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陽明的“知行合一”,當年明月竟然沒搞懂,其實連3歲小孩都會'

"
"
王陽明的“知行合一”,當年明月竟然沒搞懂,其實連3歲小孩都會

對“知行合一”的解釋,絕大部分人都是錯的,包括寫《明朝那些事兒》而大火的當年明月,他是這麼解釋“知行合一”的:

“懂得道理是重要的,但實際運用也是重要的!這句話的真正意思是:要想實現崇高偉大的志向,必須有符合實際、腳踏實地的方法。”

這樣的解釋大錯特錯。

還有一些段子手的民科解釋,例如:“知道做不到,等於不知道”,看上去像那麼回事,其實很有迷惑性,我估計要是王陽明本人聽了這個解釋,棺材板要壓不住了。這句順口溜明顯是把“知”當作“知識、知道”來解釋,是很多人常犯的一個錯誤。

還有人容易把說到做到等同於知行合一,略舉兩個常見的例子:

  • 某員工做錯了一件事,惹的老闆很生氣,他一怒之下說“我要炒掉你”,但並沒有真的炒掉這名員工;
  • 某人對上司表面上言聽計從,口頭上什麼都答應“好好好、是是是”,實際上則陽奉陰違;

諸如此等,這種現象是不是不叫知行合一呢?當然不是。這是心口不一,嘴上說的和心裡想的不一樣。這時候,嘴上說的並不是“知”,而是謊言和偽裝——說話者騙得了別人,卻騙不了自己。

三個秀才進京趕考,途遇算命先生,就問他們此番能考中幾個?算命先生掐指一算,豎起一根指頭。如何解釋呢?——一個手指可以高度概括為四種可能:一人高中,一人不中,一齊高中,一個也不中。

指頭還是那根手指頭,但在不同秀才的心中,有不同的解釋,無論是哪一種結果,都對,但真正的聰明人是算命先生。——你站在橋上看風景,看風景的人在樓上看你。

中國文化博大精深,一個“知”字、一個“行”字,包含了多種解釋,很容易把人搞暈。就是一部《論語》,先後多處出現的“仁”字,也有多種不同的解釋,缺乏統一標準,讓人望文生義也就不足為奇了。

那怎麼辦?只有結合上下文,全面瞭解王陽明的著作思想才能準確的領會。

"
王陽明的“知行合一”,當年明月竟然沒搞懂,其實連3歲小孩都會

對“知行合一”的解釋,絕大部分人都是錯的,包括寫《明朝那些事兒》而大火的當年明月,他是這麼解釋“知行合一”的:

“懂得道理是重要的,但實際運用也是重要的!這句話的真正意思是:要想實現崇高偉大的志向,必須有符合實際、腳踏實地的方法。”

這樣的解釋大錯特錯。

還有一些段子手的民科解釋,例如:“知道做不到,等於不知道”,看上去像那麼回事,其實很有迷惑性,我估計要是王陽明本人聽了這個解釋,棺材板要壓不住了。這句順口溜明顯是把“知”當作“知識、知道”來解釋,是很多人常犯的一個錯誤。

還有人容易把說到做到等同於知行合一,略舉兩個常見的例子:

  • 某員工做錯了一件事,惹的老闆很生氣,他一怒之下說“我要炒掉你”,但並沒有真的炒掉這名員工;
  • 某人對上司表面上言聽計從,口頭上什麼都答應“好好好、是是是”,實際上則陽奉陰違;

諸如此等,這種現象是不是不叫知行合一呢?當然不是。這是心口不一,嘴上說的和心裡想的不一樣。這時候,嘴上說的並不是“知”,而是謊言和偽裝——說話者騙得了別人,卻騙不了自己。

三個秀才進京趕考,途遇算命先生,就問他們此番能考中幾個?算命先生掐指一算,豎起一根指頭。如何解釋呢?——一個手指可以高度概括為四種可能:一人高中,一人不中,一齊高中,一個也不中。

