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迄今為止,關於“知行合一”,闡述的最清晰明瞭,可學而至的'

"

公元1509年,陽明先生龍場悟道的後一年,應當時貴州提學副使席書之邀,執掌貴陽書院。在這一年,陽明先生首倡“知行合一”。

關於“知行合一”,有三個要點與大家分享:

"

公元1509年,陽明先生龍場悟道的後一年,應當時貴州提學副使席書之邀,執掌貴陽書院。在這一年,陽明先生首倡“知行合一”。

關於“知行合一”,有三個要點與大家分享:

這是迄今為止,關於“知行合一”,闡述的最清晰明瞭,可學而至的

知行本一

知與行本來是一,有怎樣的知,就有怎樣的行;同樣,一個人有怎樣的行,就意味著他有怎樣的知。在陽明先生看來,所謂知,並非頭腦中的“知道”、“明白”,而是指心上的認同。所謂行,“一念發動處,便即是行了。”(《傳習錄·黃直錄》)有怎樣的心靈品質(知),就會有怎樣的起心動念,進而就會有怎樣的意識、語言和身行(行),故,有怎樣的知,就有怎樣的行。所以說,“知行合一”的真相是“知行本一”。

"

公元1509年,陽明先生龍場悟道的後一年,應當時貴州提學副使席書之邀,執掌貴陽書院。在這一年,陽明先生首倡“知行合一”。

關於“知行合一”,有三個要點與大家分享:

這是迄今為止,關於“知行合一”,闡述的最清晰明瞭,可學而至的

知行本一

知與行本來是一,有怎樣的知,就有怎樣的行;同樣,一個人有怎樣的行,就意味著他有怎樣的知。在陽明先生看來,所謂知,並非頭腦中的“知道”、“明白”,而是指心上的認同。所謂行,“一念發動處,便即是行了。”(《傳習錄·黃直錄》)有怎樣的心靈品質(知),就會有怎樣的起心動念,進而就會有怎樣的意識、語言和身行(行),故,有怎樣的知,就有怎樣的行。所以說,“知行合一”的真相是“知行本一”。

這是迄今為止,關於“知行合一”,闡述的最清晰明瞭,可學而至的

生活工作中,常常聽到有人發出這樣的感慨:這個道理我知道,只是沒有行出來而已罷了。表面上看很有道理,其實這是一種似是而非、欲蓋彌彰的表達。因為真知必有真行,淺知必有淺行,偽知必有偽行。行不出來,反映的是“知”的層次還不夠,沒有達到“真知”的程度。

以“不說謊”為例。每個人都“知道”做人要誠實,不能說謊,但如果一個人,口口聲聲說著“不能說謊”,但依然說了謊,這就說明他內心深處的“真知”,其實是“人是可以說謊的”。

言語體現出來的知,並非真知;行動暗示的知,才是心上的真知。如此,我們就不會輕易為自己的錯誤找冠冕堂皇的藉口——因為生命中的一切,都是心靈品質的真實折射,只有當一切的問題都回到心上時,才能找到問題真正的根源,進而拔本塞源地解決問題。

"

公元1509年,陽明先生龍場悟道的後一年,應當時貴州提學副使席書之邀,執掌貴陽書院。在這一年,陽明先生首倡“知行合一”。

關於“知行合一”,有三個要點與大家分享:

這是迄今為止,關於“知行合一”,闡述的最清晰明瞭,可學而至的

知行本一

知與行本來是一,有怎樣的知,就有怎樣的行;同樣,一個人有怎樣的行,就意味著他有怎樣的知。在陽明先生看來,所謂知,並非頭腦中的“知道”、“明白”,而是指心上的認同。所謂行,“一念發動處,便即是行了。”(《傳習錄·黃直錄》)有怎樣的心靈品質(知),就會有怎樣的起心動念,進而就會有怎樣的意識、語言和身行(行),故,有怎樣的知,就有怎樣的行。所以說,“知行合一”的真相是“知行本一”。

這是迄今為止,關於“知行合一”,闡述的最清晰明瞭,可學而至的

生活工作中,常常聽到有人發出這樣的感慨:這個道理我知道,只是沒有行出來而已罷了。表面上看很有道理,其實這是一種似是而非、欲蓋彌彰的表達。因為真知必有真行,淺知必有淺行,偽知必有偽行。行不出來,反映的是“知”的層次還不夠,沒有達到“真知”的程度。

以“不說謊”為例。每個人都“知道”做人要誠實,不能說謊,但如果一個人,口口聲聲說著“不能說謊”,但依然說了謊,這就說明他內心深處的“真知”,其實是“人是可以說謊的”。

言語體現出來的知,並非真知;行動暗示的知,才是心上的真知。如此,我們就不會輕易為自己的錯誤找冠冕堂皇的藉口——因為生命中的一切,都是心靈品質的真實折射,只有當一切的問題都回到心上時,才能找到問題真正的根源,進而拔本塞源地解決問題。

