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北“出門人”文化,是一種社會現象,也是一種社會行為'

文化 清朝 包頭 徒步 書房記 2019-08-14
"

陝北“出門人”文化淵源深厚,是一種社會現象,也是一種社會行為

作者丨魯翰(書房記團隊作者)

"

陝北“出門人”文化淵源深厚,是一種社會現象,也是一種社會行為

作者丨魯翰(書房記團隊作者)

陝北“出門人”文化,是一種社會現象,也是一種社會行為

陝北的“門文化”淵源深厚,也自異彩紛呈。門是宗族家庭標誌性的尊嚴和象徵。“門第”“門神”“高門檻”“開門紅”“沒門兒”“邪門兒”“倒插門”“門三戶四”“風門水口”“門裡出身”“擾門沓戶”“門圪嶗立五尺著嘞”“善門難開,扇門難閉”……圍繞著門真是有數不清的講究和說叨兒。

陝北民間把離家較長的時光、較長的路程,常常說“出門”;把背鄉離土的人是叫“出門人”,短時間逗留、寄居或者長期異地落戶的也是中人。外鄉人來當地生活工作和行旅,比如當年從外地分配來的下放幹部、落戶知青和異地親戚,都說“門外人”或“外路人”。出門到他鄉自己也便成了人家地皮上的“外路人”了。普通話是說“洋話”“咬京腔”,聽不懂的外地口音稱“嘴裡噙個羊卵卵”“操古蘭音”。鄰鄰近近出去散活走動,權只算串玩,串門兒,走親戚,趕親事,坐孃家和趕集遇會,活動天地也就三五十里不過。

官家逍遙坐轎,富人拉騾揚馬,自輕省三分;普通人家騎驢跨鞍出門,也算上有“枵xiao架”;而沒牲靈的窮漢只得幹赲幹步行。搭伴兒說“相xi跟”,徒步說“步勷”,快走說“緊走”,跑叫“頏”,也說“跑頏”、“瞎跑亂頏”,快跑叫“趏”,抄近路說“捷徑路”,走長途說“上長路”,形容出門艱苦是說“遠路風塵”。

"

陝北“出門人”文化淵源深厚,是一種社會現象,也是一種社會行為

作者丨魯翰(書房記團隊作者)

陝北“出門人”文化,是一種社會現象,也是一種社會行為

陝北的“門文化”淵源深厚,也自異彩紛呈。門是宗族家庭標誌性的尊嚴和象徵。“門第”“門神”“高門檻”“開門紅”“沒門兒”“邪門兒”“倒插門”“門三戶四”“風門水口”“門裡出身”“擾門沓戶”“門圪嶗立五尺著嘞”“善門難開,扇門難閉”……圍繞著門真是有數不清的講究和說叨兒。

陝北民間把離家較長的時光、較長的路程,常常說“出門”;把背鄉離土的人是叫“出門人”,短時間逗留、寄居或者長期異地落戶的也是中人。外鄉人來當地生活工作和行旅,比如當年從外地分配來的下放幹部、落戶知青和異地親戚,都說“門外人”或“外路人”。出門到他鄉自己也便成了人家地皮上的“外路人”了。普通話是說“洋話”“咬京腔”,聽不懂的外地口音稱“嘴裡噙個羊卵卵”“操古蘭音”。鄰鄰近近出去散活走動,權只算串玩,串門兒,走親戚,趕親事,坐孃家和趕集遇會,活動天地也就三五十里不過。

官家逍遙坐轎,富人拉騾揚馬,自輕省三分;普通人家騎驢跨鞍出門,也算上有“枵xiao架”;而沒牲靈的窮漢只得幹赲幹步行。搭伴兒說“相xi跟”,徒步說“步勷”,快走說“緊走”,跑叫“頏”,也說“跑頏”、“瞎跑亂頏”,快跑叫“趏”,抄近路說“捷徑路”,走長途說“上長路”,形容出門艱苦是說“遠路風塵”。

陝北“出門人”文化,是一種社會現象,也是一種社會行為

“三十畝地一頭牛,老婆娃娃熱鍋頭。”受傳統農耕思想的影響,陝北人多守舊,守家,守攤攤,“走一處不如守一處”,但凡有個一垧三分地,春種秋收,自食其力;除過萬不得已是不會輕易謀算到“生地方”出門闖蕩的。

上長路,出遠門,通常是外出求學留洋,做官行醫,探病投親,和尚行腳,道人訪山,工匠“謀營生”,戲班子攆廟會和生意人“鬧買賣”;另外一種特殊情形則是實在走投沒路時流離轉徙的“逃荒”和流亡,或沒遠沒近,單個兒挨門沿戶討乞,也說“行吃討叫”,或舉家拋鄉離井尋活路。前者那是“情意願”,後者則是“沒辦法”。真正旅行意義上“走三山四碼頭”的遊山玩水絕無僅有,即便是達官貴人、紈絝子弟,恐怕也只偶爾為之一二。

“離家三丈遠,另外一重天。”“好出門不如歪在家”“在家千日好,出門一時難。”因此,家人出遠門對於陝北人大多數家庭來說可是一件不尋常、不簡單的事情。事先仔細焙炒麵、烙餅子須備足乾糧,縫新補爛,加棉添衣、卷捆鋪蓋,打發盤纏自便事無鉅細。臨行前一老碗熱熱辣辣的“菜湯滾水”權作餞別。這樣,每家每戶的“大門道”,既是出門人的動身地兒,也是親人們的送別地兒,其實脫不得就是傷情地兒。父母相送,夫妻惜別,捋發衿巾,撫手扯衣,揩眼抹淚,千安萬頓,萬頓千安……怕山高路遠,怕圪塄怕畔,怕挨凍受餓,怕露餐風宿,怕豺狼當道,怕土匪打劫……總之,走前一百個不放心,別後白日黑地操盡了心。

"

陝北“出門人”文化淵源深厚,是一種社會現象,也是一種社會行為

作者丨魯翰(書房記團隊作者)

陝北“出門人”文化,是一種社會現象,也是一種社會行為

陝北的“門文化”淵源深厚,也自異彩紛呈。門是宗族家庭標誌性的尊嚴和象徵。“門第”“門神”“高門檻”“開門紅”“沒門兒”“邪門兒”“倒插門”“門三戶四”“風門水口”“門裡出身”“擾門沓戶”“門圪嶗立五尺著嘞”“善門難開,扇門難閉”……圍繞著門真是有數不清的講究和說叨兒。

陝北民間把離家較長的時光、較長的路程,常常說“出門”;把背鄉離土的人是叫“出門人”,短時間逗留、寄居或者長期異地落戶的也是中人。外鄉人來當地生活工作和行旅,比如當年從外地分配來的下放幹部、落戶知青和異地親戚,都說“門外人”或“外路人”。出門到他鄉自己也便成了人家地皮上的“外路人”了。普通話是說“洋話”“咬京腔”,聽不懂的外地口音稱“嘴裡噙個羊卵卵”“操古蘭音”。鄰鄰近近出去散活走動,權只算串玩,串門兒,走親戚,趕親事,坐孃家和趕集遇會,活動天地也就三五十里不過。

官家逍遙坐轎,富人拉騾揚馬,自輕省三分;普通人家騎驢跨鞍出門,也算上有“枵xiao架”;而沒牲靈的窮漢只得幹赲幹步行。搭伴兒說“相xi跟”,徒步說“步勷”,快走說“緊走”,跑叫“頏”,也說“跑頏”、“瞎跑亂頏”,快跑叫“趏”,抄近路說“捷徑路”,走長途說“上長路”,形容出門艱苦是說“遠路風塵”。

陝北“出門人”文化,是一種社會現象,也是一種社會行為

“三十畝地一頭牛,老婆娃娃熱鍋頭。”受傳統農耕思想的影響,陝北人多守舊,守家,守攤攤,“走一處不如守一處”,但凡有個一垧三分地,春種秋收,自食其力;除過萬不得已是不會輕易謀算到“生地方”出門闖蕩的。

上長路,出遠門,通常是外出求學留洋,做官行醫,探病投親,和尚行腳,道人訪山,工匠“謀營生”,戲班子攆廟會和生意人“鬧買賣”;另外一種特殊情形則是實在走投沒路時流離轉徙的“逃荒”和流亡,或沒遠沒近,單個兒挨門沿戶討乞,也說“行吃討叫”,或舉家拋鄉離井尋活路。前者那是“情意願”,後者則是“沒辦法”。真正旅行意義上“走三山四碼頭”的遊山玩水絕無僅有,即便是達官貴人、紈絝子弟,恐怕也只偶爾為之一二。

“離家三丈遠,另外一重天。”“好出門不如歪在家”“在家千日好,出門一時難。”因此,家人出遠門對於陝北人大多數家庭來說可是一件不尋常、不簡單的事情。事先仔細焙炒麵、烙餅子須備足乾糧,縫新補爛,加棉添衣、卷捆鋪蓋,打發盤纏自便事無鉅細。臨行前一老碗熱熱辣辣的“菜湯滾水”權作餞別。這樣,每家每戶的“大門道”,既是出門人的動身地兒,也是親人們的送別地兒,其實脫不得就是傷情地兒。父母相送,夫妻惜別,捋發衿巾,撫手扯衣,揩眼抹淚,千安萬頓,萬頓千安……怕山高路遠,怕圪塄怕畔,怕挨凍受餓,怕露餐風宿,怕豺狼當道,怕土匪打劫……總之,走前一百個不放心,別後白日黑地操盡了心。

陝北“出門人”文化,是一種社會現象,也是一種社會行為

有一首陝北民歌就唱嘆到大門道送別的情景:

人人都說出門人好,出門人恓惶誰知道。

妻兒老小都大撇了,死活交給老天爺了。

哥哥起身妹妹我照,眼淚滴嗒在大門道。

“出門萬容難,誰說天地寬”。

人在路上,心盼遠方;翻不完的溝圪樑,走不完的黃土路。遙遙途程,不分冬夏。十冬臘月,眉毛鬍子上凝結的都是“霜呵子”“冰渣渣”,手背上腳後跟是凍傷的皴口子、血裂子;七月流火,嘴脣乾裂,喉嚨冒煙,燒煉得急忙探不上一口井泉水,尋不見個背蔭地。飽一頓,飢一頓;前不著村,後不著店。正所謂“客子飢寒多,行旅衣裝薄”。

"

陝北“出門人”文化淵源深厚,是一種社會現象,也是一種社會行為

作者丨魯翰(書房記團隊作者)

陝北“出門人”文化,是一種社會現象,也是一種社會行為

陝北的“門文化”淵源深厚,也自異彩紛呈。門是宗族家庭標誌性的尊嚴和象徵。“門第”“門神”“高門檻”“開門紅”“沒門兒”“邪門兒”“倒插門”“門三戶四”“風門水口”“門裡出身”“擾門沓戶”“門圪嶗立五尺著嘞”“善門難開,扇門難閉”……圍繞著門真是有數不清的講究和說叨兒。

陝北民間把離家較長的時光、較長的路程,常常說“出門”;把背鄉離土的人是叫“出門人”,短時間逗留、寄居或者長期異地落戶的也是中人。外鄉人來當地生活工作和行旅,比如當年從外地分配來的下放幹部、落戶知青和異地親戚,都說“門外人”或“外路人”。出門到他鄉自己也便成了人家地皮上的“外路人”了。普通話是說“洋話”“咬京腔”,聽不懂的外地口音稱“嘴裡噙個羊卵卵”“操古蘭音”。鄰鄰近近出去散活走動,權只算串玩,串門兒,走親戚,趕親事,坐孃家和趕集遇會,活動天地也就三五十里不過。

官家逍遙坐轎,富人拉騾揚馬,自輕省三分;普通人家騎驢跨鞍出門,也算上有“枵xiao架”;而沒牲靈的窮漢只得幹赲幹步行。搭伴兒說“相xi跟”,徒步說“步勷”,快走說“緊走”,跑叫“頏”,也說“跑頏”、“瞎跑亂頏”,快跑叫“趏”,抄近路說“捷徑路”,走長途說“上長路”,形容出門艱苦是說“遠路風塵”。

陝北“出門人”文化,是一種社會現象,也是一種社會行為

“三十畝地一頭牛,老婆娃娃熱鍋頭。”受傳統農耕思想的影響,陝北人多守舊,守家,守攤攤,“走一處不如守一處”,但凡有個一垧三分地,春種秋收,自食其力;除過萬不得已是不會輕易謀算到“生地方”出門闖蕩的。

上長路,出遠門,通常是外出求學留洋,做官行醫,探病投親,和尚行腳,道人訪山,工匠“謀營生”,戲班子攆廟會和生意人“鬧買賣”;另外一種特殊情形則是實在走投沒路時流離轉徙的“逃荒”和流亡,或沒遠沒近,單個兒挨門沿戶討乞,也說“行吃討叫”,或舉家拋鄉離井尋活路。前者那是“情意願”,後者則是“沒辦法”。真正旅行意義上“走三山四碼頭”的遊山玩水絕無僅有,即便是達官貴人、紈絝子弟,恐怕也只偶爾為之一二。

“離家三丈遠,另外一重天。”“好出門不如歪在家”“在家千日好,出門一時難。”因此,家人出遠門對於陝北人大多數家庭來說可是一件不尋常、不簡單的事情。事先仔細焙炒麵、烙餅子須備足乾糧,縫新補爛,加棉添衣、卷捆鋪蓋,打發盤纏自便事無鉅細。臨行前一老碗熱熱辣辣的“菜湯滾水”權作餞別。這樣,每家每戶的“大門道”,既是出門人的動身地兒,也是親人們的送別地兒,其實脫不得就是傷情地兒。父母相送,夫妻惜別,捋發衿巾,撫手扯衣,揩眼抹淚,千安萬頓,萬頓千安……怕山高路遠,怕圪塄怕畔,怕挨凍受餓,怕露餐風宿,怕豺狼當道,怕土匪打劫……總之,走前一百個不放心,別後白日黑地操盡了心。

陝北“出門人”文化,是一種社會現象,也是一種社會行為

有一首陝北民歌就唱嘆到大門道送別的情景:

人人都說出門人好,出門人恓惶誰知道。

妻兒老小都大撇了,死活交給老天爺了。

哥哥起身妹妹我照,眼淚滴嗒在大門道。

“出門萬容難,誰說天地寬”。

人在路上,心盼遠方;翻不完的溝圪樑,走不完的黃土路。遙遙途程,不分冬夏。十冬臘月,眉毛鬍子上凝結的都是“霜呵子”“冰渣渣”,手背上腳後跟是凍傷的皴口子、血裂子;七月流火,嘴脣乾裂,喉嚨冒煙,燒煉得急忙探不上一口井泉水,尋不見個背蔭地。飽一頓,飢一頓;前不著村,後不著店。正所謂“客子飢寒多,行旅衣裝薄”。

陝北“出門人”文化,是一種社會現象,也是一種社會行為

黑了明瞭,明瞭黑了;漫漫長路上,無論獨行人或者趕著牲靈,人熬煎,心孤寂。無法排遣孤獨寂寞,只便肚子裡瞎盤濫算,想親人,念婆姨娃娃,思邂逅的“相好兒”。那些愛戀歡喜,那些別恨離愁一抹摟擻都在拐腸子裡糾結轉騰。一人一馬半夜裡走,腳伕不唱怕杆毬?

