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魏忠賢貪汙腐敗,他的萬貫家財到底藏在哪裡?'

"

提起魏忠賢,大家最為津津樂道的一個話題就是:魏忠賢貪汙腐敗無惡不作。

但在抄家的時候,卻沒從魏忠賢家裡發現多少錢,魏忠賢的神祕寶藏到底去哪了?

在分析這個問題之前,我們首先要弄明白一件事:魏忠賢到底貪了多少錢?

"

提起魏忠賢,大家最為津津樂道的一個話題就是:魏忠賢貪汙腐敗無惡不作。

但在抄家的時候,卻沒從魏忠賢家裡發現多少錢,魏忠賢的神祕寶藏到底去哪了?

在分析這個問題之前,我們首先要弄明白一件事:魏忠賢到底貪了多少錢?

都說魏忠賢貪汙腐敗,他的萬貫家財到底藏在哪裡?

崇禎皇帝繼位之初,有人對他說:“魏忠賢家裡面堆積著金山銀山,隨便弄一點,咱們國家就吃喝不愁了”。

這種消息自然引起了崇禎皇帝的興趣,他之所以迫切地想要收拾魏忠賢,主要原因當然是缺乏安全感,但誰敢說沒有經濟因素在內呢?畢竟在遼東進行了一場大型作戰(寧錦之戰)之後,此時的大明非常缺錢。

在崇禎皇帝看來,魏忠賢就是一頭肥豬,殺了以後應該可以過幾年好日子。或許在崇禎皇帝的設想中,從魏忠賢家中抄出千萬兩以上的白銀,應該是毫無難度的。

這種推測完全有依據,廣東稅監李鳳的地位遠遠比不上魏忠賢,但由於李鳳喜歡貪汙,所以在任職期間,家中的銀兩超過五千萬,珠寶不計其數。

他貪汙的白銀達到五千萬兩的鉅額,其它珍寶還不計其內。——樊樹志·《萬曆傳》

按照邏輯推論,魏忠賢的家底肯定要比李鳳之流更厚實。

但東林黨抄過魏忠賢的家之後,給崇禎皇帝的回報是:我們沒找到大批贓款,只搜出幾千兩散碎銀子。

崇禎皇帝一聽就急了:當初是你們說魏忠賢家裡有金山銀山的,怎麼現在又說找不到?金山銀山可是很大的目標,怎麼會找不到?

東林黨對此的解釋是:魏忠賢家裡的確有金山銀山,但由於您沒有殺魏忠賢,所以魏忠賢離京的時候,把錢都帶走了。

(魏忠賢自縊後),隨從們急報知縣衙門,遠近為之震動,看熱鬧的人擁擠雜沓,四十輛的行李大多在混亂中散失,隨從人員也逃亡一空。——樊樹志·《萬曆傳》

"

提起魏忠賢,大家最為津津樂道的一個話題就是:魏忠賢貪汙腐敗無惡不作。

但在抄家的時候,卻沒從魏忠賢家裡發現多少錢,魏忠賢的神祕寶藏到底去哪了?

在分析這個問題之前,我們首先要弄明白一件事:魏忠賢到底貪了多少錢?

都說魏忠賢貪汙腐敗,他的萬貫家財到底藏在哪裡?

崇禎皇帝繼位之初,有人對他說:“魏忠賢家裡面堆積著金山銀山,隨便弄一點,咱們國家就吃喝不愁了”。

這種消息自然引起了崇禎皇帝的興趣,他之所以迫切地想要收拾魏忠賢,主要原因當然是缺乏安全感,但誰敢說沒有經濟因素在內呢?畢竟在遼東進行了一場大型作戰(寧錦之戰)之後,此時的大明非常缺錢。

在崇禎皇帝看來,魏忠賢就是一頭肥豬,殺了以後應該可以過幾年好日子。或許在崇禎皇帝的設想中,從魏忠賢家中抄出千萬兩以上的白銀,應該是毫無難度的。

這種推測完全有依據,廣東稅監李鳳的地位遠遠比不上魏忠賢,但由於李鳳喜歡貪汙,所以在任職期間,家中的銀兩超過五千萬,珠寶不計其數。

他貪汙的白銀達到五千萬兩的鉅額,其它珍寶還不計其內。——樊樹志·《萬曆傳》

按照邏輯推論,魏忠賢的家底肯定要比李鳳之流更厚實。

但東林黨抄過魏忠賢的家之後,給崇禎皇帝的回報是:我們沒找到大批贓款,只搜出幾千兩散碎銀子。

崇禎皇帝一聽就急了:當初是你們說魏忠賢家裡有金山銀山的,怎麼現在又說找不到?金山銀山可是很大的目標,怎麼會找不到?

東林黨對此的解釋是:魏忠賢家裡的確有金山銀山,但由於您沒有殺魏忠賢,所以魏忠賢離京的時候,把錢都帶走了。

(魏忠賢自縊後),隨從們急報知縣衙門,遠近為之震動,看熱鬧的人擁擠雜沓,四十輛的行李大多在混亂中散失,隨從人員也逃亡一空。——樊樹志·《萬曆傳》

都說魏忠賢貪汙腐敗,他的萬貫家財到底藏在哪裡?

魏忠賢能否在失勢之後,還帶走財產和一千多隨從,這一點我已經在前幾天的文章中分析過了,根本不可能。

退一步說,就算魏忠賢真能做到這一點,那麼後來,魏忠賢自殺了,財產呢?東林黨給出的答案是:丟了,而且誰都找不回來!

崇禎皇帝雖然天真,但他不是傻子,我估計幼兒園小朋友都不會相信這種鬼話,更何況是崇禎皇帝呢?

崇禎皇帝雷霆大怒:當初是你們說魏忠賢家裡有金山銀山,抄家的時候沒發現,你們說魏忠賢帶走了。現在魏忠賢已經死了,你們又說金山銀山全丟了,你們以為我是傻子?再找不到魏忠賢的金山銀山,魏忠賢的案子就結不了,到時候,別怪我拿你們是問!

有道是:捉賊捉贓。大家都說魏忠賢是鉅貪,可搜不出證據,你們憑什麼給魏忠賢定罪呢?

我們再退一步,就算是玉皇大帝派下天兵天將下凡,把魏忠賢的財產搬到天庭去了。可閹黨成員那麼多,總得有點收穫吧?

