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才能開啟“知行合一”的模式?走近先賢王陽明之九十一'

"

如果說讀《道德經》給我最大的感受是領悟到了老子思想的精深玄妙,那麼讀《傳習錄》給我最大的感受就是華夏幾千年文化的浩如煙海。

因為在讀《傳習錄》的過程中,為了更好的理解文章中的語句,我翻過了《論語》《中庸》《大學》《孟子》《尚書》《禮記》《春秋》......,幾乎將古代儒家的經典都粗粗的翻了一次,尤其是《論語》。

本來今年的精讀計劃中是沒有王陽明的心學,而是要讀《論語》和《易經》,因為一些特殊的觸碰,我將《論語》換成了《傳習錄》。可是沒想到在讀《傳習錄》的過程中,大量的接觸到了《論語》裡的內容,我順帶著也將《論語》翻了個大概。

說回為什麼會改變精讀計劃,其一是因為朋友的極力推薦,其二是因為我在讀《道德經》的過程中曾經瞭解到,孔子曾經拜老子為師,並且對老子倍加推崇,深感自己的學問不及老子。

於是在我心裡出現了一個謬誤:既然我已經學習了老子的東西,孔子雖為聖人都覺得自己比不上老子,那我先讀了老師的書再回去讀學生的書,不是倒著走嗎?

我覺得自己應該要向更加厲害的人學,孔子的東西可以暫且擱置,遲些再讀,也就真的擱置了。

選擇王陽明是因為覺得他比起別的聖人先儒,相對離我們的時間要近一些,再加上他的一生真是足夠的傳奇,又受到很多實幹家的推薦,似乎很符合當下的需求。

在現在這個浮躁的年代,彷彿缺乏的就是一種實幹的精神。於是最後決定了讀他的《傳習錄》。

沒想到的是,在讀《傳習錄》的過程中卻漸漸的讓我領略到了《論語》的魅力,同時也明白了一個道理,天下間的道理皆有出處,而越是精深的道理,就會在實踐中不斷的被驗證和傳承,後人的踐行越有效,這些道理也就會越來越經典。

老子踐行了《易經》中的道理,孔子又踐行了老子的學說,而孔子之後的人也在踐行孔子的學說,一代又一代的傳承、實踐、論證、豐滿,才有了我們今天如此豐盛的華夏文明。而我實在是走入了思維的誤區,才會認為孔子的東西比老子的淺薄,而擱置了《論語》。

不過幸好,我有一顆向“道”的心,所以大道並沒有遺棄我,而是換一種方式引領。讀《傳習錄》順便一起讀了《論語》。

因此我現在特別相信,萬事萬物在冥冥中總有牽引,這世間真的是存在著一種吸引力,你想要的東西,只要你足夠的誠心,總會有一種方式來到你的生命中。

也正是這樣,我在讀《傳習錄》的過程中對孔子的一句話特別有感觸,也特別的喜歡。

《論語》季氏篇第十六中有一段,孔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學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學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學,民斯為下矣。”

意思是:孔子說:“生來就知道的是最上等的;通過學習才知道的是次一等的;遇到困難才學習的又是次一等的;遇到困難仍然不學習的人是最下等的了!”

在《傳習錄》的記錄中,王陽明曾多次在與弟子的探討中提到過“生而知之、學而知之、困而知之”之間的分別,所以我很認真的翻查了典籍去了解相關的解析。

《中庸》中的也有這樣一段話:“或生而知之,或學而知之,或困而知之,及其知之一也;或安而行之,或利而行之,或勉強而行之,及其成功一也。”

解析過來的意思是:人獲得知識的途徑有三種,有些人天資聰穎,能從自然的生活中就獲得了知識,而有些人就是通過專門的學習之後才會知道,還有些人是因為通過解決一些困難疑惑才會知道,雖然獲取知識的渠道不一樣,但只要能學到了知識效果都是一樣的。在行事上,有人是心安理得,發自本能自然的去做!而有些人是處於對自己有利才會去做,還有些人是勉為其難的去做,但只要是成功了也都是一樣的。

