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數代理人不會告訴你:預定利率不等於實際收益'

"
"
大多數代理人不會告訴你:預定利率不等於實際收益

昨天跟各位稍微解讀了一下銀保監發的[2019]182號文,其中有說《通知》中提到的4.025%指的是保險公司責任準備金評估利率,並非是指保險產品的定價利率。

之後有收到很多保險代理人小夥伴的留言,說責任準備金評估利率降了的話,保險公司的產品定價利率也會要降,所以還是要勸客戶趕緊買買買之類的……

好吧~你們這樣說我也無力反駁。


"
大多數代理人不會告訴你:預定利率不等於實際收益

昨天跟各位稍微解讀了一下銀保監發的[2019]182號文,其中有說《通知》中提到的4.025%指的是保險公司責任準備金評估利率,並非是指保險產品的定價利率。

之後有收到很多保險代理人小夥伴的留言,說責任準備金評估利率降了的話,保險公司的產品定價利率也會要降,所以還是要勸客戶趕緊買買買之類的……

好吧~你們這樣說我也無力反駁。


大多數代理人不會告訴你:預定利率不等於實際收益



根據最權威的消息,保險公司開發設計的普通型養老年金或10年以上的普通型長期年金一旦預定利率超過3.5%的話,就需要經過監管審批,不超過3.5%的話,只需要備案即可,而以前備案與審批的分界線是4.025%。

簡單來說,就是以後並非絕對沒有預定利率是4.025%的年金險產品出來,而是很難很難,而已。

前面說了這麼多,回到今天跟各位聊的話題。

還是那句話,保險產品的定價利率是多少,管咱們毛線事?

作為消費者來說,我購買理財類保險產品,一個是解決我的需求我的擔憂,還有一個,即使看收益,我也是看實際收益,並非看什麼保險產品的預定利率。

保險產品的預定利率再高,我作為客戶獲得的實際收益很低,那也是白搭。

一起來看下圖。

"
大多數代理人不會告訴你:預定利率不等於實際收益

昨天跟各位稍微解讀了一下銀保監發的[2019]182號文,其中有說《通知》中提到的4.025%指的是保險公司責任準備金評估利率,並非是指保險產品的定價利率。

之後有收到很多保險代理人小夥伴的留言,說責任準備金評估利率降了的話,保險公司的產品定價利率也會要降,所以還是要勸客戶趕緊買買買之類的……

好吧~你們這樣說我也無力反駁。


大多數代理人不會告訴你:預定利率不等於實際收益



根據最權威的消息,保險公司開發設計的普通型養老年金或10年以上的普通型長期年金一旦預定利率超過3.5%的話,就需要經過監管審批,不超過3.5%的話,只需要備案即可,而以前備案與審批的分界線是4.025%。

簡單來說,就是以後並非絕對沒有預定利率是4.025%的年金險產品出來,而是很難很難,而已。

前面說了這麼多,回到今天跟各位聊的話題。

還是那句話,保險產品的定價利率是多少,管咱們毛線事?

作為消費者來說,我購買理財類保險產品,一個是解決我的需求我的擔憂,還有一個,即使看收益,我也是看實際收益,並非看什麼保險產品的預定利率。

保險產品的預定利率再高,我作為客戶獲得的實際收益很低,那也是白搭。

一起來看下圖。

大多數代理人不會告訴你:預定利率不等於實際收益


從上圖可以看見,兩款均是預定利率為4.025%的理財產品,可我們可以獲得的實際收益率都是不一樣的。

99.9%的代理人都不會告訴你:預定利率不等於實際收益

或者說,99%的代理人都不清楚這個事兒。

為什麼剩下1%的代理人知道?

