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願意分享自己的玩具,家長應該注意哪些細節?

玩具 不完美媽媽 拾光媽媽 2019-05-31

導語:孩子不願意分享自己的玩具,家長應該注意哪些細節?

孩子不願意分享自己的玩具,家長應該注意哪些細節?

榮榮今年兩歲多,每當有小朋友和她一起玩耍的時候,她都會死死的抱住自己的玩具,不願意分享給別的小朋友玩。

奶奶怎麼勸都沒用,只好用一句“這孩子就是小氣,不知道跟了誰的性格。”來結束尷尬的局面。

孩子不願意分享自己的玩具,家長應該注意哪些細節?

很多人認為,小孩不願意分享自己玩具的原因是現在大多數孩子都出生於獨生子女家庭。在這種4+2+1的家庭模式中,四個老人以及父母一定會習慣性地將最好的東西都留給孩子,這樣就會逐漸讓孩子形成一種觀念:所有好東西屬於他自己的。

隨著二胎政策的放開,很多家庭都有了二胎,但是孩子之間爭搶玩具這種現象並沒有得到改善,甚至大有“稱霸”的趨勢,這些“霸道老二們”不僅稱霸於家庭,而且出門在外也同樣走路帶風。

我經常見到公園裡有許多小朋友玩沙子和玩具的時候都是“自立門戶”,各玩各的,這樣做不會起衝突。然而大多數家長其實並不願意看到這種情形,他們希望孩子能很好地融入集體生活,分享自己的玩具和食物。

孩子不願意分享自己的玩具,家長應該注意哪些細節?

其實,無論是不是獨生子女家庭的孩子,幼兒時期的孩子在一起玩耍時爭搶玩具是很正常的現象。因為這個時期的孩子大多以自我為中心,有非常強的佔有慾,因此他們不願意分享自己的玩具給別人。

有調查顯示:只願意一個人玩玩具的幼兒佔50%;見到玩具就想要,得不到就哭鬧的佔20%;直接去拿或是去搶別人玩具的佔17%;因為沒搶到玩具而發生攻擊性行為的佔13%。

由此可見,幼兒爭搶玩具的現象其實並不能證明一個孩子的性格霸道,不願分享玩具也不能說明孩子自私,只要家長進行正確的引導,孩子也會漸漸變得願意分享。

孩子不願意分享自己的玩具,家長應該注意哪些細節?

那麼,家長該如何引導孩子分享呢?

1、通過大人的示範讓孩子模仿學習

在平時的家庭成員之間的相處中,父母和其他家庭成員要樂於分享,漸漸地,孩子就能體會到分享的快樂,通過模仿學會分享。

2、通過講故事讓孩子體會分享

大多數孩子都喜歡聽故事,多講一些關於分享的故事給孩子,讓孩子體會分享玩具能讓小朋友玩的更開心,逐漸讓孩子在生活中體會到分享。當在日常生活中遇到孩子不願分享玩具的時候也可以用故事中的情節來引導他,會有不錯的效果。

3、通過做遊戲的方式模擬分享

可以和孩子做一些遊戲,設置情景讓孩子去完成,當孩子完成任務後,家長要給予鼓勵。

外出玩耍的時候,要告訴孩子們遵守秩序,玩大型玩具的時候要排隊,一起玩才能體會到更多的快樂。

4、教給孩子分享的技巧

當孩子爭搶玩具時,家長需要引導孩子謙讓;有的玩具需要孩子們合作完成,家長要引導孩子合作互助共同完成;如果兩個孩子為了一件玩具爭搶不休的時候,家長可以將玩具藏起來,等有合適的機會再拿出來讓小朋友們分享。

孩子不願意分享自己的玩具,家長應該注意哪些細節?

但是,在教育孩子懂得分享的同時也要注意分寸。

有網友說,他從小就教育兒子要懂得分享,兒子也很樂意分享自己的玩具和食物。

但是,當兒子上小學後,他發現有些不對勁兒,兒子開始頻繁的換鉛筆盒,每一個鉛筆盒都用不了多長時間就壞了。

當他問了兒子後才知道,同學們覺得他的鉛筆盒好看,就要拿去看,因為他很好說話,每次同學們向他借鉛筆盒他都不會反對,因為他怕大家會說自己小氣。

就這樣,鉛筆盒在爭相傳看的過程中不知被誰弄壞了他也願去追究。

網友說:沒想到他教育兒子樂於分享反而讓孩子變得沒有性格,不懂得保護自己的東西。

分享是與人相處時不可或缺的品質,也是一種重要的生活技能。但是不能因此變得沒有原則和底線,變成刻意討好。

孩子不願意分享自己的玩具,家長應該注意哪些細節?

小編認為:懂得分享固然是好的,因為分享可以將快樂翻倍。但是分享也要有界限,如果因此導致自己內心不快樂或遭受不必要的損失,就應該站出來勇敢的拒絕。分享也是一種尊重,如果這份付出沒有換回別人的尊重,那麼就失去了分享的意義。

所以,家長們在教育孩子樂於分享的同時也要讓孩子懂得拒絕,勇敢的捍衛自己的權利也是一種優秀的品格。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