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業單位改革進行時,臨時工該如何轉編內?

跳槽那些事兒 招聘 法律 山東中公 2019-06-06

事業單位改革是大家十分關心的話題。它不僅牽扯到萬千的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還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相關行業的改革與調整。因此,可謂牽一髮而動全身。

大家都知道目前在我國事業單位有著“編內人員”與“編外人員之分”,所謂的編內人員及入職後又正式納入編制的員工,而編外人員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合同工、勞務派遣。兩者雖一字之差,待遇以及晉升空間等卻差了一大截。


事業單位改革進行時,臨時工該如何轉編內?


其實,“臨時工”,是在計劃經濟時期興起的產物,但是在法律意義上並不存在此用工形態,如今卻大量存在於多個行業,並引發“臨時工現象”。在一些涉及政府部門和企事業單位的突發事件中,“臨時工”往往成為最後的責任人。

那麼,在事業單位進行改革的今天,編外人員的命運是怎麼的呢?這個計劃經濟時期的產物還會繼續下去嗎?編外人員在改革後該如何享有和編內人員同等的福利,達到真正意義上的同工同酬呢?下面,我們就來一起看看和事業單位改革最新消息中關於臨時工的相關問題。

2017年初,人社部、財政部、國家衛生計生委、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公佈了《關於開展公立醫院薪酬制度改革試點工作的指導意見》,其中規定,適當提高低年資醫生薪酬水平,統籌考慮編制內外人員薪酬待遇,推動公立醫院編制內外人員同崗同薪同待遇。

此外,人社部也研究提出解決編外用人問題的相關政策思路。人社部新聞發言人曾表示,在未來,我國將建立健全以合同管理為基礎的用人機制,繼續擴大聘用制度推行面,研究提出解決編外用人問題政策思路,研究制定高校、公立醫院不納入編制管理後的人事管理銜接辦法。可見,現在不遠的將來,事業單位的相關人員招聘以及用人制度以及晉升條件上將會發生不小的變化。

而在目前,除了養老,在編內和編外人員的待遇執行現有的政策以外,在晉升職稱、薪酬水平、學術地位等其他方面要努力做到同崗同薪同待遇。事實上,一些地方的事業單位已經在同工同酬這條路上實施了很久。可以說,事業單位的改革步伐邁得越來越大了,在未來,我們拭目以待。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