因為他們關注了小澤曉保。


"
大多數代理人不會告訴你:預定利率不等於實際收益

昨天跟各位稍微解讀了一下銀保監發的[2019]182號文,其中有說《通知》中提到的4.025%指的是保險公司責任準備金評估利率,並非是指保險產品的定價利率。

之後有收到很多保險代理人小夥伴的留言,說責任準備金評估利率降了的話,保險公司的產品定價利率也會要降,所以還是要勸客戶趕緊買買買之類的……

好吧~你們這樣說我也無力反駁。


大多數代理人不會告訴你:預定利率不等於實際收益



根據最權威的消息,保險公司開發設計的普通型養老年金或10年以上的普通型長期年金一旦預定利率超過3.5%的話,就需要經過監管審批,不超過3.5%的話,只需要備案即可,而以前備案與審批的分界線是4.025%。

簡單來說,就是以後並非絕對沒有預定利率是4.025%的年金險產品出來,而是很難很難,而已。

前面說了這麼多,回到今天跟各位聊的話題。

還是那句話,保險產品的定價利率是多少,管咱們毛線事?

作為消費者來說,我購買理財類保險產品,一個是解決我的需求我的擔憂,還有一個,即使看收益,我也是看實際收益,並非看什麼保險產品的預定利率。

保險產品的預定利率再高,我作為客戶獲得的實際收益很低,那也是白搭。

一起來看下圖。

大多數代理人不會告訴你:預定利率不等於實際收益


從上圖可以看見,兩款均是預定利率為4.025%的理財產品,可我們可以獲得的實際收益率都是不一樣的。

99.9%的代理人都不會告訴你:預定利率不等於實際收益

或者說,99%的代理人都不清楚這個事兒。

為什麼剩下1%的代理人知道?

因為他們關注了小澤曉保。


大多數代理人不會告訴你:預定利率不等於實際收益



我們在選購理財類保險產品的時候,經常會聽到保險公司或者是保險代理人說,這款理財保險的預定利率高達4.025%,已經是最高的了。

這是真的麼?

我只能告訴你,任何保險產品的預定利率,只有在產品審批備案的時候才知道,而我們一般人是查不到的,更別說你的那位代理人了,這麼“神通廣大”。

什麼是保險產品的預定利率?

簡單來說,是這樣子。就是長期型的保險產品,不論是年金險還是重疾險,我們都是先交保費,可能很多年後才能把理賠款拿回來,在這期間,我們其實付出了一些“機會成本”,

而所謂的“機會成本”,就是同等的錢,如果不交給保險公司保管,可以拿去做其他投資來獲得收益。

因此,對於長期的重疾險,壽險或者年金險產品,保險公司在定價的時候,就得考慮給我們消費者一定的利率回報。

這個利率回報,就叫做預定利率。

預定利率怎麼來測算?

預定利率跟保險公司預測的自己投資收益率成正相關。

其他因素不變的情況下,一款保障型保險產品,預定利率越高,定價就越低,也就是保費越便宜;

年金理財類產品,預定利率越高,咱們能夠拿回來的錢就越多。

所以,這就是為什麼,同類型的保險產品,有的賣得便宜,有的賣得貴。

關於影響保險產品的價格,或者未來我們能領回來錢的多少,預定利率是一個很大的因素,但卻不是唯一的因素。


"
大多數代理人不會告訴你:預定利率不等於實際收益

昨天跟各位稍微解讀了一下銀保監發的[2019]182號文,其中有說《通知》中提到的4.025%指的是保險公司責任準備金評估利率,並非是指保險產品的定價利率。

之後有收到很多保險代理人小夥伴的留言,說責任準備金評估利率降了的話,保險公司的產品定價利率也會要降,所以還是要勸客戶趕緊買買買之類的……

好吧~你們這樣說我也無力反駁。


大多數代理人不會告訴你:預定利率不等於實際收益



根據最權威的消息,保險公司開發設計的普通型養老年金或10年以上的普通型長期年金一旦預定利率超過3.5%的話,就需要經過監管審批,不超過3.5%的話,只需要備案即可,而以前備案與審批的分界線是4.025%。

簡單來說,就是以後並非絕對沒有預定利率是4.025%的年金險產品出來,而是很難很難,而已。

前面說了這麼多,回到今天跟各位聊的話題。

還是那句話,保險產品的定價利率是多少,管咱們毛線事?