這是迄今為止,關於“知行合一”,闡述的最清晰明瞭,可學而至的

知難行易

明白了“知行合一”的真相是“知行本一”,我們就會意識到:最關鍵、最重要的,是提升自己“知”的層次,因為“知”提升一分,心上的成就便多一分,行的層次自然也就會提升一分。

"

公元1509年,陽明先生龍場悟道的後一年,應當時貴州提學副使席書之邀,執掌貴陽書院。在這一年,陽明先生首倡“知行合一”。

關於“知行合一”,有三個要點與大家分享:

這是迄今為止,關於“知行合一”,闡述的最清晰明瞭,可學而至的

知行本一

知與行本來是一,有怎樣的知,就有怎樣的行;同樣,一個人有怎樣的行,就意味著他有怎樣的知。在陽明先生看來,所謂知,並非頭腦中的“知道”、“明白”,而是指心上的認同。所謂行,“一念發動處,便即是行了。”(《傳習錄·黃直錄》)有怎樣的心靈品質(知),就會有怎樣的起心動念,進而就會有怎樣的意識、語言和身行(行),故,有怎樣的知,就有怎樣的行。所以說,“知行合一”的真相是“知行本一”。

這是迄今為止,關於“知行合一”,闡述的最清晰明瞭,可學而至的

生活工作中,常常聽到有人發出這樣的感慨:這個道理我知道,只是沒有行出來而已罷了。表面上看很有道理,其實這是一種似是而非、欲蓋彌彰的表達。因為真知必有真行,淺知必有淺行,偽知必有偽行。行不出來,反映的是“知”的層次還不夠,沒有達到“真知”的程度。

以“不說謊”為例。每個人都“知道”做人要誠實,不能說謊,但如果一個人,口口聲聲說著“不能說謊”,但依然說了謊,這就說明他內心深處的“真知”,其實是“人是可以說謊的”。

言語體現出來的知,並非真知;行動暗示的知,才是心上的真知。如此,我們就不會輕易為自己的錯誤找冠冕堂皇的藉口——因為生命中的一切,都是心靈品質的真實折射,只有當一切的問題都回到心上時,才能找到問題真正的根源,進而拔本塞源地解決問題。

這是迄今為止,關於“知行合一”,闡述的最清晰明瞭,可學而至的

知難行易

明白了“知行合一”的真相是“知行本一”,我們就會意識到:最關鍵、最重要的,是提升自己“知”的層次,因為“知”提升一分,心上的成就便多一分,行的層次自然也就會提升一分。

這是迄今為止,關於“知行合一”,闡述的最清晰明瞭,可學而至的

對深悟篤行中華文化的企業家而言,知行合一的奧妙是知難行易。知才是最重要的,有真知才有真行,知行才能合一。知是最難的,知的本質是學習和掌握聖賢所揭示的人生重大祕密和重大真理。唯有不斷建設心靈品質從而開發心靈寶藏主宰行為作用,才能深入持久地明白和切實體證聖賢的教誨,如此自然能心明眼亮而且目標堅定,行自然就不難了。

對於其他企業家,知行合一的問題是知易行難。許多道理似乎明白,其實並沒有真正領會其本質。沒有知的融會貫通,就沒有行的堅定不移,知行就不能合一,於是人生中就會有許多坎坷和磨難。

聖賢體證四部曲的奧妙並踐行之,因而是正知正行,知行才能合一。一般人淺知淺行,乃至偏知偏行,甚至盲知盲行。提升知行合一的層面,回到深知深行,根本路徑就是建設心靈品質從而開發心靈寶藏主宰行為作用。

一個人的不明和貪慾無論多麼嚴重,他心中無盡的寶藏都是在的。只要開發了心靈寶藏,就一定會擁有幸福自在的人生。真正明白了這個真理,任何人都有可能會變強大。

"

公元1509年,陽明先生龍場悟道的後一年,應當時貴州提學副使席書之邀,執掌貴陽書院。在這一年,陽明先生首倡“知行合一”。

關於“知行合一”,有三個要點與大家分享:

這是迄今為止,關於“知行合一”,闡述的最清晰明瞭,可學而至的

知行本一

知與行本來是一,有怎樣的知,就有怎樣的行;同樣,一個人有怎樣的行,就意味著他有怎樣的知。在陽明先生看來,所謂知,並非頭腦中的“知道”、“明白”,而是指心上的認同。所謂行,“一念發動處,便即是行了。”(《傳習錄·黃直錄》)有怎樣的心靈品質(知),就會有怎樣的起心動念,進而就會有怎樣的意識、語言和身行(行),故,有怎樣的知,就有怎樣的行。所以說,“知行合一”的真相是“知行本一”。

