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頭盔為何成越軍標配?70年經久不衰,在中國大量生產'

"

作者:風千里

聲明:兵說原創,抄襲必究

無論是親歷過援越抗法、援越抗美以及對越自衛還擊戰等重大歷史事件的人們,還是深受歐美戰爭大片影響的年輕一輩,在他們的印象裡,越軍的形象總是帶有一個鮮明的特點:隱蔽在叢林中,人人頭戴一頂墨綠色的帽盔,這種帽盔帽簷稍大,看起來比普通的軍盔要顯得“扁”一些。這種被國人普遍稱為“越南涼盔”的帽盔成為越軍的標誌性特徵,甚至成為整個越南軍隊的形象代言而深入人心。雖然近幾年,越軍為改善軍隊的裝備水平,仿照美國與我軍制式,為一線陸軍作戰部隊大規模配發了仿PASGT凱夫拉頭盔,但在大量二線部隊和民兵中,這種越南涼盔依然被大量使用,越南士兵那種頭戴綠色涼盔的刻板形象依然根深蒂固。

"

作者:風千里

聲明:兵說原創,抄襲必究

無論是親歷過援越抗法、援越抗美以及對越自衛還擊戰等重大歷史事件的人們,還是深受歐美戰爭大片影響的年輕一輩,在他們的印象裡,越軍的形象總是帶有一個鮮明的特點:隱蔽在叢林中,人人頭戴一頂墨綠色的帽盔,這種帽盔帽簷稍大,看起來比普通的軍盔要顯得“扁”一些。這種被國人普遍稱為“越南涼盔”的帽盔成為越軍的標誌性特徵,甚至成為整個越南軍隊的形象代言而深入人心。雖然近幾年,越軍為改善軍隊的裝備水平,仿照美國與我軍制式,為一線陸軍作戰部隊大規模配發了仿PASGT凱夫拉頭盔,但在大量二線部隊和民兵中,這種越南涼盔依然被大量使用,越南士兵那種頭戴綠色涼盔的刻板形象依然根深蒂固。

綠頭盔為何成越軍標配?70年經久不衰,在中國大量生產

近年來,越軍開始給一線部隊配發新式軍盔


"

作者:風千里

聲明:兵說原創,抄襲必究

無論是親歷過援越抗法、援越抗美以及對越自衛還擊戰等重大歷史事件的人們,還是深受歐美戰爭大片影響的年輕一輩,在他們的印象裡,越軍的形象總是帶有一個鮮明的特點:隱蔽在叢林中,人人頭戴一頂墨綠色的帽盔,這種帽盔帽簷稍大,看起來比普通的軍盔要顯得“扁”一些。這種被國人普遍稱為“越南涼盔”的帽盔成為越軍的標誌性特徵,甚至成為整個越南軍隊的形象代言而深入人心。雖然近幾年,越軍為改善軍隊的裝備水平,仿照美國與我軍制式,為一線陸軍作戰部隊大規模配發了仿PASGT凱夫拉頭盔,但在大量二線部隊和民兵中,這種越南涼盔依然被大量使用,越南士兵那種頭戴綠色涼盔的刻板形象依然根深蒂固。

綠頭盔為何成越軍標配?70年經久不衰,在中國大量生產

近年來,越軍開始給一線部隊配發新式軍盔


綠頭盔為何成越軍標配?70年經久不衰,在中國大量生產

越南的二線部隊,這種涼盔依然相當常見

那麼,這種涼盔是如何發展而來的呢?越南人為何會選擇這種涼盔作為他們的制式裝備呢?這恐怕還是要從殖民時代的故紙堆中尋找。

越南涼盔的雛形,要追溯到19世紀上半葉的西屬菲律賓殖民地。這個時代正逢西方殖民勢力瘋狂擴張,為加強對各殖民地的控制,歐洲的宗主國對外大量派出軍隊,起初這些駐外殖民軍的軍服還與本土相一致,但經過多年的駐守,也開始受到地方文化的影響還發生了一些改變。從1840年代開始,派駐菲律賓的西班牙士兵開始佩戴一種極具菲律賓地方特色的帽子——“薩拉闊”(他加祿語中“葉子帽”的意思)。這種帽子形狀非常類似於中國南方農民普遍使用的遮陽斗笠,在菲律賓當地從貴族士紳到平民百姓都會佩戴,以抵禦菲律賓熱帶強烈的陽光和頻繁的雨水。其製作材料也是五花八門,有用竹子編的,也有用藤條編的,更有用軟木製作外蒙鐵皮,專供菲律賓土兵佩戴。鑑於菲律賓特殊的環境,西班牙殖民地軍隊也開始借鑑這種樣式的帽子,一開始只是臨時徵召的土兵會佩戴,後來不少西班牙白人官兵也開始效仿,並逐步在全軍得到推廣。

"

作者:風千里

聲明:兵說原創,抄襲必究

無論是親歷過援越抗法、援越抗美以及對越自衛還擊戰等重大歷史事件的人們,還是深受歐美戰爭大片影響的年輕一輩,在他們的印象裡,越軍的形象總是帶有一個鮮明的特點:隱蔽在叢林中,人人頭戴一頂墨綠色的帽盔,這種帽盔帽簷稍大,看起來比普通的軍盔要顯得“扁”一些。這種被國人普遍稱為“越南涼盔”的帽盔成為越軍的標誌性特徵,甚至成為整個越南軍隊的形象代言而深入人心。雖然近幾年,越軍為改善軍隊的裝備水平,仿照美國與我軍制式,為一線陸軍作戰部隊大規模配發了仿PASGT凱夫拉頭盔,但在大量二線部隊和民兵中,這種越南涼盔依然被大量使用,越南士兵那種頭戴綠色涼盔的刻板形象依然根深蒂固。

綠頭盔為何成越軍標配?70年經久不衰,在中國大量生產

近年來,越軍開始給一線部隊配發新式軍盔


綠頭盔為何成越軍標配?70年經久不衰,在中國大量生產

越南的二線部隊,這種涼盔依然相當常見

那麼,這種涼盔是如何發展而來的呢?越南人為何會選擇這種涼盔作為他們的制式裝備呢?這恐怕還是要從殖民時代的故紙堆中尋找。

越南涼盔的雛形,要追溯到19世紀上半葉的西屬菲律賓殖民地。這個時代正逢西方殖民勢力瘋狂擴張,為加強對各殖民地的控制,歐洲的宗主國對外大量派出軍隊,起初這些駐外殖民軍的軍服還與本土相一致,但經過多年的駐守,也開始受到地方文化的影響還發生了一些改變。從1840年代開始,派駐菲律賓的西班牙士兵開始佩戴一種極具菲律賓地方特色的帽子——“薩拉闊”(他加祿語中“葉子帽”的意思)。這種帽子形狀非常類似於中國南方農民普遍使用的遮陽斗笠,在菲律賓當地從貴族士紳到平民百姓都會佩戴,以抵禦菲律賓熱帶強烈的陽光和頻繁的雨水。其製作材料也是五花八門,有用竹子編的,也有用藤條編的,更有用軟木製作外蒙鐵皮,專供菲律賓土兵佩戴。鑑於菲律賓特殊的環境,西班牙殖民地軍隊也開始借鑑這種樣式的帽子,一開始只是臨時徵召的土兵會佩戴,後來不少西班牙白人官兵也開始效仿,並逐步在全軍得到推廣。

綠頭盔為何成越軍標配?70年經久不衰,在中國大量生產

1845年,西班牙殖民者筆下頭戴“薩拉闊”帽的菲律賓土著居民


"

作者:風千里

聲明:兵說原創,抄襲必究

無論是親歷過援越抗法、援越抗美以及對越自衛還擊戰等重大歷史事件的人們,還是深受歐美戰爭大片影響的年輕一輩,在他們的印象裡,越軍的形象總是帶有一個鮮明的特點:隱蔽在叢林中,人人頭戴一頂墨綠色的帽盔,這種帽盔帽簷稍大,看起來比普通的軍盔要顯得“扁”一些。這種被國人普遍稱為“越南涼盔”的帽盔成為越軍的標誌性特徵,甚至成為整個越南軍隊的形象代言而深入人心。雖然近幾年,越軍為改善軍隊的裝備水平,仿照美國與我軍制式,為一線陸軍作戰部隊大規模配發了仿PASGT凱夫拉頭盔,但在大量二線部隊和民兵中,這種越南涼盔依然被大量使用,越南士兵那種頭戴綠色涼盔的刻板形象依然根深蒂固。