作為消費者來說,我購買理財類保險產品,一個是解決我的需求我的擔憂,還有一個,即使看收益,我也是看實際收益,並非看什麼保險產品的預定利率。

保險產品的預定利率再高,我作為客戶獲得的實際收益很低,那也是白搭。

一起來看下圖。

大多數代理人不會告訴你:預定利率不等於實際收益


從上圖可以看見,兩款均是預定利率為4.025%的理財產品,可我們可以獲得的實際收益率都是不一樣的。

99.9%的代理人都不會告訴你:預定利率不等於實際收益

或者說,99%的代理人都不清楚這個事兒。

為什麼剩下1%的代理人知道?

因為他們關注了小澤曉保。


大多數代理人不會告訴你:預定利率不等於實際收益



我們在選購理財類保險產品的時候,經常會聽到保險公司或者是保險代理人說,這款理財保險的預定利率高達4.025%,已經是最高的了。

這是真的麼?

我只能告訴你,任何保險產品的預定利率,只有在產品審批備案的時候才知道,而我們一般人是查不到的,更別說你的那位代理人了,這麼“神通廣大”。

什麼是保險產品的預定利率?

簡單來說,是這樣子。就是長期型的保險產品,不論是年金險還是重疾險,我們都是先交保費,可能很多年後才能把理賠款拿回來,在這期間,我們其實付出了一些“機會成本”,

而所謂的“機會成本”,就是同等的錢,如果不交給保險公司保管,可以拿去做其他投資來獲得收益。

因此,對於長期的重疾險,壽險或者年金險產品,保險公司在定價的時候,就得考慮給我們消費者一定的利率回報。

這個利率回報,就叫做預定利率。

預定利率怎麼來測算?

預定利率跟保險公司預測的自己投資收益率成正相關。

其他因素不變的情況下,一款保障型保險產品,預定利率越高,定價就越低,也就是保費越便宜;

年金理財類產品,預定利率越高,咱們能夠拿回來的錢就越多。

所以,這就是為什麼,同類型的保險產品,有的賣得便宜,有的賣得貴。

關於影響保險產品的價格,或者未來我們能領回來錢的多少,預定利率是一個很大的因素,但卻不是唯一的因素。


大多數代理人不會告訴你:預定利率不等於實際收益



只能說,保險產品預定利率高,對於消費者來說,是個好事,但是對於保險公司來說,預定利率越高,付出的成本也越高,投資的壓力就越大。

如果保險公司的投資收益率,還達不到預定利率,就會出現利差損,賺不到錢就算了,還得虧錢。虧多了,就會影響保險公司的償付能力。

這就是為什麼現在銀保監會嚴格控制保險公司新產品的預定利率。

懂了吧?

出於風險考慮,相關監管要求:

普通壽險預定利率上限是3.5%,長期或養老年金險的預定利率上限是4.025%。


這就是我們經常聽到4.025%的由來。

但是,我們更要清楚的是,保險產品的預定利率是4.025%,並不代表我們可以拿到4.025%的收益率。


"
大多數代理人不會告訴你:預定利率不等於實際收益

昨天跟各位稍微解讀了一下銀保監發的[2019]182號文,其中有說《通知》中提到的4.025%指的是保險公司責任準備金評估利率,並非是指保險產品的定價利率。

之後有收到很多保險代理人小夥伴的留言,說責任準備金評估利率降了的話,保險公司的產品定價利率也會要降,所以還是要勸客戶趕緊買買買之類的……

好吧~你們這樣說我也無力反駁。


大多數代理人不會告訴你:預定利率不等於實際收益



根據最權威的消息,保險公司開發設計的普通型養老年金或10年以上的普通型長期年金一旦預定利率超過3.5%的話,就需要經過監管審批,不超過3.5%的話,只需要備案即可,而以前備案與審批的分界線是4.025%。

簡單來說,就是以後並非絕對沒有預定利率是4.025%的年金險產品出來,而是很難很難,而已。

前面說了這麼多,回到今天跟各位聊的話題。

還是那句話,保險產品的定價利率是多少,管咱們毛線事?

