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十大經典徒步路線之一”的洛克線上,我重新理解了生活'

"

本文刊載於《三聯生活週刊》2019年第30期,原文標題《在洛克線,與自我相視》

徒步會對徒步者帶來什麼樣的改變?在徒步的途中,我一直被這樣的問題所圍繞。後來我發現,徒步並不能改變任何人的生活,但它確實可以讓你重新定義與原本生活的關係,換一種維度看待這個熟悉的世界。

記者/王珊 攝影/劉有志

"

本文刊載於《三聯生活週刊》2019年第30期,原文標題《在洛克線,與自我相視》

徒步會對徒步者帶來什麼樣的改變?在徒步的途中,我一直被這樣的問題所圍繞。後來我發現,徒步並不能改變任何人的生活,但它確實可以讓你重新定義與原本生活的關係,換一種維度看待這個熟悉的世界。

記者/王珊 攝影/劉有志

在“中國十大經典徒步路線之一”的洛克線上,我重新理解了生活

洛克線上,嚮導以及馬幫是常見的,他們常年行走在這條線路上,迎來送往一批批的徒步者


出發去洛克線

為什麼要去徒步?在我沒來得及想這個問題的答案時,我就迫不及待地報名參加這組封面稿件寫作。我心裡有個聲音隱隱在說,你需要徒步,需要出去走一走,然而具體到為啥,我一時又沒想出個所以然。

直到出發的前一天,我把自己內心幾個混沌的想法擺在檯面上一個一個排列出來。第一條,畢業之後過了許多年匆忙晃悠、可能還有些懶散的日子,或許徒步能夠讓我騰出些時間重新認識下自己;第二條更為簡單,每個人可以在相應的前提下選擇自己心儀的道路,我一直嚮往大山大河、與世隔絕的深山,提到這幾個字眼就會生出出行的強烈願望。就像博物學家約翰·繆爾曾經說的那樣:“往一箇舊行囊裡扔進一條長麵包和一磅茶葉,趕緊躍出後院的柵欄。”

麵包是帶了,茶葉也用塑料布包裹塞進了書包裡,但行李顯然不是一個行囊這麼簡單,畢竟我跟攝影記者想要走的道路是洛克線。

洛克線得名於美籍奧地利探險家、博物學家約瑟夫·洛克(Joseph Charles Francis Rock)。18世紀以後,西方人將對中國的興趣由文化、哲學、宗教轉向豐富的自然資源。起初,他們只能在廣州蒐集植物。隨著長江中上游通商口岸的增多,一些博物學家開始從沿海進入中國腹地。與此同時,英、法兩國的殖民勢力從東南亞深入雲南。在此前提下,19世紀末、20世紀初的雲南和四川成為博物學事業的重要目標。比如,由維奇父子運營的英國最傑出的園林公司在1899年讓威爾遜沿著緬甸到騰越(今騰衝)的新公路進入雲南和四川。在四川,威爾遜往國內寄回了305種植物的種子,還用沃德箱帶回了數百件植株,以及上千種植物標本。

洛克則是接受了包括皇家地理學會、哈佛植物園、美國國家地理協會,以及一些園林公司和財團的委託。洛克是一個才學兼備的人,來中國之前,他已經寫了好幾本與樹相關的書籍。他在夏威夷學院還有一個自己的博物館,他和助教用了6個月的時間整理了植物館的每株標本,又在他們繪製的校園地圖上標出所有植物,編好號並做索引。1921年,洛克進入雲南,他用兩年的時間對納西文化和納西語言進行了研究。1924年,他打算前往四川木裡王國一探究竟。這個傳說中盛產黃金的世外桃源讓他充滿了嚮往。他在木裡待了一段時間,1928年他再次到訪,從木裡縣出發,深入貢嘎嶺地區,穿越到甘孜州的稻城亞丁,之後他在美國《國家地理雜誌》發表了他撰寫的文章和拍攝的照片,把這塊“藍色星球的最後一片淨土”第一次展現在世人面前。

我們要走的洛克線即是洛克此次行走的一部分線路,它全長約70公里,起點在木裡縣水洛鄉的嘎洛村,由此出發,途經森林、河流、雪山、高山湖,最高海拔4800米,最低也在3000米以上,風光旖旎多變,也因此,這段線路被稱為洛克此次穿越中“最經典”的一段線路,被徒步圈列為“中國十大經典徒步路線之一”。1933年英國小說家詹姆斯·希爾頓的小說《消失的地平線》出版,被認為是在洛克的探險故事啟發之下寫成的小說。小說主要講述了四名西方旅客因為意外來到坐落在群山之中的祕境的故事。這個祕境被稱為香格里拉,它被塑造成一個美麗的世外桃源,從此,尋找“香格里拉”,也成為人們在洛克線上的期待。

"

本文刊載於《三聯生活週刊》2019年第30期,原文標題《在洛克線,與自我相視》

徒步會對徒步者帶來什麼樣的改變?在徒步的途中,我一直被這樣的問題所圍繞。後來我發現,徒步並不能改變任何人的生活,但它確實可以讓你重新定義與原本生活的關係,換一種維度看待這個熟悉的世界。

記者/王珊 攝影/劉有志

在“中國十大經典徒步路線之一”的洛克線上,我重新理解了生活

洛克線上,嚮導以及馬幫是常見的,他們常年行走在這條線路上,迎來送往一批批的徒步者


出發去洛克線

為什麼要去徒步?在我沒來得及想這個問題的答案時,我就迫不及待地報名參加這組封面稿件寫作。我心裡有個聲音隱隱在說,你需要徒步,需要出去走一走,然而具體到為啥,我一時又沒想出個所以然。

直到出發的前一天,我把自己內心幾個混沌的想法擺在檯面上一個一個排列出來。第一條,畢業之後過了許多年匆忙晃悠、可能還有些懶散的日子,或許徒步能夠讓我騰出些時間重新認識下自己;第二條更為簡單,每個人可以在相應的前提下選擇自己心儀的道路,我一直嚮往大山大河、與世隔絕的深山,提到這幾個字眼就會生出出行的強烈願望。就像博物學家約翰·繆爾曾經說的那樣:“往一箇舊行囊裡扔進一條長麵包和一磅茶葉,趕緊躍出後院的柵欄。”

麵包是帶了,茶葉也用塑料布包裹塞進了書包裡,但行李顯然不是一個行囊這麼簡單,畢竟我跟攝影記者想要走的道路是洛克線。

洛克線得名於美籍奧地利探險家、博物學家約瑟夫·洛克(Joseph Charles Francis Rock)。18世紀以後,西方人將對中國的興趣由文化、哲學、宗教轉向豐富的自然資源。起初,他們只能在廣州蒐集植物。隨著長江中上游通商口岸的增多,一些博物學家開始從沿海進入中國腹地。與此同時,英、法兩國的殖民勢力從東南亞深入雲南。在此前提下,19世紀末、20世紀初的雲南和四川成為博物學事業的重要目標。比如,由維奇父子運營的英國最傑出的園林公司在1899年讓威爾遜沿著緬甸到騰越(今騰衝)的新公路進入雲南和四川。在四川,威爾遜往國內寄回了305種植物的種子,還用沃德箱帶回了數百件植株,以及上千種植物標本。

洛克則是接受了包括皇家地理學會、哈佛植物園、美國國家地理協會,以及一些園林公司和財團的委託。洛克是一個才學兼備的人,來中國之前,他已經寫了好幾本與樹相關的書籍。他在夏威夷學院還有一個自己的博物館,他和助教用了6個月的時間整理了植物館的每株標本,又在他們繪製的校園地圖上標出所有植物,編好號並做索引。1921年,洛克進入雲南,他用兩年的時間對納西文化和納西語言進行了研究。1924年,他打算前往四川木裡王國一探究竟。這個傳說中盛產黃金的世外桃源讓他充滿了嚮往。他在木裡待了一段時間,1928年他再次到訪,從木裡縣出發,深入貢嘎嶺地區,穿越到甘孜州的稻城亞丁,之後他在美國《國家地理雜誌》發表了他撰寫的文章和拍攝的照片,把這塊“藍色星球的最後一片淨土”第一次展現在世人面前。

我們要走的洛克線即是洛克此次行走的一部分線路,它全長約70公里,起點在木裡縣水洛鄉的嘎洛村,由此出發,途經森林、河流、雪山、高山湖,最高海拔4800米,最低也在3000米以上,風光旖旎多變,也因此,這段線路被稱為洛克此次穿越中“最經典”的一段線路,被徒步圈列為“中國十大經典徒步路線之一”。1933年英國小說家詹姆斯·希爾頓的小說《消失的地平線》出版,被認為是在洛克的探險故事啟發之下寫成的小說。小說主要講述了四名西方旅客因為意外來到坐落在群山之中的祕境的故事。這個祕境被稱為香格里拉,它被塑造成一個美麗的世外桃源,從此,尋找“香格里拉”,也成為人們在洛克線上的期待。

在“中國十大經典徒步路線之一”的洛克線上,我重新理解了生活

洛克線途經森林、河流、雪山、高山湖,風光旖旎多變,被稱為美國博物學家洛克穿越中“最經典”的一段

如果行程順利,徒步一般歷時5天。這意味著,我們的旅程顯然不可能是帶個午餐便當,手機裡有個地圖就可以上路的。到現在為止,這仍是一片尚未開發的地區,你不可能晚上在路途的末端找個地方洗澡,並飽餐一頓——在洛克線上,你要在野外生火做飯。想象一下那個場面,當篝火升起的時候,蚊子被煙燻得亂躥,你要做的是用不知殘存在哪裡的一絲氣力在這個由火域構成的安全地帶搭上帳篷,然後找到溪流,在冰冷的河水裡淘米洗菜,之後才能鑽進睡袋,與這個世界道一聲晚安。好在,朋友告訴我,野外的動物如果你不去惹它們,它們也不會主動過來尋你。

所以,當我在北京收拾完行囊的時候,我發現我的行李包括一個塞得滿滿的50升登山包,裡面裝了換洗衣物、暖寶寶、巧克力、雨衣、防雨袋等等,我的睡袋、帳篷由於塞不進去,只能攤在一邊,此外,地上還攤著一個揹包,兩個防潮墊。我將防潮墊綁在登山包後面,背上登山包,一手提著書包,一手拎著睡袋和帳篷開始了旅途。這些重量超過25公斤,實在不想提。當我們到達木裡縣城的時候,我跟攝影記者還捎上了8斤豬肉,5斤土豆,五六斤胡蘿蔔,還有白蘿蔔、空心菜、芹菜等等。這些多出來的東西,被塞進了一個花裡胡哨的編織袋,耗盡了我跟攝影記者對這個即將開啟旅程的所有美好期待。我們將這些大包小包的東西扛進了一輛由木裡開往水洛鄉的公共汽車,瞬間將車裡僅剩的空隙佔滿。而我們二人因為沒有座位,只能在車門後面側身站立。這是我們跟嚮導5天的口糧。按照當地約定成俗的規定,嚮導的三餐需要由徒步者負責。

我們的嚮導翁丁是一位藏族人,今年41歲,他的家就住在嘎洛村,距離我們徒步線路的起點步行時間不超過一個小時。嘎洛村並不大,被山坡包圍著,隨便爬上一個小山包,都能俯視村子的全貌。翁丁告訴我,整個村子有100多戶人家,幾乎每家都有人會在徒步季節離家當嚮導。翁丁從20歲出頭就帶團從四川稻城徒步到瀘沽湖,26歲的時候,他才跟著導遊第一次走洛克線,隨後自己還單獨一個人走了一次才放心帶團。

"

本文刊載於《三聯生活週刊》2019年第30期,原文標題《在洛克線,與自我相視》

徒步會對徒步者帶來什麼樣的改變?在徒步的途中,我一直被這樣的問題所圍繞。後來我發現,徒步並不能改變任何人的生活,但它確實可以讓你重新定義與原本生活的關係,換一種維度看待這個熟悉的世界。

記者/王珊 攝影/劉有志

在“中國十大經典徒步路線之一”的洛克線上,我重新理解了生活

洛克線上,嚮導以及馬幫是常見的,他們常年行走在這條線路上,迎來送往一批批的徒步者


出發去洛克線

為什麼要去徒步?在我沒來得及想這個問題的答案時,我就迫不及待地報名參加這組封面稿件寫作。我心裡有個聲音隱隱在說,你需要徒步,需要出去走一走,然而具體到為啥,我一時又沒想出個所以然。

直到出發的前一天,我把自己內心幾個混沌的想法擺在檯面上一個一個排列出來。第一條,畢業之後過了許多年匆忙晃悠、可能還有些懶散的日子,或許徒步能夠讓我騰出些時間重新認識下自己;第二條更為簡單,每個人可以在相應的前提下選擇自己心儀的道路,我一直嚮往大山大河、與世隔絕的深山,提到這幾個字眼就會生出出行的強烈願望。就像博物學家約翰·繆爾曾經說的那樣:“往一箇舊行囊裡扔進一條長麵包和一磅茶葉,趕緊躍出後院的柵欄。”

麵包是帶了,茶葉也用塑料布包裹塞進了書包裡,但行李顯然不是一個行囊這麼簡單,畢竟我跟攝影記者想要走的道路是洛克線。

洛克線得名於美籍奧地利探險家、博物學家約瑟夫·洛克(Joseph Charles Francis Rock)。18世紀以後,西方人將對中國的興趣由文化、哲學、宗教轉向豐富的自然資源。起初,他們只能在廣州蒐集植物。隨著長江中上游通商口岸的增多,一些博物學家開始從沿海進入中國腹地。與此同時,英、法兩國的殖民勢力從東南亞深入雲南。在此前提下,19世紀末、20世紀初的雲南和四川成為博物學事業的重要目標。比如,由維奇父子運營的英國最傑出的園林公司在1899年讓威爾遜沿著緬甸到騰越(今騰衝)的新公路進入雲南和四川。在四川,威爾遜往國內寄回了305種植物的種子,還用沃德箱帶回了數百件植株,以及上千種植物標本。

洛克則是接受了包括皇家地理學會、哈佛植物園、美國國家地理協會,以及一些園林公司和財團的委託。洛克是一個才學兼備的人,來中國之前,他已經寫了好幾本與樹相關的書籍。他在夏威夷學院還有一個自己的博物館,他和助教用了6個月的時間整理了植物館的每株標本,又在他們繪製的校園地圖上標出所有植物,編好號並做索引。1921年,洛克進入雲南,他用兩年的時間對納西文化和納西語言進行了研究。1924年,他打算前往四川木裡王國一探究竟。這個傳說中盛產黃金的世外桃源讓他充滿了嚮往。他在木裡待了一段時間,1928年他再次到訪,從木裡縣出發,深入貢嘎嶺地區,穿越到甘孜州的稻城亞丁,之後他在美國《國家地理雜誌》發表了他撰寫的文章和拍攝的照片,把這塊“藍色星球的最後一片淨土”第一次展現在世人面前。

我們要走的洛克線即是洛克此次行走的一部分線路,它全長約70公里,起點在木裡縣水洛鄉的嘎洛村,由此出發,途經森林、河流、雪山、高山湖,最高海拔4800米,最低也在3000米以上,風光旖旎多變,也因此,這段線路被稱為洛克此次穿越中“最經典”的一段線路,被徒步圈列為“中國十大經典徒步路線之一”。1933年英國小說家詹姆斯·希爾頓的小說《消失的地平線》出版,被認為是在洛克的探險故事啟發之下寫成的小說。小說主要講述了四名西方旅客因為意外來到坐落在群山之中的祕境的故事。這個祕境被稱為香格里拉,它被塑造成一個美麗的世外桃源,從此,尋找“香格里拉”,也成為人們在洛克線上的期待。

在“中國十大經典徒步路線之一”的洛克線上,我重新理解了生活

洛克線途經森林、河流、雪山、高山湖,風光旖旎多變,被稱為美國博物學家洛克穿越中“最經典”的一段

如果行程順利,徒步一般歷時5天。這意味著,我們的旅程顯然不可能是帶個午餐便當,手機裡有個地圖就可以上路的。到現在為止,這仍是一片尚未開發的地區,你不可能晚上在路途的末端找個地方洗澡,並飽餐一頓——在洛克線上,你要在野外生火做飯。想象一下那個場面,當篝火升起的時候,蚊子被煙燻得亂躥,你要做的是用不知殘存在哪裡的一絲氣力在這個由火域構成的安全地帶搭上帳篷,然後找到溪流,在冰冷的河水裡淘米洗菜,之後才能鑽進睡袋,與這個世界道一聲晚安。好在,朋友告訴我,野外的動物如果你不去惹它們,它們也不會主動過來尋你。

所以,當我在北京收拾完行囊的時候,我發現我的行李包括一個塞得滿滿的50升登山包,裡面裝了換洗衣物、暖寶寶、巧克力、雨衣、防雨袋等等,我的睡袋、帳篷由於塞不進去,只能攤在一邊,此外,地上還攤著一個揹包,兩個防潮墊。我將防潮墊綁在登山包後面,背上登山包,一手提著書包,一手拎著睡袋和帳篷開始了旅途。這些重量超過25公斤,實在不想提。當我們到達木裡縣城的時候,我跟攝影記者還捎上了8斤豬肉,5斤土豆,五六斤胡蘿蔔,還有白蘿蔔、空心菜、芹菜等等。這些多出來的東西,被塞進了一個花裡胡哨的編織袋,耗盡了我跟攝影記者對這個即將開啟旅程的所有美好期待。我們將這些大包小包的東西扛進了一輛由木裡開往水洛鄉的公共汽車,瞬間將車裡僅剩的空隙佔滿。而我們二人因為沒有座位,只能在車門後面側身站立。這是我們跟嚮導5天的口糧。按照當地約定成俗的規定,嚮導的三餐需要由徒步者負責。

我們的嚮導翁丁是一位藏族人,今年41歲,他的家就住在嘎洛村,距離我們徒步線路的起點步行時間不超過一個小時。嘎洛村並不大,被山坡包圍著,隨便爬上一個小山包,都能俯視村子的全貌。翁丁告訴我,整個村子有100多戶人家,幾乎每家都有人會在徒步季節離家當嚮導。翁丁從20歲出頭就帶團從四川稻城徒步到瀘沽湖,26歲的時候,他才跟著導遊第一次走洛克線,隨後自己還單獨一個人走了一次才放心帶團。

在“中國十大經典徒步路線之一”的洛克線上,我重新理解了生活

7月7日,我們的嚮導翁丁將行李綁在騾子身上,徒步之旅即將開始,起點為嘎洛村

翁丁說,他很小的時候就聽村子裡祖輩的老人談起過這條線路,但村裡很少有人會專門沿著道路走,偶爾挖蟲草的時候才會走到這裡。2008年左右,洛克線開始熱鬧起來。“10月份是最熱鬧的季節,那時候營地上有上千個帳篷,先到先得,走在路上根本不需要軌跡導航儀,到處都是人和隊伍,根本不會迷路。”翁丁的漢語就是在這一次次出行中鍛煉出來的。他剛開始只會藏語,來了人也不知道怎麼溝通,後來慢慢能說一些,但不會寫字。

到風景中去

7月是洛克線的雨季,來的人要少一些。接到我們之前,翁丁只帶了四次小團。我們是他的第五批徒步客。走在路上,我們雖然看不到被秋天染滿顏色的漫山遍野,但夏天是花的王國,噌噌躥起的花花草草甚至將原本就不明顯的線路遮蔽了起來。山裡的季節又比平原晚上半個月,所以滿眼望去還是稚嫩的夏。

