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條石和鈴鐺閣

前段時間在網上搜集到一些資料,其中記錄了三條石和鈴鐺閣地區消失的衚衕街道,整理後發現竟然有一百二十之多。於是想到,今後或許在也看不到那些街區和街景了,或者將來在天津的地圖上也難見到這些地名了,為了留住這些珍貴的記憶,寫下如下文字。

三條石—天津工業的搖籃

三條石和鈴鐺閣

我舅舅今年八十歲了,是一位目睹三條石變遷的老人,從小在三條石當童工,後來走上領導崗位,成了一家國家百強企業的廠長。當我提起當年的三條石時,他脫口而出的歌謠,就真實地反映了那時老工廠的生活“三條石,靠運河,棒子麵,大粗籮,咽不下,用棍戳,飯食孬,要好活兒,要抽菸,有鋸末,要喝水,有臭河。”、“三條石,青石板,一鋪鋪了二里遠,方便了李鴻章,累死了採石漢,樂壞了鐵廠的王老闆”。”這後一首歌謠就唱出了三條石的來歷。

說起三條石的來歷,天津廣為流傳著一個故事。很早以前,這裡就有燒瓦的窯場和常年積水的片片水窪,當年這裡最大的坑窪叫做“落馬湖”,僅從名字上,足可以想象到其大小深淺。那時各地販運水果的船隻抵津後,就把大量的水果存放在這裡,然後再向小商販批發,於是就出現了經營水果的“果子行”,人們便習慣地把這裡叫做“果子行大窪”。

清末“天津教案”發生後,李鴻章作了直隸總督,雖說衙門口設在保定,但他每年要在天津呆上三四個月。當時他住在總督衙門,就是原來河北鳥市電影院一帶。有一回,李鴻章剛回到天津,老婆就死在總督衙門後面的住宅內,也就是原來三岔河口三角地三條石中學附近。為了顯示權勢,李鴻章不但大做道場,還要把老婆的遺體從南運河運回老家安徽厚葬。這樣一來,就得將棺材運往西頭樑家嘴的運河碼頭裝船,為此靈車必須經今天三條石這段道路。怎奈此路十分簡陋,路面坑窪不平,且非常泥濘,靈車根本無法通過。

於是,李鴻章就從東局子調來一撥兒大兵,硬是在“果子行窯窪”中填坑墊土,鋪出一條大道,並通街鋪設了三條並排的大青石板。據說,當時天津各大石材廠的大青石都被用盡,又專程從京西房山運來了一批大青石板,才得以把道路鋪就,李鴻章老婆的棺材在津停放了一個多月,馬路修好了才裝船運走。

由此人們便稱這條大街為“河北三條石”,也就是如今的三條石了。三條石大街南臨南運河,北靠北運河,西通繁華的河北大街,東面是南北運河匯流的三岔口,恰好形成一個三角地帶,這裡曾是天津民族工業的發源地。

早在1860年,這兒就出現了第一戶家庭手工業作坊——生產鐵鍋的秦記鐵鋪。此後的1870年,天津機器局裁員,一部分技術工人來到三條石創業,到1914年,已有鐵工作坊十幾家。1915~1936年手工作坊和工廠達300餘家,成為天津乃至華北地區頗具影響的機械製造及鑄鐵業的中心地區。這條長不過裡許、寬僅丈餘的老街,大小鐵廠、鐵鋪,一家密接一家,生產木架織布機、彈花機、打包機等紡織機械,和各種小車、打稻機、榨油機等民用機械,一時間此處人來車往,塵土飛揚,沉重的運輸車輛將厚厚的青石板路面碾壓出深深的轍痕,至今仍有三塊大青石板保留在三條石博物館內。

到了上個世紀1959年,天津市把原聶公祠(聶士成)改建為三條石歷史博物館。

以階級鬥爭為綱的那個時代,我曾經到這裡參觀過《三條石血淚史》展覽,這個展覽與當時的四川大邑縣表現劉文彩的泥塑《收租院》齊名,是當時全國進行“不往階級苦牢記血淚仇”憶苦思甜教育的典範,很多人都慕名而來參觀,那陣勢絕不亞於今天的旅遊熱。天津的有關人員還創作了一首三條石展覽的 “主題歌”,“進了三條石,活受地獄罪!吃的是豬狗飯,受的是牛馬累……”,曲調哀婉,聽起來悲悲切切,使人不免傷感,決無今天我們緬懷三條石工業歷史的輝煌感觸。

