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狀腺結節瘋狂起來了?甲狀腺結節治療不可忽視,但也切勿過度

體檢 腫瘤 癌症 健康 浙江大哥有話說 浙江大哥有話說 2017-08-25

雖然近幾年來,總感到為甲狀腺毛病來醫院看病的多了起來,但並沒有覺得有什麼特別。不想,近幾個月來,我周圍的人群中因為甲狀腺毛病“倍受打擊”的比比皆是,於是,就更為關心一下甲狀腺吧。

選這樣的題目,主要是想大喝一聲:不要把甲狀腺“結節”當成沉重的負擔!

近一段時間,那麼巧的事兒發生了:一個連一個的朋友的親屬被發現“甲狀腺結節”,我得一遍遍解釋著:別慌張,沉住氣,先不用擔心,甲狀腺結節是可以弄明白的,治療是方便有效的。但是,病人和家屬總是不放心,還是有點“惶惶不可終日”之狀。哎,無奈,只好抽空多說幾句,讓大夥自己慢慢看吧。

一、甲狀腺“結節”十分常見

不論是我國還是歐洲,兩千年以前就有對於甲狀腺病變的初步認識和記載。古希臘人稱頸部甲狀腺腫的包塊為支氣管囊腫(bronchocele)。在中國的傳統醫學中將甲狀腺病變歸屬於“癭病”,其中息肉癭、石癭、肉癭均是甲狀腺腫瘤性質及質地的具體描述。

人體的甲狀腺狀如蝴蝶形,貼在頸部前方皮膚下面,氣管前面,左右各一葉和中間的峽部。

甲狀腺結節瘋狂起來了?甲狀腺結節治療不可忽視,但也切勿過度

甲狀腺在人體頸部的位置

人體的甲狀腺大小因地域及年齡變化較大,超聲測量時一般為長3~6cm,寬2~3cm,厚2~2.5cm,峽部不厚於0.8cm。正常成人甲狀腺重量男性約18g,女性約15g。

雖然就這麼小小的一片肉,卻是人體存活不可缺少的重要部件,因為甲狀腺分泌的甲狀腺激素對於機體的正常生長和發育、人體每天的新陳代謝具有極為重要的作用。可以說,沒有甲狀腺激素,人體一天也活不了。甲狀腺根據人體在各種各樣的環境和條件下產生著不同的種類和數量的激素,調節著一切細胞的活動,並與人體的需要保持著動態的平衡,也就是說,該多時就多產生,該少時就少產生。

由於甲狀腺激素是在由甲狀腺濾泡細胞裡合成的,甲狀腺濾泡細胞及濾泡腔是合成甲狀腺激素的部位,是甲狀腺的基本功能單位。

在人體複雜動態的過程中,甲狀腺細胞也就一會兒“活躍”,一會兒“休息”著。長年累月的“勞累”中的甲狀腺細胞總會有一天出現“紊亂”而過度“活躍”起來,於是,甲狀腺裡面就出現局部細胞增生增多增大,當甲狀腺內出現多餘的細胞並聚集成團時稱之為“結節”。

甲狀腺結節在人群中十分常見,超聲檢查約有20-70%的人可以發現甲狀腺中有結節,尤其是女性,結節遠遠多於男性。

二、多是B超惹的“禍”

由於甲狀腺位於頸部皮膚下面,一旦增大容易被發現並可觸及,雖然人類歷史上幾千年來就已經不斷認識和深入,但過去診斷甲狀腺疾病僅靠醫生手感觸摸,因為受到結節在甲狀腺內的位置、大小、患者頸部粗短、肥胖和檢查者的經驗等多種因素影響,真正發現甲狀腺病變的機率不高。

直到上世紀80年代末超聲和彩色超聲技術的出現,甲狀腺疾病的診斷得到革命性的改觀。過去無法觸摸到的1釐米以下的結節以及甲狀腺周圍血流改變都清晰可見。尤其是近年來採用的甲狀腺高頻超聲技術,不僅能夠清晰地顯示甲狀腺解剖結構、血流動力學、微循環灌注等表現,更能夠發現2-3毫米的微小結節。