綠頭盔為何成越軍標配?70年經久不衰,在中國大量生產

近年來,越軍開始給一線部隊配發新式軍盔


綠頭盔為何成越軍標配?70年經久不衰,在中國大量生產

越南的二線部隊,這種涼盔依然相當常見

那麼,這種涼盔是如何發展而來的呢?越南人為何會選擇這種涼盔作為他們的制式裝備呢?這恐怕還是要從殖民時代的故紙堆中尋找。

越南涼盔的雛形,要追溯到19世紀上半葉的西屬菲律賓殖民地。這個時代正逢西方殖民勢力瘋狂擴張,為加強對各殖民地的控制,歐洲的宗主國對外大量派出軍隊,起初這些駐外殖民軍的軍服還與本土相一致,但經過多年的駐守,也開始受到地方文化的影響還發生了一些改變。從1840年代開始,派駐菲律賓的西班牙士兵開始佩戴一種極具菲律賓地方特色的帽子——“薩拉闊”(他加祿語中“葉子帽”的意思)。這種帽子形狀非常類似於中國南方農民普遍使用的遮陽斗笠,在菲律賓當地從貴族士紳到平民百姓都會佩戴,以抵禦菲律賓熱帶強烈的陽光和頻繁的雨水。其製作材料也是五花八門,有用竹子編的,也有用藤條編的,更有用軟木製作外蒙鐵皮,專供菲律賓土兵佩戴。鑑於菲律賓特殊的環境,西班牙殖民地軍隊也開始借鑑這種樣式的帽子,一開始只是臨時徵召的土兵會佩戴,後來不少西班牙白人官兵也開始效仿,並逐步在全軍得到推廣。

綠頭盔為何成越軍標配?70年經久不衰,在中國大量生產

1845年,西班牙殖民者筆下頭戴“薩拉闊”帽的菲律賓土著居民


綠頭盔為何成越軍標配?70年經久不衰,在中國大量生產

1849年的西班牙殖民地官兵,右側的菲律賓土兵頭戴的是一頂改良的“薩拉闊”帽

這種帽子經過推廣,很快風靡各列強的其他殖民地。當時的英法等殖民帝國在全球的熱帶地區都保有規模龐大的殖民地,在特定的地理環境下,傳統的歐洲窄簷軍帽佩戴起來非常不適,在熱帶地區常見的高溫酷暑以及多雨天氣面前,完全就是無用的累贅。為適應新的作戰環境,英法等地的殖民軍紛紛開始效仿西班牙,為士兵配發這種“薩拉闊”帽。

"

作者:風千里

聲明:兵說原創,抄襲必究

無論是親歷過援越抗法、援越抗美以及對越自衛還擊戰等重大歷史事件的人們,還是深受歐美戰爭大片影響的年輕一輩,在他們的印象裡,越軍的形象總是帶有一個鮮明的特點:隱蔽在叢林中,人人頭戴一頂墨綠色的帽盔,這種帽盔帽簷稍大,看起來比普通的軍盔要顯得“扁”一些。這種被國人普遍稱為“越南涼盔”的帽盔成為越軍的標誌性特徵,甚至成為整個越南軍隊的形象代言而深入人心。雖然近幾年,越軍為改善軍隊的裝備水平,仿照美國與我軍制式,為一線陸軍作戰部隊大規模配發了仿PASGT凱夫拉頭盔,但在大量二線部隊和民兵中,這種越南涼盔依然被大量使用,越南士兵那種頭戴綠色涼盔的刻板形象依然根深蒂固。

綠頭盔為何成越軍標配?70年經久不衰,在中國大量生產

近年來,越軍開始給一線部隊配發新式軍盔


綠頭盔為何成越軍標配?70年經久不衰,在中國大量生產

越南的二線部隊,這種涼盔依然相當常見

那麼,這種涼盔是如何發展而來的呢?越南人為何會選擇這種涼盔作為他們的制式裝備呢?這恐怕還是要從殖民時代的故紙堆中尋找。

越南涼盔的雛形,要追溯到19世紀上半葉的西屬菲律賓殖民地。這個時代正逢西方殖民勢力瘋狂擴張,為加強對各殖民地的控制,歐洲的宗主國對外大量派出軍隊,起初這些駐外殖民軍的軍服還與本土相一致,但經過多年的駐守,也開始受到地方文化的影響還發生了一些改變。從1840年代開始,派駐菲律賓的西班牙士兵開始佩戴一種極具菲律賓地方特色的帽子——“薩拉闊”(他加祿語中“葉子帽”的意思)。這種帽子形狀非常類似於中國南方農民普遍使用的遮陽斗笠,在菲律賓當地從貴族士紳到平民百姓都會佩戴,以抵禦菲律賓熱帶強烈的陽光和頻繁的雨水。其製作材料也是五花八門,有用竹子編的,也有用藤條編的,更有用軟木製作外蒙鐵皮,專供菲律賓土兵佩戴。鑑於菲律賓特殊的環境,西班牙殖民地軍隊也開始借鑑這種樣式的帽子,一開始只是臨時徵召的土兵會佩戴,後來不少西班牙白人官兵也開始效仿,並逐步在全軍得到推廣。

綠頭盔為何成越軍標配?70年經久不衰,在中國大量生產

1845年,西班牙殖民者筆下頭戴“薩拉闊”帽的菲律賓土著居民


綠頭盔為何成越軍標配?70年經久不衰,在中國大量生產

1849年的西班牙殖民地官兵,右側的菲律賓土兵頭戴的是一頂改良的“薩拉闊”帽

這種帽子經過推廣,很快風靡各列強的其他殖民地。當時的英法等殖民帝國在全球的熱帶地區都保有規模龐大的殖民地,在特定的地理環境下,傳統的歐洲窄簷軍帽佩戴起來非常不適,在熱帶地區常見的高溫酷暑以及多雨天氣面前,完全就是無用的累贅。為適應新的作戰環境,英法等地的殖民軍紛紛開始效仿西班牙,為士兵配發這種“薩拉闊”帽。

綠頭盔為何成越軍標配?70年經久不衰,在中國大量生產

1873年,一名派駐越南的法國海軍軍官形象,他頭戴一頂典型的“薩拉闊”帽

不過此時的“薩拉闊”帽與後來的涼盔相去甚遠,外形更像是一口倒扣的大鍋。無論是外形還是製作材料都沒有統一的制式,而且這種帽子的缺點也是顯而易見的:過於寬大的帽身讓士兵佩戴起來顯得頭重腳輕,在叢林作戰中顯得比較笨重,而且也不甚美觀。19世紀中葉,英國人開始對“薩拉闊”帽進行改良,將帽身收緊,使其內襯能緊靠頭部便於佩戴,同時帽簷保有一定的弧度,保留了遮陽與防雨的功能。同時製作材料也進行了改進,又遠離的竹條或藤條編織,改為更為經濟耐用的木髓(主要是白皁角的木髓)壓制而成,外罩帆布,這樣製成的帽子,輕便耐用而且價格便宜。也是從這一時期開始,英語裡開始出現一個專有名詞——“Pith helmet”(木髓盔),這種帽盔從外形上已經相當接近今日的涼盔,在此後的數年間,這種木髓盔開始取代原有的“薩拉闊”盔,成為不少殖民地軍隊的制式頭盔。

"

作者:風千里

聲明:兵說原創,抄襲必究

無論是親歷過援越抗法、援越抗美以及對越自衛還擊戰等重大歷史事件的人們,還是深受歐美戰爭大片影響的年輕一輩,在他們的印象裡,越軍的形象總是帶有一個鮮明的特點:隱蔽在叢林中,人人頭戴一頂墨綠色的帽盔,這種帽盔帽簷稍大,看起來比普通的軍盔要顯得“扁”一些。這種被國人普遍稱為“越南涼盔”的帽盔成為越軍的標誌性特徵,甚至成為整個越南軍隊的形象代言而深入人心。雖然近幾年,越軍為改善軍隊的裝備水平,仿照美國與我軍制式,為一線陸軍作戰部隊大規模配發了仿PASGT凱夫拉頭盔,但在大量二線部隊和民兵中,這種越南涼盔依然被大量使用,越南士兵那種頭戴綠色涼盔的刻板形象依然根深蒂固。