乍一看上去道理都是差不多的,可是細細品味之後,其中又隱約有著一些很微妙的差別。

《中庸》裡的意思簡單的總結一下就是不管你是怎麼知道的,但只要你最後能知道就好。不管是怎樣成功的,最後成功了就行。

《論語》中的意思卻是人必須要“有知”,不管你通過什麼路徑如何去“知”,但你必須要能夠去“知”,如果你最終是無知的,就必定是卑賤的。

這樣一來,我們都可以看出《中庸》裡講的是一個結果,而《論語》裡講的卻是一個開頭。

雖然世間事,很多人都是以結果為導向的去追求,可是沒有什麼事是可以跳過開頭,省略過程,直接就得到結果的。因為沒有開頭根本就不可能有什麼結果。

孔子很真實的向人們揭示了一個道理:生下來就什麼都知道的,是很厲害的,但是也是極其稀有的。我們絕大多數的人都是要靠學而知之的。

不管是主動的學習,還是被動的學習,你都一定要去學習。因為只有學習才可能令到人有所開悟,有所改變。假如一個人視野侷限、思維侷限,已經困頓到不行,仍然不願意去學習的話,這一生恐怕也就沒有什麼出路了。

在生活中接觸了太多這樣的人,人到中年,正是上有老下有小的年紀,卻因為長期的在某一個環境中安逸的待著,固化了思想與時代脫節,導致在面臨事業發展上的意外變故時瞬間失去了方向,完全不知道要怎麼去面對未來的生活。

不忍心看著他迷茫困頓,於是你告訴他:你何不試著去學習嘗試一些新的東西,或許能帶來些改變呢?他的反應往往是:都這個年紀了,學什麼都不學會了,也沒有那個精力去折騰了。

甚至有些老闆,經商多年,公司的發展遇到了瓶頸,業績下滑。究其根源,是經營方式的落後,還有管理方式跟不上時代的節奏。

不忍心看著他每天焦慮發愁,於是你告訴他:去學習一些新的營銷手法和管理思維,轉換一下思路,改變一下管理的方式,或許會有些改變吧!可是他去告訴你:都怪現在競爭太多,經濟環境也不好,學什麼都是這樣的,不會有太多的改變,自己那麼多年的生意經沒有什麼問題。

這個時候,我們只剩下沉默,也只能沉默。無知的固執是真的很難扭轉,他們拒絕學習新的東西,也就順帶著拒絕了改變,拒絕進步。這樣他們就只能繼續的陷在一個自我構建的死循環裡跳不出來。

我覺得孔子的這句話真的是太應該要講給這些在困境中自怨自艾的人聽,讓他們明白自己之所以會在人生的道路上越走越迷茫,全都是因為無知。

時代在不斷的進步,社會發展的速度正在呈幾何倍數般的速度增長,我們誰能保證以現在的認知能夠預測到5年後,10年後的發展情況呢?

很多時候,你今天才知道1.0版本,人家的3.0、4.0甚至更高級別的版本都已經在生產中了。

如果我們不持續的通過學習提高我們的認知,可能下一年發生的事都在自己的認知領域之外。所以,我們怎麼可能不去學習呢?

生而知之是不現實的存在,但是學而知之絕對是可以通過努力做到的。

不管我們想更好的做好工作,還是想更好的生活,都需要不斷的學而知之。主動也好,被動也好,當新的事物來到你的面前時,你必須要去了解,瞭解了之後才有可能做出選擇和應對。如果,你始終保持抗拒,你真的隨時可能被時代拋棄,最後就會淪為孔子說的“困而不學,民斯為下矣”。

為什麼在覆盤的第一天,我要來講這個“學而知之”的問題呢?看完《傳習錄》我非常深刻的認識到了知行合一的重要性,但是知行合一的前提是要能“知”有“知”,如果“不知”“無知”,又何來“行”呢?

