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行合一”的王陽明所作吟詠“良知”的詩《詠良知四首》解讀

"吾平生講學,只是'致良知'三字。"

——王陽明

王陽明,是明代的思想家、軍事家、哲學家,亦是心學之集大成者,精通儒、道、佛。與孔子、孟子、朱熹並稱為孔、孟、朱、王。他發展了陽明學,提倡"致良知"和"知行合一"。"致良知"即從自己內心出發,尋找所謂的"理","理"在人"心"。"知行合一"即強調不僅要知,還要付諸行動,知中有行,行中有知,二者相輔相成。

“知行合一”的王陽明所作吟詠“良知”的詩《詠良知四首》解讀

王陽明認為:"良知只是一個天理自然明覺發見處,只是一個真誠惻怛,便是他本體。故致

此良知之真誠惻怛以事親便是孝,致此良知之真誠惻怛以從兄便是弟,致此良知真誠惻怛以事君便是忠。只是一個良知,一個真情惻怛。"(《王陽明全集·答聶文蔚》)可見陽明先生認為的"良知"是倫理和道德的合一。他作過很多詠良知的詩,其中以《詠良知四首示諸生》流傳最廣,產生了深遠影響。

"良知"即"心"

其一:

個個人心有仲尼,自將聞見苦遮迷。

而今指於真頭面,只是良知更莫疑。

每個人的內心都是孔子,都是聖人,只是被外物迷惑遮掩,如今將真實的心靈世界展示出來,每一個心靈都是具有良知的。王陽明將"心"與"良知"等同起來,他說:"良知者,心之本體。"(《王陽明全集·傳習錄》)這是對陸九淵理論的發張,陸九淵認為:"人皆有是心,心皆具是理,心即理也。"另外,還可看出王陽明認為"良知"是"本覺"的,"本覺"的說法源於佛教,禪宗認為眾生本性覺悟,只不過禪宗的"覺"偏向於對佛理的覺悟,而王陽明的"覺"偏於與對是非善惡的評判。

“知行合一”的王陽明所作吟詠“良知”的詩《詠良知四首》解讀

"致良知"是一種道德實現

其二:

問君何事日憧憧?煩惱場中錯用功。

莫道聖門無口訣,良知二字是參同。

問您每日因為何事而形色匆匆?恐怕您把時間浪費在了外界的紛紛擾擾中。休要說找去往"聖"的境界沒有法門,"良知"正是其原理途徑啊。古代的讀書人都期望可以成為大賢者,進而稱為聖人,王陽明亦在此中積極探索。朱熹強調"格物致知",王陽明則認為通過"格物"來"致知"忽略了內心的修養,"務外遺內",達不到內在的超越。如果過於看重外在的事物,從外在事物中尋求真理的話,反而會使內心紛擾,導致"錯用功",還是應該從本心出發,以心來體驗宇宙萬物的發展,找到德行的內在發展,達到"聖"的境界。

“知行合一”的王陽明所作吟詠“良知”的詩《詠良知四首》解讀

"良知"是變化之源

其三:

人人自有定盤針,萬化根源總在心。

卻笑從前顛倒見,枝枝葉葉外頭尋。

"良知"之於我們,就像一個指南針,外界的千變萬化總是能從內心找到源頭。以前不明白這個道理,總是想方設法的從外界探求原因。王陽明認為:"心外無物,心外無事,心外無理,心外無義,心外無善。"王陽明認為一切的"物"、"事"、"理"、"義"、"善"都出自於"心",即"良知",把"良知"看做萬物變化的本源,萬物之間具有相對性,而"良知"與萬物則是絕對的不相對,把握"良知"即可把握天地間的動態變化。

“知行合一”的王陽明所作吟詠“良知”的詩《詠良知四首》解讀

"良知"是乾坤之基

其四:

無聲無臭獨知時,此是乾坤萬有基。

拋卻自家無盡藏,沿門持缽效貧兒。

天地間沒有聲音,沒有氣味,唯獨有"良知",這便是宇宙的本源。將自己的無盡寶藏丟棄在一旁,卻拿著缽去乞討。這首詩與上一首是內在相通的,王陽明正是認為"良知"是宇宙的基本,才認為外物的變化規律也應本於"良知"。"良知是造化的精靈。這些精靈生天生地,成鬼成神,皆人人此出,真是與物無對。人若復得它完完全全,無少虧欠,自不覺手舞足蹈,不知天地間更有何樂可代。""良知即天"是陽明的一個重要思想。這有點類似老子的"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老子用"道"來解釋宇宙的發生,陽明用"良知"來解釋宇宙的發生。

總之,"良知"是王陽明學說的核心,從"良知"出發,才能明白他的道德實踐方式,既要靜坐,摒除雜念,以審視內心,也要進而通過"知行合一"來達到形於外的超越。(一往文學作者:李一帆)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