終於曲曲溜溜,張嘴即來,走哪兒唱哪兒,想起甚唱甚,想唱甚就唱甚。“七十二行當最數趕腳忙;走路啃乾糧坐下補鞍帳。叼搶個空空巴屎又尿尿;黑天半夜起來添草拌料……”無聊解悶,嘶聲壯膽,更是釋放難悵的情懷。想來,所多的“腳伕調”無疑正是這樣應運而生的,於是李治文、張天恩和柴根等等等等無師自通的天才的腳伕歌手,名馳四方,歌傳遐邇。

"

陝北“出門人”文化淵源深厚,是一種社會現象,也是一種社會行為

作者丨魯翰(書房記團隊作者)

陝北“出門人”文化,是一種社會現象,也是一種社會行為

陝北的“門文化”淵源深厚,也自異彩紛呈。門是宗族家庭標誌性的尊嚴和象徵。“門第”“門神”“高門檻”“開門紅”“沒門兒”“邪門兒”“倒插門”“門三戶四”“風門水口”“門裡出身”“擾門沓戶”“門圪嶗立五尺著嘞”“善門難開,扇門難閉”……圍繞著門真是有數不清的講究和說叨兒。

陝北民間把離家較長的時光、較長的路程,常常說“出門”;把背鄉離土的人是叫“出門人”,短時間逗留、寄居或者長期異地落戶的也是中人。外鄉人來當地生活工作和行旅,比如當年從外地分配來的下放幹部、落戶知青和異地親戚,都說“門外人”或“外路人”。出門到他鄉自己也便成了人家地皮上的“外路人”了。普通話是說“洋話”“咬京腔”,聽不懂的外地口音稱“嘴裡噙個羊卵卵”“操古蘭音”。鄰鄰近近出去散活走動,權只算串玩,串門兒,走親戚,趕親事,坐孃家和趕集遇會,活動天地也就三五十里不過。

官家逍遙坐轎,富人拉騾揚馬,自輕省三分;普通人家騎驢跨鞍出門,也算上有“枵xiao架”;而沒牲靈的窮漢只得幹赲幹步行。搭伴兒說“相xi跟”,徒步說“步勷”,快走說“緊走”,跑叫“頏”,也說“跑頏”、“瞎跑亂頏”,快跑叫“趏”,抄近路說“捷徑路”,走長途說“上長路”,形容出門艱苦是說“遠路風塵”。

陝北“出門人”文化,是一種社會現象,也是一種社會行為

“三十畝地一頭牛,老婆娃娃熱鍋頭。”受傳統農耕思想的影響,陝北人多守舊,守家,守攤攤,“走一處不如守一處”,但凡有個一垧三分地,春種秋收,自食其力;除過萬不得已是不會輕易謀算到“生地方”出門闖蕩的。

上長路,出遠門,通常是外出求學留洋,做官行醫,探病投親,和尚行腳,道人訪山,工匠“謀營生”,戲班子攆廟會和生意人“鬧買賣”;另外一種特殊情形則是實在走投沒路時流離轉徙的“逃荒”和流亡,或沒遠沒近,單個兒挨門沿戶討乞,也說“行吃討叫”,或舉家拋鄉離井尋活路。前者那是“情意願”,後者則是“沒辦法”。真正旅行意義上“走三山四碼頭”的遊山玩水絕無僅有,即便是達官貴人、紈絝子弟,恐怕也只偶爾為之一二。

“離家三丈遠,另外一重天。”“好出門不如歪在家”“在家千日好,出門一時難。”因此,家人出遠門對於陝北人大多數家庭來說可是一件不尋常、不簡單的事情。事先仔細焙炒麵、烙餅子須備足乾糧,縫新補爛,加棉添衣、卷捆鋪蓋,打發盤纏自便事無鉅細。臨行前一老碗熱熱辣辣的“菜湯滾水”權作餞別。這樣,每家每戶的“大門道”,既是出門人的動身地兒,也是親人們的送別地兒,其實脫不得就是傷情地兒。父母相送,夫妻惜別,捋發衿巾,撫手扯衣,揩眼抹淚,千安萬頓,萬頓千安……怕山高路遠,怕圪塄怕畔,怕挨凍受餓,怕露餐風宿,怕豺狼當道,怕土匪打劫……總之,走前一百個不放心,別後白日黑地操盡了心。

陝北“出門人”文化,是一種社會現象,也是一種社會行為

有一首陝北民歌就唱嘆到大門道送別的情景:

人人都說出門人好,出門人恓惶誰知道。

妻兒老小都大撇了,死活交給老天爺了。

哥哥起身妹妹我照,眼淚滴嗒在大門道。

“出門萬容難,誰說天地寬”。

人在路上,心盼遠方;翻不完的溝圪樑,走不完的黃土路。遙遙途程,不分冬夏。十冬臘月,眉毛鬍子上凝結的都是“霜呵子”“冰渣渣”,手背上腳後跟是凍傷的皴口子、血裂子;七月流火,嘴脣乾裂,喉嚨冒煙,燒煉得急忙探不上一口井泉水,尋不見個背蔭地。飽一頓,飢一頓;前不著村,後不著店。正所謂“客子飢寒多,行旅衣裝薄”。

陝北“出門人”文化,是一種社會現象,也是一種社會行為

黑了明瞭,明瞭黑了;漫漫長路上,無論獨行人或者趕著牲靈,人熬煎,心孤寂。無法排遣孤獨寂寞,只便肚子裡瞎盤濫算,想親人,念婆姨娃娃,思邂逅的“相好兒”。那些愛戀歡喜,那些別恨離愁一抹摟擻都在拐腸子裡糾結轉騰。一人一馬半夜裡走,腳伕不唱怕杆毬?

終於曲曲溜溜,張嘴即來,走哪兒唱哪兒,想起甚唱甚,想唱甚就唱甚。“七十二行當最數趕腳忙;走路啃乾糧坐下補鞍帳。叼搶個空空巴屎又尿尿;黑天半夜起來添草拌料……”無聊解悶,嘶聲壯膽,更是釋放難悵的情懷。想來,所多的“腳伕調”無疑正是這樣應運而生的,於是李治文、張天恩和柴根等等等等無師自通的天才的腳伕歌手,名馳四方,歌傳遐邇。

陝北“出門人”文化,是一種社會現象,也是一種社會行為

尤其經典的“腳伕調”要算《好婆姨出在張家畔》:

說四十里(那)長澗——哎羊羔(就)山,

說好婆姨出在了我們張家(呀)畔。

張家畔那個起身兒劉家峁站,

說峁底裡下盍我把朋友喲看。

說三月裡的太陽紅又紅,

我們趕牲靈的人兒咋就這樣苦命。

不唱(那個)山曲兒我不好宬,

我唱上(那個)山曲兒喲,我就想親(呀)人。

我唱上(那個)山曲兒喲我就想親(呀)人。

自清代中晚期以降陝北人群體性出門主要還是以商旅為主,大致為“走西口”“跑草地”“過黃河”,“滾南路”要算得上是特例;而奔“天(津)北京上海”那可是大海勢,惟有極少數名字號、大東家“撐盤”起,辦得到。

"

陝北“出門人”文化淵源深厚,是一種社會現象,也是一種社會行為

作者丨魯翰(書房記團隊作者)

陝北“出門人”文化,是一種社會現象,也是一種社會行為

陝北的“門文化”淵源深厚,也自異彩紛呈。門是宗族家庭標誌性的尊嚴和象徵。“門第”“門神”“高門檻”“開門紅”“沒門兒”“邪門兒”“倒插門”“門三戶四”“風門水口”“門裡出身”“擾門沓戶”“門圪嶗立五尺著嘞”“善門難開,扇門難閉”……圍繞著門真是有數不清的講究和說叨兒。

陝北民間把離家較長的時光、較長的路程,常常說“出門”;把背鄉離土的人是叫“出門人”,短時間逗留、寄居或者長期異地落戶的也是中人。外鄉人來當地生活工作和行旅,比如當年從外地分配來的下放幹部、落戶知青和異地親戚,都說“門外人”或“外路人”。出門到他鄉自己也便成了人家地皮上的“外路人”了。普通話是說“洋話”“咬京腔”,聽不懂的外地口音稱“嘴裡噙個羊卵卵”“操古蘭音”。鄰鄰近近出去散活走動,權只算串玩,串門兒,走親戚,趕親事,坐孃家和趕集遇會,活動天地也就三五十里不過。

官家逍遙坐轎,富人拉騾揚馬,自輕省三分;普通人家騎驢跨鞍出門,也算上有“枵xiao架”;而沒牲靈的窮漢只得幹赲幹步行。搭伴兒說“相xi跟”,徒步說“步勷”,快走說“緊走”,跑叫“頏”,也說“跑頏”、“瞎跑亂頏”,快跑叫“趏”,抄近路說“捷徑路”,走長途說“上長路”,形容出門艱苦是說“遠路風塵”。

陝北“出門人”文化,是一種社會現象,也是一種社會行為

“三十畝地一頭牛,老婆娃娃熱鍋頭。”受傳統農耕思想的影響,陝北人多守舊,守家,守攤攤,“走一處不如守一處”,但凡有個一垧三分地,春種秋收,自食其力;除過萬不得已是不會輕易謀算到“生地方”出門闖蕩的。

上長路,出遠門,通常是外出求學留洋,做官行醫,探病投親,和尚行腳,道人訪山,工匠“謀營生”,戲班子攆廟會和生意人“鬧買賣”;另外一種特殊情形則是實在走投沒路時流離轉徙的“逃荒”和流亡,或沒遠沒近,單個兒挨門沿戶討乞,也說“行吃討叫”,或舉家拋鄉離井尋活路。前者那是“情意願”,後者則是“沒辦法”。真正旅行意義上“走三山四碼頭”的遊山玩水絕無僅有,即便是達官貴人、紈絝子弟,恐怕也只偶爾為之一二。

“離家三丈遠,另外一重天。”“好出門不如歪在家”“在家千日好,出門一時難。”因此,家人出遠門對於陝北人大多數家庭來說可是一件不尋常、不簡單的事情。事先仔細焙炒麵、烙餅子須備足乾糧,縫新補爛,加棉添衣、卷捆鋪蓋,打發盤纏自便事無鉅細。臨行前一老碗熱熱辣辣的“菜湯滾水”權作餞別。這樣,每家每戶的“大門道”,既是出門人的動身地兒,也是親人們的送別地兒,其實脫不得就是傷情地兒。父母相送,夫妻惜別,捋發衿巾,撫手扯衣,揩眼抹淚,千安萬頓,萬頓千安……怕山高路遠,怕圪塄怕畔,怕挨凍受餓,怕露餐風宿,怕豺狼當道,怕土匪打劫……總之,走前一百個不放心,別後白日黑地操盡了心。

陝北“出門人”文化,是一種社會現象,也是一種社會行為

有一首陝北民歌就唱嘆到大門道送別的情景:

人人都說出門人好,出門人恓惶誰知道。

妻兒老小都大撇了,死活交給老天爺了。

哥哥起身妹妹我照,眼淚滴嗒在大門道。

“出門萬容難,誰說天地寬”。

人在路上,心盼遠方;翻不完的溝圪樑,走不完的黃土路。遙遙途程,不分冬夏。十冬臘月,眉毛鬍子上凝結的都是“霜呵子”“冰渣渣”,手背上腳後跟是凍傷的皴口子、血裂子;七月流火,嘴脣乾裂,喉嚨冒煙,燒煉得急忙探不上一口井泉水,尋不見個背蔭地。飽一頓,飢一頓;前不著村,後不著店。正所謂“客子飢寒多,行旅衣裝薄”。

陝北“出門人”文化,是一種社會現象,也是一種社會行為

黑了明瞭,明瞭黑了;漫漫長路上,無論獨行人或者趕著牲靈,人熬煎,心孤寂。無法排遣孤獨寂寞,只便肚子裡瞎盤濫算,想親人,念婆姨娃娃,思邂逅的“相好兒”。那些愛戀歡喜,那些別恨離愁一抹摟擻都在拐腸子裡糾結轉騰。一人一馬半夜裡走,腳伕不唱怕杆毬?

終於曲曲溜溜,張嘴即來,走哪兒唱哪兒,想起甚唱甚,想唱甚就唱甚。“七十二行當最數趕腳忙;走路啃乾糧坐下補鞍帳。叼搶個空空巴屎又尿尿;黑天半夜起來添草拌料……”無聊解悶,嘶聲壯膽,更是釋放難悵的情懷。想來,所多的“腳伕調”無疑正是這樣應運而生的,於是李治文、張天恩和柴根等等等等無師自通的天才的腳伕歌手,名馳四方,歌傳遐邇。

陝北“出門人”文化,是一種社會現象,也是一種社會行為

尤其經典的“腳伕調”要算《好婆姨出在張家畔》:

說四十里(那)長澗——哎羊羔(就)山,

說好婆姨出在了我們張家(呀)畔。

張家畔那個起身兒劉家峁站,

說峁底裡下盍我把朋友喲看。

說三月裡的太陽紅又紅,

我們趕牲靈的人兒咋就這樣苦命。

不唱(那個)山曲兒我不好宬,

我唱上(那個)山曲兒喲,我就想親(呀)人。

我唱上(那個)山曲兒喲我就想親(呀)人。

自清代中晚期以降陝北人群體性出門主要還是以商旅為主,大致為“走西口”“跑草地”“過黃河”,“滾南路”要算得上是特例;而奔“天(津)北京上海”那可是大海勢,惟有極少數名字號、大東家“撐盤”起,辦得到。

陝北“出門人”文化,是一種社會現象,也是一種社會行為

“走西口”是討生活。“口”就是長城關口,從沙圪堵一直到包頭,“西口”既模糊又清晰,既籠統又具體。因著“十年九不收,男人走口外”,出門在外,搭夥求柴,夥場夥種,踅摸生意,養家餬口,這是秦晉老百姓山窮水絕、窮猿投林的一場滴滴續續了二百多年的人口大遷徙。

《走西口》就唱到:

哥哥你走西口,小妹妹我實難留,

提起哥哥你走西口,唉小妹妹淚常流。

送出來就大門口,小妹妹我不丟手,

有兩句的那個知心話,哎哥哥你記心頭。

走路你走大路,萬不要走小路,

大路上的那個人兒多,啦話話解憂愁。

"

陝北“出門人”文化淵源深厚,是一種社會現象,也是一種社會行為

作者丨魯翰(書房記團隊作者)

陝北“出門人”文化,是一種社會現象,也是一種社會行為

陝北的“門文化”淵源深厚,也自異彩紛呈。門是宗族家庭標誌性的尊嚴和象徵。“門第”“門神”“高門檻”“開門紅”“沒門兒”“邪門兒”“倒插門”“門三戶四”“風門水口”“門裡出身”“擾門沓戶”“門圪嶗立五尺著嘞”“善門難開,扇門難閉”……圍繞著門真是有數不清的講究和說叨兒。

陝北民間把離家較長的時光、較長的路程,常常說“出門”;把背鄉離土的人是叫“出門人”,短時間逗留、寄居或者長期異地落戶的也是中人。外鄉人來當地生活工作和行旅,比如當年從外地分配來的下放幹部、落戶知青和異地親戚,都說“門外人”或“外路人”。出門到他鄉自己也便成了人家地皮上的“外路人”了。普通話是說“洋話”“咬京腔”,聽不懂的外地口音稱“嘴裡噙個羊卵卵”“操古蘭音”。鄰鄰近近出去散活走動,權只算串玩,串門兒,走親戚,趕親事,坐孃家和趕集遇會,活動天地也就三五十里不過。

官家逍遙坐轎,富人拉騾揚馬,自輕省三分;普通人家騎驢跨鞍出門,也算上有“枵xiao架”;而沒牲靈的窮漢只得幹赲幹步行。搭伴兒說“相xi跟”,徒步說“步勷”,快走說“緊走”,跑叫“頏”,也說“跑頏”、“瞎跑亂頏”,快跑叫“趏”,抄近路說“捷徑路”,走長途說“上長路”,形容出門艱苦是說“遠路風塵”。

陝北“出門人”文化,是一種社會現象,也是一種社會行為

“三十畝地一頭牛,老婆娃娃熱鍋頭。”受傳統農耕思想的影響,陝北人多守舊,守家,守攤攤,“走一處不如守一處”,但凡有個一垧三分地,春種秋收,自食其力;除過萬不得已是不會輕易謀算到“生地方”出門闖蕩的。

上長路,出遠門,通常是外出求學留洋,做官行醫,探病投親,和尚行腳,道人訪山,工匠“謀營生”,戲班子攆廟會和生意人“鬧買賣”;另外一種特殊情形則是實在走投沒路時流離轉徙的“逃荒”和流亡,或沒遠沒近,單個兒挨門沿戶討乞,也說“行吃討叫”,或舉家拋鄉離井尋活路。前者那是“情意願”,後者則是“沒辦法”。真正旅行意義上“走三山四碼頭”的遊山玩水絕無僅有,即便是達官貴人、紈絝子弟,恐怕也只偶爾為之一二。

“離家三丈遠,另外一重天。”“好出門不如歪在家”“在家千日好,出門一時難。”因此,家人出遠門對於陝北人大多數家庭來說可是一件不尋常、不簡單的事情。事先仔細焙炒麵、烙餅子須備足乾糧,縫新補爛,加棉添衣、卷捆鋪蓋,打發盤纏自便事無鉅細。臨行前一老碗熱熱辣辣的“菜湯滾水”權作餞別。這樣,每家每戶的“大門道”,既是出門人的動身地兒,也是親人們的送別地兒,其實脫不得就是傷情地兒。父母相送,夫妻惜別,捋發衿巾,撫手扯衣,揩眼抹淚,千安萬頓,萬頓千安……怕山高路遠,怕圪塄怕畔,怕挨凍受餓,怕露餐風宿,怕豺狼當道,怕土匪打劫……總之,走前一百個不放心,別後白日黑地操盡了心。

陝北“出門人”文化,是一種社會現象,也是一種社會行為

有一首陝北民歌就唱嘆到大門道送別的情景:

人人都說出門人好,出門人恓惶誰知道。

妻兒老小都大撇了,死活交給老天爺了。

哥哥起身妹妹我照,眼淚滴嗒在大門道。

“出門萬容難,誰說天地寬”。

人在路上,心盼遠方;翻不完的溝圪樑,走不完的黃土路。遙遙途程,不分冬夏。十冬臘月,眉毛鬍子上凝結的都是“霜呵子”“冰渣渣”,手背上腳後跟是凍傷的皴口子、血裂子;七月流火,嘴脣乾裂,喉嚨冒煙,燒煉得急忙探不上一口井泉水,尋不見個背蔭地。飽一頓,飢一頓;前不著村,後不著店。正所謂“客子飢寒多,行旅衣裝薄”。

陝北“出門人”文化,是一種社會現象,也是一種社會行為

黑了明瞭,明瞭黑了;漫漫長路上,無論獨行人或者趕著牲靈,人熬煎,心孤寂。無法排遣孤獨寂寞,只便肚子裡瞎盤濫算,想親人,念婆姨娃娃,思邂逅的“相好兒”。那些愛戀歡喜,那些別恨離愁一抹摟擻都在拐腸子裡糾結轉騰。一人一馬半夜裡走,腳伕不唱怕杆毬?