指頭還是那根手指頭,但在不同秀才的心中,有不同的解釋,無論是哪一種結果,都對,但真正的聰明人是算命先生。——你站在橋上看風景,看風景的人在樓上看你。

中國文化博大精深,一個“知”字、一個“行”字,包含了多種解釋,很容易把人搞暈。就是一部《論語》,先後多處出現的“仁”字,也有多種不同的解釋,缺乏統一標準,讓人望文生義也就不足為奇了。

那怎麼辦?只有結合上下文,全面瞭解王陽明的著作思想才能準確的領會。

王陽明的“知行合一”,當年明月竟然沒搞懂,其實連3歲小孩都會

對“知行合一”理解的正確姿勢

在《萬曆十五年》中,黃仁宇對此(知行合一)的解釋是:

“他(指王陽明)認為,知識是一種決斷,必定引起一種行動。一個人見到美色就發生愛慕,聞到臭味就發生厭惡,見和聞是“知”,愛慕和厭惡則為行,前者立即產生後者。”

這個解釋最接近王陽明原意,這與《大學》裡指出的“好好色,惡惡臭”非常相似——見到好色是知,好好色是行。

你看到一名帥哥,心生歡喜,這裡的“帥”是一種存在,能被你感知,緊接著,你的喜歡則是“行”這種動作。這就是所謂的知行合一。

因此可見,幾乎每個人都能做到知行合一,除非這個人的知不真,就是感覺壞了。比方說:手的疼痛感知系統壞了,碰到火恐怕也不會收回;愛的荷爾蒙/力比多沒有了,見到性感尤物估計也會毫不動心了。

王陽明說:“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工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有知必有行,與行相分離的知,不是真知,而是妄想;與知相分離的行,不是篤行,而是冥行。

總結一句話,一念發動處即是“行”,這是一種自覺意識,連三歲小孩不都天然習得了嗎?

"
王陽明的“知行合一”,當年明月竟然沒搞懂,其實連3歲小孩都會

對“知行合一”的解釋,絕大部分人都是錯的,包括寫《明朝那些事兒》而大火的當年明月,他是這麼解釋“知行合一”的:

“懂得道理是重要的,但實際運用也是重要的!這句話的真正意思是:要想實現崇高偉大的志向,必須有符合實際、腳踏實地的方法。”

這樣的解釋大錯特錯。

還有一些段子手的民科解釋,例如:“知道做不到,等於不知道”,看上去像那麼回事,其實很有迷惑性,我估計要是王陽明本人聽了這個解釋,棺材板要壓不住了。這句順口溜明顯是把“知”當作“知識、知道”來解釋,是很多人常犯的一個錯誤。

還有人容易把說到做到等同於知行合一,略舉兩個常見的例子:

  • 某員工做錯了一件事,惹的老闆很生氣,他一怒之下說“我要炒掉你”,但並沒有真的炒掉這名員工;
  • 某人對上司表面上言聽計從,口頭上什麼都答應“好好好、是是是”,實際上則陽奉陰違;

諸如此等,這種現象是不是不叫知行合一呢?當然不是。這是心口不一,嘴上說的和心裡想的不一樣。這時候,嘴上說的並不是“知”,而是謊言和偽裝——說話者騙得了別人,卻騙不了自己。

三個秀才進京趕考,途遇算命先生,就問他們此番能考中幾個?算命先生掐指一算,豎起一根指頭。如何解釋呢?——一個手指可以高度概括為四種可能:一人高中,一人不中,一齊高中,一個也不中。

指頭還是那根手指頭,但在不同秀才的心中,有不同的解釋,無論是哪一種結果,都對,但真正的聰明人是算命先生。——你站在橋上看風景,看風景的人在樓上看你。

中國文化博大精深,一個“知”字、一個“行”字,包含了多種解釋,很容易把人搞暈。就是一部《論語》,先後多處出現的“仁”字,也有多種不同的解釋,缺乏統一標準,讓人望文生義也就不足為奇了。