翁丁的小女兒與我們同行,翁丁稱她為“阿嘎”,在藏語裡是“最小”的意思。她今年15歲,在木裡縣讀初二,剛放暑假回來。從9歲開始她就每年跟父親走一遍線路。我幾乎每看到一朵花就問一下阿嘎叫什麼名字,但她也都不知道。不過,她認識草藥。在我們行進的路上,她一直在尋找一種叫做蟲樓的藥草,晒乾後收購價為40元一斤。阿嘎告訴我一個迅速辨別蟲樓的方法,即翠綠的葉子周圍有一圈黑邊。我一看,果真暗黑色的外緣包圍著夏綠,看起來十分惹人喜愛。阿嘎還認識當歸、蟲草,這些跟他們生計密切相關的植物,吸引了她所有的注意力。

我的志趣則在第一天行走的這片原始森林內。森林裡到處是苔蘚,還有一條嘩啦啦的溪流,被當地人稱為白水河。一路都能聽到溪水從石頭上跳躍而下的聲音,偶爾也覺得有些吵鬧。藏族有水葬的傳統,在許多神話中,水都是和神、幸福、美好、不朽連在一起的。翁丁告訴我,按照他們的習俗,水葬只在冬天進行,夏天如果將屍體投入河內,會觸怒神靈,上天會以不下雨作為懲處。所以,在我們的行程中,我們不用擔心和逝去的魂靈彼此驚擾。

"

本文刊載於《三聯生活週刊》2019年第30期,原文標題《在洛克線,與自我相視》

徒步會對徒步者帶來什麼樣的改變?在徒步的途中,我一直被這樣的問題所圍繞。後來我發現,徒步並不能改變任何人的生活,但它確實可以讓你重新定義與原本生活的關係,換一種維度看待這個熟悉的世界。

記者/王珊 攝影/劉有志

在“中國十大經典徒步路線之一”的洛克線上,我重新理解了生活

洛克線上,嚮導以及馬幫是常見的,他們常年行走在這條線路上,迎來送往一批批的徒步者


出發去洛克線

為什麼要去徒步?在我沒來得及想這個問題的答案時,我就迫不及待地報名參加這組封面稿件寫作。我心裡有個聲音隱隱在說,你需要徒步,需要出去走一走,然而具體到為啥,我一時又沒想出個所以然。

直到出發的前一天,我把自己內心幾個混沌的想法擺在檯面上一個一個排列出來。第一條,畢業之後過了許多年匆忙晃悠、可能還有些懶散的日子,或許徒步能夠讓我騰出些時間重新認識下自己;第二條更為簡單,每個人可以在相應的前提下選擇自己心儀的道路,我一直嚮往大山大河、與世隔絕的深山,提到這幾個字眼就會生出出行的強烈願望。就像博物學家約翰·繆爾曾經說的那樣:“往一箇舊行囊裡扔進一條長麵包和一磅茶葉,趕緊躍出後院的柵欄。”

麵包是帶了,茶葉也用塑料布包裹塞進了書包裡,但行李顯然不是一個行囊這麼簡單,畢竟我跟攝影記者想要走的道路是洛克線。

洛克線得名於美籍奧地利探險家、博物學家約瑟夫·洛克(Joseph Charles Francis Rock)。18世紀以後,西方人將對中國的興趣由文化、哲學、宗教轉向豐富的自然資源。起初,他們只能在廣州蒐集植物。隨著長江中上游通商口岸的增多,一些博物學家開始從沿海進入中國腹地。與此同時,英、法兩國的殖民勢力從東南亞深入雲南。在此前提下,19世紀末、20世紀初的雲南和四川成為博物學事業的重要目標。比如,由維奇父子運營的英國最傑出的園林公司在1899年讓威爾遜沿著緬甸到騰越(今騰衝)的新公路進入雲南和四川。在四川,威爾遜往國內寄回了305種植物的種子,還用沃德箱帶回了數百件植株,以及上千種植物標本。

洛克則是接受了包括皇家地理學會、哈佛植物園、美國國家地理協會,以及一些園林公司和財團的委託。洛克是一個才學兼備的人,來中國之前,他已經寫了好幾本與樹相關的書籍。他在夏威夷學院還有一個自己的博物館,他和助教用了6個月的時間整理了植物館的每株標本,又在他們繪製的校園地圖上標出所有植物,編好號並做索引。1921年,洛克進入雲南,他用兩年的時間對納西文化和納西語言進行了研究。1924年,他打算前往四川木裡王國一探究竟。這個傳說中盛產黃金的世外桃源讓他充滿了嚮往。他在木裡待了一段時間,1928年他再次到訪,從木裡縣出發,深入貢嘎嶺地區,穿越到甘孜州的稻城亞丁,之後他在美國《國家地理雜誌》發表了他撰寫的文章和拍攝的照片,把這塊“藍色星球的最後一片淨土”第一次展現在世人面前。

我們要走的洛克線即是洛克此次行走的一部分線路,它全長約70公里,起點在木裡縣水洛鄉的嘎洛村,由此出發,途經森林、河流、雪山、高山湖,最高海拔4800米,最低也在3000米以上,風光旖旎多變,也因此,這段線路被稱為洛克此次穿越中“最經典”的一段線路,被徒步圈列為“中國十大經典徒步路線之一”。1933年英國小說家詹姆斯·希爾頓的小說《消失的地平線》出版,被認為是在洛克的探險故事啟發之下寫成的小說。小說主要講述了四名西方旅客因為意外來到坐落在群山之中的祕境的故事。這個祕境被稱為香格里拉,它被塑造成一個美麗的世外桃源,從此,尋找“香格里拉”,也成為人們在洛克線上的期待。

在“中國十大經典徒步路線之一”的洛克線上,我重新理解了生活

洛克線途經森林、河流、雪山、高山湖,風光旖旎多變,被稱為美國博物學家洛克穿越中“最經典”的一段

如果行程順利,徒步一般歷時5天。這意味著,我們的旅程顯然不可能是帶個午餐便當,手機裡有個地圖就可以上路的。到現在為止,這仍是一片尚未開發的地區,你不可能晚上在路途的末端找個地方洗澡,並飽餐一頓——在洛克線上,你要在野外生火做飯。想象一下那個場面,當篝火升起的時候,蚊子被煙燻得亂躥,你要做的是用不知殘存在哪裡的一絲氣力在這個由火域構成的安全地帶搭上帳篷,然後找到溪流,在冰冷的河水裡淘米洗菜,之後才能鑽進睡袋,與這個世界道一聲晚安。好在,朋友告訴我,野外的動物如果你不去惹它們,它們也不會主動過來尋你。

所以,當我在北京收拾完行囊的時候,我發現我的行李包括一個塞得滿滿的50升登山包,裡面裝了換洗衣物、暖寶寶、巧克力、雨衣、防雨袋等等,我的睡袋、帳篷由於塞不進去,只能攤在一邊,此外,地上還攤著一個揹包,兩個防潮墊。我將防潮墊綁在登山包後面,背上登山包,一手提著書包,一手拎著睡袋和帳篷開始了旅途。這些重量超過25公斤,實在不想提。當我們到達木裡縣城的時候,我跟攝影記者還捎上了8斤豬肉,5斤土豆,五六斤胡蘿蔔,還有白蘿蔔、空心菜、芹菜等等。這些多出來的東西,被塞進了一個花裡胡哨的編織袋,耗盡了我跟攝影記者對這個即將開啟旅程的所有美好期待。我們將這些大包小包的東西扛進了一輛由木裡開往水洛鄉的公共汽車,瞬間將車裡僅剩的空隙佔滿。而我們二人因為沒有座位,只能在車門後面側身站立。這是我們跟嚮導5天的口糧。按照當地約定成俗的規定,嚮導的三餐需要由徒步者負責。

我們的嚮導翁丁是一位藏族人,今年41歲,他的家就住在嘎洛村,距離我們徒步線路的起點步行時間不超過一個小時。嘎洛村並不大,被山坡包圍著,隨便爬上一個小山包,都能俯視村子的全貌。翁丁告訴我,整個村子有100多戶人家,幾乎每家都有人會在徒步季節離家當嚮導。翁丁從20歲出頭就帶團從四川稻城徒步到瀘沽湖,26歲的時候,他才跟著導遊第一次走洛克線,隨後自己還單獨一個人走了一次才放心帶團。

在“中國十大經典徒步路線之一”的洛克線上,我重新理解了生活

7月7日,我們的嚮導翁丁將行李綁在騾子身上,徒步之旅即將開始,起點為嘎洛村

翁丁說,他很小的時候就聽村子裡祖輩的老人談起過這條線路,但村裡很少有人會專門沿著道路走,偶爾挖蟲草的時候才會走到這裡。2008年左右,洛克線開始熱鬧起來。“10月份是最熱鬧的季節,那時候營地上有上千個帳篷,先到先得,走在路上根本不需要軌跡導航儀,到處都是人和隊伍,根本不會迷路。”翁丁的漢語就是在這一次次出行中鍛煉出來的。他剛開始只會藏語,來了人也不知道怎麼溝通,後來慢慢能說一些,但不會寫字。

到風景中去

7月是洛克線的雨季,來的人要少一些。接到我們之前,翁丁只帶了四次小團。我們是他的第五批徒步客。走在路上,我們雖然看不到被秋天染滿顏色的漫山遍野,但夏天是花的王國,噌噌躥起的花花草草甚至將原本就不明顯的線路遮蔽了起來。山裡的季節又比平原晚上半個月,所以滿眼望去還是稚嫩的夏。

翁丁的小女兒與我們同行,翁丁稱她為“阿嘎”,在藏語裡是“最小”的意思。她今年15歲,在木裡縣讀初二,剛放暑假回來。從9歲開始她就每年跟父親走一遍線路。我幾乎每看到一朵花就問一下阿嘎叫什麼名字,但她也都不知道。不過,她認識草藥。在我們行進的路上,她一直在尋找一種叫做蟲樓的藥草,晒乾後收購價為40元一斤。阿嘎告訴我一個迅速辨別蟲樓的方法,即翠綠的葉子周圍有一圈黑邊。我一看,果真暗黑色的外緣包圍著夏綠,看起來十分惹人喜愛。阿嘎還認識當歸、蟲草,這些跟他們生計密切相關的植物,吸引了她所有的注意力。

我的志趣則在第一天行走的這片原始森林內。森林裡到處是苔蘚,還有一條嘩啦啦的溪流,被當地人稱為白水河。一路都能聽到溪水從石頭上跳躍而下的聲音,偶爾也覺得有些吵鬧。藏族有水葬的傳統,在許多神話中,水都是和神、幸福、美好、不朽連在一起的。翁丁告訴我,按照他們的習俗,水葬只在冬天進行,夏天如果將屍體投入河內,會觸怒神靈,上天會以不下雨作為懲處。所以,在我們的行程中,我們不用擔心和逝去的魂靈彼此驚擾。

在“中國十大經典徒步路線之一”的洛克線上,我重新理解了生活

在去洛克線起點的路上,碰到當地人騎摩托車進山,這是他們最主要的交通工具

行走的道路與溪流平行,將我們引向更加茂密的森林中。與其說道路,不如說是數十年來的腳印疊加出的尺把寬的殘留痕跡。森林包裹著道路和我們,隔斷了視線、方向,卻沒有帶給我被阻隔的恐懼和慌張感。新奇佔據了這片天空,一棵棵伸向天空的筆直樹木向森林裡的其他生物宣揚著它對這片土地的管轄權。但它們又是友善的,古老的樹根蔓延到地面上,成了腳下的支撐物,寬闊的樹叢搭建出的涼蔭給森林增加了神祕感,陽光必須要插針溜縫才照得進來。

幾乎沒多遠就能看到許多倒伏的樹木,看上去像是雷擊的結果,斷裂的地方呈黑色,像是灼燒後的結果。有的樹木很粗,可能需要兩個人的手臂才能抱起來。這樣的樹木攔住了路後,需要路過的人用斧頭在其中間砍出通行的間距,與原本的道路銜接起來。即使已經對所要見到的風景有所準備,從入山的那一刻還是接連不斷地驚喜。這是相對輕鬆的一天,海拔的抬升並不明顯,我們在森林裡自在地穿梭就好。

翁丁家的兩匹騾子大大提升了我們的心情愉悅度,前面講到的所有行李都綁在了它們的身上。我只揹著一個小書包,裡面裝著相機、雨衣、杯子,一些可以補充能量的東西。騾子一匹棕黃色,一匹樹葉黃。樹葉黃年紀更大一些,有12歲。從洛克線熱起來開始,騾子和馬就成了這條線路的主要勞動力,負責馱送行李,當然遊客在體力不濟的情況下也可以騎馬,但這是需要額外收費的。翁丁牽著騾子走在前面,它們脖子上的鈴鐺咣咣作響,搖出一曲不成調的歌,引著我們慢慢向前走去。翁丁告訴我,每家每戶的騾子鈴鐺聲都不一樣,這也是區分它們的最好辦法。不僅如此,翁丁還能根據騾子的蹄印來判斷哪匹是自家的——有一天晚上,我們的騾子掙開了繩子跑了,翁丁第二天早上就是根據蹄印去找的,一直找了兩個小時才尋回來。

景色和鬆弛都是我們在城市和常規景區看不到、感受不到的。見美景是徒步對加菲最大的吸引力。加菲是我的一個採訪對象,她出生在1978年,已經是十幾年的老驢友了。就在前段時間,她還一個人去梅里雪山轉山。加菲是上海姑娘,大學畢業後在一家時尚雜誌做編輯,2005年左右,她想做一期關於生活方式的稿子,當時徒步的熱潮剛剛開始。她聽一個徒步者跟她講了去日果冷覺山峰徒步的事情,在四川四姑娘山地區。具體的講述她已經忘記了,只記得雪山很美,離自己也很遙遠。“他的講述讓你覺得通過科學的推進、克服困難後,是可以到達頂峰的。”加菲告訴我,從那時開始,她就跟著專業的徒步隊徒步。

加菲印象最深的一次是有一年穿越騰格裡沙漠,當晚他們露營在一個沙漠湖泊旁邊,一輪滿月將整個湖泊照得閃閃發亮。這個時候,領隊拿出了在湖中冰了許久的西瓜分給大家,整個團都雀躍了起來。“你如果不徒步,不深入到沙漠腹地,你就看不到湖泊,看不到清泉,也看不到那彎月亮。”另外一次深刻的記憶則是在穿越洛克線時,當陰雨散去,太陽跳了出來,照得雪山閃閃發光,那種美麗帶來的衝擊,她現在都忘不了。因為做時尚雜誌的緣故,加菲會去各地出差,看到了很多景點,她都會想:“這些,這些,我60歲的時候也可以來,但徒步這件事可能年輕體力合適的時候做比較好。”

"

本文刊載於《三聯生活週刊》2019年第30期,原文標題《在洛克線,與自我相視》

徒步會對徒步者帶來什麼樣的改變?在徒步的途中,我一直被這樣的問題所圍繞。後來我發現,徒步並不能改變任何人的生活,但它確實可以讓你重新定義與原本生活的關係,換一種維度看待這個熟悉的世界。

記者/王珊 攝影/劉有志

在“中國十大經典徒步路線之一”的洛克線上,我重新理解了生活

洛克線上,嚮導以及馬幫是常見的,他們常年行走在這條線路上,迎來送往一批批的徒步者


出發去洛克線

為什麼要去徒步?在我沒來得及想這個問題的答案時,我就迫不及待地報名參加這組封面稿件寫作。我心裡有個聲音隱隱在說,你需要徒步,需要出去走一走,然而具體到為啥,我一時又沒想出個所以然。

直到出發的前一天,我把自己內心幾個混沌的想法擺在檯面上一個一個排列出來。第一條,畢業之後過了許多年匆忙晃悠、可能還有些懶散的日子,或許徒步能夠讓我騰出些時間重新認識下自己;第二條更為簡單,每個人可以在相應的前提下選擇自己心儀的道路,我一直嚮往大山大河、與世隔絕的深山,提到這幾個字眼就會生出出行的強烈願望。就像博物學家約翰·繆爾曾經說的那樣:“往一箇舊行囊裡扔進一條長麵包和一磅茶葉,趕緊躍出後院的柵欄。”

麵包是帶了,茶葉也用塑料布包裹塞進了書包裡,但行李顯然不是一個行囊這麼簡單,畢竟我跟攝影記者想要走的道路是洛克線。

洛克線得名於美籍奧地利探險家、博物學家約瑟夫·洛克(Joseph Charles Francis Rock)。18世紀以後,西方人將對中國的興趣由文化、哲學、宗教轉向豐富的自然資源。起初,他們只能在廣州蒐集植物。隨著長江中上游通商口岸的增多,一些博物學家開始從沿海進入中國腹地。與此同時,英、法兩國的殖民勢力從東南亞深入雲南。在此前提下,19世紀末、20世紀初的雲南和四川成為博物學事業的重要目標。比如,由維奇父子運營的英國最傑出的園林公司在1899年讓威爾遜沿著緬甸到騰越(今騰衝)的新公路進入雲南和四川。在四川,威爾遜往國內寄回了305種植物的種子,還用沃德箱帶回了數百件植株,以及上千種植物標本。

洛克則是接受了包括皇家地理學會、哈佛植物園、美國國家地理協會,以及一些園林公司和財團的委託。洛克是一個才學兼備的人,來中國之前,他已經寫了好幾本與樹相關的書籍。他在夏威夷學院還有一個自己的博物館,他和助教用了6個月的時間整理了植物館的每株標本,又在他們繪製的校園地圖上標出所有植物,編好號並做索引。1921年,洛克進入雲南,他用兩年的時間對納西文化和納西語言進行了研究。1924年,他打算前往四川木裡王國一探究竟。這個傳說中盛產黃金的世外桃源讓他充滿了嚮往。他在木裡待了一段時間,1928年他再次到訪,從木裡縣出發,深入貢嘎嶺地區,穿越到甘孜州的稻城亞丁,之後他在美國《國家地理雜誌》發表了他撰寫的文章和拍攝的照片,把這塊“藍色星球的最後一片淨土”第一次展現在世人面前。

我們要走的洛克線即是洛克此次行走的一部分線路,它全長約70公里,起點在木裡縣水洛鄉的嘎洛村,由此出發,途經森林、河流、雪山、高山湖,最高海拔4800米,最低也在3000米以上,風光旖旎多變,也因此,這段線路被稱為洛克此次穿越中“最經典”的一段線路,被徒步圈列為“中國十大經典徒步路線之一”。1933年英國小說家詹姆斯·希爾頓的小說《消失的地平線》出版,被認為是在洛克的探險故事啟發之下寫成的小說。小說主要講述了四名西方旅客因為意外來到坐落在群山之中的祕境的故事。這個祕境被稱為香格里拉,它被塑造成一個美麗的世外桃源,從此,尋找“香格里拉”,也成為人們在洛克線上的期待。

在“中國十大經典徒步路線之一”的洛克線上,我重新理解了生活

洛克線途經森林、河流、雪山、高山湖,風光旖旎多變,被稱為美國博物學家洛克穿越中“最經典”的一段

如果行程順利,徒步一般歷時5天。這意味著,我們的旅程顯然不可能是帶個午餐便當,手機裡有個地圖就可以上路的。到現在為止,這仍是一片尚未開發的地區,你不可能晚上在路途的末端找個地方洗澡,並飽餐一頓——在洛克線上,你要在野外生火做飯。想象一下那個場面,當篝火升起的時候,蚊子被煙燻得亂躥,你要做的是用不知殘存在哪裡的一絲氣力在這個由火域構成的安全地帶搭上帳篷,然後找到溪流,在冰冷的河水裡淘米洗菜,之後才能鑽進睡袋,與這個世界道一聲晚安。好在,朋友告訴我,野外的動物如果你不去惹它們,它們也不會主動過來尋你。