綠頭盔為何成越軍標配?70年經久不衰,在中國大量生產

近年來,越軍開始給一線部隊配發新式軍盔


綠頭盔為何成越軍標配?70年經久不衰,在中國大量生產

越南的二線部隊,這種涼盔依然相當常見

那麼,這種涼盔是如何發展而來的呢?越南人為何會選擇這種涼盔作為他們的制式裝備呢?這恐怕還是要從殖民時代的故紙堆中尋找。

越南涼盔的雛形,要追溯到19世紀上半葉的西屬菲律賓殖民地。這個時代正逢西方殖民勢力瘋狂擴張,為加強對各殖民地的控制,歐洲的宗主國對外大量派出軍隊,起初這些駐外殖民軍的軍服還與本土相一致,但經過多年的駐守,也開始受到地方文化的影響還發生了一些改變。從1840年代開始,派駐菲律賓的西班牙士兵開始佩戴一種極具菲律賓地方特色的帽子——“薩拉闊”(他加祿語中“葉子帽”的意思)。這種帽子形狀非常類似於中國南方農民普遍使用的遮陽斗笠,在菲律賓當地從貴族士紳到平民百姓都會佩戴,以抵禦菲律賓熱帶強烈的陽光和頻繁的雨水。其製作材料也是五花八門,有用竹子編的,也有用藤條編的,更有用軟木製作外蒙鐵皮,專供菲律賓土兵佩戴。鑑於菲律賓特殊的環境,西班牙殖民地軍隊也開始借鑑這種樣式的帽子,一開始只是臨時徵召的土兵會佩戴,後來不少西班牙白人官兵也開始效仿,並逐步在全軍得到推廣。

綠頭盔為何成越軍標配?70年經久不衰,在中國大量生產

1845年,西班牙殖民者筆下頭戴“薩拉闊”帽的菲律賓土著居民


綠頭盔為何成越軍標配?70年經久不衰,在中國大量生產

1849年的西班牙殖民地官兵,右側的菲律賓土兵頭戴的是一頂改良的“薩拉闊”帽

這種帽子經過推廣,很快風靡各列強的其他殖民地。當時的英法等殖民帝國在全球的熱帶地區都保有規模龐大的殖民地,在特定的地理環境下,傳統的歐洲窄簷軍帽佩戴起來非常不適,在熱帶地區常見的高溫酷暑以及多雨天氣面前,完全就是無用的累贅。為適應新的作戰環境,英法等地的殖民軍紛紛開始效仿西班牙,為士兵配發這種“薩拉闊”帽。

綠頭盔為何成越軍標配?70年經久不衰,在中國大量生產

1873年,一名派駐越南的法國海軍軍官形象,他頭戴一頂典型的“薩拉闊”帽

不過此時的“薩拉闊”帽與後來的涼盔相去甚遠,外形更像是一口倒扣的大鍋。無論是外形還是製作材料都沒有統一的制式,而且這種帽子的缺點也是顯而易見的:過於寬大的帽身讓士兵佩戴起來顯得頭重腳輕,在叢林作戰中顯得比較笨重,而且也不甚美觀。19世紀中葉,英國人開始對“薩拉闊”帽進行改良,將帽身收緊,使其內襯能緊靠頭部便於佩戴,同時帽簷保有一定的弧度,保留了遮陽與防雨的功能。同時製作材料也進行了改進,又遠離的竹條或藤條編織,改為更為經濟耐用的木髓(主要是白皁角的木髓)壓制而成,外罩帆布,這樣製成的帽子,輕便耐用而且價格便宜。也是從這一時期開始,英語裡開始出現一個專有名詞——“Pith helmet”(木髓盔),這種帽盔從外形上已經相當接近今日的涼盔,在此後的數年間,這種木髓盔開始取代原有的“薩拉闊”盔,成為不少殖民地軍隊的制式頭盔。

綠頭盔為何成越軍標配?70年經久不衰,在中國大量生產

1858年,一張木髓盔的設計圖紙

到了1871年後,普魯士在普法戰爭的勝利不僅讓克虜伯大炮名聲大噪,而讓特色鮮明的普魯士尖頂帽盔廣受好評,不少後來設計的木髓盔都開始或多或少地借鑑普魯士帽盔的設計風格:比如把帽身做高,帽簷的弧度加大,後側帽簷變長等等。這種沾染了普魯士尚武風氣的新木髓盔顯然更符合西方審美觀感,在成為殖民地軍官的首選外,還傳播回了本土。比如在英國,倫敦警察廳的警察們換掉了傳統的高頂紳士帽,換上了這種改良型木髓帽,並蒙上深藍色帆布,這種風格的警帽一直沿用至今,而英國本土不少軍隊的儀仗隊也開始配發這種帽盔。

"

作者:風千里

聲明:兵說原創,抄襲必究

無論是親歷過援越抗法、援越抗美以及對越自衛還擊戰等重大歷史事件的人們,還是深受歐美戰爭大片影響的年輕一輩,在他們的印象裡,越軍的形象總是帶有一個鮮明的特點:隱蔽在叢林中,人人頭戴一頂墨綠色的帽盔,這種帽盔帽簷稍大,看起來比普通的軍盔要顯得“扁”一些。這種被國人普遍稱為“越南涼盔”的帽盔成為越軍的標誌性特徵,甚至成為整個越南軍隊的形象代言而深入人心。雖然近幾年,越軍為改善軍隊的裝備水平,仿照美國與我軍制式,為一線陸軍作戰部隊大規模配發了仿PASGT凱夫拉頭盔,但在大量二線部隊和民兵中,這種越南涼盔依然被大量使用,越南士兵那種頭戴綠色涼盔的刻板形象依然根深蒂固。

綠頭盔為何成越軍標配?70年經久不衰,在中國大量生產

近年來,越軍開始給一線部隊配發新式軍盔


綠頭盔為何成越軍標配?70年經久不衰,在中國大量生產

越南的二線部隊,這種涼盔依然相當常見

那麼,這種涼盔是如何發展而來的呢?越南人為何會選擇這種涼盔作為他們的制式裝備呢?這恐怕還是要從殖民時代的故紙堆中尋找。

越南涼盔的雛形,要追溯到19世紀上半葉的西屬菲律賓殖民地。這個時代正逢西方殖民勢力瘋狂擴張,為加強對各殖民地的控制,歐洲的宗主國對外大量派出軍隊,起初這些駐外殖民軍的軍服還與本土相一致,但經過多年的駐守,也開始受到地方文化的影響還發生了一些改變。從1840年代開始,派駐菲律賓的西班牙士兵開始佩戴一種極具菲律賓地方特色的帽子——“薩拉闊”(他加祿語中“葉子帽”的意思)。這種帽子形狀非常類似於中國南方農民普遍使用的遮陽斗笠,在菲律賓當地從貴族士紳到平民百姓都會佩戴,以抵禦菲律賓熱帶強烈的陽光和頻繁的雨水。其製作材料也是五花八門,有用竹子編的,也有用藤條編的,更有用軟木製作外蒙鐵皮,專供菲律賓土兵佩戴。鑑於菲律賓特殊的環境,西班牙殖民地軍隊也開始借鑑這種樣式的帽子,一開始只是臨時徵召的土兵會佩戴,後來不少西班牙白人官兵也開始效仿,並逐步在全軍得到推廣。

綠頭盔為何成越軍標配?70年經久不衰,在中國大量生產

1845年,西班牙殖民者筆下頭戴“薩拉闊”帽的菲律賓土著居民


綠頭盔為何成越軍標配?70年經久不衰,在中國大量生產

1849年的西班牙殖民地官兵,右側的菲律賓土兵頭戴的是一頂改良的“薩拉闊”帽

這種帽子經過推廣,很快風靡各列強的其他殖民地。當時的英法等殖民帝國在全球的熱帶地區都保有規模龐大的殖民地,在特定的地理環境下,傳統的歐洲窄簷軍帽佩戴起來非常不適,在熱帶地區常見的高溫酷暑以及多雨天氣面前,完全就是無用的累贅。為適應新的作戰環境,英法等地的殖民軍紛紛開始效仿西班牙,為士兵配發這種“薩拉闊”帽。

綠頭盔為何成越軍標配?70年經久不衰,在中國大量生產

1873年,一名派駐越南的法國海軍軍官形象,他頭戴一頂典型的“薩拉闊”帽

不過此時的“薩拉闊”帽與後來的涼盔相去甚遠,外形更像是一口倒扣的大鍋。無論是外形還是製作材料都沒有統一的制式,而且這種帽子的缺點也是顯而易見的:過於寬大的帽身讓士兵佩戴起來顯得頭重腳輕,在叢林作戰中顯得比較笨重,而且也不甚美觀。19世紀中葉,英國人開始對“薩拉闊”帽進行改良,將帽身收緊,使其內襯能緊靠頭部便於佩戴,同時帽簷保有一定的弧度,保留了遮陽與防雨的功能。同時製作材料也進行了改進,又遠離的竹條或藤條編織,改為更為經濟耐用的木髓(主要是白皁角的木髓)壓制而成,外罩帆布,這樣製成的帽子,輕便耐用而且價格便宜。也是從這一時期開始,英語裡開始出現一個專有名詞——“Pith helmet”(木髓盔),這種帽盔從外形上已經相當接近今日的涼盔,在此後的數年間,這種木髓盔開始取代原有的“薩拉闊”盔,成為不少殖民地軍隊的制式頭盔。