終於曲曲溜溜,張嘴即來,走哪兒唱哪兒,想起甚唱甚,想唱甚就唱甚。“七十二行當最數趕腳忙;走路啃乾糧坐下補鞍帳。叼搶個空空巴屎又尿尿;黑天半夜起來添草拌料……”無聊解悶,嘶聲壯膽,更是釋放難悵的情懷。想來,所多的“腳伕調”無疑正是這樣應運而生的,於是李治文、張天恩和柴根等等等等無師自通的天才的腳伕歌手,名馳四方,歌傳遐邇。

陝北“出門人”文化,是一種社會現象,也是一種社會行為

尤其經典的“腳伕調”要算《好婆姨出在張家畔》:

說四十里(那)長澗——哎羊羔(就)山,

說好婆姨出在了我們張家(呀)畔。

張家畔那個起身兒劉家峁站,

說峁底裡下盍我把朋友喲看。

說三月裡的太陽紅又紅,

我們趕牲靈的人兒咋就這樣苦命。

不唱(那個)山曲兒我不好宬,

我唱上(那個)山曲兒喲,我就想親(呀)人。

我唱上(那個)山曲兒喲我就想親(呀)人。

自清代中晚期以降陝北人群體性出門主要還是以商旅為主,大致為“走西口”“跑草地”“過黃河”,“滾南路”要算得上是特例;而奔“天(津)北京上海”那可是大海勢,惟有極少數名字號、大東家“撐盤”起,辦得到。

陝北“出門人”文化,是一種社會現象,也是一種社會行為

“走西口”是討生活。“口”就是長城關口,從沙圪堵一直到包頭,“西口”既模糊又清晰,既籠統又具體。因著“十年九不收,男人走口外”,出門在外,搭夥求柴,夥場夥種,踅摸生意,養家餬口,這是秦晉老百姓山窮水絕、窮猿投林的一場滴滴續續了二百多年的人口大遷徙。

《走西口》就唱到:

哥哥你走西口,小妹妹我實難留,

提起哥哥你走西口,唉小妹妹淚常流。

送出來就大門口,小妹妹我不丟手,

有兩句的那個知心話,哎哥哥你記心頭。

走路你走大路,萬不要走小路,

大路上的那個人兒多,啦話話解憂愁。

陝北“出門人”文化,是一種社會現象,也是一種社會行為

“跑草地”,是指榆橫綏米佳吳包括漁河堡、鎮川堡的商賈小販在漠南漠北跑蕩來回生意,販來牲口、皮毛、大鹽、藥材和磚茶等,而糶賣的多為米麵、陶瓷、燒酒、煙糖、銅鐵製品等,總的“上至綢緞,下至蔥蒜”。陝北人鬧買賣常見的是“朋股股”,多小打小鬧,多“走碎銷”,其規模和繁盛儘管比不上“山西幫”,口話說“做不過‘老西腦子’”但是天長日久販賤鬻貴,“一個一個上串,十個十個上萬”,畢竟也自腰纏硬貨,缽溢盆滿。有一首小調反映舊庚兒“走夷方”(南面人叫“跑草地”)的字號裡的小夥計旅途艱辛的《出門調》如是唱到:

駕腳落地照四方,時時念想我爹孃。

人家是人我是人,人家在家我出門。

人家出門人服侍,小哥出門服侍人。

白天吃得燎灶飯,黑地草當栽絨氈。

……

“過黃河”其實說的是秦晉通商之路。神木府谷過保德走的是忻代二州,佳縣米脂走螅蜊峪(陝北人訛音為“孫驢兒”),到磧口,走離石、汾陽孝義一路。綏德吳堡則過軍渡,走柳林,到侯馬交口。

"

陝北“出門人”文化淵源深厚,是一種社會現象,也是一種社會行為

作者丨魯翰(書房記團隊作者)

陝北“出門人”文化,是一種社會現象,也是一種社會行為

陝北的“門文化”淵源深厚,也自異彩紛呈。門是宗族家庭標誌性的尊嚴和象徵。“門第”“門神”“高門檻”“開門紅”“沒門兒”“邪門兒”“倒插門”“門三戶四”“風門水口”“門裡出身”“擾門沓戶”“門圪嶗立五尺著嘞”“善門難開,扇門難閉”……圍繞著門真是有數不清的講究和說叨兒。

陝北民間把離家較長的時光、較長的路程,常常說“出門”;把背鄉離土的人是叫“出門人”,短時間逗留、寄居或者長期異地落戶的也是中人。外鄉人來當地生活工作和行旅,比如當年從外地分配來的下放幹部、落戶知青和異地親戚,都說“門外人”或“外路人”。出門到他鄉自己也便成了人家地皮上的“外路人”了。普通話是說“洋話”“咬京腔”,聽不懂的外地口音稱“嘴裡噙個羊卵卵”“操古蘭音”。鄰鄰近近出去散活走動,權只算串玩,串門兒,走親戚,趕親事,坐孃家和趕集遇會,活動天地也就三五十里不過。

官家逍遙坐轎,富人拉騾揚馬,自輕省三分;普通人家騎驢跨鞍出門,也算上有“枵xiao架”;而沒牲靈的窮漢只得幹赲幹步行。搭伴兒說“相xi跟”,徒步說“步勷”,快走說“緊走”,跑叫“頏”,也說“跑頏”、“瞎跑亂頏”,快跑叫“趏”,抄近路說“捷徑路”,走長途說“上長路”,形容出門艱苦是說“遠路風塵”。

陝北“出門人”文化,是一種社會現象,也是一種社會行為

“三十畝地一頭牛,老婆娃娃熱鍋頭。”受傳統農耕思想的影響,陝北人多守舊,守家,守攤攤,“走一處不如守一處”,但凡有個一垧三分地,春種秋收,自食其力;除過萬不得已是不會輕易謀算到“生地方”出門闖蕩的。

上長路,出遠門,通常是外出求學留洋,做官行醫,探病投親,和尚行腳,道人訪山,工匠“謀營生”,戲班子攆廟會和生意人“鬧買賣”;另外一種特殊情形則是實在走投沒路時流離轉徙的“逃荒”和流亡,或沒遠沒近,單個兒挨門沿戶討乞,也說“行吃討叫”,或舉家拋鄉離井尋活路。前者那是“情意願”,後者則是“沒辦法”。真正旅行意義上“走三山四碼頭”的遊山玩水絕無僅有,即便是達官貴人、紈絝子弟,恐怕也只偶爾為之一二。

“離家三丈遠,另外一重天。”“好出門不如歪在家”“在家千日好,出門一時難。”因此,家人出遠門對於陝北人大多數家庭來說可是一件不尋常、不簡單的事情。事先仔細焙炒麵、烙餅子須備足乾糧,縫新補爛,加棉添衣、卷捆鋪蓋,打發盤纏自便事無鉅細。臨行前一老碗熱熱辣辣的“菜湯滾水”權作餞別。這樣,每家每戶的“大門道”,既是出門人的動身地兒,也是親人們的送別地兒,其實脫不得就是傷情地兒。父母相送,夫妻惜別,捋發衿巾,撫手扯衣,揩眼抹淚,千安萬頓,萬頓千安……怕山高路遠,怕圪塄怕畔,怕挨凍受餓,怕露餐風宿,怕豺狼當道,怕土匪打劫……總之,走前一百個不放心,別後白日黑地操盡了心。

陝北“出門人”文化,是一種社會現象,也是一種社會行為

有一首陝北民歌就唱嘆到大門道送別的情景:

人人都說出門人好,出門人恓惶誰知道。

妻兒老小都大撇了,死活交給老天爺了。

哥哥起身妹妹我照,眼淚滴嗒在大門道。

“出門萬容難,誰說天地寬”。

人在路上,心盼遠方;翻不完的溝圪樑,走不完的黃土路。遙遙途程,不分冬夏。十冬臘月,眉毛鬍子上凝結的都是“霜呵子”“冰渣渣”,手背上腳後跟是凍傷的皴口子、血裂子;七月流火,嘴脣乾裂,喉嚨冒煙,燒煉得急忙探不上一口井泉水,尋不見個背蔭地。飽一頓,飢一頓;前不著村,後不著店。正所謂“客子飢寒多,行旅衣裝薄”。

陝北“出門人”文化,是一種社會現象,也是一種社會行為

黑了明瞭,明瞭黑了;漫漫長路上,無論獨行人或者趕著牲靈,人熬煎,心孤寂。無法排遣孤獨寂寞,只便肚子裡瞎盤濫算,想親人,念婆姨娃娃,思邂逅的“相好兒”。那些愛戀歡喜,那些別恨離愁一抹摟擻都在拐腸子裡糾結轉騰。一人一馬半夜裡走,腳伕不唱怕杆毬?

終於曲曲溜溜,張嘴即來,走哪兒唱哪兒,想起甚唱甚,想唱甚就唱甚。“七十二行當最數趕腳忙;走路啃乾糧坐下補鞍帳。叼搶個空空巴屎又尿尿;黑天半夜起來添草拌料……”無聊解悶,嘶聲壯膽,更是釋放難悵的情懷。想來,所多的“腳伕調”無疑正是這樣應運而生的,於是李治文、張天恩和柴根等等等等無師自通的天才的腳伕歌手,名馳四方,歌傳遐邇。

陝北“出門人”文化,是一種社會現象,也是一種社會行為

尤其經典的“腳伕調”要算《好婆姨出在張家畔》:

說四十里(那)長澗——哎羊羔(就)山,

說好婆姨出在了我們張家(呀)畔。

張家畔那個起身兒劉家峁站,

說峁底裡下盍我把朋友喲看。

說三月裡的太陽紅又紅,

我們趕牲靈的人兒咋就這樣苦命。

不唱(那個)山曲兒我不好宬,

我唱上(那個)山曲兒喲,我就想親(呀)人。

我唱上(那個)山曲兒喲我就想親(呀)人。

自清代中晚期以降陝北人群體性出門主要還是以商旅為主,大致為“走西口”“跑草地”“過黃河”,“滾南路”要算得上是特例;而奔“天(津)北京上海”那可是大海勢,惟有極少數名字號、大東家“撐盤”起,辦得到。

陝北“出門人”文化,是一種社會現象,也是一種社會行為

“走西口”是討生活。“口”就是長城關口,從沙圪堵一直到包頭,“西口”既模糊又清晰,既籠統又具體。因著“十年九不收,男人走口外”,出門在外,搭夥求柴,夥場夥種,踅摸生意,養家餬口,這是秦晉老百姓山窮水絕、窮猿投林的一場滴滴續續了二百多年的人口大遷徙。

《走西口》就唱到:

哥哥你走西口,小妹妹我實難留,

提起哥哥你走西口,唉小妹妹淚常流。

送出來就大門口,小妹妹我不丟手,

有兩句的那個知心話,哎哥哥你記心頭。

走路你走大路,萬不要走小路,

大路上的那個人兒多,啦話話解憂愁。

陝北“出門人”文化,是一種社會現象,也是一種社會行為

“跑草地”,是指榆橫綏米佳吳包括漁河堡、鎮川堡的商賈小販在漠南漠北跑蕩來回生意,販來牲口、皮毛、大鹽、藥材和磚茶等,而糶賣的多為米麵、陶瓷、燒酒、煙糖、銅鐵製品等,總的“上至綢緞,下至蔥蒜”。陝北人鬧買賣常見的是“朋股股”,多小打小鬧,多“走碎銷”,其規模和繁盛儘管比不上“山西幫”,口話說“做不過‘老西腦子’”但是天長日久販賤鬻貴,“一個一個上串,十個十個上萬”,畢竟也自腰纏硬貨,缽溢盆滿。有一首小調反映舊庚兒“走夷方”(南面人叫“跑草地”)的字號裡的小夥計旅途艱辛的《出門調》如是唱到:

駕腳落地照四方,時時念想我爹孃。

人家是人我是人,人家在家我出門。

人家出門人服侍,小哥出門服侍人。

白天吃得燎灶飯,黑地草當栽絨氈。

……

“過黃河”其實說的是秦晉通商之路。神木府谷過保德走的是忻代二州,佳縣米脂走螅蜊峪(陝北人訛音為“孫驢兒”),到磧口,走離石、汾陽孝義一路。綏德吳堡則過軍渡,走柳林,到侯馬交口。

陝北“出門人”文化,是一種社會現象,也是一種社會行為

值得一提的“螅蜊峪”是清代和民國最大的舟行渡口和最有名的河西“水旱碼頭”,店鋪林立,商賈雲集,車水馬龍,熱鬧非凡。當時流傳的民謠就有“拉不完的磧口,填不滿的孫驢兒”。而對岸“九曲黃河第一鎮”的磧口碼頭,憑藉黃河水運一躍成為北方商貿重鎮。那些從包頭、寧夏等地沿黃河順流而下一直到磧口,水路因二磧跌潲戛然而斷,所有堆山積塄的貨物非得需要經過這個唯一的中轉樞紐改走旱路,而後再行四到五處運往各地。

“撂磧嘞”“磧裡放下盍嘞”,這些個針對船覆貨淹的說叨、疼惜及嘆惋,至今頑強地留在陝北人尋常的口話裡。

“滾南路”逃荒則是最為悲慘的一種出門。

陝北人的逃荒史那可是要命三官的飢餓史,那可是死裡逃生的逃亡史;或許歷史太習慣於輕描淡寫了,以至於後代的人們往往對於“饑荒”的情景和涵義,僅僅停留在諸如“赤地千里,哀鴻遍野”描述的詞彙本身。

"

陝北“出門人”文化淵源深厚,是一種社會現象,也是一種社會行為

作者丨魯翰(書房記團隊作者)

陝北“出門人”文化,是一種社會現象,也是一種社會行為

陝北的“門文化”淵源深厚,也自異彩紛呈。門是宗族家庭標誌性的尊嚴和象徵。“門第”“門神”“高門檻”“開門紅”“沒門兒”“邪門兒”“倒插門”“門三戶四”“風門水口”“門裡出身”“擾門沓戶”“門圪嶗立五尺著嘞”“善門難開,扇門難閉”……圍繞著門真是有數不清的講究和說叨兒。

陝北民間把離家較長的時光、較長的路程,常常說“出門”;把背鄉離土的人是叫“出門人”,短時間逗留、寄居或者長期異地落戶的也是中人。外鄉人來當地生活工作和行旅,比如當年從外地分配來的下放幹部、落戶知青和異地親戚,都說“門外人”或“外路人”。出門到他鄉自己也便成了人家地皮上的“外路人”了。普通話是說“洋話”“咬京腔”,聽不懂的外地口音稱“嘴裡噙個羊卵卵”“操古蘭音”。鄰鄰近近出去散活走動,權只算串玩,串門兒,走親戚,趕親事,坐孃家和趕集遇會,活動天地也就三五十里不過。

官家逍遙坐轎,富人拉騾揚馬,自輕省三分;普通人家騎驢跨鞍出門,也算上有“枵xiao架”;而沒牲靈的窮漢只得幹赲幹步行。搭伴兒說“相xi跟”,徒步說“步勷”,快走說“緊走”,跑叫“頏”,也說“跑頏”、“瞎跑亂頏”,快跑叫“趏”,抄近路說“捷徑路”,走長途說“上長路”,形容出門艱苦是說“遠路風塵”。