那怎麼辦?只有結合上下文,全面瞭解王陽明的著作思想才能準確的領會。

王陽明的“知行合一”,當年明月竟然沒搞懂,其實連3歲小孩都會

對“知行合一”理解的正確姿勢

在《萬曆十五年》中,黃仁宇對此(知行合一)的解釋是:

“他(指王陽明)認為,知識是一種決斷,必定引起一種行動。一個人見到美色就發生愛慕,聞到臭味就發生厭惡,見和聞是“知”,愛慕和厭惡則為行,前者立即產生後者。”

這個解釋最接近王陽明原意,這與《大學》裡指出的“好好色,惡惡臭”非常相似——見到好色是知,好好色是行。

你看到一名帥哥,心生歡喜,這裡的“帥”是一種存在,能被你感知,緊接著,你的喜歡則是“行”這種動作。這就是所謂的知行合一。

因此可見,幾乎每個人都能做到知行合一,除非這個人的知不真,就是感覺壞了。比方說:手的疼痛感知系統壞了,碰到火恐怕也不會收回;愛的荷爾蒙/力比多沒有了,見到性感尤物估計也會毫不動心了。

王陽明說:“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工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有知必有行,與行相分離的知,不是真知,而是妄想;與知相分離的行,不是篤行,而是冥行。

總結一句話,一念發動處即是“行”,這是一種自覺意識,連三歲小孩不都天然習得了嗎?

王陽明的“知行合一”,當年明月竟然沒搞懂,其實連3歲小孩都會

“致良知”是知行合一的行為動機

知行合一有什麼用呢?一件事情的發生,往往是“知”導致的結果,因此要不斷調整知。調整知的過程,就是“致良知”的過程。

何為致良知?這是一種道德觀念,按照王陽明的說法,即“知善知惡”。

二戰日本對中國發動戰爭讓生靈塗炭,為了抗日而不得不上戰場殺鬼子,請問抗日行為是不是善?

“上天有好生之德”,有人把這個當作信條,以為這就是“善”,不加以區分,貿然買下許多毒蛇,放生到偏僻山區,導致當地村民遭受災難,請問這是善是惡?為了小善而威脅他人生命安全,甚至破壞生態平衡。

電影《我們要活著回去》中,飛機失事,倖存者為了活下去,在絕境中他們開始討論一件事:“要不要吃身邊冰凍的死屍。”男主角告訴其他的倖存者,已故同伴在天之靈會把這看作對倖存者的愛,幫助大家活下去。

怎麼看吃人肉都是人倫慘劇,肯定是惡的,但是在極端情形下,這種做法又可以理解。

所以,對善與惡的行為裁決不能絕對化。至少要問兩點:第一、是否應該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任何事情都是發生在一定的情境之下。第二、善與惡的觀念是否與時俱進,過去老虎是惡的,要殺,現在老虎成了珍稀動物,要保護起來。

所以知行合一的真正價值不在於看行為本身,而是看這個行為的目的。因此,致良知可以解釋為正確的動機,並依據這些動機作出判斷和行動。

那有人說:我去賭博,動機是為了賺錢,讓家人過的更好,這個動機沒錯吧?

