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陽明:致良知,才能知行合一'

"

陽明先生借孟子之“良知”概念,重新解釋了曾子之《大學》之“明德”,提出整個宇宙即是理,理即是心,萬事萬物都是“心”之化現。因此,宇宙是我心,我心即宇宙。

陽明先生認為,一切人,無論其是否善惡,在根本上都是宇宙之心化生幻現。人們日常行、言、思,如本能直覺反應,宇宙純粹之心自顯。人們對事物是非判斷的本能、天然、清靜的反應,是本性表現,陽明稱之為“良知與良知”。

陽明先生認為,良知是人們本心的本然表現,是本來面目,是自性清淨狀態,既無我執,亦無我相人相眾生相。人人都有良知,人人都具自性清靜的佛性,因此,人人都有做堯舜聖人的潛能。要成為聖人,遵從良知的指示而行,需要通過格致正誠、修齊治平的磨礪,即可“致良知”。

陽明先生將其致良知體系與儒家經典《大學》的綱目巧妙相融,將致良知安排成可具操作性的品性修養與學問提升訓練的課程:

首先,陽明心學發展了曾子《大學》中心學思想。《大學》具有“三綱領”(在明明德,在親民,在至於至善)、“六修持”(止、定、靜、安、慮、得)、“八條目”(格物、致知、正心、誠意、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嚴密的儒家訓練體系,王陽明將“三綱領”歸結為“一綱領”即明明德。王陽明認為,要致良知,需內聖外王並重,內聖基礎是六修持,內聖功夫在格致正誠,外王功夫在於修齊治平。

王陽明認為,良知是《大學》之“明德”,致良知就是“明明德”,《大學》全書講述的即是“致良知”的路徑與道理。

其次,陽明先生將孟子的良知說與曾子的明德學說相融合,通過對儒家學說重組,形成“致良知”學說,從而將儒學推向新高峰。良知一詞來自《孟子·盡心上》 :“ 人之所不學而能者 ,其良能也 , 所不慮而知者 ,其良知也。”陽明先生認為,《大學》中“致知在格物”的“致知”就是先天的良知。良知如佛性,人人具有,個個自足,自性自足,不假外力。

第三,陽明先生認為,“致良知”就是通過《大學》之三綱領、六修持、八條目訓練,迴歸本性,迴歸先天自性,這是“致”的本意。“良知”之知是“知善知惡”的“知”,“致”是在事兒上磨鍊,在實踐中感知、檢驗。“致良知”即是在知行合一中,去人慾、迴天理,磨掉私心雜念,迴歸先天本性。

良知雖然是先天理性,但與後天直覺感性相統一。致良知,就是將看不見摸不著的空的良知,與現實的可以看得見摸得著的實的功夫相結合。知行合一,就是要將理論知識與社會實踐、修養功夫與自我本體融為一體,即將格致正誠、修治齊平成為迴歸本性、迴歸初心的操作功夫。因此,致良知之“致”,是自強不息,是日日新又日新的過程,這個過程順利推行,需釐清下列幾方面內容:

1,良知本身包括了尊德性與道學問的統一,致良知一方面是為了迴歸先天本性以尊德性,另一方面是將良知包含的學問與理念反諸自身面對的各項實踐。因此致良知,是剋制私慾,排除私心干擾,盡心盡力格物過程,又是在科學實驗、經濟運行與社會實踐中,服務人民,在服務人民中,迴歸先天本性狀態即致良知,再將良知良能推向自然與社會,才能將良知之功德發揚光大。王陽明曾說,良知自知,原是容易的。只是不能致那良知,便是“知之匪艱,行之惟艱”。因此,致良知需心誠志堅,自省慎獨,時刻致良知,年年致、月月致、日日致以提升品性,又在隨處“隨物而格”服務人民。

2、致良知之所以具有現實可行性,是因為良知人人本性具有,是自性圓滿,只是被私心雜念汙染,需要將汙染之雜念私心排除。致良知過程,是將心之明鏡灰塵擦除過程。致良知即迴歸人性本然,迴歸天理。孟子曰:“人之所不學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慮而知者,其良知也。”陽明先生說:“見父自然知孝,見兄自然知弟,見孺子入井自然知惻隱,此便是良知,不假外求。”陽明將良知提高到了本體論的高度:“良知就是天理”,“天理在人心,亙古亙今,無有終始,天理即良知。”因此,正如神秀所說,致良知,是“時時勤拂拭,不使染塵埃”,實現心理相通,心理相融,心理合一,進而達成天人合一,起心動念,從心所欲不逾矩。

3、良知具有知善知惡之“是非之心”的功能,致良知是為了提高、鞏固、實踐檢驗真理還是錯誤的功能或功力。“知善知惡意之動”,是良知之鏡的天然功能,但這種功能在私心雜念包圍汙染下會喪失,造成是非不分、善惡不分、忠奸不分、黑白顛倒,甚至違背常識。為此,需要“為善去惡”的格物過程,這個格物,既包括了時自然的客觀的事物事件事情的“格”,又包括了對人性的社會的經濟的“格”。格者,正也,因此,“格物”就是正本清源、撥亂反正、擦除灰塵、恢復心之明鏡天然功能的過程。格物因此是致良知的功夫,是明明德與親民的過程,是止、定、靜、安、慮、得的修持過程,是格致正誠修齊治平的功能發揮過程,通過格物過程,讓本性清明,良知自致。

4、致良知,需與日常工作生活學習相結合,要“發用流行”,即在吃喝拉撒睡中感悟良知,在學習思考辯論中感悟良知,在五元運行六維競閤中感悟良知。因此,致良知,需要面對當下、面對現實、面對生活,需要直面它、擁抱它、感應它,只有“隨時就事上致良知”並“致良知於事事物物之中”,才能在紅塵中、在入世中、在城鄉間、真正在事上磨練致良知的功夫。

5、致良知即格物過程,需要勇猛精進地學習與實事求是地實踐相結合。正如四宏願之“法門無量誓願學”,致良知,不僅要學現代科學知識,還得學習國學(中學)西學等古今中外之經典學問,才能觸類旁通,才能融會貫通,才能格物致知。同時,“眾生無邊誓願度”,格物致知之明明德後,需要親民,但民胞物與,現代社會的親民,不僅是服務人民教育人民,還需要自然環境友好。正如王陽明先生說:“致知之必在於行,不行不可以為致知也。”在現代社會學習國學,力圖致良知者,既要無限擴展自己的德性與學問良知,又要把包含德性與學問的良知,應用到日常生活中、日常學習中、日常實踐中,才是真正“為善去惡”的格物實踐。

因此,王陽明先生致良知,既是一種提升品德的工夫訓練課題,又是圍繞品德提升同時進行的知識積累並化識成智的訓練課題。在陽明看來,只講品德提升,不講學問提高是假致知;只講學問提高,不將學問用於服務人民保護環境,也是假致知。致知在格物。何謂格物?正本清源,迴歸本來面目,迴歸常識,這才是陽明先生所說的:“吾平生講學,只是致良知三字。”

作者:李國旺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