陝北“出門人”文化,是一種社會現象,也是一種社會行為

“三十畝地一頭牛,老婆娃娃熱鍋頭。”受傳統農耕思想的影響,陝北人多守舊,守家,守攤攤,“走一處不如守一處”,但凡有個一垧三分地,春種秋收,自食其力;除過萬不得已是不會輕易謀算到“生地方”出門闖蕩的。

上長路,出遠門,通常是外出求學留洋,做官行醫,探病投親,和尚行腳,道人訪山,工匠“謀營生”,戲班子攆廟會和生意人“鬧買賣”;另外一種特殊情形則是實在走投沒路時流離轉徙的“逃荒”和流亡,或沒遠沒近,單個兒挨門沿戶討乞,也說“行吃討叫”,或舉家拋鄉離井尋活路。前者那是“情意願”,後者則是“沒辦法”。真正旅行意義上“走三山四碼頭”的遊山玩水絕無僅有,即便是達官貴人、紈絝子弟,恐怕也只偶爾為之一二。

“離家三丈遠,另外一重天。”“好出門不如歪在家”“在家千日好,出門一時難。”因此,家人出遠門對於陝北人大多數家庭來說可是一件不尋常、不簡單的事情。事先仔細焙炒麵、烙餅子須備足乾糧,縫新補爛,加棉添衣、卷捆鋪蓋,打發盤纏自便事無鉅細。臨行前一老碗熱熱辣辣的“菜湯滾水”權作餞別。這樣,每家每戶的“大門道”,既是出門人的動身地兒,也是親人們的送別地兒,其實脫不得就是傷情地兒。父母相送,夫妻惜別,捋發衿巾,撫手扯衣,揩眼抹淚,千安萬頓,萬頓千安……怕山高路遠,怕圪塄怕畔,怕挨凍受餓,怕露餐風宿,怕豺狼當道,怕土匪打劫……總之,走前一百個不放心,別後白日黑地操盡了心。

陝北“出門人”文化,是一種社會現象,也是一種社會行為

有一首陝北民歌就唱嘆到大門道送別的情景:

人人都說出門人好,出門人恓惶誰知道。

妻兒老小都大撇了,死活交給老天爺了。

哥哥起身妹妹我照,眼淚滴嗒在大門道。

“出門萬容難,誰說天地寬”。

人在路上,心盼遠方;翻不完的溝圪樑,走不完的黃土路。遙遙途程,不分冬夏。十冬臘月,眉毛鬍子上凝結的都是“霜呵子”“冰渣渣”,手背上腳後跟是凍傷的皴口子、血裂子;七月流火,嘴脣乾裂,喉嚨冒煙,燒煉得急忙探不上一口井泉水,尋不見個背蔭地。飽一頓,飢一頓;前不著村,後不著店。正所謂“客子飢寒多,行旅衣裝薄”。

陝北“出門人”文化,是一種社會現象,也是一種社會行為

黑了明瞭,明瞭黑了;漫漫長路上,無論獨行人或者趕著牲靈,人熬煎,心孤寂。無法排遣孤獨寂寞,只便肚子裡瞎盤濫算,想親人,念婆姨娃娃,思邂逅的“相好兒”。那些愛戀歡喜,那些別恨離愁一抹摟擻都在拐腸子裡糾結轉騰。一人一馬半夜裡走,腳伕不唱怕杆毬?

終於曲曲溜溜,張嘴即來,走哪兒唱哪兒,想起甚唱甚,想唱甚就唱甚。“七十二行當最數趕腳忙;走路啃乾糧坐下補鞍帳。叼搶個空空巴屎又尿尿;黑天半夜起來添草拌料……”無聊解悶,嘶聲壯膽,更是釋放難悵的情懷。想來,所多的“腳伕調”無疑正是這樣應運而生的,於是李治文、張天恩和柴根等等等等無師自通的天才的腳伕歌手,名馳四方,歌傳遐邇。

陝北“出門人”文化,是一種社會現象,也是一種社會行為

尤其經典的“腳伕調”要算《好婆姨出在張家畔》:

說四十里(那)長澗——哎羊羔(就)山,

說好婆姨出在了我們張家(呀)畔。

張家畔那個起身兒劉家峁站,

說峁底裡下盍我把朋友喲看。

說三月裡的太陽紅又紅,

我們趕牲靈的人兒咋就這樣苦命。

不唱(那個)山曲兒我不好宬,

我唱上(那個)山曲兒喲,我就想親(呀)人。

我唱上(那個)山曲兒喲我就想親(呀)人。

自清代中晚期以降陝北人群體性出門主要還是以商旅為主,大致為“走西口”“跑草地”“過黃河”,“滾南路”要算得上是特例;而奔“天(津)北京上海”那可是大海勢,惟有極少數名字號、大東家“撐盤”起,辦得到。

陝北“出門人”文化,是一種社會現象,也是一種社會行為

“走西口”是討生活。“口”就是長城關口,從沙圪堵一直到包頭,“西口”既模糊又清晰,既籠統又具體。因著“十年九不收,男人走口外”,出門在外,搭夥求柴,夥場夥種,踅摸生意,養家餬口,這是秦晉老百姓山窮水絕、窮猿投林的一場滴滴續續了二百多年的人口大遷徙。

《走西口》就唱到:

哥哥你走西口,小妹妹我實難留,

提起哥哥你走西口,唉小妹妹淚常流。

送出來就大門口,小妹妹我不丟手,

有兩句的那個知心話,哎哥哥你記心頭。

走路你走大路,萬不要走小路,

大路上的那個人兒多,啦話話解憂愁。

陝北“出門人”文化,是一種社會現象,也是一種社會行為

“跑草地”,是指榆橫綏米佳吳包括漁河堡、鎮川堡的商賈小販在漠南漠北跑蕩來回生意,販來牲口、皮毛、大鹽、藥材和磚茶等,而糶賣的多為米麵、陶瓷、燒酒、煙糖、銅鐵製品等,總的“上至綢緞,下至蔥蒜”。陝北人鬧買賣常見的是“朋股股”,多小打小鬧,多“走碎銷”,其規模和繁盛儘管比不上“山西幫”,口話說“做不過‘老西腦子’”但是天長日久販賤鬻貴,“一個一個上串,十個十個上萬”,畢竟也自腰纏硬貨,缽溢盆滿。有一首小調反映舊庚兒“走夷方”(南面人叫“跑草地”)的字號裡的小夥計旅途艱辛的《出門調》如是唱到:

駕腳落地照四方,時時念想我爹孃。

人家是人我是人,人家在家我出門。

人家出門人服侍,小哥出門服侍人。

白天吃得燎灶飯,黑地草當栽絨氈。

……

“過黃河”其實說的是秦晉通商之路。神木府谷過保德走的是忻代二州,佳縣米脂走螅蜊峪(陝北人訛音為“孫驢兒”),到磧口,走離石、汾陽孝義一路。綏德吳堡則過軍渡,走柳林,到侯馬交口。

陝北“出門人”文化,是一種社會現象,也是一種社會行為

值得一提的“螅蜊峪”是清代和民國最大的舟行渡口和最有名的河西“水旱碼頭”,店鋪林立,商賈雲集,車水馬龍,熱鬧非凡。當時流傳的民謠就有“拉不完的磧口,填不滿的孫驢兒”。而對岸“九曲黃河第一鎮”的磧口碼頭,憑藉黃河水運一躍成為北方商貿重鎮。那些從包頭、寧夏等地沿黃河順流而下一直到磧口,水路因二磧跌潲戛然而斷,所有堆山積塄的貨物非得需要經過這個唯一的中轉樞紐改走旱路,而後再行四到五處運往各地。

“撂磧嘞”“磧裡放下盍嘞”,這些個針對船覆貨淹的說叨、疼惜及嘆惋,至今頑強地留在陝北人尋常的口話裡。

“滾南路”逃荒則是最為悲慘的一種出門。

陝北人的逃荒史那可是要命三官的飢餓史,那可是死裡逃生的逃亡史;或許歷史太習慣於輕描淡寫了,以至於後代的人們往往對於“饑荒”的情景和涵義,僅僅停留在諸如“赤地千里,哀鴻遍野”描述的詞彙本身。

陝北“出門人”文化,是一種社會現象,也是一種社會行為

在不到140年的時光裡,陝北先後經歷過四次嚴重的自然災害的劫洗。每一次遭災時跨到三五年,每一次劫難陝北人家都要活剝一層皮。第一次是光緒三年(1877)史稱“丁戊奇荒”。據光緒二十五年《靖邊縣誌》記載:“光緒三年大旱。越明年,荒甚。民齒草根,繼食樹皮葉俱盡;又濟之以班白土,土柔無沙,掘地得之,老稚斃於脹,壯者苟免,黠者又往往割肌莩臂以延殘喘,甚有屠生人以供餐者。”新編《清澗縣誌》錄有:“光緒三年,春至六月無雨,秋禾絕,饑民鬻男棄女,不計其數,人互食,道殣相望,死者大半,十有七八家破人亡。” 真是駭人聽聞,卒不忍讀……

"

陝北“出門人”文化淵源深厚,是一種社會現象,也是一種社會行為

作者丨魯翰(書房記團隊作者)

陝北“出門人”文化,是一種社會現象,也是一種社會行為

陝北的“門文化”淵源深厚,也自異彩紛呈。門是宗族家庭標誌性的尊嚴和象徵。“門第”“門神”“高門檻”“開門紅”“沒門兒”“邪門兒”“倒插門”“門三戶四”“風門水口”“門裡出身”“擾門沓戶”“門圪嶗立五尺著嘞”“善門難開,扇門難閉”……圍繞著門真是有數不清的講究和說叨兒。

陝北民間把離家較長的時光、較長的路程,常常說“出門”;把背鄉離土的人是叫“出門人”,短時間逗留、寄居或者長期異地落戶的也是中人。外鄉人來當地生活工作和行旅,比如當年從外地分配來的下放幹部、落戶知青和異地親戚,都說“門外人”或“外路人”。出門到他鄉自己也便成了人家地皮上的“外路人”了。普通話是說“洋話”“咬京腔”,聽不懂的外地口音稱“嘴裡噙個羊卵卵”“操古蘭音”。鄰鄰近近出去散活走動,權只算串玩,串門兒,走親戚,趕親事,坐孃家和趕集遇會,活動天地也就三五十里不過。

官家逍遙坐轎,富人拉騾揚馬,自輕省三分;普通人家騎驢跨鞍出門,也算上有“枵xiao架”;而沒牲靈的窮漢只得幹赲幹步行。搭伴兒說“相xi跟”,徒步說“步勷”,快走說“緊走”,跑叫“頏”,也說“跑頏”、“瞎跑亂頏”,快跑叫“趏”,抄近路說“捷徑路”,走長途說“上長路”,形容出門艱苦是說“遠路風塵”。

陝北“出門人”文化,是一種社會現象,也是一種社會行為

“三十畝地一頭牛,老婆娃娃熱鍋頭。”受傳統農耕思想的影響,陝北人多守舊,守家,守攤攤,“走一處不如守一處”,但凡有個一垧三分地,春種秋收,自食其力;除過萬不得已是不會輕易謀算到“生地方”出門闖蕩的。

上長路,出遠門,通常是外出求學留洋,做官行醫,探病投親,和尚行腳,道人訪山,工匠“謀營生”,戲班子攆廟會和生意人“鬧買賣”;另外一種特殊情形則是實在走投沒路時流離轉徙的“逃荒”和流亡,或沒遠沒近,單個兒挨門沿戶討乞,也說“行吃討叫”,或舉家拋鄉離井尋活路。前者那是“情意願”,後者則是“沒辦法”。真正旅行意義上“走三山四碼頭”的遊山玩水絕無僅有,即便是達官貴人、紈絝子弟,恐怕也只偶爾為之一二。

“離家三丈遠,另外一重天。”“好出門不如歪在家”“在家千日好,出門一時難。”因此,家人出遠門對於陝北人大多數家庭來說可是一件不尋常、不簡單的事情。事先仔細焙炒麵、烙餅子須備足乾糧,縫新補爛,加棉添衣、卷捆鋪蓋,打發盤纏自便事無鉅細。臨行前一老碗熱熱辣辣的“菜湯滾水”權作餞別。這樣,每家每戶的“大門道”,既是出門人的動身地兒,也是親人們的送別地兒,其實脫不得就是傷情地兒。父母相送,夫妻惜別,捋發衿巾,撫手扯衣,揩眼抹淚,千安萬頓,萬頓千安……怕山高路遠,怕圪塄怕畔,怕挨凍受餓,怕露餐風宿,怕豺狼當道,怕土匪打劫……總之,走前一百個不放心,別後白日黑地操盡了心。

陝北“出門人”文化,是一種社會現象,也是一種社會行為

有一首陝北民歌就唱嘆到大門道送別的情景:

人人都說出門人好,出門人恓惶誰知道。

妻兒老小都大撇了,死活交給老天爺了。

哥哥起身妹妹我照,眼淚滴嗒在大門道。

“出門萬容難,誰說天地寬”。

人在路上,心盼遠方;翻不完的溝圪樑,走不完的黃土路。遙遙途程,不分冬夏。十冬臘月,眉毛鬍子上凝結的都是“霜呵子”“冰渣渣”,手背上腳後跟是凍傷的皴口子、血裂子;七月流火,嘴脣乾裂,喉嚨冒煙,燒煉得急忙探不上一口井泉水,尋不見個背蔭地。飽一頓,飢一頓;前不著村,後不著店。正所謂“客子飢寒多,行旅衣裝薄”。

陝北“出門人”文化,是一種社會現象,也是一種社會行為

黑了明瞭,明瞭黑了;漫漫長路上,無論獨行人或者趕著牲靈,人熬煎,心孤寂。無法排遣孤獨寂寞,只便肚子裡瞎盤濫算,想親人,念婆姨娃娃,思邂逅的“相好兒”。那些愛戀歡喜,那些別恨離愁一抹摟擻都在拐腸子裡糾結轉騰。一人一馬半夜裡走,腳伕不唱怕杆毬?

終於曲曲溜溜,張嘴即來,走哪兒唱哪兒,想起甚唱甚,想唱甚就唱甚。“七十二行當最數趕腳忙;走路啃乾糧坐下補鞍帳。叼搶個空空巴屎又尿尿;黑天半夜起來添草拌料……”無聊解悶,嘶聲壯膽,更是釋放難悵的情懷。想來,所多的“腳伕調”無疑正是這樣應運而生的,於是李治文、張天恩和柴根等等等等無師自通的天才的腳伕歌手,名馳四方,歌傳遐邇。

陝北“出門人”文化,是一種社會現象,也是一種社會行為

尤其經典的“腳伕調”要算《好婆姨出在張家畔》:

說四十里(那)長澗——哎羊羔(就)山,

說好婆姨出在了我們張家(呀)畔。

張家畔那個起身兒劉家峁站,

說峁底裡下盍我把朋友喲看。

說三月裡的太陽紅又紅,

我們趕牲靈的人兒咋就這樣苦命。

不唱(那個)山曲兒我不好宬,

我唱上(那個)山曲兒喲,我就想親(呀)人。

我唱上(那個)山曲兒喲我就想親(呀)人。

自清代中晚期以降陝北人群體性出門主要還是以商旅為主,大致為“走西口”“跑草地”“過黃河”,“滾南路”要算得上是特例;而奔“天(津)北京上海”那可是大海勢,惟有極少數名字號、大東家“撐盤”起,辦得到。

陝北“出門人”文化,是一種社會現象,也是一種社會行為

“走西口”是討生活。“口”就是長城關口,從沙圪堵一直到包頭,“西口”既模糊又清晰,既籠統又具體。因著“十年九不收,男人走口外”,出門在外,搭夥求柴,夥場夥種,踅摸生意,養家餬口,這是秦晉老百姓山窮水絕、窮猿投林的一場滴滴續續了二百多年的人口大遷徙。

《走西口》就唱到:

哥哥你走西口,小妹妹我實難留,

提起哥哥你走西口,唉小妹妹淚常流。

送出來就大門口,小妹妹我不丟手,

有兩句的那個知心話,哎哥哥你記心頭。

走路你走大路,萬不要走小路,

大路上的那個人兒多,啦話話解憂愁。

陝北“出門人”文化,是一種社會現象,也是一種社會行為

“跑草地”,是指榆橫綏米佳吳包括漁河堡、鎮川堡的商賈小販在漠南漠北跑蕩來回生意,販來牲口、皮毛、大鹽、藥材和磚茶等,而糶賣的多為米麵、陶瓷、燒酒、煙糖、銅鐵製品等,總的“上至綢緞,下至蔥蒜”。陝北人鬧買賣常見的是“朋股股”,多小打小鬧,多“走碎銷”,其規模和繁盛儘管比不上“山西幫”,口話說“做不過‘老西腦子’”但是天長日久販賤鬻貴,“一個一個上串,十個十個上萬”,畢竟也自腰纏硬貨,缽溢盆滿。有一首小調反映舊庚兒“走夷方”(南面人叫“跑草地”)的字號裡的小夥計旅途艱辛的《出門調》如是唱到:

駕腳落地照四方,時時念想我爹孃。

人家是人我是人,人家在家我出門。

人家出門人服侍,小哥出門服侍人。

白天吃得燎灶飯,黑地草當栽絨氈。

……

“過黃河”其實說的是秦晉通商之路。神木府谷過保德走的是忻代二州,佳縣米脂走螅蜊峪(陝北人訛音為“孫驢兒”),到磧口,走離石、汾陽孝義一路。綏德吳堡則過軍渡,走柳林,到侯馬交口。

陝北“出門人”文化,是一種社會現象,也是一種社會行為

值得一提的“螅蜊峪”是清代和民國最大的舟行渡口和最有名的河西“水旱碼頭”,店鋪林立,商賈雲集,車水馬龍,熱鬧非凡。當時流傳的民謠就有“拉不完的磧口,填不滿的孫驢兒”。而對岸“九曲黃河第一鎮”的磧口碼頭,憑藉黃河水運一躍成為北方商貿重鎮。那些從包頭、寧夏等地沿黃河順流而下一直到磧口,水路因二磧跌潲戛然而斷,所有堆山積塄的貨物非得需要經過這個唯一的中轉樞紐改走旱路,而後再行四到五處運往各地。

“撂磧嘞”“磧裡放下盍嘞”,這些個針對船覆貨淹的說叨、疼惜及嘆惋,至今頑強地留在陝北人尋常的口話裡。

“滾南路”逃荒則是最為悲慘的一種出門。

陝北人的逃荒史那可是要命三官的飢餓史,那可是死裡逃生的逃亡史;或許歷史太習慣於輕描淡寫了,以至於後代的人們往往對於“饑荒”的情景和涵義,僅僅停留在諸如“赤地千里,哀鴻遍野”描述的詞彙本身。

陝北“出門人”文化,是一種社會現象,也是一種社會行為

在不到140年的時光裡,陝北先後經歷過四次嚴重的自然災害的劫洗。每一次遭災時跨到三五年,每一次劫難陝北人家都要活剝一層皮。第一次是光緒三年(1877)史稱“丁戊奇荒”。據光緒二十五年《靖邊縣誌》記載:“光緒三年大旱。越明年,荒甚。民齒草根,繼食樹皮葉俱盡;又濟之以班白土,土柔無沙,掘地得之,老稚斃於脹,壯者苟免,黠者又往往割肌莩臂以延殘喘,甚有屠生人以供餐者。”新編《清澗縣誌》錄有:“光緒三年,春至六月無雨,秋禾絕,饑民鬻男棄女,不計其數,人互食,道殣相望,死者大半,十有七八家破人亡。” 真是駭人聽聞,卒不忍讀……

陝北“出門人”文化,是一種社會現象,也是一種社會行為

第二次是始自民國十七年,1928-1932年那場百年不遇的“大饑饉”。據1929年2月8日張季鸞先生主筆的《大公報》報道:“陝北二十三縣,從去年十一月到今年一月,由於災情,大多數人口悉以逃亡……”據統計,“災民人數查有55萬至59萬,如一兩日內不得救助,則大多數當必死矣。” 又據《陝西賑務會刊》不完全統計,民國十八年(1929)全省災民535萬,死亡250萬,逃亡外省40多萬,1000萬栽倒在逃荒路上。加之1930-1932年鼠疫大害,陝北人得病的14591人,死亡就13285人。截至1929年5月份300多萬陝北人,逃下瘦命的已然不到30萬了。

第三次當是陝甘寧邊區政府時期的1939年-1944年,井泉乾涸,樹木枯萎,秋田嚴重歉收,饑民無數,逃荒者眾。

第四次則是1959-1961年,所謂“三年困難時期”,由於“大躍進”極左運動以及犧牲農業發展的工業政策所導致的全國性的糧食和副食品短缺危機,造成了農村大量人口非正常死亡,損失極其慘重。

很到後來,官方確認的當時非正常死亡人數估為上千萬人,學者普遍考察的結論則是3000萬人不止。

"

陝北“出門人”文化淵源深厚,是一種社會現象,也是一種社會行為

作者丨魯翰(書房記團隊作者)

陝北“出門人”文化,是一種社會現象,也是一種社會行為

陝北的“門文化”淵源深厚,也自異彩紛呈。門是宗族家庭標誌性的尊嚴和象徵。“門第”“門神”“高門檻”“開門紅”“沒門兒”“邪門兒”“倒插門”“門三戶四”“風門水口”“門裡出身”“擾門沓戶”“門圪嶗立五尺著嘞”“善門難開,扇門難閉”……圍繞著門真是有數不清的講究和說叨兒。

陝北民間把離家較長的時光、較長的路程,常常說“出門”;把背鄉離土的人是叫“出門人”,短時間逗留、寄居或者長期異地落戶的也是中人。外鄉人來當地生活工作和行旅,比如當年從外地分配來的下放幹部、落戶知青和異地親戚,都說“門外人”或“外路人”。出門到他鄉自己也便成了人家地皮上的“外路人”了。普通話是說“洋話”“咬京腔”,聽不懂的外地口音稱“嘴裡噙個羊卵卵”“操古蘭音”。鄰鄰近近出去散活走動,權只算串玩,串門兒,走親戚,趕親事,坐孃家和趕集遇會,活動天地也就三五十里不過。

官家逍遙坐轎,富人拉騾揚馬,自輕省三分;普通人家騎驢跨鞍出門,也算上有“枵xiao架”;而沒牲靈的窮漢只得幹赲幹步行。搭伴兒說“相xi跟”,徒步說“步勷”,快走說“緊走”,跑叫“頏”,也說“跑頏”、“瞎跑亂頏”,快跑叫“趏”,抄近路說“捷徑路”,走長途說“上長路”,形容出門艱苦是說“遠路風塵”。

陝北“出門人”文化,是一種社會現象,也是一種社會行為

“三十畝地一頭牛,老婆娃娃熱鍋頭。”受傳統農耕思想的影響,陝北人多守舊,守家,守攤攤,“走一處不如守一處”,但凡有個一垧三分地,春種秋收,自食其力;除過萬不得已是不會輕易謀算到“生地方”出門闖蕩的。

上長路,出遠門,通常是外出求學留洋,做官行醫,探病投親,和尚行腳,道人訪山,工匠“謀營生”,戲班子攆廟會和生意人“鬧買賣”;另外一種特殊情形則是實在走投沒路時流離轉徙的“逃荒”和流亡,或沒遠沒近,單個兒挨門沿戶討乞,也說“行吃討叫”,或舉家拋鄉離井尋活路。前者那是“情意願”,後者則是“沒辦法”。真正旅行意義上“走三山四碼頭”的遊山玩水絕無僅有,即便是達官貴人、紈絝子弟,恐怕也只偶爾為之一二。

“離家三丈遠,另外一重天。”“好出門不如歪在家”“在家千日好,出門一時難。”因此,家人出遠門對於陝北人大多數家庭來說可是一件不尋常、不簡單的事情。事先仔細焙炒麵、烙餅子須備足乾糧,縫新補爛,加棉添衣、卷捆鋪蓋,打發盤纏自便事無鉅細。臨行前一老碗熱熱辣辣的“菜湯滾水”權作餞別。這樣,每家每戶的“大門道”,既是出門人的動身地兒,也是親人們的送別地兒,其實脫不得就是傷情地兒。父母相送,夫妻惜別,捋發衿巾,撫手扯衣,揩眼抹淚,千安萬頓,萬頓千安……怕山高路遠,怕圪塄怕畔,怕挨凍受餓,怕露餐風宿,怕豺狼當道,怕土匪打劫……總之,走前一百個不放心,別後白日黑地操盡了心。

陝北“出門人”文化,是一種社會現象,也是一種社會行為

有一首陝北民歌就唱嘆到大門道送別的情景:

人人都說出門人好,出門人恓惶誰知道。

妻兒老小都大撇了,死活交給老天爺了。

哥哥起身妹妹我照,眼淚滴嗒在大門道。

“出門萬容難,誰說天地寬”。

人在路上,心盼遠方;翻不完的溝圪樑,走不完的黃土路。遙遙途程,不分冬夏。十冬臘月,眉毛鬍子上凝結的都是“霜呵子”“冰渣渣”,手背上腳後跟是凍傷的皴口子、血裂子;七月流火,嘴脣乾裂,喉嚨冒煙,燒煉得急忙探不上一口井泉水,尋不見個背蔭地。飽一頓,飢一頓;前不著村,後不著店。正所謂“客子飢寒多,行旅衣裝薄”。

陝北“出門人”文化,是一種社會現象,也是一種社會行為

黑了明瞭,明瞭黑了;漫漫長路上,無論獨行人或者趕著牲靈,人熬煎,心孤寂。無法排遣孤獨寂寞,只便肚子裡瞎盤濫算,想親人,念婆姨娃娃,思邂逅的“相好兒”。那些愛戀歡喜,那些別恨離愁一抹摟擻都在拐腸子裡糾結轉騰。一人一馬半夜裡走,腳伕不唱怕杆毬?

終於曲曲溜溜,張嘴即來,走哪兒唱哪兒,想起甚唱甚,想唱甚就唱甚。“七十二行當最數趕腳忙;走路啃乾糧坐下補鞍帳。叼搶個空空巴屎又尿尿;黑天半夜起來添草拌料……”無聊解悶,嘶聲壯膽,更是釋放難悵的情懷。想來,所多的“腳伕調”無疑正是這樣應運而生的,於是李治文、張天恩和柴根等等等等無師自通的天才的腳伕歌手,名馳四方,歌傳遐邇。

陝北“出門人”文化,是一種社會現象,也是一種社會行為

尤其經典的“腳伕調”要算《好婆姨出在張家畔》:

說四十里(那)長澗——哎羊羔(就)山,

說好婆姨出在了我們張家(呀)畔。

張家畔那個起身兒劉家峁站,

說峁底裡下盍我把朋友喲看。

說三月裡的太陽紅又紅,

我們趕牲靈的人兒咋就這樣苦命。

不唱(那個)山曲兒我不好宬,

我唱上(那個)山曲兒喲,我就想親(呀)人。

我唱上(那個)山曲兒喲我就想親(呀)人。

自清代中晚期以降陝北人群體性出門主要還是以商旅為主,大致為“走西口”“跑草地”“過黃河”,“滾南路”要算得上是特例;而奔“天(津)北京上海”那可是大海勢,惟有極少數名字號、大東家“撐盤”起,辦得到。

陝北“出門人”文化,是一種社會現象,也是一種社會行為

“走西口”是討生活。“口”就是長城關口,從沙圪堵一直到包頭,“西口”既模糊又清晰,既籠統又具體。因著“十年九不收,男人走口外”,出門在外,搭夥求柴,夥場夥種,踅摸生意,養家餬口,這是秦晉老百姓山窮水絕、窮猿投林的一場滴滴續續了二百多年的人口大遷徙。

《走西口》就唱到:

哥哥你走西口,小妹妹我實難留,

提起哥哥你走西口,唉小妹妹淚常流。

送出來就大門口,小妹妹我不丟手,

有兩句的那個知心話,哎哥哥你記心頭。

走路你走大路,萬不要走小路,

大路上的那個人兒多,啦話話解憂愁。

陝北“出門人”文化,是一種社會現象,也是一種社會行為

“跑草地”,是指榆橫綏米佳吳包括漁河堡、鎮川堡的商賈小販在漠南漠北跑蕩來回生意,販來牲口、皮毛、大鹽、藥材和磚茶等,而糶賣的多為米麵、陶瓷、燒酒、煙糖、銅鐵製品等,總的“上至綢緞,下至蔥蒜”。陝北人鬧買賣常見的是“朋股股”,多小打小鬧,多“走碎銷”,其規模和繁盛儘管比不上“山西幫”,口話說“做不過‘老西腦子’”但是天長日久販賤鬻貴,“一個一個上串,十個十個上萬”,畢竟也自腰纏硬貨,缽溢盆滿。有一首小調反映舊庚兒“走夷方”(南面人叫“跑草地”)的字號裡的小夥計旅途艱辛的《出門調》如是唱到:

駕腳落地照四方,時時念想我爹孃。

人家是人我是人,人家在家我出門。

人家出門人服侍,小哥出門服侍人。

白天吃得燎灶飯,黑地草當栽絨氈。

……

“過黃河”其實說的是秦晉通商之路。神木府谷過保德走的是忻代二州,佳縣米脂走螅蜊峪(陝北人訛音為“孫驢兒”),到磧口,走離石、汾陽孝義一路。綏德吳堡則過軍渡,走柳林,到侯馬交口。

陝北“出門人”文化,是一種社會現象,也是一種社會行為

值得一提的“螅蜊峪”是清代和民國最大的舟行渡口和最有名的河西“水旱碼頭”,店鋪林立,商賈雲集,車水馬龍,熱鬧非凡。當時流傳的民謠就有“拉不完的磧口,填不滿的孫驢兒”。而對岸“九曲黃河第一鎮”的磧口碼頭,憑藉黃河水運一躍成為北方商貿重鎮。那些從包頭、寧夏等地沿黃河順流而下一直到磧口,水路因二磧跌潲戛然而斷,所有堆山積塄的貨物非得需要經過這個唯一的中轉樞紐改走旱路,而後再行四到五處運往各地。

“撂磧嘞”“磧裡放下盍嘞”,這些個針對船覆貨淹的說叨、疼惜及嘆惋,至今頑強地留在陝北人尋常的口話裡。

“滾南路”逃荒則是最為悲慘的一種出門。

陝北人的逃荒史那可是要命三官的飢餓史,那可是死裡逃生的逃亡史;或許歷史太習慣於輕描淡寫了,以至於後代的人們往往對於“饑荒”的情景和涵義,僅僅停留在諸如“赤地千里,哀鴻遍野”描述的詞彙本身。

陝北“出門人”文化,是一種社會現象,也是一種社會行為

在不到140年的時光裡,陝北先後經歷過四次嚴重的自然災害的劫洗。每一次遭災時跨到三五年,每一次劫難陝北人家都要活剝一層皮。第一次是光緒三年(1877)史稱“丁戊奇荒”。據光緒二十五年《靖邊縣誌》記載:“光緒三年大旱。越明年,荒甚。民齒草根,繼食樹皮葉俱盡;又濟之以班白土,土柔無沙,掘地得之,老稚斃於脹,壯者苟免,黠者又往往割肌莩臂以延殘喘,甚有屠生人以供餐者。”新編《清澗縣誌》錄有:“光緒三年,春至六月無雨,秋禾絕,饑民鬻男棄女,不計其數,人互食,道殣相望,死者大半,十有七八家破人亡。” 真是駭人聽聞,卒不忍讀……

陝北“出門人”文化,是一種社會現象,也是一種社會行為

第二次是始自民國十七年,1928-1932年那場百年不遇的“大饑饉”。據1929年2月8日張季鸞先生主筆的《大公報》報道:“陝北二十三縣,從去年十一月到今年一月,由於災情,大多數人口悉以逃亡……”據統計,“災民人數查有55萬至59萬,如一兩日內不得救助,則大多數當必死矣。” 又據《陝西賑務會刊》不完全統計,民國十八年(1929)全省災民535萬,死亡250萬,逃亡外省40多萬,1000萬栽倒在逃荒路上。加之1930-1932年鼠疫大害,陝北人得病的14591人,死亡就13285人。截至1929年5月份300多萬陝北人,逃下瘦命的已然不到30萬了。

第三次當是陝甘寧邊區政府時期的1939年-1944年,井泉乾涸,樹木枯萎,秋田嚴重歉收,饑民無數,逃荒者眾。

第四次則是1959-1961年,所謂“三年困難時期”,由於“大躍進”極左運動以及犧牲農業發展的工業政策所導致的全國性的糧食和副食品短缺危機,造成了農村大量人口非正常死亡,損失極其慘重。