對於你的家人來說,可能沒錯,但是對於賭博的參與方來說,你一定是錯的,因為你“想贏別人的錢”——賭博是零和遊戲,有人贏,就一定有人輸。

為了滿足一己之私而損害他人利益,都容易走到邪路上去。這種所謂的“知”肯定不是王陽明所要的“知”。

"
王陽明的“知行合一”,當年明月竟然沒搞懂,其實連3歲小孩都會

對“知行合一”的解釋,絕大部分人都是錯的,包括寫《明朝那些事兒》而大火的當年明月,他是這麼解釋“知行合一”的:

“懂得道理是重要的,但實際運用也是重要的!這句話的真正意思是:要想實現崇高偉大的志向,必須有符合實際、腳踏實地的方法。”

這樣的解釋大錯特錯。

還有一些段子手的民科解釋,例如:“知道做不到,等於不知道”,看上去像那麼回事,其實很有迷惑性,我估計要是王陽明本人聽了這個解釋,棺材板要壓不住了。這句順口溜明顯是把“知”當作“知識、知道”來解釋,是很多人常犯的一個錯誤。

還有人容易把說到做到等同於知行合一,略舉兩個常見的例子:

  • 某員工做錯了一件事,惹的老闆很生氣,他一怒之下說“我要炒掉你”,但並沒有真的炒掉這名員工;
  • 某人對上司表面上言聽計從,口頭上什麼都答應“好好好、是是是”,實際上則陽奉陰違;

諸如此等,這種現象是不是不叫知行合一呢?當然不是。這是心口不一,嘴上說的和心裡想的不一樣。這時候,嘴上說的並不是“知”,而是謊言和偽裝——說話者騙得了別人,卻騙不了自己。

三個秀才進京趕考,途遇算命先生,就問他們此番能考中幾個?算命先生掐指一算,豎起一根指頭。如何解釋呢?——一個手指可以高度概括為四種可能:一人高中,一人不中,一齊高中,一個也不中。

指頭還是那根手指頭,但在不同秀才的心中,有不同的解釋,無論是哪一種結果,都對,但真正的聰明人是算命先生。——你站在橋上看風景,看風景的人在樓上看你。

中國文化博大精深,一個“知”字、一個“行”字,包含了多種解釋,很容易把人搞暈。就是一部《論語》,先後多處出現的“仁”字,也有多種不同的解釋,缺乏統一標準,讓人望文生義也就不足為奇了。

那怎麼辦?只有結合上下文,全面瞭解王陽明的著作思想才能準確的領會。

王陽明的“知行合一”,當年明月竟然沒搞懂,其實連3歲小孩都會

對“知行合一”理解的正確姿勢

在《萬曆十五年》中,黃仁宇對此(知行合一)的解釋是:

“他(指王陽明)認為,知識是一種決斷,必定引起一種行動。一個人見到美色就發生愛慕,聞到臭味就發生厭惡,見和聞是“知”,愛慕和厭惡則為行,前者立即產生後者。”

這個解釋最接近王陽明原意,這與《大學》裡指出的“好好色,惡惡臭”非常相似——見到好色是知,好好色是行。

你看到一名帥哥,心生歡喜,這裡的“帥”是一種存在,能被你感知,緊接著,你的喜歡則是“行”這種動作。這就是所謂的知行合一。

因此可見,幾乎每個人都能做到知行合一,除非這個人的知不真,就是感覺壞了。比方說:手的疼痛感知系統壞了,碰到火恐怕也不會收回;愛的荷爾蒙/力比多沒有了,見到性感尤物估計也會毫不動心了。

王陽明說:“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工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有知必有行,與行相分離的知,不是真知,而是妄想;與知相分離的行,不是篤行,而是冥行。

總結一句話,一念發動處即是“行”,這是一種自覺意識,連三歲小孩不都天然習得了嗎?

王陽明的“知行合一”,當年明月竟然沒搞懂,其實連3歲小孩都會

“致良知”是知行合一的行為動機

知行合一有什麼用呢?一件事情的發生,往往是“知”導致的結果,因此要不斷調整知。調整知的過程,就是“致良知”的過程。

何為致良知?這是一種道德觀念,按照王陽明的說法,即“知善知惡”。

二戰日本對中國發動戰爭讓生靈塗炭,為了抗日而不得不上戰場殺鬼子,請問抗日行為是不是善?

