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本畢業,北漂2年,講講我的故事

前言:

普通家庭的孩子,94年生人,二線城市三本畢業,現在在帝都一家互聯網金融公司做產品,基礎工資稅前16k,新稅法後11900+,算上餐補等其他補助,最終到手13000左右,公積金全額繳,一個月應該是3800多,算上獎金一年下來二十四五萬左右。

一、為什麼上了三本?

因為蠢,自大,沒見識,不知道天高地厚,容易被環境影響,20歲以前都覺得讀書有個屁用,其實我還復讀了一年,聽起來很不可思議吧,三本還復讀一年才上,怕不是個智障..

但是事實如此,真的復讀了一年,只能說在我人生最初期,沒有認清自己,也不知道天高地厚,如果我說我從小到大沒怎麼上課,在考試中根據前後題現學知識,你們肯定說我吹牛逼,而事實上,在我初中高中的時候真的是這樣,那會兒天天打球,玩輪滑,玩魔方,打遊戲,就是不學習,考試的時候才看兩眼書..

(當然了,這絕對是不正確的,非常的****,我後悔的要命,如果我能重新來過,我會拼命的學,比現在還努力十倍,可是有什麼辦法呢,已經過去了。)

不知天高地厚的渾渾噩噩的上了大學,考上這個學校還是因為我爸說你要是連個二本線都過不了,我就不認你這個兒子。結果就是在距離第二次高考還剩四個月的時候,瘋狂的刷了一個多月的數學題,從40多分刷到110

英語從瞎蒙,能蒙60分左右開始,看了3個月的韋氏字典,只認單詞不管拼寫,看英文註釋,保證完型和閱讀這兩個大頭能拿分,最後英語也將將過百,完型+閱讀只錯了兩個,但單選短文改錯什麼的就基本全蒙。比較遺憾的就是因為基礎課太差,大量時間放在了基礎課上,本來第一年還考了快90分的物理,第二年只考了15分(沒寫完),這個時候才意識到,我的答題技巧和學習方法都太差了,這不是幾個月時間就能還清的賬,突擊也是有極限的。

就這樣,最後扒了層皮也才過了二本線5分,然而報志願的時候還tm滑檔了,還是上了個三本 ,不過好歹過了二本線,保住了自己兒子的身份。

二、大學都幹嘛了?

其實到了大學,接觸過一些社會上的人後,已經意識到自己的幼稚,真正讓我意識到我該努力了,是大一的時候,去上海交大和N多985的學生打了次辯論賽,一切都變了..

這次比賽讓我意識到了什麼是所謂的“天之驕子”,我們的對手是大連理工(華辯排過世界第一)、中科大(邏輯怪),港大港科大人大北大上交都參賽了,作為唯一參賽的三本學校我們當時定的目標就是不丟人就行… 結果還是挺丟人的,全程被壓制,從立論到氣場..

在你每天和三本的學生打交道之後,看到這些名校學生的舉止,談吐,氣質…我不知道各位能否想像,反正對我來說真的打擊很大,簡直刻骨銘心,覺得自己土的一b

回去之後我狠狠的扇了自己幾個耳光,媽的真沒用,然後就開始想怎麼才能趕上這些人,學習我是真的不行,最後就靠一張嘴,開始了實習、拉團隊、創業的路,那會兒也正好興這個。

所以從大二開始就不斷地去實習,不拿工資也去,不斷的找事做,各類的校園大使都做過,直到大三和學長一起開了個軟件外包公司,勉強和互聯網沾了個邊,但現在回想起來模式還是太落後,基本就是施工隊的模式,沒什麼創新,也沒什麼爆發點,也沉澱不下來什麼東西,只能在學校哄哄學弟學妹,騙騙老師騙騙自己,出了學校什麼都不是。

之後要不是因為我女朋友看到了Coach的宣講會,也是偶然的機會,我女朋友在另外一個一本學校看到了Coach的宣講會,鬼使神差的就拉著我去了,最後面試居然也過了..如果不是這件事,我可能還在做我的創業夢。

我覺得三本最可怕的是,大家沒有校招的概念,我也沒有,在別的學校都緊張的準備簡歷,參加各大公司宣講會的時候,我們在打遊戲,寫論文,根本不知道宣講會是啥,只知道畢業前會有幾次招聘會,來的企業也是保險公司,銷售,底薪2500+提成的內種…

最後我女朋友被分配到了北京,王府井

可能是因為長得好看吧。。

總之我做了很久的思想鬥爭,留在老家繼續幹“施工隊”,還是和她一起去北京從零開始,苦思一分鐘後,我確定去北京..

一個是實在不想異地,更重要的是想見見更大的世界

三、三本畢業怎麼找工作的?

第一份工作,還沒畢業,某果,半電商半新媒體公司,有熟人在,投了一個實習生的簡歷,100/天

定下來的時候真的很激動,居然讓我一找就找到了?完全忘記自己租的房子離公司要做一個半小時的地鐵,從最東邊到最西北邊..而且是9116..