作為消費者來說,我購買理財類保險產品,一個是解決我的需求我的擔憂,還有一個,即使看收益,我也是看實際收益,並非看什麼保險產品的預定利率。

保險產品的預定利率再高,我作為客戶獲得的實際收益很低,那也是白搭。

一起來看下圖。

大多數代理人不會告訴你:預定利率不等於實際收益


從上圖可以看見,兩款均是預定利率為4.025%的理財產品,可我們可以獲得的實際收益率都是不一樣的。

99.9%的代理人都不會告訴你:預定利率不等於實際收益

或者說,99%的代理人都不清楚這個事兒。

為什麼剩下1%的代理人知道?

因為他們關注了小澤曉保。


大多數代理人不會告訴你:預定利率不等於實際收益



我們在選購理財類保險產品的時候,經常會聽到保險公司或者是保險代理人說,這款理財保險的預定利率高達4.025%,已經是最高的了。

這是真的麼?

我只能告訴你,任何保險產品的預定利率,只有在產品審批備案的時候才知道,而我們一般人是查不到的,更別說你的那位代理人了,這麼“神通廣大”。

什麼是保險產品的預定利率?

簡單來說,是這樣子。就是長期型的保險產品,不論是年金險還是重疾險,我們都是先交保費,可能很多年後才能把理賠款拿回來,在這期間,我們其實付出了一些“機會成本”,

而所謂的“機會成本”,就是同等的錢,如果不交給保險公司保管,可以拿去做其他投資來獲得收益。

因此,對於長期的重疾險,壽險或者年金險產品,保險公司在定價的時候,就得考慮給我們消費者一定的利率回報。

這個利率回報,就叫做預定利率。

預定利率怎麼來測算?

預定利率跟保險公司預測的自己投資收益率成正相關。

其他因素不變的情況下,一款保障型保險產品,預定利率越高,定價就越低,也就是保費越便宜;

年金理財類產品,預定利率越高,咱們能夠拿回來的錢就越多。

所以,這就是為什麼,同類型的保險產品,有的賣得便宜,有的賣得貴。

關於影響保險產品的價格,或者未來我們能領回來錢的多少,預定利率是一個很大的因素,但卻不是唯一的因素。


大多數代理人不會告訴你:預定利率不等於實際收益



只能說,保險產品預定利率高,對於消費者來說,是個好事,但是對於保險公司來說,預定利率越高,付出的成本也越高,投資的壓力就越大。

如果保險公司的投資收益率,還達不到預定利率,就會出現利差損,賺不到錢就算了,還得虧錢。虧多了,就會影響保險公司的償付能力。

這就是為什麼現在銀保監會嚴格控制保險公司新產品的預定利率。

懂了吧?

出於風險考慮,相關監管要求:

普通壽險預定利率上限是3.5%,長期或養老年金險的預定利率上限是4.025%。


這就是我們經常聽到4.025%的由來。

但是,我們更要清楚的是,保險產品的預定利率是4.025%,並不代表我們可以拿到4.025%的收益率。


大多數代理人不會告訴你:預定利率不等於實際收益



保險產品定價的因素包含很多,預定利率只是其一,其他因素還包括死亡率、疾病發生率、費用率等等。

針對死亡率以及重大疾病發生率,有統一的生命表供精算師參考,各家差別不會太大。

壽險是基於《生命表》

"
大多數代理人不會告訴你:預定利率不等於實際收益

昨天跟各位稍微解讀了一下銀保監發的[2019]182號文,其中有說《通知》中提到的4.025%指的是保險公司責任準備金評估利率,並非是指保險產品的定價利率。

之後有收到很多保險代理人小夥伴的留言,說責任準備金評估利率降了的話,保險公司的產品定價利率也會要降,所以還是要勸客戶趕緊買買買之類的……

好吧~你們這樣說我也無力反駁。


大多數代理人不會告訴你:預定利率不等於實際收益



根據最權威的消息,保險公司開發設計的普通型養老年金或10年以上的普通型長期年金一旦預定利率超過3.5%的話,就需要經過監管審批,不超過3.5%的話,只需要備案即可,而以前備案與審批的分界線是4.025%。

簡單來說,就是以後並非絕對沒有預定利率是4.025%的年金險產品出來,而是很難很難,而已。

前面說了這麼多,回到今天跟各位聊的話題。

還是那句話,保險產品的定價利率是多少,管咱們毛線事?

