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士珍號稱北洋三傑之首,為何卻成唯一不當軍閥的人?

我們閱盡鉛華,只為呈現不一樣的歷史。

眾所周知,袁世凱早年曾訓練過一支北洋軍,在這支軍隊中,王士珍、段祺瑞和馮國璋三人才華出眾,獲得了“北洋三傑”的美譽,其中又屬王士珍才華最為出眾。然而在民國曆史上,王士珍卻混得比另外二人都差,在另外兩人都當了軍閥的時候,他甚至還被一個小兵扇了耳光,這到底是為什麼呢?

王士珍號稱北洋三傑之首,為何卻成唯一不當軍閥的人?

▲王士珍舊照

王士珍,字聘卿,咸豐十一年(公元1861年)生於直隸正定,曾祖父王朝正是遠近聞名的醫學聖手,祖父王履安考中秀才,又擅長醫術、武術,有“戎馬書生”之稱。由於父親與伯父均早逝,王士珍從小跟著寡母生活,在這樣的艱難條件下,母親仍送他進入私塾讀書。光緒二年(公元1876年),正定鎮臺葉志超偶然見到王士珍,覺得這個孩子頗為機靈,就收他做了勤務兵。2年後,王士珍考入正定鎮總兵學兵隊,旋即隨葉志超調駐山海關。光緒二十年(公元1894年),王士珍前往朝鮮平壤參加“中日甲午戰爭”,率領炮隊痛擊日軍,造成大規模殺傷,此戰中王士珍的無名指也被不幸炸燬。

王士珍號稱北洋三傑之首,為何卻成唯一不當軍閥的人?

▲小站練兵園

甲午戰爭的慘敗,使朝野上下倍感羞辱,意識到如果不再訓練幾支新式軍隊,恐怕遲早要被列強瓜分殆盡。同年11月,清政府成立“督辦軍務處”,開始在天津小站編練新軍。在榮祿、李鴻章、翁同龢的聯名保舉下,袁世凱奉命督練新式陸軍。不過袁世凱也很清楚,光靠自己一人肯定是不行的,於是經好友蔭昌推薦,袁世凱請來王士珍幫忙。

王士珍號稱北洋三傑之首,為何卻成唯一不當軍閥的人?

▲小站新軍募兵佈告

於是,王士珍積極幫助袁世凱籌建北洋新軍,負責募兵、訓練任務。王士珍的才華就此得到充分展現,新軍在他的訓練下接連獲得各方讚賞,榮祿盛讚:“此人負治國之才,不第長於軍事也”。光緒三十二年(公元1906年)10月,慈禧太后與各國公使在河北彰德參觀北洋軍秋操,眾人為新軍的氣質驚歎不已。慈禧太后事後特意召見王士珍,對他大加讚賞,甚至開口道:“我要是有你這樣一個兒子多好。”王士珍聞言感動不已,磕頭謝恩,自此堅定了要誓死效忠大清的決心。同年,兵部和練兵處合併為陸軍部,王士珍被任命為陸軍部右侍郎。

王士珍號稱北洋三傑之首,為何卻成唯一不當軍閥的人?

▲彰德秋操時清軍與外國軍官進行交談

然而,王士珍的上司袁世凱可不這麼想。宣統三年(公元1912年),袁世凱逼迫宣統皇帝退位,清朝自此滅亡。遭此鉅變的王士珍怒而辭官,直接回到老家隱居。隱居期間,王士珍每日著裝都是清朝官服,髮型也沒有發生任何變化。可以說,王士珍心裡始終懷念著清朝,然而大清已亡,他也只能無奈選擇隱居。民國時期,與他同事多年的段祺瑞和馮國璋早已成為大軍閥,在政壇呼風喚雨,而他還只是個賦閒在家的普通人。一天,王士珍在正定線城牆附近散步,碰上士兵正在拆牆,便上前問詢。然而這些士兵隸屬奉軍,根本不認識王士珍,見他穿戴普通,絲毫沒有把他放在眼裡。見王士珍反覆勸說不要拆牆,這些士兵覺得心煩,其中一人甚至直接給了他一耳光。

王士珍號稱北洋三傑之首,為何卻成唯一不當軍閥的人?

▲宣統皇帝退位詔書

王士珍受辱之後回到家中,直接拿出紙筆給當地軍官寫了封信,闡明瞭城牆在防洪及軍事上的重要性,明言不可拆牆。駐軍司令聽聞王士珍的聲望很大,於是便把拆牆的士兵撤走了,只是王士珍被扇耳光一事也就不了了之。民國時期由於馮國璋出面請求,王士珍也做過幾次官,甚至還出任內閣總理,可是每次都做不到三個月就辭職回鄉了。當時北洋軍閥長期混戰,相繼爆發了直皖戰爭、直奉戰爭,北京城常常面臨戰爭威脅。王士珍憑藉自己的威望出面調停斡旋,兩次組織治安維持會,避免北京遭遇戰爭。

王士珍號稱北洋三傑之首,為何卻成唯一不當軍閥的人?

▲王士珍舊居

晚年的王士珍臥居北京,潛心研究學術。民國十九年(公元1930年),王士珍因肝癌出世,享年70歲。王士珍雖是“北洋三傑”之首,可是所做之事與另外兩位軍閥截然不同,淡泊名利,不戀權勢,還為自己家鄉和北京城的百姓帶來安寧祥和,博得了當時民眾的高度讚譽,後世史家對他的評價也多為正面。

參考文獻:

《民國人物傳·第7卷·王士珍》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