比如說,吏部尚書周應秋就是閹黨骨幹之一,按照史料的記載,這位仁兄公然賣官,日均收入一萬兩白銀,人送外號“週日萬”。

崇禎朝吏部尚書周應秋,公然按官職大小,秤官索價,賣官鬻爵。他“每日勒足萬金,都門有‘週日萬’之號”。——閻崇年·《明亡清興六十年》

按照日均一萬的算法,一年就是三百六十五萬,魏忠賢執政三年多,周應秋家裡的髒銀應該過千萬了吧?

當然了,如果我們認為史料有水分,打個對摺,五百萬總是有的吧?話又說回來,除了賣官,周應秋肯定還有其他灰色收入,這都沒算在內。

被抓的閹黨裡面,還有幾十個和知府同級別的官,以及好幾個比知府級別更高的官,這些官僚加起來,怎麼也得有個幾千萬髒銀吧?

但東林黨做得很絕,他們直接告訴皇帝:這些人的錢都被魏忠賢找藉口沒收了,他們現在都是窮鬼,只能勉強交一點錢贖罪,再多的錢根本就拿不出來。

"

提起魏忠賢,大家最為津津樂道的一個話題就是:魏忠賢貪汙腐敗無惡不作。

但在抄家的時候,卻沒從魏忠賢家裡發現多少錢,魏忠賢的神祕寶藏到底去哪了?

在分析這個問題之前,我們首先要弄明白一件事:魏忠賢到底貪了多少錢?

都說魏忠賢貪汙腐敗,他的萬貫家財到底藏在哪裡?

崇禎皇帝繼位之初,有人對他說:“魏忠賢家裡面堆積著金山銀山,隨便弄一點,咱們國家就吃喝不愁了”。

這種消息自然引起了崇禎皇帝的興趣,他之所以迫切地想要收拾魏忠賢,主要原因當然是缺乏安全感,但誰敢說沒有經濟因素在內呢?畢竟在遼東進行了一場大型作戰(寧錦之戰)之後,此時的大明非常缺錢。

在崇禎皇帝看來,魏忠賢就是一頭肥豬,殺了以後應該可以過幾年好日子。或許在崇禎皇帝的設想中,從魏忠賢家中抄出千萬兩以上的白銀,應該是毫無難度的。

這種推測完全有依據,廣東稅監李鳳的地位遠遠比不上魏忠賢,但由於李鳳喜歡貪汙,所以在任職期間,家中的銀兩超過五千萬,珠寶不計其數。

他貪汙的白銀達到五千萬兩的鉅額,其它珍寶還不計其內。——樊樹志·《萬曆傳》

按照邏輯推論,魏忠賢的家底肯定要比李鳳之流更厚實。

但東林黨抄過魏忠賢的家之後,給崇禎皇帝的回報是:我們沒找到大批贓款,只搜出幾千兩散碎銀子。

崇禎皇帝一聽就急了:當初是你們說魏忠賢家裡有金山銀山的,怎麼現在又說找不到?金山銀山可是很大的目標,怎麼會找不到?

東林黨對此的解釋是:魏忠賢家裡的確有金山銀山,但由於您沒有殺魏忠賢,所以魏忠賢離京的時候,把錢都帶走了。

(魏忠賢自縊後),隨從們急報知縣衙門,遠近為之震動,看熱鬧的人擁擠雜沓,四十輛的行李大多在混亂中散失,隨從人員也逃亡一空。——樊樹志·《萬曆傳》

都說魏忠賢貪汙腐敗,他的萬貫家財到底藏在哪裡?

魏忠賢能否在失勢之後,還帶走財產和一千多隨從,這一點我已經在前幾天的文章中分析過了,根本不可能。

退一步說,就算魏忠賢真能做到這一點,那麼後來,魏忠賢自殺了,財產呢?東林黨給出的答案是:丟了,而且誰都找不回來!

崇禎皇帝雖然天真,但他不是傻子,我估計幼兒園小朋友都不會相信這種鬼話,更何況是崇禎皇帝呢?

崇禎皇帝雷霆大怒:當初是你們說魏忠賢家裡有金山銀山,抄家的時候沒發現,你們說魏忠賢帶走了。現在魏忠賢已經死了,你們又說金山銀山全丟了,你們以為我是傻子?再找不到魏忠賢的金山銀山,魏忠賢的案子就結不了,到時候,別怪我拿你們是問!

有道是:捉賊捉贓。大家都說魏忠賢是鉅貪,可搜不出證據,你們憑什麼給魏忠賢定罪呢?

我們再退一步,就算是玉皇大帝派下天兵天將下凡,把魏忠賢的財產搬到天庭去了。可閹黨成員那麼多,總得有點收穫吧?

比如說,吏部尚書周應秋就是閹黨骨幹之一,按照史料的記載,這位仁兄公然賣官,日均收入一萬兩白銀,人送外號“週日萬”。

崇禎朝吏部尚書周應秋,公然按官職大小,秤官索價,賣官鬻爵。他“每日勒足萬金,都門有‘週日萬’之號”。——閻崇年·《明亡清興六十年》

按照日均一萬的算法,一年就是三百六十五萬,魏忠賢執政三年多,周應秋家裡的髒銀應該過千萬了吧?

當然了,如果我們認為史料有水分,打個對摺,五百萬總是有的吧?話又說回來,除了賣官,周應秋肯定還有其他灰色收入,這都沒算在內。

被抓的閹黨裡面,還有幾十個和知府同級別的官,以及好幾個比知府級別更高的官,這些官僚加起來,怎麼也得有個幾千萬髒銀吧?

但東林黨做得很絕,他們直接告訴皇帝:這些人的錢都被魏忠賢找藉口沒收了,他們現在都是窮鬼,只能勉強交一點錢贖罪,再多的錢根本就拿不出來。

都說魏忠賢貪汙腐敗,他的萬貫家財到底藏在哪裡?

在互聯網時代,之所以會有人試圖為魏忠賢翻案,之所以會有人替閹黨叫屈,主要原因就在於東林黨嘴上沒有把門的,逮住什麼話就是一通亂說。

你們都說魏忠賢和閹黨貪贓枉法,可實際上,這麼一個禍國殃民的政治集團,被查出來的髒銀居然都不到一百萬兩白銀。請問:魏忠賢和閹黨,到底是怎麼“貪贓枉法”的?

這也不怪翻案黨說怪話,魏忠賢和閹黨到底貪汙了多少錢?本就是一個沒有答案的問題。

話題回到崇禎皇帝身上,他聽東林黨的話,幹掉了魏忠賢,又三令五申地抓閹黨,一共抓了二百五十八個閹黨,可上繳的銀兩卻只夠塞牙縫,與他的預想完全不同。

在這種背景下,崇禎皇帝自然怒氣沖天,要找東林黨算賬。算賬的目的也很簡單,就是一個字:錢!