所以,當我在北京收拾完行囊的時候,我發現我的行李包括一個塞得滿滿的50升登山包,裡面裝了換洗衣物、暖寶寶、巧克力、雨衣、防雨袋等等,我的睡袋、帳篷由於塞不進去,只能攤在一邊,此外,地上還攤著一個揹包,兩個防潮墊。我將防潮墊綁在登山包後面,背上登山包,一手提著書包,一手拎著睡袋和帳篷開始了旅途。這些重量超過25公斤,實在不想提。當我們到達木裡縣城的時候,我跟攝影記者還捎上了8斤豬肉,5斤土豆,五六斤胡蘿蔔,還有白蘿蔔、空心菜、芹菜等等。這些多出來的東西,被塞進了一個花裡胡哨的編織袋,耗盡了我跟攝影記者對這個即將開啟旅程的所有美好期待。我們將這些大包小包的東西扛進了一輛由木裡開往水洛鄉的公共汽車,瞬間將車裡僅剩的空隙佔滿。而我們二人因為沒有座位,只能在車門後面側身站立。這是我們跟嚮導5天的口糧。按照當地約定成俗的規定,嚮導的三餐需要由徒步者負責。

我們的嚮導翁丁是一位藏族人,今年41歲,他的家就住在嘎洛村,距離我們徒步線路的起點步行時間不超過一個小時。嘎洛村並不大,被山坡包圍著,隨便爬上一個小山包,都能俯視村子的全貌。翁丁告訴我,整個村子有100多戶人家,幾乎每家都有人會在徒步季節離家當嚮導。翁丁從20歲出頭就帶團從四川稻城徒步到瀘沽湖,26歲的時候,他才跟著導遊第一次走洛克線,隨後自己還單獨一個人走了一次才放心帶團。

在“中國十大經典徒步路線之一”的洛克線上,我重新理解了生活

7月7日,我們的嚮導翁丁將行李綁在騾子身上,徒步之旅即將開始,起點為嘎洛村

翁丁說,他很小的時候就聽村子裡祖輩的老人談起過這條線路,但村裡很少有人會專門沿著道路走,偶爾挖蟲草的時候才會走到這裡。2008年左右,洛克線開始熱鬧起來。“10月份是最熱鬧的季節,那時候營地上有上千個帳篷,先到先得,走在路上根本不需要軌跡導航儀,到處都是人和隊伍,根本不會迷路。”翁丁的漢語就是在這一次次出行中鍛煉出來的。他剛開始只會藏語,來了人也不知道怎麼溝通,後來慢慢能說一些,但不會寫字。

到風景中去

7月是洛克線的雨季,來的人要少一些。接到我們之前,翁丁只帶了四次小團。我們是他的第五批徒步客。走在路上,我們雖然看不到被秋天染滿顏色的漫山遍野,但夏天是花的王國,噌噌躥起的花花草草甚至將原本就不明顯的線路遮蔽了起來。山裡的季節又比平原晚上半個月,所以滿眼望去還是稚嫩的夏。

翁丁的小女兒與我們同行,翁丁稱她為“阿嘎”,在藏語裡是“最小”的意思。她今年15歲,在木裡縣讀初二,剛放暑假回來。從9歲開始她就每年跟父親走一遍線路。我幾乎每看到一朵花就問一下阿嘎叫什麼名字,但她也都不知道。不過,她認識草藥。在我們行進的路上,她一直在尋找一種叫做蟲樓的藥草,晒乾後收購價為40元一斤。阿嘎告訴我一個迅速辨別蟲樓的方法,即翠綠的葉子周圍有一圈黑邊。我一看,果真暗黑色的外緣包圍著夏綠,看起來十分惹人喜愛。阿嘎還認識當歸、蟲草,這些跟他們生計密切相關的植物,吸引了她所有的注意力。

我的志趣則在第一天行走的這片原始森林內。森林裡到處是苔蘚,還有一條嘩啦啦的溪流,被當地人稱為白水河。一路都能聽到溪水從石頭上跳躍而下的聲音,偶爾也覺得有些吵鬧。藏族有水葬的傳統,在許多神話中,水都是和神、幸福、美好、不朽連在一起的。翁丁告訴我,按照他們的習俗,水葬只在冬天進行,夏天如果將屍體投入河內,會觸怒神靈,上天會以不下雨作為懲處。所以,在我們的行程中,我們不用擔心和逝去的魂靈彼此驚擾。

在“中國十大經典徒步路線之一”的洛克線上,我重新理解了生活

在去洛克線起點的路上,碰到當地人騎摩托車進山,這是他們最主要的交通工具

行走的道路與溪流平行,將我們引向更加茂密的森林中。與其說道路,不如說是數十年來的腳印疊加出的尺把寬的殘留痕跡。森林包裹著道路和我們,隔斷了視線、方向,卻沒有帶給我被阻隔的恐懼和慌張感。新奇佔據了這片天空,一棵棵伸向天空的筆直樹木向森林裡的其他生物宣揚著它對這片土地的管轄權。但它們又是友善的,古老的樹根蔓延到地面上,成了腳下的支撐物,寬闊的樹叢搭建出的涼蔭給森林增加了神祕感,陽光必須要插針溜縫才照得進來。

幾乎沒多遠就能看到許多倒伏的樹木,看上去像是雷擊的結果,斷裂的地方呈黑色,像是灼燒後的結果。有的樹木很粗,可能需要兩個人的手臂才能抱起來。這樣的樹木攔住了路後,需要路過的人用斧頭在其中間砍出通行的間距,與原本的道路銜接起來。即使已經對所要見到的風景有所準備,從入山的那一刻還是接連不斷地驚喜。這是相對輕鬆的一天,海拔的抬升並不明顯,我們在森林裡自在地穿梭就好。

翁丁家的兩匹騾子大大提升了我們的心情愉悅度,前面講到的所有行李都綁在了它們的身上。我只揹著一個小書包,裡面裝著相機、雨衣、杯子,一些可以補充能量的東西。騾子一匹棕黃色,一匹樹葉黃。樹葉黃年紀更大一些,有12歲。從洛克線熱起來開始,騾子和馬就成了這條線路的主要勞動力,負責馱送行李,當然遊客在體力不濟的情況下也可以騎馬,但這是需要額外收費的。翁丁牽著騾子走在前面,它們脖子上的鈴鐺咣咣作響,搖出一曲不成調的歌,引著我們慢慢向前走去。翁丁告訴我,每家每戶的騾子鈴鐺聲都不一樣,這也是區分它們的最好辦法。不僅如此,翁丁還能根據騾子的蹄印來判斷哪匹是自家的——有一天晚上,我們的騾子掙開了繩子跑了,翁丁第二天早上就是根據蹄印去找的,一直找了兩個小時才尋回來。

景色和鬆弛都是我們在城市和常規景區看不到、感受不到的。見美景是徒步對加菲最大的吸引力。加菲是我的一個採訪對象,她出生在1978年,已經是十幾年的老驢友了。就在前段時間,她還一個人去梅里雪山轉山。加菲是上海姑娘,大學畢業後在一家時尚雜誌做編輯,2005年左右,她想做一期關於生活方式的稿子,當時徒步的熱潮剛剛開始。她聽一個徒步者跟她講了去日果冷覺山峰徒步的事情,在四川四姑娘山地區。具體的講述她已經忘記了,只記得雪山很美,離自己也很遙遠。“他的講述讓你覺得通過科學的推進、克服困難後,是可以到達頂峰的。”加菲告訴我,從那時開始,她就跟著專業的徒步隊徒步。

加菲印象最深的一次是有一年穿越騰格裡沙漠,當晚他們露營在一個沙漠湖泊旁邊,一輪滿月將整個湖泊照得閃閃發亮。這個時候,領隊拿出了在湖中冰了許久的西瓜分給大家,整個團都雀躍了起來。“你如果不徒步,不深入到沙漠腹地,你就看不到湖泊,看不到清泉,也看不到那彎月亮。”另外一次深刻的記憶則是在穿越洛克線時,當陰雨散去,太陽跳了出來,照得雪山閃閃發光,那種美麗帶來的衝擊,她現在都忘不了。因為做時尚雜誌的緣故,加菲會去各地出差,看到了很多景點,她都會想:“這些,這些,我60歲的時候也可以來,但徒步這件事可能年輕體力合適的時候做比較好。”

在“中國十大經典徒步路線之一”的洛克線上,我重新理解了生活

洛克線上重裝徒步的驢友,讓我們有勇氣繼續走下去

今年37歲的伏永安是戶外探險節目《荒野遊俠記》的製作人,他自拍自導自演製作了三季節目,粉絲達到上百萬。每一期節目都是他的一次出行經歷,選的都是常人很少涉及的風景絕佳的路線,他稱其為“祕境”。“我想告訴別人,國內也有很多一線的風景,是我們沒有注意到的。我也不會去做過分挑戰自我的事情,比如說去雪山,我不會選擇登頂,那需要專業的設備、相當的體力以及大量的準備,我們只會去景色比較好的地方。”

在做節目之前,伏永安只能算是一名戶外愛好者,但幾年前父親生病去世讓他下決心改變自己的狀態。“我在醫院陪了父親半年,看著父親的生命一點點流失,我當時想了很多,尤其是醫院的那種氛圍,好像靜止了一樣。”伏永安聯想到自己,他在一家都市媒體工作,每天按部就班地採訪、見客戶,可以想見未來3年、10年甚至30年之後的生活,想起來都覺得沒意思。所以父親去世以後,他就辭職了。“在野外,你永遠不知道自己明天會看到什麼,你會遇到什麼人,不確定和未知才是真正吸引人的。”伏永安告訴我,他的粉絲裡很大一部分是城市裡的白領階層,想要出去走走,但是被生活所限制。“他們經常開玩笑說我實現了他們的詩和遠方,但他們基本是那些你看起來就跟戶外隔了三條街的人。”

"

本文刊載於《三聯生活週刊》2019年第30期,原文標題《在洛克線,與自我相視》

徒步會對徒步者帶來什麼樣的改變?在徒步的途中,我一直被這樣的問題所圍繞。後來我發現,徒步並不能改變任何人的生活,但它確實可以讓你重新定義與原本生活的關係,換一種維度看待這個熟悉的世界。

記者/王珊 攝影/劉有志

在“中國十大經典徒步路線之一”的洛克線上,我重新理解了生活

洛克線上,嚮導以及馬幫是常見的,他們常年行走在這條線路上,迎來送往一批批的徒步者


出發去洛克線

為什麼要去徒步?在我沒來得及想這個問題的答案時,我就迫不及待地報名參加這組封面稿件寫作。我心裡有個聲音隱隱在說,你需要徒步,需要出去走一走,然而具體到為啥,我一時又沒想出個所以然。

直到出發的前一天,我把自己內心幾個混沌的想法擺在檯面上一個一個排列出來。第一條,畢業之後過了許多年匆忙晃悠、可能還有些懶散的日子,或許徒步能夠讓我騰出些時間重新認識下自己;第二條更為簡單,每個人可以在相應的前提下選擇自己心儀的道路,我一直嚮往大山大河、與世隔絕的深山,提到這幾個字眼就會生出出行的強烈願望。就像博物學家約翰·繆爾曾經說的那樣:“往一箇舊行囊裡扔進一條長麵包和一磅茶葉,趕緊躍出後院的柵欄。”

麵包是帶了,茶葉也用塑料布包裹塞進了書包裡,但行李顯然不是一個行囊這麼簡單,畢竟我跟攝影記者想要走的道路是洛克線。

洛克線得名於美籍奧地利探險家、博物學家約瑟夫·洛克(Joseph Charles Francis Rock)。18世紀以後,西方人將對中國的興趣由文化、哲學、宗教轉向豐富的自然資源。起初,他們只能在廣州蒐集植物。隨著長江中上游通商口岸的增多,一些博物學家開始從沿海進入中國腹地。與此同時,英、法兩國的殖民勢力從東南亞深入雲南。在此前提下,19世紀末、20世紀初的雲南和四川成為博物學事業的重要目標。比如,由維奇父子運營的英國最傑出的園林公司在1899年讓威爾遜沿著緬甸到騰越(今騰衝)的新公路進入雲南和四川。在四川,威爾遜往國內寄回了305種植物的種子,還用沃德箱帶回了數百件植株,以及上千種植物標本。

洛克則是接受了包括皇家地理學會、哈佛植物園、美國國家地理協會,以及一些園林公司和財團的委託。洛克是一個才學兼備的人,來中國之前,他已經寫了好幾本與樹相關的書籍。他在夏威夷學院還有一個自己的博物館,他和助教用了6個月的時間整理了植物館的每株標本,又在他們繪製的校園地圖上標出所有植物,編好號並做索引。1921年,洛克進入雲南,他用兩年的時間對納西文化和納西語言進行了研究。1924年,他打算前往四川木裡王國一探究竟。這個傳說中盛產黃金的世外桃源讓他充滿了嚮往。他在木裡待了一段時間,1928年他再次到訪,從木裡縣出發,深入貢嘎嶺地區,穿越到甘孜州的稻城亞丁,之後他在美國《國家地理雜誌》發表了他撰寫的文章和拍攝的照片,把這塊“藍色星球的最後一片淨土”第一次展現在世人面前。

我們要走的洛克線即是洛克此次行走的一部分線路,它全長約70公里,起點在木裡縣水洛鄉的嘎洛村,由此出發,途經森林、河流、雪山、高山湖,最高海拔4800米,最低也在3000米以上,風光旖旎多變,也因此,這段線路被稱為洛克此次穿越中“最經典”的一段線路,被徒步圈列為“中國十大經典徒步路線之一”。1933年英國小說家詹姆斯·希爾頓的小說《消失的地平線》出版,被認為是在洛克的探險故事啟發之下寫成的小說。小說主要講述了四名西方旅客因為意外來到坐落在群山之中的祕境的故事。這個祕境被稱為香格里拉,它被塑造成一個美麗的世外桃源,從此,尋找“香格里拉”,也成為人們在洛克線上的期待。

在“中國十大經典徒步路線之一”的洛克線上,我重新理解了生活

洛克線途經森林、河流、雪山、高山湖,風光旖旎多變,被稱為美國博物學家洛克穿越中“最經典”的一段

如果行程順利,徒步一般歷時5天。這意味著,我們的旅程顯然不可能是帶個午餐便當,手機裡有個地圖就可以上路的。到現在為止,這仍是一片尚未開發的地區,你不可能晚上在路途的末端找個地方洗澡,並飽餐一頓——在洛克線上,你要在野外生火做飯。想象一下那個場面,當篝火升起的時候,蚊子被煙燻得亂躥,你要做的是用不知殘存在哪裡的一絲氣力在這個由火域構成的安全地帶搭上帳篷,然後找到溪流,在冰冷的河水裡淘米洗菜,之後才能鑽進睡袋,與這個世界道一聲晚安。好在,朋友告訴我,野外的動物如果你不去惹它們,它們也不會主動過來尋你。

所以,當我在北京收拾完行囊的時候,我發現我的行李包括一個塞得滿滿的50升登山包,裡面裝了換洗衣物、暖寶寶、巧克力、雨衣、防雨袋等等,我的睡袋、帳篷由於塞不進去,只能攤在一邊,此外,地上還攤著一個揹包,兩個防潮墊。我將防潮墊綁在登山包後面,背上登山包,一手提著書包,一手拎著睡袋和帳篷開始了旅途。這些重量超過25公斤,實在不想提。當我們到達木裡縣城的時候,我跟攝影記者還捎上了8斤豬肉,5斤土豆,五六斤胡蘿蔔,還有白蘿蔔、空心菜、芹菜等等。這些多出來的東西,被塞進了一個花裡胡哨的編織袋,耗盡了我跟攝影記者對這個即將開啟旅程的所有美好期待。我們將這些大包小包的東西扛進了一輛由木裡開往水洛鄉的公共汽車,瞬間將車裡僅剩的空隙佔滿。而我們二人因為沒有座位,只能在車門後面側身站立。這是我們跟嚮導5天的口糧。按照當地約定成俗的規定,嚮導的三餐需要由徒步者負責。

我們的嚮導翁丁是一位藏族人,今年41歲,他的家就住在嘎洛村,距離我們徒步線路的起點步行時間不超過一個小時。嘎洛村並不大,被山坡包圍著,隨便爬上一個小山包,都能俯視村子的全貌。翁丁告訴我,整個村子有100多戶人家,幾乎每家都有人會在徒步季節離家當嚮導。翁丁從20歲出頭就帶團從四川稻城徒步到瀘沽湖,26歲的時候,他才跟著導遊第一次走洛克線,隨後自己還單獨一個人走了一次才放心帶團。

在“中國十大經典徒步路線之一”的洛克線上,我重新理解了生活

7月7日,我們的嚮導翁丁將行李綁在騾子身上,徒步之旅即將開始,起點為嘎洛村

翁丁說,他很小的時候就聽村子裡祖輩的老人談起過這條線路,但村裡很少有人會專門沿著道路走,偶爾挖蟲草的時候才會走到這裡。2008年左右,洛克線開始熱鬧起來。“10月份是最熱鬧的季節,那時候營地上有上千個帳篷,先到先得,走在路上根本不需要軌跡導航儀,到處都是人和隊伍,根本不會迷路。”翁丁的漢語就是在這一次次出行中鍛煉出來的。他剛開始只會藏語,來了人也不知道怎麼溝通,後來慢慢能說一些,但不會寫字。

到風景中去

7月是洛克線的雨季,來的人要少一些。接到我們之前,翁丁只帶了四次小團。我們是他的第五批徒步客。走在路上,我們雖然看不到被秋天染滿顏色的漫山遍野,但夏天是花的王國,噌噌躥起的花花草草甚至將原本就不明顯的線路遮蔽了起來。山裡的季節又比平原晚上半個月,所以滿眼望去還是稚嫩的夏。

翁丁的小女兒與我們同行,翁丁稱她為“阿嘎”,在藏語裡是“最小”的意思。她今年15歲,在木裡縣讀初二,剛放暑假回來。從9歲開始她就每年跟父親走一遍線路。我幾乎每看到一朵花就問一下阿嘎叫什麼名字,但她也都不知道。不過,她認識草藥。在我們行進的路上,她一直在尋找一種叫做蟲樓的藥草,晒乾後收購價為40元一斤。阿嘎告訴我一個迅速辨別蟲樓的方法,即翠綠的葉子周圍有一圈黑邊。我一看,果真暗黑色的外緣包圍著夏綠,看起來十分惹人喜愛。阿嘎還認識當歸、蟲草,這些跟他們生計密切相關的植物,吸引了她所有的注意力。

我的志趣則在第一天行走的這片原始森林內。森林裡到處是苔蘚,還有一條嘩啦啦的溪流,被當地人稱為白水河。一路都能聽到溪水從石頭上跳躍而下的聲音,偶爾也覺得有些吵鬧。藏族有水葬的傳統,在許多神話中,水都是和神、幸福、美好、不朽連在一起的。翁丁告訴我,按照他們的習俗,水葬只在冬天進行,夏天如果將屍體投入河內,會觸怒神靈,上天會以不下雨作為懲處。所以,在我們的行程中,我們不用擔心和逝去的魂靈彼此驚擾。

在“中國十大經典徒步路線之一”的洛克線上,我重新理解了生活

在去洛克線起點的路上,碰到當地人騎摩托車進山,這是他們最主要的交通工具

行走的道路與溪流平行,將我們引向更加茂密的森林中。與其說道路,不如說是數十年來的腳印疊加出的尺把寬的殘留痕跡。森林包裹著道路和我們,隔斷了視線、方向,卻沒有帶給我被阻隔的恐懼和慌張感。新奇佔據了這片天空,一棵棵伸向天空的筆直樹木向森林裡的其他生物宣揚著它對這片土地的管轄權。但它們又是友善的,古老的樹根蔓延到地面上,成了腳下的支撐物,寬闊的樹叢搭建出的涼蔭給森林增加了神祕感,陽光必須要插針溜縫才照得進來。

