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不要再說:“你再這樣,我要跟老師說!”

玩具 不完美媽媽 早期教育 教育 鴿子醫生育兒 2019-03-12

之前帶著睿睿到遊樂場,在大型軟積木區,裡面有一位小男孩(大概4.5歲左右)正在堆城堡,而小孩的媽媽正在一旁坐著看手機,睿睿進去玩,自然順手會拿城堡附近地上的積木,男孩馬上說:“那是我的!”同時拿了地上的積木丟向睿睿,剛進去積木區的睿睿很開心,並沒有留意到小男孩用積木砸自己,沒有砸到睿睿,氣急敗壞的小男孩起身推睿睿。還好我當時很靠近,及時阻擋了。

請不要再說:“你再這樣,我要跟老師說!”

我:“小朋友,你怎麼可以拿東西丟人?更不能動手打人,這裡的玩具是大家的,而且妹妹不是拿你城堡上的積木,是拿地板的積木,你這樣的行為很沒有禮貌!”

(我的聲音有點大聲,男孩也停止了動作,一旁玩手機的媽媽終於覺醒了)

男孩媽媽:“你怎麼又動手,不是跟你說過好幾次了嗎?你再這樣,我就要跟XX老師說!”

事後,男孩與男孩媽媽也沒有向我們道歉,而男孩繼續的堆城堡,男孩的媽媽則低頭繼續玩手機!

或許這是一個頗為常見的場景,但是我覺得滿痛心的,尤其是男孩媽媽最後說的那句話:“我要跟XX老師說!”

我自己也是教育工作者,最忌諱的莫過於:“你再這樣,我就要跟XXX說!”這句話或許很好用,但是大家知道,這句話後面的意思是什麼嗎?代表這位媽媽的管教對於男孩約束力很低,而男孩也對於媽媽的管教並不服從,甚至不信服,所以必須要請出XX老師的名號來鎮壓。

也就像是:“你再這樣我要報警!”警察代表著法律執行者,所以有約束力。

請不要再說:“你再這樣,我要跟老師說!”

而老師呢?最主要的就是:原則

在學校裡,老師必須面對將近30位來自不同家庭背景、認知不同層度的小孩,最快讓孩子進入軌道的就是建立班規,也就是所謂的原則,而且這個原則是不可以被挑戰,甚至妥協的,而且必須徹底的執行。

這時候執行的方式又可以分成兩種:鼓勵與懲罰

鼓勵:最好的方式當然是鼓勵,但基本都是口頭稱讚,而不是物質上的獎品,比如說:“XXX看到教室地板有垃圾,自己主動撿拾垃圾,幫大家整理環境,讓老師我覺得在這個教室上課很乾淨舒服,謝謝你!”

稱讚孩子的時候必須說出明確的事項,讓孩子知道為什麼被稱讚,而不是用很籠統的:“你很棒!你好乖!”你好聽話的詞,這樣對孩子完全沒有幫助。

當孩子受到鼓勵後,會產生榮譽感,並且這樣的行為是被認同的,其他孩子也會開始效法。

但切記,請儘量不要用物質的獎勵,因為這有可能會讓孩子是因為想要得到獎品而做,而非發自內心、或者認同而做。

懲罰,另外一種建立原則的方式就是懲罰,懲罰的方式很多種,不過我比較推崇的是類似“自然懲罰”的形式,讓孩子自行承擔自己行為的後果,比如說:孩子為了吃飽飯趕快出去玩,故意飯吃得很少,那麼孩子就必須承擔下午肚子餓的結果。(這時候請父母不要心軟,而在晚餐前給予餅乾或零食,因為這樣就破壞了原則,再說,吃了餅乾後晚餐就吃不下,反而變成一個惡性循環)。

不過我覺得原則是可以討論的,而且是跟孩子一起討論,讓孩子知道為什麼要建立這樣的原則,並且讓孩子自己同意、認同這樣的原則,這樣孩子事後才能夠確實的遵守。

請不要再說:“你再這樣,我要跟老師說!”

最後,請儘量不再給孩子說:“你再這樣,我就要跟(媽媽、老師、警察)說”,類似這種威脅的口吻,因為這樣只有短暫的嚇阻效用,最根本的還是跟孩子一起建立好共同的原則,不僅孩子必須遵守,父母更必須擔任示範者,以身作則,成為孩子的好榜樣!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