很到後來,官方確認的當時非正常死亡人數估為上千萬人,學者普遍考察的結論則是3000萬人不止。

陝北“出門人”文化,是一種社會現象,也是一種社會行為

而“滾南路”分別是第三次和第四次“大饑荒”時期,榆林南部各縣在飢寒交迫,困頓無奈的狀態下尋求生存出路,再不跑路“一眼看下往死餓”,於是紛紛偷明暗使,破釜沉舟,義無反顧向南逃亡。像三五九旅一樣,鑽進延安後山的老梢林裡篳路藍縷,墾荒種地、券窯安土,生兒育女,上面的“外來戶”逐漸地就成了地道的延安人了。近日餘翻檢資料,捉句一闋《走南路》,聊補以記。

陝北榆林延安,舊庚二十三縣。

半個世紀之前,災禍活命艱難。

只因地廣人罕,逃荒滾南老山。

大致應到洛川,落戶墾荒不堪。

綏米清佳若干,人口上面泰半。

先輩揚棍討飯,人挪比樹活泛。

碼頭好養窮漢,如今金銀滿罐。

回望歷史雲煙,慨喟如此這般。

“年成”指一年中農作物的收穫情況;因遭災收成少叫“跌年成”,顆粒無收,說“跌下黑籽(種子也留不下)老年成”。至今陝北人把欠債說成“跌饑荒”。

旅途中在客店吃飯休息,是說“打間兒”。清代福格寫的《聽雨叢談》中這樣解釋:“今人行役,於日中投店而飯,謂之"打尖"。皆不曉其字義。或曰中途為住宿之間,乃誤‘間’為‘尖’也……”

就是腳伕跟大牲靈之間的交流無妨也饒有意思,“嘚駕”是提示揚蹄開拔,——籲!是煞車口令,而一聲催促警告的“待抽!——”那意思可是“等得捱打呀!”的文言呢,異樣的是那懵痴痴的驢騾居然也聽得懂這句蹩腳的古漢語哦。

"

陝北“出門人”文化淵源深厚,是一種社會現象,也是一種社會行為

作者丨魯翰(書房記團隊作者)

陝北“出門人”文化,是一種社會現象,也是一種社會行為

陝北的“門文化”淵源深厚,也自異彩紛呈。門是宗族家庭標誌性的尊嚴和象徵。“門第”“門神”“高門檻”“開門紅”“沒門兒”“邪門兒”“倒插門”“門三戶四”“風門水口”“門裡出身”“擾門沓戶”“門圪嶗立五尺著嘞”“善門難開,扇門難閉”……圍繞著門真是有數不清的講究和說叨兒。

陝北民間把離家較長的時光、較長的路程,常常說“出門”;把背鄉離土的人是叫“出門人”,短時間逗留、寄居或者長期異地落戶的也是中人。外鄉人來當地生活工作和行旅,比如當年從外地分配來的下放幹部、落戶知青和異地親戚,都說“門外人”或“外路人”。出門到他鄉自己也便成了人家地皮上的“外路人”了。普通話是說“洋話”“咬京腔”,聽不懂的外地口音稱“嘴裡噙個羊卵卵”“操古蘭音”。鄰鄰近近出去散活走動,權只算串玩,串門兒,走親戚,趕親事,坐孃家和趕集遇會,活動天地也就三五十里不過。

官家逍遙坐轎,富人拉騾揚馬,自輕省三分;普通人家騎驢跨鞍出門,也算上有“枵xiao架”;而沒牲靈的窮漢只得幹赲幹步行。搭伴兒說“相xi跟”,徒步說“步勷”,快走說“緊走”,跑叫“頏”,也說“跑頏”、“瞎跑亂頏”,快跑叫“趏”,抄近路說“捷徑路”,走長途說“上長路”,形容出門艱苦是說“遠路風塵”。

陝北“出門人”文化,是一種社會現象,也是一種社會行為

“三十畝地一頭牛,老婆娃娃熱鍋頭。”受傳統農耕思想的影響,陝北人多守舊,守家,守攤攤,“走一處不如守一處”,但凡有個一垧三分地,春種秋收,自食其力;除過萬不得已是不會輕易謀算到“生地方”出門闖蕩的。

上長路,出遠門,通常是外出求學留洋,做官行醫,探病投親,和尚行腳,道人訪山,工匠“謀營生”,戲班子攆廟會和生意人“鬧買賣”;另外一種特殊情形則是實在走投沒路時流離轉徙的“逃荒”和流亡,或沒遠沒近,單個兒挨門沿戶討乞,也說“行吃討叫”,或舉家拋鄉離井尋活路。前者那是“情意願”,後者則是“沒辦法”。真正旅行意義上“走三山四碼頭”的遊山玩水絕無僅有,即便是達官貴人、紈絝子弟,恐怕也只偶爾為之一二。

“離家三丈遠,另外一重天。”“好出門不如歪在家”“在家千日好,出門一時難。”因此,家人出遠門對於陝北人大多數家庭來說可是一件不尋常、不簡單的事情。事先仔細焙炒麵、烙餅子須備足乾糧,縫新補爛,加棉添衣、卷捆鋪蓋,打發盤纏自便事無鉅細。臨行前一老碗熱熱辣辣的“菜湯滾水”權作餞別。這樣,每家每戶的“大門道”,既是出門人的動身地兒,也是親人們的送別地兒,其實脫不得就是傷情地兒。父母相送,夫妻惜別,捋發衿巾,撫手扯衣,揩眼抹淚,千安萬頓,萬頓千安……怕山高路遠,怕圪塄怕畔,怕挨凍受餓,怕露餐風宿,怕豺狼當道,怕土匪打劫……總之,走前一百個不放心,別後白日黑地操盡了心。

陝北“出門人”文化,是一種社會現象,也是一種社會行為

有一首陝北民歌就唱嘆到大門道送別的情景:

人人都說出門人好,出門人恓惶誰知道。

妻兒老小都大撇了,死活交給老天爺了。

哥哥起身妹妹我照,眼淚滴嗒在大門道。

“出門萬容難,誰說天地寬”。

人在路上,心盼遠方;翻不完的溝圪樑,走不完的黃土路。遙遙途程,不分冬夏。十冬臘月,眉毛鬍子上凝結的都是“霜呵子”“冰渣渣”,手背上腳後跟是凍傷的皴口子、血裂子;七月流火,嘴脣乾裂,喉嚨冒煙,燒煉得急忙探不上一口井泉水,尋不見個背蔭地。飽一頓,飢一頓;前不著村,後不著店。正所謂“客子飢寒多,行旅衣裝薄”。

陝北“出門人”文化,是一種社會現象,也是一種社會行為

黑了明瞭,明瞭黑了;漫漫長路上,無論獨行人或者趕著牲靈,人熬煎,心孤寂。無法排遣孤獨寂寞,只便肚子裡瞎盤濫算,想親人,念婆姨娃娃,思邂逅的“相好兒”。那些愛戀歡喜,那些別恨離愁一抹摟擻都在拐腸子裡糾結轉騰。一人一馬半夜裡走,腳伕不唱怕杆毬?

終於曲曲溜溜,張嘴即來,走哪兒唱哪兒,想起甚唱甚,想唱甚就唱甚。“七十二行當最數趕腳忙;走路啃乾糧坐下補鞍帳。叼搶個空空巴屎又尿尿;黑天半夜起來添草拌料……”無聊解悶,嘶聲壯膽,更是釋放難悵的情懷。想來,所多的“腳伕調”無疑正是這樣應運而生的,於是李治文、張天恩和柴根等等等等無師自通的天才的腳伕歌手,名馳四方,歌傳遐邇。

陝北“出門人”文化,是一種社會現象,也是一種社會行為

尤其經典的“腳伕調”要算《好婆姨出在張家畔》:

說四十里(那)長澗——哎羊羔(就)山,

說好婆姨出在了我們張家(呀)畔。

張家畔那個起身兒劉家峁站,

說峁底裡下盍我把朋友喲看。

說三月裡的太陽紅又紅,

我們趕牲靈的人兒咋就這樣苦命。

不唱(那個)山曲兒我不好宬,

我唱上(那個)山曲兒喲,我就想親(呀)人。

我唱上(那個)山曲兒喲我就想親(呀)人。

自清代中晚期以降陝北人群體性出門主要還是以商旅為主,大致為“走西口”“跑草地”“過黃河”,“滾南路”要算得上是特例;而奔“天(津)北京上海”那可是大海勢,惟有極少數名字號、大東家“撐盤”起,辦得到。

陝北“出門人”文化,是一種社會現象,也是一種社會行為

“走西口”是討生活。“口”就是長城關口,從沙圪堵一直到包頭,“西口”既模糊又清晰,既籠統又具體。因著“十年九不收,男人走口外”,出門在外,搭夥求柴,夥場夥種,踅摸生意,養家餬口,這是秦晉老百姓山窮水絕、窮猿投林的一場滴滴續續了二百多年的人口大遷徙。

《走西口》就唱到:

哥哥你走西口,小妹妹我實難留,

提起哥哥你走西口,唉小妹妹淚常流。

送出來就大門口,小妹妹我不丟手,

有兩句的那個知心話,哎哥哥你記心頭。

走路你走大路,萬不要走小路,

大路上的那個人兒多,啦話話解憂愁。

陝北“出門人”文化,是一種社會現象,也是一種社會行為

“跑草地”,是指榆橫綏米佳吳包括漁河堡、鎮川堡的商賈小販在漠南漠北跑蕩來回生意,販來牲口、皮毛、大鹽、藥材和磚茶等,而糶賣的多為米麵、陶瓷、燒酒、煙糖、銅鐵製品等,總的“上至綢緞,下至蔥蒜”。陝北人鬧買賣常見的是“朋股股”,多小打小鬧,多“走碎銷”,其規模和繁盛儘管比不上“山西幫”,口話說“做不過‘老西腦子’”但是天長日久販賤鬻貴,“一個一個上串,十個十個上萬”,畢竟也自腰纏硬貨,缽溢盆滿。有一首小調反映舊庚兒“走夷方”(南面人叫“跑草地”)的字號裡的小夥計旅途艱辛的《出門調》如是唱到:

駕腳落地照四方,時時念想我爹孃。

人家是人我是人,人家在家我出門。

人家出門人服侍,小哥出門服侍人。

白天吃得燎灶飯,黑地草當栽絨氈。

……

“過黃河”其實說的是秦晉通商之路。神木府谷過保德走的是忻代二州,佳縣米脂走螅蜊峪(陝北人訛音為“孫驢兒”),到磧口,走離石、汾陽孝義一路。綏德吳堡則過軍渡,走柳林,到侯馬交口。

陝北“出門人”文化,是一種社會現象,也是一種社會行為

值得一提的“螅蜊峪”是清代和民國最大的舟行渡口和最有名的河西“水旱碼頭”,店鋪林立,商賈雲集,車水馬龍,熱鬧非凡。當時流傳的民謠就有“拉不完的磧口,填不滿的孫驢兒”。而對岸“九曲黃河第一鎮”的磧口碼頭,憑藉黃河水運一躍成為北方商貿重鎮。那些從包頭、寧夏等地沿黃河順流而下一直到磧口,水路因二磧跌潲戛然而斷,所有堆山積塄的貨物非得需要經過這個唯一的中轉樞紐改走旱路,而後再行四到五處運往各地。

“撂磧嘞”“磧裡放下盍嘞”,這些個針對船覆貨淹的說叨、疼惜及嘆惋,至今頑強地留在陝北人尋常的口話裡。

“滾南路”逃荒則是最為悲慘的一種出門。

陝北人的逃荒史那可是要命三官的飢餓史,那可是死裡逃生的逃亡史;或許歷史太習慣於輕描淡寫了,以至於後代的人們往往對於“饑荒”的情景和涵義,僅僅停留在諸如“赤地千里,哀鴻遍野”描述的詞彙本身。

陝北“出門人”文化,是一種社會現象,也是一種社會行為

在不到140年的時光裡,陝北先後經歷過四次嚴重的自然災害的劫洗。每一次遭災時跨到三五年,每一次劫難陝北人家都要活剝一層皮。第一次是光緒三年(1877)史稱“丁戊奇荒”。據光緒二十五年《靖邊縣誌》記載:“光緒三年大旱。越明年,荒甚。民齒草根,繼食樹皮葉俱盡;又濟之以班白土,土柔無沙,掘地得之,老稚斃於脹,壯者苟免,黠者又往往割肌莩臂以延殘喘,甚有屠生人以供餐者。”新編《清澗縣誌》錄有:“光緒三年,春至六月無雨,秋禾絕,饑民鬻男棄女,不計其數,人互食,道殣相望,死者大半,十有七八家破人亡。” 真是駭人聽聞,卒不忍讀……

陝北“出門人”文化,是一種社會現象,也是一種社會行為

第二次是始自民國十七年,1928-1932年那場百年不遇的“大饑饉”。據1929年2月8日張季鸞先生主筆的《大公報》報道:“陝北二十三縣,從去年十一月到今年一月,由於災情,大多數人口悉以逃亡……”據統計,“災民人數查有55萬至59萬,如一兩日內不得救助,則大多數當必死矣。” 又據《陝西賑務會刊》不完全統計,民國十八年(1929)全省災民535萬,死亡250萬,逃亡外省40多萬,1000萬栽倒在逃荒路上。加之1930-1932年鼠疫大害,陝北人得病的14591人,死亡就13285人。截至1929年5月份300多萬陝北人,逃下瘦命的已然不到30萬了。

第三次當是陝甘寧邊區政府時期的1939年-1944年,井泉乾涸,樹木枯萎,秋田嚴重歉收,饑民無數,逃荒者眾。

第四次則是1959-1961年,所謂“三年困難時期”,由於“大躍進”極左運動以及犧牲農業發展的工業政策所導致的全國性的糧食和副食品短缺危機,造成了農村大量人口非正常死亡,損失極其慘重。

很到後來,官方確認的當時非正常死亡人數估為上千萬人,學者普遍考察的結論則是3000萬人不止。

陝北“出門人”文化,是一種社會現象,也是一種社會行為

而“滾南路”分別是第三次和第四次“大饑荒”時期,榆林南部各縣在飢寒交迫,困頓無奈的狀態下尋求生存出路,再不跑路“一眼看下往死餓”,於是紛紛偷明暗使,破釜沉舟,義無反顧向南逃亡。像三五九旅一樣,鑽進延安後山的老梢林裡篳路藍縷,墾荒種地、券窯安土,生兒育女,上面的“外來戶”逐漸地就成了地道的延安人了。近日餘翻檢資料,捉句一闋《走南路》,聊補以記。

陝北榆林延安,舊庚二十三縣。

半個世紀之前,災禍活命艱難。

只因地廣人罕,逃荒滾南老山。

大致應到洛川,落戶墾荒不堪。

綏米清佳若干,人口上面泰半。

先輩揚棍討飯,人挪比樹活泛。

碼頭好養窮漢,如今金銀滿罐。

回望歷史雲煙,慨喟如此這般。

“年成”指一年中農作物的收穫情況;因遭災收成少叫“跌年成”,顆粒無收,說“跌下黑籽(種子也留不下)老年成”。至今陝北人把欠債說成“跌饑荒”。

旅途中在客店吃飯休息,是說“打間兒”。清代福格寫的《聽雨叢談》中這樣解釋:“今人行役,於日中投店而飯,謂之"打尖"。皆不曉其字義。或曰中途為住宿之間,乃誤‘間’為‘尖’也……”

就是腳伕跟大牲靈之間的交流無妨也饒有意思,“嘚駕”是提示揚蹄開拔,——籲!是煞車口令,而一聲催促警告的“待抽!——”那意思可是“等得捱打呀!”的文言呢,異樣的是那懵痴痴的驢騾居然也聽得懂這句蹩腳的古漢語哦。

陝北“出門人”文化,是一種社會現象,也是一種社會行為

關於“出門”陝北地皮依舊孑遺下所多的口話俗語。譬如,“走州過縣”“窮家富路”“少依無靠”“門檻han大王”“半路空中”“人生兩地”“不走得路走三回”“望山跑死馬”“六月天出門還要拿臘月的衣嘞”“趕早不趕晚”“乾糧乾糧,撧斷心腸”“家窮不算窮,路窮窮死人。”“好漢(岀門)問酒嘞,慫漢(岀門)問狗嘞。”“吃米不如吃麵,投親不如歇店。”“岀門看天色,進門看成色。”“出門門坎低,進門門坎高。”“強龍不壓地頭蛇”“在家是條龍,在外是條蟲。”“在家不學好,出門圪疤腦”“出門人低耷三輩著嘞”“外來的沙子還把本地土給壓住嘞?”“攀伴兒攀個強的,柱棍柱個長的”“老鄉當見老鄉,兩眼淚汪汪。”“耤地讓畔,走路讓擔。”“隔河不算近,隔山不算遠。”“樹挪死,人挪活”“人不能在一卜樹上吊死”。“官修衙門客修店”“到什嘛站,歇什嘛店”“風中的沙蓬,颳得哪落哪”“秀才不出門,也知天下事”“長安雖好,不是久戀之地。”“哪裡的黃土不埋人?”……