甲狀腺結節瘋狂起來了?甲狀腺結節治療不可忽視,但也切勿過度

人體正常甲狀腺橫切位超聲所見

甲狀腺結節瘋狂起來了?甲狀腺結節治療不可忽視,但也切勿過度

超聲檢查發現甲狀腺內的結節,呈低迴聲實質性,形態規則,血流顯示較豐富

三、甲狀腺結節絕大多數是良性

甲狀腺出現結節可以是多種多樣的原因。主要包含增生性結節性甲狀腺腫、腫瘤性結節(良性腺瘤、惡性腫瘤和轉移癌)、囊(實)性結節和各種甲狀腺炎症性結節。

現在醫療條件下,甲狀腺結節常常是通過體檢,主要是超聲檢查而發現。自身不會有任何感覺的,只有當結節大到壓迫了附近組織時,可出現相應的表現,如呼吸困難、吞嚥困難和聲音嘶啞等。合併甲狀腺功能異常時,可出現相應的臨床表現。炎症性結節時常伴有局部疼痛、發熱和甲狀腺功能異常等表現。一旦發現甲狀腺有結節,先不要慌張,因為,甲狀腺結節95%以上是良性的。

四、甲狀腺癌中90%以上都是可以治癒的

在大量的甲狀腺結節的檢查中,甲狀腺癌是不可避免出現的。人們一聽到“癌”字,自然心驚膽顫,驚慌失措起來。其實,甲狀腺癌起碼有10多種類型,常見的有:濾泡型癌、乳頭狀癌、鱗狀細胞癌、髓樣癌、粘液癌、粘液表皮樣癌、混合型癌……

雖然甲狀腺癌有這麼多種類,但最多見的是“乳頭狀癌”,可以佔到95%左右。而乳頭狀癌中又有95%治療後是可以完全治癒的。

這樣說來,即使是癌,可以進一步弄清楚是哪一種,才知道治療效果會怎麼樣。需要指出的是,治療需要規範的綜合性治療,是高治癒率的最重要保證。

總之,甲狀腺結節患病率高,但惡性的比例少、惡性程度低,多數良性甲狀腺結節自然轉歸良好。當前國內外醫學界對甲狀腺良性結節採取不積極干預,定期觀察已形成共識。重點是需要提高甲狀腺超聲檢查的診斷水平。對甲狀腺結節而言,定期檢查觀察隨訪是最適宜的處理方法。

甲狀腺結節是指甲狀腺呈瀰漫性或結節性腫大,不伴有甲狀腺功能改變(甲亢或甲減),不為腫瘤或炎症所致者。甲狀腺結節和瀰漫性甲狀腺腫是同一疾病不同時期的表現,瀰漫性甲狀腺腫最終會發展形成結節,轉變為結節性甲狀腺腫。甲狀腺腫多見於女性,男女比例為1:4,絕經期前患病率達到高峰。與瀰漫性甲狀腺腫相比,甲狀腺單結節或多結節的發生率以及抗甲狀腺抗體的陽性檢出率隨年齡增加而逐漸增加。

甲狀腺結節的病因:

1、TSH代償性分泌增加:長久以來,人們一致認為瀰漫性甲狀腺腫是由於某種原因導致甲狀腺激素的合成分泌減少,TSH分泌增加,為了增加甲狀腺激素的合成來恢復甲狀腺激素的正常分泌率,機體自我調節系統剌激了甲狀腺上皮細胞的增生。年齡的增長和人體機能的逐漸衰退,也是導致甲狀腺上皮細胞增生的原因之一。有人提出“單純性甲狀腺腫與甲狀腺腫伴甲減僅是程度不同,原因可能一樣”的觀點,並認為給予甲狀腺激素補充後甲狀腺腫可縮小。

2、甲狀腺生長免疫球蛋白:有報道稱自身免疫機制可能參與甲狀腺腫的發病。

3、遺傳因素的作用:遺傳易感性在某些單純性甲狀腺腫的發病中起一定作用。

4、細胞因子和生長因子也促進或介導非毒性甲狀腺腫的形成。

目前我國甲狀腺腫並甲狀腺結節的發病率顯著增加,與當前超聲檢查的普及、超聲檢查設備的分辨率增加和食鹽加碘有相關性。中國醫科大學內分泌研究所滕衛平教授總結了我國碘缺乏病防治歷程中的重要事件,回顧了食鹽碘化政策和人群平均尿碘中位數(MUI)的變化,闡述了不同碘攝入量對甲狀腺疾病譜的影響、碘過量導致甲減和自身免疫性甲狀腺炎發病增加的流行病學證據及實驗研究結果,顯示甲狀腺腫和甲狀腺結節的發生與食鹽加碘政策的實行顯著相關。