東林黨該怎麼辦?沒辦法。當時又沒有全球一體化,你總不能說,魏忠賢和閹黨把資產轉移到美國了吧?那年頭還沒有美國呢。

但這難不倒東林黨,他們本來就是靠清談起家的。面對窮凶極惡的皇帝,東林黨苦口婆心地勸說道:“您應該關心的是國家大事,而不該眼睛裡只有錢。要是您這副財迷樣被天下百姓知道了,他們會怎麼看待您呢?他們會以為您是為了錢才收拾魏忠賢的,而不是為了正義。”

應該怎麼評價這段話呢?這就是公然扯淡。

當初,就是東林黨口口聲聲說魏忠賢家裡有很多錢,現在牛皮吹破了,又拿百姓來綁架皇帝,讓他別太看重錢。好話壞話都讓他們說了,這不是扯淡是什麼?

實際上,無論是東林黨還是閹黨,都不希望皇帝通過抄家獲得高額收入,因為這會危害官僚集團的根本利益。

我們常說“三年清知府、十萬雪花銀”,就是因為官僚賺錢最快也最省心,他們絕不是什麼先天下之憂而憂的父母官,更不是什麼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公僕。說起貪婪,官僚如果認第二,誰敢認第一?資本家也就是貪財,官僚不但貪財,還戀權。

如果皇帝可以通過抄家獲得高額收入,那麼在皇帝眼中,這些官僚就是一頭頭待宰的肥豬。只要年成不好,就殺兩頭過年,長此以往,誰還敢當官?

官僚眼中的“暴民”或許會贊同皇帝抄家的觀點,恨不得皇帝把官僚的所有收入全部收入囊中。可一旦“暴民”成為了官僚,他們也會自發維護“不讓皇帝抄家發財”的光榮使命。

說到底,利益使然。“暴民”反對,只是因為“暴民”不曾因此獲利而已。如果官僚眼中的“暴民”成為官僚集團的一員,他也會發自肺腑地擁護這一潛規則。

"

提起魏忠賢,大家最為津津樂道的一個話題就是:魏忠賢貪汙腐敗無惡不作。

但在抄家的時候,卻沒從魏忠賢家裡發現多少錢,魏忠賢的神祕寶藏到底去哪了?

在分析這個問題之前,我們首先要弄明白一件事:魏忠賢到底貪了多少錢?

都說魏忠賢貪汙腐敗,他的萬貫家財到底藏在哪裡?

崇禎皇帝繼位之初,有人對他說:“魏忠賢家裡面堆積著金山銀山,隨便弄一點,咱們國家就吃喝不愁了”。

這種消息自然引起了崇禎皇帝的興趣,他之所以迫切地想要收拾魏忠賢,主要原因當然是缺乏安全感,但誰敢說沒有經濟因素在內呢?畢竟在遼東進行了一場大型作戰(寧錦之戰)之後,此時的大明非常缺錢。

在崇禎皇帝看來,魏忠賢就是一頭肥豬,殺了以後應該可以過幾年好日子。或許在崇禎皇帝的設想中,從魏忠賢家中抄出千萬兩以上的白銀,應該是毫無難度的。

這種推測完全有依據,廣東稅監李鳳的地位遠遠比不上魏忠賢,但由於李鳳喜歡貪汙,所以在任職期間,家中的銀兩超過五千萬,珠寶不計其數。

他貪汙的白銀達到五千萬兩的鉅額,其它珍寶還不計其內。——樊樹志·《萬曆傳》

按照邏輯推論,魏忠賢的家底肯定要比李鳳之流更厚實。

但東林黨抄過魏忠賢的家之後,給崇禎皇帝的回報是:我們沒找到大批贓款,只搜出幾千兩散碎銀子。

崇禎皇帝一聽就急了:當初是你們說魏忠賢家裡有金山銀山的,怎麼現在又說找不到?金山銀山可是很大的目標,怎麼會找不到?

東林黨對此的解釋是:魏忠賢家裡的確有金山銀山,但由於您沒有殺魏忠賢,所以魏忠賢離京的時候,把錢都帶走了。

(魏忠賢自縊後),隨從們急報知縣衙門,遠近為之震動,看熱鬧的人擁擠雜沓,四十輛的行李大多在混亂中散失,隨從人員也逃亡一空。——樊樹志·《萬曆傳》

都說魏忠賢貪汙腐敗,他的萬貫家財到底藏在哪裡?

魏忠賢能否在失勢之後,還帶走財產和一千多隨從,這一點我已經在前幾天的文章中分析過了,根本不可能。

退一步說,就算魏忠賢真能做到這一點,那麼後來,魏忠賢自殺了,財產呢?東林黨給出的答案是:丟了,而且誰都找不回來!

崇禎皇帝雖然天真,但他不是傻子,我估計幼兒園小朋友都不會相信這種鬼話,更何況是崇禎皇帝呢?

崇禎皇帝雷霆大怒:當初是你們說魏忠賢家裡有金山銀山,抄家的時候沒發現,你們說魏忠賢帶走了。現在魏忠賢已經死了,你們又說金山銀山全丟了,你們以為我是傻子?再找不到魏忠賢的金山銀山,魏忠賢的案子就結不了,到時候,別怪我拿你們是問!

有道是:捉賊捉贓。大家都說魏忠賢是鉅貪,可搜不出證據,你們憑什麼給魏忠賢定罪呢?

我們再退一步,就算是玉皇大帝派下天兵天將下凡,把魏忠賢的財產搬到天庭去了。可閹黨成員那麼多,總得有點收穫吧?

比如說,吏部尚書周應秋就是閹黨骨幹之一,按照史料的記載,這位仁兄公然賣官,日均收入一萬兩白銀,人送外號“週日萬”。

崇禎朝吏部尚書周應秋,公然按官職大小,秤官索價,賣官鬻爵。他“每日勒足萬金,都門有‘週日萬’之號”。——閻崇年·《明亡清興六十年》

按照日均一萬的算法,一年就是三百六十五萬,魏忠賢執政三年多,周應秋家裡的髒銀應該過千萬了吧?

當然了,如果我們認為史料有水分,打個對摺,五百萬總是有的吧?話又說回來,除了賣官,周應秋肯定還有其他灰色收入,這都沒算在內。

被抓的閹黨裡面,還有幾十個和知府同級別的官,以及好幾個比知府級別更高的官,這些官僚加起來,怎麼也得有個幾千萬髒銀吧?

