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家病人有壓瘡:咋辦?

推拿 護膚 美容 健康 醫學顧事 2017-05-15

居家病人有壓瘡:咋辦?

張苗,王靜,蘇學榮,解放軍306醫院,普通外科

品牌質量管理辦公室 郭廣輝 編輯

不久前筆者所在的科室收治了一位輾轉多家醫院的92歲高齡褥瘡患者,詢問得知該患者的壓瘡是由於長時間固定體位所造成。查體可見患者左側坐骨結節部位有由典型的壓力性損傷導致的皮膚局部壞死,片狀潰瘍,範圍直徑5cm×5cm,深及至脂肪筋膜層,少量滲液,周圍皮膚輕度紅腫,無明顯觸痛。入院後經過溼敷和利器清創等措施逐步清除壞死組織,並輔助加強飯菜營養,靜脈應用抗生素等措施,經過2個月的精心護理,患者局部感覺恢復,傷口癒合。居家病人有壓瘡:咋辦?

該患者體弱多病長期臥床,屬於典型的壓瘡。那麼壓瘡究竟是什麼呢?

壓瘡又名壓力性潰瘍。是由於局部組織長期受壓,發生持續缺血、缺氧、營養不良而導致組織潰爛壞死。其發生的因素主要分為局部因素和全身因素兩種。

局部因素:其一,主要由於壓力,剪切力,摩擦力長時間作用於局部組織而致局部組織缺血缺氧;其二,局部組織被汗液、尿液、引流液等各種體液刺激,致角質層破壞,使之易發生破潰和感染。

全身因素:高齡,感覺喪失,營養不良,組織灌注不足,及心理因素等。居家病人有壓瘡:咋辦?

該患者的壓瘡主要是由於長期的固定體位加之高齡造成的。目前情況下,醫院常規實施壓瘡管理制度,因此在醫院的壓瘡發生率明顯下降,而大多數嚴重壓瘡患者都是由於家庭護理不善而造成的。因此,加強對固定體位患者的家庭護理是預防壓瘡發生和有效抑制壓瘡惡化的重要措施。那麼在家裡我們對長期固定體位的患者應該怎麼做呢?居家病人有壓瘡:咋辦?

一要加強對局部受壓皮膚的觀察。家庭護理人員須密切關注患者皮膚狀況。如:有無紅腫破潰,有無體液、尿液等刺激性因素。如若發現應立即去除。紅腫皮膚,可加以按摩,熱敷以促進血液循環;破潰皮膚,應加強皮膚局部清潔,及時來醫院進行診治;有體液尿液等刺激性因素存在的,應加強局部皮膚護理保持局部皮膚清潔乾燥。

二要增加體位變換的次數。研究表明,長時間的固定體位,會導致局部組織缺血缺氧,是壓瘡發生的最主要的因素。因此,定時更換體位是預防壓瘡的關鍵。在家庭護理中,對於長期固定體位的病人應加強體位更換,如平臥位與側臥位更換;左側臥位與右側臥位更換,更換頻次為2小時每次。視皮膚局部狀況,若有紅腫破潰,應適當增加變換頻次。長期臥床者可使用氣墊床,受壓部位採用C墊或者骨隆突採用泡沫敷料來保持受壓皮膚的血液循環。以減少壓瘡發生的機率。

三要加強飲食營養的攝入。對於長期固定體位的患者一定要加強營養的攝入。足夠營養的攝入,不僅可以減輕剪切力和摩擦力對病人帶來的損害,還促進皮膚破潰患者的傷口癒合,同時也能提高患者自身的免疫力,從而有效控制壓瘡。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