“上天有好生之德”,有人把這個當作信條,以為這就是“善”,不加以區分,貿然買下許多毒蛇,放生到偏僻山區,導致當地村民遭受災難,請問這是善是惡?為了小善而威脅他人生命安全,甚至破壞生態平衡。

電影《我們要活著回去》中,飛機失事,倖存者為了活下去,在絕境中他們開始討論一件事:“要不要吃身邊冰凍的死屍。”男主角告訴其他的倖存者,已故同伴在天之靈會把這看作對倖存者的愛,幫助大家活下去。

怎麼看吃人肉都是人倫慘劇,肯定是惡的,但是在極端情形下,這種做法又可以理解。

所以,對善與惡的行為裁決不能絕對化。至少要問兩點:第一、是否應該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任何事情都是發生在一定的情境之下。第二、善與惡的觀念是否與時俱進,過去老虎是惡的,要殺,現在老虎成了珍稀動物,要保護起來。

所以知行合一的真正價值不在於看行為本身,而是看這個行為的目的。因此,致良知可以解釋為正確的動機,並依據這些動機作出判斷和行動。

那有人說:我去賭博,動機是為了賺錢,讓家人過的更好,這個動機沒錯吧?

對於你的家人來說,可能沒錯,但是對於賭博的參與方來說,你一定是錯的,因為你“想贏別人的錢”——賭博是零和遊戲,有人贏,就一定有人輸。

為了滿足一己之私而損害他人利益,都容易走到邪路上去。這種所謂的“知”肯定不是王陽明所要的“知”。

王陽明的“知行合一”,當年明月竟然沒搞懂,其實連3歲小孩都會

在工作中融入知行合一思想,實現價值提升

如何擁有正確的動機?關鍵就看你是在為誰謀福利。

就拿產品經理來說,從“用戶體驗”的角度,他永遠關心的是用戶喜不喜歡,好不好用。產品設計的要很友好,讓人體驗棒,這就是在為用戶謀福利。即便如此,那為什麼有些產品叫好不叫座呢?

某個國產汽車品牌,外觀設計的很漂亮,質量也很過硬,甚至好於一些知名汽車品牌(百車故障數很低,超過英菲尼迪、福特、日產等汽車品牌),安全性也不錯,在歐洲安全碰撞測試中獲得5星,是中國第一個獲得5星的自主品牌。

就是這樣一款實力車型,銷量卻非常慘淡,為什麼會這樣?原因當然有很多,比如,品牌影響力弱、售價偏高、生不逢時、4S店網點偏少……這些都是原因,但並不一定是主要的。

你想做高端品牌,但不能一廂情願,關鍵一點是得搞清楚:目標購車人群是哪些?他們怎麼想汽車?他們的購車觀念是什麼?這就是“知”。用特勞特的定位理論這叫“心智模式”。

“開寶馬、坐奔馳”,這個流行語,讓你很容易聯想到寶馬的操控,奔馳的乘坐高級感,注重安全,首先讓你想到沃爾沃……這些觀念都深植人心,很難去改變。

所以說,產品的叫好不叫座,最關鍵的一點就是沒有什麼“用戶價值主張(主打特色)”,未能在用戶當中形成鮮明的觀念,這一點非常致命。

與其努力追求每門功課做到優秀以上,不如先做一個一兩門功課突出、有特色的特長生,哪怕別人說你“偏科”也沒關係(長城的SUV就是個例子),總有一樣你得超出一般水平的一大截,你才能讓用戶記住。

如何把握目標用戶的習慣和需要,如何搞明白用戶的認知、審美和偏好,如何給到用戶認可的價值感,這也是“致良知”的過程。

我們完全用王陽明的知行合一思想武裝自己的頭腦,不斷磨練自己的感性認知,提升理性認知能力。

"
王陽明的“知行合一”,當年明月竟然沒搞懂,其實連3歲小孩都會

對“知行合一”的解釋,絕大部分人都是錯的,包括寫《明朝那些事兒》而大火的當年明月,他是這麼解釋“知行合一”的:

“懂得道理是重要的,但實際運用也是重要的!這句話的真正意思是:要想實現崇高偉大的志向,必須有符合實際、腳踏實地的方法。”

這樣的解釋大錯特錯。

還有一些段子手的民科解釋,例如:“知道做不到,等於不知道”,看上去像那麼回事,其實很有迷惑性,我估計要是王陽明本人聽了這個解釋,棺材板要壓不住了。這句順口溜明顯是把“知”當作“知識、知道”來解釋,是很多人常犯的一個錯誤。

還有人容易把說到做到等同於知行合一,略舉兩個常見的例子:

  • 某員工做錯了一件事,惹的老闆很生氣,他一怒之下說“我要炒掉你”,但並沒有真的炒掉這名員工;
  • 某人對上司表面上言聽計從,口頭上什麼都答應“好好好、是是是”,實際上則陽奉陰違;

諸如此等,這種現象是不是不叫知行合一呢?當然不是。這是心口不一,嘴上說的和心裡想的不一樣。這時候,嘴上說的並不是“知”,而是謊言和偽裝——說話者騙得了別人,卻騙不了自己。

三個秀才進京趕考,途遇算命先生,就問他們此番能考中幾個?算命先生掐指一算,豎起一根指頭。如何解釋呢?——一個手指可以高度概括為四種可能:一人高中,一人不中,一齊高中,一個也不中。

指頭還是那根手指頭,但在不同秀才的心中,有不同的解釋,無論是哪一種結果,都對,但真正的聰明人是算命先生。——你站在橋上看風景,看風景的人在樓上看你。

中國文化博大精深,一個“知”字、一個“行”字,包含了多種解釋,很容易把人搞暈。就是一部《論語》,先後多處出現的“仁”字,也有多種不同的解釋,缺乏統一標準,讓人望文生義也就不足為奇了。

那怎麼辦?只有結合上下文,全面瞭解王陽明的著作思想才能準確的領會。

王陽明的“知行合一”,當年明月竟然沒搞懂,其實連3歲小孩都會

對“知行合一”理解的正確姿勢

在《萬曆十五年》中,黃仁宇對此(知行合一)的解釋是:

“他(指王陽明)認為,知識是一種決斷,必定引起一種行動。一個人見到美色就發生愛慕,聞到臭味就發生厭惡,見和聞是“知”,愛慕和厭惡則為行,前者立即產生後者。”

這個解釋最接近王陽明原意,這與《大學》裡指出的“好好色,惡惡臭”非常相似——見到好色是知,好好色是行。

你看到一名帥哥,心生歡喜,這裡的“帥”是一種存在,能被你感知,緊接著,你的喜歡則是“行”這種動作。這就是所謂的知行合一。

因此可見,幾乎每個人都能做到知行合一,除非這個人的知不真,就是感覺壞了。比方說:手的疼痛感知系統壞了,碰到火恐怕也不會收回;愛的荷爾蒙/力比多沒有了,見到性感尤物估計也會毫不動心了。

王陽明說:“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工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有知必有行,與行相分離的知,不是真知,而是妄想;與知相分離的行,不是篤行,而是冥行。

總結一句話,一念發動處即是“行”,這是一種自覺意識,連三歲小孩不都天然習得了嗎?

王陽明的“知行合一”,當年明月竟然沒搞懂,其實連3歲小孩都會

“致良知”是知行合一的行為動機

知行合一有什麼用呢?一件事情的發生,往往是“知”導致的結果,因此要不斷調整知。調整知的過程,就是“致良知”的過程。

何為致良知?這是一種道德觀念,按照王陽明的說法,即“知善知惡”。

二戰日本對中國發動戰爭讓生靈塗炭,為了抗日而不得不上戰場殺鬼子,請問抗日行為是不是善?