但東林黨做得很絕,他們直接告訴皇帝:這些人的錢都被魏忠賢找藉口沒收了,他們現在都是窮鬼,只能勉強交一點錢贖罪,再多的錢根本就拿不出來。

都說魏忠賢貪汙腐敗,他的萬貫家財到底藏在哪裡?

在互聯網時代,之所以會有人試圖為魏忠賢翻案,之所以會有人替閹黨叫屈,主要原因就在於東林黨嘴上沒有把門的,逮住什麼話就是一通亂說。

你們都說魏忠賢和閹黨貪贓枉法,可實際上,這麼一個禍國殃民的政治集團,被查出來的髒銀居然都不到一百萬兩白銀。請問:魏忠賢和閹黨,到底是怎麼“貪贓枉法”的?

這也不怪翻案黨說怪話,魏忠賢和閹黨到底貪汙了多少錢?本就是一個沒有答案的問題。

話題回到崇禎皇帝身上,他聽東林黨的話,幹掉了魏忠賢,又三令五申地抓閹黨,一共抓了二百五十八個閹黨,可上繳的銀兩卻只夠塞牙縫,與他的預想完全不同。

在這種背景下,崇禎皇帝自然怒氣沖天,要找東林黨算賬。算賬的目的也很簡單,就是一個字:錢!

東林黨該怎麼辦?沒辦法。當時又沒有全球一體化,你總不能說,魏忠賢和閹黨把資產轉移到美國了吧?那年頭還沒有美國呢。

但這難不倒東林黨,他們本來就是靠清談起家的。面對窮凶極惡的皇帝,東林黨苦口婆心地勸說道:“您應該關心的是國家大事,而不該眼睛裡只有錢。要是您這副財迷樣被天下百姓知道了,他們會怎麼看待您呢?他們會以為您是為了錢才收拾魏忠賢的,而不是為了正義。”

應該怎麼評價這段話呢?這就是公然扯淡。

當初,就是東林黨口口聲聲說魏忠賢家裡有很多錢,現在牛皮吹破了,又拿百姓來綁架皇帝,讓他別太看重錢。好話壞話都讓他們說了,這不是扯淡是什麼?

實際上,無論是東林黨還是閹黨,都不希望皇帝通過抄家獲得高額收入,因為這會危害官僚集團的根本利益。

我們常說“三年清知府、十萬雪花銀”,就是因為官僚賺錢最快也最省心,他們絕不是什麼先天下之憂而憂的父母官,更不是什麼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公僕。說起貪婪,官僚如果認第二,誰敢認第一?資本家也就是貪財,官僚不但貪財,還戀權。

如果皇帝可以通過抄家獲得高額收入,那麼在皇帝眼中,這些官僚就是一頭頭待宰的肥豬。只要年成不好,就殺兩頭過年,長此以往,誰還敢當官?

官僚眼中的“暴民”或許會贊同皇帝抄家的觀點,恨不得皇帝把官僚的所有收入全部收入囊中。可一旦“暴民”成為了官僚,他們也會自發維護“不讓皇帝抄家發財”的光榮使命。

說到底,利益使然。“暴民”反對,只是因為“暴民”不曾因此獲利而已。如果官僚眼中的“暴民”成為官僚集團的一員,他也會發自肺腑地擁護這一潛規則。

都說魏忠賢貪汙腐敗,他的萬貫家財到底藏在哪裡?

我寫的是明末,可在明末的開篇中,我寫的卻是明初“空印案”,目的就是希望通過這個案件,讓大家對官僚集團有一個清醒的認識:為了攫取利益,他們一定會實現空前聯合,誰敢擋他們的路,誰就註定不會有好名聲。

大明開國皇帝朱元璋,誰提起這個名字都得豎大拇指,稱讚一聲“豪傑”。可只要一提起“空印案”,朱元璋只留下了一個暴虐的名聲。

連大明開國皇帝都鬥不過這幫官僚,崇禎皇帝又能有什麼作為呢?

如果崇禎皇帝擁有朱元璋的實力和魄力,他肯定也會一查到底,最終或許也能賺得盆滿缽滿。但在史書中,他必然會因此留下一個貪財的惡名。

再聯想一下任用張居正搞“一條鞭法”改革的萬曆皇帝,不也被大家認為是貪財皇帝嗎?貪了誰的財?當然是官僚集團的財了。但為之叫屈的卻是黔首百姓,諷刺不?

作為一個皇帝,崇禎肯定不是傀儡,他有足夠的權力,去決定一個官僚的升降沉浮。關於這一點,如果有哪個官僚不開眼,想和崇禎皇帝叫板,那他死了也白死。

可在抄家這件事情上,崇禎皇帝的對手不是某個官僚,而是整個官僚集團。在這種背景下,崇禎皇帝能怎麼辦?其實沒有任何辦法。

官僚們為了升官發財的偉大夢想,一定是前仆後繼,死了一個立刻頂上來一個。崇禎皇帝可以殺一個、殺十個、甚至殺一百個,但他沒辦法把所有官僚都殺光。官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

話又說回來,如果官僚集團統一認識,把崇禎皇帝當成官僚集團最大的敵人,那麼崇禎皇帝也只能被官僚集團玩弄於股掌之中。

儘管崇禎皇帝一再強調:趕快把錢給我交上來,但官僚集團兩手一攤:沒錢。在這樣尷尬的僵持中,清理閹黨的運動算是完全結束了。

崇禎皇帝坐在龍椅上,靜靜地看著眼前發生的一切。他贏了嗎?好像是贏了,魏忠賢已經被他徹底擊垮。

可崇禎皇帝感受不到一絲快樂,因為在魏忠賢倒臺的過程中,出力最多的是東林黨,彈冠相慶的還是東林黨,崇禎皇帝突然有了一絲明悟:自己好像被東林黨利用了。

再看看大難不死的閹黨成員,東林黨在野時大肆攻擊他們,執政時卻又對他們手下留情,這種做法也太魔幻了吧?

就是在這種魔幻現實面前,崇禎皇帝逐漸成長了起來。

"

提起魏忠賢,大家最為津津樂道的一個話題就是:魏忠賢貪汙腐敗無惡不作。

但在抄家的時候,卻沒從魏忠賢家裡發現多少錢,魏忠賢的神祕寶藏到底去哪了?

在分析這個問題之前,我們首先要弄明白一件事:魏忠賢到底貪了多少錢?

都說魏忠賢貪汙腐敗,他的萬貫家財到底藏在哪裡?