綠頭盔為何成越軍標配?70年經久不衰,在中國大量生產

1858年,一張木髓盔的設計圖紙

到了1871年後,普魯士在普法戰爭的勝利不僅讓克虜伯大炮名聲大噪,而讓特色鮮明的普魯士尖頂帽盔廣受好評,不少後來設計的木髓盔都開始或多或少地借鑑普魯士帽盔的設計風格:比如把帽身做高,帽簷的弧度加大,後側帽簷變長等等。這種沾染了普魯士尚武風氣的新木髓盔顯然更符合西方審美觀感,在成為殖民地軍官的首選外,還傳播回了本土。比如在英國,倫敦警察廳的警察們換掉了傳統的高頂紳士帽,換上了這種改良型木髓帽,並蒙上深藍色帆布,這種風格的警帽一直沿用至今,而英國本土不少軍隊的儀仗隊也開始配發這種帽盔。

綠頭盔為何成越軍標配?70年經久不衰,在中國大量生產

1879年祖魯戰爭時期,頭戴木髓帽盔衝鋒的英國殖民地騎兵

"

作者:風千里

聲明:兵說原創,抄襲必究

無論是親歷過援越抗法、援越抗美以及對越自衛還擊戰等重大歷史事件的人們,還是深受歐美戰爭大片影響的年輕一輩,在他們的印象裡,越軍的形象總是帶有一個鮮明的特點:隱蔽在叢林中,人人頭戴一頂墨綠色的帽盔,這種帽盔帽簷稍大,看起來比普通的軍盔要顯得“扁”一些。這種被國人普遍稱為“越南涼盔”的帽盔成為越軍的標誌性特徵,甚至成為整個越南軍隊的形象代言而深入人心。雖然近幾年,越軍為改善軍隊的裝備水平,仿照美國與我軍制式,為一線陸軍作戰部隊大規模配發了仿PASGT凱夫拉頭盔,但在大量二線部隊和民兵中,這種越南涼盔依然被大量使用,越南士兵那種頭戴綠色涼盔的刻板形象依然根深蒂固。

綠頭盔為何成越軍標配?70年經久不衰,在中國大量生產

近年來,越軍開始給一線部隊配發新式軍盔


綠頭盔為何成越軍標配?70年經久不衰,在中國大量生產

越南的二線部隊,這種涼盔依然相當常見

那麼,這種涼盔是如何發展而來的呢?越南人為何會選擇這種涼盔作為他們的制式裝備呢?這恐怕還是要從殖民時代的故紙堆中尋找。

越南涼盔的雛形,要追溯到19世紀上半葉的西屬菲律賓殖民地。這個時代正逢西方殖民勢力瘋狂擴張,為加強對各殖民地的控制,歐洲的宗主國對外大量派出軍隊,起初這些駐外殖民軍的軍服還與本土相一致,但經過多年的駐守,也開始受到地方文化的影響還發生了一些改變。從1840年代開始,派駐菲律賓的西班牙士兵開始佩戴一種極具菲律賓地方特色的帽子——“薩拉闊”(他加祿語中“葉子帽”的意思)。這種帽子形狀非常類似於中國南方農民普遍使用的遮陽斗笠,在菲律賓當地從貴族士紳到平民百姓都會佩戴,以抵禦菲律賓熱帶強烈的陽光和頻繁的雨水。其製作材料也是五花八門,有用竹子編的,也有用藤條編的,更有用軟木製作外蒙鐵皮,專供菲律賓土兵佩戴。鑑於菲律賓特殊的環境,西班牙殖民地軍隊也開始借鑑這種樣式的帽子,一開始只是臨時徵召的土兵會佩戴,後來不少西班牙白人官兵也開始效仿,並逐步在全軍得到推廣。

綠頭盔為何成越軍標配?70年經久不衰,在中國大量生產

1845年,西班牙殖民者筆下頭戴“薩拉闊”帽的菲律賓土著居民


綠頭盔為何成越軍標配?70年經久不衰,在中國大量生產

1849年的西班牙殖民地官兵,右側的菲律賓土兵頭戴的是一頂改良的“薩拉闊”帽

這種帽子經過推廣,很快風靡各列強的其他殖民地。當時的英法等殖民帝國在全球的熱帶地區都保有規模龐大的殖民地,在特定的地理環境下,傳統的歐洲窄簷軍帽佩戴起來非常不適,在熱帶地區常見的高溫酷暑以及多雨天氣面前,完全就是無用的累贅。為適應新的作戰環境,英法等地的殖民軍紛紛開始效仿西班牙,為士兵配發這種“薩拉闊”帽。

綠頭盔為何成越軍標配?70年經久不衰,在中國大量生產

1873年,一名派駐越南的法國海軍軍官形象,他頭戴一頂典型的“薩拉闊”帽

不過此時的“薩拉闊”帽與後來的涼盔相去甚遠,外形更像是一口倒扣的大鍋。無論是外形還是製作材料都沒有統一的制式,而且這種帽子的缺點也是顯而易見的:過於寬大的帽身讓士兵佩戴起來顯得頭重腳輕,在叢林作戰中顯得比較笨重,而且也不甚美觀。19世紀中葉,英國人開始對“薩拉闊”帽進行改良,將帽身收緊,使其內襯能緊靠頭部便於佩戴,同時帽簷保有一定的弧度,保留了遮陽與防雨的功能。同時製作材料也進行了改進,又遠離的竹條或藤條編織,改為更為經濟耐用的木髓(主要是白皁角的木髓)壓制而成,外罩帆布,這樣製成的帽子,輕便耐用而且價格便宜。也是從這一時期開始,英語裡開始出現一個專有名詞——“Pith helmet”(木髓盔),這種帽盔從外形上已經相當接近今日的涼盔,在此後的數年間,這種木髓盔開始取代原有的“薩拉闊”盔,成為不少殖民地軍隊的制式頭盔。

綠頭盔為何成越軍標配?70年經久不衰,在中國大量生產

1858年,一張木髓盔的設計圖紙

到了1871年後,普魯士在普法戰爭的勝利不僅讓克虜伯大炮名聲大噪,而讓特色鮮明的普魯士尖頂帽盔廣受好評,不少後來設計的木髓盔都開始或多或少地借鑑普魯士帽盔的設計風格:比如把帽身做高,帽簷的弧度加大,後側帽簷變長等等。這種沾染了普魯士尚武風氣的新木髓盔顯然更符合西方審美觀感,在成為殖民地軍官的首選外,還傳播回了本土。比如在英國,倫敦警察廳的警察們換掉了傳統的高頂紳士帽,換上了這種改良型木髓帽,並蒙上深藍色帆布,這種風格的警帽一直沿用至今,而英國本土不少軍隊的儀仗隊也開始配發這種帽盔。

綠頭盔為何成越軍標配?70年經久不衰,在中國大量生產

1879年祖魯戰爭時期,頭戴木髓帽盔衝鋒的英國殖民地騎兵

綠頭盔為何成越軍標配?70年經久不衰,在中國大量生產

1829年成立的倫敦警察廳一開始為警察配發的是高頂紳士帽,後來改為改良型木髓盔

進入20世紀,各列強間在殖民地的軍事衝突日益激烈,越來越多的本土軍隊被派到殖民地,而木髓盔也大量裝備部隊,此時的木髓盔在外形上又有了一些變化,以往被做得很高的帽身被證明很容易成為敵人的靶子,因此在一戰前後,殖民地的木髓盔開始被製作的比較低矮,帽簷也得到相應的加長,同時大量蒙上卡其色的帆布以便於士兵隱蔽。到了二戰時期,從乾燥酷熱的撒哈拉沙漠,到潮溼悶熱的熱帶叢林,從同盟國到軸心國部隊中,都可以見到這種樣式的木髓盔,這種帽盔在面對迎頭而來的槍彈時雖然沒有多少防禦能力,但在遮陽避雨和戰術隱蔽時卻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而且相對寬大的帽簷也在一定程度上滿足了軍隊禮儀的需求,不少殖民地高級軍官的禮服都採用了加了裝飾的木髓盔。也是在幾乎同一時期,木髓盔開始從軍隊推廣到各國高層,又推廣到了民間。這種輕便實用的帽子非常適於日常的出訪活動,不少國內國際高層都曾經佩戴過木髓盔,其中就包括孫中山、毛主席和丘吉爾。

