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誤解的三國一代名將魏延:為何能鎮守漢中十餘年,成蜀救命稻草

魏延 劉備 曹操 楊儀 菸灰看歷史 菸灰看歷史 2017-11-03

被誤解的三國一代名將魏延:為何能鎮守漢中十餘年,成蜀救命稻草

這麼一塊地方,對於曹操跟劉備來說,都是很大的意義。對於曹操來說,拿下漢中,就等於在劉備的心坎上插上一顆釘子。只要實力充足,隨時可以派遣大軍,把蜀地拿到自己手裡。如果蜀地被拿下,東吳的長江天險,可能就不管用了。曹操可以沿著長江,由高往低打,一舉吞併東吳,結束這亂世的紛爭。

被誤解的三國一代名將魏延:為何能鎮守漢中十餘年,成蜀救命稻草

對於劉備來說,意義也相當,都可以讓自己更接近一統天下的機會。就像前面講到的那樣,他可以進取關中,奪取天下。而且劉備還有馬超這員大將。馬超跟西北的羌人,關係非常特殊,號召力極強。如果劉備跟西北羌人聯合起來,再配合東吳孫權,打敗曹操,不是沒有機會的。即使再不濟,守住漢中,也可以保住蜀地。

被誤解的三國一代名將魏延:為何能鎮守漢中十餘年,成蜀救命稻草

被誤解的三國一代名將魏延:為何能鎮守漢中十餘年,成蜀救命稻草

這麼一塊地方,對於曹操跟劉備來說,都是很大的意義。對於曹操來說,拿下漢中,就等於在劉備的心坎上插上一顆釘子。只要實力充足,隨時可以派遣大軍,把蜀地拿到自己手裡。如果蜀地被拿下,東吳的長江天險,可能就不管用了。曹操可以沿著長江,由高往低打,一舉吞併東吳,結束這亂世的紛爭。

被誤解的三國一代名將魏延:為何能鎮守漢中十餘年,成蜀救命稻草

對於劉備來說,意義也相當,都可以讓自己更接近一統天下的機會。就像前面講到的那樣,他可以進取關中,奪取天下。而且劉備還有馬超這員大將。馬超跟西北的羌人,關係非常特殊,號召力極強。如果劉備跟西北羌人聯合起來,再配合東吳孫權,打敗曹操,不是沒有機會的。即使再不濟,守住漢中,也可以保住蜀地。

被誤解的三國一代名將魏延:為何能鎮守漢中十餘年,成蜀救命稻草

曹操奪漢中,從秦嶺的散關進入漢中郡,進攻陽平關。陽平關易守難攻,曹軍無可奈何。曹操正要退兵,數千頭麋鹿,深夜闖入張魯弟弟張衛的軍營,曹操稀裡糊塗地取得大勝。張魯逃奔南鄭。曹操與劉備都去招降張魯,但是張魯心向朝廷,他封存府庫,說:“寧可當曹公的奴僕,也不會當劉備的座上客!”僵持一段時間後,取得了談判資本,張魯歸降曹操。

被誤解的三國一代名將魏延:為何能鎮守漢中十餘年,成蜀救命稻草

劉備發動治國之兵爭奪曹操的漢中。戰場始終在陽平關附近的八濛山、天蕩山、定軍山一帶,劉備耍陰謀,一直深溝高壘,避免與曹軍正面血拼。曹操堅持一年多,心力俱疲,南陽一帶又發生叛亂,曹操遂主動撤出漢中,又把百姓全部遷出,給劉備留下一片荒無人煙的窮山惡水,還留下一個“雞肋”的典故。

魏延守漢中,“實兵外圍”,若魏兵來襲,會被堵死在秦嶺的幾條山溝裡。諸葛亮第一次北伐,在南鄭召開軍事會議,誓師出征。到了姜維時代,放棄了魏延的防守戰略,從秦嶺關隘撤出,築了漢城、樂城,此舉給蜀國帶來了滅頂之災。

魏延在漢中的防守策略,小縱簡言之,就是禦敵於國門之外。除了常規的整兵礪馬積聚糧草外,魏延還修築了很多外圍要塞。尤其是等到諸葛亮南征勝利之後,漢中作為諸葛亮北伐的大本營顯得尤其重要!諸葛亮在魏延的基礎上,又修築了漢城和樂城,此二城互為掎角且為前線諸圍提供支援。

至此,漢中形成了以秦嶺的外圍據(魏延修築)為一線,以漢城樂城為二線,以南鄭為三線的完整防禦體系。這套防禦體系史稱“錯守諸圍”,總的思想就是“依靠外圍據點拒敵於國門之外”。

劉備讓魏延這個新人挑起這個重任,是有很多原因的。劉備這人,行軍打仗、治理國家都很一般,但在看人的問題上,卻比很多人都要厲害。魏延從投靠劉備開始,劉備基本都把他放在自己身邊歷練、觀察。如果不是看到魏延身上有一些特殊的本事,劉備不會平白無故讓魏延統領大軍鎮守漢中這麼一個重要的地方的。而且,魏延的本事在後來的戰場上,也可以看出來。

被誤解的三國一代名將魏延:為何能鎮守漢中十餘年,成蜀救命稻草

其次,魏延是一個忠誠的人。雖然在小說當中,諸葛亮看到魏延的時候,就對劉備說:“這小子腦袋後面長了個包,將來怕是要反。”但在正史當中,是沒有這方面的記載的。而且如果我們看魏延投靠劉備的決心,第一次準備開荊州城門,劉備沒同意。第二次又開城門,才迎來了劉備。這樣一種決心,如果說他不忠誠,誰會相信。而且,諸葛亮平生是個講究忠誠的人,如果魏延是個只會偷奸耍滑,腦袋背後有反骨的人,估計可能不會殺他,但也不會重用他。可從魏延後半生在諸葛亮麾下的官職和職權來看,諸葛亮對他絕對是重用。(魏延,假節——某種時候等同於皇帝本人的權力。)

