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潮湧動塞北城

投資 經濟 環境保護 布小林 正北方網 2017-04-11
春潮湧動塞北城

石柺區“縣縣通”高速建設現場。宮偉恩 攝

春潮湧動塞北城

稀土新材料加工基地二期工程建設中。吳傑 攝

2017年,在包頭市的發展史上,註定是不平凡的一年。

元旦剛過,在1月4日至5日,自治區召開了第十屆全委會。在全委會第二次全體會議上,自治區黨委書記李紀恆強調:認真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考察內蒙古重要講話精神,緊緊圍繞自治區第十次黨代會重大部署,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佈局和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佈局,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牢固樹立和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適應把握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以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為中心,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堅決守住發展、生態、民生底線,加快推動轉型升級,大力促進“五化協同”,全面深化改革開放,適度擴大總需求,強化創新驅動、投資拉動和項目帶動,做好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各項工作,促進經濟平穩健康發展和社會和諧穩定,以優異成績慶祝自治區成立70週年,迎接黨的十九大勝利召開。

在包頭隨後舉行的市委十二屆二次全會上,自治區黨委常委、市委書記張院忠強調,我們要緊緊圍繞中央和自治區黨委決策部署,統一思想、統一步調,立足實際、注重實效,聚焦聚力抓好落實,全力以赴做好工作,努力以更快的速度、更好的質量為全區經濟發展貢獻包頭力量。打造全區經濟社會發展火車頭、改革開放領頭羊、統籌城鄉發展先行區、生態環境保護示範區,挺鋼鐵脊樑、振包頭雄風,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提檔升級、爭創一流,以優異成績迎接自治區成立70週年和黨的十九大勝利召開!

市委副書記、市長杜學軍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2017年要全面開展“項目建設攻堅年”活動,組織實施總投資7737億元的957個重點項目,年內完成投資2600億元以上,竣工400個以上,為經濟社會發展注入強大動力,助推率先發展!

春雷震震,戰鼓密集。包頭,迅速掀起了新一輪經濟社會建設的高潮!

◆ 加油幹換來“開門紅”

怎麼幹?

著力增投資上項目,保持經濟平穩較快增長。

首先統一思想,強化舉措!

———強調轉變以資源換項目的思維定勢,瞄準國際500強、國內100強等重點企業,通過定點招商、以商招商等方式,不斷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先後在北京、上海、深圳、廣州、香港等地組織大數據推介會、重點項目推介會和投資洽談會。

———繼往開來,梳理大項目,特別是認真篩選確定了參與自治區春季集中開工的重大項目258個,總投資達到2354億元,年內計劃投資930億元。這些項目均為今年新建項目,佔全部新建項目數量的44.2%。2月10日和12日,市政府組織各地區和部門又進行了兩次調度研究,新補充了交通、衛生、旅遊、農牧業等行業項目,並將全市已簽約、進展較快的部分戰略性新興產業項目列入其中,進一步充實了春季集中開工項目單。

同時強調:全市上下一盤棋,眾志成城抓落實!

其次市縣聯動,決戰大項目建設!

冬春之交,自治區黨委常委、市委書記張院忠身先表率,奔赴到各旗縣區、各部門以及各大企業、項目建設現場,巡查問題找原因,現場辦公促解決,強調執行,以實際行動和時不我待的態度營造幹事創業氛圍,督促各旗縣區大項目建設早行動、早復工、早建成、早投產。

市委副書記、市長杜學軍也以實幹精神,沒有雙休日地撲下身子佈置、檢查大項目儲備、引進和開工、建設情況。在他的帶領下,副市長們帶著委辦局負責人也“擼起袖子加油幹”,“轉戰”在各自分管領域項目建設一線。

旗縣區主要領導和政府部門領導們更是“全員出動”,緊盯列入自己“盤子”裡的大項目,為春季開復工展開“冬季行動”,馬不停蹄地要把“冷”項目跑“熱”,“熱”項目跑“大”、跑“快”。

再次,善借自治區“東風”,促成包頭大業!