"

作者:風千里

聲明:兵說原創,抄襲必究

無論是親歷過援越抗法、援越抗美以及對越自衛還擊戰等重大歷史事件的人們,還是深受歐美戰爭大片影響的年輕一輩,在他們的印象裡,越軍的形象總是帶有一個鮮明的特點:隱蔽在叢林中,人人頭戴一頂墨綠色的帽盔,這種帽盔帽簷稍大,看起來比普通的軍盔要顯得“扁”一些。這種被國人普遍稱為“越南涼盔”的帽盔成為越軍的標誌性特徵,甚至成為整個越南軍隊的形象代言而深入人心。雖然近幾年,越軍為改善軍隊的裝備水平,仿照美國與我軍制式,為一線陸軍作戰部隊大規模配發了仿PASGT凱夫拉頭盔,但在大量二線部隊和民兵中,這種越南涼盔依然被大量使用,越南士兵那種頭戴綠色涼盔的刻板形象依然根深蒂固。

綠頭盔為何成越軍標配?70年經久不衰,在中國大量生產

近年來,越軍開始給一線部隊配發新式軍盔


綠頭盔為何成越軍標配?70年經久不衰,在中國大量生產

越南的二線部隊,這種涼盔依然相當常見

那麼,這種涼盔是如何發展而來的呢?越南人為何會選擇這種涼盔作為他們的制式裝備呢?這恐怕還是要從殖民時代的故紙堆中尋找。

越南涼盔的雛形,要追溯到19世紀上半葉的西屬菲律賓殖民地。這個時代正逢西方殖民勢力瘋狂擴張,為加強對各殖民地的控制,歐洲的宗主國對外大量派出軍隊,起初這些駐外殖民軍的軍服還與本土相一致,但經過多年的駐守,也開始受到地方文化的影響還發生了一些改變。從1840年代開始,派駐菲律賓的西班牙士兵開始佩戴一種極具菲律賓地方特色的帽子——“薩拉闊”(他加祿語中“葉子帽”的意思)。這種帽子形狀非常類似於中國南方農民普遍使用的遮陽斗笠,在菲律賓當地從貴族士紳到平民百姓都會佩戴,以抵禦菲律賓熱帶強烈的陽光和頻繁的雨水。其製作材料也是五花八門,有用竹子編的,也有用藤條編的,更有用軟木製作外蒙鐵皮,專供菲律賓土兵佩戴。鑑於菲律賓特殊的環境,西班牙殖民地軍隊也開始借鑑這種樣式的帽子,一開始只是臨時徵召的土兵會佩戴,後來不少西班牙白人官兵也開始效仿,並逐步在全軍得到推廣。

綠頭盔為何成越軍標配?70年經久不衰,在中國大量生產

1845年,西班牙殖民者筆下頭戴“薩拉闊”帽的菲律賓土著居民


綠頭盔為何成越軍標配?70年經久不衰,在中國大量生產

1849年的西班牙殖民地官兵,右側的菲律賓土兵頭戴的是一頂改良的“薩拉闊”帽

這種帽子經過推廣,很快風靡各列強的其他殖民地。當時的英法等殖民帝國在全球的熱帶地區都保有規模龐大的殖民地,在特定的地理環境下,傳統的歐洲窄簷軍帽佩戴起來非常不適,在熱帶地區常見的高溫酷暑以及多雨天氣面前,完全就是無用的累贅。為適應新的作戰環境,英法等地的殖民軍紛紛開始效仿西班牙,為士兵配發這種“薩拉闊”帽。

綠頭盔為何成越軍標配?70年經久不衰,在中國大量生產

1873年,一名派駐越南的法國海軍軍官形象,他頭戴一頂典型的“薩拉闊”帽

不過此時的“薩拉闊”帽與後來的涼盔相去甚遠,外形更像是一口倒扣的大鍋。無論是外形還是製作材料都沒有統一的制式,而且這種帽子的缺點也是顯而易見的:過於寬大的帽身讓士兵佩戴起來顯得頭重腳輕,在叢林作戰中顯得比較笨重,而且也不甚美觀。19世紀中葉,英國人開始對“薩拉闊”帽進行改良,將帽身收緊,使其內襯能緊靠頭部便於佩戴,同時帽簷保有一定的弧度,保留了遮陽與防雨的功能。同時製作材料也進行了改進,又遠離的竹條或藤條編織,改為更為經濟耐用的木髓(主要是白皁角的木髓)壓制而成,外罩帆布,這樣製成的帽子,輕便耐用而且價格便宜。也是從這一時期開始,英語裡開始出現一個專有名詞——“Pith helmet”(木髓盔),這種帽盔從外形上已經相當接近今日的涼盔,在此後的數年間,這種木髓盔開始取代原有的“薩拉闊”盔,成為不少殖民地軍隊的制式頭盔。

綠頭盔為何成越軍標配?70年經久不衰,在中國大量生產

1858年,一張木髓盔的設計圖紙

到了1871年後,普魯士在普法戰爭的勝利不僅讓克虜伯大炮名聲大噪,而讓特色鮮明的普魯士尖頂帽盔廣受好評,不少後來設計的木髓盔都開始或多或少地借鑑普魯士帽盔的設計風格:比如把帽身做高,帽簷的弧度加大,後側帽簷變長等等。這種沾染了普魯士尚武風氣的新木髓盔顯然更符合西方審美觀感,在成為殖民地軍官的首選外,還傳播回了本土。比如在英國,倫敦警察廳的警察們換掉了傳統的高頂紳士帽,換上了這種改良型木髓帽,並蒙上深藍色帆布,這種風格的警帽一直沿用至今,而英國本土不少軍隊的儀仗隊也開始配發這種帽盔。

綠頭盔為何成越軍標配?70年經久不衰,在中國大量生產

1879年祖魯戰爭時期,頭戴木髓帽盔衝鋒的英國殖民地騎兵

綠頭盔為何成越軍標配?70年經久不衰,在中國大量生產

1829年成立的倫敦警察廳一開始為警察配發的是高頂紳士帽,後來改為改良型木髓盔

進入20世紀,各列強間在殖民地的軍事衝突日益激烈,越來越多的本土軍隊被派到殖民地,而木髓盔也大量裝備部隊,此時的木髓盔在外形上又有了一些變化,以往被做得很高的帽身被證明很容易成為敵人的靶子,因此在一戰前後,殖民地的木髓盔開始被製作的比較低矮,帽簷也得到相應的加長,同時大量蒙上卡其色的帆布以便於士兵隱蔽。到了二戰時期,從乾燥酷熱的撒哈拉沙漠,到潮溼悶熱的熱帶叢林,從同盟國到軸心國部隊中,都可以見到這種樣式的木髓盔,這種帽盔在面對迎頭而來的槍彈時雖然沒有多少防禦能力,但在遮陽避雨和戰術隱蔽時卻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而且相對寬大的帽簷也在一定程度上滿足了軍隊禮儀的需求,不少殖民地高級軍官的禮服都採用了加了裝飾的木髓盔。也是在幾乎同一時期,木髓盔開始從軍隊推廣到各國高層,又推廣到了民間。這種輕便實用的帽子非常適於日常的出訪活動,不少國內國際高層都曾經佩戴過木髓盔,其中就包括孫中山、毛主席和丘吉爾。

綠頭盔為何成越軍標配?70年經久不衰,在中國大量生產

1941年,駐紮在巴格達的英國軍隊,全部佩戴木髓盔


"

作者:風千里

聲明:兵說原創,抄襲必究

無論是親歷過援越抗法、援越抗美以及對越自衛還擊戰等重大歷史事件的人們,還是深受歐美戰爭大片影響的年輕一輩,在他們的印象裡,越軍的形象總是帶有一個鮮明的特點:隱蔽在叢林中,人人頭戴一頂墨綠色的帽盔,這種帽盔帽簷稍大,看起來比普通的軍盔要顯得“扁”一些。這種被國人普遍稱為“越南涼盔”的帽盔成為越軍的標誌性特徵,甚至成為整個越南軍隊的形象代言而深入人心。雖然近幾年,越軍為改善軍隊的裝備水平,仿照美國與我軍制式,為一線陸軍作戰部隊大規模配發了仿PASGT凱夫拉頭盔,但在大量二線部隊和民兵中,這種越南涼盔依然被大量使用,越南士兵那種頭戴綠色涼盔的刻板形象依然根深蒂固。