"

陝北“出門人”文化淵源深厚,是一種社會現象,也是一種社會行為

作者丨魯翰(書房記團隊作者)

陝北“出門人”文化,是一種社會現象,也是一種社會行為

陝北的“門文化”淵源深厚,也自異彩紛呈。門是宗族家庭標誌性的尊嚴和象徵。“門第”“門神”“高門檻”“開門紅”“沒門兒”“邪門兒”“倒插門”“門三戶四”“風門水口”“門裡出身”“擾門沓戶”“門圪嶗立五尺著嘞”“善門難開,扇門難閉”……圍繞著門真是有數不清的講究和說叨兒。

陝北民間把離家較長的時光、較長的路程,常常說“出門”;把背鄉離土的人是叫“出門人”,短時間逗留、寄居或者長期異地落戶的也是中人。外鄉人來當地生活工作和行旅,比如當年從外地分配來的下放幹部、落戶知青和異地親戚,都說“門外人”或“外路人”。出門到他鄉自己也便成了人家地皮上的“外路人”了。普通話是說“洋話”“咬京腔”,聽不懂的外地口音稱“嘴裡噙個羊卵卵”“操古蘭音”。鄰鄰近近出去散活走動,權只算串玩,串門兒,走親戚,趕親事,坐孃家和趕集遇會,活動天地也就三五十里不過。

官家逍遙坐轎,富人拉騾揚馬,自輕省三分;普通人家騎驢跨鞍出門,也算上有“枵xiao架”;而沒牲靈的窮漢只得幹赲幹步行。搭伴兒說“相xi跟”,徒步說“步勷”,快走說“緊走”,跑叫“頏”,也說“跑頏”、“瞎跑亂頏”,快跑叫“趏”,抄近路說“捷徑路”,走長途說“上長路”,形容出門艱苦是說“遠路風塵”。

陝北“出門人”文化,是一種社會現象,也是一種社會行為

“三十畝地一頭牛,老婆娃娃熱鍋頭。”受傳統農耕思想的影響,陝北人多守舊,守家,守攤攤,“走一處不如守一處”,但凡有個一垧三分地,春種秋收,自食其力;除過萬不得已是不會輕易謀算到“生地方”出門闖蕩的。

上長路,出遠門,通常是外出求學留洋,做官行醫,探病投親,和尚行腳,道人訪山,工匠“謀營生”,戲班子攆廟會和生意人“鬧買賣”;另外一種特殊情形則是實在走投沒路時流離轉徙的“逃荒”和流亡,或沒遠沒近,單個兒挨門沿戶討乞,也說“行吃討叫”,或舉家拋鄉離井尋活路。前者那是“情意願”,後者則是“沒辦法”。真正旅行意義上“走三山四碼頭”的遊山玩水絕無僅有,即便是達官貴人、紈絝子弟,恐怕也只偶爾為之一二。

“離家三丈遠,另外一重天。”“好出門不如歪在家”“在家千日好,出門一時難。”因此,家人出遠門對於陝北人大多數家庭來說可是一件不尋常、不簡單的事情。事先仔細焙炒麵、烙餅子須備足乾糧,縫新補爛,加棉添衣、卷捆鋪蓋,打發盤纏自便事無鉅細。臨行前一老碗熱熱辣辣的“菜湯滾水”權作餞別。這樣,每家每戶的“大門道”,既是出門人的動身地兒,也是親人們的送別地兒,其實脫不得就是傷情地兒。父母相送,夫妻惜別,捋發衿巾,撫手扯衣,揩眼抹淚,千安萬頓,萬頓千安……怕山高路遠,怕圪塄怕畔,怕挨凍受餓,怕露餐風宿,怕豺狼當道,怕土匪打劫……總之,走前一百個不放心,別後白日黑地操盡了心。

陝北“出門人”文化,是一種社會現象,也是一種社會行為

有一首陝北民歌就唱嘆到大門道送別的情景:

人人都說出門人好,出門人恓惶誰知道。

妻兒老小都大撇了,死活交給老天爺了。

哥哥起身妹妹我照,眼淚滴嗒在大門道。

“出門萬容難,誰說天地寬”。

人在路上,心盼遠方;翻不完的溝圪樑,走不完的黃土路。遙遙途程,不分冬夏。十冬臘月,眉毛鬍子上凝結的都是“霜呵子”“冰渣渣”,手背上腳後跟是凍傷的皴口子、血裂子;七月流火,嘴脣乾裂,喉嚨冒煙,燒煉得急忙探不上一口井泉水,尋不見個背蔭地。飽一頓,飢一頓;前不著村,後不著店。正所謂“客子飢寒多,行旅衣裝薄”。

陝北“出門人”文化,是一種社會現象,也是一種社會行為

黑了明瞭,明瞭黑了;漫漫長路上,無論獨行人或者趕著牲靈,人熬煎,心孤寂。無法排遣孤獨寂寞,只便肚子裡瞎盤濫算,想親人,念婆姨娃娃,思邂逅的“相好兒”。那些愛戀歡喜,那些別恨離愁一抹摟擻都在拐腸子裡糾結轉騰。一人一馬半夜裡走,腳伕不唱怕杆毬?

終於曲曲溜溜,張嘴即來,走哪兒唱哪兒,想起甚唱甚,想唱甚就唱甚。“七十二行當最數趕腳忙;走路啃乾糧坐下補鞍帳。叼搶個空空巴屎又尿尿;黑天半夜起來添草拌料……”無聊解悶,嘶聲壯膽,更是釋放難悵的情懷。想來,所多的“腳伕調”無疑正是這樣應運而生的,於是李治文、張天恩和柴根等等等等無師自通的天才的腳伕歌手,名馳四方,歌傳遐邇。

陝北“出門人”文化,是一種社會現象,也是一種社會行為

尤其經典的“腳伕調”要算《好婆姨出在張家畔》:

說四十里(那)長澗——哎羊羔(就)山,

說好婆姨出在了我們張家(呀)畔。

張家畔那個起身兒劉家峁站,

說峁底裡下盍我把朋友喲看。

說三月裡的太陽紅又紅,

我們趕牲靈的人兒咋就這樣苦命。

不唱(那個)山曲兒我不好宬,

我唱上(那個)山曲兒喲,我就想親(呀)人。

我唱上(那個)山曲兒喲我就想親(呀)人。

自清代中晚期以降陝北人群體性出門主要還是以商旅為主,大致為“走西口”“跑草地”“過黃河”,“滾南路”要算得上是特例;而奔“天(津)北京上海”那可是大海勢,惟有極少數名字號、大東家“撐盤”起,辦得到。

陝北“出門人”文化,是一種社會現象,也是一種社會行為

“走西口”是討生活。“口”就是長城關口,從沙圪堵一直到包頭,“西口”既模糊又清晰,既籠統又具體。因著“十年九不收,男人走口外”,出門在外,搭夥求柴,夥場夥種,踅摸生意,養家餬口,這是秦晉老百姓山窮水絕、窮猿投林的一場滴滴續續了二百多年的人口大遷徙。

《走西口》就唱到:

哥哥你走西口,小妹妹我實難留,

提起哥哥你走西口,唉小妹妹淚常流。

送出來就大門口,小妹妹我不丟手,

有兩句的那個知心話,哎哥哥你記心頭。

走路你走大路,萬不要走小路,

大路上的那個人兒多,啦話話解憂愁。

陝北“出門人”文化,是一種社會現象,也是一種社會行為

“跑草地”,是指榆橫綏米佳吳包括漁河堡、鎮川堡的商賈小販在漠南漠北跑蕩來回生意,販來牲口、皮毛、大鹽、藥材和磚茶等,而糶賣的多為米麵、陶瓷、燒酒、煙糖、銅鐵製品等,總的“上至綢緞,下至蔥蒜”。陝北人鬧買賣常見的是“朋股股”,多小打小鬧,多“走碎銷”,其規模和繁盛儘管比不上“山西幫”,口話說“做不過‘老西腦子’”但是天長日久販賤鬻貴,“一個一個上串,十個十個上萬”,畢竟也自腰纏硬貨,缽溢盆滿。有一首小調反映舊庚兒“走夷方”(南面人叫“跑草地”)的字號裡的小夥計旅途艱辛的《出門調》如是唱到:

駕腳落地照四方,時時念想我爹孃。

人家是人我是人,人家在家我出門。

人家出門人服侍,小哥出門服侍人。

白天吃得燎灶飯,黑地草當栽絨氈。

……

“過黃河”其實說的是秦晉通商之路。神木府谷過保德走的是忻代二州,佳縣米脂走螅蜊峪(陝北人訛音為“孫驢兒”),到磧口,走離石、汾陽孝義一路。綏德吳堡則過軍渡,走柳林,到侯馬交口。

陝北“出門人”文化,是一種社會現象,也是一種社會行為

值得一提的“螅蜊峪”是清代和民國最大的舟行渡口和最有名的河西“水旱碼頭”,店鋪林立,商賈雲集,車水馬龍,熱鬧非凡。當時流傳的民謠就有“拉不完的磧口,填不滿的孫驢兒”。而對岸“九曲黃河第一鎮”的磧口碼頭,憑藉黃河水運一躍成為北方商貿重鎮。那些從包頭、寧夏等地沿黃河順流而下一直到磧口,水路因二磧跌潲戛然而斷,所有堆山積塄的貨物非得需要經過這個唯一的中轉樞紐改走旱路,而後再行四到五處運往各地。

“撂磧嘞”“磧裡放下盍嘞”,這些個針對船覆貨淹的說叨、疼惜及嘆惋,至今頑強地留在陝北人尋常的口話裡。

“滾南路”逃荒則是最為悲慘的一種出門。

陝北人的逃荒史那可是要命三官的飢餓史,那可是死裡逃生的逃亡史;或許歷史太習慣於輕描淡寫了,以至於後代的人們往往對於“饑荒”的情景和涵義,僅僅停留在諸如“赤地千里,哀鴻遍野”描述的詞彙本身。

陝北“出門人”文化,是一種社會現象,也是一種社會行為

在不到140年的時光裡,陝北先後經歷過四次嚴重的自然災害的劫洗。每一次遭災時跨到三五年,每一次劫難陝北人家都要活剝一層皮。第一次是光緒三年(1877)史稱“丁戊奇荒”。據光緒二十五年《靖邊縣誌》記載:“光緒三年大旱。越明年,荒甚。民齒草根,繼食樹皮葉俱盡;又濟之以班白土,土柔無沙,掘地得之,老稚斃於脹,壯者苟免,黠者又往往割肌莩臂以延殘喘,甚有屠生人以供餐者。”新編《清澗縣誌》錄有:“光緒三年,春至六月無雨,秋禾絕,饑民鬻男棄女,不計其數,人互食,道殣相望,死者大半,十有七八家破人亡。” 真是駭人聽聞,卒不忍讀……

陝北“出門人”文化,是一種社會現象,也是一種社會行為

第二次是始自民國十七年,1928-1932年那場百年不遇的“大饑饉”。據1929年2月8日張季鸞先生主筆的《大公報》報道:“陝北二十三縣,從去年十一月到今年一月,由於災情,大多數人口悉以逃亡……”據統計,“災民人數查有55萬至59萬,如一兩日內不得救助,則大多數當必死矣。” 又據《陝西賑務會刊》不完全統計,民國十八年(1929)全省災民535萬,死亡250萬,逃亡外省40多萬,1000萬栽倒在逃荒路上。加之1930-1932年鼠疫大害,陝北人得病的14591人,死亡就13285人。截至1929年5月份300多萬陝北人,逃下瘦命的已然不到30萬了。

第三次當是陝甘寧邊區政府時期的1939年-1944年,井泉乾涸,樹木枯萎,秋田嚴重歉收,饑民無數,逃荒者眾。

第四次則是1959-1961年,所謂“三年困難時期”,由於“大躍進”極左運動以及犧牲農業發展的工業政策所導致的全國性的糧食和副食品短缺危機,造成了農村大量人口非正常死亡,損失極其慘重。

很到後來,官方確認的當時非正常死亡人數估為上千萬人,學者普遍考察的結論則是3000萬人不止。

陝北“出門人”文化,是一種社會現象,也是一種社會行為

而“滾南路”分別是第三次和第四次“大饑荒”時期,榆林南部各縣在飢寒交迫,困頓無奈的狀態下尋求生存出路,再不跑路“一眼看下往死餓”,於是紛紛偷明暗使,破釜沉舟,義無反顧向南逃亡。像三五九旅一樣,鑽進延安後山的老梢林裡篳路藍縷,墾荒種地、券窯安土,生兒育女,上面的“外來戶”逐漸地就成了地道的延安人了。近日餘翻檢資料,捉句一闋《走南路》,聊補以記。

陝北榆林延安,舊庚二十三縣。

半個世紀之前,災禍活命艱難。

只因地廣人罕,逃荒滾南老山。

大致應到洛川,落戶墾荒不堪。

綏米清佳若干,人口上面泰半。

先輩揚棍討飯,人挪比樹活泛。

碼頭好養窮漢,如今金銀滿罐。

回望歷史雲煙,慨喟如此這般。

“年成”指一年中農作物的收穫情況;因遭災收成少叫“跌年成”,顆粒無收,說“跌下黑籽(種子也留不下)老年成”。至今陝北人把欠債說成“跌饑荒”。

旅途中在客店吃飯休息,是說“打間兒”。清代福格寫的《聽雨叢談》中這樣解釋:“今人行役,於日中投店而飯,謂之"打尖"。皆不曉其字義。或曰中途為住宿之間,乃誤‘間’為‘尖’也……”

就是腳伕跟大牲靈之間的交流無妨也饒有意思,“嘚駕”是提示揚蹄開拔,——籲!是煞車口令,而一聲催促警告的“待抽!——”那意思可是“等得捱打呀!”的文言呢,異樣的是那懵痴痴的驢騾居然也聽得懂這句蹩腳的古漢語哦。

陝北“出門人”文化,是一種社會現象,也是一種社會行為

關於“出門”陝北地皮依舊孑遺下所多的口話俗語。譬如,“走州過縣”“窮家富路”“少依無靠”“門檻han大王”“半路空中”“人生兩地”“不走得路走三回”“望山跑死馬”“六月天出門還要拿臘月的衣嘞”“趕早不趕晚”“乾糧乾糧,撧斷心腸”“家窮不算窮,路窮窮死人。”“好漢(岀門)問酒嘞,慫漢(岀門)問狗嘞。”“吃米不如吃麵,投親不如歇店。”“岀門看天色,進門看成色。”“出門門坎低,進門門坎高。”“強龍不壓地頭蛇”“在家是條龍,在外是條蟲。”“在家不學好,出門圪疤腦”“出門人低耷三輩著嘞”“外來的沙子還把本地土給壓住嘞?”“攀伴兒攀個強的,柱棍柱個長的”“老鄉當見老鄉,兩眼淚汪汪。”“耤地讓畔,走路讓擔。”“隔河不算近,隔山不算遠。”“樹挪死,人挪活”“人不能在一卜樹上吊死”。“官修衙門客修店”“到什嘛站,歇什嘛店”“風中的沙蓬,颳得哪落哪”“秀才不出門,也知天下事”“長安雖好,不是久戀之地。”“哪裡的黃土不埋人?”……

陝北“出門人”文化,是一種社會現象,也是一種社會行為

陝北謠歌《出門人兒難》唱曰:

出門人難,出門人難,傘不離人來人不離傘。

出門人難,出門人難,揪上皮襖背上氈。

出門人難,出門人難,熱身身睡在荒草灘。

出門人難,出門人難,連皮皮筷子重茬茬碗。

出門人難,出門人難,難活沒人改心寬。

改革開放四十年來,《水滸》裡神行太保戴宗日行千里的神奇已然不再是什麼傳說和夢想了。如今陝北人出門“簡單得跟一也似”,出門的方向路經更是“棗核子亂開花”了,出國旅行,會議考察,度假觀光,驢友出遊,跟工去鄉,真個走南闖北,海迸天颺,出得門去當然是樂山樂水的心境了。

"

陝北“出門人”文化淵源深厚,是一種社會現象,也是一種社會行為

作者丨魯翰(書房記團隊作者)