這是迄今為止,關於“知行合一”,闡述的最清晰明瞭,可學而至的

生活工作中,常常聽到有人發出這樣的感慨:這個道理我知道,只是沒有行出來而已罷了。表面上看很有道理,其實這是一種似是而非、欲蓋彌彰的表達。因為真知必有真行,淺知必有淺行,偽知必有偽行。行不出來,反映的是“知”的層次還不夠,沒有達到“真知”的程度。

以“不說謊”為例。每個人都“知道”做人要誠實,不能說謊,但如果一個人,口口聲聲說著“不能說謊”,但依然說了謊,這就說明他內心深處的“真知”,其實是“人是可以說謊的”。

言語體現出來的知,並非真知;行動暗示的知,才是心上的真知。如此,我們就不會輕易為自己的錯誤找冠冕堂皇的藉口——因為生命中的一切,都是心靈品質的真實折射,只有當一切的問題都回到心上時,才能找到問題真正的根源,進而拔本塞源地解決問題。

這是迄今為止,關於“知行合一”,闡述的最清晰明瞭,可學而至的

知難行易

明白了“知行合一”的真相是“知行本一”,我們就會意識到:最關鍵、最重要的,是提升自己“知”的層次,因為“知”提升一分,心上的成就便多一分,行的層次自然也就會提升一分。

這是迄今為止,關於“知行合一”,闡述的最清晰明瞭,可學而至的

對深悟篤行中華文化的企業家而言,知行合一的奧妙是知難行易。知才是最重要的,有真知才有真行,知行才能合一。知是最難的,知的本質是學習和掌握聖賢所揭示的人生重大祕密和重大真理。唯有不斷建設心靈品質從而開發心靈寶藏主宰行為作用,才能深入持久地明白和切實體證聖賢的教誨,如此自然能心明眼亮而且目標堅定,行自然就不難了。

對於其他企業家,知行合一的問題是知易行難。許多道理似乎明白,其實並沒有真正領會其本質。沒有知的融會貫通,就沒有行的堅定不移,知行就不能合一,於是人生中就會有許多坎坷和磨難。

聖賢體證四部曲的奧妙並踐行之,因而是正知正行,知行才能合一。一般人淺知淺行,乃至偏知偏行,甚至盲知盲行。提升知行合一的層面,回到深知深行,根本路徑就是建設心靈品質從而開發心靈寶藏主宰行為作用。

一個人的不明和貪慾無論多麼嚴重,他心中無盡的寶藏都是在的。只要開發了心靈寶藏,就一定會擁有幸福自在的人生。真正明白了這個真理,任何人都有可能會變強大。

這是迄今為止,關於“知行合一”,闡述的最清晰明瞭,可學而至的

知是原因,行是結果

陽明先生曾說:世界上有三種人,“生知安行”、“學知利行”、“困知勉行”;大體上,我們可以將入流的知與行分為5個層面:

有士人之知,就會有士人之行,進而成就士人之事;

有能人之知,就會有能人之行,進而成就能人之事;

有君子之知,就會有君子之行,進而成就君子之事;

有賢人之知,就會有賢人之行,進而成就賢人之事;

有聖人之知,就會有聖人之行,進而成就聖人之事;

有怎樣的知,就有怎樣的行。為了收穫真正的成功,擁有豐盛舒展而又圓滿無憾的人生,與其在行(果)上用功,不如在知(因)上用功。

"

公元1509年,陽明先生龍場悟道的後一年,應當時貴州提學副使席書之邀,執掌貴陽書院。在這一年,陽明先生首倡“知行合一”。

關於“知行合一”,有三個要點與大家分享:

這是迄今為止,關於“知行合一”,闡述的最清晰明瞭,可學而至的

知行本一

知與行本來是一,有怎樣的知,就有怎樣的行;同樣,一個人有怎樣的行,就意味著他有怎樣的知。在陽明先生看來,所謂知,並非頭腦中的“知道”、“明白”,而是指心上的認同。所謂行,“一念發動處,便即是行了。”(《傳習錄·黃直錄》)有怎樣的心靈品質(知),就會有怎樣的起心動念,進而就會有怎樣的意識、語言和身行(行),故,有怎樣的知,就有怎樣的行。所以說,“知行合一”的真相是“知行本一”。

這是迄今為止,關於“知行合一”,闡述的最清晰明瞭,可學而至的

生活工作中,常常聽到有人發出這樣的感慨:這個道理我知道,只是沒有行出來而已罷了。表面上看很有道理,其實這是一種似是而非、欲蓋彌彰的表達。因為真知必有真行,淺知必有淺行,偽知必有偽行。行不出來,反映的是“知”的層次還不夠,沒有達到“真知”的程度。