幾乎沒多遠就能看到許多倒伏的樹木,看上去像是雷擊的結果,斷裂的地方呈黑色,像是灼燒後的結果。有的樹木很粗,可能需要兩個人的手臂才能抱起來。這樣的樹木攔住了路後,需要路過的人用斧頭在其中間砍出通行的間距,與原本的道路銜接起來。即使已經對所要見到的風景有所準備,從入山的那一刻還是接連不斷地驚喜。這是相對輕鬆的一天,海拔的抬升並不明顯,我們在森林裡自在地穿梭就好。

翁丁家的兩匹騾子大大提升了我們的心情愉悅度,前面講到的所有行李都綁在了它們的身上。我只揹著一個小書包,裡面裝著相機、雨衣、杯子,一些可以補充能量的東西。騾子一匹棕黃色,一匹樹葉黃。樹葉黃年紀更大一些,有12歲。從洛克線熱起來開始,騾子和馬就成了這條線路的主要勞動力,負責馱送行李,當然遊客在體力不濟的情況下也可以騎馬,但這是需要額外收費的。翁丁牽著騾子走在前面,它們脖子上的鈴鐺咣咣作響,搖出一曲不成調的歌,引著我們慢慢向前走去。翁丁告訴我,每家每戶的騾子鈴鐺聲都不一樣,這也是區分它們的最好辦法。不僅如此,翁丁還能根據騾子的蹄印來判斷哪匹是自家的——有一天晚上,我們的騾子掙開了繩子跑了,翁丁第二天早上就是根據蹄印去找的,一直找了兩個小時才尋回來。

景色和鬆弛都是我們在城市和常規景區看不到、感受不到的。見美景是徒步對加菲最大的吸引力。加菲是我的一個採訪對象,她出生在1978年,已經是十幾年的老驢友了。就在前段時間,她還一個人去梅里雪山轉山。加菲是上海姑娘,大學畢業後在一家時尚雜誌做編輯,2005年左右,她想做一期關於生活方式的稿子,當時徒步的熱潮剛剛開始。她聽一個徒步者跟她講了去日果冷覺山峰徒步的事情,在四川四姑娘山地區。具體的講述她已經忘記了,只記得雪山很美,離自己也很遙遠。“他的講述讓你覺得通過科學的推進、克服困難後,是可以到達頂峰的。”加菲告訴我,從那時開始,她就跟著專業的徒步隊徒步。

加菲印象最深的一次是有一年穿越騰格裡沙漠,當晚他們露營在一個沙漠湖泊旁邊,一輪滿月將整個湖泊照得閃閃發亮。這個時候,領隊拿出了在湖中冰了許久的西瓜分給大家,整個團都雀躍了起來。“你如果不徒步,不深入到沙漠腹地,你就看不到湖泊,看不到清泉,也看不到那彎月亮。”另外一次深刻的記憶則是在穿越洛克線時,當陰雨散去,太陽跳了出來,照得雪山閃閃發光,那種美麗帶來的衝擊,她現在都忘不了。因為做時尚雜誌的緣故,加菲會去各地出差,看到了很多景點,她都會想:“這些,這些,我60歲的時候也可以來,但徒步這件事可能年輕體力合適的時候做比較好。”

在“中國十大經典徒步路線之一”的洛克線上,我重新理解了生活

洛克線上重裝徒步的驢友,讓我們有勇氣繼續走下去

今年37歲的伏永安是戶外探險節目《荒野遊俠記》的製作人,他自拍自導自演製作了三季節目,粉絲達到上百萬。每一期節目都是他的一次出行經歷,選的都是常人很少涉及的風景絕佳的路線,他稱其為“祕境”。“我想告訴別人,國內也有很多一線的風景,是我們沒有注意到的。我也不會去做過分挑戰自我的事情,比如說去雪山,我不會選擇登頂,那需要專業的設備、相當的體力以及大量的準備,我們只會去景色比較好的地方。”

在做節目之前,伏永安只能算是一名戶外愛好者,但幾年前父親生病去世讓他下決心改變自己的狀態。“我在醫院陪了父親半年,看著父親的生命一點點流失,我當時想了很多,尤其是醫院的那種氛圍,好像靜止了一樣。”伏永安聯想到自己,他在一家都市媒體工作,每天按部就班地採訪、見客戶,可以想見未來3年、10年甚至30年之後的生活,想起來都覺得沒意思。所以父親去世以後,他就辭職了。“在野外,你永遠不知道自己明天會看到什麼,你會遇到什麼人,不確定和未知才是真正吸引人的。”伏永安告訴我,他的粉絲裡很大一部分是城市裡的白領階層,想要出去走走,但是被生活所限制。“他們經常開玩笑說我實現了他們的詩和遠方,但他們基本是那些你看起來就跟戶外隔了三條街的人。”

在“中國十大經典徒步路線之一”的洛克線上,我重新理解了生活

在徒步的途中,每走一段都會遇到經幡,這是當地人祈福的方式

與環境的磨合

我的歡愉只持續了一天。從第二天開始,我們就進入了連續三天的無休無止的高山攀爬之中。洛克線要經過雜巴拉、央邁勇、黑湖、鬆多四個埡口。埡口是我第一次聽到的字眼,是指高大山脊的鞍狀坳口,這個詞裡集聚了當地人的生活智慧——對於一座高山來說,埡口是進山和出山最短和最省力的線路。即使如此,央邁勇埡口的海拔依然在4500米左右,鬆多埡口在4650米,雜巴拉埡口在4730米。

來這裡之前,我去過最高的地方就是昆明瞭,所以,我對高原爬坡的概念並不清晰。起初我以為自己會跟平常登山一樣,熬過前面半小時的喘,就能夠在呼吸之間找到節奏,最終的結果卻是,只要是爬坡,我一路都在喘,所有剩餘的路線也彷彿只有攀爬這個詞可以形容了。

值得安慰的是,隨著高度的不斷提升,看到的景色也越來越壯闊。當我們手腳並用地登上雜巴拉埡口的時候,雲霧繞著山崖浮動,對面山上的松樹成行排列,秩序井然,就像擺在棋盤裡的一個個跳棋。視線隨著層次感慢慢往下瞥,陡峭的山崖墜向望不見底的山谷。從這個角度可以望到這裡的三大神山之一:夏諾多吉。夏諾多吉在佛教中被視為“金剛手菩薩”的化身,他除暴安良、勇猛剛烈、神采奕奕。山峰硬朗挺拔的外表與這一稱呼是相符的,頂部在雪線的覆蓋下又柔美無比。

《消失的地平線》中描述的香格里拉是與世隔絕的,處於這個世界裡的人們擁有比外界更高深的學識和見解,這裡平和安靜,沒有戰爭爭端,宗教信仰寬容自由,擁有現代文明的一切舒適享受。最重要的是,人類的年齡鐘擺在這裡慢慢靜止,活上幾百歲卻依然保持年輕的顏面這樣的事情也會在這裡發生。如果說一定存在著這樣的香格里拉,我堅決不二地認為定是我眼前的模樣。

但即使如此,到了後面,我的所有注意力都集中在了腳上,再也無暇觀望外界。有很多次,我都覺得自己已經爬到了山頂,我站在並不大的空地上,看著前面所有原本可望不可及的目標,山上的風呼呼作響,混雜著松枝泠冽的清香,瞬間就吹透了衣服,頭暈目眩中卻看到一條不起眼的懸崖小道已經沿著山腰蔓延開來——最艱難的事情是不斷髮現好不容易爬上一座山,還有一個新的制高點在不遠處等你。那種情緒說不上是氣餒,但絕對是無可奈何,只能硬著頭皮往前走。我默默地對自己說,它只是你所要穿越路程的很小一部分而已。

與難以挪動雙腳相伴的,是不斷襲來的一波波高原反應。在到達海拔3700米左右時,我的後腦勺就開始隱隱作痛,這是一種緊繃的痛感,就在那麼一小塊區域,也不擴散,不聲張地痛著。我儘量深呼吸,以從空氣裡攫取更多的氧氣。慢慢地,喘也有了節奏,它跟隨著腳步慢慢達到了一致,我找到了一個舒服的走路姿勢,揹著手慢慢往前挪,走上三四十米就停下來認真喘上幾口,從後面看就像一個逛公園的大媽。

"

本文刊載於《三聯生活週刊》2019年第30期,原文標題《在洛克線,與自我相視》

徒步會對徒步者帶來什麼樣的改變?在徒步的途中,我一直被這樣的問題所圍繞。後來我發現,徒步並不能改變任何人的生活,但它確實可以讓你重新定義與原本生活的關係,換一種維度看待這個熟悉的世界。

記者/王珊 攝影/劉有志

在“中國十大經典徒步路線之一”的洛克線上,我重新理解了生活

洛克線上,嚮導以及馬幫是常見的,他們常年行走在這條線路上,迎來送往一批批的徒步者


出發去洛克線

為什麼要去徒步?在我沒來得及想這個問題的答案時,我就迫不及待地報名參加這組封面稿件寫作。我心裡有個聲音隱隱在說,你需要徒步,需要出去走一走,然而具體到為啥,我一時又沒想出個所以然。

直到出發的前一天,我把自己內心幾個混沌的想法擺在檯面上一個一個排列出來。第一條,畢業之後過了許多年匆忙晃悠、可能還有些懶散的日子,或許徒步能夠讓我騰出些時間重新認識下自己;第二條更為簡單,每個人可以在相應的前提下選擇自己心儀的道路,我一直嚮往大山大河、與世隔絕的深山,提到這幾個字眼就會生出出行的強烈願望。就像博物學家約翰·繆爾曾經說的那樣:“往一箇舊行囊裡扔進一條長麵包和一磅茶葉,趕緊躍出後院的柵欄。”

麵包是帶了,茶葉也用塑料布包裹塞進了書包裡,但行李顯然不是一個行囊這麼簡單,畢竟我跟攝影記者想要走的道路是洛克線。

洛克線得名於美籍奧地利探險家、博物學家約瑟夫·洛克(Joseph Charles Francis Rock)。18世紀以後,西方人將對中國的興趣由文化、哲學、宗教轉向豐富的自然資源。起初,他們只能在廣州蒐集植物。隨著長江中上游通商口岸的增多,一些博物學家開始從沿海進入中國腹地。與此同時,英、法兩國的殖民勢力從東南亞深入雲南。在此前提下,19世紀末、20世紀初的雲南和四川成為博物學事業的重要目標。比如,由維奇父子運營的英國最傑出的園林公司在1899年讓威爾遜沿著緬甸到騰越(今騰衝)的新公路進入雲南和四川。在四川,威爾遜往國內寄回了305種植物的種子,還用沃德箱帶回了數百件植株,以及上千種植物標本。

洛克則是接受了包括皇家地理學會、哈佛植物園、美國國家地理協會,以及一些園林公司和財團的委託。洛克是一個才學兼備的人,來中國之前,他已經寫了好幾本與樹相關的書籍。他在夏威夷學院還有一個自己的博物館,他和助教用了6個月的時間整理了植物館的每株標本,又在他們繪製的校園地圖上標出所有植物,編好號並做索引。1921年,洛克進入雲南,他用兩年的時間對納西文化和納西語言進行了研究。1924年,他打算前往四川木裡王國一探究竟。這個傳說中盛產黃金的世外桃源讓他充滿了嚮往。他在木裡待了一段時間,1928年他再次到訪,從木裡縣出發,深入貢嘎嶺地區,穿越到甘孜州的稻城亞丁,之後他在美國《國家地理雜誌》發表了他撰寫的文章和拍攝的照片,把這塊“藍色星球的最後一片淨土”第一次展現在世人面前。

我們要走的洛克線即是洛克此次行走的一部分線路,它全長約70公里,起點在木裡縣水洛鄉的嘎洛村,由此出發,途經森林、河流、雪山、高山湖,最高海拔4800米,最低也在3000米以上,風光旖旎多變,也因此,這段線路被稱為洛克此次穿越中“最經典”的一段線路,被徒步圈列為“中國十大經典徒步路線之一”。1933年英國小說家詹姆斯·希爾頓的小說《消失的地平線》出版,被認為是在洛克的探險故事啟發之下寫成的小說。小說主要講述了四名西方旅客因為意外來到坐落在群山之中的祕境的故事。這個祕境被稱為香格里拉,它被塑造成一個美麗的世外桃源,從此,尋找“香格里拉”,也成為人們在洛克線上的期待。

在“中國十大經典徒步路線之一”的洛克線上,我重新理解了生活

洛克線途經森林、河流、雪山、高山湖,風光旖旎多變,被稱為美國博物學家洛克穿越中“最經典”的一段

如果行程順利,徒步一般歷時5天。這意味著,我們的旅程顯然不可能是帶個午餐便當,手機裡有個地圖就可以上路的。到現在為止,這仍是一片尚未開發的地區,你不可能晚上在路途的末端找個地方洗澡,並飽餐一頓——在洛克線上,你要在野外生火做飯。想象一下那個場面,當篝火升起的時候,蚊子被煙燻得亂躥,你要做的是用不知殘存在哪裡的一絲氣力在這個由火域構成的安全地帶搭上帳篷,然後找到溪流,在冰冷的河水裡淘米洗菜,之後才能鑽進睡袋,與這個世界道一聲晚安。好在,朋友告訴我,野外的動物如果你不去惹它們,它們也不會主動過來尋你。

所以,當我在北京收拾完行囊的時候,我發現我的行李包括一個塞得滿滿的50升登山包,裡面裝了換洗衣物、暖寶寶、巧克力、雨衣、防雨袋等等,我的睡袋、帳篷由於塞不進去,只能攤在一邊,此外,地上還攤著一個揹包,兩個防潮墊。我將防潮墊綁在登山包後面,背上登山包,一手提著書包,一手拎著睡袋和帳篷開始了旅途。這些重量超過25公斤,實在不想提。當我們到達木裡縣城的時候,我跟攝影記者還捎上了8斤豬肉,5斤土豆,五六斤胡蘿蔔,還有白蘿蔔、空心菜、芹菜等等。這些多出來的東西,被塞進了一個花裡胡哨的編織袋,耗盡了我跟攝影記者對這個即將開啟旅程的所有美好期待。我們將這些大包小包的東西扛進了一輛由木裡開往水洛鄉的公共汽車,瞬間將車裡僅剩的空隙佔滿。而我們二人因為沒有座位,只能在車門後面側身站立。這是我們跟嚮導5天的口糧。按照當地約定成俗的規定,嚮導的三餐需要由徒步者負責。

我們的嚮導翁丁是一位藏族人,今年41歲,他的家就住在嘎洛村,距離我們徒步線路的起點步行時間不超過一個小時。嘎洛村並不大,被山坡包圍著,隨便爬上一個小山包,都能俯視村子的全貌。翁丁告訴我,整個村子有100多戶人家,幾乎每家都有人會在徒步季節離家當嚮導。翁丁從20歲出頭就帶團從四川稻城徒步到瀘沽湖,26歲的時候,他才跟著導遊第一次走洛克線,隨後自己還單獨一個人走了一次才放心帶團。

在“中國十大經典徒步路線之一”的洛克線上,我重新理解了生活

7月7日,我們的嚮導翁丁將行李綁在騾子身上,徒步之旅即將開始,起點為嘎洛村

翁丁說,他很小的時候就聽村子裡祖輩的老人談起過這條線路,但村裡很少有人會專門沿著道路走,偶爾挖蟲草的時候才會走到這裡。2008年左右,洛克線開始熱鬧起來。“10月份是最熱鬧的季節,那時候營地上有上千個帳篷,先到先得,走在路上根本不需要軌跡導航儀,到處都是人和隊伍,根本不會迷路。”翁丁的漢語就是在這一次次出行中鍛煉出來的。他剛開始只會藏語,來了人也不知道怎麼溝通,後來慢慢能說一些,但不會寫字。

到風景中去

7月是洛克線的雨季,來的人要少一些。接到我們之前,翁丁只帶了四次小團。我們是他的第五批徒步客。走在路上,我們雖然看不到被秋天染滿顏色的漫山遍野,但夏天是花的王國,噌噌躥起的花花草草甚至將原本就不明顯的線路遮蔽了起來。山裡的季節又比平原晚上半個月,所以滿眼望去還是稚嫩的夏。

翁丁的小女兒與我們同行,翁丁稱她為“阿嘎”,在藏語裡是“最小”的意思。她今年15歲,在木裡縣讀初二,剛放暑假回來。從9歲開始她就每年跟父親走一遍線路。我幾乎每看到一朵花就問一下阿嘎叫什麼名字,但她也都不知道。不過,她認識草藥。在我們行進的路上,她一直在尋找一種叫做蟲樓的藥草,晒乾後收購價為40元一斤。阿嘎告訴我一個迅速辨別蟲樓的方法,即翠綠的葉子周圍有一圈黑邊。我一看,果真暗黑色的外緣包圍著夏綠,看起來十分惹人喜愛。阿嘎還認識當歸、蟲草,這些跟他們生計密切相關的植物,吸引了她所有的注意力。

我的志趣則在第一天行走的這片原始森林內。森林裡到處是苔蘚,還有一條嘩啦啦的溪流,被當地人稱為白水河。一路都能聽到溪水從石頭上跳躍而下的聲音,偶爾也覺得有些吵鬧。藏族有水葬的傳統,在許多神話中,水都是和神、幸福、美好、不朽連在一起的。翁丁告訴我,按照他們的習俗,水葬只在冬天進行,夏天如果將屍體投入河內,會觸怒神靈,上天會以不下雨作為懲處。所以,在我們的行程中,我們不用擔心和逝去的魂靈彼此驚擾。

在“中國十大經典徒步路線之一”的洛克線上,我重新理解了生活

在去洛克線起點的路上,碰到當地人騎摩托車進山,這是他們最主要的交通工具

行走的道路與溪流平行,將我們引向更加茂密的森林中。與其說道路,不如說是數十年來的腳印疊加出的尺把寬的殘留痕跡。森林包裹著道路和我們,隔斷了視線、方向,卻沒有帶給我被阻隔的恐懼和慌張感。新奇佔據了這片天空,一棵棵伸向天空的筆直樹木向森林裡的其他生物宣揚著它對這片土地的管轄權。但它們又是友善的,古老的樹根蔓延到地面上,成了腳下的支撐物,寬闊的樹叢搭建出的涼蔭給森林增加了神祕感,陽光必須要插針溜縫才照得進來。

幾乎沒多遠就能看到許多倒伏的樹木,看上去像是雷擊的結果,斷裂的地方呈黑色,像是灼燒後的結果。有的樹木很粗,可能需要兩個人的手臂才能抱起來。這樣的樹木攔住了路後,需要路過的人用斧頭在其中間砍出通行的間距,與原本的道路銜接起來。即使已經對所要見到的風景有所準備,從入山的那一刻還是接連不斷地驚喜。這是相對輕鬆的一天,海拔的抬升並不明顯,我們在森林裡自在地穿梭就好。

翁丁家的兩匹騾子大大提升了我們的心情愉悅度,前面講到的所有行李都綁在了它們的身上。我只揹著一個小書包,裡面裝著相機、雨衣、杯子,一些可以補充能量的東西。騾子一匹棕黃色,一匹樹葉黃。樹葉黃年紀更大一些,有12歲。從洛克線熱起來開始,騾子和馬就成了這條線路的主要勞動力,負責馱送行李,當然遊客在體力不濟的情況下也可以騎馬,但這是需要額外收費的。翁丁牽著騾子走在前面,它們脖子上的鈴鐺咣咣作響,搖出一曲不成調的歌,引著我們慢慢向前走去。翁丁告訴我,每家每戶的騾子鈴鐺聲都不一樣,這也是區分它們的最好辦法。不僅如此,翁丁還能根據騾子的蹄印來判斷哪匹是自家的——有一天晚上,我們的騾子掙開了繩子跑了,翁丁第二天早上就是根據蹄印去找的,一直找了兩個小時才尋回來。

