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關節保持“長壽”,5種營養不能少,4個動作不能做

體育 骨質疏鬆 服裝 海帶 蝦皮 骨科小尼 2019-06-19


讓關節保持“長壽”,5種營養不能少,4個動作不能做

這都屬於關節退行性改變的表現。而且,很大程度上與軟骨磨損有關。對於關節而言,關節軟骨十分重要,它能緩衝相連骨在日常行動與運動過程中的震動和衝擊,保護骨頭避免磨損。通俗地講,軟骨越厚,關節壽命越長。

讓關節保持“長壽”,5種營養不能少,4個動作不能做

可無奈的是,關節軟骨沒有血管,主要靠關節腔裡的關節液提供營養。而大部分人在30歲以後,關節液逐步減少,軟骨營養不能得到保證,軟骨的延伸能力、恢復能力開始下降,正常的行為與活動都可導致關節軟骨越來越薄。

要控制軟骨磨損,推遲關節老化,除了接受正規治療外,我們在日常生活中也需要避免加重損傷的行為,注意關節營養的攝取,讓關節保持在最佳狀態。

哪些行為需避免

不恰當的運動及行為可導致關節使用過度,軟骨受磨損程度加深,骨骼及周圍軟組織過度受力及牽拉。

01爬山、上下樓梯

在爬山、爬樓梯過程中,關節內持續摩擦,尤其是老年人,骨關節本身就存在退化,關節軟骨逐漸變薄。再加上,上臺階時,膝關節揹負體重3.3~3.4倍的壓力。如果還進行爬山這樣的運動,極其容易造成膝關節滑膜損傷、脂肪墊充血等情況。


讓關節保持“長壽”,5種營養不能少,4個動作不能做

02 踢毽子

踢毽子可以鍛鍊身體靈活度、反應力。但在踢毽子一條腿離地時,另一條腿就獨自負重,並相應產生移動旋轉,對於年齡較大、有膝關節或髖關節病史的人來說,單腿直立旋轉這樣的動作,極易造成關節及肌肉損傷。


讓關節保持“長壽”,5種營養不能少,4個動作不能做

03 坐矮凳子

摘菜、洗衣服、下棋……生活中, 小板凳用處多多,可是您知道嗎?坐小板凳時膝關節屈曲,股骨與脛骨之間的接觸面會變小,關節承受壓強繼而增大,導致膝關節的軟骨極易受到磨損。

04 仰臥起坐

仰臥起坐對身體肌力、頸椎、腰椎、髖關節要求都很高,極容易導致肌肉與骨骼的損傷。而且,絕大多數人都不會用腹部力量,錯誤地將把身體重心放到手臂上,手臂拉動頭部,很容易造成頭部一側過度旋轉位或突然過度旋轉,使頸部關節產生脫位。


讓關節保持“長壽”,5種營養不能少,4個動作不能做

哪些營養需攝取?

01 鈣

人體之中99%的鈣存於骨骼和牙齒中,一個人的骨骼是否堅固與鈣直接有關。很多人將補鈣視為“骨病神器”,雖然有些誇大,但必須承認,補充鈣劑確實可以防治因骨質疏鬆誘發的關節疾病。

補鈣食物:芝麻醬、乳酪、蝦皮、海帶等。

讓關節保持“長壽”,5種營養不能少,4個動作不能做


02軟骨素

軟骨素是一種天然存於人體結締組織的物質,可為軟骨提供營養,被稱為“軟骨營養師”。它可以將軟骨變厚,增加關節的減震能力,減緩軟骨磨損。

富含軟骨素的食物:雞皮、雞爪,豬軟骨、蹄筋等。

讓關節保持“長壽”,5種營養不能少,4個動作不能做

03骨膠原

骨膠原是膠原蛋白的一種,可以有效防止骨關節的退變,減輕關節疼痛,改善骨質疏鬆症狀、修復骨組織、促進鈣吸收。

富含骨膠原的食物:銀耳、雞爪、豬蹄、豬皮等。

讓關節保持“長壽”,5種營養不能少,4個動作不能做

04 氨基葡萄糖

氨基葡萄糖,主要存於關節軟骨中,可以有效阻斷關節損傷過程,增強軟骨抗擊能力,改善關節活動,緩解關節疼痛,延緩骨關節疾病進展。

富含氨基葡萄糖食物:貝殼類食物。

讓關節保持“長壽”,5種營養不能少,4個動作不能做

05玻尿酸

說起玻尿酸,大部分人都認為是美容產品。事實上,玻尿酸在醫學上稱為透明質酸,廣泛應用於骨科、口腔科、皮膚科等醫學學科中。針對骨關節,正常人關節液成分中本身就含有透明質酸,只不過隨著年齡增長而逐漸減少,如果適時補充玻尿酸,可為關節提供良好的的潤滑功能。

富含玻尿酸食物:蘆薈、蜂蜜、藍莓等。

讓關節保持“長壽”,5種營養不能少,4個動作不能做

小提示:

在日常生活中,可以通過攝取以上幾種營養物質來減緩關節的衰老。但是:

  1. 不可過度依賴以上物質的相關營養品、保養品, 只能適量補充。
  2. 不能通過食補徹底代替專業治療, 需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在專業人士的指導下,配合使用。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