綠頭盔為何成越軍標配?70年經久不衰,在中國大量生產

近年來,越軍開始給一線部隊配發新式軍盔


綠頭盔為何成越軍標配?70年經久不衰,在中國大量生產

越南的二線部隊,這種涼盔依然相當常見

那麼,這種涼盔是如何發展而來的呢?越南人為何會選擇這種涼盔作為他們的制式裝備呢?這恐怕還是要從殖民時代的故紙堆中尋找。

越南涼盔的雛形,要追溯到19世紀上半葉的西屬菲律賓殖民地。這個時代正逢西方殖民勢力瘋狂擴張,為加強對各殖民地的控制,歐洲的宗主國對外大量派出軍隊,起初這些駐外殖民軍的軍服還與本土相一致,但經過多年的駐守,也開始受到地方文化的影響還發生了一些改變。從1840年代開始,派駐菲律賓的西班牙士兵開始佩戴一種極具菲律賓地方特色的帽子——“薩拉闊”(他加祿語中“葉子帽”的意思)。這種帽子形狀非常類似於中國南方農民普遍使用的遮陽斗笠,在菲律賓當地從貴族士紳到平民百姓都會佩戴,以抵禦菲律賓熱帶強烈的陽光和頻繁的雨水。其製作材料也是五花八門,有用竹子編的,也有用藤條編的,更有用軟木製作外蒙鐵皮,專供菲律賓土兵佩戴。鑑於菲律賓特殊的環境,西班牙殖民地軍隊也開始借鑑這種樣式的帽子,一開始只是臨時徵召的土兵會佩戴,後來不少西班牙白人官兵也開始效仿,並逐步在全軍得到推廣。

綠頭盔為何成越軍標配?70年經久不衰,在中國大量生產

1845年,西班牙殖民者筆下頭戴“薩拉闊”帽的菲律賓土著居民


綠頭盔為何成越軍標配?70年經久不衰,在中國大量生產

1849年的西班牙殖民地官兵,右側的菲律賓土兵頭戴的是一頂改良的“薩拉闊”帽

這種帽子經過推廣,很快風靡各列強的其他殖民地。當時的英法等殖民帝國在全球的熱帶地區都保有規模龐大的殖民地,在特定的地理環境下,傳統的歐洲窄簷軍帽佩戴起來非常不適,在熱帶地區常見的高溫酷暑以及多雨天氣面前,完全就是無用的累贅。為適應新的作戰環境,英法等地的殖民軍紛紛開始效仿西班牙,為士兵配發這種“薩拉闊”帽。

綠頭盔為何成越軍標配?70年經久不衰,在中國大量生產

1873年,一名派駐越南的法國海軍軍官形象,他頭戴一頂典型的“薩拉闊”帽

不過此時的“薩拉闊”帽與後來的涼盔相去甚遠,外形更像是一口倒扣的大鍋。無論是外形還是製作材料都沒有統一的制式,而且這種帽子的缺點也是顯而易見的:過於寬大的帽身讓士兵佩戴起來顯得頭重腳輕,在叢林作戰中顯得比較笨重,而且也不甚美觀。19世紀中葉,英國人開始對“薩拉闊”帽進行改良,將帽身收緊,使其內襯能緊靠頭部便於佩戴,同時帽簷保有一定的弧度,保留了遮陽與防雨的功能。同時製作材料也進行了改進,又遠離的竹條或藤條編織,改為更為經濟耐用的木髓(主要是白皁角的木髓)壓制而成,外罩帆布,這樣製成的帽子,輕便耐用而且價格便宜。也是從這一時期開始,英語裡開始出現一個專有名詞——“Pith helmet”(木髓盔),這種帽盔從外形上已經相當接近今日的涼盔,在此後的數年間,這種木髓盔開始取代原有的“薩拉闊”盔,成為不少殖民地軍隊的制式頭盔。

綠頭盔為何成越軍標配?70年經久不衰,在中國大量生產

1858年,一張木髓盔的設計圖紙

到了1871年後,普魯士在普法戰爭的勝利不僅讓克虜伯大炮名聲大噪,而讓特色鮮明的普魯士尖頂帽盔廣受好評,不少後來設計的木髓盔都開始或多或少地借鑑普魯士帽盔的設計風格:比如把帽身做高,帽簷的弧度加大,後側帽簷變長等等。這種沾染了普魯士尚武風氣的新木髓盔顯然更符合西方審美觀感,在成為殖民地軍官的首選外,還傳播回了本土。比如在英國,倫敦警察廳的警察們換掉了傳統的高頂紳士帽,換上了這種改良型木髓帽,並蒙上深藍色帆布,這種風格的警帽一直沿用至今,而英國本土不少軍隊的儀仗隊也開始配發這種帽盔。

綠頭盔為何成越軍標配?70年經久不衰,在中國大量生產

1879年祖魯戰爭時期,頭戴木髓帽盔衝鋒的英國殖民地騎兵

綠頭盔為何成越軍標配?70年經久不衰,在中國大量生產

1829年成立的倫敦警察廳一開始為警察配發的是高頂紳士帽,後來改為改良型木髓盔

進入20世紀,各列強間在殖民地的軍事衝突日益激烈,越來越多的本土軍隊被派到殖民地,而木髓盔也大量裝備部隊,此時的木髓盔在外形上又有了一些變化,以往被做得很高的帽身被證明很容易成為敵人的靶子,因此在一戰前後,殖民地的木髓盔開始被製作的比較低矮,帽簷也得到相應的加長,同時大量蒙上卡其色的帆布以便於士兵隱蔽。到了二戰時期,從乾燥酷熱的撒哈拉沙漠,到潮溼悶熱的熱帶叢林,從同盟國到軸心國部隊中,都可以見到這種樣式的木髓盔,這種帽盔在面對迎頭而來的槍彈時雖然沒有多少防禦能力,但在遮陽避雨和戰術隱蔽時卻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而且相對寬大的帽簷也在一定程度上滿足了軍隊禮儀的需求,不少殖民地高級軍官的禮服都採用了加了裝飾的木髓盔。也是在幾乎同一時期,木髓盔開始從軍隊推廣到各國高層,又推廣到了民間。這種輕便實用的帽子非常適於日常的出訪活動,不少國內國際高層都曾經佩戴過木髓盔,其中就包括孫中山、毛主席和丘吉爾。

綠頭盔為何成越軍標配?70年經久不衰,在中國大量生產

1941年,駐紮在巴格達的英國軍隊,全部佩戴木髓盔


綠頭盔為何成越軍標配?70年經久不衰,在中國大量生產

左為出席黃埔軍校開學典禮時,佩戴木髓盔的孫中山。右為出席重慶談判時,佩戴木髓盔的毛主席

二戰之後,殖民地解放運動風起雲湧。在二戰時期就開始反抗法國殖民統治和日本侵略的越盟,在這股潮流的助推下逐步壯大。其麾下的游擊隊雖然沒有統一的軍服,但卻大量佩戴法國殖民軍隊當年廣泛使用法式木髓盔,越南人根據本國士兵的頭型,對帽盔進行了部分改良:比如收緊帽簷,外罩墨綠色帆布等等,最終形成了我們所熟知的越南涼盔。而且在製作材料上,藉助二戰後塑料工藝的發展,越南人開始改用更為經久耐用的塑料來當製作涼盔。連年戰亂的越南在工業上一窮二白,從援越抗法開始,越盟配發的這種塑料涼盔就大量地在中國內地生產,併成批運到越南前線。

"

作者:風千里

聲明:兵說原創,抄襲必究

無論是親歷過援越抗法、援越抗美以及對越自衛還擊戰等重大歷史事件的人們,還是深受歐美戰爭大片影響的年輕一輩,在他們的印象裡,越軍的形象總是帶有一個鮮明的特點:隱蔽在叢林中,人人頭戴一頂墨綠色的帽盔,這種帽盔帽簷稍大,看起來比普通的軍盔要顯得“扁”一些。這種被國人普遍稱為“越南涼盔”的帽盔成為越軍的標誌性特徵,甚至成為整個越南軍隊的形象代言而深入人心。雖然近幾年,越軍為改善軍隊的裝備水平,仿照美國與我軍制式,為一線陸軍作戰部隊大規模配發了仿PASGT凱夫拉頭盔,但在大量二線部隊和民兵中,這種越南涼盔依然被大量使用,越南士兵那種頭戴綠色涼盔的刻板形象依然根深蒂固。