作為消費者來說,我購買理財類保險產品,一個是解決我的需求我的擔憂,還有一個,即使看收益,我也是看實際收益,並非看什麼保險產品的預定利率。

保險產品的預定利率再高,我作為客戶獲得的實際收益很低,那也是白搭。

一起來看下圖。

大多數代理人不會告訴你:預定利率不等於實際收益


從上圖可以看見,兩款均是預定利率為4.025%的理財產品,可我們可以獲得的實際收益率都是不一樣的。

99.9%的代理人都不會告訴你:預定利率不等於實際收益

或者說,99%的代理人都不清楚這個事兒。

為什麼剩下1%的代理人知道?

因為他們關注了小澤曉保。


大多數代理人不會告訴你:預定利率不等於實際收益



我們在選購理財類保險產品的時候,經常會聽到保險公司或者是保險代理人說,這款理財保險的預定利率高達4.025%,已經是最高的了。

這是真的麼?

我只能告訴你,任何保險產品的預定利率,只有在產品審批備案的時候才知道,而我們一般人是查不到的,更別說你的那位代理人了,這麼“神通廣大”。

什麼是保險產品的預定利率?

簡單來說,是這樣子。就是長期型的保險產品,不論是年金險還是重疾險,我們都是先交保費,可能很多年後才能把理賠款拿回來,在這期間,我們其實付出了一些“機會成本”,

而所謂的“機會成本”,就是同等的錢,如果不交給保險公司保管,可以拿去做其他投資來獲得收益。

因此,對於長期的重疾險,壽險或者年金險產品,保險公司在定價的時候,就得考慮給我們消費者一定的利率回報。

這個利率回報,就叫做預定利率。

預定利率怎麼來測算?

預定利率跟保險公司預測的自己投資收益率成正相關。

其他因素不變的情況下,一款保障型保險產品,預定利率越高,定價就越低,也就是保費越便宜;

年金理財類產品,預定利率越高,咱們能夠拿回來的錢就越多。

所以,這就是為什麼,同類型的保險產品,有的賣得便宜,有的賣得貴。

關於影響保險產品的價格,或者未來我們能領回來錢的多少,預定利率是一個很大的因素,但卻不是唯一的因素。


大多數代理人不會告訴你:預定利率不等於實際收益



只能說,保險產品預定利率高,對於消費者來說,是個好事,但是對於保險公司來說,預定利率越高,付出的成本也越高,投資的壓力就越大。

如果保險公司的投資收益率,還達不到預定利率,就會出現利差損,賺不到錢就算了,還得虧錢。虧多了,就會影響保險公司的償付能力。

這就是為什麼現在銀保監會嚴格控制保險公司新產品的預定利率。

懂了吧?

出於風險考慮,相關監管要求:

普通壽險預定利率上限是3.5%,長期或養老年金險的預定利率上限是4.025%。


這就是我們經常聽到4.025%的由來。

但是,我們更要清楚的是,保險產品的預定利率是4.025%,並不代表我們可以拿到4.025%的收益率。


大多數代理人不會告訴你:預定利率不等於實際收益



保險產品定價的因素包含很多,預定利率只是其一,其他因素還包括死亡率、疾病發生率、費用率等等。

針對死亡率以及重大疾病發生率,有統一的生命表供精算師參考,各家差別不會太大。

壽險是基於《生命表》

大多數代理人不會告訴你:預定利率不等於實際收益


重疾險則是基於《重大疾病發生率表》

"
大多數代理人不會告訴你:預定利率不等於實際收益

昨天跟各位稍微解讀了一下銀保監發的[2019]182號文,其中有說《通知》中提到的4.025%指的是保險公司責任準備金評估利率,並非是指保險產品的定價利率。

之後有收到很多保險代理人小夥伴的留言,說責任準備金評估利率降了的話,保險公司的產品定價利率也會要降,所以還是要勸客戶趕緊買買買之類的……

好吧~你們這樣說我也無力反駁。


大多數代理人不會告訴你:預定利率不等於實際收益



根據最權威的消息,保險公司開發設計的普通型養老年金或10年以上的普通型長期年金一旦預定利率超過3.5%的話,就需要經過監管審批,不超過3.5%的話,只需要備案即可,而以前備案與審批的分界線是4.025%。

簡單來說,就是以後並非絕對沒有預定利率是4.025%的年金險產品出來,而是很難很難,而已。

前面說了這麼多,回到今天跟各位聊的話題。

還是那句話,保險產品的定價利率是多少,管咱們毛線事?