景色和鬆弛都是我們在城市和常規景區看不到、感受不到的。見美景是徒步對加菲最大的吸引力。加菲是我的一個採訪對象,她出生在1978年,已經是十幾年的老驢友了。就在前段時間,她還一個人去梅里雪山轉山。加菲是上海姑娘,大學畢業後在一家時尚雜誌做編輯,2005年左右,她想做一期關於生活方式的稿子,當時徒步的熱潮剛剛開始。她聽一個徒步者跟她講了去日果冷覺山峰徒步的事情,在四川四姑娘山地區。具體的講述她已經忘記了,只記得雪山很美,離自己也很遙遠。“他的講述讓你覺得通過科學的推進、克服困難後,是可以到達頂峰的。”加菲告訴我,從那時開始,她就跟著專業的徒步隊徒步。

加菲印象最深的一次是有一年穿越騰格裡沙漠,當晚他們露營在一個沙漠湖泊旁邊,一輪滿月將整個湖泊照得閃閃發亮。這個時候,領隊拿出了在湖中冰了許久的西瓜分給大家,整個團都雀躍了起來。“你如果不徒步,不深入到沙漠腹地,你就看不到湖泊,看不到清泉,也看不到那彎月亮。”另外一次深刻的記憶則是在穿越洛克線時,當陰雨散去,太陽跳了出來,照得雪山閃閃發光,那種美麗帶來的衝擊,她現在都忘不了。因為做時尚雜誌的緣故,加菲會去各地出差,看到了很多景點,她都會想:“這些,這些,我60歲的時候也可以來,但徒步這件事可能年輕體力合適的時候做比較好。”

在“中國十大經典徒步路線之一”的洛克線上,我重新理解了生活

洛克線上重裝徒步的驢友,讓我們有勇氣繼續走下去

今年37歲的伏永安是戶外探險節目《荒野遊俠記》的製作人,他自拍自導自演製作了三季節目,粉絲達到上百萬。每一期節目都是他的一次出行經歷,選的都是常人很少涉及的風景絕佳的路線,他稱其為“祕境”。“我想告訴別人,國內也有很多一線的風景,是我們沒有注意到的。我也不會去做過分挑戰自我的事情,比如說去雪山,我不會選擇登頂,那需要專業的設備、相當的體力以及大量的準備,我們只會去景色比較好的地方。”

在做節目之前,伏永安只能算是一名戶外愛好者,但幾年前父親生病去世讓他下決心改變自己的狀態。“我在醫院陪了父親半年,看著父親的生命一點點流失,我當時想了很多,尤其是醫院的那種氛圍,好像靜止了一樣。”伏永安聯想到自己,他在一家都市媒體工作,每天按部就班地採訪、見客戶,可以想見未來3年、10年甚至30年之後的生活,想起來都覺得沒意思。所以父親去世以後,他就辭職了。“在野外,你永遠不知道自己明天會看到什麼,你會遇到什麼人,不確定和未知才是真正吸引人的。”伏永安告訴我,他的粉絲裡很大一部分是城市裡的白領階層,想要出去走走,但是被生活所限制。“他們經常開玩笑說我實現了他們的詩和遠方,但他們基本是那些你看起來就跟戶外隔了三條街的人。”

在“中國十大經典徒步路線之一”的洛克線上,我重新理解了生活

在徒步的途中,每走一段都會遇到經幡,這是當地人祈福的方式

與環境的磨合

我的歡愉只持續了一天。從第二天開始,我們就進入了連續三天的無休無止的高山攀爬之中。洛克線要經過雜巴拉、央邁勇、黑湖、鬆多四個埡口。埡口是我第一次聽到的字眼,是指高大山脊的鞍狀坳口,這個詞裡集聚了當地人的生活智慧——對於一座高山來說,埡口是進山和出山最短和最省力的線路。即使如此,央邁勇埡口的海拔依然在4500米左右,鬆多埡口在4650米,雜巴拉埡口在4730米。

來這裡之前,我去過最高的地方就是昆明瞭,所以,我對高原爬坡的概念並不清晰。起初我以為自己會跟平常登山一樣,熬過前面半小時的喘,就能夠在呼吸之間找到節奏,最終的結果卻是,只要是爬坡,我一路都在喘,所有剩餘的路線也彷彿只有攀爬這個詞可以形容了。

值得安慰的是,隨著高度的不斷提升,看到的景色也越來越壯闊。當我們手腳並用地登上雜巴拉埡口的時候,雲霧繞著山崖浮動,對面山上的松樹成行排列,秩序井然,就像擺在棋盤裡的一個個跳棋。視線隨著層次感慢慢往下瞥,陡峭的山崖墜向望不見底的山谷。從這個角度可以望到這裡的三大神山之一:夏諾多吉。夏諾多吉在佛教中被視為“金剛手菩薩”的化身,他除暴安良、勇猛剛烈、神采奕奕。山峰硬朗挺拔的外表與這一稱呼是相符的,頂部在雪線的覆蓋下又柔美無比。

《消失的地平線》中描述的香格里拉是與世隔絕的,處於這個世界裡的人們擁有比外界更高深的學識和見解,這裡平和安靜,沒有戰爭爭端,宗教信仰寬容自由,擁有現代文明的一切舒適享受。最重要的是,人類的年齡鐘擺在這裡慢慢靜止,活上幾百歲卻依然保持年輕的顏面這樣的事情也會在這裡發生。如果說一定存在著這樣的香格里拉,我堅決不二地認為定是我眼前的模樣。

但即使如此,到了後面,我的所有注意力都集中在了腳上,再也無暇觀望外界。有很多次,我都覺得自己已經爬到了山頂,我站在並不大的空地上,看著前面所有原本可望不可及的目標,山上的風呼呼作響,混雜著松枝泠冽的清香,瞬間就吹透了衣服,頭暈目眩中卻看到一條不起眼的懸崖小道已經沿著山腰蔓延開來——最艱難的事情是不斷髮現好不容易爬上一座山,還有一個新的制高點在不遠處等你。那種情緒說不上是氣餒,但絕對是無可奈何,只能硬著頭皮往前走。我默默地對自己說,它只是你所要穿越路程的很小一部分而已。

與難以挪動雙腳相伴的,是不斷襲來的一波波高原反應。在到達海拔3700米左右時,我的後腦勺就開始隱隱作痛,這是一種緊繃的痛感,就在那麼一小塊區域,也不擴散,不聲張地痛著。我儘量深呼吸,以從空氣裡攫取更多的氧氣。慢慢地,喘也有了節奏,它跟隨著腳步慢慢達到了一致,我找到了一個舒服的走路姿勢,揹著手慢慢往前挪,走上三四十米就停下來認真喘上幾口,從後面看就像一個逛公園的大媽。

在“中國十大經典徒步路線之一”的洛克線上,我重新理解了生活

晚上我們和嚮導一起住在牧民的牛棚裡,這是他們每年放牧時的臨時住所

"

本文刊載於《三聯生活週刊》2019年第30期,原文標題《在洛克線,與自我相視》

徒步會對徒步者帶來什麼樣的改變?在徒步的途中,我一直被這樣的問題所圍繞。後來我發現,徒步並不能改變任何人的生活,但它確實可以讓你重新定義與原本生活的關係,換一種維度看待這個熟悉的世界。

記者/王珊 攝影/劉有志

在“中國十大經典徒步路線之一”的洛克線上,我重新理解了生活

洛克線上,嚮導以及馬幫是常見的,他們常年行走在這條線路上,迎來送往一批批的徒步者


出發去洛克線

為什麼要去徒步?在我沒來得及想這個問題的答案時,我就迫不及待地報名參加這組封面稿件寫作。我心裡有個聲音隱隱在說,你需要徒步,需要出去走一走,然而具體到為啥,我一時又沒想出個所以然。

直到出發的前一天,我把自己內心幾個混沌的想法擺在檯面上一個一個排列出來。第一條,畢業之後過了許多年匆忙晃悠、可能還有些懶散的日子,或許徒步能夠讓我騰出些時間重新認識下自己;第二條更為簡單,每個人可以在相應的前提下選擇自己心儀的道路,我一直嚮往大山大河、與世隔絕的深山,提到這幾個字眼就會生出出行的強烈願望。就像博物學家約翰·繆爾曾經說的那樣:“往一箇舊行囊裡扔進一條長麵包和一磅茶葉,趕緊躍出後院的柵欄。”

麵包是帶了,茶葉也用塑料布包裹塞進了書包裡,但行李顯然不是一個行囊這麼簡單,畢竟我跟攝影記者想要走的道路是洛克線。

洛克線得名於美籍奧地利探險家、博物學家約瑟夫·洛克(Joseph Charles Francis Rock)。18世紀以後,西方人將對中國的興趣由文化、哲學、宗教轉向豐富的自然資源。起初,他們只能在廣州蒐集植物。隨著長江中上游通商口岸的增多,一些博物學家開始從沿海進入中國腹地。與此同時,英、法兩國的殖民勢力從東南亞深入雲南。在此前提下,19世紀末、20世紀初的雲南和四川成為博物學事業的重要目標。比如,由維奇父子運營的英國最傑出的園林公司在1899年讓威爾遜沿著緬甸到騰越(今騰衝)的新公路進入雲南和四川。在四川,威爾遜往國內寄回了305種植物的種子,還用沃德箱帶回了數百件植株,以及上千種植物標本。

洛克則是接受了包括皇家地理學會、哈佛植物園、美國國家地理協會,以及一些園林公司和財團的委託。洛克是一個才學兼備的人,來中國之前,他已經寫了好幾本與樹相關的書籍。他在夏威夷學院還有一個自己的博物館,他和助教用了6個月的時間整理了植物館的每株標本,又在他們繪製的校園地圖上標出所有植物,編好號並做索引。1921年,洛克進入雲南,他用兩年的時間對納西文化和納西語言進行了研究。1924年,他打算前往四川木裡王國一探究竟。這個傳說中盛產黃金的世外桃源讓他充滿了嚮往。他在木裡待了一段時間,1928年他再次到訪,從木裡縣出發,深入貢嘎嶺地區,穿越到甘孜州的稻城亞丁,之後他在美國《國家地理雜誌》發表了他撰寫的文章和拍攝的照片,把這塊“藍色星球的最後一片淨土”第一次展現在世人面前。

我們要走的洛克線即是洛克此次行走的一部分線路,它全長約70公里,起點在木裡縣水洛鄉的嘎洛村,由此出發,途經森林、河流、雪山、高山湖,最高海拔4800米,最低也在3000米以上,風光旖旎多變,也因此,這段線路被稱為洛克此次穿越中“最經典”的一段線路,被徒步圈列為“中國十大經典徒步路線之一”。1933年英國小說家詹姆斯·希爾頓的小說《消失的地平線》出版,被認為是在洛克的探險故事啟發之下寫成的小說。小說主要講述了四名西方旅客因為意外來到坐落在群山之中的祕境的故事。這個祕境被稱為香格里拉,它被塑造成一個美麗的世外桃源,從此,尋找“香格里拉”,也成為人們在洛克線上的期待。

在“中國十大經典徒步路線之一”的洛克線上,我重新理解了生活

洛克線途經森林、河流、雪山、高山湖,風光旖旎多變,被稱為美國博物學家洛克穿越中“最經典”的一段

如果行程順利,徒步一般歷時5天。這意味著,我們的旅程顯然不可能是帶個午餐便當,手機裡有個地圖就可以上路的。到現在為止,這仍是一片尚未開發的地區,你不可能晚上在路途的末端找個地方洗澡,並飽餐一頓——在洛克線上,你要在野外生火做飯。想象一下那個場面,當篝火升起的時候,蚊子被煙燻得亂躥,你要做的是用不知殘存在哪裡的一絲氣力在這個由火域構成的安全地帶搭上帳篷,然後找到溪流,在冰冷的河水裡淘米洗菜,之後才能鑽進睡袋,與這個世界道一聲晚安。好在,朋友告訴我,野外的動物如果你不去惹它們,它們也不會主動過來尋你。

所以,當我在北京收拾完行囊的時候,我發現我的行李包括一個塞得滿滿的50升登山包,裡面裝了換洗衣物、暖寶寶、巧克力、雨衣、防雨袋等等,我的睡袋、帳篷由於塞不進去,只能攤在一邊,此外,地上還攤著一個揹包,兩個防潮墊。我將防潮墊綁在登山包後面,背上登山包,一手提著書包,一手拎著睡袋和帳篷開始了旅途。這些重量超過25公斤,實在不想提。當我們到達木裡縣城的時候,我跟攝影記者還捎上了8斤豬肉,5斤土豆,五六斤胡蘿蔔,還有白蘿蔔、空心菜、芹菜等等。這些多出來的東西,被塞進了一個花裡胡哨的編織袋,耗盡了我跟攝影記者對這個即將開啟旅程的所有美好期待。我們將這些大包小包的東西扛進了一輛由木裡開往水洛鄉的公共汽車,瞬間將車裡僅剩的空隙佔滿。而我們二人因為沒有座位,只能在車門後面側身站立。這是我們跟嚮導5天的口糧。按照當地約定成俗的規定,嚮導的三餐需要由徒步者負責。

我們的嚮導翁丁是一位藏族人,今年41歲,他的家就住在嘎洛村,距離我們徒步線路的起點步行時間不超過一個小時。嘎洛村並不大,被山坡包圍著,隨便爬上一個小山包,都能俯視村子的全貌。翁丁告訴我,整個村子有100多戶人家,幾乎每家都有人會在徒步季節離家當嚮導。翁丁從20歲出頭就帶團從四川稻城徒步到瀘沽湖,26歲的時候,他才跟著導遊第一次走洛克線,隨後自己還單獨一個人走了一次才放心帶團。

在“中國十大經典徒步路線之一”的洛克線上,我重新理解了生活

7月7日,我們的嚮導翁丁將行李綁在騾子身上,徒步之旅即將開始,起點為嘎洛村

翁丁說,他很小的時候就聽村子裡祖輩的老人談起過這條線路,但村裡很少有人會專門沿著道路走,偶爾挖蟲草的時候才會走到這裡。2008年左右,洛克線開始熱鬧起來。“10月份是最熱鬧的季節,那時候營地上有上千個帳篷,先到先得,走在路上根本不需要軌跡導航儀,到處都是人和隊伍,根本不會迷路。”翁丁的漢語就是在這一次次出行中鍛煉出來的。他剛開始只會藏語,來了人也不知道怎麼溝通,後來慢慢能說一些,但不會寫字。

到風景中去

7月是洛克線的雨季,來的人要少一些。接到我們之前,翁丁只帶了四次小團。我們是他的第五批徒步客。走在路上,我們雖然看不到被秋天染滿顏色的漫山遍野,但夏天是花的王國,噌噌躥起的花花草草甚至將原本就不明顯的線路遮蔽了起來。山裡的季節又比平原晚上半個月,所以滿眼望去還是稚嫩的夏。

翁丁的小女兒與我們同行,翁丁稱她為“阿嘎”,在藏語裡是“最小”的意思。她今年15歲,在木裡縣讀初二,剛放暑假回來。從9歲開始她就每年跟父親走一遍線路。我幾乎每看到一朵花就問一下阿嘎叫什麼名字,但她也都不知道。不過,她認識草藥。在我們行進的路上,她一直在尋找一種叫做蟲樓的藥草,晒乾後收購價為40元一斤。阿嘎告訴我一個迅速辨別蟲樓的方法,即翠綠的葉子周圍有一圈黑邊。我一看,果真暗黑色的外緣包圍著夏綠,看起來十分惹人喜愛。阿嘎還認識當歸、蟲草,這些跟他們生計密切相關的植物,吸引了她所有的注意力。

我的志趣則在第一天行走的這片原始森林內。森林裡到處是苔蘚,還有一條嘩啦啦的溪流,被當地人稱為白水河。一路都能聽到溪水從石頭上跳躍而下的聲音,偶爾也覺得有些吵鬧。藏族有水葬的傳統,在許多神話中,水都是和神、幸福、美好、不朽連在一起的。翁丁告訴我,按照他們的習俗,水葬只在冬天進行,夏天如果將屍體投入河內,會觸怒神靈,上天會以不下雨作為懲處。所以,在我們的行程中,我們不用擔心和逝去的魂靈彼此驚擾。

在“中國十大經典徒步路線之一”的洛克線上,我重新理解了生活

在去洛克線起點的路上,碰到當地人騎摩托車進山,這是他們最主要的交通工具

行走的道路與溪流平行,將我們引向更加茂密的森林中。與其說道路,不如說是數十年來的腳印疊加出的尺把寬的殘留痕跡。森林包裹著道路和我們,隔斷了視線、方向,卻沒有帶給我被阻隔的恐懼和慌張感。新奇佔據了這片天空,一棵棵伸向天空的筆直樹木向森林裡的其他生物宣揚著它對這片土地的管轄權。但它們又是友善的,古老的樹根蔓延到地面上,成了腳下的支撐物,寬闊的樹叢搭建出的涼蔭給森林增加了神祕感,陽光必須要插針溜縫才照得進來。

幾乎沒多遠就能看到許多倒伏的樹木,看上去像是雷擊的結果,斷裂的地方呈黑色,像是灼燒後的結果。有的樹木很粗,可能需要兩個人的手臂才能抱起來。這樣的樹木攔住了路後,需要路過的人用斧頭在其中間砍出通行的間距,與原本的道路銜接起來。即使已經對所要見到的風景有所準備,從入山的那一刻還是接連不斷地驚喜。這是相對輕鬆的一天,海拔的抬升並不明顯,我們在森林裡自在地穿梭就好。

翁丁家的兩匹騾子大大提升了我們的心情愉悅度,前面講到的所有行李都綁在了它們的身上。我只揹著一個小書包,裡面裝著相機、雨衣、杯子,一些可以補充能量的東西。騾子一匹棕黃色,一匹樹葉黃。樹葉黃年紀更大一些,有12歲。從洛克線熱起來開始,騾子和馬就成了這條線路的主要勞動力,負責馱送行李,當然遊客在體力不濟的情況下也可以騎馬,但這是需要額外收費的。翁丁牽著騾子走在前面,它們脖子上的鈴鐺咣咣作響,搖出一曲不成調的歌,引著我們慢慢向前走去。翁丁告訴我,每家每戶的騾子鈴鐺聲都不一樣,這也是區分它們的最好辦法。不僅如此,翁丁還能根據騾子的蹄印來判斷哪匹是自家的——有一天晚上,我們的騾子掙開了繩子跑了,翁丁第二天早上就是根據蹄印去找的,一直找了兩個小時才尋回來。

景色和鬆弛都是我們在城市和常規景區看不到、感受不到的。見美景是徒步對加菲最大的吸引力。加菲是我的一個採訪對象,她出生在1978年,已經是十幾年的老驢友了。就在前段時間,她還一個人去梅里雪山轉山。加菲是上海姑娘,大學畢業後在一家時尚雜誌做編輯,2005年左右,她想做一期關於生活方式的稿子,當時徒步的熱潮剛剛開始。她聽一個徒步者跟她講了去日果冷覺山峰徒步的事情,在四川四姑娘山地區。具體的講述她已經忘記了,只記得雪山很美,離自己也很遙遠。“他的講述讓你覺得通過科學的推進、克服困難後,是可以到達頂峰的。”加菲告訴我,從那時開始,她就跟著專業的徒步隊徒步。