綠頭盔為何成越軍標配?70年經久不衰,在中國大量生產

近年來,越軍開始給一線部隊配發新式軍盔


綠頭盔為何成越軍標配?70年經久不衰,在中國大量生產

越南的二線部隊,這種涼盔依然相當常見

那麼,這種涼盔是如何發展而來的呢?越南人為何會選擇這種涼盔作為他們的制式裝備呢?這恐怕還是要從殖民時代的故紙堆中尋找。

越南涼盔的雛形,要追溯到19世紀上半葉的西屬菲律賓殖民地。這個時代正逢西方殖民勢力瘋狂擴張,為加強對各殖民地的控制,歐洲的宗主國對外大量派出軍隊,起初這些駐外殖民軍的軍服還與本土相一致,但經過多年的駐守,也開始受到地方文化的影響還發生了一些改變。從1840年代開始,派駐菲律賓的西班牙士兵開始佩戴一種極具菲律賓地方特色的帽子——“薩拉闊”(他加祿語中“葉子帽”的意思)。這種帽子形狀非常類似於中國南方農民普遍使用的遮陽斗笠,在菲律賓當地從貴族士紳到平民百姓都會佩戴,以抵禦菲律賓熱帶強烈的陽光和頻繁的雨水。其製作材料也是五花八門,有用竹子編的,也有用藤條編的,更有用軟木製作外蒙鐵皮,專供菲律賓土兵佩戴。鑑於菲律賓特殊的環境,西班牙殖民地軍隊也開始借鑑這種樣式的帽子,一開始只是臨時徵召的土兵會佩戴,後來不少西班牙白人官兵也開始效仿,並逐步在全軍得到推廣。

綠頭盔為何成越軍標配?70年經久不衰,在中國大量生產

1845年,西班牙殖民者筆下頭戴“薩拉闊”帽的菲律賓土著居民


綠頭盔為何成越軍標配?70年經久不衰,在中國大量生產

1849年的西班牙殖民地官兵,右側的菲律賓土兵頭戴的是一頂改良的“薩拉闊”帽

這種帽子經過推廣,很快風靡各列強的其他殖民地。當時的英法等殖民帝國在全球的熱帶地區都保有規模龐大的殖民地,在特定的地理環境下,傳統的歐洲窄簷軍帽佩戴起來非常不適,在熱帶地區常見的高溫酷暑以及多雨天氣面前,完全就是無用的累贅。為適應新的作戰環境,英法等地的殖民軍紛紛開始效仿西班牙,為士兵配發這種“薩拉闊”帽。

綠頭盔為何成越軍標配?70年經久不衰,在中國大量生產

1873年,一名派駐越南的法國海軍軍官形象,他頭戴一頂典型的“薩拉闊”帽

不過此時的“薩拉闊”帽與後來的涼盔相去甚遠,外形更像是一口倒扣的大鍋。無論是外形還是製作材料都沒有統一的制式,而且這種帽子的缺點也是顯而易見的:過於寬大的帽身讓士兵佩戴起來顯得頭重腳輕,在叢林作戰中顯得比較笨重,而且也不甚美觀。19世紀中葉,英國人開始對“薩拉闊”帽進行改良,將帽身收緊,使其內襯能緊靠頭部便於佩戴,同時帽簷保有一定的弧度,保留了遮陽與防雨的功能。同時製作材料也進行了改進,又遠離的竹條或藤條編織,改為更為經濟耐用的木髓(主要是白皁角的木髓)壓制而成,外罩帆布,這樣製成的帽子,輕便耐用而且價格便宜。也是從這一時期開始,英語裡開始出現一個專有名詞——“Pith helmet”(木髓盔),這種帽盔從外形上已經相當接近今日的涼盔,在此後的數年間,這種木髓盔開始取代原有的“薩拉闊”盔,成為不少殖民地軍隊的制式頭盔。

綠頭盔為何成越軍標配?70年經久不衰,在中國大量生產

1858年,一張木髓盔的設計圖紙

到了1871年後,普魯士在普法戰爭的勝利不僅讓克虜伯大炮名聲大噪,而讓特色鮮明的普魯士尖頂帽盔廣受好評,不少後來設計的木髓盔都開始或多或少地借鑑普魯士帽盔的設計風格:比如把帽身做高,帽簷的弧度加大,後側帽簷變長等等。這種沾染了普魯士尚武風氣的新木髓盔顯然更符合西方審美觀感,在成為殖民地軍官的首選外,還傳播回了本土。比如在英國,倫敦警察廳的警察們換掉了傳統的高頂紳士帽,換上了這種改良型木髓帽,並蒙上深藍色帆布,這種風格的警帽一直沿用至今,而英國本土不少軍隊的儀仗隊也開始配發這種帽盔。

綠頭盔為何成越軍標配?70年經久不衰,在中國大量生產

1879年祖魯戰爭時期,頭戴木髓帽盔衝鋒的英國殖民地騎兵

綠頭盔為何成越軍標配?70年經久不衰,在中國大量生產

1829年成立的倫敦警察廳一開始為警察配發的是高頂紳士帽,後來改為改良型木髓盔

進入20世紀,各列強間在殖民地的軍事衝突日益激烈,越來越多的本土軍隊被派到殖民地,而木髓盔也大量裝備部隊,此時的木髓盔在外形上又有了一些變化,以往被做得很高的帽身被證明很容易成為敵人的靶子,因此在一戰前後,殖民地的木髓盔開始被製作的比較低矮,帽簷也得到相應的加長,同時大量蒙上卡其色的帆布以便於士兵隱蔽。到了二戰時期,從乾燥酷熱的撒哈拉沙漠,到潮溼悶熱的熱帶叢林,從同盟國到軸心國部隊中,都可以見到這種樣式的木髓盔,這種帽盔在面對迎頭而來的槍彈時雖然沒有多少防禦能力,但在遮陽避雨和戰術隱蔽時卻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而且相對寬大的帽簷也在一定程度上滿足了軍隊禮儀的需求,不少殖民地高級軍官的禮服都採用了加了裝飾的木髓盔。也是在幾乎同一時期,木髓盔開始從軍隊推廣到各國高層,又推廣到了民間。這種輕便實用的帽子非常適於日常的出訪活動,不少國內國際高層都曾經佩戴過木髓盔,其中就包括孫中山、毛主席和丘吉爾。

綠頭盔為何成越軍標配?70年經久不衰,在中國大量生產

1941年,駐紮在巴格達的英國軍隊,全部佩戴木髓盔


綠頭盔為何成越軍標配?70年經久不衰,在中國大量生產

左為出席黃埔軍校開學典禮時,佩戴木髓盔的孫中山。右為出席重慶談判時,佩戴木髓盔的毛主席

二戰之後,殖民地解放運動風起雲湧。在二戰時期就開始反抗法國殖民統治和日本侵略的越盟,在這股潮流的助推下逐步壯大。其麾下的游擊隊雖然沒有統一的軍服,但卻大量佩戴法國殖民軍隊當年廣泛使用法式木髓盔,越南人根據本國士兵的頭型,對帽盔進行了部分改良:比如收緊帽簷,外罩墨綠色帆布等等,最終形成了我們所熟知的越南涼盔。而且在製作材料上,藉助二戰後塑料工藝的發展,越南人開始改用更為經久耐用的塑料來當製作涼盔。連年戰亂的越南在工業上一窮二白,從援越抗法開始,越盟配發的這種塑料涼盔就大量地在中國內地生產,併成批運到越南前線。

綠頭盔為何成越軍標配?70年經久不衰,在中國大量生產

80年代佩戴墨綠色涼盔的越軍士兵


"

作者:風千里

聲明:兵說原創,抄襲必究

無論是親歷過援越抗法、援越抗美以及對越自衛還擊戰等重大歷史事件的人們,還是深受歐美戰爭大片影響的年輕一輩,在他們的印象裡,越軍的形象總是帶有一個鮮明的特點:隱蔽在叢林中,人人頭戴一頂墨綠色的帽盔,這種帽盔帽簷稍大,看起來比普通的軍盔要顯得“扁”一些。這種被國人普遍稱為“越南涼盔”的帽盔成為越軍的標誌性特徵,甚至成為整個越南軍隊的形象代言而深入人心。雖然近幾年,越軍為改善軍隊的裝備水平,仿照美國與我軍制式,為一線陸軍作戰部隊大規模配發了仿PASGT凱夫拉頭盔,但在大量二線部隊和民兵中,這種越南涼盔依然被大量使用,越南士兵那種頭戴綠色涼盔的刻板形象依然根深蒂固。