崇禎皇帝繼位之初,有人對他說:“魏忠賢家裡面堆積著金山銀山,隨便弄一點,咱們國家就吃喝不愁了”。

這種消息自然引起了崇禎皇帝的興趣,他之所以迫切地想要收拾魏忠賢,主要原因當然是缺乏安全感,但誰敢說沒有經濟因素在內呢?畢竟在遼東進行了一場大型作戰(寧錦之戰)之後,此時的大明非常缺錢。

在崇禎皇帝看來,魏忠賢就是一頭肥豬,殺了以後應該可以過幾年好日子。或許在崇禎皇帝的設想中,從魏忠賢家中抄出千萬兩以上的白銀,應該是毫無難度的。

這種推測完全有依據,廣東稅監李鳳的地位遠遠比不上魏忠賢,但由於李鳳喜歡貪汙,所以在任職期間,家中的銀兩超過五千萬,珠寶不計其數。

他貪汙的白銀達到五千萬兩的鉅額,其它珍寶還不計其內。——樊樹志·《萬曆傳》

按照邏輯推論,魏忠賢的家底肯定要比李鳳之流更厚實。

但東林黨抄過魏忠賢的家之後,給崇禎皇帝的回報是:我們沒找到大批贓款,只搜出幾千兩散碎銀子。

崇禎皇帝一聽就急了:當初是你們說魏忠賢家裡有金山銀山的,怎麼現在又說找不到?金山銀山可是很大的目標,怎麼會找不到?

東林黨對此的解釋是:魏忠賢家裡的確有金山銀山,但由於您沒有殺魏忠賢,所以魏忠賢離京的時候,把錢都帶走了。

(魏忠賢自縊後),隨從們急報知縣衙門,遠近為之震動,看熱鬧的人擁擠雜沓,四十輛的行李大多在混亂中散失,隨從人員也逃亡一空。——樊樹志·《萬曆傳》

都說魏忠賢貪汙腐敗,他的萬貫家財到底藏在哪裡?

魏忠賢能否在失勢之後,還帶走財產和一千多隨從,這一點我已經在前幾天的文章中分析過了,根本不可能。

退一步說,就算魏忠賢真能做到這一點,那麼後來,魏忠賢自殺了,財產呢?東林黨給出的答案是:丟了,而且誰都找不回來!

崇禎皇帝雖然天真,但他不是傻子,我估計幼兒園小朋友都不會相信這種鬼話,更何況是崇禎皇帝呢?

崇禎皇帝雷霆大怒:當初是你們說魏忠賢家裡有金山銀山,抄家的時候沒發現,你們說魏忠賢帶走了。現在魏忠賢已經死了,你們又說金山銀山全丟了,你們以為我是傻子?再找不到魏忠賢的金山銀山,魏忠賢的案子就結不了,到時候,別怪我拿你們是問!

有道是:捉賊捉贓。大家都說魏忠賢是鉅貪,可搜不出證據,你們憑什麼給魏忠賢定罪呢?

我們再退一步,就算是玉皇大帝派下天兵天將下凡,把魏忠賢的財產搬到天庭去了。可閹黨成員那麼多,總得有點收穫吧?

比如說,吏部尚書周應秋就是閹黨骨幹之一,按照史料的記載,這位仁兄公然賣官,日均收入一萬兩白銀,人送外號“週日萬”。

崇禎朝吏部尚書周應秋,公然按官職大小,秤官索價,賣官鬻爵。他“每日勒足萬金,都門有‘週日萬’之號”。——閻崇年·《明亡清興六十年》

按照日均一萬的算法,一年就是三百六十五萬,魏忠賢執政三年多,周應秋家裡的髒銀應該過千萬了吧?

當然了,如果我們認為史料有水分,打個對摺,五百萬總是有的吧?話又說回來,除了賣官,周應秋肯定還有其他灰色收入,這都沒算在內。

被抓的閹黨裡面,還有幾十個和知府同級別的官,以及好幾個比知府級別更高的官,這些官僚加起來,怎麼也得有個幾千萬髒銀吧?

但東林黨做得很絕,他們直接告訴皇帝:這些人的錢都被魏忠賢找藉口沒收了,他們現在都是窮鬼,只能勉強交一點錢贖罪,再多的錢根本就拿不出來。

都說魏忠賢貪汙腐敗,他的萬貫家財到底藏在哪裡?

在互聯網時代,之所以會有人試圖為魏忠賢翻案,之所以會有人替閹黨叫屈,主要原因就在於東林黨嘴上沒有把門的,逮住什麼話就是一通亂說。

你們都說魏忠賢和閹黨貪贓枉法,可實際上,這麼一個禍國殃民的政治集團,被查出來的髒銀居然都不到一百萬兩白銀。請問:魏忠賢和閹黨,到底是怎麼“貪贓枉法”的?

這也不怪翻案黨說怪話,魏忠賢和閹黨到底貪汙了多少錢?本就是一個沒有答案的問題。

話題回到崇禎皇帝身上,他聽東林黨的話,幹掉了魏忠賢,又三令五申地抓閹黨,一共抓了二百五十八個閹黨,可上繳的銀兩卻只夠塞牙縫,與他的預想完全不同。

在這種背景下,崇禎皇帝自然怒氣沖天,要找東林黨算賬。算賬的目的也很簡單,就是一個字:錢!

東林黨該怎麼辦?沒辦法。當時又沒有全球一體化,你總不能說,魏忠賢和閹黨把資產轉移到美國了吧?那年頭還沒有美國呢。

但這難不倒東林黨,他們本來就是靠清談起家的。面對窮凶極惡的皇帝,東林黨苦口婆心地勸說道:“您應該關心的是國家大事,而不該眼睛裡只有錢。要是您這副財迷樣被天下百姓知道了,他們會怎麼看待您呢?他們會以為您是為了錢才收拾魏忠賢的,而不是為了正義。”

應該怎麼評價這段話呢?這就是公然扯淡。

當初,就是東林黨口口聲聲說魏忠賢家裡有很多錢,現在牛皮吹破了,又拿百姓來綁架皇帝,讓他別太看重錢。好話壞話都讓他們說了,這不是扯淡是什麼?

實際上,無論是東林黨還是閹黨,都不希望皇帝通過抄家獲得高額收入,因為這會危害官僚集團的根本利益。

我們常說“三年清知府、十萬雪花銀”,就是因為官僚賺錢最快也最省心,他們絕不是什麼先天下之憂而憂的父母官,更不是什麼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公僕。說起貪婪,官僚如果認第二,誰敢認第一?資本家也就是貪財,官僚不但貪財,還戀權。

如果皇帝可以通過抄家獲得高額收入,那麼在皇帝眼中,這些官僚就是一頭頭待宰的肥豬。只要年成不好,就殺兩頭過年,長此以往,誰還敢當官?

