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時四個月,她用謊言把自己打造成網紅:什麼才是真相?'

"


"


歷時四個月,她用謊言把自己打造成網紅:什麼才是真相?


今天是精讀君陪伴你終身成長的第2156天

歷時四個月,把自己打造成了炙手可熱的網紅。

她就是阿根廷女藝術家阿瑪利亞。

工作後,她決定做一次實驗性的互聯網行為藝術。

一開始,她給自己定位網約模特。晒出精美的早餐、慵懶的貓咪還有清麗可人的她。

朝氣、上進的青春美少女人設,令她關注量大增。

接著,她“設計”自己失戀。清純、陽光不再,她開始走頹喪、性感路線。

然後還拜金、隆胸,疑似墮落。迅速吸引了第二波粉絲。

然後,她有了新戀情,重新投入正常工作。

但是好日子不長久,她受到了比上次更大的打擊。她的畫風變得消沉、迷茫、頹廢,精神世界正在崩潰,哭訴自己得了抑鬱症。

之後很長一段時間,她都沒有出現。再出現時,又變成了被愛拯救過的少女,陽光燦爛。

最後,還是她主動向媒體說了這一事件,大家才知道一切都是假的,一切都是按照劇本走的。

我們看到的,不一定就是真相。

伊恩·麥克尤恩的小說《星期六》,也有類似的故事。

1

我們看到的,可能不是真的

入室施暴的街頭混混,其實只是一個可憐的病人。

某個星期六,神經外科醫生貝羅安,開著自己的奔馳去打球。

那天有反戰爭遊行,路上到處都堵。

抱著僥倖心理,貝羅安進入戒嚴道路。

不料他走神的時候,後邊一輛車衝了過來,發生摩擦。

他急於擺脫糾纏和麻煩,無意間羞辱了患有亨廷頓舞蹈症的巴克斯特。

當晚,巴克斯特持刀闖入貝羅安家,意欲施暴,後被制服。

亨廷頓舞蹈症是一種遺傳病,剛開始手腳發抖,後來全身不受控制,最後意識不受控制,會死的很痛苦,而且這種病無藥可醫。

在外人看來,巴克斯特是個持刀的惡棍,但貝羅安醫生知道,他的身體裡,發生著他不能控制的病變。

所以貝羅安最終決定說服那些人,不要起訴巴克斯特,讓他僅有的清醒時光不至於在監獄裡度過。

我們看到的,可能不是真的。

《大佛普拉斯》是去年最好的電影之一。

它講述了兩個生活在社會底層的小人物,肚財和菜埔,沒什麼娛樂活動,閒暇時間想到偷看老闆的行車記錄儀消遣。

“有錢人的人生,果然是彩色的。”

除了各種活色生香,二人還發現了老闆殺人藏屍大佛的過程。

然後肚財有一天早上被發現死在了街上,死於醉駕。

而膽小的菜埔,只要把他老孃接走,他也就把真相藏了起來。

誰又能知道,做善事的大企業家,背地裡竟然是這樣的人呢?

英國《衛報》稱:“在這個後真相時代,只要謊話說得毫不猶豫,就能稱王稱霸。不誠實地越明目張膽,越不在乎被抓包,就越能壯大成功。”