在自治區黨委書記李紀恆、自治區主席布小林的帶領下,自治區在京召開與央企項目合作懇談會。包頭市將其作為重大機會,由自治區黨委常委、市委書記張院忠,市委副書記、市長杜學軍親自帶隊,積極參與並簽訂總投資3470億元的重點項目56個,極大地提振了包頭市廣大幹部抓招商抓項目建設的精氣神。

為把這些簽約的項目對接好、服務好、轉化好,緊接著,張院忠、杜學軍再率團進京,與大型企業集團領導進行會談,爭取並推動有關產業項目合作早日落地。

“加油幹”換來了“開門紅”。據包頭市發改委統計,今年截至2月底,全市已有117個項目開復工,開復工率12.2%,同比提高2.3個百分點,完成投資51.7億元,同比增加28.5億元,實現了包頭市新一年項目建設的良好開局。

◆ 動真格推動“加速度”

幹事創業的激情點燃了。

圍繞“提檔升級、爭創一流”總目標,包頭市順勢而為,想辦法、出制度、提要求、立規矩,全力以赴推動重大項目建設加速推進。

強化制度,要在項目建設上抓出成效。嚴格執行市級領導包聯、兩級管控、三級責任、五會推進和六步調度機制,確保957個重點項目年內完成投資2600億元以上,竣工400個以上,拉動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5%左右,自治區監控的重大項目進度指標保持全區前列。

———新建項目抓開工。確保584個新建項目6月底前全部開工,完成投資1749億元。力爭190個項目完工。全市有258個項目參與集中開工,總投資2354億元,年度投資930億元。

———續建項目抓竣工。各級領導和項目責任人緊盯項目現場動態,注重資金投入動態監控,全力推動續建項目早日竣工。目標是確保373個續建項目4月底前全部復工,完成投資1085億元。力爭200個以上續建項目竣工。

———竣工項目抓運行。對去年已竣工的218個產業類項目,全市上下注重跟蹤問效,注重完善政策扶持,研究出臺竣工項目投產市級領導包聯機制,重點跟蹤,推動竣工項目儘快形成規模、帶動就業、創造利稅。

此外,為慶祝自治區成立70週年,全市梳理選定了20個獻禮項目,總投資1564億元。各地區各部門還加強項目組織實施,明確工作時限,在保證安全和質量的前提下,搶工期、保節點,加快項目建設進度,確保20個項目如期獻禮。

高起點策劃一批高端產業項目,策劃一批有核心競爭力的大項目、好項目,重點打造投資幾十億、百億甚至千億元的重大項目,為經濟發展增添後勁。近期,包頭市已策劃儲備了軍民融合項目2606個、總投資2.3萬億元,振興東北1500個、1.2萬億元,四大領域3971個、2.9萬億元,大數據產業36個、140億元,呼包鄂協同467個、1.3萬億元。

資金保障確定目標。在項目推進過程中,在政策爭取、資金籌措以及項目招商上精準發力,不斷提升項目推進建設的保障支撐。力爭年內引進項目500個以上,引進國內區外到位資金增長15%以上。

◆ 大項目彰顯新優勢

在包頭市大手筆構築的這些重點建設項目中,不乏完善基礎設施、提高城市綜合承載力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提高產業綜合競爭力的項目,目標是形成“七網助七業、七業興七網”的良性互動格局。

2017年,包頭市將著力在區域協同、政策爭取、手續辦理、資金籌措等方面下功夫,組織實施好總投資4363億元的211個“七網”重點項目。

———鐵路網,實施投資252億元的15個鐵路項目,鐵路總里程將達到1107公里,其中快速客運鐵路406公里、高鐵95公里。

———公路網,實施投資445億元的58個公路項目,公路總里程達9000公里,其中高速公路438公里,實現縣縣通高速。

———航空網,實施投資16億元的12個重點項目,構建市域內半小時航空圈。實現旅客吞吐量300萬人次,實現貨郵2萬噸。

———市政網,實施總投資594億元的42個重點項目,全面建成33公里地下綜合管廊。開工建設地鐵,新建改建沼園南路等65條道路,建設供熱管網74公里。

———水利網,實施總投資276億元的34個重點項目,用水總量控制在10.65億立方米以下,城鎮供水水源地水質全面達標。

———能源網,實施總投資2746億元的21個重點項目,外送電能力達到1800萬千瓦以上,新增天然氣10億立方米。旗縣以上所在地100%用上天然氣。

———信息網,實施總投資34億元的29個重點項目,實現寬帶網絡全面覆蓋城鄉,行政村通寬帶超過98%,力爭2-3年內建成西部地區的信息化強市。

在“七業”方面,圍繞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包頭市將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加快七大戰略性新興產業(新能源產業、新材料產業、節能環保產業、高端裝備、大數據雲計算產業、生物科技產業、蒙中醫藥產業)建設,組織實施投資3140億元的507個項目。

今日的包頭,正春潮湧動。包頭,正舉全市之力、聚全市之才、集全市之智,讓經濟社會建設這艘大船行穩致遠,駛向新的航程!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