官僚眼中的“暴民”或許會贊同皇帝抄家的觀點,恨不得皇帝把官僚的所有收入全部收入囊中。可一旦“暴民”成為了官僚,他們也會自發維護“不讓皇帝抄家發財”的光榮使命。

說到底,利益使然。“暴民”反對,只是因為“暴民”不曾因此獲利而已。如果官僚眼中的“暴民”成為官僚集團的一員,他也會發自肺腑地擁護這一潛規則。

都說魏忠賢貪汙腐敗,他的萬貫家財到底藏在哪裡?

我寫的是明末,可在明末的開篇中,我寫的卻是明初“空印案”,目的就是希望通過這個案件,讓大家對官僚集團有一個清醒的認識:為了攫取利益,他們一定會實現空前聯合,誰敢擋他們的路,誰就註定不會有好名聲。

大明開國皇帝朱元璋,誰提起這個名字都得豎大拇指,稱讚一聲“豪傑”。可只要一提起“空印案”,朱元璋只留下了一個暴虐的名聲。

連大明開國皇帝都鬥不過這幫官僚,崇禎皇帝又能有什麼作為呢?

如果崇禎皇帝擁有朱元璋的實力和魄力,他肯定也會一查到底,最終或許也能賺得盆滿缽滿。但在史書中,他必然會因此留下一個貪財的惡名。

再聯想一下任用張居正搞“一條鞭法”改革的萬曆皇帝,不也被大家認為是貪財皇帝嗎?貪了誰的財?當然是官僚集團的財了。但為之叫屈的卻是黔首百姓,諷刺不?

作為一個皇帝,崇禎肯定不是傀儡,他有足夠的權力,去決定一個官僚的升降沉浮。關於這一點,如果有哪個官僚不開眼,想和崇禎皇帝叫板,那他死了也白死。

可在抄家這件事情上,崇禎皇帝的對手不是某個官僚,而是整個官僚集團。在這種背景下,崇禎皇帝能怎麼辦?其實沒有任何辦法。

官僚們為了升官發財的偉大夢想,一定是前仆後繼,死了一個立刻頂上來一個。崇禎皇帝可以殺一個、殺十個、甚至殺一百個,但他沒辦法把所有官僚都殺光。官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

話又說回來,如果官僚集團統一認識,把崇禎皇帝當成官僚集團最大的敵人,那麼崇禎皇帝也只能被官僚集團玩弄於股掌之中。

儘管崇禎皇帝一再強調:趕快把錢給我交上來,但官僚集團兩手一攤:沒錢。在這樣尷尬的僵持中,清理閹黨的運動算是完全結束了。

崇禎皇帝坐在龍椅上,靜靜地看著眼前發生的一切。他贏了嗎?好像是贏了,魏忠賢已經被他徹底擊垮。

可崇禎皇帝感受不到一絲快樂,因為在魏忠賢倒臺的過程中,出力最多的是東林黨,彈冠相慶的還是東林黨,崇禎皇帝突然有了一絲明悟:自己好像被東林黨利用了。

再看看大難不死的閹黨成員,東林黨在野時大肆攻擊他們,執政時卻又對他們手下留情,這種做法也太魔幻了吧?

就是在這種魔幻現實面前,崇禎皇帝逐漸成長了起來。

都說魏忠賢貪汙腐敗,他的萬貫家財到底藏在哪裡?

魏忠賢到底貪汙了多少錢呢?

答案是明擺著的,魏忠賢肯定貪了不少,否則他手下的那些蝦兵蟹將(比如說李鳳和周應秋)肯定不敢肆無忌憚地貪汙。

他們之所以敢這樣做,必然是上下都打點好了,往上打點,那必然是天啟皇帝和魏忠賢。魏忠賢隨便伸伸手,也不會是小數。

但要說明:魏忠賢貪汙的數額,一定不會像東林黨所說的那麼多。要是魏忠賢家裡真有金山銀山,天啟皇帝第一個就不會放過魏忠賢,因為這貪得有些過火。

有人說,魏忠賢喜歡利用建生祠的機會斂財,可事實證明:通過建生祠大肆斂財的人並不是魏忠賢。

為什麼大家都喜歡替魏忠賢建生祠呢?這裡面固然有想要討好魏忠賢的意思,但更重要的原因則在於:替魏忠賢建生祠可以獲取重利!

對土木工程有所瞭解的人都應該知道:這種涉及金額重大的工程,必然有許多上下其手的機會。在替魏忠賢建生祠的過程中,這種上下其手的現象更是恐怖:真正的建造費用,只是報銷費用的20%-30%,剩下的70%-80%都被相關人員瓜分了。

按祖制:省直各有預貯銀兩以備急用,多者幾十萬,少者十餘萬:如薊鎮則有銀八萬五千有奇,貯遵化縣庫,名曰「備邊」。江南有銀十萬兩有奇,貯鎮江府庫。浙江有銀十七萬兩有零,貯溫州府庫,名曰「備倭」。他省仿是。地方猝有變亂,不煩催科,不支官帑,事可立辦。自魏忠賢生祠開端,鹹取給於是,造祠者十之二三,餘皆入撫按司道私囊中矣。——《烈皇小識》

魏忠賢倒臺之後,閹黨成員受到清查,但經濟問題幾乎無人過問。替魏忠賢建生祠多的錢去哪了?當然是被魏忠賢拿走了!

斯時若大臣有留心國計者,委曲詳列其弊,並請嚴查各邊各省,備邊備倭,原額錢糧幾何,生祠開銷幾何,即勒令建祠撫按司道照額補償,遴選風力科道究竟其事,俾國家收士飽馬騰之用,而氓庶免頭會箕斂之苦,且使世之為貪吏,有餘財者,知法制嚴明,不敢恣其溪壑,亦救世一策也。——《烈皇小識》

至於為什麼沒有搜到?那是因為魏忠賢把錢藏得好。反正魏忠賢已經死了,他也沒法替自己辯解。

久而久之,魏忠賢究竟貪了多少錢,已經沒有人關心了。

往期相關文章推薦閱讀:

權勢滔天的魏忠賢為何突然倒臺?

應該如何評價魏忠賢?

東林黨為何對閹黨手下留情?

"

提起魏忠賢,大家最為津津樂道的一個話題就是:魏忠賢貪汙腐敗無惡不作。

但在抄家的時候,卻沒從魏忠賢家裡發現多少錢,魏忠賢的神祕寶藏到底去哪了?

在分析這個問題之前,我們首先要弄明白一件事:魏忠賢到底貪了多少錢?