作為消費者來說,我購買理財類保險產品,一個是解決我的需求我的擔憂,還有一個,即使看收益,我也是看實際收益,並非看什麼保險產品的預定利率。

保險產品的預定利率再高,我作為客戶獲得的實際收益很低,那也是白搭。

一起來看下圖。

大多數代理人不會告訴你:預定利率不等於實際收益


從上圖可以看見,兩款均是預定利率為4.025%的理財產品,可我們可以獲得的實際收益率都是不一樣的。

99.9%的代理人都不會告訴你:預定利率不等於實際收益

或者說,99%的代理人都不清楚這個事兒。

為什麼剩下1%的代理人知道?

因為他們關注了小澤曉保。


大多數代理人不會告訴你:預定利率不等於實際收益



我們在選購理財類保險產品的時候,經常會聽到保險公司或者是保險代理人說,這款理財保險的預定利率高達4.025%,已經是最高的了。

這是真的麼?

我只能告訴你,任何保險產品的預定利率,只有在產品審批備案的時候才知道,而我們一般人是查不到的,更別說你的那位代理人了,這麼“神通廣大”。

什麼是保險產品的預定利率?

簡單來說,是這樣子。就是長期型的保險產品,不論是年金險還是重疾險,我們都是先交保費,可能很多年後才能把理賠款拿回來,在這期間,我們其實付出了一些“機會成本”,

而所謂的“機會成本”,就是同等的錢,如果不交給保險公司保管,可以拿去做其他投資來獲得收益。

因此,對於長期的重疾險,壽險或者年金險產品,保險公司在定價的時候,就得考慮給我們消費者一定的利率回報。

這個利率回報,就叫做預定利率。

預定利率怎麼來測算?

預定利率跟保險公司預測的自己投資收益率成正相關。

其他因素不變的情況下,一款保障型保險產品,預定利率越高,定價就越低,也就是保費越便宜;

年金理財類產品,預定利率越高,咱們能夠拿回來的錢就越多。

所以,這就是為什麼,同類型的保險產品,有的賣得便宜,有的賣得貴。

關於影響保險產品的價格,或者未來我們能領回來錢的多少,預定利率是一個很大的因素,但卻不是唯一的因素。


大多數代理人不會告訴你:預定利率不等於實際收益



只能說,保險產品預定利率高,對於消費者來說,是個好事,但是對於保險公司來說,預定利率越高,付出的成本也越高,投資的壓力就越大。

如果保險公司的投資收益率,還達不到預定利率,就會出現利差損,賺不到錢就算了,還得虧錢。虧多了,就會影響保險公司的償付能力。

這就是為什麼現在銀保監會嚴格控制保險公司新產品的預定利率。

懂了吧?

出於風險考慮,相關監管要求:

普通壽險預定利率上限是3.5%,長期或養老年金險的預定利率上限是4.025%。


這就是我們經常聽到4.025%的由來。

但是,我們更要清楚的是,保險產品的預定利率是4.025%,並不代表我們可以拿到4.025%的收益率。


大多數代理人不會告訴你:預定利率不等於實際收益



保險產品定價的因素包含很多,預定利率只是其一,其他因素還包括死亡率、疾病發生率、費用率等等。

針對死亡率以及重大疾病發生率,有統一的生命表供精算師參考,各家差別不會太大。

壽險是基於《生命表》

大多數代理人不會告訴你:預定利率不等於實際收益


重疾險則是基於《重大疾病發生率表》

大多數代理人不會告訴你:預定利率不等於實際收益


所以為什麼所有公司健康險男的比女的貴,為什麼到了40歲後每年保費增加很多,都是根據這個幾個發生率表來的。

費用率,包括運營成本、廣告費、業務員佣金、保險公司利潤等,不同保險公司就會有很大的差別了。

運營成本,例如開設分公司,招聘工作人員,核保人員,保全人員等等的工資、培訓費、場地費,水電等一系列費用,所以分公司越多的,產品會要更貴些,但是相應的配套服務可以更好;

