。不一定總讓教師來說明情況,講明道理,對於初中生來說,他們具有一定的是非辨別能力,在成長中逐漸形成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逐漸成熟起來。

三.針對本班情況具體分析,進行教育

我們班的課堂紀律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是說小話,有問題馬上就想討論,課堂上有一片嗡翁聲。二是看人行事,專挑性格溫和的老師的課堂說話。

針對第一種現象,我採用“抓住頭子,分個擊破”,並在班上做了“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的講話。

針對第二種現象,我在班上做了“不做奴性人”的講話。即不看人行事,丟掉“奴隸”思想:不要因為哪位老師要求嚴格,我就遵守;哪位老師和顏悅色,我就不尊重人。這種看人行事,就是“奴性”,就是等著“地主的鞭子”落下來才去做,才去做好。

四.做到條款細緻化

比如,對於午休,自習課紀律我就明確提出“四個不字”:不說話,不討論問題,不隨便下位,不做與學習無關的事情。凡是違反了紀律的同學,至少要在全班同學面前背“四個不字”。這樣,遵守課堂紀律就不再是一個空洞的要求。

歡迎關注微信公眾號 :中學高分寶典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