加菲印象最深的一次是有一年穿越騰格裡沙漠,當晚他們露營在一個沙漠湖泊旁邊,一輪滿月將整個湖泊照得閃閃發亮。這個時候,領隊拿出了在湖中冰了許久的西瓜分給大家,整個團都雀躍了起來。“你如果不徒步,不深入到沙漠腹地,你就看不到湖泊,看不到清泉,也看不到那彎月亮。”另外一次深刻的記憶則是在穿越洛克線時,當陰雨散去,太陽跳了出來,照得雪山閃閃發光,那種美麗帶來的衝擊,她現在都忘不了。因為做時尚雜誌的緣故,加菲會去各地出差,看到了很多景點,她都會想:“這些,這些,我60歲的時候也可以來,但徒步這件事可能年輕體力合適的時候做比較好。”

在“中國十大經典徒步路線之一”的洛克線上,我重新理解了生活

洛克線上重裝徒步的驢友,讓我們有勇氣繼續走下去

今年37歲的伏永安是戶外探險節目《荒野遊俠記》的製作人,他自拍自導自演製作了三季節目,粉絲達到上百萬。每一期節目都是他的一次出行經歷,選的都是常人很少涉及的風景絕佳的路線,他稱其為“祕境”。“我想告訴別人,國內也有很多一線的風景,是我們沒有注意到的。我也不會去做過分挑戰自我的事情,比如說去雪山,我不會選擇登頂,那需要專業的設備、相當的體力以及大量的準備,我們只會去景色比較好的地方。”

在做節目之前,伏永安只能算是一名戶外愛好者,但幾年前父親生病去世讓他下決心改變自己的狀態。“我在醫院陪了父親半年,看著父親的生命一點點流失,我當時想了很多,尤其是醫院的那種氛圍,好像靜止了一樣。”伏永安聯想到自己,他在一家都市媒體工作,每天按部就班地採訪、見客戶,可以想見未來3年、10年甚至30年之後的生活,想起來都覺得沒意思。所以父親去世以後,他就辭職了。“在野外,你永遠不知道自己明天會看到什麼,你會遇到什麼人,不確定和未知才是真正吸引人的。”伏永安告訴我,他的粉絲裡很大一部分是城市裡的白領階層,想要出去走走,但是被生活所限制。“他們經常開玩笑說我實現了他們的詩和遠方,但他們基本是那些你看起來就跟戶外隔了三條街的人。”

在“中國十大經典徒步路線之一”的洛克線上,我重新理解了生活

在徒步的途中,每走一段都會遇到經幡,這是當地人祈福的方式

與環境的磨合

我的歡愉只持續了一天。從第二天開始,我們就進入了連續三天的無休無止的高山攀爬之中。洛克線要經過雜巴拉、央邁勇、黑湖、鬆多四個埡口。埡口是我第一次聽到的字眼,是指高大山脊的鞍狀坳口,這個詞裡集聚了當地人的生活智慧——對於一座高山來說,埡口是進山和出山最短和最省力的線路。即使如此,央邁勇埡口的海拔依然在4500米左右,鬆多埡口在4650米,雜巴拉埡口在4730米。

來這裡之前,我去過最高的地方就是昆明瞭,所以,我對高原爬坡的概念並不清晰。起初我以為自己會跟平常登山一樣,熬過前面半小時的喘,就能夠在呼吸之間找到節奏,最終的結果卻是,只要是爬坡,我一路都在喘,所有剩餘的路線也彷彿只有攀爬這個詞可以形容了。

值得安慰的是,隨著高度的不斷提升,看到的景色也越來越壯闊。當我們手腳並用地登上雜巴拉埡口的時候,雲霧繞著山崖浮動,對面山上的松樹成行排列,秩序井然,就像擺在棋盤裡的一個個跳棋。視線隨著層次感慢慢往下瞥,陡峭的山崖墜向望不見底的山谷。從這個角度可以望到這裡的三大神山之一:夏諾多吉。夏諾多吉在佛教中被視為“金剛手菩薩”的化身,他除暴安良、勇猛剛烈、神采奕奕。山峰硬朗挺拔的外表與這一稱呼是相符的,頂部在雪線的覆蓋下又柔美無比。

《消失的地平線》中描述的香格里拉是與世隔絕的,處於這個世界裡的人們擁有比外界更高深的學識和見解,這裡平和安靜,沒有戰爭爭端,宗教信仰寬容自由,擁有現代文明的一切舒適享受。最重要的是,人類的年齡鐘擺在這裡慢慢靜止,活上幾百歲卻依然保持年輕的顏面這樣的事情也會在這裡發生。如果說一定存在著這樣的香格里拉,我堅決不二地認為定是我眼前的模樣。

但即使如此,到了後面,我的所有注意力都集中在了腳上,再也無暇觀望外界。有很多次,我都覺得自己已經爬到了山頂,我站在並不大的空地上,看著前面所有原本可望不可及的目標,山上的風呼呼作響,混雜著松枝泠冽的清香,瞬間就吹透了衣服,頭暈目眩中卻看到一條不起眼的懸崖小道已經沿著山腰蔓延開來——最艱難的事情是不斷髮現好不容易爬上一座山,還有一個新的制高點在不遠處等你。那種情緒說不上是氣餒,但絕對是無可奈何,只能硬著頭皮往前走。我默默地對自己說,它只是你所要穿越路程的很小一部分而已。

與難以挪動雙腳相伴的,是不斷襲來的一波波高原反應。在到達海拔3700米左右時,我的後腦勺就開始隱隱作痛,這是一種緊繃的痛感,就在那麼一小塊區域,也不擴散,不聲張地痛著。我儘量深呼吸,以從空氣裡攫取更多的氧氣。慢慢地,喘也有了節奏,它跟隨著腳步慢慢達到了一致,我找到了一個舒服的走路姿勢,揹著手慢慢往前挪,走上三四十米就停下來認真喘上幾口,從後面看就像一個逛公園的大媽。

在“中國十大經典徒步路線之一”的洛克線上,我重新理解了生活

晚上我們和嚮導一起住在牧民的牛棚裡,這是他們每年放牧時的臨時住所

在“中國十大經典徒步路線之一”的洛克線上,我重新理解了生活

在徒步的第三天,我們遇到了從重慶過來的重裝徒步隊伍,他們帶了非常多的食物,大大提高了我們的幸福指數

如果說白天尚且還能這樣插在人堆裡勉強維穩,晚上就只剩下自己單打獨鬥了。高反帶來的失眠在第三天晚上將我徹底逼到了死角。第三天我們跟一支8人的重裝徒步隊伍相遇,大家彼此結伴同行,一起走剩下的行程。他們來自重慶,多數人都有馬拉松或者戶外徒步的經驗,這也是他們選擇將所有行李揹負在身上的一個堅實基礎。與這樣一支負重的隊伍一起前行,內心的尊嚴感驅使你不得不往前走。這一天,我們一起住在一個牛棚裡。說是牛棚,其實是牧民放牧時節在山上居住的地方。牛棚面積很小,只有20平方米的樣子,加上牧民,共有十幾個人。晚上10點以後,房間裡此起彼伏的鼾聲和夢語已經響起,我就著這片聲音在睡袋裡翻來覆去,大腦清醒得可以玩上一局“狼人殺”。

氧氣的稀薄讓我覺得一呼一吸的節奏都像加了1.2倍速,時間卻遲遲不往前走,我頻繁地看手機時間,黑夜在我的想象中一次次接近天亮,卻發現時間可能只往前挪了15分鐘。後來,我索性放棄了掙扎,躺在睡袋裡什麼都不想,讓身體進入一種能夠得以放鬆的狀態,以迎接後續的行程。到了第四天晚上,我終於不再失眠,安然入睡。

這其實是與環境不斷磨合的過程,通過這種磨合,我們的身體不斷地調整和適應,展現出對環境更大的彈性。作為一名老驢友,加菲告訴我,磨合得順利與否直接決定著徒步者旅途的愉悅度和舒適度。“你的節奏要適應天氣和變化,下雨走慢一點,雨後路上雖然泥濘,但最好走快一點。徒步的時候要合理分配時間和體能,並根據變化改變節奏,這樣才能避免在行走中疲於奔命,不僅影響身體狀況,也影響心情。”2012年,加菲和朋友一起沿著洛克的軌跡走了大環線,原本7天半的行程,他們走了9天,這中間的耽擱是因為他們遇到了螞蝗區,她的腿上現在還留著一個螞蝗咬過的疤痕。走出來後他們進行了休整。加菲說,在每一次的行走中,她都能感受到自己相較於前一天的變化。

這樣的磨合也只有在如此特定的環境裡才能體會。在行走的途中,時間不再具有任何現實的意義,生活變得簡單利落,吃完飯睡覺,天亮了起身出發。伏永安說,戶外行走給了他更多的機會去內觀自己。伏永安去的很多地方都沒有信號,這使得他從繁忙的人際關係中解脫了出來,不用跟同事朋友打交道,不用處理繁瑣的事務,當然也沒機會把時間無聊地用在刷手機上。沒有承諾、義務、責任,徒步者進入了一個單調的世界。“出行是給生活做減法,從密集的關係中掙脫出來,你只需關注當下你的感受,對外界,對自我。”

"

本文刊載於《三聯生活週刊》2019年第30期,原文標題《在洛克線,與自我相視》

徒步會對徒步者帶來什麼樣的改變?在徒步的途中,我一直被這樣的問題所圍繞。後來我發現,徒步並不能改變任何人的生活,但它確實可以讓你重新定義與原本生活的關係,換一種維度看待這個熟悉的世界。

記者/王珊 攝影/劉有志

在“中國十大經典徒步路線之一”的洛克線上,我重新理解了生活

洛克線上,嚮導以及馬幫是常見的,他們常年行走在這條線路上,迎來送往一批批的徒步者


出發去洛克線

為什麼要去徒步?在我沒來得及想這個問題的答案時,我就迫不及待地報名參加這組封面稿件寫作。我心裡有個聲音隱隱在說,你需要徒步,需要出去走一走,然而具體到為啥,我一時又沒想出個所以然。

直到出發的前一天,我把自己內心幾個混沌的想法擺在檯面上一個一個排列出來。第一條,畢業之後過了許多年匆忙晃悠、可能還有些懶散的日子,或許徒步能夠讓我騰出些時間重新認識下自己;第二條更為簡單,每個人可以在相應的前提下選擇自己心儀的道路,我一直嚮往大山大河、與世隔絕的深山,提到這幾個字眼就會生出出行的強烈願望。就像博物學家約翰·繆爾曾經說的那樣:“往一箇舊行囊裡扔進一條長麵包和一磅茶葉,趕緊躍出後院的柵欄。”

麵包是帶了,茶葉也用塑料布包裹塞進了書包裡,但行李顯然不是一個行囊這麼簡單,畢竟我跟攝影記者想要走的道路是洛克線。

洛克線得名於美籍奧地利探險家、博物學家約瑟夫·洛克(Joseph Charles Francis Rock)。18世紀以後,西方人將對中國的興趣由文化、哲學、宗教轉向豐富的自然資源。起初,他們只能在廣州蒐集植物。隨著長江中上游通商口岸的增多,一些博物學家開始從沿海進入中國腹地。與此同時,英、法兩國的殖民勢力從東南亞深入雲南。在此前提下,19世紀末、20世紀初的雲南和四川成為博物學事業的重要目標。比如,由維奇父子運營的英國最傑出的園林公司在1899年讓威爾遜沿著緬甸到騰越(今騰衝)的新公路進入雲南和四川。在四川,威爾遜往國內寄回了305種植物的種子,還用沃德箱帶回了數百件植株,以及上千種植物標本。

洛克則是接受了包括皇家地理學會、哈佛植物園、美國國家地理協會,以及一些園林公司和財團的委託。洛克是一個才學兼備的人,來中國之前,他已經寫了好幾本與樹相關的書籍。他在夏威夷學院還有一個自己的博物館,他和助教用了6個月的時間整理了植物館的每株標本,又在他們繪製的校園地圖上標出所有植物,編好號並做索引。1921年,洛克進入雲南,他用兩年的時間對納西文化和納西語言進行了研究。1924年,他打算前往四川木裡王國一探究竟。這個傳說中盛產黃金的世外桃源讓他充滿了嚮往。他在木裡待了一段時間,1928年他再次到訪,從木裡縣出發,深入貢嘎嶺地區,穿越到甘孜州的稻城亞丁,之後他在美國《國家地理雜誌》發表了他撰寫的文章和拍攝的照片,把這塊“藍色星球的最後一片淨土”第一次展現在世人面前。

我們要走的洛克線即是洛克此次行走的一部分線路,它全長約70公里,起點在木裡縣水洛鄉的嘎洛村,由此出發,途經森林、河流、雪山、高山湖,最高海拔4800米,最低也在3000米以上,風光旖旎多變,也因此,這段線路被稱為洛克此次穿越中“最經典”的一段線路,被徒步圈列為“中國十大經典徒步路線之一”。1933年英國小說家詹姆斯·希爾頓的小說《消失的地平線》出版,被認為是在洛克的探險故事啟發之下寫成的小說。小說主要講述了四名西方旅客因為意外來到坐落在群山之中的祕境的故事。這個祕境被稱為香格里拉,它被塑造成一個美麗的世外桃源,從此,尋找“香格里拉”,也成為人們在洛克線上的期待。

在“中國十大經典徒步路線之一”的洛克線上,我重新理解了生活

洛克線途經森林、河流、雪山、高山湖,風光旖旎多變,被稱為美國博物學家洛克穿越中“最經典”的一段

如果行程順利,徒步一般歷時5天。這意味著,我們的旅程顯然不可能是帶個午餐便當,手機裡有個地圖就可以上路的。到現在為止,這仍是一片尚未開發的地區,你不可能晚上在路途的末端找個地方洗澡,並飽餐一頓——在洛克線上,你要在野外生火做飯。想象一下那個場面,當篝火升起的時候,蚊子被煙燻得亂躥,你要做的是用不知殘存在哪裡的一絲氣力在這個由火域構成的安全地帶搭上帳篷,然後找到溪流,在冰冷的河水裡淘米洗菜,之後才能鑽進睡袋,與這個世界道一聲晚安。好在,朋友告訴我,野外的動物如果你不去惹它們,它們也不會主動過來尋你。

所以,當我在北京收拾完行囊的時候,我發現我的行李包括一個塞得滿滿的50升登山包,裡面裝了換洗衣物、暖寶寶、巧克力、雨衣、防雨袋等等,我的睡袋、帳篷由於塞不進去,只能攤在一邊,此外,地上還攤著一個揹包,兩個防潮墊。我將防潮墊綁在登山包後面,背上登山包,一手提著書包,一手拎著睡袋和帳篷開始了旅途。這些重量超過25公斤,實在不想提。當我們到達木裡縣城的時候,我跟攝影記者還捎上了8斤豬肉,5斤土豆,五六斤胡蘿蔔,還有白蘿蔔、空心菜、芹菜等等。這些多出來的東西,被塞進了一個花裡胡哨的編織袋,耗盡了我跟攝影記者對這個即將開啟旅程的所有美好期待。我們將這些大包小包的東西扛進了一輛由木裡開往水洛鄉的公共汽車,瞬間將車裡僅剩的空隙佔滿。而我們二人因為沒有座位,只能在車門後面側身站立。這是我們跟嚮導5天的口糧。按照當地約定成俗的規定,嚮導的三餐需要由徒步者負責。

我們的嚮導翁丁是一位藏族人,今年41歲,他的家就住在嘎洛村,距離我們徒步線路的起點步行時間不超過一個小時。嘎洛村並不大,被山坡包圍著,隨便爬上一個小山包,都能俯視村子的全貌。翁丁告訴我,整個村子有100多戶人家,幾乎每家都有人會在徒步季節離家當嚮導。翁丁從20歲出頭就帶團從四川稻城徒步到瀘沽湖,26歲的時候,他才跟著導遊第一次走洛克線,隨後自己還單獨一個人走了一次才放心帶團。

在“中國十大經典徒步路線之一”的洛克線上,我重新理解了生活

7月7日,我們的嚮導翁丁將行李綁在騾子身上,徒步之旅即將開始,起點為嘎洛村

翁丁說,他很小的時候就聽村子裡祖輩的老人談起過這條線路,但村裡很少有人會專門沿著道路走,偶爾挖蟲草的時候才會走到這裡。2008年左右,洛克線開始熱鬧起來。“10月份是最熱鬧的季節,那時候營地上有上千個帳篷,先到先得,走在路上根本不需要軌跡導航儀,到處都是人和隊伍,根本不會迷路。”翁丁的漢語就是在這一次次出行中鍛煉出來的。他剛開始只會藏語,來了人也不知道怎麼溝通,後來慢慢能說一些,但不會寫字。

到風景中去

7月是洛克線的雨季,來的人要少一些。接到我們之前,翁丁只帶了四次小團。我們是他的第五批徒步客。走在路上,我們雖然看不到被秋天染滿顏色的漫山遍野,但夏天是花的王國,噌噌躥起的花花草草甚至將原本就不明顯的線路遮蔽了起來。山裡的季節又比平原晚上半個月,所以滿眼望去還是稚嫩的夏。

翁丁的小女兒與我們同行,翁丁稱她為“阿嘎”,在藏語裡是“最小”的意思。她今年15歲,在木裡縣讀初二,剛放暑假回來。從9歲開始她就每年跟父親走一遍線路。我幾乎每看到一朵花就問一下阿嘎叫什麼名字,但她也都不知道。不過,她認識草藥。在我們行進的路上,她一直在尋找一種叫做蟲樓的藥草,晒乾後收購價為40元一斤。阿嘎告訴我一個迅速辨別蟲樓的方法,即翠綠的葉子周圍有一圈黑邊。我一看,果真暗黑色的外緣包圍著夏綠,看起來十分惹人喜愛。阿嘎還認識當歸、蟲草,這些跟他們生計密切相關的植物,吸引了她所有的注意力。

我的志趣則在第一天行走的這片原始森林內。森林裡到處是苔蘚,還有一條嘩啦啦的溪流,被當地人稱為白水河。一路都能聽到溪水從石頭上跳躍而下的聲音,偶爾也覺得有些吵鬧。藏族有水葬的傳統,在許多神話中,水都是和神、幸福、美好、不朽連在一起的。翁丁告訴我,按照他們的習俗,水葬只在冬天進行,夏天如果將屍體投入河內,會觸怒神靈,上天會以不下雨作為懲處。所以,在我們的行程中,我們不用擔心和逝去的魂靈彼此驚擾。

在“中國十大經典徒步路線之一”的洛克線上,我重新理解了生活

在去洛克線起點的路上,碰到當地人騎摩托車進山,這是他們最主要的交通工具

行走的道路與溪流平行,將我們引向更加茂密的森林中。與其說道路,不如說是數十年來的腳印疊加出的尺把寬的殘留痕跡。森林包裹著道路和我們,隔斷了視線、方向,卻沒有帶給我被阻隔的恐懼和慌張感。新奇佔據了這片天空,一棵棵伸向天空的筆直樹木向森林裡的其他生物宣揚著它對這片土地的管轄權。但它們又是友善的,古老的樹根蔓延到地面上,成了腳下的支撐物,寬闊的樹叢搭建出的涼蔭給森林增加了神祕感,陽光必須要插針溜縫才照得進來。

幾乎沒多遠就能看到許多倒伏的樹木,看上去像是雷擊的結果,斷裂的地方呈黑色,像是灼燒後的結果。有的樹木很粗,可能需要兩個人的手臂才能抱起來。這樣的樹木攔住了路後,需要路過的人用斧頭在其中間砍出通行的間距,與原本的道路銜接起來。即使已經對所要見到的風景有所準備,從入山的那一刻還是接連不斷地驚喜。這是相對輕鬆的一天,海拔的抬升並不明顯,我們在森林裡自在地穿梭就好。