都說魏忠賢貪汙腐敗,他的萬貫家財到底藏在哪裡?

崇禎皇帝繼位之初,有人對他說:“魏忠賢家裡面堆積著金山銀山,隨便弄一點,咱們國家就吃喝不愁了”。

這種消息自然引起了崇禎皇帝的興趣,他之所以迫切地想要收拾魏忠賢,主要原因當然是缺乏安全感,但誰敢說沒有經濟因素在內呢?畢竟在遼東進行了一場大型作戰(寧錦之戰)之後,此時的大明非常缺錢。

在崇禎皇帝看來,魏忠賢就是一頭肥豬,殺了以後應該可以過幾年好日子。或許在崇禎皇帝的設想中,從魏忠賢家中抄出千萬兩以上的白銀,應該是毫無難度的。

這種推測完全有依據,廣東稅監李鳳的地位遠遠比不上魏忠賢,但由於李鳳喜歡貪汙,所以在任職期間,家中的銀兩超過五千萬,珠寶不計其數。

他貪汙的白銀達到五千萬兩的鉅額,其它珍寶還不計其內。——樊樹志·《萬曆傳》

按照邏輯推論,魏忠賢的家底肯定要比李鳳之流更厚實。

但東林黨抄過魏忠賢的家之後,給崇禎皇帝的回報是:我們沒找到大批贓款,只搜出幾千兩散碎銀子。

崇禎皇帝一聽就急了:當初是你們說魏忠賢家裡有金山銀山的,怎麼現在又說找不到?金山銀山可是很大的目標,怎麼會找不到?

東林黨對此的解釋是:魏忠賢家裡的確有金山銀山,但由於您沒有殺魏忠賢,所以魏忠賢離京的時候,把錢都帶走了。

(魏忠賢自縊後),隨從們急報知縣衙門,遠近為之震動,看熱鬧的人擁擠雜沓,四十輛的行李大多在混亂中散失,隨從人員也逃亡一空。——樊樹志·《萬曆傳》

都說魏忠賢貪汙腐敗,他的萬貫家財到底藏在哪裡?

魏忠賢能否在失勢之後,還帶走財產和一千多隨從,這一點我已經在前幾天的文章中分析過了,根本不可能。

退一步說,就算魏忠賢真能做到這一點,那麼後來,魏忠賢自殺了,財產呢?東林黨給出的答案是:丟了,而且誰都找不回來!

崇禎皇帝雖然天真,但他不是傻子,我估計幼兒園小朋友都不會相信這種鬼話,更何況是崇禎皇帝呢?

崇禎皇帝雷霆大怒:當初是你們說魏忠賢家裡有金山銀山,抄家的時候沒發現,你們說魏忠賢帶走了。現在魏忠賢已經死了,你們又說金山銀山全丟了,你們以為我是傻子?再找不到魏忠賢的金山銀山,魏忠賢的案子就結不了,到時候,別怪我拿你們是問!

有道是:捉賊捉贓。大家都說魏忠賢是鉅貪,可搜不出證據,你們憑什麼給魏忠賢定罪呢?

我們再退一步,就算是玉皇大帝派下天兵天將下凡,把魏忠賢的財產搬到天庭去了。可閹黨成員那麼多,總得有點收穫吧?

比如說,吏部尚書周應秋就是閹黨骨幹之一,按照史料的記載,這位仁兄公然賣官,日均收入一萬兩白銀,人送外號“週日萬”。

崇禎朝吏部尚書周應秋,公然按官職大小,秤官索價,賣官鬻爵。他“每日勒足萬金,都門有‘週日萬’之號”。——閻崇年·《明亡清興六十年》

按照日均一萬的算法,一年就是三百六十五萬,魏忠賢執政三年多,周應秋家裡的髒銀應該過千萬了吧?

當然了,如果我們認為史料有水分,打個對摺,五百萬總是有的吧?話又說回來,除了賣官,周應秋肯定還有其他灰色收入,這都沒算在內。

被抓的閹黨裡面,還有幾十個和知府同級別的官,以及好幾個比知府級別更高的官,這些官僚加起來,怎麼也得有個幾千萬髒銀吧?

但東林黨做得很絕,他們直接告訴皇帝:這些人的錢都被魏忠賢找藉口沒收了,他們現在都是窮鬼,只能勉強交一點錢贖罪,再多的錢根本就拿不出來。

都說魏忠賢貪汙腐敗,他的萬貫家財到底藏在哪裡?

在互聯網時代,之所以會有人試圖為魏忠賢翻案,之所以會有人替閹黨叫屈,主要原因就在於東林黨嘴上沒有把門的,逮住什麼話就是一通亂說。

你們都說魏忠賢和閹黨貪贓枉法,可實際上,這麼一個禍國殃民的政治集團,被查出來的髒銀居然都不到一百萬兩白銀。請問:魏忠賢和閹黨,到底是怎麼“貪贓枉法”的?

這也不怪翻案黨說怪話,魏忠賢和閹黨到底貪汙了多少錢?本就是一個沒有答案的問題。

話題回到崇禎皇帝身上,他聽東林黨的話,幹掉了魏忠賢,又三令五申地抓閹黨,一共抓了二百五十八個閹黨,可上繳的銀兩卻只夠塞牙縫,與他的預想完全不同。

在這種背景下,崇禎皇帝自然怒氣沖天,要找東林黨算賬。算賬的目的也很簡單,就是一個字:錢!

東林黨該怎麼辦?沒辦法。當時又沒有全球一體化,你總不能說,魏忠賢和閹黨把資產轉移到美國了吧?那年頭還沒有美國呢。

但這難不倒東林黨,他們本來就是靠清談起家的。面對窮凶極惡的皇帝,東林黨苦口婆心地勸說道:“您應該關心的是國家大事,而不該眼睛裡只有錢。要是您這副財迷樣被天下百姓知道了,他們會怎麼看待您呢?他們會以為您是為了錢才收拾魏忠賢的,而不是為了正義。”

應該怎麼評價這段話呢?這就是公然扯淡。

當初,就是東林黨口口聲聲說魏忠賢家裡有很多錢,現在牛皮吹破了,又拿百姓來綁架皇帝,讓他別太看重錢。好話壞話都讓他們說了,這不是扯淡是什麼?

實際上,無論是東林黨還是閹黨,都不希望皇帝通過抄家獲得高額收入,因為這會危害官僚集團的根本利益。

我們常說“三年清知府、十萬雪花銀”,就是因為官僚賺錢最快也最省心,他們絕不是什麼先天下之憂而憂的父母官,更不是什麼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公僕。說起貪婪,官僚如果認第二,誰敢認第一?資本家也就是貪財,官僚不但貪財,還戀權。

如果皇帝可以通過抄家獲得高額收入,那麼在皇帝眼中,這些官僚就是一頭頭待宰的肥豬。只要年成不好,就殺兩頭過年,長此以往,誰還敢當官?