陝北“出門人”文化,是一種社會現象,也是一種社會行為

陝北的“門文化”淵源深厚,也自異彩紛呈。門是宗族家庭標誌性的尊嚴和象徵。“門第”“門神”“高門檻”“開門紅”“沒門兒”“邪門兒”“倒插門”“門三戶四”“風門水口”“門裡出身”“擾門沓戶”“門圪嶗立五尺著嘞”“善門難開,扇門難閉”……圍繞著門真是有數不清的講究和說叨兒。

陝北民間把離家較長的時光、較長的路程,常常說“出門”;把背鄉離土的人是叫“出門人”,短時間逗留、寄居或者長期異地落戶的也是中人。外鄉人來當地生活工作和行旅,比如當年從外地分配來的下放幹部、落戶知青和異地親戚,都說“門外人”或“外路人”。出門到他鄉自己也便成了人家地皮上的“外路人”了。普通話是說“洋話”“咬京腔”,聽不懂的外地口音稱“嘴裡噙個羊卵卵”“操古蘭音”。鄰鄰近近出去散活走動,權只算串玩,串門兒,走親戚,趕親事,坐孃家和趕集遇會,活動天地也就三五十里不過。

官家逍遙坐轎,富人拉騾揚馬,自輕省三分;普通人家騎驢跨鞍出門,也算上有“枵xiao架”;而沒牲靈的窮漢只得幹赲幹步行。搭伴兒說“相xi跟”,徒步說“步勷”,快走說“緊走”,跑叫“頏”,也說“跑頏”、“瞎跑亂頏”,快跑叫“趏”,抄近路說“捷徑路”,走長途說“上長路”,形容出門艱苦是說“遠路風塵”。

陝北“出門人”文化,是一種社會現象,也是一種社會行為

“三十畝地一頭牛,老婆娃娃熱鍋頭。”受傳統農耕思想的影響,陝北人多守舊,守家,守攤攤,“走一處不如守一處”,但凡有個一垧三分地,春種秋收,自食其力;除過萬不得已是不會輕易謀算到“生地方”出門闖蕩的。

上長路,出遠門,通常是外出求學留洋,做官行醫,探病投親,和尚行腳,道人訪山,工匠“謀營生”,戲班子攆廟會和生意人“鬧買賣”;另外一種特殊情形則是實在走投沒路時流離轉徙的“逃荒”和流亡,或沒遠沒近,單個兒挨門沿戶討乞,也說“行吃討叫”,或舉家拋鄉離井尋活路。前者那是“情意願”,後者則是“沒辦法”。真正旅行意義上“走三山四碼頭”的遊山玩水絕無僅有,即便是達官貴人、紈絝子弟,恐怕也只偶爾為之一二。

“離家三丈遠,另外一重天。”“好出門不如歪在家”“在家千日好,出門一時難。”因此,家人出遠門對於陝北人大多數家庭來說可是一件不尋常、不簡單的事情。事先仔細焙炒麵、烙餅子須備足乾糧,縫新補爛,加棉添衣、卷捆鋪蓋,打發盤纏自便事無鉅細。臨行前一老碗熱熱辣辣的“菜湯滾水”權作餞別。這樣,每家每戶的“大門道”,既是出門人的動身地兒,也是親人們的送別地兒,其實脫不得就是傷情地兒。父母相送,夫妻惜別,捋發衿巾,撫手扯衣,揩眼抹淚,千安萬頓,萬頓千安……怕山高路遠,怕圪塄怕畔,怕挨凍受餓,怕露餐風宿,怕豺狼當道,怕土匪打劫……總之,走前一百個不放心,別後白日黑地操盡了心。

陝北“出門人”文化,是一種社會現象,也是一種社會行為

有一首陝北民歌就唱嘆到大門道送別的情景:

人人都說出門人好,出門人恓惶誰知道。

妻兒老小都大撇了,死活交給老天爺了。

哥哥起身妹妹我照,眼淚滴嗒在大門道。

“出門萬容難,誰說天地寬”。

人在路上,心盼遠方;翻不完的溝圪樑,走不完的黃土路。遙遙途程,不分冬夏。十冬臘月,眉毛鬍子上凝結的都是“霜呵子”“冰渣渣”,手背上腳後跟是凍傷的皴口子、血裂子;七月流火,嘴脣乾裂,喉嚨冒煙,燒煉得急忙探不上一口井泉水,尋不見個背蔭地。飽一頓,飢一頓;前不著村,後不著店。正所謂“客子飢寒多,行旅衣裝薄”。

陝北“出門人”文化,是一種社會現象,也是一種社會行為

黑了明瞭,明瞭黑了;漫漫長路上,無論獨行人或者趕著牲靈,人熬煎,心孤寂。無法排遣孤獨寂寞,只便肚子裡瞎盤濫算,想親人,念婆姨娃娃,思邂逅的“相好兒”。那些愛戀歡喜,那些別恨離愁一抹摟擻都在拐腸子裡糾結轉騰。一人一馬半夜裡走,腳伕不唱怕杆毬?

終於曲曲溜溜,張嘴即來,走哪兒唱哪兒,想起甚唱甚,想唱甚就唱甚。“七十二行當最數趕腳忙;走路啃乾糧坐下補鞍帳。叼搶個空空巴屎又尿尿;黑天半夜起來添草拌料……”無聊解悶,嘶聲壯膽,更是釋放難悵的情懷。想來,所多的“腳伕調”無疑正是這樣應運而生的,於是李治文、張天恩和柴根等等等等無師自通的天才的腳伕歌手,名馳四方,歌傳遐邇。

陝北“出門人”文化,是一種社會現象,也是一種社會行為

尤其經典的“腳伕調”要算《好婆姨出在張家畔》:

說四十里(那)長澗——哎羊羔(就)山,

說好婆姨出在了我們張家(呀)畔。

張家畔那個起身兒劉家峁站,

說峁底裡下盍我把朋友喲看。

說三月裡的太陽紅又紅,

我們趕牲靈的人兒咋就這樣苦命。

不唱(那個)山曲兒我不好宬,

我唱上(那個)山曲兒喲,我就想親(呀)人。

我唱上(那個)山曲兒喲我就想親(呀)人。

自清代中晚期以降陝北人群體性出門主要還是以商旅為主,大致為“走西口”“跑草地”“過黃河”,“滾南路”要算得上是特例;而奔“天(津)北京上海”那可是大海勢,惟有極少數名字號、大東家“撐盤”起,辦得到。

陝北“出門人”文化,是一種社會現象,也是一種社會行為

“走西口”是討生活。“口”就是長城關口,從沙圪堵一直到包頭,“西口”既模糊又清晰,既籠統又具體。因著“十年九不收,男人走口外”,出門在外,搭夥求柴,夥場夥種,踅摸生意,養家餬口,這是秦晉老百姓山窮水絕、窮猿投林的一場滴滴續續了二百多年的人口大遷徙。

《走西口》就唱到:

哥哥你走西口,小妹妹我實難留,

提起哥哥你走西口,唉小妹妹淚常流。

送出來就大門口,小妹妹我不丟手,

有兩句的那個知心話,哎哥哥你記心頭。

走路你走大路,萬不要走小路,

大路上的那個人兒多,啦話話解憂愁。

陝北“出門人”文化,是一種社會現象,也是一種社會行為

“跑草地”,是指榆橫綏米佳吳包括漁河堡、鎮川堡的商賈小販在漠南漠北跑蕩來回生意,販來牲口、皮毛、大鹽、藥材和磚茶等,而糶賣的多為米麵、陶瓷、燒酒、煙糖、銅鐵製品等,總的“上至綢緞,下至蔥蒜”。陝北人鬧買賣常見的是“朋股股”,多小打小鬧,多“走碎銷”,其規模和繁盛儘管比不上“山西幫”,口話說“做不過‘老西腦子’”但是天長日久販賤鬻貴,“一個一個上串,十個十個上萬”,畢竟也自腰纏硬貨,缽溢盆滿。有一首小調反映舊庚兒“走夷方”(南面人叫“跑草地”)的字號裡的小夥計旅途艱辛的《出門調》如是唱到:

駕腳落地照四方,時時念想我爹孃。

人家是人我是人,人家在家我出門。

人家出門人服侍,小哥出門服侍人。

白天吃得燎灶飯,黑地草當栽絨氈。

……

“過黃河”其實說的是秦晉通商之路。神木府谷過保德走的是忻代二州,佳縣米脂走螅蜊峪(陝北人訛音為“孫驢兒”),到磧口,走離石、汾陽孝義一路。綏德吳堡則過軍渡,走柳林,到侯馬交口。

陝北“出門人”文化,是一種社會現象,也是一種社會行為

值得一提的“螅蜊峪”是清代和民國最大的舟行渡口和最有名的河西“水旱碼頭”,店鋪林立,商賈雲集,車水馬龍,熱鬧非凡。當時流傳的民謠就有“拉不完的磧口,填不滿的孫驢兒”。而對岸“九曲黃河第一鎮”的磧口碼頭,憑藉黃河水運一躍成為北方商貿重鎮。那些從包頭、寧夏等地沿黃河順流而下一直到磧口,水路因二磧跌潲戛然而斷,所有堆山積塄的貨物非得需要經過這個唯一的中轉樞紐改走旱路,而後再行四到五處運往各地。

“撂磧嘞”“磧裡放下盍嘞”,這些個針對船覆貨淹的說叨、疼惜及嘆惋,至今頑強地留在陝北人尋常的口話裡。

“滾南路”逃荒則是最為悲慘的一種出門。

陝北人的逃荒史那可是要命三官的飢餓史,那可是死裡逃生的逃亡史;或許歷史太習慣於輕描淡寫了,以至於後代的人們往往對於“饑荒”的情景和涵義,僅僅停留在諸如“赤地千里,哀鴻遍野”描述的詞彙本身。

陝北“出門人”文化,是一種社會現象,也是一種社會行為

在不到140年的時光裡,陝北先後經歷過四次嚴重的自然災害的劫洗。每一次遭災時跨到三五年,每一次劫難陝北人家都要活剝一層皮。第一次是光緒三年(1877)史稱“丁戊奇荒”。據光緒二十五年《靖邊縣誌》記載:“光緒三年大旱。越明年,荒甚。民齒草根,繼食樹皮葉俱盡;又濟之以班白土,土柔無沙,掘地得之,老稚斃於脹,壯者苟免,黠者又往往割肌莩臂以延殘喘,甚有屠生人以供餐者。”新編《清澗縣誌》錄有:“光緒三年,春至六月無雨,秋禾絕,饑民鬻男棄女,不計其數,人互食,道殣相望,死者大半,十有七八家破人亡。” 真是駭人聽聞,卒不忍讀……

陝北“出門人”文化,是一種社會現象,也是一種社會行為

第二次是始自民國十七年,1928-1932年那場百年不遇的“大饑饉”。據1929年2月8日張季鸞先生主筆的《大公報》報道:“陝北二十三縣,從去年十一月到今年一月,由於災情,大多數人口悉以逃亡……”據統計,“災民人數查有55萬至59萬,如一兩日內不得救助,則大多數當必死矣。” 又據《陝西賑務會刊》不完全統計,民國十八年(1929)全省災民535萬,死亡250萬,逃亡外省40多萬,1000萬栽倒在逃荒路上。加之1930-1932年鼠疫大害,陝北人得病的14591人,死亡就13285人。截至1929年5月份300多萬陝北人,逃下瘦命的已然不到30萬了。

第三次當是陝甘寧邊區政府時期的1939年-1944年,井泉乾涸,樹木枯萎,秋田嚴重歉收,饑民無數,逃荒者眾。

第四次則是1959-1961年,所謂“三年困難時期”,由於“大躍進”極左運動以及犧牲農業發展的工業政策所導致的全國性的糧食和副食品短缺危機,造成了農村大量人口非正常死亡,損失極其慘重。

很到後來,官方確認的當時非正常死亡人數估為上千萬人,學者普遍考察的結論則是3000萬人不止。

陝北“出門人”文化,是一種社會現象,也是一種社會行為

而“滾南路”分別是第三次和第四次“大饑荒”時期,榆林南部各縣在飢寒交迫,困頓無奈的狀態下尋求生存出路,再不跑路“一眼看下往死餓”,於是紛紛偷明暗使,破釜沉舟,義無反顧向南逃亡。像三五九旅一樣,鑽進延安後山的老梢林裡篳路藍縷,墾荒種地、券窯安土,生兒育女,上面的“外來戶”逐漸地就成了地道的延安人了。近日餘翻檢資料,捉句一闋《走南路》,聊補以記。

陝北榆林延安,舊庚二十三縣。

半個世紀之前,災禍活命艱難。

只因地廣人罕,逃荒滾南老山。

大致應到洛川,落戶墾荒不堪。

綏米清佳若干,人口上面泰半。

先輩揚棍討飯,人挪比樹活泛。

碼頭好養窮漢,如今金銀滿罐。

回望歷史雲煙,慨喟如此這般。

“年成”指一年中農作物的收穫情況;因遭災收成少叫“跌年成”,顆粒無收,說“跌下黑籽(種子也留不下)老年成”。至今陝北人把欠債說成“跌饑荒”。

旅途中在客店吃飯休息,是說“打間兒”。清代福格寫的《聽雨叢談》中這樣解釋:“今人行役,於日中投店而飯,謂之"打尖"。皆不曉其字義。或曰中途為住宿之間,乃誤‘間’為‘尖’也……”

就是腳伕跟大牲靈之間的交流無妨也饒有意思,“嘚駕”是提示揚蹄開拔,——籲!是煞車口令,而一聲催促警告的“待抽!——”那意思可是“等得捱打呀!”的文言呢,異樣的是那懵痴痴的驢騾居然也聽得懂這句蹩腳的古漢語哦。

陝北“出門人”文化,是一種社會現象,也是一種社會行為

關於“出門”陝北地皮依舊孑遺下所多的口話俗語。譬如,“走州過縣”“窮家富路”“少依無靠”“門檻han大王”“半路空中”“人生兩地”“不走得路走三回”“望山跑死馬”“六月天出門還要拿臘月的衣嘞”“趕早不趕晚”“乾糧乾糧,撧斷心腸”“家窮不算窮,路窮窮死人。”“好漢(岀門)問酒嘞,慫漢(岀門)問狗嘞。”“吃米不如吃麵,投親不如歇店。”“岀門看天色,進門看成色。”“出門門坎低,進門門坎高。”“強龍不壓地頭蛇”“在家是條龍,在外是條蟲。”“在家不學好,出門圪疤腦”“出門人低耷三輩著嘞”“外來的沙子還把本地土給壓住嘞?”“攀伴兒攀個強的,柱棍柱個長的”“老鄉當見老鄉,兩眼淚汪汪。”“耤地讓畔,走路讓擔。”“隔河不算近,隔山不算遠。”“樹挪死,人挪活”“人不能在一卜樹上吊死”。“官修衙門客修店”“到什嘛站,歇什嘛店”“風中的沙蓬,颳得哪落哪”“秀才不出門,也知天下事”“長安雖好,不是久戀之地。”“哪裡的黃土不埋人?”……

陝北“出門人”文化,是一種社會現象,也是一種社會行為

陝北謠歌《出門人兒難》唱曰:

出門人難,出門人難,傘不離人來人不離傘。

出門人難,出門人難,揪上皮襖背上氈。

出門人難,出門人難,熱身身睡在荒草灘。

出門人難,出門人難,連皮皮筷子重茬茬碗。

出門人難,出門人難,難活沒人改心寬。

改革開放四十年來,《水滸》裡神行太保戴宗日行千里的神奇已然不再是什麼傳說和夢想了。如今陝北人出門“簡單得跟一也似”,出門的方向路經更是“棗核子亂開花”了,出國旅行,會議考察,度假觀光,驢友出遊,跟工去鄉,真個走南闖北,海迸天颺,出得門去當然是樂山樂水的心境了。

陝北“出門人”文化,是一種社會現象,也是一種社會行為

“悠悠天宇曠,切切故鄉情。”說到底出門人的難,其實難得無疑是遠離生身的本鄉田地,無法排遣悵然的魂牽夢繞的鄉愁以及無處安放的拳拳在念的桑梓情懷喔。

書房記·魯翰專欄

陝北工匠精神:擇一行,終一生

漫說陝北話裡的“搿”與“掰”

陝北人是如何說 “心花花”的?

陝北俗話中“掌櫃打爛甕”是個什麼意思?

陝北話中的“毛鬼神”究竟是何方神怪?

陝北人說的“一偗人”是一種什麼樣的人?

中國人是什麼時間開始在衣服外面做口袋的?

“胡攪胡,漢攪漢”,陝北俗話道破了古代民族交融的真實狀態

陝北俗話裡的“腰”文化,“站著說話腰不疼”太有意思了!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