有些悲涼。

2

我們看到的,可能不是全部

叛逆,只是少女害怕和迷茫的保護色。

醫院來了一個特別愛說髒話的12歲女孩安德莉亞,和叔叔嬸嬸生活在一起,她患有腦部腫瘤。

她之前是個羞澀的鄉下女孩,後來進了公立中學後,她吸毒、酗酒、小偷小摸、逃學、仇視管教,語言汙穢得堪比經商的海員。

她懷疑自己的病是個陰謀——是醫院、學校、警方和她的監護人共同勾結起來,企圖阻止她去跳舞泡吧。

她入住醫院沒多久,就成功激怒了護士、護士長等人。還讓一位年長的患者表示無法忍受。

只有麻醉師傑伊,用自己的坦率和溫和讓她平靜下來。

手術完成後,安德莉亞像變了一個人。

她反覆向醫生確定,自己的腫瘤是否徹底切除。當聽到肯定回答時,她的眼睛閃閃發光。

她說自己以後要做一個神經外科醫生,是麻醉師的真誠激發了她認真生活的態度。

我們看到的,可能不是全部。所以用看到的一些事情來定義一些人,是片面的。

電影《一條狗的使命2》有這樣一個故事。

CJ從小和媽媽相依為命。

小的時候,媽媽告訴她,爺爺奶奶要搶奪爸爸留給她的一筆遺產,讓她遠離爺爺奶奶。

然後媽媽每天晚上會出去,很多時候還不回來。小小年紀的CJ,就已經習慣做飯給自己吃,習慣一個人睡在房子裡,習慣媽媽每次帶不同的男朋友回家。

打雷的時候,她哭著找媽媽,媽媽不在家。

被前男友騷擾狼狽出逃之後,她告訴媽媽,卻被媽媽嘲笑是她先勾引的對方。

CJ憤怒的想要離家出走,卻被告知,媽媽已經花光了爸爸留給她的那筆錢。

她很絕望,開車上街閒逛,遇到被前男友跟蹤,發生車禍。

她獨自離開這個城市,要去外邊實現音樂夢想。

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她和男朋友鬧掰沒地方住,四處流浪。

CJ一直以為媽媽是厭惡她的,所以她做事缺乏自信。

直到後來,生活漸漸穩定下來,CJ接到了媽媽想要見面的請求。

媽媽是來道歉的,她那時候太年輕,丈夫就突然去世。獨自扶養女兒,讓她被生活打擊的體無完膚。

所以她變得歇斯底里,變得墮落不堪,活成了自己討厭的樣子。

後來CJ去爺爺奶奶那裡瞭解到了真相,也選擇慢慢原諒媽媽。

我們看到的,可能不是全部。就像《小歡喜》裡,方一凡只看到媽媽逼迫他去上補習班,卻沒有看到爭吵後媽媽的委屈和心寒。

理查德·伯頓說:“真相是散落成無數碎片的鏡子,每個人都以為自己看到一小片是完整的真相。”

確實如此。

3

我們需要學會質疑

《親愛的安德烈》中講了這樣一件事:

某天中午,安德烈的學校叫所有人到會議廳集合。

在德國,一般是沒有集會的。所以肯定有大事發生。

校長說:一個學生會幹部,被圍毆。他呼籲同學們團結一致,譴責暴力。

安德烈很疑惑,年輕人打架不是很正常嗎,而且之前他見到過更惡劣的打架,是沒人管的。

後來他才知道,那個被打的男孩,家裡特別有錢。

事情還沒完。

學生論壇上有一個女生說:“我們學校越來越沉淪、越低級了,變成一個暴徒、無產階級、白痴橫行的地方。

如果再這樣下去,我認為我們學校將來收學生時,應該要先看學生的家庭背景和社會階級,再決定他夠不夠資格進來。

我真的無法以學校為榮了,‘那種’學生越來越多……”

是的,底層家庭出來的孩子很愛出問題,但並非他們所有人都是流氓。

這種只把看到的當做真實,而不願意自己主動思考的孩子,真的很容易被騙。

尤其是在如今這個信息爆炸的社會,如何辨別真實有效的信息?

像馬修·德安科納說的:必須學會質疑和挑戰,從多個信息源瞭解某一個事件。

遇到不同觀點時,要善於思考為什麼它們會產生。


"


歷時四個月,她用謊言把自己打造成網紅:什麼才是真相?


今天是精讀君陪伴你終身成長的第2156天

歷時四個月,把自己打造成了炙手可熱的網紅。

她就是阿根廷女藝術家阿瑪利亞。

工作後,她決定做一次實驗性的互聯網行為藝術。

一開始,她給自己定位網約模特。晒出精美的早餐、慵懶的貓咪還有清麗可人的她。

朝氣、上進的青春美少女人設,令她關注量大增。

接著,她“設計”自己失戀。清純、陽光不再,她開始走頹喪、性感路線。

然後還拜金、隆胸,疑似墮落。迅速吸引了第二波粉絲。

然後,她有了新戀情,重新投入正常工作。

但是好日子不長久,她受到了比上次更大的打擊。她的畫風變得消沉、迷茫、頹廢,精神世界正在崩潰,哭訴自己得了抑鬱症。

之後很長一段時間,她都沒有出現。再出現時,又變成了被愛拯救過的少女,陽光燦爛。

最後,還是她主動向媒體說了這一事件,大家才知道一切都是假的,一切都是按照劇本走的。

我們看到的,不一定就是真相。

伊恩·麥克尤恩的小說《星期六》,也有類似的故事。

1

我們看到的,可能不是真的

入室施暴的街頭混混,其實只是一個可憐的病人。

某個星期六,神經外科醫生貝羅安,開著自己的奔馳去打球。

那天有反戰爭遊行,路上到處都堵。

抱著僥倖心理,貝羅安進入戒嚴道路。

不料他走神的時候,後邊一輛車衝了過來,發生摩擦。

他急於擺脫糾纏和麻煩,無意間羞辱了患有亨廷頓舞蹈症的巴克斯特。

當晚,巴克斯特持刀闖入貝羅安家,意欲施暴,後被制服。

亨廷頓舞蹈症是一種遺傳病,剛開始手腳發抖,後來全身不受控制,最後意識不受控制,會死的很痛苦,而且這種病無藥可醫。

在外人看來,巴克斯特是個持刀的惡棍,但貝羅安醫生知道,他的身體裡,發生著他不能控制的病變。

所以貝羅安最終決定說服那些人,不要起訴巴克斯特,讓他僅有的清醒時光不至於在監獄裡度過。

我們看到的,可能不是真的。

《大佛普拉斯》是去年最好的電影之一。

它講述了兩個生活在社會底層的小人物,肚財和菜埔,沒什麼娛樂活動,閒暇時間想到偷看老闆的行車記錄儀消遣。

“有錢人的人生,果然是彩色的。”

除了各種活色生香,二人還發現了老闆殺人藏屍大佛的過程。

然後肚財有一天早上被發現死在了街上,死於醉駕。

而膽小的菜埔,只要把他老孃接走,他也就把真相藏了起來。

誰又能知道,做善事的大企業家,背地裡竟然是這樣的人呢?