翁丁家的兩匹騾子大大提升了我們的心情愉悅度,前面講到的所有行李都綁在了它們的身上。我只揹著一個小書包,裡面裝著相機、雨衣、杯子,一些可以補充能量的東西。騾子一匹棕黃色,一匹樹葉黃。樹葉黃年紀更大一些,有12歲。從洛克線熱起來開始,騾子和馬就成了這條線路的主要勞動力,負責馱送行李,當然遊客在體力不濟的情況下也可以騎馬,但這是需要額外收費的。翁丁牽著騾子走在前面,它們脖子上的鈴鐺咣咣作響,搖出一曲不成調的歌,引著我們慢慢向前走去。翁丁告訴我,每家每戶的騾子鈴鐺聲都不一樣,這也是區分它們的最好辦法。不僅如此,翁丁還能根據騾子的蹄印來判斷哪匹是自家的——有一天晚上,我們的騾子掙開了繩子跑了,翁丁第二天早上就是根據蹄印去找的,一直找了兩個小時才尋回來。

景色和鬆弛都是我們在城市和常規景區看不到、感受不到的。見美景是徒步對加菲最大的吸引力。加菲是我的一個採訪對象,她出生在1978年,已經是十幾年的老驢友了。就在前段時間,她還一個人去梅里雪山轉山。加菲是上海姑娘,大學畢業後在一家時尚雜誌做編輯,2005年左右,她想做一期關於生活方式的稿子,當時徒步的熱潮剛剛開始。她聽一個徒步者跟她講了去日果冷覺山峰徒步的事情,在四川四姑娘山地區。具體的講述她已經忘記了,只記得雪山很美,離自己也很遙遠。“他的講述讓你覺得通過科學的推進、克服困難後,是可以到達頂峰的。”加菲告訴我,從那時開始,她就跟著專業的徒步隊徒步。

加菲印象最深的一次是有一年穿越騰格裡沙漠,當晚他們露營在一個沙漠湖泊旁邊,一輪滿月將整個湖泊照得閃閃發亮。這個時候,領隊拿出了在湖中冰了許久的西瓜分給大家,整個團都雀躍了起來。“你如果不徒步,不深入到沙漠腹地,你就看不到湖泊,看不到清泉,也看不到那彎月亮。”另外一次深刻的記憶則是在穿越洛克線時,當陰雨散去,太陽跳了出來,照得雪山閃閃發光,那種美麗帶來的衝擊,她現在都忘不了。因為做時尚雜誌的緣故,加菲會去各地出差,看到了很多景點,她都會想:“這些,這些,我60歲的時候也可以來,但徒步這件事可能年輕體力合適的時候做比較好。”

在“中國十大經典徒步路線之一”的洛克線上,我重新理解了生活

洛克線上重裝徒步的驢友,讓我們有勇氣繼續走下去

今年37歲的伏永安是戶外探險節目《荒野遊俠記》的製作人,他自拍自導自演製作了三季節目,粉絲達到上百萬。每一期節目都是他的一次出行經歷,選的都是常人很少涉及的風景絕佳的路線,他稱其為“祕境”。“我想告訴別人,國內也有很多一線的風景,是我們沒有注意到的。我也不會去做過分挑戰自我的事情,比如說去雪山,我不會選擇登頂,那需要專業的設備、相當的體力以及大量的準備,我們只會去景色比較好的地方。”

在做節目之前,伏永安只能算是一名戶外愛好者,但幾年前父親生病去世讓他下決心改變自己的狀態。“我在醫院陪了父親半年,看著父親的生命一點點流失,我當時想了很多,尤其是醫院的那種氛圍,好像靜止了一樣。”伏永安聯想到自己,他在一家都市媒體工作,每天按部就班地採訪、見客戶,可以想見未來3年、10年甚至30年之後的生活,想起來都覺得沒意思。所以父親去世以後,他就辭職了。“在野外,你永遠不知道自己明天會看到什麼,你會遇到什麼人,不確定和未知才是真正吸引人的。”伏永安告訴我,他的粉絲裡很大一部分是城市裡的白領階層,想要出去走走,但是被生活所限制。“他們經常開玩笑說我實現了他們的詩和遠方,但他們基本是那些你看起來就跟戶外隔了三條街的人。”

在“中國十大經典徒步路線之一”的洛克線上,我重新理解了生活

在徒步的途中,每走一段都會遇到經幡,這是當地人祈福的方式

與環境的磨合

我的歡愉只持續了一天。從第二天開始,我們就進入了連續三天的無休無止的高山攀爬之中。洛克線要經過雜巴拉、央邁勇、黑湖、鬆多四個埡口。埡口是我第一次聽到的字眼,是指高大山脊的鞍狀坳口,這個詞裡集聚了當地人的生活智慧——對於一座高山來說,埡口是進山和出山最短和最省力的線路。即使如此,央邁勇埡口的海拔依然在4500米左右,鬆多埡口在4650米,雜巴拉埡口在4730米。

來這裡之前,我去過最高的地方就是昆明瞭,所以,我對高原爬坡的概念並不清晰。起初我以為自己會跟平常登山一樣,熬過前面半小時的喘,就能夠在呼吸之間找到節奏,最終的結果卻是,只要是爬坡,我一路都在喘,所有剩餘的路線也彷彿只有攀爬這個詞可以形容了。

值得安慰的是,隨著高度的不斷提升,看到的景色也越來越壯闊。當我們手腳並用地登上雜巴拉埡口的時候,雲霧繞著山崖浮動,對面山上的松樹成行排列,秩序井然,就像擺在棋盤裡的一個個跳棋。視線隨著層次感慢慢往下瞥,陡峭的山崖墜向望不見底的山谷。從這個角度可以望到這裡的三大神山之一:夏諾多吉。夏諾多吉在佛教中被視為“金剛手菩薩”的化身,他除暴安良、勇猛剛烈、神采奕奕。山峰硬朗挺拔的外表與這一稱呼是相符的,頂部在雪線的覆蓋下又柔美無比。

《消失的地平線》中描述的香格里拉是與世隔絕的,處於這個世界裡的人們擁有比外界更高深的學識和見解,這裡平和安靜,沒有戰爭爭端,宗教信仰寬容自由,擁有現代文明的一切舒適享受。最重要的是,人類的年齡鐘擺在這裡慢慢靜止,活上幾百歲卻依然保持年輕的顏面這樣的事情也會在這裡發生。如果說一定存在著這樣的香格里拉,我堅決不二地認為定是我眼前的模樣。

但即使如此,到了後面,我的所有注意力都集中在了腳上,再也無暇觀望外界。有很多次,我都覺得自己已經爬到了山頂,我站在並不大的空地上,看著前面所有原本可望不可及的目標,山上的風呼呼作響,混雜著松枝泠冽的清香,瞬間就吹透了衣服,頭暈目眩中卻看到一條不起眼的懸崖小道已經沿著山腰蔓延開來——最艱難的事情是不斷髮現好不容易爬上一座山,還有一個新的制高點在不遠處等你。那種情緒說不上是氣餒,但絕對是無可奈何,只能硬著頭皮往前走。我默默地對自己說,它只是你所要穿越路程的很小一部分而已。

與難以挪動雙腳相伴的,是不斷襲來的一波波高原反應。在到達海拔3700米左右時,我的後腦勺就開始隱隱作痛,這是一種緊繃的痛感,就在那麼一小塊區域,也不擴散,不聲張地痛著。我儘量深呼吸,以從空氣裡攫取更多的氧氣。慢慢地,喘也有了節奏,它跟隨著腳步慢慢達到了一致,我找到了一個舒服的走路姿勢,揹著手慢慢往前挪,走上三四十米就停下來認真喘上幾口,從後面看就像一個逛公園的大媽。

在“中國十大經典徒步路線之一”的洛克線上,我重新理解了生活

晚上我們和嚮導一起住在牧民的牛棚裡,這是他們每年放牧時的臨時住所

在“中國十大經典徒步路線之一”的洛克線上,我重新理解了生活

在徒步的第三天,我們遇到了從重慶過來的重裝徒步隊伍,他們帶了非常多的食物,大大提高了我們的幸福指數

如果說白天尚且還能這樣插在人堆裡勉強維穩,晚上就只剩下自己單打獨鬥了。高反帶來的失眠在第三天晚上將我徹底逼到了死角。第三天我們跟一支8人的重裝徒步隊伍相遇,大家彼此結伴同行,一起走剩下的行程。他們來自重慶,多數人都有馬拉松或者戶外徒步的經驗,這也是他們選擇將所有行李揹負在身上的一個堅實基礎。與這樣一支負重的隊伍一起前行,內心的尊嚴感驅使你不得不往前走。這一天,我們一起住在一個牛棚裡。說是牛棚,其實是牧民放牧時節在山上居住的地方。牛棚面積很小,只有20平方米的樣子,加上牧民,共有十幾個人。晚上10點以後,房間裡此起彼伏的鼾聲和夢語已經響起,我就著這片聲音在睡袋裡翻來覆去,大腦清醒得可以玩上一局“狼人殺”。

氧氣的稀薄讓我覺得一呼一吸的節奏都像加了1.2倍速,時間卻遲遲不往前走,我頻繁地看手機時間,黑夜在我的想象中一次次接近天亮,卻發現時間可能只往前挪了15分鐘。後來,我索性放棄了掙扎,躺在睡袋裡什麼都不想,讓身體進入一種能夠得以放鬆的狀態,以迎接後續的行程。到了第四天晚上,我終於不再失眠,安然入睡。

這其實是與環境不斷磨合的過程,通過這種磨合,我們的身體不斷地調整和適應,展現出對環境更大的彈性。作為一名老驢友,加菲告訴我,磨合得順利與否直接決定著徒步者旅途的愉悅度和舒適度。“你的節奏要適應天氣和變化,下雨走慢一點,雨後路上雖然泥濘,但最好走快一點。徒步的時候要合理分配時間和體能,並根據變化改變節奏,這樣才能避免在行走中疲於奔命,不僅影響身體狀況,也影響心情。”2012年,加菲和朋友一起沿著洛克的軌跡走了大環線,原本7天半的行程,他們走了9天,這中間的耽擱是因為他們遇到了螞蝗區,她的腿上現在還留著一個螞蝗咬過的疤痕。走出來後他們進行了休整。加菲說,在每一次的行走中,她都能感受到自己相較於前一天的變化。

這樣的磨合也只有在如此特定的環境裡才能體會。在行走的途中,時間不再具有任何現實的意義,生活變得簡單利落,吃完飯睡覺,天亮了起身出發。伏永安說,戶外行走給了他更多的機會去內觀自己。伏永安去的很多地方都沒有信號,這使得他從繁忙的人際關係中解脫了出來,不用跟同事朋友打交道,不用處理繁瑣的事務,當然也沒機會把時間無聊地用在刷手機上。沒有承諾、義務、責任,徒步者進入了一個單調的世界。“出行是給生活做減法,從密集的關係中掙脫出來,你只需關注當下你的感受,對外界,對自我。”

在“中國十大經典徒步路線之一”的洛克線上,我重新理解了生活

徒步者在體力不濟的時候可以選擇上馬,嚮導會額外收取騎馬費

重新理解生活

我們的隊伍已經擴大到了12個人,對於這支隊伍來說,第四天算是一個極為疲憊和幸福的日子。這一天,我們一行人爬了7個小山峰,七上七下,已經疲憊到了極限。然而從鬆多埡口下來往營地的途中又遇到了大雨。這是一個岔路口,霧氣很大,嚮導在前面走,騾子的鈴鐺聲早已消失不見。我們在雨水中再三斟酌,下決心選了一條路走了下去,好在選對了。從推開牛棚門的一瞬間,所有人幾乎都黏在了灶火旁邊,溼透的衣服在火的燻烤下冒起了白煙。

這個時候我才開始打量起嚮導早先跟我們提起的這個牛棚——看起來比我們這幾天住過的任何地方都整潔,面積也是前幾天的兩倍,雖然也就40平方米的樣子,換作平常大家也一定不會考慮當作住所,這一刻卻足以和天堂媲美。最重要的是這裡有電,這是我們進山之後第一次覺得離現代生活如此之近。牛棚裡還有牧民從山下背上來的可樂,以高價賣給我們這樣的徒步者。至少有半個小時的時間,我們在灶火旁為曾經身邊熟悉的一切激動和津津樂道,這看起來有點令人難以置信。在山中四天的物資匱乏和與世隔絕,讓我們覺得原本最普通的東西都使人驚奇和幸福。

我的朋友小月也有這樣的感受,她最初開始徒步是因為一次失敗的情感經歷,男友劈腿戀上別的女生。小月幾乎嘗試了所有的辦法但都處理不好自己的情緒,她無法學習,在自習室裡只會怔怔地發呆。最痛苦的是夜晚到來,黑暗將她墜入永不會透光的深淵,痛苦、失望一起襲來。後來,一個同學推薦她去參加學校裡的徒步活動,就這樣,以前連跑步都不願意的小月揹著20公斤的登山包跟著隊伍出發了。小月說自己一步步走著,數著自己的腳印,痛苦卻絲毫未減。晚上,小月躺進睡袋裡,睡袋很薄,3月的野外刺骨地冷,即使外面生了火,也阻止不了寒氣從土壤的孔隙裡跳出來,鑽進睡袋裡,將她層層包裹,怎麼都睡不著。小月開始想念寢室裡尚存的暖氣、食堂裡的飯菜、父母的呵護,她當時覺得,原來自己平常沒有注意到的事情是那麼的幸福。

"

本文刊載於《三聯生活週刊》2019年第30期,原文標題《在洛克線,與自我相視》

徒步會對徒步者帶來什麼樣的改變?在徒步的途中,我一直被這樣的問題所圍繞。後來我發現,徒步並不能改變任何人的生活,但它確實可以讓你重新定義與原本生活的關係,換一種維度看待這個熟悉的世界。

記者/王珊 攝影/劉有志

在“中國十大經典徒步路線之一”的洛克線上,我重新理解了生活

洛克線上,嚮導以及馬幫是常見的,他們常年行走在這條線路上,迎來送往一批批的徒步者


出發去洛克線

為什麼要去徒步?在我沒來得及想這個問題的答案時,我就迫不及待地報名參加這組封面稿件寫作。我心裡有個聲音隱隱在說,你需要徒步,需要出去走一走,然而具體到為啥,我一時又沒想出個所以然。

直到出發的前一天,我把自己內心幾個混沌的想法擺在檯面上一個一個排列出來。第一條,畢業之後過了許多年匆忙晃悠、可能還有些懶散的日子,或許徒步能夠讓我騰出些時間重新認識下自己;第二條更為簡單,每個人可以在相應的前提下選擇自己心儀的道路,我一直嚮往大山大河、與世隔絕的深山,提到這幾個字眼就會生出出行的強烈願望。就像博物學家約翰·繆爾曾經說的那樣:“往一箇舊行囊裡扔進一條長麵包和一磅茶葉,趕緊躍出後院的柵欄。”

麵包是帶了,茶葉也用塑料布包裹塞進了書包裡,但行李顯然不是一個行囊這麼簡單,畢竟我跟攝影記者想要走的道路是洛克線。

洛克線得名於美籍奧地利探險家、博物學家約瑟夫·洛克(Joseph Charles Francis Rock)。18世紀以後,西方人將對中國的興趣由文化、哲學、宗教轉向豐富的自然資源。起初,他們只能在廣州蒐集植物。隨著長江中上游通商口岸的增多,一些博物學家開始從沿海進入中國腹地。與此同時,英、法兩國的殖民勢力從東南亞深入雲南。在此前提下,19世紀末、20世紀初的雲南和四川成為博物學事業的重要目標。比如,由維奇父子運營的英國最傑出的園林公司在1899年讓威爾遜沿著緬甸到騰越(今騰衝)的新公路進入雲南和四川。在四川,威爾遜往國內寄回了305種植物的種子,還用沃德箱帶回了數百件植株,以及上千種植物標本。

洛克則是接受了包括皇家地理學會、哈佛植物園、美國國家地理協會,以及一些園林公司和財團的委託。洛克是一個才學兼備的人,來中國之前,他已經寫了好幾本與樹相關的書籍。他在夏威夷學院還有一個自己的博物館,他和助教用了6個月的時間整理了植物館的每株標本,又在他們繪製的校園地圖上標出所有植物,編好號並做索引。1921年,洛克進入雲南,他用兩年的時間對納西文化和納西語言進行了研究。1924年,他打算前往四川木裡王國一探究竟。這個傳說中盛產黃金的世外桃源讓他充滿了嚮往。他在木裡待了一段時間,1928年他再次到訪,從木裡縣出發,深入貢嘎嶺地區,穿越到甘孜州的稻城亞丁,之後他在美國《國家地理雜誌》發表了他撰寫的文章和拍攝的照片,把這塊“藍色星球的最後一片淨土”第一次展現在世人面前。

我們要走的洛克線即是洛克此次行走的一部分線路,它全長約70公里,起點在木裡縣水洛鄉的嘎洛村,由此出發,途經森林、河流、雪山、高山湖,最高海拔4800米,最低也在3000米以上,風光旖旎多變,也因此,這段線路被稱為洛克此次穿越中“最經典”的一段線路,被徒步圈列為“中國十大經典徒步路線之一”。1933年英國小說家詹姆斯·希爾頓的小說《消失的地平線》出版,被認為是在洛克的探險故事啟發之下寫成的小說。小說主要講述了四名西方旅客因為意外來到坐落在群山之中的祕境的故事。這個祕境被稱為香格里拉,它被塑造成一個美麗的世外桃源,從此,尋找“香格里拉”,也成為人們在洛克線上的期待。

在“中國十大經典徒步路線之一”的洛克線上,我重新理解了生活

洛克線途經森林、河流、雪山、高山湖,風光旖旎多變,被稱為美國博物學家洛克穿越中“最經典”的一段

如果行程順利,徒步一般歷時5天。這意味著,我們的旅程顯然不可能是帶個午餐便當,手機裡有個地圖就可以上路的。到現在為止,這仍是一片尚未開發的地區,你不可能晚上在路途的末端找個地方洗澡,並飽餐一頓——在洛克線上,你要在野外生火做飯。想象一下那個場面,當篝火升起的時候,蚊子被煙燻得亂躥,你要做的是用不知殘存在哪裡的一絲氣力在這個由火域構成的安全地帶搭上帳篷,然後找到溪流,在冰冷的河水裡淘米洗菜,之後才能鑽進睡袋,與這個世界道一聲晚安。好在,朋友告訴我,野外的動物如果你不去惹它們,它們也不會主動過來尋你。

所以,當我在北京收拾完行囊的時候,我發現我的行李包括一個塞得滿滿的50升登山包,裡面裝了換洗衣物、暖寶寶、巧克力、雨衣、防雨袋等等,我的睡袋、帳篷由於塞不進去,只能攤在一邊,此外,地上還攤著一個揹包,兩個防潮墊。我將防潮墊綁在登山包後面,背上登山包,一手提著書包,一手拎著睡袋和帳篷開始了旅途。這些重量超過25公斤,實在不想提。當我們到達木裡縣城的時候,我跟攝影記者還捎上了8斤豬肉,5斤土豆,五六斤胡蘿蔔,還有白蘿蔔、空心菜、芹菜等等。這些多出來的東西,被塞進了一個花裡胡哨的編織袋,耗盡了我跟攝影記者對這個即將開啟旅程的所有美好期待。我們將這些大包小包的東西扛進了一輛由木裡開往水洛鄉的公共汽車,瞬間將車裡僅剩的空隙佔滿。而我們二人因為沒有座位,只能在車門後面側身站立。這是我們跟嚮導5天的口糧。按照當地約定成俗的規定,嚮導的三餐需要由徒步者負責。