綠頭盔為何成越軍標配?70年經久不衰,在中國大量生產

近年來,越軍開始給一線部隊配發新式軍盔


綠頭盔為何成越軍標配?70年經久不衰,在中國大量生產

越南的二線部隊,這種涼盔依然相當常見

那麼,這種涼盔是如何發展而來的呢?越南人為何會選擇這種涼盔作為他們的制式裝備呢?這恐怕還是要從殖民時代的故紙堆中尋找。

越南涼盔的雛形,要追溯到19世紀上半葉的西屬菲律賓殖民地。這個時代正逢西方殖民勢力瘋狂擴張,為加強對各殖民地的控制,歐洲的宗主國對外大量派出軍隊,起初這些駐外殖民軍的軍服還與本土相一致,但經過多年的駐守,也開始受到地方文化的影響還發生了一些改變。從1840年代開始,派駐菲律賓的西班牙士兵開始佩戴一種極具菲律賓地方特色的帽子——“薩拉闊”(他加祿語中“葉子帽”的意思)。這種帽子形狀非常類似於中國南方農民普遍使用的遮陽斗笠,在菲律賓當地從貴族士紳到平民百姓都會佩戴,以抵禦菲律賓熱帶強烈的陽光和頻繁的雨水。其製作材料也是五花八門,有用竹子編的,也有用藤條編的,更有用軟木製作外蒙鐵皮,專供菲律賓土兵佩戴。鑑於菲律賓特殊的環境,西班牙殖民地軍隊也開始借鑑這種樣式的帽子,一開始只是臨時徵召的土兵會佩戴,後來不少西班牙白人官兵也開始效仿,並逐步在全軍得到推廣。

綠頭盔為何成越軍標配?70年經久不衰,在中國大量生產

1845年,西班牙殖民者筆下頭戴“薩拉闊”帽的菲律賓土著居民


綠頭盔為何成越軍標配?70年經久不衰,在中國大量生產

1849年的西班牙殖民地官兵,右側的菲律賓土兵頭戴的是一頂改良的“薩拉闊”帽

這種帽子經過推廣,很快風靡各列強的其他殖民地。當時的英法等殖民帝國在全球的熱帶地區都保有規模龐大的殖民地,在特定的地理環境下,傳統的歐洲窄簷軍帽佩戴起來非常不適,在熱帶地區常見的高溫酷暑以及多雨天氣面前,完全就是無用的累贅。為適應新的作戰環境,英法等地的殖民軍紛紛開始效仿西班牙,為士兵配發這種“薩拉闊”帽。

綠頭盔為何成越軍標配?70年經久不衰,在中國大量生產

1873年,一名派駐越南的法國海軍軍官形象,他頭戴一頂典型的“薩拉闊”帽

不過此時的“薩拉闊”帽與後來的涼盔相去甚遠,外形更像是一口倒扣的大鍋。無論是外形還是製作材料都沒有統一的制式,而且這種帽子的缺點也是顯而易見的:過於寬大的帽身讓士兵佩戴起來顯得頭重腳輕,在叢林作戰中顯得比較笨重,而且也不甚美觀。19世紀中葉,英國人開始對“薩拉闊”帽進行改良,將帽身收緊,使其內襯能緊靠頭部便於佩戴,同時帽簷保有一定的弧度,保留了遮陽與防雨的功能。同時製作材料也進行了改進,又遠離的竹條或藤條編織,改為更為經濟耐用的木髓(主要是白皁角的木髓)壓制而成,外罩帆布,這樣製成的帽子,輕便耐用而且價格便宜。也是從這一時期開始,英語裡開始出現一個專有名詞——“Pith helmet”(木髓盔),這種帽盔從外形上已經相當接近今日的涼盔,在此後的數年間,這種木髓盔開始取代原有的“薩拉闊”盔,成為不少殖民地軍隊的制式頭盔。

綠頭盔為何成越軍標配?70年經久不衰,在中國大量生產

1858年,一張木髓盔的設計圖紙

到了1871年後,普魯士在普法戰爭的勝利不僅讓克虜伯大炮名聲大噪,而讓特色鮮明的普魯士尖頂帽盔廣受好評,不少後來設計的木髓盔都開始或多或少地借鑑普魯士帽盔的設計風格:比如把帽身做高,帽簷的弧度加大,後側帽簷變長等等。這種沾染了普魯士尚武風氣的新木髓盔顯然更符合西方審美觀感,在成為殖民地軍官的首選外,還傳播回了本土。比如在英國,倫敦警察廳的警察們換掉了傳統的高頂紳士帽,換上了這種改良型木髓帽,並蒙上深藍色帆布,這種風格的警帽一直沿用至今,而英國本土不少軍隊的儀仗隊也開始配發這種帽盔。

綠頭盔為何成越軍標配?70年經久不衰,在中國大量生產

1879年祖魯戰爭時期,頭戴木髓帽盔衝鋒的英國殖民地騎兵

綠頭盔為何成越軍標配?70年經久不衰,在中國大量生產

1829年成立的倫敦警察廳一開始為警察配發的是高頂紳士帽,後來改為改良型木髓盔

進入20世紀,各列強間在殖民地的軍事衝突日益激烈,越來越多的本土軍隊被派到殖民地,而木髓盔也大量裝備部隊,此時的木髓盔在外形上又有了一些變化,以往被做得很高的帽身被證明很容易成為敵人的靶子,因此在一戰前後,殖民地的木髓盔開始被製作的比較低矮,帽簷也得到相應的加長,同時大量蒙上卡其色的帆布以便於士兵隱蔽。到了二戰時期,從乾燥酷熱的撒哈拉沙漠,到潮溼悶熱的熱帶叢林,從同盟國到軸心國部隊中,都可以見到這種樣式的木髓盔,這種帽盔在面對迎頭而來的槍彈時雖然沒有多少防禦能力,但在遮陽避雨和戰術隱蔽時卻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而且相對寬大的帽簷也在一定程度上滿足了軍隊禮儀的需求,不少殖民地高級軍官的禮服都採用了加了裝飾的木髓盔。也是在幾乎同一時期,木髓盔開始從軍隊推廣到各國高層,又推廣到了民間。這種輕便實用的帽子非常適於日常的出訪活動,不少國內國際高層都曾經佩戴過木髓盔,其中就包括孫中山、毛主席和丘吉爾。

綠頭盔為何成越軍標配?70年經久不衰,在中國大量生產

1941年,駐紮在巴格達的英國軍隊,全部佩戴木髓盔


綠頭盔為何成越軍標配?70年經久不衰,在中國大量生產

左為出席黃埔軍校開學典禮時,佩戴木髓盔的孫中山。右為出席重慶談判時,佩戴木髓盔的毛主席

二戰之後,殖民地解放運動風起雲湧。在二戰時期就開始反抗法國殖民統治和日本侵略的越盟,在這股潮流的助推下逐步壯大。其麾下的游擊隊雖然沒有統一的軍服,但卻大量佩戴法國殖民軍隊當年廣泛使用法式木髓盔,越南人根據本國士兵的頭型,對帽盔進行了部分改良:比如收緊帽簷,外罩墨綠色帆布等等,最終形成了我們所熟知的越南涼盔。而且在製作材料上,藉助二戰後塑料工藝的發展,越南人開始改用更為經久耐用的塑料來當製作涼盔。連年戰亂的越南在工業上一窮二白,從援越抗法開始,越盟配發的這種塑料涼盔就大量地在中國內地生產,併成批運到越南前線。

綠頭盔為何成越軍標配?70年經久不衰,在中國大量生產

80年代佩戴墨綠色涼盔的越軍士兵


綠頭盔為何成越軍標配?70年經久不衰,在中國大量生產

佩戴東德產M-56鋼盔的越南掃雷部隊官兵

這種涼盔非常適合在越南的叢林中使用,不過在軍事科技突飛猛進的年代,士兵對防護的要求越來越高,涼盔脆弱的防彈能力不斷凸顯,導致越南士兵的傷亡率不斷攀升。到了越南戰爭期間,蘇聯和東歐各國曾援助過越南不少蘇制鋼盔與M-56式鋼盔,但數量太少難解燃眉之急,只能重點配發給防空部隊和炮兵。在此後的歲月,又經歷了對越自衛還擊戰和兩山輪戰,越南也到了崩潰的邊緣,薄弱的工業基礎根本無力為軍隊生產新式軍盔,一線官兵只能繼續將就地使用這種已經落後於時代的帽盔,直到現在。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