英國《衛報》稱:“在這個後真相時代,只要謊話說得毫不猶豫,就能稱王稱霸。不誠實地越明目張膽,越不在乎被抓包,就越能壯大成功。”

有些悲涼。

2

我們看到的,可能不是全部

叛逆,只是少女害怕和迷茫的保護色。

醫院來了一個特別愛說髒話的12歲女孩安德莉亞,和叔叔嬸嬸生活在一起,她患有腦部腫瘤。

她之前是個羞澀的鄉下女孩,後來進了公立中學後,她吸毒、酗酒、小偷小摸、逃學、仇視管教,語言汙穢得堪比經商的海員。

她懷疑自己的病是個陰謀——是醫院、學校、警方和她的監護人共同勾結起來,企圖阻止她去跳舞泡吧。

她入住醫院沒多久,就成功激怒了護士、護士長等人。還讓一位年長的患者表示無法忍受。

只有麻醉師傑伊,用自己的坦率和溫和讓她平靜下來。

手術完成後,安德莉亞像變了一個人。

她反覆向醫生確定,自己的腫瘤是否徹底切除。當聽到肯定回答時,她的眼睛閃閃發光。

她說自己以後要做一個神經外科醫生,是麻醉師的真誠激發了她認真生活的態度。

我們看到的,可能不是全部。所以用看到的一些事情來定義一些人,是片面的。

電影《一條狗的使命2》有這樣一個故事。

CJ從小和媽媽相依為命。

小的時候,媽媽告訴她,爺爺奶奶要搶奪爸爸留給她的一筆遺產,讓她遠離爺爺奶奶。

然後媽媽每天晚上會出去,很多時候還不回來。小小年紀的CJ,就已經習慣做飯給自己吃,習慣一個人睡在房子裡,習慣媽媽每次帶不同的男朋友回家。

打雷的時候,她哭著找媽媽,媽媽不在家。

被前男友騷擾狼狽出逃之後,她告訴媽媽,卻被媽媽嘲笑是她先勾引的對方。

CJ憤怒的想要離家出走,卻被告知,媽媽已經花光了爸爸留給她的那筆錢。

她很絕望,開車上街閒逛,遇到被前男友跟蹤,發生車禍。

她獨自離開這個城市,要去外邊實現音樂夢想。

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她和男朋友鬧掰沒地方住,四處流浪。

CJ一直以為媽媽是厭惡她的,所以她做事缺乏自信。

直到後來,生活漸漸穩定下來,CJ接到了媽媽想要見面的請求。

媽媽是來道歉的,她那時候太年輕,丈夫就突然去世。獨自扶養女兒,讓她被生活打擊的體無完膚。

所以她變得歇斯底里,變得墮落不堪,活成了自己討厭的樣子。

後來CJ去爺爺奶奶那裡瞭解到了真相,也選擇慢慢原諒媽媽。

我們看到的,可能不是全部。就像《小歡喜》裡,方一凡只看到媽媽逼迫他去上補習班,卻沒有看到爭吵後媽媽的委屈和心寒。

理查德·伯頓說:“真相是散落成無數碎片的鏡子,每個人都以為自己看到一小片是完整的真相。”

確實如此。

3

我們需要學會質疑

《親愛的安德烈》中講了這樣一件事:

某天中午,安德烈的學校叫所有人到會議廳集合。

在德國,一般是沒有集會的。所以肯定有大事發生。

校長說:一個學生會幹部,被圍毆。他呼籲同學們團結一致,譴責暴力。

安德烈很疑惑,年輕人打架不是很正常嗎,而且之前他見到過更惡劣的打架,是沒人管的。

後來他才知道,那個被打的男孩,家裡特別有錢。

事情還沒完。

學生論壇上有一個女生說:“我們學校越來越沉淪、越低級了,變成一個暴徒、無產階級、白痴橫行的地方。

如果再這樣下去,我認為我們學校將來收學生時,應該要先看學生的家庭背景和社會階級,再決定他夠不夠資格進來。

我真的無法以學校為榮了,‘那種’學生越來越多……”

是的,底層家庭出來的孩子很愛出問題,但並非他們所有人都是流氓。

這種只把看到的當做真實,而不願意自己主動思考的孩子,真的很容易被騙。

尤其是在如今這個信息爆炸的社會,如何辨別真實有效的信息?

像馬修·德安科納說的:必須學會質疑和挑戰,從多個信息源瞭解某一個事件。

遇到不同觀點時,要善於思考為什麼它們會產生。


歷時四個月,她用謊言把自己打造成網紅:什麼才是真相?


4

知乎上有個問題:你願意生活在一個充滿謊言的天堂,還是充滿真相的地獄?

我想,楚門在大門前的選擇,就是最好的答案。

雖然需要勇氣,但我們還是更願意面對真實。

不過,既然它可能是地獄,誰又能知道它不會是美好?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