官僚眼中的“暴民”或許會贊同皇帝抄家的觀點,恨不得皇帝把官僚的所有收入全部收入囊中。可一旦“暴民”成為了官僚,他們也會自發維護“不讓皇帝抄家發財”的光榮使命。

說到底,利益使然。“暴民”反對,只是因為“暴民”不曾因此獲利而已。如果官僚眼中的“暴民”成為官僚集團的一員,他也會發自肺腑地擁護這一潛規則。

都說魏忠賢貪汙腐敗,他的萬貫家財到底藏在哪裡?

我寫的是明末,可在明末的開篇中,我寫的卻是明初“空印案”,目的就是希望通過這個案件,讓大家對官僚集團有一個清醒的認識:為了攫取利益,他們一定會實現空前聯合,誰敢擋他們的路,誰就註定不會有好名聲。

大明開國皇帝朱元璋,誰提起這個名字都得豎大拇指,稱讚一聲“豪傑”。可只要一提起“空印案”,朱元璋只留下了一個暴虐的名聲。

連大明開國皇帝都鬥不過這幫官僚,崇禎皇帝又能有什麼作為呢?

如果崇禎皇帝擁有朱元璋的實力和魄力,他肯定也會一查到底,最終或許也能賺得盆滿缽滿。但在史書中,他必然會因此留下一個貪財的惡名。

再聯想一下任用張居正搞“一條鞭法”改革的萬曆皇帝,不也被大家認為是貪財皇帝嗎?貪了誰的財?當然是官僚集團的財了。但為之叫屈的卻是黔首百姓,諷刺不?

作為一個皇帝,崇禎肯定不是傀儡,他有足夠的權力,去決定一個官僚的升降沉浮。關於這一點,如果有哪個官僚不開眼,想和崇禎皇帝叫板,那他死了也白死。

可在抄家這件事情上,崇禎皇帝的對手不是某個官僚,而是整個官僚集團。在這種背景下,崇禎皇帝能怎麼辦?其實沒有任何辦法。

官僚們為了升官發財的偉大夢想,一定是前仆後繼,死了一個立刻頂上來一個。崇禎皇帝可以殺一個、殺十個、甚至殺一百個,但他沒辦法把所有官僚都殺光。官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

話又說回來,如果官僚集團統一認識,把崇禎皇帝當成官僚集團最大的敵人,那麼崇禎皇帝也只能被官僚集團玩弄於股掌之中。

儘管崇禎皇帝一再強調:趕快把錢給我交上來,但官僚集團兩手一攤:沒錢。在這樣尷尬的僵持中,清理閹黨的運動算是完全結束了。

崇禎皇帝坐在龍椅上,靜靜地看著眼前發生的一切。他贏了嗎?好像是贏了,魏忠賢已經被他徹底擊垮。

可崇禎皇帝感受不到一絲快樂,因為在魏忠賢倒臺的過程中,出力最多的是東林黨,彈冠相慶的還是東林黨,崇禎皇帝突然有了一絲明悟:自己好像被東林黨利用了。

再看看大難不死的閹黨成員,東林黨在野時大肆攻擊他們,執政時卻又對他們手下留情,這種做法也太魔幻了吧?

就是在這種魔幻現實面前,崇禎皇帝逐漸成長了起來。

都說魏忠賢貪汙腐敗,他的萬貫家財到底藏在哪裡?

魏忠賢到底貪汙了多少錢呢?

答案是明擺著的,魏忠賢肯定貪了不少,否則他手下的那些蝦兵蟹將(比如說李鳳和周應秋)肯定不敢肆無忌憚地貪汙。

他們之所以敢這樣做,必然是上下都打點好了,往上打點,那必然是天啟皇帝和魏忠賢。魏忠賢隨便伸伸手,也不會是小數。

但要說明:魏忠賢貪汙的數額,一定不會像東林黨所說的那麼多。要是魏忠賢家裡真有金山銀山,天啟皇帝第一個就不會放過魏忠賢,因為這貪得有些過火。

有人說,魏忠賢喜歡利用建生祠的機會斂財,可事實證明:通過建生祠大肆斂財的人並不是魏忠賢。

為什麼大家都喜歡替魏忠賢建生祠呢?這裡面固然有想要討好魏忠賢的意思,但更重要的原因則在於:替魏忠賢建生祠可以獲取重利!

對土木工程有所瞭解的人都應該知道:這種涉及金額重大的工程,必然有許多上下其手的機會。在替魏忠賢建生祠的過程中,這種上下其手的現象更是恐怖:真正的建造費用,只是報銷費用的20%-30%,剩下的70%-80%都被相關人員瓜分了。

按祖制:省直各有預貯銀兩以備急用,多者幾十萬,少者十餘萬:如薊鎮則有銀八萬五千有奇,貯遵化縣庫,名曰「備邊」。江南有銀十萬兩有奇,貯鎮江府庫。浙江有銀十七萬兩有零,貯溫州府庫,名曰「備倭」。他省仿是。地方猝有變亂,不煩催科,不支官帑,事可立辦。自魏忠賢生祠開端,鹹取給於是,造祠者十之二三,餘皆入撫按司道私囊中矣。——《烈皇小識》

魏忠賢倒臺之後,閹黨成員受到清查,但經濟問題幾乎無人過問。替魏忠賢建生祠多的錢去哪了?當然是被魏忠賢拿走了!

斯時若大臣有留心國計者,委曲詳列其弊,並請嚴查各邊各省,備邊備倭,原額錢糧幾何,生祠開銷幾何,即勒令建祠撫按司道照額補償,遴選風力科道究竟其事,俾國家收士飽馬騰之用,而氓庶免頭會箕斂之苦,且使世之為貪吏,有餘財者,知法制嚴明,不敢恣其溪壑,亦救世一策也。——《烈皇小識》

至於為什麼沒有搜到?那是因為魏忠賢把錢藏得好。反正魏忠賢已經死了,他也沒法替自己辯解。

久而久之,魏忠賢究竟貪了多少錢,已經沒有人關心了。

往期相關文章推薦閱讀:

權勢滔天的魏忠賢為何突然倒臺?

應該如何評價魏忠賢?

東林黨為何對閹黨手下留情?

都說魏忠賢貪汙腐敗,他的萬貫家財到底藏在哪裡?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