甲狀腺結節的治療目的無外乎解除壓迫、美容和防止甲狀腺腫加重三個方面。

甲狀腺結節的治療方法:

1、定期隨診:輕度甲狀腺腫大且無壓迫症狀者,定期隨診即可。

2、甲狀腺激素抑制治療:外源性甲狀腺激素能抑制內源性TSH的分泌,使腫大的甲狀腺發生萎縮。但停藥後作用不能長久維持,需要長期服用。年紀輕、甲狀腺腫程度輕或新近診斷的甲狀腺腫激素治療效果好。副作用主要是過量使用會導致骨量丟失和對心臟的影響,但只要將血清TSH抑制在一定範圍,避免過量使用,長期使用並不會導致這些副作用。

3、手術治療:手術治療非首選,多用於局部壓迫表現明顯時,用於解除局部壓迫症狀。術後應給予甲狀腺激素防止甲狀腺腫復發。

4、131I治療:主要用於年老不能耐受手術的患者。甲減的發生率隨時間延長而顯著增加。

關於甲狀腺腫和甲狀腺結節的轉歸,JAMA雜誌2014年3月3日在線發表的一項大型前瞻性研究結果顯示,基線細胞學和超聲檢查均為良性的甲狀腺結節在5年隨訪期間僅有0.3%轉變為甲狀腺癌。

意大利羅馬大學Cosimo Durante博士及其同事透露道,“隨著影像學診斷水平的進步,甲狀腺結節檢出率在逐漸升高,但是,絕大多數的甲狀腺結節都是良性的。Durante博士等招募了992例具有1~4個直徑小於1cm、且基線超聲和細胞學檢查提示為良性的無症狀性甲狀腺結節患者,給予患者每年進行一次甲狀腺超聲檢查。Durante博士等發現,“5年隨訪後,僅有15.4%患者出現甲狀腺結節增長。1567個原發結節中有174個(11.1%)結節出現明顯增長(至少兩個方位直徑增加20%,且至少增加2mm),平均增加4.9mm。93例(9.3%)患者出現新發結節,其中有一例發生癌變”。Durante博士稱,“對於甲狀腺結節患者而言,結節最大直徑≤7.5mm時不易出現結節增長;但是,多髮結節比單髮結節更易出現結節增長;此外,與年齡≥60歲的男性患者相比,年齡45歲以下患者更易出現結節增長” 。

此外,體重指數≥28.6kg/m2老年患者出現甲狀腺結節增長的風險提高兩倍以上,與最近報道的肥胖和胰島素抵抗與結節性甲狀腺疾病有關這一觀點相一致。

“這些研究結果提示,對於大多數甲狀腺結節患者而言,複查甲狀腺超聲的首次隨訪時間間隔可以安全地延長至12個月。此後如果甲狀腺結節大小無明顯變化,可以考慮每5年進行一次甲狀腺超聲檢查。85%疾病進展風險低的患者可以考慮選用這種方法。但是,對於年輕患者和老年超重患者而言,如果出現多發性結節、大結節(最大直徑>7.5mm)、或者多發性大結節,則需要密切監測結節變化。

既然絕大多數甲狀腺結節是隨著年齡的增長、人體機能的衰退,甲狀腺功能相對不足而導致的代償性甲狀腺上皮細胞增生且預後良好,當前對許多甲狀腺結節尚未出現壓迫症狀,且無惡變跡象的病人採取的“手術切除”的治療方法就屬於“過度治療”。本來並不影響“健康”的,短期內、甚至較長時間內都不會產生更嚴重的增生,更是極少有發生惡性病變可能的甲狀腺結節,而利用人們對“結節”、“腺瘤”、“腫塊”的恐懼心理,因為擔心“惡性改變”,過早、過度地主動去切除甲狀腺結節,反而更容易造成甲狀腺功能的相對不足,而導致更顯著的代償性增生,甚至於無法完全代償而使甲狀腺功能減退的後果加速到來,從而對人體的健康造成無法挽回的影響!這應該是我們醫務工作者需要竭力避免的事件。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