廣告成本,這裡很容易理解,你經常看到誰家保險公司的廣告多,就代表你購買該家保險公司產品,你所交的保費裡面包含很多廣告費用;

業務員佣金,這塊就不用說了,870萬代理人,就靠這個來吃飯,這個如果你的代理人可以給你長久持續專業的服務,這個也是應得的;

預期利潤,這塊利潤越高,產品的性價比就越低,所以有時候你們看見某某公司獲得多少多少利潤,你就該思考有多少是你自己貢獻的……

不知道我是否說透徹了?


"
大多數代理人不會告訴你:預定利率不等於實際收益

昨天跟各位稍微解讀了一下銀保監發的[2019]182號文,其中有說《通知》中提到的4.025%指的是保險公司責任準備金評估利率,並非是指保險產品的定價利率。

之後有收到很多保險代理人小夥伴的留言,說責任準備金評估利率降了的話,保險公司的產品定價利率也會要降,所以還是要勸客戶趕緊買買買之類的……

好吧~你們這樣說我也無力反駁。


大多數代理人不會告訴你:預定利率不等於實際收益



根據最權威的消息,保險公司開發設計的普通型養老年金或10年以上的普通型長期年金一旦預定利率超過3.5%的話,就需要經過監管審批,不超過3.5%的話,只需要備案即可,而以前備案與審批的分界線是4.025%。

簡單來說,就是以後並非絕對沒有預定利率是4.025%的年金險產品出來,而是很難很難,而已。

前面說了這麼多,回到今天跟各位聊的話題。

還是那句話,保險產品的定價利率是多少,管咱們毛線事?

作為消費者來說,我購買理財類保險產品,一個是解決我的需求我的擔憂,還有一個,即使看收益,我也是看實際收益,並非看什麼保險產品的預定利率。

保險產品的預定利率再高,我作為客戶獲得的實際收益很低,那也是白搭。

一起來看下圖。

大多數代理人不會告訴你:預定利率不等於實際收益


從上圖可以看見,兩款均是預定利率為4.025%的理財產品,可我們可以獲得的實際收益率都是不一樣的。

99.9%的代理人都不會告訴你:預定利率不等於實際收益

或者說,99%的代理人都不清楚這個事兒。

為什麼剩下1%的代理人知道?

因為他們關注了小澤曉保。


大多數代理人不會告訴你:預定利率不等於實際收益



我們在選購理財類保險產品的時候,經常會聽到保險公司或者是保險代理人說,這款理財保險的預定利率高達4.025%,已經是最高的了。

這是真的麼?

我只能告訴你,任何保險產品的預定利率,只有在產品審批備案的時候才知道,而我們一般人是查不到的,更別說你的那位代理人了,這麼“神通廣大”。

什麼是保險產品的預定利率?

簡單來說,是這樣子。就是長期型的保險產品,不論是年金險還是重疾險,我們都是先交保費,可能很多年後才能把理賠款拿回來,在這期間,我們其實付出了一些“機會成本”,

而所謂的“機會成本”,就是同等的錢,如果不交給保險公司保管,可以拿去做其他投資來獲得收益。

因此,對於長期的重疾險,壽險或者年金險產品,保險公司在定價的時候,就得考慮給我們消費者一定的利率回報。

這個利率回報,就叫做預定利率。

預定利率怎麼來測算?

