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陽明:情緒是怎麼影響良知的?我們要怎樣去除私慾?'

王守仁 王陽明 孔子 儒學心法 2019-08-26
"

先生曰:知是心之本體,心自然會知。見父自然知孝,見兄自然知弟,見孺子入井自然知惻隱。此便是良知,不假外求。

"

先生曰:知是心之本體,心自然會知。見父自然知孝,見兄自然知弟,見孺子入井自然知惻隱。此便是良知,不假外求。

王陽明:情緒是怎麼影響良知的?我們要怎樣去除私慾?

陽明先生把心的本體稱之為良知。說到心大家可能就會認為是意念,但是良知不僅指意念,意念包含在良知裡面。良知自然會覺知,這是天賦的本性。例如孩提時,看見母親自然知親近,看見兄長自然知尊敬,看見孺子入井自然生起惻隱之心,心的產生一切喜怒哀樂等情緒,體驗世間一切美好、醜陋的感受等等,都是良知的本來作用。

先生曰:若良知之發,更無私意障礙。即所謂充其惻隱之心,而仁不可勝用矣。

生活中我們應用良知時,卻常常事與願違。本來想孝順父母,卻沒有行動。本來生氣時那些傷人的話不想說,卻說出了口。本來計劃長期堅持一件事,卻半途而廢。原因是良知被自己的習氣毛病,也就是私慾障礙了。

有事時,私慾會以一種強大的力量影響良知,按照以往的思維慣性去做。那不光是一個意念,還伴隨著身心的一種感覺,讓你在私慾面前不得不繳械投降。

無事時,私慾會以各種妄念來干擾你,在頭腦裡面編故事,讓心不得安寧。良知本身具有記錄的作用,不管好的壞的通通記錄在內,久之就行成了習氣。好消息是習氣也可以通過刻意的克服,慢慢淡化,直至消失。

每個人的妄念都不同,擁有好名之心,妄念必是好名之事。擁有好色之心,妄念必是好色之事。擁有好怒之心,妄念必是糟心之事。

因為你從來沒有作盜賊的心,所以也沒有怎麼偷東西的妄念。這妄念正是因為自己積累的習氣,產生了相應的心才有的。而這習氣就儲存在良知裡面。佛家叫做第八識,阿賴耶識。(並不是說阿拉耶識等於良知,良知是一個總稱。)

同樣有事時,情緒已發時的思維慣性,也都是平時積累的習氣的作用。

先生曰:然在常人不能無私意障礙,所以須用`致知``格物`之功,勝私復理。即心之良知更無障礙,得以充塞流行,便是致其知。知致則意誠。

那麼如何打破這種思維慣性,戰勝私慾呢?就要用到`格物致知`之功。

物即是意念。先生曰:身之主宰便是心,心之所發便是意,意之本體便是知,意之所在便是物。

意念的本體是良知,良知自己能起念,良知同時還能產生感覺,例如開心,憤怒等都是一種感覺,而意念是伴隨著感覺產生的。其實良知的本體是充塞於全身的一團氣,所以陽明先生說,得以充塞流行。本篇先不做介紹。

格解做`正`字義,去其心之不正,以全其本體之正。也可以解為格去,格正,去掉。

如意在於孝順父母,即孝順父母便是一物。若孝順父母卻有所求,即有所求即是私慾,需要格掉,恢復良知本來的孝心,即是致知。

如意在於見義勇為,即見義勇為便是一物。若生起了膽怯、得失利害之心,即是私慾,需要格掉,恢復良知本來的仁義,即是致知。

等等

如此則戰勝了私慾,恢復了心本來的天理良知,即是去人慾,存天理。若能有事無事時念念去人慾存天理,長此以往,則私慾日少,天理日明,即恢復了心的本來全體大用。此便是`寂然不動`便是`未發之中`便是`廓然大公`,自然`感而遂通`自然`發而中節`自然`物來順應`。

補充一段,念念去人慾存天理,可不是一個念頭都不能有。而是去掉妄念。例如工作、學習、寫文章等用到的念頭都不是私慾,不叫做妄念。而寫完一篇文章糾結於寫的好不好,長久掛懷於心,這個就是妄念,其他方面也可推知。

格物致知之後,就是心本體發出來的意念了,沒有私慾隔斷的,成人成己的意念,便是誠意。

孔子講的“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起點,也是最重要的就是格物。而格物最重要的就看有沒有成聖成賢,改過遷善,與自己習氣做鬥爭的決心了。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