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個不靠死工資的人,說他後悔了'

"

這幾年有個很扎心的詞,叫“死工資”。

但凡沾邊,就彷彿被貼上魔性的灰色小標籤:什麼人生被拖垮了、破局無望了、追求安逸了、體制內沒前途了……

前陣子,一位在國企上班的朋友與我聊起現況,一肚子苦水,說去年內部改革後到手工資更少了,隨之又引發種種不如意。

“這點錢還能有啥盼頭?誰讓我踏錯行,算了算了。”

坦白講,我一直覺得很多人對“死工資”抱著甩鍋心態。死工資哪兒錯了?哪兒低級了?真正出問題,是你掙錢的模式。

別急著噴,我先說一件身邊的事:

同事的表哥從事建築設計行業,做過甲方當過乙方,兜兜轉轉,前後跳槽十幾次。前幾年,開了家小公司。

"

這幾年有個很扎心的詞,叫“死工資”。

但凡沾邊,就彷彿被貼上魔性的灰色小標籤:什麼人生被拖垮了、破局無望了、追求安逸了、體制內沒前途了……

前陣子,一位在國企上班的朋友與我聊起現況,一肚子苦水,說去年內部改革後到手工資更少了,隨之又引發種種不如意。

“這點錢還能有啥盼頭?誰讓我踏錯行,算了算了。”

坦白講,我一直覺得很多人對“死工資”抱著甩鍋心態。死工資哪兒錯了?哪兒低級了?真正出問題,是你掙錢的模式。

別急著噴,我先說一件身邊的事:

同事的表哥從事建築設計行業,做過甲方當過乙方,兜兜轉轉,前後跳槽十幾次。前幾年,開了家小公司。

那個不靠死工資的人,說他後悔了

公司就2個人,表哥和他同學,一起做室內裝修設計。

固定客戶不多,多是接一些零碎外包。有時接不到單子就跑去找同學或前同事,看看有沒有私活可做。

除去房租水電等支出,收入只比原先高出一丟丟。

用他表哥的話說,為了這點小錢提心吊膽,還不如上班穩定。表面是個老闆,實際上連普通員工都不如。

“後悔也來不及了,心累啊。”

從旱澇保收模式,硬生生地切換為看天吃飯模式。

許多人以為只要創業,就遠離死工資,職場生涯就能柳暗花明般地翻開新篇章。

殊不知,當員工的不見得都灰頭土臉,當老闆的不見得都花好月圓。

這就好比打遊戲。

一開始你團戰屢屢得勝,盤算著,單幹豈不更爽?可你忽視了自己只有幾件普通裝備,出去後無論打哪張場景地圖,戰五渣依然是戰五渣。

同樣,你以為挪個地方換個身份就能撕掉“死工資”的標籤,結果往往被現實啪啪打臉。

因為,你手裡始終拿著舊工具、用舊方法,做同樣的事。

咬牙切齒地把鐵飯碗扔了才發現,媽呀,我怎麼連飯碗都沒了!

那麼如何發現新機遇,走出“死工資”的困境呢?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