被誤解的三國一代名將魏延:為何能鎮守漢中十餘年,成蜀救命稻草

後來魏延、諸葛亮都去世以後,吳懿和王平成為魏延的漢中都督的繼任者。蜀漢延熙七年,公元244年,曹魏大將軍曹爽,親自率領數十萬大軍伐蜀,漢中的防禦體系迎來一場真正的考驗。

在魏延鎮守漢中的這10年時間,要說魏延能力強,將漢中防守的像鐵桶一般,使曹魏沒有機會進犯這也行,但是千萬不能忽視一點,那就是劉備去世之後,蜀漢就像一隻溫順的兔子,自保有餘,進取不足,對魏吳的威脅太小,而當時的魏吳才是爭霸統一的主角,魏國的主力部隊主要是用於進攻和防備吳國,其餘駐紮在關中西涼的軍隊主要作用於平叛。

被誤解的三國一代名將魏延:為何能鎮守漢中十餘年,成蜀救命稻草

由是,魏延鎮守漢中的這10年,除了能力之外,國際局勢很重要,這一點悄然地成就了魏延的名聲。公元228年,諸葛亮突然出兵祁山,曹魏關中涼州兵馬猝不及防,也恰恰說明了這一點。

此戰,王平堅持魏延留下的“錯守諸圍”的策略,在地勢險要的興勢山阻攔魏軍。魏軍久攻不克,糧草補給耗盡,王平抓住機會與從成都率援軍趕來的費禕,一起反攻魏軍。魏軍此戰大敗,魏軍主帥曹爽經過苦戰才僥倖撿了一條命,而他率領數十萬魏軍,活著撤回關中的十不存一!小縱可以說,此戰之勝利,根本就在於王平沿用了魏延“錯手諸圍”的防守策略!一戰對魏軍造成了極大損失,讓蜀漢國祚多延續了起碼20年!

被誤解的三國一代名將魏延:為何能鎮守漢中十餘年,成蜀救命稻草

在當時的眾多將領中長史楊儀與魏延勢同水火,而諸葛亮因愛惜二人的才幹,顧全大局從未懲罰二人,每次爭吵都以費禕出來解圍才了事。由於諸葛亮一直都沒有很好的處理二人之間的關係,使得諸葛亮在五丈原病危之時,一方面擔心魏延在此時繼續與其唱反調堅持北伐,不可撤退,一方面是魏延正在與前線司馬懿大軍對峙,所以在安排後事之時將魏延排除在外,並令魏延斷後。

在諸葛亮病逝後,所有人按照諸葛亮遺命撤退,並派費禕傳令與魏延,但聽到費禕轉達的諸葛亮遺命魏延聽見楊儀主持大計,魏延氣的跳起來,對此向費禕表示他強烈的不滿,還要求費禕與他聯名號令諸侯繼續與魏軍周旋。當然費禕不會同意他的意見,因為費禕知道繼續北伐方針是對的,但是不是在此時,現在軍心動盪,實不適宜繼續北伐。於是就假意說回去魏勸說楊儀,同意魏延的意見。

被誤解的三國一代名將魏延:為何能鎮守漢中十餘年,成蜀救命稻草

可是後來魏延得到的情報卻是楊儀已經在部署撤退,魏延大怒,於是率領所部在楊儀之前先行撤退,燒絕閣道阻止楊儀撤退,並上表奏告楊儀謀逆,而楊儀也揭發魏延造反,奏表同時送達後主的案頭,後主猶豫不決,於是詢問董允和蔣琬。由於魏延平時趾高氣昂,手中握有軍權,又帶頭違反諸葛亮的遺命,還有造反的能力,很容易引起別人的誤會,而楊儀是一介書生,丞相長史,楊儀並沒有造反的能力,於是他們一致表示相信楊儀,就這樣認定了魏延謀反。很難自白的魏延索性心一橫,準備派兵攻擊楊儀,楊儀派王平前來抵擋,而此時魏延的部隊四散而去,完全沒能力對抗,無奈下魏延帶著親信逃往漢中,但此刻楊儀不再給他機會,派馬岱追來斬殺魏延。可以說魏延謀反是子無虛有,甚至是冤枉的。

兵權落入楊儀手中,大軍迅速按照諸葛亮的遺願撤退,魏延看在眼裡是急在心裡!魏延火燒棧道,斷了蜀軍的退路,他是一個勇夫,但不是匹夫,他只是想用如此剛烈的行為喚醒大家:蜀軍還能一戰,且不能錯失良機,諸葛亮沒了我還在。

可是,這個剛烈極端的做法,讓後主劉嬋認為他起了反叛之心,於是下了逐殺令,部將在“公亡,身尚未寒,汝輩何敢乃爾”的警語之下,迅速背叛了魏延,魏延只得率領其子數人逃亡。後被楊儀派出的馬岱殺死,首級被楊儀羞辱,“庸奴,復能作惡不?”並且被誅魏延三族。

可謂千古奇冤。一方面魏延自信滿滿有能力率領蜀軍北伐成功,一方面無奈自己的政治官場沒有做好人脈,無法取得信任。最後緊急關頭用最為剛烈行為來呼喚眾人,以祈求覺悟,但是不恰當的處理方式換來的是大家的誤解,最終慘死,三族被牽連。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