王陽明之所以能夠知行合一進而致良知,是因為他從小就堅持“學而知之”,且終生不斷。

所以想要開啟“知行合一”的人生模式,先要能“知”有“知”。

如何才能“知”呢?孔子早就告訴了我們“學而知之”。

"

如果說讀《道德經》給我最大的感受是領悟到了老子思想的精深玄妙,那麼讀《傳習錄》給我最大的感受就是華夏幾千年文化的浩如煙海。

因為在讀《傳習錄》的過程中,為了更好的理解文章中的語句,我翻過了《論語》《中庸》《大學》《孟子》《尚書》《禮記》《春秋》......,幾乎將古代儒家的經典都粗粗的翻了一次,尤其是《論語》。

本來今年的精讀計劃中是沒有王陽明的心學,而是要讀《論語》和《易經》,因為一些特殊的觸碰,我將《論語》換成了《傳習錄》。可是沒想到在讀《傳習錄》的過程中,大量的接觸到了《論語》裡的內容,我順帶著也將《論語》翻了個大概。

說回為什麼會改變精讀計劃,其一是因為朋友的極力推薦,其二是因為我在讀《道德經》的過程中曾經瞭解到,孔子曾經拜老子為師,並且對老子倍加推崇,深感自己的學問不及老子。

於是在我心裡出現了一個謬誤:既然我已經學習了老子的東西,孔子雖為聖人都覺得自己比不上老子,那我先讀了老師的書再回去讀學生的書,不是倒著走嗎?

我覺得自己應該要向更加厲害的人學,孔子的東西可以暫且擱置,遲些再讀,也就真的擱置了。

選擇王陽明是因為覺得他比起別的聖人先儒,相對離我們的時間要近一些,再加上他的一生真是足夠的傳奇,又受到很多實幹家的推薦,似乎很符合當下的需求。

在現在這個浮躁的年代,彷彿缺乏的就是一種實幹的精神。於是最後決定了讀他的《傳習錄》。

沒想到的是,在讀《傳習錄》的過程中卻漸漸的讓我領略到了《論語》的魅力,同時也明白了一個道理,天下間的道理皆有出處,而越是精深的道理,就會在實踐中不斷的被驗證和傳承,後人的踐行越有效,這些道理也就會越來越經典。

老子踐行了《易經》中的道理,孔子又踐行了老子的學說,而孔子之後的人也在踐行孔子的學說,一代又一代的傳承、實踐、論證、豐滿,才有了我們今天如此豐盛的華夏文明。而我實在是走入了思維的誤區,才會認為孔子的東西比老子的淺薄,而擱置了《論語》。

不過幸好,我有一顆向“道”的心,所以大道並沒有遺棄我,而是換一種方式引領。讀《傳習錄》順便一起讀了《論語》。

因此我現在特別相信,萬事萬物在冥冥中總有牽引,這世間真的是存在著一種吸引力,你想要的東西,只要你足夠的誠心,總會有一種方式來到你的生命中。

也正是這樣,我在讀《傳習錄》的過程中對孔子的一句話特別有感觸,也特別的喜歡。

《論語》季氏篇第十六中有一段,孔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學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學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學,民斯為下矣。”

意思是:孔子說:“生來就知道的是最上等的;通過學習才知道的是次一等的;遇到困難才學習的又是次一等的;遇到困難仍然不學習的人是最下等的了!”

在《傳習錄》的記錄中,王陽明曾多次在與弟子的探討中提到過“生而知之、學而知之、困而知之”之間的分別,所以我很認真的翻查了典籍去了解相關的解析。

《中庸》中的也有這樣一段話:“或生而知之,或學而知之,或困而知之,及其知之一也;或安而行之,或利而行之,或勉強而行之,及其成功一也。”

解析過來的意思是:人獲得知識的途徑有三種,有些人天資聰穎,能從自然的生活中就獲得了知識,而有些人就是通過專門的學習之後才會知道,還有些人是因為通過解決一些困難疑惑才會知道,雖然獲取知識的渠道不一樣,但只要能學到了知識效果都是一樣的。在行事上,有人是心安理得,發自本能自然的去做!而有些人是處於對自己有利才會去做,還有些人是勉為其難的去做,但只要是成功了也都是一樣的。