我們的嚮導翁丁是一位藏族人,今年41歲,他的家就住在嘎洛村,距離我們徒步線路的起點步行時間不超過一個小時。嘎洛村並不大,被山坡包圍著,隨便爬上一個小山包,都能俯視村子的全貌。翁丁告訴我,整個村子有100多戶人家,幾乎每家都有人會在徒步季節離家當嚮導。翁丁從20歲出頭就帶團從四川稻城徒步到瀘沽湖,26歲的時候,他才跟著導遊第一次走洛克線,隨後自己還單獨一個人走了一次才放心帶團。

在“中國十大經典徒步路線之一”的洛克線上,我重新理解了生活

7月7日,我們的嚮導翁丁將行李綁在騾子身上,徒步之旅即將開始,起點為嘎洛村

翁丁說,他很小的時候就聽村子裡祖輩的老人談起過這條線路,但村裡很少有人會專門沿著道路走,偶爾挖蟲草的時候才會走到這裡。2008年左右,洛克線開始熱鬧起來。“10月份是最熱鬧的季節,那時候營地上有上千個帳篷,先到先得,走在路上根本不需要軌跡導航儀,到處都是人和隊伍,根本不會迷路。”翁丁的漢語就是在這一次次出行中鍛煉出來的。他剛開始只會藏語,來了人也不知道怎麼溝通,後來慢慢能說一些,但不會寫字。

到風景中去

7月是洛克線的雨季,來的人要少一些。接到我們之前,翁丁只帶了四次小團。我們是他的第五批徒步客。走在路上,我們雖然看不到被秋天染滿顏色的漫山遍野,但夏天是花的王國,噌噌躥起的花花草草甚至將原本就不明顯的線路遮蔽了起來。山裡的季節又比平原晚上半個月,所以滿眼望去還是稚嫩的夏。

翁丁的小女兒與我們同行,翁丁稱她為“阿嘎”,在藏語裡是“最小”的意思。她今年15歲,在木裡縣讀初二,剛放暑假回來。從9歲開始她就每年跟父親走一遍線路。我幾乎每看到一朵花就問一下阿嘎叫什麼名字,但她也都不知道。不過,她認識草藥。在我們行進的路上,她一直在尋找一種叫做蟲樓的藥草,晒乾後收購價為40元一斤。阿嘎告訴我一個迅速辨別蟲樓的方法,即翠綠的葉子周圍有一圈黑邊。我一看,果真暗黑色的外緣包圍著夏綠,看起來十分惹人喜愛。阿嘎還認識當歸、蟲草,這些跟他們生計密切相關的植物,吸引了她所有的注意力。

我的志趣則在第一天行走的這片原始森林內。森林裡到處是苔蘚,還有一條嘩啦啦的溪流,被當地人稱為白水河。一路都能聽到溪水從石頭上跳躍而下的聲音,偶爾也覺得有些吵鬧。藏族有水葬的傳統,在許多神話中,水都是和神、幸福、美好、不朽連在一起的。翁丁告訴我,按照他們的習俗,水葬只在冬天進行,夏天如果將屍體投入河內,會觸怒神靈,上天會以不下雨作為懲處。所以,在我們的行程中,我們不用擔心和逝去的魂靈彼此驚擾。

在“中國十大經典徒步路線之一”的洛克線上,我重新理解了生活

在去洛克線起點的路上,碰到當地人騎摩托車進山,這是他們最主要的交通工具

行走的道路與溪流平行,將我們引向更加茂密的森林中。與其說道路,不如說是數十年來的腳印疊加出的尺把寬的殘留痕跡。森林包裹著道路和我們,隔斷了視線、方向,卻沒有帶給我被阻隔的恐懼和慌張感。新奇佔據了這片天空,一棵棵伸向天空的筆直樹木向森林裡的其他生物宣揚著它對這片土地的管轄權。但它們又是友善的,古老的樹根蔓延到地面上,成了腳下的支撐物,寬闊的樹叢搭建出的涼蔭給森林增加了神祕感,陽光必須要插針溜縫才照得進來。

幾乎沒多遠就能看到許多倒伏的樹木,看上去像是雷擊的結果,斷裂的地方呈黑色,像是灼燒後的結果。有的樹木很粗,可能需要兩個人的手臂才能抱起來。這樣的樹木攔住了路後,需要路過的人用斧頭在其中間砍出通行的間距,與原本的道路銜接起來。即使已經對所要見到的風景有所準備,從入山的那一刻還是接連不斷地驚喜。這是相對輕鬆的一天,海拔的抬升並不明顯,我們在森林裡自在地穿梭就好。

翁丁家的兩匹騾子大大提升了我們的心情愉悅度,前面講到的所有行李都綁在了它們的身上。我只揹著一個小書包,裡面裝著相機、雨衣、杯子,一些可以補充能量的東西。騾子一匹棕黃色,一匹樹葉黃。樹葉黃年紀更大一些,有12歲。從洛克線熱起來開始,騾子和馬就成了這條線路的主要勞動力,負責馱送行李,當然遊客在體力不濟的情況下也可以騎馬,但這是需要額外收費的。翁丁牽著騾子走在前面,它們脖子上的鈴鐺咣咣作響,搖出一曲不成調的歌,引著我們慢慢向前走去。翁丁告訴我,每家每戶的騾子鈴鐺聲都不一樣,這也是區分它們的最好辦法。不僅如此,翁丁還能根據騾子的蹄印來判斷哪匹是自家的——有一天晚上,我們的騾子掙開了繩子跑了,翁丁第二天早上就是根據蹄印去找的,一直找了兩個小時才尋回來。

景色和鬆弛都是我們在城市和常規景區看不到、感受不到的。見美景是徒步對加菲最大的吸引力。加菲是我的一個採訪對象,她出生在1978年,已經是十幾年的老驢友了。就在前段時間,她還一個人去梅里雪山轉山。加菲是上海姑娘,大學畢業後在一家時尚雜誌做編輯,2005年左右,她想做一期關於生活方式的稿子,當時徒步的熱潮剛剛開始。她聽一個徒步者跟她講了去日果冷覺山峰徒步的事情,在四川四姑娘山地區。具體的講述她已經忘記了,只記得雪山很美,離自己也很遙遠。“他的講述讓你覺得通過科學的推進、克服困難後,是可以到達頂峰的。”加菲告訴我,從那時開始,她就跟著專業的徒步隊徒步。

加菲印象最深的一次是有一年穿越騰格裡沙漠,當晚他們露營在一個沙漠湖泊旁邊,一輪滿月將整個湖泊照得閃閃發亮。這個時候,領隊拿出了在湖中冰了許久的西瓜分給大家,整個團都雀躍了起來。“你如果不徒步,不深入到沙漠腹地,你就看不到湖泊,看不到清泉,也看不到那彎月亮。”另外一次深刻的記憶則是在穿越洛克線時,當陰雨散去,太陽跳了出來,照得雪山閃閃發光,那種美麗帶來的衝擊,她現在都忘不了。因為做時尚雜誌的緣故,加菲會去各地出差,看到了很多景點,她都會想:“這些,這些,我60歲的時候也可以來,但徒步這件事可能年輕體力合適的時候做比較好。”

在“中國十大經典徒步路線之一”的洛克線上,我重新理解了生活

洛克線上重裝徒步的驢友,讓我們有勇氣繼續走下去

今年37歲的伏永安是戶外探險節目《荒野遊俠記》的製作人,他自拍自導自演製作了三季節目,粉絲達到上百萬。每一期節目都是他的一次出行經歷,選的都是常人很少涉及的風景絕佳的路線,他稱其為“祕境”。“我想告訴別人,國內也有很多一線的風景,是我們沒有注意到的。我也不會去做過分挑戰自我的事情,比如說去雪山,我不會選擇登頂,那需要專業的設備、相當的體力以及大量的準備,我們只會去景色比較好的地方。”

在做節目之前,伏永安只能算是一名戶外愛好者,但幾年前父親生病去世讓他下決心改變自己的狀態。“我在醫院陪了父親半年,看著父親的生命一點點流失,我當時想了很多,尤其是醫院的那種氛圍,好像靜止了一樣。”伏永安聯想到自己,他在一家都市媒體工作,每天按部就班地採訪、見客戶,可以想見未來3年、10年甚至30年之後的生活,想起來都覺得沒意思。所以父親去世以後,他就辭職了。“在野外,你永遠不知道自己明天會看到什麼,你會遇到什麼人,不確定和未知才是真正吸引人的。”伏永安告訴我,他的粉絲裡很大一部分是城市裡的白領階層,想要出去走走,但是被生活所限制。“他們經常開玩笑說我實現了他們的詩和遠方,但他們基本是那些你看起來就跟戶外隔了三條街的人。”

在“中國十大經典徒步路線之一”的洛克線上,我重新理解了生活

在徒步的途中,每走一段都會遇到經幡,這是當地人祈福的方式

與環境的磨合

我的歡愉只持續了一天。從第二天開始,我們就進入了連續三天的無休無止的高山攀爬之中。洛克線要經過雜巴拉、央邁勇、黑湖、鬆多四個埡口。埡口是我第一次聽到的字眼,是指高大山脊的鞍狀坳口,這個詞裡集聚了當地人的生活智慧——對於一座高山來說,埡口是進山和出山最短和最省力的線路。即使如此,央邁勇埡口的海拔依然在4500米左右,鬆多埡口在4650米,雜巴拉埡口在4730米。

來這裡之前,我去過最高的地方就是昆明瞭,所以,我對高原爬坡的概念並不清晰。起初我以為自己會跟平常登山一樣,熬過前面半小時的喘,就能夠在呼吸之間找到節奏,最終的結果卻是,只要是爬坡,我一路都在喘,所有剩餘的路線也彷彿只有攀爬這個詞可以形容了。

值得安慰的是,隨著高度的不斷提升,看到的景色也越來越壯闊。當我們手腳並用地登上雜巴拉埡口的時候,雲霧繞著山崖浮動,對面山上的松樹成行排列,秩序井然,就像擺在棋盤裡的一個個跳棋。視線隨著層次感慢慢往下瞥,陡峭的山崖墜向望不見底的山谷。從這個角度可以望到這裡的三大神山之一:夏諾多吉。夏諾多吉在佛教中被視為“金剛手菩薩”的化身,他除暴安良、勇猛剛烈、神采奕奕。山峰硬朗挺拔的外表與這一稱呼是相符的,頂部在雪線的覆蓋下又柔美無比。

《消失的地平線》中描述的香格里拉是與世隔絕的,處於這個世界裡的人們擁有比外界更高深的學識和見解,這裡平和安靜,沒有戰爭爭端,宗教信仰寬容自由,擁有現代文明的一切舒適享受。最重要的是,人類的年齡鐘擺在這裡慢慢靜止,活上幾百歲卻依然保持年輕的顏面這樣的事情也會在這裡發生。如果說一定存在著這樣的香格里拉,我堅決不二地認為定是我眼前的模樣。

但即使如此,到了後面,我的所有注意力都集中在了腳上,再也無暇觀望外界。有很多次,我都覺得自己已經爬到了山頂,我站在並不大的空地上,看著前面所有原本可望不可及的目標,山上的風呼呼作響,混雜著松枝泠冽的清香,瞬間就吹透了衣服,頭暈目眩中卻看到一條不起眼的懸崖小道已經沿著山腰蔓延開來——最艱難的事情是不斷髮現好不容易爬上一座山,還有一個新的制高點在不遠處等你。那種情緒說不上是氣餒,但絕對是無可奈何,只能硬著頭皮往前走。我默默地對自己說,它只是你所要穿越路程的很小一部分而已。

與難以挪動雙腳相伴的,是不斷襲來的一波波高原反應。在到達海拔3700米左右時,我的後腦勺就開始隱隱作痛,這是一種緊繃的痛感,就在那麼一小塊區域,也不擴散,不聲張地痛著。我儘量深呼吸,以從空氣裡攫取更多的氧氣。慢慢地,喘也有了節奏,它跟隨著腳步慢慢達到了一致,我找到了一個舒服的走路姿勢,揹著手慢慢往前挪,走上三四十米就停下來認真喘上幾口,從後面看就像一個逛公園的大媽。

在“中國十大經典徒步路線之一”的洛克線上,我重新理解了生活

晚上我們和嚮導一起住在牧民的牛棚裡,這是他們每年放牧時的臨時住所

在“中國十大經典徒步路線之一”的洛克線上,我重新理解了生活

在徒步的第三天,我們遇到了從重慶過來的重裝徒步隊伍,他們帶了非常多的食物,大大提高了我們的幸福指數

如果說白天尚且還能這樣插在人堆裡勉強維穩,晚上就只剩下自己單打獨鬥了。高反帶來的失眠在第三天晚上將我徹底逼到了死角。第三天我們跟一支8人的重裝徒步隊伍相遇,大家彼此結伴同行,一起走剩下的行程。他們來自重慶,多數人都有馬拉松或者戶外徒步的經驗,這也是他們選擇將所有行李揹負在身上的一個堅實基礎。與這樣一支負重的隊伍一起前行,內心的尊嚴感驅使你不得不往前走。這一天,我們一起住在一個牛棚裡。說是牛棚,其實是牧民放牧時節在山上居住的地方。牛棚面積很小,只有20平方米的樣子,加上牧民,共有十幾個人。晚上10點以後,房間裡此起彼伏的鼾聲和夢語已經響起,我就著這片聲音在睡袋裡翻來覆去,大腦清醒得可以玩上一局“狼人殺”。

氧氣的稀薄讓我覺得一呼一吸的節奏都像加了1.2倍速,時間卻遲遲不往前走,我頻繁地看手機時間,黑夜在我的想象中一次次接近天亮,卻發現時間可能只往前挪了15分鐘。後來,我索性放棄了掙扎,躺在睡袋裡什麼都不想,讓身體進入一種能夠得以放鬆的狀態,以迎接後續的行程。到了第四天晚上,我終於不再失眠,安然入睡。

這其實是與環境不斷磨合的過程,通過這種磨合,我們的身體不斷地調整和適應,展現出對環境更大的彈性。作為一名老驢友,加菲告訴我,磨合得順利與否直接決定著徒步者旅途的愉悅度和舒適度。“你的節奏要適應天氣和變化,下雨走慢一點,雨後路上雖然泥濘,但最好走快一點。徒步的時候要合理分配時間和體能,並根據變化改變節奏,這樣才能避免在行走中疲於奔命,不僅影響身體狀況,也影響心情。”2012年,加菲和朋友一起沿著洛克的軌跡走了大環線,原本7天半的行程,他們走了9天,這中間的耽擱是因為他們遇到了螞蝗區,她的腿上現在還留著一個螞蝗咬過的疤痕。走出來後他們進行了休整。加菲說,在每一次的行走中,她都能感受到自己相較於前一天的變化。

這樣的磨合也只有在如此特定的環境裡才能體會。在行走的途中,時間不再具有任何現實的意義,生活變得簡單利落,吃完飯睡覺,天亮了起身出發。伏永安說,戶外行走給了他更多的機會去內觀自己。伏永安去的很多地方都沒有信號,這使得他從繁忙的人際關係中解脫了出來,不用跟同事朋友打交道,不用處理繁瑣的事務,當然也沒機會把時間無聊地用在刷手機上。沒有承諾、義務、責任,徒步者進入了一個單調的世界。“出行是給生活做減法,從密集的關係中掙脫出來,你只需關注當下你的感受,對外界,對自我。”

在“中國十大經典徒步路線之一”的洛克線上,我重新理解了生活

徒步者在體力不濟的時候可以選擇上馬,嚮導會額外收取騎馬費

重新理解生活

我們的隊伍已經擴大到了12個人,對於這支隊伍來說,第四天算是一個極為疲憊和幸福的日子。這一天,我們一行人爬了7個小山峰,七上七下,已經疲憊到了極限。然而從鬆多埡口下來往營地的途中又遇到了大雨。這是一個岔路口,霧氣很大,嚮導在前面走,騾子的鈴鐺聲早已消失不見。我們在雨水中再三斟酌,下決心選了一條路走了下去,好在選對了。從推開牛棚門的一瞬間,所有人幾乎都黏在了灶火旁邊,溼透的衣服在火的燻烤下冒起了白煙。

這個時候我才開始打量起嚮導早先跟我們提起的這個牛棚——看起來比我們這幾天住過的任何地方都整潔,面積也是前幾天的兩倍,雖然也就40平方米的樣子,換作平常大家也一定不會考慮當作住所,這一刻卻足以和天堂媲美。最重要的是這裡有電,這是我們進山之後第一次覺得離現代生活如此之近。牛棚裡還有牧民從山下背上來的可樂,以高價賣給我們這樣的徒步者。至少有半個小時的時間,我們在灶火旁為曾經身邊熟悉的一切激動和津津樂道,這看起來有點令人難以置信。在山中四天的物資匱乏和與世隔絕,讓我們覺得原本最普通的東西都使人驚奇和幸福。

我的朋友小月也有這樣的感受,她最初開始徒步是因為一次失敗的情感經歷,男友劈腿戀上別的女生。小月幾乎嘗試了所有的辦法但都處理不好自己的情緒,她無法學習,在自習室裡只會怔怔地發呆。最痛苦的是夜晚到來,黑暗將她墜入永不會透光的深淵,痛苦、失望一起襲來。後來,一個同學推薦她去參加學校裡的徒步活動,就這樣,以前連跑步都不願意的小月揹著20公斤的登山包跟著隊伍出發了。小月說自己一步步走著,數著自己的腳印,痛苦卻絲毫未減。晚上,小月躺進睡袋裡,睡袋很薄,3月的野外刺骨地冷,即使外面生了火,也阻止不了寒氣從土壤的孔隙裡跳出來,鑽進睡袋裡,將她層層包裹,怎麼都睡不著。小月開始想念寢室裡尚存的暖氣、食堂裡的飯菜、父母的呵護,她當時覺得,原來自己平常沒有注意到的事情是那麼的幸福。

在“中國十大經典徒步路線之一”的洛克線上,我重新理解了生活

夏天是洛克線的雨季,山上經常雲霧繚繞

這個時候,我突然想明白了一個事情。一直以來,不管是我自己在徒步,還是在對徒步者的採訪中,我都一直會問一個問題,徒步給你帶來了什麼?是不是人生有什麼糾結的地方去徒步之後,心結就打開了?事實上,徒步並沒有這麼大的魔力,它不會改變你的生活,但會讓你以一種新的方式去審視和定義你跟生活的關係,那些被忽視的、被高估的或者習以為然的東西,都會重新回到原本的位置之上。

第五天中午,所有人終於走出了封閉的無人區,一個夥伴突然喊了一聲,“有信號了”,所有人都沸騰了,放下手中的東西掏出手機,有人刷微信,有人給家裡報平安,也有人忙著發朋友圈。我們一行人又回到了那個紛紛擾擾的世界,除了5天沒洗澡、沒梳頭,看起來有點邋遢,體重可能掉了一些外,每個人都還是原來的自己,但有一件事是確定的,幾天的經歷在每個人心中都留下了那麼點印記。

就像《消失的地平線》這本書本身,講述的也不是一個圓滿的故事,飽受戰爭苦難的主人公在祕境待了一段時間之後,下定決心要永久地留在這裡,並即將被任命為這個地區新的掌管者,然而這個下定的決心卻被同行夥伴對外界的執念瞬間打破,他幫助夥伴逃離了祕境,還帶走了一個幾十年前在迎親途中被祕境留下的姑娘。這本書告訴了我一個道理——我們終將回到現實。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