預定利率跟保險公司預測的自己投資收益率成正相關。

其他因素不變的情況下,一款保障型保險產品,預定利率越高,定價就越低,也就是保費越便宜;

年金理財類產品,預定利率越高,咱們能夠拿回來的錢就越多。

所以,這就是為什麼,同類型的保險產品,有的賣得便宜,有的賣得貴。

關於影響保險產品的價格,或者未來我們能領回來錢的多少,預定利率是一個很大的因素,但卻不是唯一的因素。


大多數代理人不會告訴你:預定利率不等於實際收益



只能說,保險產品預定利率高,對於消費者來說,是個好事,但是對於保險公司來說,預定利率越高,付出的成本也越高,投資的壓力就越大。

如果保險公司的投資收益率,還達不到預定利率,就會出現利差損,賺不到錢就算了,還得虧錢。虧多了,就會影響保險公司的償付能力。

這就是為什麼現在銀保監會嚴格控制保險公司新產品的預定利率。

懂了吧?

出於風險考慮,相關監管要求:

普通壽險預定利率上限是3.5%,長期或養老年金險的預定利率上限是4.025%。


這就是我們經常聽到4.025%的由來。

但是,我們更要清楚的是,保險產品的預定利率是4.025%,並不代表我們可以拿到4.025%的收益率。


大多數代理人不會告訴你:預定利率不等於實際收益



保險產品定價的因素包含很多,預定利率只是其一,其他因素還包括死亡率、疾病發生率、費用率等等。

針對死亡率以及重大疾病發生率,有統一的生命表供精算師參考,各家差別不會太大。

壽險是基於《生命表》

大多數代理人不會告訴你:預定利率不等於實際收益


重疾險則是基於《重大疾病發生率表》

大多數代理人不會告訴你:預定利率不等於實際收益


所以為什麼所有公司健康險男的比女的貴,為什麼到了40歲後每年保費增加很多,都是根據這個幾個發生率表來的。

費用率,包括運營成本、廣告費、業務員佣金、保險公司利潤等,不同保險公司就會有很大的差別了。

運營成本,例如開設分公司,招聘工作人員,核保人員,保全人員等等的工資、培訓費、場地費,水電等一系列費用,所以分公司越多的,產品會要更貴些,但是相應的配套服務可以更好;

廣告成本,這裡很容易理解,你經常看到誰家保險公司的廣告多,就代表你購買該家保險公司產品,你所交的保費裡面包含很多廣告費用;

業務員佣金,這塊就不用說了,870萬代理人,就靠這個來吃飯,這個如果你的代理人可以給你長久持續專業的服務,這個也是應得的;

預期利潤,這塊利潤越高,產品的性價比就越低,所以有時候你們看見某某公司獲得多少多少利潤,你就該思考有多少是你自己貢獻的……

不知道我是否說透徹了?


大多數代理人不會告訴你:預定利率不等於實際收益



再舉個實際的例子吧。

例如,小澤開了個奶茶店,我在考慮產品定價的時候,需要綜合店鋪租金、水電花銷、人工成本、廣告費用、奶茶原材料成本以及我的預期利潤。

其中,奶茶成本只佔我定價時考慮的一個因素而已。

假設,奶茶原材料成本2元,我賣10元一杯。

如果我的奶茶原材料成本降低至1元錢,按理說我應該也降低奶茶的銷售價格。

但如果店鋪租金漲了,水電費漲了,人工工資漲了等等其他因素漲了的話,我的總成本還是很高,我就不能降價,消費者還是得花10元錢來買我的奶茶。

又或者說,我的奶茶店太受歡迎了,即使我其他成本降低,我也不需要降價,大家都爭先恐後的來買,那我自然也不會降價。如果我想賺更多的錢,我還有可能漲價。

所以說,產品的預定利率僅僅是產品定價的一個因素,並不是產品預定利率越高,收益率就越高,同時也不代表產品的預定利率降低了,我們獲得的實際收益率就越低。

產品的預定利率跟我們獲得的實際收益率,沒有必然聯繫。

一款保險產品的預定利率再高,保險公司設定的費用率很高的話,我們獲得的實際收益率還是很低

而一款保險產品的預定利率再低,保險公司設定的費用率很低的話,我們弄不好還是可以獲得不錯的實際收益率。

歸根結底一句話,在挑選保險產品的時候,我們還是需要根據具體保險產品的實際性價比,以及理財類保險產品的實際收益率,再結合自己的實際需求,來進行挑選自己合適的保險產品。

如何計算理財類保險產品的真實收益率?咱們下次再聊。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