乍一看上去道理都是差不多的,可是細細品味之後,其中又隱約有著一些很微妙的差別。

《中庸》裡的意思簡單的總結一下就是不管你是怎麼知道的,但只要你最後能知道就好。不管是怎樣成功的,最後成功了就行。

《論語》中的意思卻是人必須要“有知”,不管你通過什麼路徑如何去“知”,但你必須要能夠去“知”,如果你最終是無知的,就必定是卑賤的。

這樣一來,我們都可以看出《中庸》裡講的是一個結果,而《論語》裡講的卻是一個開頭。

雖然世間事,很多人都是以結果為導向的去追求,可是沒有什麼事是可以跳過開頭,省略過程,直接就得到結果的。因為沒有開頭根本就不可能有什麼結果。

孔子很真實的向人們揭示了一個道理:生下來就什麼都知道的,是很厲害的,但是也是極其稀有的。我們絕大多數的人都是要靠學而知之的。

不管是主動的學習,還是被動的學習,你都一定要去學習。因為只有學習才可能令到人有所開悟,有所改變。假如一個人視野侷限、思維侷限,已經困頓到不行,仍然不願意去學習的話,這一生恐怕也就沒有什麼出路了。

在生活中接觸了太多這樣的人,人到中年,正是上有老下有小的年紀,卻因為長期的在某一個環境中安逸的待著,固化了思想與時代脫節,導致在面臨事業發展上的意外變故時瞬間失去了方向,完全不知道要怎麼去面對未來的生活。

不忍心看著他迷茫困頓,於是你告訴他:你何不試著去學習嘗試一些新的東西,或許能帶來些改變呢?他的反應往往是:都這個年紀了,學什麼都不學會了,也沒有那個精力去折騰了。

甚至有些老闆,經商多年,公司的發展遇到了瓶頸,業績下滑。究其根源,是經營方式的落後,還有管理方式跟不上時代的節奏。

不忍心看著他每天焦慮發愁,於是你告訴他:去學習一些新的營銷手法和管理思維,轉換一下思路,改變一下管理的方式,或許會有些改變吧!可是他去告訴你:都怪現在競爭太多,經濟環境也不好,學什麼都是這樣的,不會有太多的改變,自己那麼多年的生意經沒有什麼問題。

這個時候,我們只剩下沉默,也只能沉默。無知的固執是真的很難扭轉,他們拒絕學習新的東西,也就順帶著拒絕了改變,拒絕進步。這樣他們就只能繼續的陷在一個自我構建的死循環裡跳不出來。

我覺得孔子的這句話真的是太應該要講給這些在困境中自怨自艾的人聽,讓他們明白自己之所以會在人生的道路上越走越迷茫,全都是因為無知。

時代在不斷的進步,社會發展的速度正在呈幾何倍數般的速度增長,我們誰能保證以現在的認知能夠預測到5年後,10年後的發展情況呢?

很多時候,你今天才知道1.0版本,人家的3.0、4.0甚至更高級別的版本都已經在生產中了。

如果我們不持續的通過學習提高我們的認知,可能下一年發生的事都在自己的認知領域之外。所以,我們怎麼可能不去學習呢?

生而知之是不現實的存在,但是學而知之絕對是可以通過努力做到的。

不管我們想更好的做好工作,還是想更好的生活,都需要不斷的學而知之。主動也好,被動也好,當新的事物來到你的面前時,你必須要去了解,瞭解了之後才有可能做出選擇和應對。如果,你始終保持抗拒,你真的隨時可能被時代拋棄,最後就會淪為孔子說的“困而不學,民斯為下矣”。

為什麼在覆盤的第一天,我要來講這個“學而知之”的問題呢?看完《傳習錄》我非常深刻的認識到了知行合一的重要性,但是知行合一的前提是要能“知”有“知”,如果“不知”“無知”,又何來“行”呢?

王陽明之所以能夠知行合一進而致良知,是因為他從小就堅持“學而知之”,且終生不斷。

所以想要開啟“知行合一”的人生模式,先要能“知”有“知”。

如何才能“知”呢?孔子早就告訴了我們“學而知之”。

怎樣才能開啟“知行合一”的模式?走近先賢王陽明之九十一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