以“不說謊”為例。每個人都“知道”做人要誠實,不能說謊,但如果一個人,口口聲聲說著“不能說謊”,但依然說了謊,這就說明他內心深處的“真知”,其實是“人是可以說謊的”。

言語體現出來的知,並非真知;行動暗示的知,才是心上的真知。如此,我們就不會輕易為自己的錯誤找冠冕堂皇的藉口——因為生命中的一切,都是心靈品質的真實折射,只有當一切的問題都回到心上時,才能找到問題真正的根源,進而拔本塞源地解決問題。

這是迄今為止,關於“知行合一”,闡述的最清晰明瞭,可學而至的

知難行易

明白了“知行合一”的真相是“知行本一”,我們就會意識到:最關鍵、最重要的,是提升自己“知”的層次,因為“知”提升一分,心上的成就便多一分,行的層次自然也就會提升一分。

這是迄今為止,關於“知行合一”,闡述的最清晰明瞭,可學而至的

對深悟篤行中華文化的企業家而言,知行合一的奧妙是知難行易。知才是最重要的,有真知才有真行,知行才能合一。知是最難的,知的本質是學習和掌握聖賢所揭示的人生重大祕密和重大真理。唯有不斷建設心靈品質從而開發心靈寶藏主宰行為作用,才能深入持久地明白和切實體證聖賢的教誨,如此自然能心明眼亮而且目標堅定,行自然就不難了。

對於其他企業家,知行合一的問題是知易行難。許多道理似乎明白,其實並沒有真正領會其本質。沒有知的融會貫通,就沒有行的堅定不移,知行就不能合一,於是人生中就會有許多坎坷和磨難。

聖賢體證四部曲的奧妙並踐行之,因而是正知正行,知行才能合一。一般人淺知淺行,乃至偏知偏行,甚至盲知盲行。提升知行合一的層面,回到深知深行,根本路徑就是建設心靈品質從而開發心靈寶藏主宰行為作用。

一個人的不明和貪慾無論多麼嚴重,他心中無盡的寶藏都是在的。只要開發了心靈寶藏,就一定會擁有幸福自在的人生。真正明白了這個真理,任何人都有可能會變強大。

這是迄今為止,關於“知行合一”,闡述的最清晰明瞭,可學而至的

知是原因,行是結果

陽明先生曾說:世界上有三種人,“生知安行”、“學知利行”、“困知勉行”;大體上,我們可以將入流的知與行分為5個層面:

有士人之知,就會有士人之行,進而成就士人之事;

有能人之知,就會有能人之行,進而成就能人之事;

有君子之知,就會有君子之行,進而成就君子之事;

有賢人之知,就會有賢人之行,進而成就賢人之事;

有聖人之知,就會有聖人之行,進而成就聖人之事;

有怎樣的知,就有怎樣的行。為了收穫真正的成功,擁有豐盛舒展而又圓滿無憾的人生,與其在行(果)上用功,不如在知(因)上用功。

這是迄今為止,關於“知行合一”,闡述的最清晰明瞭,可學而至的

“希高慕大、好大喜功”與“口是心非、言行不一”是人性的兩大通病,反映在心上,就是知和行的脫軌。這裡有兩種典型情況:

一、行超越知,也就是“希高慕大、好大喜功”。陽明先生曾經批評一種人:“不知自己是桀紂心地,動輒要做堯舜事業,如何做得?”堯舜的事業,只有有堯舜之心方能成就。當自己的知仍舊停留在桀紂的層面時,卻眼巴巴地瞅著堯舜的“行”,這就是一份大大的“貪”。

二、知超越行,也就是“口是心非、言行不一”。正如上文中所舉的說謊的例子,口中的“知”是“不能說謊”,心中的“真知”卻是“說謊好”,所以選擇了說謊,這就是一份大大的“偽”。

摒棄“貪”與“偽”,提升知行合一的層次,要追求一份“真”,一份“實”。

明心和淨心,揭示了心上用功、提升“知”,進而提升“行”的路徑,大道至簡而又可學而至。

陽明先生龍場悟道,其奧妙就是提升了心靈品質,實證了聖人之道,揭示了“聖人之道,吾性自足”的真理,初步擁有了無上的仁愛、無量的智慧、無限的胸懷和無窮的能量等聖人之德,一年後首倡知行合一。隨後,陽明先生進一步提升心靈品質,道和德的層面得以進一步體證和妙用,最終確立了致良知學說。陽明先生以聖賢之心,實證聖賢之道,擁有聖賢之德,創立聖賢之言和成就聖賢之事。

深深明白四部曲的奧妙並踐行之,就能不斷提升知的層次,提升“知行合一”的層面,進而把握命運,擁有幸福自在乃至圓滿覺悟的人生。

聖賢智慧,透徹解析,自在圓滿,可學而至!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