“上天有好生之德”,有人把這個當作信條,以為這就是“善”,不加以區分,貿然買下許多毒蛇,放生到偏僻山區,導致當地村民遭受災難,請問這是善是惡?為了小善而威脅他人生命安全,甚至破壞生態平衡。

電影《我們要活著回去》中,飛機失事,倖存者為了活下去,在絕境中他們開始討論一件事:“要不要吃身邊冰凍的死屍。”男主角告訴其他的倖存者,已故同伴在天之靈會把這看作對倖存者的愛,幫助大家活下去。

怎麼看吃人肉都是人倫慘劇,肯定是惡的,但是在極端情形下,這種做法又可以理解。

所以,對善與惡的行為裁決不能絕對化。至少要問兩點:第一、是否應該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任何事情都是發生在一定的情境之下。第二、善與惡的觀念是否與時俱進,過去老虎是惡的,要殺,現在老虎成了珍稀動物,要保護起來。

所以知行合一的真正價值不在於看行為本身,而是看這個行為的目的。因此,致良知可以解釋為正確的動機,並依據這些動機作出判斷和行動。

那有人說:我去賭博,動機是為了賺錢,讓家人過的更好,這個動機沒錯吧?

對於你的家人來說,可能沒錯,但是對於賭博的參與方來說,你一定是錯的,因為你“想贏別人的錢”——賭博是零和遊戲,有人贏,就一定有人輸。

為了滿足一己之私而損害他人利益,都容易走到邪路上去。這種所謂的“知”肯定不是王陽明所要的“知”。

王陽明的“知行合一”,當年明月竟然沒搞懂,其實連3歲小孩都會

在工作中融入知行合一思想,實現價值提升

如何擁有正確的動機?關鍵就看你是在為誰謀福利。

就拿產品經理來說,從“用戶體驗”的角度,他永遠關心的是用戶喜不喜歡,好不好用。產品設計的要很友好,讓人體驗棒,這就是在為用戶謀福利。即便如此,那為什麼有些產品叫好不叫座呢?

某個國產汽車品牌,外觀設計的很漂亮,質量也很過硬,甚至好於一些知名汽車品牌(百車故障數很低,超過英菲尼迪、福特、日產等汽車品牌),安全性也不錯,在歐洲安全碰撞測試中獲得5星,是中國第一個獲得5星的自主品牌。

就是這樣一款實力車型,銷量卻非常慘淡,為什麼會這樣?原因當然有很多,比如,品牌影響力弱、售價偏高、生不逢時、4S店網點偏少……這些都是原因,但並不一定是主要的。

你想做高端品牌,但不能一廂情願,關鍵一點是得搞清楚:目標購車人群是哪些?他們怎麼想汽車?他們的購車觀念是什麼?這就是“知”。用特勞特的定位理論這叫“心智模式”。

“開寶馬、坐奔馳”,這個流行語,讓你很容易聯想到寶馬的操控,奔馳的乘坐高級感,注重安全,首先讓你想到沃爾沃……這些觀念都深植人心,很難去改變。

所以說,產品的叫好不叫座,最關鍵的一點就是沒有什麼“用戶價值主張(主打特色)”,未能在用戶當中形成鮮明的觀念,這一點非常致命。

與其努力追求每門功課做到優秀以上,不如先做一個一兩門功課突出、有特色的特長生,哪怕別人說你“偏科”也沒關係(長城的SUV就是個例子),總有一樣你得超出一般水平的一大截,你才能讓用戶記住。

如何把握目標用戶的習慣和需要,如何搞明白用戶的認知、審美和偏好,如何給到用戶認可的價值感,這也是“致良知”的過程。

我們完全用王陽明的知行合一思想武裝自己的頭腦,不斷磨練自己的感性認知,提升理性認知能力。

王陽明的“知行合一”,當年明月竟然沒搞懂,其實連3歲小孩都會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