說到三條石就不能不提河北大街。正是因為南北運河、三條石、河北大街的犄角之勢,形成了天津運輸、製造、銷售的五金業聚集地。過去天津流傳著一首歌謠“天津五金有三家,最全要數“河北家”。新鐵貨,舊鐵貨,煙筒、剪子、招牌、鉛皮,榔頭、鋸條、釘子、銼,貨貨都打眼前過。”據史料記載,河北大街第一家五金行業開業於1913年,掌櫃名叫劉香五,經營各種鐵貨及小五金等,與“下南家”、“馬路家”共稱為三家,是天津當時五金鐵貨的集散地,“河北家”由於地處河北大街得名。早在上世紀三十年代,河北大街就形成了天津五金一條街。

—遠去的歷史街區

小時候常聽同院的老奶奶講故事,其中有一段 “南蠻子”鈴鐺閣憋寶的故事。

說是老年間,在西北角以西,馿市口的東邊,也就是現在芥園道東頭路南,有一座“鈴鐺閣”,樓閣雕樑畫棟,莊嚴華麗,掛滿了叮咚悅耳的大鈴鐺,那鈴聲隨風盪漾,傳出數裡之外。更為驚奇的是,每逢鈴鐺聲響起,就會有許多白色的鴿子在鈴鐺閣上空飛舞,景色巍為壯觀。

有一年不知打哪兒耒了一亇南方人,每天站在鈴鐺閣下向上張望,一連一個多月,這人天天站在那兒不動地兒,緊緊地盯著樓閣看,路人看他那樣兒都以為他有病,沒人搭理他,也沒把這事兒放在心上,所以誰也沒記住究竟他是哪一天來、又是哪一天離開的。

又過了幾個月,大夥兒突然聽不到鈴鐺閣那美妙的鈴聲了,當人們聚攏起耒察看時,猛地發現鈴鐺閣上的鈴鐺不見了!再看那飛舞的白鴿也不見了!人們忽然想起了那位神密的不速之客,肯定是是他將這些寶物盜走了。從此,這兒再也聽不到那美妙動聽的鈴聲了,只留下一段“南蠻子”憋寶的傳說。

傳說歸傳說,實際上鈴鐺閣原名藏經閣,建於明萬曆七年,一五七九年,是稽古寺附屬建築物。藏經閣所藏佛經十六櫃,其中的《大藏經》包括全部漢語佛教經典,版本珍貴。乾隆《天津縣誌》中記載 “稽古寺,在西北門外西北隅,萬曆七年敕建,康熙三十八年重建,有藏經閣。”這裡說的藏經閣,便是鈴鐺閣。但只可惜,清代光緒十八年(1892),因稽古寺臨近的木板廠失火,殃及鈴鐺閣,大火將這著名故跡連同珍貴的藏書一起焚燬。

一九零一年,倡興新學,天津府在稽古寺原址成立了“普通學堂”。一九零三年,改成 “天津府官立中學”。一九零五年,學校全行新制,改稱為“天津府中學堂”。一九一二年,改成 “河北省立天津中學校”。一九二八年,改成 “河北省立第一中學堂”。一九三三年,改成 “河北省天津中學校”。解放後,改成“天津第三中學”,一九六零年三中遷入了丁字沽新校舍,原址改成“鈴鐺閣中學”,給遠去的稽古寺留下了一絲歷史印跡。

我採訪的一位老先生說“鈴鐺閣地區,鹽店街地區,是天津市明清古城區所保留下來的最後兩塊原始街區,這兩塊街區歷史價值非常高,即使老城廂未被拆除,其歷史價值亦不容忽視,老城廂拆除後,這兩個歷史地段的價值就更為凸現出來了。”

的確如此,從萬曆七年的1579年到今天的公元2010年,算一算已經整整四百三十年了,這是一段多麼漫長的歷史歲月啊,我一遍又一遍地瀏覽那些熟悉的、不熟悉的地名——斗店衚衕、張公祠前街、普渡庵衚衕、天順和衚衕、關下冰窖衚衕、西城棧衚衕、學務處衚衕、刷紙廟衚衕,周公祠西街、張公祠前街、三條石小馬路、大王廟后街……於是不由地聯想,這兒曾經發生過什麼樣的故事,又有多少美麗的傳說,亦或承載了多少天津父老鄉親幾百年來的創業、生活歷史。因此不禁感慨,那麼多帶有民族色彩、蘊含了豐富歷史沉澱、有著說不完故事的老胡同、老街道,已經離我們而去了,越走越遠……

相關推薦

推薦中...