由於和麵試官聊得很好,漲到了150/天,做新媒體運營,寫數碼軟文,在頭條和其他自媒體平臺發發文章,在悟空問答最多一個月寫過200篇,基本都是軟文軟廣,推薦一下某米某為的手機。

可能是運氣好或者是運氣好,總之粉絲漲的很快,閱讀量還行,寫了很多篇幾十萬閱讀的文章,提前轉正了,用了4個月。轉正工資5500

第二份工作,創投領域某知名媒體,8000一個月,從內容運營到產品運營到產品經理

從第一家公司轉正後,也就畢業了,拿到了畢業證,也萌生了跳槽的想法,雖然第一份工作讓我成長了很多,學到了很多,但是工資真的太低了,公司離房子真的太遠了。

在一番找尋後,來到了第二家公司,也是給我鍍金最多的公司,這家公司雖然不是BAT級別,但是在業內或者互聯網圈子裡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因為是創投媒體,所以我的創業經歷算是派上了用場,一頓忽悠,面試官覺得我非常合適新項目,就把我留下了。這一點很關鍵,新項目,如果不是這樣我可能進不來,運氣啊..

入職之後感覺不錯,前兩篇文章也都是超常發揮,一篇27萬 一篇50萬,算是站住了腳,其實來之前我很焦慮,害怕自己能力不夠,隨時會被罵甚至掃地出門。

就這樣幹了整整一年吧,內容做了半年,我申請了轉崗,因為區塊鏈火了,公司又要起一個新項目,需要一個產品經理,我毛遂自薦,找到了產品總監,一根菸後,我成功轉崗。

之前做外包,雖然主要負責的是市場,但也不是完全不懂技術,自學過一段時間Java,瞭解整個開發的流程,知道哪些能做,哪些不好做,哪些不能做,所以轉崗之後也沒有犯什麼錯誤,從零到一把新App做出來了。這時候我還是8000一個月..心裡實在是有點不平衡,但誰讓咱入職不到一年,沒辦法。

等到快一年的時候,我向領導提出了漲薪的需求,想漲到14k,直屬領導說他的心裡預期是12k,讓我不要心急,我想了想也沒啥大區別,這也是我的底線。畢業一年12k,也說的過去。

結果事與願違,就是12k也沒給我漲,把我鴿了,說只能普調10%,不過可以半年調一次。我想了想又是張空頭支票,算了吧,辭職。

第三份工作,某互聯網券商移動端產品,稅前16000

其實這份工作也是個意外,由於我最後做的是區塊鏈資訊類App,對內容比較擅長,其實是想找一個內容類的App的,但是呢,區塊鏈也有二級市場,有行情,有k線,交易所這些,我在做的時候都做過。然後這家公司看到我的簡歷就給我打電話了,我並沒有投他們,問我願不願意來聊聊,我當時不是很願意,婉拒了。但是冥冥之中覺得是不是錯過了什麼,就在拉鉤上搜了一下他們,結果發現這個福利待遇有點牛逼..

又把電話打過去說,我覺得咱們公司還是有適合我的點的,我們約時間聊聊吧…

就這樣入職了現在的公司,乾的還算開心,終於走向正途了,之前都是野路子,野蠻生長。現在踏實下來了,學學英語,準備考一下CFA,工作幾年攢攢錢再考MBA,也算是有些規劃了。

比起剛來北京的時候,迷茫少了一些,對未來的憧憬多了一些

剛來北京的時候,真的是太不容易了…家裡給了點錢租房子,那時候我們還是大四,還沒畢業,我實習一天150,我女朋友倒是拿的正式工資,這才能勉強包住我們兩個人的生活,每天坐地鐵一個半小時從黃渠到清華東路西口,堅持了小半年。

說到這兒真的很感謝我女朋友,剛來北京的時候,我覺得實習工資太低,想過去做銷售,做保險,她知道我不喜歡這些,如果去的話只是為了錢,所以就一直鼓勵我,讓我安安心心實習,拿到畢業證後找一份喜歡的工作,有前景的工作。其實在內個時候,她每天的壓力也很大,但是從來沒嫌棄過我,讓我覺得真的很感動,很不容易。

這就是我大概的奮鬥史了,箇中滋味無法一一細說,有興趣的話後面再聊,有的地方一筆帶過但實際上困難重重。我

如果總結一下經驗的話就是:

1.三本不可怕,可怕的是你只是個三本,三本是你最高的成就..

2.選擇很重要,眼界很重要,有眼界你才有判斷力去選擇

3.跳出舒適區,別自我陶醉

4.運氣必不可少,但是你要有抓住運氣的能力,我兩次上臺階都是運氣好,但是我也剛好有抓住運氣的能力

5.學歷是很好的槓桿,不用槓桿行不行?可以,但是有槓桿會更輕鬆。我下一步就是亡羊補牢,提升學歷。

如能完整看完,感謝..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